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企业信用网:大理 莫道不销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46:50
    传说,有一个叫风之城的地方,矗立在一片连绵的群山和一个高原湖泊之间。

    每当风吹过人们的面颊,他们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
    很多人背景离乡,来找这个风之城,然后站在城池的垛口,敞开胸怀,让风把一切烦恼,忧伤,一切的伤痛吹走。然后,就在这世外桃源留下来,成为目光清澈的子民。

    大理,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来此之前,你要把自己清空,放下杂念,可以闻到大理的春天。 
    只有你是一个空空的篮子,才能盛装大理的野花,蔬菜和水果;才能包容流云,清风和明月。只要你进入大理的地界,那东边洱海温柔的天光,西边苍山氤氲的云影,就是一部浪漫影片的布景。

    大理,一个让一切重新开始的地方。

    你的每一次到来,都是第一次。
    而她,亘古不变地等着你。
    大理,是回家的路,洱海月是大理人穿过梦乡的一条船,每一个迷失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家。

 

             只因风花雪月

 

 

      

 

 

没来过大理的人,对大理的印象,多半源于两处。一是金庸的《天龙八部》,把这个山明水秀的悠悠古城,变成了清远神秘的浪漫江湖。再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中耳熟能详的主题歌:“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让大理这旖旎的风光,咿呀唱软了每一只倾听的耳朵。

 

而当你真正站在大理古城街头时,便会明白,那些文字、影像或音乐构建出来的浪漫,的确是有出处的。

 

这是一个柔软的城市,你一伸手,就可以掠到一缕柔软的花香,一片未及化作雨的云,和一丝若隐若现的甜蜜。看着大理人平静而微笑着的眼睛,你或许无法想像,这里也曾经是一个王者之邦、一片戎马之地。这温柔的风,曾经吹起猎猎的战旗,而那湛蓝的天空,也曾经传递着萧萧的狼烟。

 

这里曾是一座池固若金汤的城池。看这威严的大理古城,便能想像出当年那些残酷的战争。这城墙,墙体内部用的是土石,外部用的是特制的城砖, 而粘合剂竟是蛋清和糯米。这些既可入菜又可养生的东西不可思议地进入建筑领域后,空前的加大了城墙的牢固性。城楼上建有敌楼群15座,垛口1560个,仿佛随时等着箭羽凌空而来。南北门外有宽宽的护城河,洱海和苍山是它的天然屏障。

   

那骁勇善战的大理,已经成为历史的剪影。或许,她本就无意做一个野心勃勃的城市。当时光流转,将那咄咄逼人的战旗与狼烟尽数吹散之后,大理,便蜕变成一个温柔可人的宜居之地。 这里拥有所有与幸福有关的因素:富饶的土地、秀丽的河川、明媚的天空、四季的春光、翻卷的白云、灿烂的阳光,还有什么,比平静安宁地生活在这里,更值得人珍惜?           

 

 

 

这静静的城墙,守护着大理。也守护着这绵延百年,却又弥足珍贵的悠远生活。

 

600年来,一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他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热爱,修建出这座像世外桃源一般美丽,却又触手可及、带着温度的城市。

 

他们把这个城市修葺出清一色青瓦白墙的房子,鹅卵石堆砌的围墙,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他们不分季节的养花种树,在每家每户缔造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种植着名贵的兰花、山茶、杜鹃,或拿不上台面的含羞草、狗尾巴草,让各种花红绿蔓伸到墙外,连出一条条花巷,把芬芳弥漫了全城。他们延续着唐宋遗风,把清冽的泉水从苍山上引进城里,穿街绕巷,让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

 

他们在每一个人气旺盛的街角种上大青树,让它用几百年的时光雕刻出一把把伞,庇护着它脚下对着情歌、嗑着瓜子、玩着棋牌、编着草帽、做着扎染的子孙。

 

我庆幸我生在这个悠缓的小城,因为慢,当许多城市都已经失去本来面目的时候,我们还能拥有这样一个面容清晰的故乡。

 

每一个清晨,都由欢乐的鸟鸣唤醒。阳光从洱海的东岸一寸一寸移过来, 古城的街道也跟着一寸一寸披上镀金的衣服。小城在流动的花香中缓缓醒来。先是老人的咳嗽,然后是卸门闩的声响。牙刷在杯子里搅动的水声,厨房里与早餐有关的锅碗瓢盆声。

 

这个城市永远不会有疾驰的地铁,飞奔着上班的人群,甚至连自行车都少有人骑,它有的是坐在院子里下棋的老人,蹲在溪边洗菜的母亲,同样迈着无比舒坦脚步的年轻人。

 

你会在来大理的第一个清晨便爱上这里,因为你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注视生活。

 

 

你会有很多时间去爱自己的生活。爱这样的细碎。爱这样的细碎中透出的温柔。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奔忙中,离它最爱的生活,越来越远。他们筑起厚厚的城墙,却连自己都不知道该固守什么。于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匆忙堆砌的城墙轰然倒地的一刻,才恍然发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从不曾为自己种下一棵树,一朵花,掘一汪可以止渴的泉,砌一条通向其他城池的路。

 

大理永远是宁静的。它就是静的。像星空一样深邃而悠远。

 

今夜就飞去大理吧。在那里与你童年的故乡记忆相遇。与你少年时痴迷的小说相遇。与你曾经看过的旧电影相遇。与你一直想要的温柔相遇。

 

莫道大理销魂,只因风花雪月。

 

           月之洱海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这是1962年,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留下的名句。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便尽在其中。而这风花雪月中,最温柔、最浪漫的,莫过于洱海。

    洱海,坐落在苍山东麓,是高原淡水湖泊。因其湖形如耳,浪大如海,故名洱海。明代诗人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千年的光阴里,洱海就这样静静地,迎接属于它的月升月落,仿佛大理的灵气和韵味,都已和月光一样《月之洱海》

 

 

 

都说云南是最适合执子之手,与子同游的地方。倘若一个人来,就常常会在那些绵软温柔的风景里,多少感到有些孤寂。

 

幸好,还有洱海。

 

她弯如耳型,天生就是一双倾听的耳朵。走了这么多天,这么多旅途的疲惫,终于在这片海前沉静下来。每个人,无论幸福与否,都能与她倾诉,她都愿意倾听。这就是海的魅力。

 

时光总是沉默不语,却拥有抚平一切创伤的力量。在这点意义上,海与时光相似。

 

她静静的,无论你说什么,她统统收下,并回赠你一排排的浪花。一排,又一排。像时光在眨眼,像花朵次第开放。一起一落之间,仿佛过了很久很久。久到不仅初来时的落寞彷徨,已经淡去。连那些记忆里陈旧的伤痕,好像也在逐渐淡去。

 

她是美丽的,毋庸置疑。

 

清晨,她的波澜就是她的鳞片,金灿灿的,像是甜蜜的心事。点点渔舟就是她的鞋子,穿着它们,她正要去赴新一天的约会。渔人们带着鸬鹚捕鱼。这鸟儿不仅是捕鱼能手,还十分有灵性。它们和渔人结伴而行,配合默契。它们像是自由的精灵,跳着芭蕾,轻舞在碧蓝的海面。

 

 

她是多情的。因为宁静。

 

许多恋人在海边漫步。他们可能也在丽江牵手逛街,在大理古城结伴流连。但只在洱海,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静下来。

 

静下来,就在这里听海的呢喃,不再有多余的风景来干扰彼此的视线。静下来,就在这里寻找云和雪山的倒影。倒影在水中缠绵交错着,像时光的波纹。

 

所以,洱海因为静,才多情。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洱海也与普通的海无异。我更喜欢洱海,是因为一个望夫云的传说。相传洱海的上空会出现望夫云。那是一位公主的化身,她爱上了一位猎人。因为父王的反对,猎人被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愤郁而死,化为天上的云彩,怒而生风,要吹开海面,与恋人相见。于是,只要此云一出,洱海便不再风平浪静。两颗厮守的心,和一段苦苦的相思,激荡出滔天的波浪。

 

原来洱海,也是寂寞的。她凝结过多少恋人的目光,收藏过多少人隐秘的心事,却在自己的心底,沉着一颗永远的石螺。

 

如果你觉得孤单,那么,就到洱海来。

 

即便看不到望夫云,也可以在那碧蓝的天里,选一朵云,许下自己的愿望。让它,替你去看你想看的人。无论他是在故乡,还是异乡。如果不想让爱情无边地漂泊,就让她成为一颗海底的石螺。等遇到属于她的云朵,命运之海,也会云开雾散,让出一条路来。

 

 

黄昏到来,朵朵浪花送别太阳,一波一波,像是依依不舍的告别之吻。然而洱海最美的时刻就要到来。这便是洱海的月光。传说中,它是公主放在海底的宝镜。世世代代,散发着光芒,也庇佑着捕鱼的人们。

 

别处的月光是清冷的、朦胧的,而洱海月,则亮的可以读书。在这样的月光下,仿佛心也要融化。想安静地睡去,在月光里做一个安静的梦。又不忍心闭眼,看不尽这圆月清晖,这一种从未见过,又无法形容的清朗和安宁。

 

不得不再一次承认,洱海,拥有和时光同样的力量。

 

就在这静谧的洱海之月里,感觉自己的身体正舒展开,思绪,也渐渐模糊,心,渐渐平静。与这低低的涛声相伴,游走在那些关于洱海的传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只属于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大理 ,被称作风之城。如果没有了爱,我愿意 选择风,在风中不停地走路。走到失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