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老照片:现代打油诗趣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5:51

现代打油诗趣话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在私塾读书时,有一次,在课堂上偷看《水浒》被塾师发现后,遂被塾师拖到天井罚站,并让毛泽东以“天井”为题作诗。毛泽东面对天井里的积水、卵石和小鱼,吟成了如下一首“打油诗”:“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塾师见毛泽东文思敏捷,便让他回到了座位上。

 

    后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取其幽默的特点开始写打油诗了,连现代大学者胡适,也写过一首“打油诗”赠给外号“杨大鼻子”的好友杨杏佛:
    鼻子人人有,惟君大得凶。
    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囱。 

    

    革命烈士夏明翰,也是打油诗高手,他写的一首讽刺反动军阀无耻的打油诗,流传颇广:“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拍马吹牛。手长能多捞名利,腿软好屈膝磕头。”

 

    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军阀吴侧孚战败后乘火车从武汉逃到洛阳,声称将以饮酒赏花为乐事度过余生。当时主编《湖南民报》的谢觉哉就此事遂改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写成一道“打油诗”:“青天白日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揭露了国民党政客谒陵时表面严肃内心肮脏的丑态.

 

    1932年10月12日,鲁迅先生在书赠柳亚子的《自嘲》诗条幅上写道:“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鲁迅。”这首鲁迅自称为“打油诗”的《自嘲》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还写过一首白话版的打油诗,模仿汉朝张衡的名作《四愁诗》,讽刺当时白话诗歌泛滥一时的失恋诗。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毛泽东和张闻天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常开玩笑,以调节气氛。一次行军时,张闻天骑马打瞌睡,跌了下来,出了点洋相。毛泽东闻讯,凑趣作了一首打油诗:洛甫骑马过湖南,四脚朝天滚下山,人没受伤马没死,菩萨保佑你平安。

 

    由于打油诗不受格律限制,可以直抒胸臆,生动活泼,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率部驻防徐州时写过一首植树诗:老冯住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读后不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更对冯先生关心民生、发展农林生产的良苦用心,顿生敬仰之情。有“基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先生的诗,被时人称作“丘八体”,这首植树打油诗也保持了其“丘八体”的惯有风格,令人莞尔。


    193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的60寿辰。时在延安的著名作家丁玲在为徐老祝寿的宴会上,即席赋“打油诗”一首以贺寿。诗曰:“长征二万五,衣服自己补。马儿跟着跑,生活最艰苦。闲暇爱读书,年老心不古。遵纪是模范,谦逊与人处。革命主义真,名利当粪土。大家贺徐老,共撰英雄谱。”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 的《马凡陀山歌》中有不少“打油诗”。有一首讽刺旧中国通货膨胀的诗为:“跑上茅房去拉屎,突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

 

 解放以后,打油诗又有所发展,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好的诗作问世。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诗人熊鉴就写过一组《杂咏》诗,其中有这样三首:“亩产粮超十万斤,一时中外说奇闻。丰收捷报年年是,日日新坟压旧坟。”“说尽人间假大空,东风总是压西风。西人早作蟾宫客,六亿奄奄饿殍中。”“不是丰年竟说丰,英雄台上各争雄。可怜岁岁苍生血,化作胸前一点红。”

 

当今社会还流传着一些民间即兴创作的打油诗,讽刺社会弊端,描摹光怪世象。如“舌头不打弯,眼睛不打圈,抽烟不冒烟,说话不沾边。”再如“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年龄诚可贵,文凭价更高,若是根子硬,二者皆可抛”等,则形象地反映了官场作风及人才使用上的不正常现象,幽默曲折地反映了民心民声,起着警世策人的作用。

   在新时期,人们也多用这种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领导干部都下乡深入基层,但所作所为已有所不同,民间的打油诗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

    五六十年代是“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 

    七八十年代是“下乡坐吉普,小肚吃溜鼓。啥事都不办,一天三块五(注:三块五是当时干部下乡的补贴款)”。二者对比鲜明,高下自见。


    1959年,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在参加第25届世乒赛时,因发挥不理想,所以在单打失败后,曾当场写了一首“打油诗”进行自责。诗曰:“单打输给美国人,双打领先不敢胜,十九十六手发软,一失足成千古恨。”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兴奋不已。欢庆之际,他吟了一首为《咏原子弹》的“打油诗”。诗曰:“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此诗是针对美帝的核垄断、核讹诈和核威胁的,在风趣中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1967年,著名作家廖沫沙和吴晗被关押在北京西郊的一个矿区时,一次被批斗后,廖沫沙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想到他们每天弯着腰被批斗的现实,曾乐观地写了一首题为《嘲吴晗并自嘲》的“打油诗”。诗曰:“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于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

 

    1971年9月13日下午,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在人民大会堂听到林彪“折戟沉沙”的消息后,曾当场仿唐代诗人卢纶的《出塞曲》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表示自己当时的心情。诗曰:“月黑雁飞高,林贼夜遁逃。不用轻骑逐,大火自焚烧。”其中“贼”后被乔改为“彪”。

 

    1974年,文化名人夏衍在狱中,模仿清代《剃头》诗写了《整人》诗:“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揭示了“文革”中林彪、“四人帮”整人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作者处逆境而达观、洒脱的心态;同时说明这些蓄意“整人者”绝没有好下场,觉醒了的人们也将“整其人”,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一代武将许世友在文革期间不满“四人帮”对邓小平的迫害,也曾吟诗:“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还有一首:“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


    1977年,大文豪郭沫若在参加曾受到“四人帮”迫害的著名作家阿英的追悼会时,因感慨万端,就当场吟成“打油诗”一首:“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久’。两个‘臭老久’,天长又地久。”此诗诗意幽默,感情深沉。


    据1980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载,某领导在看完《白蛇传》的演出后,委婉地批评剧团的负责人说:“这个戏可以演,不过,你们应考虑,雷锋塔倒了,今后还要不要学雷锋?”有人作“打油诗”曰:“不懂就不懂,千万别装懂。戏中雷峰塔,如何比雷锋?”

 

      龙成的《新好了歌》云:“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反映了党内一种奇特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干部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读来可笑而又可恶。

 

     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传世之作《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了一首“公款歌舞”的剥皮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由此可见,打油诗也是受大诗人、大才子欢迎的。究其原因,打油诗的个性突出是其中之一,而万变不离其宗,打油诗体并未偏离古体诗轨道更是主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随意写出几句押韵的话就是打油诗了呢?非也!打油诗的特点就是诙谐,而达到诙谐二字,则须要懂得古体诗之章法。古体诗的章法不外四个字:起承转合。其中这个“转”字,就是要起到相声里的包袱作用。
    古体诗讲究诗味,没有诗味就不叫诗。。现在有人以为打油诗好写,所以张口就来,没有转折,没有包袱,直白如水,味同嚼蜡,充其量不过是顺口溜罢了,绝然不敢称做是“打油诗”。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

 

【附】

    蔡州一布衣先生写的打油诗

 

    读《诸神的起源》有感(三首)      1991年元月

    信口雌黄大径庭,只因读书少夫功。标新立异世人笑,近闻投笔去从戎。

    我观文坛怪事多,韩信反去追萧何。泯王吹竽南郭唱,挽歌过后是赞歌。

    文人无行千古传,今日方知信其然。不怪屈子千载怨,只因义利难两全。

    读报有感             1992年冬月

    西子湖畔耸高楼,岳王坟前任君游。卡拉OK连声唱,杭州理应胜汴州。

    注:报载:西湖四周,高楼林立,已严重影响到西湖的旅游。杭州市政府下令,拆除四周高楼,还西湖的本来面目。



                           之  

    漫说教育国之本,只重繁花不重根。如是“三光”普及后,“再翻”岂不成空文。

     注:报载:人民大学忧虑,该校教师青年人走光,中年人死光,老年人退光。如此“三光”,数年后学校将无人执教。



                            之  

    振兴中华靠英才,英才西游不回来。非是学子无壮志,只因尘封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