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呼声: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1:00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对政治家而言,全球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引发的问题不一而足: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到在环境恶化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方面的所谓“贡献”问题。

但对于商界人士而言,驱动全球化的力量与以往同样强劲,各国和企业的日常决策,增强了商业和金融上的彼此依存。

银行家团体国际金融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贸易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繁荣时期的创纪录水平;发达世界流入新兴经济体的投资,重新回到了每年逾1万多亿的水平——低于2007年创下的1.2万亿美元的纪录,但高于之前任何年份的水平。

新兴经济体的未来、及其对全球其它国家的影响,是上周在中国大连市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重点议题。

荷兰国际集团投资管理公司(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全球新兴市场策略师马尔滕-扬?巴库姆(Maarten-Jan Bakkum)表示:“如果你光看数据,全球化的形势看起来仍令人非常兴奋,但在私底下,一些政治家已有心退却。你还无法证明目前的保护主义足以干扰全球贸易和投资。但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

在帮助本国摆脱经济泥潭方面,许多发达国家政府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些挑战引发了围绕危机前那几年的辩论,包括全球化及其对穷人的影响。穷人们发现,自己的就业机会被新兴世界抢走,而同时富人们变得更富。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上月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 全球化为高收入国家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调整挑战,而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尤其是美国)未能克服这些挑战。”

但尽管存在上述种种反思,大多数批评全球化的人士考虑的只是改革,而不是革命。萨克斯同时写道:“我并非呼吁对全球化加以逆转,或宣称它已经失败……相反,我是呼吁对全球化实施恰当的管理。”

大部分新兴世界国家,都不会因为欧美的经济困境以及日本的停滞而感到些许安慰。在2008-09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发展中国家已遭受重创,如果发达国家再来一次经济萎缩,它们将再遭重创。

但新兴市场政策制定者认为,基本上它们的经济状况要远远强于发达国家——通常得益于严肃的结构重组,正如1989-91年之后的东欧和1998年之后的许多亚洲国家所做的那样。

难怪这些国家对于本国财富和消费能力的日益增长颇感自豪,而且难免(对发达国家)有一点点幸灾乐祸。今年夏季,当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美元时代终结”的虚构纪录片时,数千人认为它是真实的,于是冲出去卖掉了自己手中的美元。

短期内,有关全球化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国家经济体。要求全球化刹车最强烈的呼声来自2009年衰退最严重时期,体现为保护主义者开始保护汽车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美国和/或欧洲经济收缩也将导致类似的呼吁。

自今年夏季以来,经济前景已显著恶化,美欧增长预期下降,对于美国政府债务和欧元区金融动荡的担忧倍增。

经合组织(OECD)上周成为最新一家调整发达世界前景、并预期它们下半年将步入衰退的机构,并认为发达国家在2011年最后三个月陷入衰退的几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