cctv健康之路二维码:电视新闻娱乐化处理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59:41
电视新闻娱乐化处理技巧

——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中新闻娱乐化处理技巧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向,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 戏剧化 煽情化 平民化 多元化

一、研究动机和研究目的
现代社会中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每人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接受着大量的信息,这既是当今传媒业发达的表现,也是我们自身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心理需求,根据传播学的依赖理论,在一个变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对媒介有更强的依赖性,希望通过媒介获取信息来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感。在我们日常接触的媒介中,电视媒介的传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的受众所接受和青睐,根据人大舆论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大多数市民都把电视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电视媒介传递信息的主要通过电视新闻,随着国际上的电视表达趋势倾向于新闻娱乐化,我国目前的新闻节目似乎也在紧跟着国际潮流往娱乐化方面发展,而对这种现象人们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有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的,也有将其视为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我们不必过早的下结论,更不必将两种观点做简单的对立,这种过分简单的对立引发的逻辑性影响就是我们被迫在两者之间做出最终的选择:非此即彼--要么接受“新闻娱乐化”,要么排斥“新闻娱乐化”。而这样的选择基本上是武断、有失公允的。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原因,事物的两面性又决定了它必然有利有弊,电视新闻娱乐化同样如此,处理好了,它能使我们的新闻更符合大众需求,产生更好的市场效应和传播效应。反之处理不好的话,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笔者认为对电视新闻娱乐化处理手法做一番探讨,分析其中的可取之处还是有相当价值的,研究的整个过程能使我们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进一步认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实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电视新闻娱乐化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概念阐述
关于“新闻娱乐化”,理论界已经将“新闻娱乐化”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总结,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 或尽量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1]
我们研究“新闻娱乐化”,必须申明,被研究的主体是“新闻”,它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讨论的主体确立之后,再来看新闻的“娱乐化”该怎么处理。当前不少观点把“新闻娱乐化”的定义给异化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娱乐”上,在研究中把娱乐新闻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简单地归结为“新闻娱乐化”的直接后果。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娱乐新闻的泛滥是对“新闻娱乐化”的一种曲解,这种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不仅要素不全,而且不少还是制造出来的新闻,它是媒介无原则的迎合受众的畸形产物,与我们在本文中“新闻娱乐化”研究的主体是不同的概念。
三、“新闻娱乐化”探源
“存在即合理”,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在一个因果关系的链中,没有什么事情的出现是无缘无故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兴起,可以说是电视消费时代电视作为主流媒介,对世界娱乐化风潮的跟进和策应;是面临受传者平民化要求的节节进逼后,作为传播者的电视媒介的绥靖策略;在当前媒介竞争的战国时代,也只能是电视抢夺受众市场的一剂良方。因此,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是社会语境、电视受众和传媒市场的合力操控,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潮流文化”。
  社会语境的悄然嬗变,为新闻娱乐化的抬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社会进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语言观都在不断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政治功利主义到经济功利主义,从崇高唯美到崇尚世俗,从集体狂欢到个性张扬,一切的变革都以感性的形式突显出来。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语境充斥着娱乐的喧嚣和个体的声音,集体语言受到冷却,“包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趋向于个人化和平民化”。[2]这样,物质化、平面化的价值追求使理智批判开始遁入叙述和表现的幕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表达意愿、思考社会的替代方式。社会语境的这种个人化特征,使观众不再满足于媒体布道说教式的正襟危坐,对娱乐、休闲、幽默性电视节目的要求开始增长。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就迅速成为大众的情绪释放通道,新闻信息的情绪化传播也随之而来。
  新闻娱乐化的发生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如影相随。九十年代开始,多样化的倡导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机制的大众文化,在多元社会语境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在信息传播领域,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求新猎奇的娱乐功能得到彰显,以刺激、休闲、轻松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向大众媒介的渗透中保持了强劲的势头。
   同时,信息社会高速膨胀的信息能量像集束炸弹,使人们普遍感受到信息爆炸的冲击力。日常生活中大量具有“可读性”和“必读性”的信息流源源不断地呈现给人们[3],甚至有不少冗余信息被大众重复阅读,这使人们对信息的“批量传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厌倦,选择和摄取信息也感到疲劳。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电视新闻的快乐传播提供了滋生的社会土壤。
   电视传播的受众不再作被动角色。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娱乐要求和消遣欲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并不断蔓延到信息传播中来。人们希望电视传播在提供必要信息的同时,能给人以心理快感和官能刺激,进而激活人的信息获取欲。另一方面,随着舆论环境的日渐宽松、受众主体意识的逐渐抬升,传播链中的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既定“议程设置”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并在这种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平民化诉求。
   反过来看,也可以说,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受众自身当代文化语境中心理需求的一种间接反映,它反映了现代人孤独封闭的生存状态和渴望交流、对话的心理特征。由于不满于社会现实中愈来愈窄的公共话语空间,电视受众寄希望于电视通过休闲化的信息传播,实现人与媒介之间的对等交流,获得进入这种私人话语空间的认同感。因为,在当前的信息型社会中,“媒介所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人与媒体的关系”。[4]所以,大众把新闻娱乐化视为扩大公共话语空间的有效途径。但事实上,电视新闻和娱乐结合后,“现实性就发生了一种独特的改变,也就是说,不同的现实层面相互交织在了一起”。 公共领域变成了发布私人生活故事的场所,不论超级明星或是小人物,可以同时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角被大肆渲染。公共空间被披上了私人的外衣,公共领域在电视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私人化了。不管是道听途说的社会奇闻,还是捕风捉影的娱乐绯闻,电视新闻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和琐碎化的表述中,制造了一种虚拟的信任感,而大众与媒介交流、对话的可能性更小了。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媒介市场面临商业化浪潮冲击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观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电子媒介进行信息服务的对象。正是因为节目收视率和媒介的盈利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培育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抓住电视消费者的眼球,就成为打造媒介“心”经济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梅尔文•L•德弗勒等所著的《大众传播通论》认为,要想使信息畅销,“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假设受众的智力有限,喜欢娱乐,而对深入探讨任何课题不感兴趣”。 这样,经过休闲化修饰的电视信息就以低智商、高娱乐的形式,刻意迎合消费者的收看嗜好。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文章选取湖南卫星频道的《晚间新闻》节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将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来进行。之所以选择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湖南卫视在国内电视媒体中,改革的时间最早、力度最大,而且也是国内电视传媒中娱乐化做得较出色的电视台之一。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时长20分钟,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在一个时刻,但都是晚上十点以后,首次播出时间是在周一至周五每晚的22∶05-22∶25,周六、周日每晚的22∶35-22∶55。《晚间新闻》可以说开了国内各卫视“说新闻”节目的先河,自身也成为了湖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晚间新闻》有着很高的收视率。高收视率带来的是高效益。在2001年湖南电广传媒广告分公司的广告拍卖会上,《晚间新闻》3分钟的插播广告代理权高达4088万元,成为全国所有省级卫视里价格最高的新闻栏目。[5]所以无论从节目形式上来还是它目前所取得一些成绩来看,它都非常符合我们的对研究对象的设想。
五、具体研究与分析
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斌在研究美国电视新闻娱乐化时指出,“美国电视娱乐化有四个趋势:个人化、戏剧化、快餐化、片段化。”[6]这基本代表了当今电视界娱乐化新闻的总体趋势。考虑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主创人员个人意见的左右,再加上《晚间新闻》是作为一个省级电视台的社会新闻节目,自身的新闻内容受到了一定限制,《晚间新闻》的娱乐化处理上并未完全符合上述的四个趋势,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者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和分析和参考其他文章的观点,将《晚间新闻》的娱乐化处理的方法大体分为如下几个方向。
1、戏剧化——在新闻内容上,《晚间新闻》从不以“重大”、“重要”为标准确定报道题材,而是以“卖点”而作报道题材取舍的价值取向,重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偶然性和世俗现实的戏剧性,倚重于对奇闻趣事的搜集传播和凡人俗事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示,靠“偏”、“怪”、甚至“冷”取胜,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
2、煽情化——传统新闻节目的报道都是以一个第三者的客观身份出现的,对新闻事实是不加以任何评价的,但《晚间新闻》记者着重挖掘的是新闻事实中趣味与感情,努力吸引观众的注意。
3、平民化——由于《晚间新闻》做的是社会类新闻,也就决定了它的受众主体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于是,无论是在新闻选材,还是新闻的解说词,甚至到主持人的形象和主持风格都力求接近平民化。
4、多元化——多元化是指《晚间新闻》在新闻节目中,利用电视可同时进行声音和图像传播的天然优势,大胆的加入其他因素,比如音乐、甚至网络流行的FLASH等等新鲜元素。
由于客观条件的缺乏和研究者本身能力所限,无法录制研究对象的影音文件,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晚间新闻》的文字稿件,研究者的本意是想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做本次研究,但是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且不是通过抽样取得的,资料缺乏科学性,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具有说服力,故研究者采用了针对有限的客观条件采取了个案研究,通过这种方法对《晚间新闻》的一些娱乐化处理技巧进行分析。
戏剧化
2003年9月2日《晚间新闻》里一则新闻是介绍湖南省内一个养蛇人,新闻的开头如下:接下来请看毒得叫你发抖的各种毒蛇,你不必发抖,有浏阳市沙市镇的胡大姐给你撑腰,再毒的蛇见了胡大姐都会点头哈腰。我们有点双腿发软地跟着胡大姐去拜见毒蛇……
这则对人物新闻事件的描述,完全看不到传统新闻的半点影子,几乎是按照一种小说的结构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这里面同时包含了悬念,猎奇,惊竦等等戏剧化因素,可以说是典型的戏剧化新闻报道。《晚间新闻》戏剧化新闻报道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幽默,幽默和猎奇构成了《晚间新闻》戏剧化报道两个大方向。
2003年9月15日《晚间新闻》中一条叙述某村小学操场被租给养羊户当草场的新闻,这本是一则批评性报道,记者在报道中就别出心裁,主要摄取了一些很幽默的镜头:老师在讲授古诗时,突然“咩咩”羊叫声不知趣地响起;下课时分,胆小的女生被羊吓得四处躲闪;胆大的男生表演斗羊等等,配以俏皮的解说与特写镜头的使用,整条新闻更像是一个喜剧小品,让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深体会其中的荒诞。
这种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异化,学术界不乏批评之声,笔者无意再在这里探讨。笔者更倾向于从受众的角度去研究它的合理之处。大众对这种戏剧化的新闻的趋之若鹜是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我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处于迅速深入的变革时期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探索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多种经济、社会制度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变革的面前,旧的制度轰然倒塌,社会成员失去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新的制度尚未完善,他们对现实无所适从,从而产生诸多的紧张、失落和压抑等情绪,还会有由于生存竞争带来的各种巨大心理压力。这种戏剧化的新闻报道无疑是大众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通道。[7]
人的群居习性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重视包括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和其它社交关系的各种人际关系。具有戏剧化色彩的新闻,由于它的有趣性、刺激性,很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共同的话题,人们乐于坐在电视机前,接受它们的戏剧化的新闻,用于满足自己的搞好人际关系需要。
煽情化
娱乐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煽情,“煽”这个字字典里给出的解释是鼓动的意思,煽情也就是鼓动别人情绪的意思。煽情与严肃新闻也是对立的,笔者认为对煽情不能一味否定,关键是媒介要有自己的尺度和原则,像国内当前少数媒体那样不追“新”,一味地追“星”、追“腥”、追“性”的煽情主义肯定是要不得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接受外来信息的时候同样也会带着感情色彩。在保证新闻的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情况下,媒介适当引导受众的感情能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起到积极作用的。下面这几则新闻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晚间新闻》有这样一则关于贫困山区孩子求学的报道,按以往严肃新闻的报道方式,惯例的处理应该是选取某个儿童,细细展现他家多穷,他又多么有潜质,然后呼吁两句。但是《晚间新闻》只是播出了坐在四面漏风的教室里的孩子们齐声喊了一句:我要读书。这条新闻就这一句,仅仅五秒,而一切就尽在这一句之中。相关报道中有一则是一个私企老板无私捐赠山区儿童的故事新闻,在叙述完基本的情况之后,《祝你平安》歌声响起,老板憨厚的笑,孩子感谢的眼神以慢镜头交替叠出,煽情不遗余力,而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感情上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震撼。我们无意否定以往严肃新闻的报道模式,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受众出发,两种报道方式在效果上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
再有一则画面新闻,画面上是一个人在扒车,大概是为了搭车,车斗里已坐满了人,显然是违章行驶,这时镜头一下定格,一个爆炸式的字幕“好危险!”这条新闻没有语言解说,只有一点现场音及字幕。所有要给出的信息在画面中表露无遗。与宣传交通规则的严肃新闻相比,定格的画面和爆炸式的字幕都是煽情化的体现,但它胜在简洁、精确、到位,更有警示效果。
我国媒体改革之后,媒介除了拥有上层建筑的地位外,它还拥有信息产业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从事着商业化的经营。少数媒体片面的追求市场效益,新闻报道中 “愈来愈少新闻价值,内容日益暴力——日益煽情——日益‘有味’,节奏快,上书快,日益即食——观众日增,逐渐麻木,注意力渐趋短暂——很快对这种不久前还很着迷的内容感到厌烦。为了留住受众,——暴力加码——煽情加码------节奏加码”。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使得煽情沦落为过街老鼠的地位,人人喊打。可是,煽情最初不是个贬义词,不能对它绝对的否定,笔者认为,煽情也是一种新闻的叙述方式而已,运用得当对新闻报道也是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的。《晚间新闻》报道的煽情化就具有借鉴之处:
1、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事实和新闻之间,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失去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它本身的价值也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了。公正性同样意义重大,如果因为掺杂了感情成分而影响了新闻的公正性那也是不可取的。
2、善于抓住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感动是情感的一种洗礼。一般人认为,新闻是客观的、真实的,因而是一种理性的报道,不应该掺杂任何情感因素,实际上由于新闻追求它的真实性,这其中包括情感的真实性,以一种情感的极端真实性撼动观众并不与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矛盾。
3、采用醒目的标题。在标题上,《晚间新闻》借鉴了都市报的做法,尽量使用让人觉得有趣的标题,以此来吸引观众。如:《张艺谋要求演员一个都不能真,希望观众一个都不能少》、《甜甜蜜蜜,温柔一刀,婚姻骗子》、《为了荷包鼓鼓的,车厢塞得饱饱的,这次摔得重重的》《认认真真地向公众学习》、《飞机?野鸡?飞鸡?》、《责任:有理走遍天下,天下以法为大》、《千人豪赌(三):大家都到齐了,惟独警察没事,警察该出手了》等等。[8]
4、现场同期声的运用。《晚间新闻》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重现场轻解说、大胆运用同期声的特点。2003年12月23日有一则社会新闻,内容是关于一位六十多岁大了一件保暖衬衣,但和某大妈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她最冷的天,也不过是一条单裤,一件妈不怕冷、大冬天穿短袖布衫的事。主持人是这样导入的:“冬天天冷,你看我这人爱俏不怕冻,只穿短上衣。”接着是同期声采访,镜头出现的不是那位大妈,而是对她周围的人的采访。最后才在摇动镜头里出现了这位大妈。同时伴随着字幕:“大妈不怕冷,但怕记者,她不愿上电视,所以到处躲藏。”镜头就是大妈急急忙忙躲藏的身影,上身穿一件短袖。这条新闻以同期声为主,除了主持人在开头简短引入外,没有解说词,为避免破坏现场感,记者以字幕代替解说。同期声和长镜头的大胆运用突显了新闻的真实,给观众以亲切感,仿佛这个大妈就住在观众的隔壁一样。
平民化
我们这里提到的新闻平民化,就是新闻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采访制作,让普通大众最能参与和接受。平民化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多的平民观众,追求更高的收视率。电视媒体的辐射对象相对报纸杂志而言,是文化层次相对偏低的普通市民,而目前这个层次也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实施平民化原则正是电视媒体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平民化是《晚间新闻》最为成功之处,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的平民化
《晚间新闻》在题材的选择上,基本上都是选取与电视大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素材,走大众化道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一切大小事情。
2、新闻角度的平民化
同样一个新闻题材,会因为报导角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而《晚间新闻》所追求的,永远是最平民化的那个角度。《晚间新闻》的负责人潘礼平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每次做完节目之后,我就会询问台里的一些人,比如食堂的炊事员、台里医务科的医生、守电话、守传达的”,如果这些人能够主动跟他谈起《晚间新闻》,他认为“节目就真的获得了成功,真的得到了他们的关注”。[9]
3、主持风格的平民化
《晚间新闻》的成功里面主持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两个男女主持人极为平民化的面孔,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普通,让人一见就觉得特别亲切熟悉;他们的声音和常人无异,他们的主持方式也像和身旁的朋友聊天一样,亲切、自然。譬如李锐,在主持节目时并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将双手随意地交叉握在胸前。再如张丹丹在播到一些有意思的新闻时也会情不自禁和呵呵乐起来,这就让观众觉得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这样的主持人,这样的主持方式,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时间里透过屏幕和观众见面、交流,让观众觉得他们可亲可近,俨然就是“自己人”。
4、语言的平民化
《晚间新闻》对一则新闻的报道大致是这样的:主体是现场同期声,记者的现场采访起穿插作用,推动新闻人物说新闻,主持人则在一条新闻之后加以点评。新闻人物的话是原生状态中的平民语言,记者也用口语提问,主持人的点评也是平民化的点评,正是这些朴素的平民化语言使得每一条新闻都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使得每一条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另外,主持人的开场白也如朋友聊天一般, “开始了,迟到的我们就不等了”,“等不及了吧”,“累了吧”,“又见面了”……这对于已经习惯了播音员一本正经的“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的观众来说,这种亲切的平民化播音方式肯定更有观众缘。
多元化
多元化既包括了新闻内容的多元化,同时也指新闻编辑制作方法上的多元化。
《晚间新闻》作为一个省级媒体的新闻节目,但同时又要通过卫星转播与全国观众见面,如何掌握节目中本地新闻与外地新闻的比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晚间新闻》面向的是全国所有能收看到卫星电视的观众,如果只把眼光放在湖南省这个圈子里,就很难吸引外地观众的注意。《晚间新闻》的节目制作者不仅仅关注三湘大地,全国各地的新闻也开始出现在《晚间新闻》的节目中。例如在2002年1月14日的《晚间新闻》中,头条新闻就是用沪方言,讲述上海的一位好护士张贤玲十五年义务照顾病人王金兰的故事。在1月17日的《晚间新闻》中,播出主持人李锐在长春的一户农家采访的故事,新闻标题也起得饶有东北味:“谁说东北只有猪肉炖粉条,俺那旮旯生活条件高”。正是这种地域性与非地域性的统一,使得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独具一格,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观众收看。
《晚间新闻》的编导很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在节目的制作中大量采用新技术,在新闻报道上也敢于尝试原来没有的方式。他们把一个大节目里面又分成许多小栏目,它们都有各自的栏目标志音乐,还用FLASH技术给它们制作了片花,这无疑能让熟悉网络的观众对其刮目相看。在新闻报道方面,编导们在新闻节目中插入音乐,甚至插入流行歌曲,这是一次大胆而又有些争议的创新,不管这种形式被不被理论界所接受,从实际效果看,《晚间新闻》又一次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当然这种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是有选择性的,在2004年1月14日的《晚间新闻》中,第三条新闻是讲一个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发家致富的事情,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个大牧场时,编辑在这里用了蒙古族音乐人滕格尔的音乐;在1月20日的《晚间新闻》中,第一条新闻是讲湖南省平江县龙门镇的一个村子里的村干部和群众心贴心,彻底改变“上访村”面貌的事情,在这里,编辑插入了《为人民服务》这首歌。在这两条新闻中,音乐的加入都没有先声夺人喧宾夺主,而给观众的感觉是恰到好处,与画面与新闻融为一体。
六、结论
目前中国的电视文化由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新闻、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电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身处在这股潮流中的新闻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抵制或接受。新闻娱乐化的这种潮流到底是电视制作与商业利益的完美结合,还是一味迎合受众,吸引眼球的低级趣味,这个问题大可以留给时间去检验,我们所知道的是,新闻娱乐化将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不是像某些学者预言的那样,导致传媒庸俗化,公信力的丧失,进而败坏社会风气。的确如果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够或者某些环节处理不当,会是新闻娱乐化变味,也很有可能出现上面提到的那些恶果,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联系,就像女孩子化妆一样,化得好了可以为女性的美丽锦上添花,化得不好也可能导致东施效颦,但是我们不能只盯着事物消极的一面不放而不愿承认其积极的一面,新闻娱乐化处理同样如此。就拿我们在个案中研究的《晚间新闻》来说,它并没有显得庸俗,更没有导致社会风气败坏,而且在群众中的威信还日益见长。从这些我们不难得到本文的结论: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将新闻进行娱乐化处理并不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颠覆,新闻娱乐化说到底也只是新闻的一种叙述方式而已,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它,灵活适度的运用它,对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能起到一种裨益的作用。
注释:
[1]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郭晋晖:《“脱口秀”在中国——试评近年兴起的电视谈话节目》,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
[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第27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5] http://www.hunantv.com/ 湖南卫视的“怪味豆” ——《晚间新闻》
[6]史安斌:《美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四个趋势》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7]《为什么不娱乐?--从受众角度解析新闻娱乐化原因》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8] 《我们自己》走进电视湘军系列丛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1页
[9] 甘露 王鸿谅: 《电视栏目的“特色”话题》http://www.movie0.com

参考书目:
郭庆光著: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良荣著: 《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潘知常 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吴文虎著:《传播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