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支付系统架构:初中语文古诗赏析题型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2:54:40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题型汇集】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题型汇集
一、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社会中失去自我。
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唐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答:“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乎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鸟儿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小草刚刚萌发的情形。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绿杨阴里白沙堤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答: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候鸟的变化)描写,第三联从静态方面(植物的变化)描写
3.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 初春西湖生意盎然                           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4.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5.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早莺争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草没马蹄 。
6.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写法叫留白,诗贵在含蓄,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7.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答: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三、《游山西村》    陆游 (  南宋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好象无路可走;柳色深绿,花光红艳,又是一派新天地。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揭示出人在遇到困境时,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说说现在有什么含义?
答:常喻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四、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纠正: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答: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有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他重视人才,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足智多谋,他以少胜多,统一北方,同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同情。当然他也有缺点:狡诈,自私,虚伪.
3.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
答:写诗人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从长安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写的是诗人的想象,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不要、无须  ,诗句表达了诗人 豪迈旷达 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颈联说诗人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的时候像小儿女一样哭鼻子、抹眼泪。
4.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落比邻”蕴涵了什么哲理?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答:①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②这句诗一扫往日送别诗的感伤、低沉的格调,表达出乐观豁达的心胸,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5.判断对错: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2)二人皆不在本乡,则此别为别中之别。宦游人送宦游人,尤其可伤。
六、黄鹤楼  崔颢  唐朝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2.“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空余”会使人产生怎样的想象?说说你的感受。
空余:含昔日之人乘鹤已去而如今不在之意,使人想象传说中仙人在此登仙驾鹤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再之感。
七、鉴赏《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凄清、迷离。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这首诗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愤。
八、赏析《夜雨寄北》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第二句除明写了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境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涨满了秋池。
2.第3、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答: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相思之情,构思奇妙。
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答:没有。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答:烘托了人物愁苦心情的作用。
6.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九、龟虽寿  曹操  三国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有错的义项:  ( B )
A.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先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纠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全诗的核心.
C.“志在千里”中 “志”就是要统一全国。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可得永年。”这四句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解释“老骥伏枥”这个成语。解释“烈士”的含义。
答:“老骥伏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烈士”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十、相见欢(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是  凄婉  。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
答: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繁难解。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3.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答: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十一、使至塞上(王维唐朝 )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纠正:过附属国居延)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60左右字内)
答: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上看到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黄河横贯其间,一轮落日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十三、春  望  (杜甫唐朝)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望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 草木花鸟 。
2.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景象 ,实际上写的是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3.
3.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答: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
十四、赏析《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③.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B.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后两句表面是写自然现象,实际上暗指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十五、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答:“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3.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答: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十六、《赤壁》      杜牧  唐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
答:“东风”,指火烧赤壁 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③.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周瑜。诗人杜牧和 李商隐  合称“小李杜”。
④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十七、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答:一是指两个地名,二是形容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D  )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诗歌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2.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 的悲哀;借慌恐滩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
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答: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浮。
十八、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选出有错误的一项.   ( C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纠正: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人生衰老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十九、别云间   夏完淳   明朝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作于作者在行军途中离开故乡时所作,诗风悲壮慷慨。
(纠正:在故乡被清军逮捕时)
B.第二联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C.第三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
D.最后一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
二十、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纠正:月圆人难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愿。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二十一、《醉花阴》李清照  南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心情?
答:(1)表达了佳节对亲人的思念。(2)词中的景物烘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心情。
2.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在哪里?
答:这几句既写景又写人,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比喻的修辞刻画了日渐消瘦憔悴的思妇的形象。
二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唐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本体喻体分析正确的是C
A.本体:雪        喻体:春风     B.本体:春风          喻体:雪
C.本体:雪        喻体:梨花     D.本体:梨花          喻体:雪
2.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B )
A.“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B.“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纠正:互文,将军和都护)
C.“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D.“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3.    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4.全诗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 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无限惆怅 之情。
5.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画面,并指出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1)抬眼望去,雪压枝头,好像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仿佛一夜之间强劲的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2)既写出了边地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述了怎样的情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描述了朋友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十三、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 君死。
1.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二十四、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思 ”,属双关语,暗指 对亲人的思念  。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答: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答: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答: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二十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
有 离别的忧伤,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
2.说说你对三、四句的理解,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1)作者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乐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态。(2)启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二十六、饮酒 (陶渊明   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关键一个词是心远 .为什么?
答:因为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源于自己心灵超脱世俗.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纠正:心灵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那么虽处喧境也和居于偏僻之地一样)。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3.如何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心态)?
答:(1):自己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见看见了南山。(2)反映出作者远离世俗的自由、恬静的心境。
4.既然“此中有真意”,为何“欲辨已忘言”?
答:隐居生活中有自己的人生乐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二十七、行路难(李白  唐朝)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答:“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二十八、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作者从几方面表现“风景异”?
答:a.大雁南飞   b. 边声四起   c.孤城落日
2.“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情怀。
3.
2.    本文的下阕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作者的 思乡 和报国  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
3.
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边塞秋色,下阕写忧国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早已关闭了城门,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6.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
A.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7.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壮志难酬,怀念家乡而难以入睡的情景)。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二十九、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文的体裁属于   词 ,浣溪沙是  词牌名 。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作者运用对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理解=  字面意思+含义)
3.晏殊和  李清照   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诗风分别是:
委婉、秀丽;情感抑郁、低沉
三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 却 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
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6.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可怜 ”。 7.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一、诗词填空:
1、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2、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4、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
5、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
6、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7、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
8、                                ,青草池塘处处蛙。
9、                                ,杳杳钟声晚。
10、                               ,崔九堂前几度闻。
11、                               ,上有黄鹂深树鸣。
12、                               ,双袖龙钟泪不干。
13、                               ,明月来相照。
14、鸟向檐上飞,                                      。
15、独坐幽篁里                                        。
16、                                    何人不起故园情。
17、                                     凭君传语报平安。
18、独怜幽草涧边生,                                 。
19、荷笠带斜阳,                                     。
20、海日生残夜,                                      。
21、                                       ,风正一帆悬。
22、《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23、《过故人庄》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4、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25、《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26、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2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8、《夜雨寄北》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29、《泊秦淮》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30、《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31、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3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3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34、《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35、《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是:
36、《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37、《过故人庄》描写近景、远景清新自然的句子是:
3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畏征途遥远,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诗句是:
39、《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渲染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40、《西江月》中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41、《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42、《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43、《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44、《<论语>十则》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4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俺“                        ,                                ”的远大理想;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
46、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中的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在初中毕业联欢晚会上,老师请每个同学用一句完整的古诗来表达与同学的离别之情,你说的是:“                                    ,                                    ”
48、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诗词鉴赏:】             一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
为什么?
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 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