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子云亭的典故:轨迹拳学系列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1:54:35
   
轨迹面授教学大纲 1.手法轨迹(单手——双手) 2.身法轨迹 3.腿法轨迹 4.桩功(傻瓜桩—俯卧桩—俯卧曲伸—俯卧摇身) 5.步法(前刺步、后刺步—垫步、撤步—进步、退步—歪步、弯步—调步) 6.轨迹复合 7.发力(快速摇圆—左、右平摇发力—左、右下摇发力—左、右上摇发力) 8.拳法(横拳—平拳—斜拳—插花平拳—插花斜拳—平平横—劈拳—撩拳直拳—抛拳—直抛直—撞捶) 9.走步打拳(进步插花直拳—进步直直直—两步五拳—两步四拳——两步六拳—弯步四拳—歪步撞捶—弯步撩拳) 10.腿法(见续二)及拳腿组合 11.冷兵(长棍—短棍—短刀,阵地战—运动战?br> 轨迹拳学基础知识 轨迹初学者易犯十大错误 飘逸剑客 [格斗教室] 1.手法、腿法轨迹一直练,但不知道或做不好肩胯关节的积极参与,直至浑然一体! 2.身法轨迹刻苦练习,但忽视头(颈)上领的要领,脊椎弹性差,技术模式不准确,发力容易震头! 再一个就是不知道打手诱导法的重要作用,练得少! 3.傻瓜桩没有入门,不具备不空状态,却苦练发力和各种轨迹运动!造成身体冲击和不够准确的运动记忆。 4.身法和肢体发力动作轨迹过大,圆的轨迹过于夸张,不紧凑,连贯性差,实战时才发现练得有差距,但已经败得很惨! 5.不好好练习武术之根基功夫---步伐,或散着身子练习步伐,几乎不可能练出内涵! 6.想当然地以为不空和整体力很简单,对贯通训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整体不空有个明显的换劲过程,一开始的苦练对争所具备的不散的大架尚不具备整体劲力,除非你抱着死架蹦来蹦去硬顶。但这没有任何拳学意义。 整体力真正达标的基本标准是---能感觉到几乎全身任一处的肌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就位”和拧裹捻伸拉。心念一动,意识既能调动整体浑然均衡运动,运动模式为科学的人体结构前提下的轴向螺旋运动和轨迹园运动。 7.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个人苦练功力、技术,一旦到用的时候,即便打得不好看也差不到哪去! 这是非常错误的!必须经历实战对抗的磨练,使你的心态由初始的紧张、兴奋、恐惧逐步变为冷静、自信、从容、坚强,胸有成竹! 8.不明究竟,盲目自信,不勤学多问,遇到问题就暂时搁置,导致翻来覆去就练习自己明白的几项内容,不系统,效果不明显,互相脱节,对疑问尝试验证后无结果,干脆放弃,导致一无所成! 总之,缺乏刨根问底、紧追不放的劲头! 9.忽视基本的防护、躲闪练习。尤其对于现代搏击的攻击技法缺乏必要的防护躲闪训练。尤其体现在对高频组合拳、高腿、两侧勾摆拳的对应办法。而且容易想当然,觉得自己上了场肯定能够应付得差不多,不至于太被动。须知,有经验的拳手都有体会,初学者最危险的就是对高腿反应不及,常常被莫名其妙地瞬间踢倒。有些初学者认为我平时经常进行同动训练,到时肯定能躲开。但事实是,往往在你还未意识到危险的时候你已经被高边腿瞬间狠狠地踢中,其结果轻则被击倒,重则昏迷。 这方面的实例应该也有。另我在竹林时有一天跟一个平时自吹自擂、经常展露其得意技法的兄弟玩得有些恼,上去连续两个侧踹他根本没反应。所以,建议初学者留心学习一下基本的防护练习。这需要两人配合,参考泰拳、散打、拳击的专项防护练习,以备应急,情急之下总不致出大错! 10.缺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我在竹林时,看到同期的不少学员们在跟老李学习时,老师做的清清楚楚,可他面对面地学做出来的就是不像样。被老李纠正多次、骂几句,仍然做不像。 因此,建议初学者在学习时要用心,仔细对照,检查自己的动作,找一个大镜子,能看见全身的,每天照着练。有小刀的光盘的兄弟,要千万珍惜光盘这面镜子,仔细再仔细地对照,务求准确到位! 拳 学 真 谛 拳学是人与人搏斗的专门学问。 拳学涵容所有的手搏内容和原始械斗内容。 拳学是人体运动学 —— 大形和轨迹是拳学运动的表象,得手和发力是拳学运动的灵魂。 体态的参数叫大形;运动的流程叫轨迹;把握目标的行为叫得手;释放能量的动作叫发力。 大形就是人体框架,轨迹就是人体动态。 大形由身、臂、腿三条线构成;轨迹由平、立、斜三类园派生。大形的相对运动衍化得手,自律的轨迹切线运动形成发力。 —— 这就是拳学运动的铁定的条律! 拳学的体认和修证必须从这里开始!—— 古今中外的武技概莫能外!这就是拳学真谛! 大 形 大形就是人体的框架和轮廓。 框架和轮廓对应的原理是大形的理论依据。 大形由脊椎、手臂、腿脚三条线构成,这三条线通过本身的变化和相对的变化勾勒出千姿百态的人体造型。 大形只论骨干,不计细节。大形是对拳学表象的简化和提炼。 相对静止的大形叫功架,相对运动的大形叫功法。 功架是功法的载体,功法是功架的灵魂。 功架和功法共同造就大形。 轨 迹 轨迹,即运动流程的模式。 轨迹基于平、立、斜三类圆。水平状态的圆叫平圆;与平圆相垂直的圆叫立圆。倾斜的平圆和立圆叫斜圆。 纵向的立圆叫纵圆,横向的立圆叫横圆。 轨迹以特定线段的走向命名:凡平圆和斜圆均以前弧的走向命名,凡立圆均以上弧的走向命名。 左右对称的横圆、平圆和前后斜圆,均以中心弧的走向命名。 定向重复的圆运动叫循环,变异的循环运动叫回环。8 字形的回环叫五花。异位自律的轨迹运动叫插花。 轨迹的行程用弧度作单位。 得 手 得手泛指攻鞯轿弧? 得手是相对随遇运动的结果。 基础的到位叫得位,得位的技术叫步法。 尖端的到位叫得手,得手的技术叫手法。 敌对的双方得手的机遇均等,一方的到位可以是另一方的到位,一方的得手也可能是对方的得手。 得手的不二真谛是:泛视、同动、近取。 发 力 人体能量的瞬间释放叫发力。 发力是人体运动的超常、失常和反常行为。 发力所生成的能量叫功力,功力就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功率。 拳学发力的公式是 轨迹 复合 切线。轨迹指基本的运动,复合指各个轨迹的接连和传导,切线指基于轨迹的抛物线。 轨迹层次越多,复合越合理,切线越适度,功力越大。 功力是速度和质量的乘积。 功力与质量一定成正比,稳定的形值是质量的基础,后驱运动是输送质量的高级形式。瞬间逆行是质量堆积的重要手段。 功力与速度一定成正比。发力的速度取决于轨迹频率和层次,并且与复合方式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层次越多、传动比差越大,速度越高。缩短尖端轨迹的半径,加大脊椎轨迹运动的半径,便是最佳的加速运动。 大形同动、局部自律、形值守恒、轨迹切线、复合深化、后驱逆行——这就是拳学发力的人体力学运动模式。 步 形 与 身 态 腿脚支持身体的现实状态(具体形式)叫步形。 步形的名称取决于双脚的坐标位置。 步形从原则上讲只有纵、横、斜三种——异位的横步叫叉步。 单腿平伸附地的模式小捌汀保筒揭圆叫蚊? 膝部附地的模式叫“跪”,跪步以所跪之腿命名。 双腿套叠的模式叫“盘”,盘步以前腿命名。 身态泛指身形、身架和身法。 身形限指身体与参照物的对应面。 身架泛指身体的结构状态。 身法泛指改变身形和身架的所有技术。 身形的完全改变叫转,身形的部分改变叫拧,身架的相对拔高叫提,身架的相对降低叫沉。 左脚在前的步形叫左前步,右脚在前的步形叫右前步。 如果我们把横步称为 0、把所有左前步称为 1、所有的右前步称为 2,那么,运用原位四次转向的模式。就可以依次练遍各种步形。原位四次转向的模式是 01210——2120。0 是原式,1 是左转,2 是右转。 在练习步形的同时,也就附带练习了身态。 在练习纵横叉步的同时,也就同时练习了转身。在练习跪步或盘步时,同时也就练习了沉身和提身。至于是一边转一边沉还是转过身再沉,尽可以自由处理。当然,提也是如此。 (原地四次转向图解,上行为纵步的模式,下行为叉步的模式。) 手 法 轨 迹 手法,即手臂的作用方式。手法轨迹,即手法的基本模式。 手法千变万化,无不基于平、立、斜三类圆。 手法的总名叫云,循什么圆就叫什么云。 平圆和斜圆以前弧的走向命名,相应的手法轨迹就是左右平云、左右斜上云、左右斜下云。立圆以上弧的走向命名,相应的手法轨迹是左右立云和前后立云。这种称呼适于单向运动。 左右并列的圆以中心弧走向命名,与平云相应的是前后平云,与立云相应的是上云和下云。这种称呼适于双向运动。 定向重复的圆运动叫循环,定向游移的循环叫回环。垂直游移的循环叫回旋。不定向游移的回旋叫乱回环。异位自律的圆运动叫插花,纵横交织的插花叫乱插花。 8 字形的回环叫五花,左右下云的回环叫正五花,左右上云的回环叫反五花,左右平云的回环叫平五花,前后平云的回环叫直五花,上下立云的回环叫立五花,“高低不平”的正反五花叫斜五花。五花亦可以插花,插花直五花是最重要的手法。 插花直五花可以理解为插花平云的连络。插花平云有四个典型:掌心相对,仰的手前平云、俯的手后平云,叫作托云;托云倒转叫撕云。手背相对,仰的手前平云、俯的手后平云,叫穿云;穿云的倒转叫棚云。插花直五花就是插花托云、插花撕云、插花穿云、插花棚云。(托撕穿棚) 手法轨迹可以比着“样板”学习。 面壁而立,在墙上水平地画两个圆。圆心高平肩,圆的半径等于肩,圆心间距同肩。这就是横立云的样板。参照手法轨迹图说标上走向标志,就可以照着比划上云、下云、左立云、右立云、插花上云、插花下云、插花左立云、插花右立云。 按照上述规格标准,在平胸高的平板上画两个圆,这就是平圆的样板。参照图解加以标示,即可以比划前平云、后平云、左平云、右平云、插花前平云、插花左平云和插花右平云。(后两种即托云、撕云、穿云、棚云...) 用铁丝竹条什么的编一个直径等肩的圆环,平面朝向左右,固定在小树上,上沿底于目,这就是纵立圆的样板。参照图解标示,即可以比划前立云、后立云、插花前立云和插花后立云。 照上面的规格做两个圆环,8 字连接,这就是五花的样板。左右固定可以比划正反五花,上下固定可以比划立五花,斜上斜下固定可以比划斜五花,左右水平固定即平五花,前后水平固定即直五花 ...... 手法一种练熟后,再练另一种,以免混淆。 手法轨迹练习的速度,以二秒钟划一个圆为宜。 身 法 轨 迹 身法泛指脊椎运动。 身法轨迹基于平、立、斜三类圆。身法总称为摇。 身法总称为摇,循什么圆运动就叫什么摇。摇的轨迹与云的单向运动轨迹形意重合。 摇没有插花,只有循环、回环和回旋。回旋和乱回环是最主要的身法,各种五花是回环的重要形式。 身体作弓形弯曲叫折,折以方位命名。 以身体为半径的倾斜运动叫摆,摆以方位命名。 以身体为半径的旋转运动叫云,云身以身法轨迹命名。 身形的完全改变叫转,身形的部分改变叫拧。 身架的相对拔高叫提,身架的相对降低叫沉。 前摇的程序是凸胸、凸后腰、凸背,轨迹是前立圆。 后摇的程序是凸背、凸后腰、凸胸,轨迹是后立圆。 左摇的程序是凸左肩、凸后腰、凸右肩,轨迹是左立圆。 右摇的程序是凸右肩、凸后腰、凸左肩,轨迹是右立圆。 左平摇的程序是左凸、后凸、右凸、前凸,轨迹是左平圆。 右平摇的程序是右凸、后凸、左凸、前凸,轨迹是右平圆。 左下摇的程序是凸胸、凸左腰、凸右背,轨迹是左下斜圆。 右下摇的程序是凸胸、凸右腰、凸左背,轨迹是右下斜圆。 左上摇的程序是凸胸、凸左背、凸右腰,轨迹是左上斜圆。 右上摇的程序是凸胸、凸右背、凸左腰,轨迹是右上斜圆。 脊椎一边沉缩一边左平摇叫左旋下摇。 脊椎一边提拔一边左平摇叫左旋上摇。 脊椎一边沉缩一边右平摇叫右旋下摇。 脊椎一边提拔一边右平摇叫右旋上摇。 把一只手掌定为一个圆,即可摆放成平、立、斜种种身法轨迹样板。把另一只手的手腕靠在胸前,中指贴在迳希蒙硖宓囊±床僮荨坝伪辍被玻饩褪巧矸ü旒K俪煞ā伪昊粤耍椭っ魃矸ㄒ《粤恕? 腿 法 轨 迹 腿法,即腿脚的作用方式。 腿法轨迹,即腿法的基本样式。 腿法千变万化,无不基于平、立、斜三类圆。 腿法总称为云,循什么圆运动就叫什么云。 腿法轨迹是手法轨迹的复述,称谓与手法相同。 单腿可以重复所有单手云手的内容,双脚交替运动可以表现插花云手的基本内容,体态反常时云腿可以完成云手的全部内容。 功法大纲   功法,泛指拳学功能的定向、专项修证的具体手段。   求诸本体的功法叫“平易功”,其意为“大道至平,大法至易”。   借助外物的功法叫“简易功”,意为“简单易行之功”。   功法不在多,在于精纯。   平易功歌诀   一、傻瓜式:双手撑抱在身前,参天大树立荒原,间架得当似弓满,大形充盈见浑圆。精神提起复坦然,周身鼓荡乱回环。其中不空两个字,万两黄金不轻传!   二、独立式:独立悬脚望空起,刁钻古怪不类人,八面威风集一腿,五花回环来武魂。行草隶篆形也似,工笔写意境也深。天书写到无字处,一笔一划动鬼神!   三、俯卧桩:双手相隔一手掌,从头到脚一展平,肘弯一百二十度,保持大形即不空。屈伸起伏在肘臂,拳掌指爪任支撑,莫将此功等闲视,铮铮铁汉能练成。   四、屈伸式:直立起落曰屈伸,机关灵动在腿膝,横步间距同肩等,单腿平伸似鹤立。直上直下暗叫劲,仿佛平易实不易。一起一落不计数,造就腿脚千斤力。   简易功歌诀   一、揉球功:铁石为球数十斤,双手团弄单手云,或贴墙上纵横滚,或用脚盘四处行,练得实力非常大,练得感触非常灵,任你巧似孙猴样,欲脱此掌万不能。   二、挡板功:栽板高约五七尺,一边近墙约尺余,却将此板作人打,整体发力最相宜。一抖力透坚壁内,更先反弹把身回。挡板功成一出手,谁要碰上谁倒霉!   三、抖杆功:大杆偏宜长且重,或竹或木取便宜。劈头盖脑上下打,横扫千军左右挥.根节摇得梢节动,尖端得点卒然回。大杆抖到功深处,手臂沾身人即飞!   四、抓拧功:手臂平伸练抓拧,能叫腕指力无穷。一旦路见不平事,举手之劳便抹平。   五、抛投功:抛投宜用三角包,二人相对互接抛。又长功力又学巧,又练指爪又练腰。   六、鹰爪功:弯竹系绳半月园,大指中指扣两端。暗暗用功日既久,铜皮铁骨抓得穿!   七、铁拳功:欲得铁拳甚平易,随时随地可操作:双拳对撞日度,自然拳锋硬似铁。   八、抗打功:抗打功法至平易,“忍气吞声”是真传。伏卧桩中得体认,常守不失自非凡 平易功的功法程序是:三线就位、三线对争、三线贯通。 三线就位就是固定功架、保持大形、“一劳永逸”体认静力。 三线对争就是强化功架、骨挣肉坠、轴向对拉、体认张力。 三线贯通就是运动功架、三线交织、骨旋肉拧、体认扭力。 三线贯通即三线对争复合轨迹运动。 三线贯通的基本形式是前后贯通、上下贯通、左右贯通、交叉贯通。 三线贯通的功法总则是:以腰为点、对角连线、实处张弓、虚处拉弦;以脊为轴、一呼百应、对位拧缠、自律卷纵。 平易功举要: 傻瓜式解析: 傻瓜式的基本功架是:双脚左右间隔一条线。前后间开一脚半,前脚正前正后,脚前掌踏地,后跟悬空;后脚自然外撇,全脚掌落地,目光前视、头部端正。身体自然垂直,重心左右居中,前后偏后。双脚自然弯曲,不撑不夹;臀部下沉,如坐在椅子上,双手抬起、高与脸平;手臂前伸、掌心相对;指尖向前,指尖垂线大致与脚齐。手开同肩。两肩下垂且放松,两肘下垂且外张。身体微侧,不拗不背;手稍分前后无妨。 摆好功架,平心静气地站下去,就是傻瓜式的三线就位。 傻瓜式的三线对争练习,可条条体认、层层叠加。 手臂对争的功法是:松肩沉肘、拔臂探手、骨挣肉坠,通臂贯稍。具体感觉是身被后抱、肘被人扯,双臂前抱、抱不住硬抱。 脊椎对争的功法是:坐臀沉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具体的感觉是直着身体伸懒腰。 腿脚对争的功法是:开臀提跨、脚插腿拔、两股含力、惊起下盘。具体感觉是腿被拉长。 三条线条条合度,不动声色地站下去,就是傻瓜式的三线对争。 傻瓜式的三线贯通练习,要由间到繁、循序渐进。 一、推拉式 站好傻瓜式、三线对争,双手平齐作前立云诱导的推拉动作,身法是前摇和由腿的曲伸调节的提和沉。三条线同时运动,推拉时,身与手前后对争;即推时身手互相排斥、拉时身手互相吸引。腿法与手法共鸣,即手推时腿伸,手拉时腿屈,造成手推时身起,手拉时身沉。周而复始,即傻瓜式的前后贯通。 二、提按式 站好傻瓜式、三线对争,双手平齐作前立云诱导的提按动作。身法是前摇,身架是提和沉。 手上提时身下沉,手下按时身上提,即傻瓜式的上下贯通。反复操作即可。 三、拧缠式 站好傻瓜式、三线对争,拉开间架作插花托云。左手右腿连成一条线,右手左腿连成一条线,随着插花直五花的运动,两条线自律拧绳同时相互拧绳,正拧反拧相辅相成,即傻瓜式的交叉贯通。 拧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五花传导运动,涉及参数太多,如果详加分析,易使人顾此失彼,所以,初习时只须记住“在三线对争的状态下作小幅度的缓慢的轨迹运动”即可,操作久久,自然顺理成章。 傻瓜式只要功架正确,能支持 45 分钟即为达标,各式皆然。 三线贯通时各点运动的幅度,大致不超过 10 厘米;往复一次的时间,不可少于 10 秒钟。 独立式解析: 独立式的三线就位,即单腿独立,上盘保持傻瓜式,支撑腿稍弯曲,悬空脚高于膝,前伸两脚开外。 独立式的三线对争,即三条线各自做轴向对拉。 独立式的三线贯通,即悬空脚作轨迹运动,“墙上写字”。 独立 45 分钟即为达标。脚的轨迹运动幅度不拘,除最底点不得底于膝外,其他可自由处理。 起伏式解析: 起伏式的功法只有两步。 起伏式的一步功叫“俯卧桩”即双脚并拢、身直如绳、双手间开一横掌,肘湾弯曲小于 120 度,如此俯地,保持静止。 起伏式的第二步是用手臂的屈伸造成身体的起伏,除手臂外,身体保持原状。起时肘湾不能伸直,伏时胸部不能触地。 俯卧桩保持 30 分钟即可视为达标。 起伏一次的时间不得少于 12 秒。 俯卧桩的体态,就叫不空状态。保持这种状态,胸腹胁肋就可以抗击。 屈伸式解析: 屈伸式的功法一步到位。但屈伸式有双腿屈伸和单腿屈伸两种形式。 双腿屈伸的功法是站好横步,间开同肩,在保持身体垂直的前提下,作大幅度的缓慢的屈伸运动。上盘保持傻瓜式。 单腿屈伸的功法是单腿独立,悬空腿保持水平状态,上盘保持傻瓜式。在此前提下,支撑腿作大幅度的屈伸运动。 屈伸的练习要循序渐进。 单腿屈伸应在双腿屈伸的基础上进行。 屈伸一次的时间不应少于 12 秒,次数当然越多越好。 简易功举要: 揉球功修证的是手臂的实力、指掌的控制力、向上的托力和向前的按力。以及与此相应的体力。 球只要有一定的重量,是什么制作的并不重要。铁球、石球、水泥球、甚至阴干的泥球,都无妨练功效果。球只要大体浑圆即可,不一定要滴溜溜地圆。 以稍息式的大形对墙站好,把球托起来按在墙上,随心所欲任意滚动,即是揉球的功法。只管揉球,其他白事不论。 揉球分双手揉、单手揉、手掌揉、指肚揉等等形式,视功力而异。练功时间应循序渐进,球的重量可慢慢增加。 挡板功又叫撞板功,主要修证整体发力。特别是寸力和短距离发力。 把弹性良好的长木板垂直栽好,即可。为保护手,可以包上软皮或缠上布片。然后,即可以此为目标练习种种发力。发力的要领见有关章节。 撞板功是发力的深化练习,应在发力模式正确的基础上进行。 撞板功必须是弹板而不是推板顶板! 撞板功发力如果轻松自如,放到人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大多数人的予应力和支持力、比起入地三尺的木板来说真是太不足道了! 抖杆是古传心意拳的必修功法。大杆和大枪是一回事。大杆最好用 4 米以上的长木杆,尤其弹性要好。大枪指枪头沉重的长矛,长度不少于 3 米,重量不少于 3 公斤。 大杆的抖法,不外乎四面挥击和前后冲击,与拳法的劈、撩、平、横、撞相对应,只不过把大杆作为手的延伸而已! 大杆的抖法,可以理解为拿着大杆练发力,也可以理解为把长兵打出断劲、寸劲和透力。 大杆的抖法,最宜于单动重复。一式成百成千次的抖,效果比一式一式换着抖要好得多。 抓拧功的用具,不过是一根短木棍,中间钻一个孔,穿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捆几快砖即可。 抓拧的练功,是横步站力,身体放正,手臂平伸,掌心向下抓住短棍两头,依靠腕指之力,把砖块卷提起。正反向分别练习。手臂平伸,是抓拧功的关键,双手最好轮流用力。此功大长腕力。 抛投功用的三角包,是四块同样大的等边三角形布片,边对边缝成的包,内填沙子、铁砂、豆子均可,只要有一定重量即行,两人互相抛接,接时务必从侧方入手,用指肚抓拿。此功大长指力及腰部的抛射力。 练鹰抓功的小竹弓,可用健身圈代替,效果一样。 另:(转来的) 简易功! 一:揉球功 修证的是手臂的实力、指掌的控制力、向上的托力和向前的按力。以及与此相应的体力。 球只要有一定的重量,是什么制作的并不重要。铁球、石球、水泥球、甚至阴干的泥球,都无妨练功效果。球只要大体浑圆即可,不一定要滴溜溜地圆。 以稍息式的大形对墙站好,把球托起来按在墙上,随心所欲任意滚动,即是揉球的功法。只管揉球,其他白事不论。 揉球分双手揉、单手揉、手掌揉、指肚揉等等形式,视功力而异。练功时间应循序渐进,球的重量可慢慢增加。 -------------------------------------------------------------------------------- 二:挡板功 挡板功又叫撞板功,主要修证整体发力。特别是寸力和短距离发力。 把弹性良好的长木板垂直栽好,即可。为保护手,可以包上软皮或缠上布片。然后,即可以此为目标练习种种发力。发力的要领见有关章节。 撞板功是发力的深化练习,应在发力模式正确的基础上进行! 撞板功必须是弹板而不是推板顶板! 撞板功发力如果轻松自如,放到人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大多数人的予应力和支持力、比起入地三尺的木板来说真是太不足道了! -------------------------------------------------------------------------------- 三:抖杆功 抖杆是古传心意拳的必修功法。大杆和大枪是一回事。大杆最好用 4 米以上的长木杆,尤其弹性要好。大枪指枪头沉重的长矛,长度不少于 3 米,重量不少于 3 公斤。 大杆的抖法,不外乎四面挥击和前后冲击,与拳法的劈、撩、平、横、撞相对应,只不过把大杆作为手的延伸而已! 大杆的抖法,可以理解为拿着大杆练发力,也可以理解为把长兵打出断劲、寸劲和透力。 大杆的抖法,最宜于单动重复。一式成百成千次的抖,效果比一式一式换着抖要好得多。 -------------------------------------------------------------------------------- 抓拧功   抓拧功的用具,不过是一根短木棍,中间钻一个孔,穿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捆几快砖即可。 抓拧的练功,是横步站力,身体放正,手臂平伸,掌心向下抓住短棍两头,依靠腕指之力,把砖块卷提起。正反向分别练习。手臂平伸,是抓拧功的关键,双手最好轮流用力。此功大长腕力。 -------------------------------------------------------------------------------- 四:抛投功 抛投功用的三角包,是四块同样大的等边三角形布片,边对边缝成的包,内填沙子、铁砂、豆子均可,只要有一定重量即行,两人互相抛接,接时务必从侧方入手,用指肚抓拿。此功大长指力及腰部的抛射力。 “拳学概论”解读 不详 [网络] 拳学注重的是人的原始本能,只练习一些花俏的技法和死排硬打的伤身功夫只能枉费了时间和精力,这点“机密”如果没认识到就算是穷尽毕生精力也难步入拳学正轨!拳学运动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不外乎攻击的得手和瞬间的发力。人要是固执一处很容易,思想自由不受拘束却很困难啊!真实的事物是很平常很容易的,只有荒谬的事物才玄玄糊糊神神秘密的。用松紧动静来诠释练功及实战的身体状态是不适宜不确切的,但“不空”状态却一定是真传!同动就是说我与敌如同形影,形一动而影自随,千古之秘少有人点破评说,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只是搁靴抓痒一言以蔽之,不知的人迟早会后悔的。拳学运动贵在精神及气势,而非注重招法招数。鱼游于水鹤飞于天是它们的本性使然,从练拳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天赋及个性!拳势练到一定程度要如水一般,没有固定形式。大形的千姿百态是随打斗过程而变化产生的。做拳有一点的拘泥也是错误的,随着对手的变化而变化才会胜券在握!没有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就急于求成贪多求全学再多的方法也是枉然!八字真言实在是不可以以金钱去衡量其价值!许多真正的道理尽藏其中。拳学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是无意无心全凭直觉自然而然的运动。面对敌人心理作用很重要,忘却自己自然忘却敌人忘却一切。打斗中往往因为顾虑怜惜敌人而手软,时刻谨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才能攻无不克。随身携带防身的武器并非无能的表现,一旦遇到危险的情况抓住时机如同张弓射敌般的轻松。各种冷兵的运用及先发后发应随环境具体情况而决定。泛视的目光如同撒网,不要用眼睛去盯住特定的目标,也不要预定你的攻击目标。同动随只有两个字,但道理却很深刻,说的是敌动我动几乎在同一时间,与敌形影难分。近取最易得手,臂膝是人身的“爪牙”,夺臂阻膝是最佳的近取方法,无论是徒手格斗亦或是冷兵械斗!步法后驱大形同动、局部的自律轨迹运动造就了整体复合的轨迹切线运动,这就是拳学发力的完美模式!拳学和兵法的道理是相通的,不读兵书难悟拳啊!技艺高超的人胆子就大勇气十足胜出的把握就大,但精明谋算的人也占先机。武人的武心是最重要的,其它的社会道德、传统美德与拳学没有直接关系。以身试道唯道是争为正义和崇高的理想而牺牲是武人应该做到的,这才是武人真正的武德!实战中要占据天时地利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时刻保持警觉意识心态,真正大智大勇的人上看不出来有什么异样的。真正的味道只是淡淡的,到达了真境也不过很平常啊! 桩功解读 李紫剑 一如武器派生于原始的生产工具,拳学桩功派生于古代的养生术。 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养生的内容,在汉墓中已出土养生功的功法。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录了两种颇具可操作性的养生术,一种是《天竺国按摩法》,一种是《老子按摩法》。后人将两种按摩术“中西合璧”,创编成了《易筋洗髓经》,从此奠定了拳学桩功的丰碑的基石。世传曰《易筋经》盛唐即有之,实非空穴来风。 目前拳学桩功屈指难数,百脉同流,皆莫外《易筋洗髓经》,功架或不相类,而功理功法则一。 桩功千变万化,不外乎动静两种。其动功不外乎平立斜三种圆运动及离心向心式直线运动,其静功不外乎中庸平和的“松”和层层加力的“紧”。而这动静两大类功法,均早已存在于《易筋洗髓经》中。近代种种“发明创造”,均没能逃出《易筋洗髓经》的路子和框框。 桩功由功架和功法两项内容构成。 功架就是桩功的姿态,亦即桩架。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任何一种功架均有其一定的指征和功效,相应也均有其缺陷和弊端。虽然出于一定的目的选择特定的桩架有助于提高某种功效,但神化某种桩功把它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则无异胶柱校瑟。或曰桩架必须按某种规范始克功效,偏差毫厘即大相径庭,不唯无功,而且伤生,危言耸听,此亦不经之谈。桩架只要大形不错,体态自然舒适得力即可,小节尽可不拘。 拳学桩功分三步修证,即松桩、紧桩、动桩,三步功法环环相套,但一步有一步的偏重。 松桩求证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所以也叫医学桩。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功态,静态守恒即可。松桩坚持久之,自然血脉奋张、体力充盈、精神焕然。待通体热透直达指梢并且持续不退之后,即可由松桩转入紧桩.舒展者,自然开张之谓;蓬松者,优质海绵之态。 紧桩求证的是预应力。预应力又叫不定向支持力,或称为六面力。具备预应力的桩架便具有“拆之不散、撞之不开、推拉不动”的匀整的间架结构,整个身体形成弓态。即习惯上所说的“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状态。紧桩属于拳学桩。 紧桩的修证方式是用力,力的主体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由于支点和中心点的不同,桩功的“紧”也就有“伸紧、拉紧、原位紧”三种基本功法,而任何一种紧,都有“紧张守恒”和“层层加力”两种方式。五种紧法要在桩架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练习。 当肢体具备了弓态之后,即可转入动桩的修证。 动桩求证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动桩修证的方式是在保持紧桩的功态的基础上实施点的移动、线的伸缩和面的变换。动桩的练习以小幅度、短距离、慢速度进行为宜。动桩练习的目的,是为日后的整体发力做准备。动桩就是模拟用力状态。 虽然每一个桩架都可以进行多面用力的动桩练习,但一个功架往往特别适合于某种用力,因此有目的的选练某些功架,往往事半功倍。例如虎扑桩练前后用力,绞翅桩练向上用力,亮翅桩练旋转用力,斜飞桩练侧后用力,就比练其它力好。对于这个问题,各人可以自行决断,是所谓“神而明之,在乎其人。” 在拳学桩功的修炼中,紧桩和动桩均有强化训练的方法,诸如尖端抵触实物,手抓重物,臂悬重物,都是强化桩功的良方。桩功的强化必须在徒手修证有了相当的功底之后进行,并且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若急功近利,则非但难以见功,反有伤身之忧,戒之。 以上所述,即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真传一句话,一试便知! 桩功功法法则如上,本不需赘述,但为方便初学者理解,现举“纵步提手桩”为例解释如下: “纵步提手桩”是一个通用的大形,轨迹拳学的傻瓜式,太极拳的提手,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倚马问路,少林拳的虎形,拳击的预备式……都是这个大形。提手桩的示范功架是:横步站立,两脚中间间开一拳的距离,一只脚直线前移,在前脚跟与后脚尖距离一脚半长处落定,后脚尖外撇小于90度,重心适中或稍偏后,下沉,腿弯弯屈至120度左右,左右腿相同。身体直立,双手手型任意,同时上提高于肩,大致平颈,然后手臂前伸至肘弯120度止。在此基础上,头端身正,肩松肘垂,腹平背直,筋骨舒展,肌肉蓬松,就这么平心静气地站下去,直至通体热透直达指稍。 此即松桩的站法。在松桩的基础上,两脚前后对争,两膀左右对争,脊背上下对争,肩背左右对争,双手与肩背前后对争,切实地用力,形成六面对争。尽管用力对争,桩架始终保持原型,外观并无任何改变,这就是紧桩中典型的“伸紧”。 在松桩的基础上,手臂用力后拉,脊背用力对拉,腿脚用力回拉。尽管用力拖拉,功架始终保持原型,这就是紧桩中典型的“拉紧”。 在松桩的基础上,“伸紧”之后保持力度而不再伸,“拉紧”之后保持力度而不再拉,此时的桩态就是紧桩中的“原位紧”。 三种紧法最好一种一种单独操练,一种站出功效后,再练另外一种为宜。紧桩如同弓拉弦紧,弦拉弓张,弓弦到位,弓劲自出,此理甚明。此法至简至易,实是弓态修证的不二法门。 保持紧桩的功态比划各种用力动作,就是桩功中的“动桩”。例如,纵步提手桩站好,双手前推后拉,推到肘弯120度止,拉到肘弯90度,反复推拉;或者双手上提下按,提至高过眉,接至与乳平,反复提按;或者双手左推右拉右推左拉,或者双腿螺旋提沉上下……如此往返运动,均可以自然呼吸定时控制速度,一般来说,一呼一吸为一呼吸,即呼吸各一次,那么,动桩动作的速度,以一动呼吸各两次为宜。也就是说,动作“来”的过程中正好自然呼吸各两次,动作“去”的过程中也同样自然呼吸各两次,任意反复即可。 桩功的功法层次和修证方法已经全部公开,余下的事就是各人用这些法则去实践自己选定的桩架了。考虑到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因受世俗说教影响而一时转不过弯来,所以不辞咿嗦,再做以下补充: 一、松桩的松是蓬松而不是放松。蓬松是界于紧张和放松之间的临界状态,它的作用一如正负数之间0的作用。蓬松状态比放松略为紧张,但比紧张状态要松得多。至于松紧的程度,与个人的功夫深浅反应敏钝有关,因人而异,实无准确划一的标准。 二、如果对蓬松状态不能理解,那么你就理解为“准备就绪”状态。打个比方说,当你抬起手准备去抓东西,做好了抓的准备而尚未抓出时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鼓起劲尚未用力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也就是松桩的桩态。 三、思维活动决定行动,精神状态影响桩态。思想上的警惕状态可以保证松桩的质量,心理上的用力状态可以保证紧桩和动桩的质量。所以,松桩要“意动身随”,紧桩要“意到力到”,必须真实地做出来,而不是停留在思维状态。一如极充足的时间和最强烈的意念都从来没有能使任何一个截瘫患者或重症肌萎缩病人恢复自主运动,更不用说使他们成为运动专家一样,任何没有身体切实参与的思想运动可以肯定都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四、桩功可以锻炼神经系统,调整生理功能,从而使固有实力充分地转化成功力。但是徒手站桩无助于增加肌肉束的半径,所以徒手站桩只能运化实力,而不能增加实力。生理科学证实,实力的大小与肌肉束的粗细成正比,而实力的大小又与功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当徒手桩功把身体的潜力发掘到极限之后,功力将长期呈现停滞状态,发力技术再优化也打不破僵局,这就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进行桩功的强化训练和其它种种实力训练,实力提高了,功力自然而然会上台阶,米多了粥自然就会稠起来。实践证明:实力训练必不可少;桩功和实力训练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徒手桩功不能替代更不能取代实力训练。 五、桩功和发力息息相关但又分别自成体系。发力必须有良好的桩态做保证,但是不经过发力运动桩架便不具备杀伤力。桩功是造弓张弦,发力是开弓放箭。如果硬说通过站桩一途就可以达到来力不人、去力无阻、有感皆应、一触即发、不思而作、莫知而达、沾衣飞人、伤元夺命、浑身透电、目光制敌......那无异是说把一张好弓挂在树上,射程之内的飞禽走兽全都插翅难逃死得光光一样,谁证其能??可以肯定,站桩训练不能取代发力训练,一如发力训练不能取代得手训练一样。 六、桩功贵在持之以恒,一天半小时天天不断,效果比苦练一天休息九天要好得多。大多数人每天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在一段时间内着重练一种功法,效果比频频换式换力要好得多。 七、桩功的修证最好按松桩、紧桩、动桩的次序进行。紧桩的修证最好按伸紧、拉紧、原位紧的次序进行。动桩的修证最好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次序进行。桩功层层重要,步步不可或缺,无所谓高低之分。没有上一步的基础,下一步就很可能徒具形式,甚至劳而无功。 八、不要迷信桩功!不要轻视桩功!不要用别人的感受约束你自己的行为,不要轻信名人的断言。大多数人都证明行之有效的功法才具有普遍的意义,一两个人神吹的不要盲从!对于别人和自己依法苦修而成效甚微的功法,就要有勇气质疑它的正确与真实! 正确的功法使你成功,错误的功法使你失败,你本人就是各种功法的真伪优劣的试金石。你要相信你自己! 自学轨迹拳的下手之处 迎风挥袖 [格斗教室] 许多朋友买了《轨迹拳学教程》后,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心里总在问,怎么多东西,我怎么练啊?许多人会总去读理论,总在手身腿的轨迹训练转磨磨。练了许多时日,心里还发毛,我划的轨迹对不对呢?插花直五花是不是这样的呀?总之一团糟!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拳不是这么练的。 首先把教程通读一下,了解平立斜三圆的概念就成了。练练手法、身法、腿法轨迹,其中重点是身法轨迹,要多练。就象练广播体操,大大方方,不快不慢的去做,只要划成圆就对。它们本身就是简单的狠的东西,别自己去把它搞复杂了。在头十天就练这家个和俯卧桩。 接着就要加入步法的训练,这是功夫的起步,是入门的关键性技术,也是长期训练的重要内容。步法有很多,但核心的是进步,基础是刺步、寸步,其中刺步是基础的基础。刺步的练法书上说的很清楚了,按法去练就是。如果您不得后驱逆行的要领,不要紧,可以这样引导,前脚推动前脚贴地面前搓,同时沉身一坐,双脚把身下的地面撕开,前脚拉回,很轻松的又把地面合扰。刺步练顺了,前脚一刺后脚跟上,就是寸步,没其他的讲究进步是前脚一刺,后脚大步向前“迈”进,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屁股摇甩起来,用屁股把后腿甩到前面去,这就是用身子走步的技术,进步才能疾快。 另一个重点是身法发力,即打手诱导法的练习,也是入门的关键!将来你的拳法能不能发出力发好力,就要看这个功法的训练水平如何了。打手诱导法有许多拳法,但在训练中,要根据情况而定,你练什么拳法,就练相应的身法发力。如你练直拳,就练前立云的打手诱导法。刚开始练的时候,不要急于发力,而是端圆、椭圆、尾圆三个圆要流畅地摇出来,即要把1080度的发力模式做出来,这时的幅度可大些,动作要舒畅些,速度可慢些。随着动作流畅性的提高,就可以逐步加快速度,再加快速度,至三分一秒。当身法发力有了基础后,就可以把贴在胸口的拳头离开身体,进行放手训练,这就是定步整体发力训练了。 抓住这两个关键技术进行训练,就是贯穿了发力为核心的拳法训练,就可以把轨迹的技术原理基本体认到。这时你的拳法就会有步动身翻,鼓荡回环的技术风格。也只有这样,你的拳才能说是轨迹拳。当然,你还要进行模拟实战训练,求以应用。 横拳修证程序 以左横拳为例 1.左手匀速左平圆(每秒一圆,大形正确) 2.左手快速左平圆 a,快速划“小、大、小”圆(三圆为一组,圆与圆间隔一秒,突发立止) 说明:熟悉拳法完整发力的模式 b.快速划“小、大、小、大……”圆(连续不停,轨迹正确) 说明:熟悉拳法连续发力的模式 3.身法左平摇(范围尽可能作大,不要求速度,胸、腹分别练习) 3.身法快速左平摇(每秒三圆,连续做10—20秒) 4.身法左平摇发力 5.左肘左平摇发力(身先肘出,身先肘回,腿保持弹性,颈不松不紧,头颈与脊柱保持连通,与之同动) 说明:以上均横步、左纵步、右纵步三面练习 6.重心流变(横步起势,启动时重心偏后,右腿登地,身左侧转,重心逐渐移至左腿,身体转至面向左方时,重心移动完毕,慢速做,反复体会,熟练为止) 7.完整发力:横步起势,左臂左平圆绞至颈部右侧,同时腹部左平圆转至左方,重心大部分位于右腿,随即腹部以上身段依次左平圆(螺旋劲),同时重心移至左腿,将手臂抛出,…… 要点:1.手臂后绞时腹部已转至目标方向,成交错劲 2.身段由腹部向上依次左平圆,成螺旋劲 2.重心的移动要熟练 3.身体的开合要到位,蓄式时身体内合(象用手折叠钢板),发力时身体一边平摇一边猛烈打开(象手放开后钢板猛烈打开)…… 流星之锤 - 抛拳 (并结束语)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抛拳速度快如闪电、重如油锤!以奇门兵器流星锤来形容毫不为过。 抛拳既有速度、又有力量,是典型的重击性拳法。 打好抛拳的诀窍是:提肩掣肘!即身体旋摇、旋转,把肩和肘提起, 抽射而出。 在身体旋摇的同时,70%的重心都压在前支撑腿上。后腿提起(记住 是提起而不是在地上拖拉)前挪,扣步于前支撑脚内侧。 但是切记:动作路线绝对不可以超过身体侧平线。 抛拳以动作、发力的形式决定其只能是其它拳法的补充性拳法!即配 合别的拳法做最后决定性的一击。所以抛拳只有单项出击,没有插花、回 环。 正规的抛拳是平行而出的。但是在实战中打击角度也可以略微调整、 改变!即出击时手臂抬得比正常体位略高。出击路线由斜上向斜下,形成 一种“盖打”的气势。由此可以“铺天盖地”般,兜头给予对方凶狠的一 击! 一定要记住,抛拳只是最后的致命一击!不要轻易地直接用抛拳去主 动进攻。除非你有绝对的把握! 闪电般的一记抛拳,其威力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啊! 你可以做这样的试验:让多名同伴轮流持靶(拳击手靶),你用这种 “盖打”式抛拳打击。看看有谁能够稳稳地拿住拳靶而不使它脱手而飞? 拳法结束语 讲到这里,我们的八种拳法就全部结束了。可能有的朋友会反映有些看不懂,也搞不 明白有些术语、理论。其实我在“关于站长”中就说过,这个网站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朋 友们而设立的。所以我并没有在“如何练”的细节上去下功夫仔细描述。而是把每一种拳 法的要点、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细节“点”了出来,供有一段练习时间却又有些 迷茫的朋友们参考的。  还是那句话,八种拳法你不可能而且不必要都要掌握。能够熟练直至精通一、两种拳法 对于防身乃至整体的升华,均能够和有所帮助了。八种拳法的创立和解释,只不过是在各 个角度、方位的具体阐述,只是给了你更大的选择而已!希望朋友们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 况具体对待,选出自己的“杀手锏”而去精练它。如此,才能说明你真正明白了通向拳法 正途的道理! 请朋友及各位学子们自明!!!如此,才不妄我一片苦心! 如果果能对各位有所帮助的话,那么真是莫大善焉!!! 撩 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撩拳属于冷脆短小、打闪认针(注意:是认针而不是通常拳术所说的纫 真)的拳法。它可以用来偷袭! 除撩拳外其它七种拳法无论如何加强隐蔽,却都多多少少会有所预动。 唯独撩拳,可以做到毫无预动、随势而发!所以李紫剑先生称其为“撩 拳杀人不用刀。” 撩拳以寸步、侧闪步为主;手型有内、外、前、后之分。当我方的身架 直踏对方中线(即前腿在对方双腿之间)时,俯身用掌背撩;当身架在对方 身架外侧时,拧身用掌心撩。 如此才能顺手而出,发力毫无生滞、别扭之感觉。 撩拳的发力一定是用身体(脊椎)的斜上摇旋转带起手臂,直甩而出。 但有时也可以不用身体发力,顺势甩掌打出。人的裆部是十分敏感、脆 弱,打上人就受不了!还用很大的发力吗?! 撩拳的打击目标下势是裆、上势是脸。 除其外别的目标虽击中但结果均不太乐观! 大家在练习“功舞”时特别要注意“迎风挥袖”这一式!这就是典型的 撩拳打法!上撩脸下拍裆,无论是偷袭还是对付直线型攻击拳法,效果都十 分显著。 撩拳可以配合快速的步法直接进攻;也可以与别的拳法组合运用。最典 型的组合就是:前手劈拳打肩架(手臂)、后手撩拳击裆。 横扫千军 —— 横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横拳气势磅礴,劲力浑厚。 横拳的打击路线是由内至外、平行而出。 我们的横拳不像形意拳那样要求“横拳起横不见横”,而是动作幅度略大。基本是由另一侧扫至同侧。举个例子,若使用右手打横拳,则拳由左肩前扫出,打至右侧。但是绝对不可以超过右侧身体的水平线。即在右臂侧平举,水平限度为限。不可以再向体外侧发展。 横拳的力度在于出拳前即加大身体(脊椎)的旋摇力度,在出拳的一瞬间身体侧靠,即把身体向对方“偎”过去打。 有人打完横拳回手速度很慢。解决回手速度慢的诀窍就是:拳收回时不要水平(即按原路线)收回。而是要循下立云的轨迹,由侧向侧下方顺势收回!这样速度就会快得很多。 横拳多为补充性打击。即配合别的拳作收尾工作。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主动进攻的。 与之组合的有:劈拳接横拳、上下斜拳接横拳、平拳接横拳。总之几乎所有的挥击性拳法均可与横拳组合。特别是劈拳接横拳,心意六合拳中称为“大劈横裹”。即侧闪至对方一侧,先用劈拳击其前臂,紧跟着打劈拳的手臂顺势打出横拳击面。绝妙的组合!速度很快、力量很大;用着得劲、杀伤力惊人!凡被击中者,无不满脸开花,倒飞出去。少林和尚就擅长用这一招打人。 横拳与后分腿也是最佳搭档。后分腿踢完后,顺势转身打出横拳。无论击中与否都没有关系,这也叫“封门拳”。 横拳也可以直接用于防守反击。只要得机得势,自己的判断力和准确性都高,对付来犯的直线性进攻拳法和挥击性进攻拳法,威力都是相当的惊人! 当对方直拳攻来时,我不管不顾,略一闪身,用横拳直击其肘外部,后果可想而知。 对付冒冒失失直接用横拳(或者是散打中的外摆拳)击我者,我均立即还以颜色,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也发横拳回击。但是这横拳的方位一定是对方的同侧,即他打我左边我也打他左边(左横拳),这样才能击到其肘外部。 当用别的方法把对手打得失去反抗力,或者低头俯身了之后,我可以直接用横拳做致命的补充性打击。这时的横拳不必考虑速度,只重视发力!对准其头部,一拳就可让他冒了烟火! 如刀似钩 —— 平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 平拳的打击力像刀砍、又像钩子钩拉。属于长距离重击拳法。 平拳的击打路线是从体侧向正前方挥击。但是我们的平拳和拳击中的摆拳无论从动作的幅度还是发力的方式,都完全不同! 拳击中的摆拳虽然是重手拳法,但因其发力方式的局限,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运动轨迹加大、出现预动过大、容易被对方察觉和一击不中必定失去平衡的严重后果。而愈想加大摆拳的打击力度,则愈加加深这种不良后果。所以,真正的一流拳击高手甚至是拳王,都很少甚至不用摆拳,就是这个道理。想当初前拳王弗雷泽的陪练,号称“小烟火”的库铂,世界舆论都对其有可能夺取霍利菲尔德的拳王腰带的呼声最高。库铂就擅长摆拳。结果在比赛中正是在库铂欲使用摆拳时被小霍(当时霍利菲尔德还不算老。现在可得叫老霍了)一个前手直拳击倒在地。 摆拳一般都是力量型拳手的专利!而技术型拳手则对此很少问津。 而我们的平拳虽然也是侧向挥击性拳法,但是其出击路线极为隐蔽,角度十分狭小。不仔细看,是看不出平拳走了一个弧度的! 这就是我们的平拳的诀窍:直拳抡着打! 简单地说就是象打直拳那样打。只不过是走了一个平行向前的弧度而已!而这个弧度你基本上是看不出来的! 有人会问:既然平拳的出拳幅度这么小,那么它的打击力量能大吗?如果大那么它是靠什么来增加力量的呢?肯定不会是动作幅度吧?! 对!应该这么说,平拳的发力并不是靠手臂运动的幅度的,而是靠身体的旋摇抛射发出力量的。 说到这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脊椎发力。我们来看:手臂快速划出一个圆,幅度很大,正常人都会看出来,大家会说这是一个圆;而脊椎快速划一个圆,因为身体的限制而几乎看不出是个圆,只能看到划圆的人的身体来回震荡。但是不可否认它的确是个圆。而圆的直径越大,则运动轨迹越大。同样的转动,圆的直径越小,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即速度越快。大家看小孩玩的“拨浪鼓”,是不是只要捻动鼓杆使之转动,就会带动两边的用绳子系住的小锤快速划圆抡起转动,来回打在鼓上?捻动的越快,则绳子转动的越快,打击鼓面的声音越密集!其实在机器上也体现出这个原理!无论是轴还是齿轮,都是小的去带动大的。 这,就是脊椎发力的原理!!! 所以,真正好的拳术发力,不需要肢体(外表)幅度很大,而身体内部却是在大动特动的。但是外表却是几乎看不出来。 平拳的打击力度很大,就是这个原理。 我的学生姜伟,跟一位拳击手切磋时,在手戴拳套的情况下,一记后手平拳可以将对方打的原地双脚离地坐下。平拳的发力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叫平拳,只不过是根据打击方位和流程而称谓的。发力的原理没有区别! 与平拳配合的步法有刺步和弯步。但我个人认为还是侧闪步用的最多。 平拳最好是使用插花(即左右平拳连击)。但也有前手撕、掖配合后手平拳的。 插花平拳的第一拳的目标一定是对方的进攻武器或者是距你最近的肢体。主动进攻时第一拳直击其手臂外侧,可以将对方打得身体旋转到一边,后手接上,一拳就见效! 当对方使用直线型拳法迎面击来时,前手平拳的目标一定是其外肘部!打得好一拳即可把他的手臂废掉。 对付现在某些人极为喜欢、也极为“流行”的高腿,用平拳打阻击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对于踢头、踢胸,只要微微侧闪一步,对准其胫骨一拳打去,对方当即会“马失前蹄”!相对来说,胫骨怎样也没有拳头硬! 如果想用平拳来打阻击,特别是要想准确地打到对方高速击过来的胳膊、腿上,还要下大功夫去磨炼!在“模拟实战”中多去练习这种类型的打法。否则则不易见效! 恨地无环 —— 上斜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斜拳分为上斜拳和下斜拳。 上斜拳是典型的强击拳!与之配合的步法有弯步、斜步,有时斜踮步也可以配合使用。 上斜拳的发力方式为从斜下向斜上兜打,有一股“旱地拔葱”的崩劲! 上斜拳可以发长劲,也可以发短劲!这要视个人具体练法与爱好而定。 发长劲即动作轨迹略大,抽射的劲力十足,可以弥补发力功夫略欠火候者的不足。 发短劲即是就在身前晃动,动作轨迹极短,全靠身体抖弹旋摇。发力功夫过关、特别是抖大杆子功夫有成者,打出的上斜拳的杀伤力足以致命。 建议初学者在长劲上下下功夫,同时辅以大杆子,随着功力的不断加深,届时短劲功夫则水到渠成! 上斜拳在达到目标的瞬间有个“抽拉”的劲道。打在人身上可以产生如匕首刺入人体后横着上挑似的功效。 上斜拳的“抽拉”劲道的配合动作,可以产生“拐着弯”打人的功效。对于用胳膊架挡者,可以挤进其胳膊打在其身体上。这就是所谓的“高手身上会拐弯”的解释。 上斜拳因轨迹大小不同,所以打击的机制也各不相同。用长劲时可以硬打硬要,强击对方。这时发力方向是向斜上、向前的扑打式发力;而还有一种发力的轨迹是向斜上、向内钩拽,用以截击对方的攻击武器。特别是对付拳法的直线性攻击,一个上斜拳击在其肘部,立马就可以使他这条胳膊报废! 上斜拳最好是插花打法!前手上斜拳定位(打得准就打肘、没把握就尽管打。因为拳走圆形,所以碰到攻击也可以荡开其攻击武器),后手上斜拳足以立刻结束战斗! 插花上斜拳配合弯步再妙不过! 上斜拳的发力是劲由足蹬,用腰、胯发力,用小臂去排、挤,用拳头去冲击! 上斜拳是挂在人身上打、绞在人身上打!把人抱在怀里打!这一点尤为重要!可能对上斜拳实战体会不深的人不太理解这句话。望大家在模拟实战阶段即好好去体会。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难理解。 上斜拳与撕手配合也尤为巧妙!前手握住对方手臂(握不住就揪衣袖),向外侧牵拉,顺势走弯步,后手上斜拳直取后脑勺。真正的一击必杀!大家可以试试,在你牵拉对方时,只管走弯步,身体会顺着对方的抵抗力毫不费劲地整体飘动旋转,自然而然地就会转到对方身侧后。极具“四两拨千斤”的问道! 下斜拳俗称“滚肚红”。打法轨迹有上、下、远、近之分。 向上、近距离是强攻!对付直线猛冲过来者,侧刺步展身打出下斜拳,对方就像送上来一般。他的脸会与你的拳头“热烈接吻”!当然后果可不是甜蜜的,很可能是他鼻青脸肿地倒在地上甚至昏死过去。 在缠斗或近身格斗中,一个近距离下斜拳击裆(或小腹),足有使对方交户口本的可能! 近距离下斜拳的“近距离”是以自身为参照物的。这种下斜拳专门攻击对方的攻击武器。比如对方正面踢裆,撤步下斜拳击其胫骨;对方侧扫来,进步下斜拳击其大腿内侧,都足以使对方“马失前蹄”。 注意:下斜拳击到位前也有一个“抽拽”的劲力!它和上斜拳的作用机制原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发力的轨迹与动作的路线。 如斧击物-劈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劈拳在字面上就容易使人联想到刀劈斧剁。 劈拳是强击性拳法。分为双劈拳和单手劈拳。单手劈拳又让我细分成专打专打肩架的整体劈拳(权且称为大劈拳)和专们防反的主体劈拳(权且称为小劈拳)。 劈拳可不要误会仅仅是只有向下的劈劲。还应该有向前的刀割劲和向回的抽拽劲。具体解释就是在一起手时就有向正前方(与身体相对应)的前劲、向下落时的下劈劲和到位后的抽拽劲。发力轨迹为从前额至胸腹,而不是仅仅的提起手来下劈。这样的劈拳才能浑厚有力,才能做到“碰到对方那儿就让他那儿受打击”。 在做劈拳打击到位的一瞬间,一定要前脚斜下踩、身体抖射,配合拳法把劲力迥放出来。 双劈拳走踮步、寸步、进步、侧闪步均可;单劈拳走侧闪步。 双劈拳适合体态高大、实力强劲的人。对敌时双手提起,用步法调整好距离,接近对方后,无论是肩架还是头、胸,尽管放手一劈了之!通俗地讲就是“搂头就砸”! 正常人对付这种劈拳一般就是举臂上架,岂不知这样所受的创伤会更重!须知一条胳膊再有力,也是挡不住整体下砸之力的。“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听说过吗?! 居高临下的一击,往往会把人整个地砸倒在地!即使肩架再好,也难逃肩架被打散、身体特别是后脑勺受到剧烈震荡的厄运。 这么显著的效果是以体态和强劲的功力做保证的。若是你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还是不练也罢! 大劈拳适合不同人种,只要发力过关便可! 主动进攻时专打对方肩架(前手臂)。只要距离合适便走侧闪步闪到对方体外(比如说对方左手左脚在前,自己就往右走,即体外),在身体到位步还未落实之际,整体下沉,一个劈拳即可让其伸出的手“报废”。紧跟着后手上斜拳,对方立刻人仰马翻。 防反型劈拳是专门对付对方直线型冲击拳法的。不过这一步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因为要能在对方有进攻的瞬间判断出来并且得机得势,并非易事。非有“泛视、同动”的功夫不可。 小劈拳也是专门用来打击敌前锋手和防反直线型冲击拳法的。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防反进攻,只要侧闪过一旁,只管放手劈砸对方的前锋手。因为人体生理构造的限制,所以尺骨就一定比桡骨粗大。即使没有练习过拳法的人,用尺骨和桡骨对撞,受不了的一定是桡骨。用劈拳击打对方前锋手时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在击打到位的瞬间,小臂(指打劈拳的这只手臂)有一个微小的由外向内的滚动的动作。只要这个动作掌握住并练好,那么不用发多少劲,一样打的对方痛入骨髓,好似用钢刀刮骨一般。 劈拳如果用好,只要得机得势,打在对方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整体打出、打的原地坐下、肩架打垮等等。 现在有人有这么一种论调,说“真正的好劈拳是将人整体打出,而不是原地打坐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对手只要是活人,那么无论他练没练过功夫,身态都是时时在变化的!静止只是相对的。特别是在干起架来,一定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看似向下的劈拳却可以将人倒着打飞出去?其实这正是劈拳劲力走向浑厚的结果。上面说过,劈拳从起手就有向前的劲(如刀向前割)、向下的劲(如斧击物)、向后抽拽的劲。正是这样的动作路线,才形成了劈拳的从前额至腹部的半圆形轨迹。如果对手是长年练拳、桩功比较扎实的人,那么劈拳一出手,正好是劲力向前方走的话,打在对方肩架上就会使他产生向后的位移。在这一瞬间向下的劲又猛然涌过来,必定又产生了向下的“挫”劲。这两股劲力合到对方身上,他不倒着出去才怪呢!我们可以做个试验,让对方正面站好,你先平行推他,让他感觉一下力量是不是平行地使他后退;然后再在平行推他时猛然加一个向下按的劲。这时他肯定会感觉到在后退的同时还有要往下坐的力量。这,就是劈拳可以把人打得向后倒飞出去的原理! 打对方的身体一定是这样。但打对方的胳膊(肩架)就不一定了。因为对方的身体有高有矮、肩架的功力有深有浅、肩架活动范围有高有低。如果对方身材比较高大,肩架的方位正好是我方一出手即走前劲时的碰撞点,则对方倒着出去!如果对方身材较矮或肩架很低,我出劈拳时向下的劲才砸到对方的落点上,那么一定是对方原地坐下。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试验一样,你按住对方不使推劲而直接使用向下挫的劲,对方一定会有身体下坐的感觉。 这是对一般练过功夫、桩功比较扎实的人说的。那么对没有练过功夫的人,你若是劈他伸出来的胳膊,若打在他的中节向上的部位,可能会把他打得向前一头栽倒(对有功力的人更会出现这种效果。这就是劈拳向回抽拽的劲的作用);如果打在他的小臂上,却可能仅仅是打得手臂发软下垂,严重点打成骨折,却不一定会打得使他倒飞出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练过桩功的人整体的架子就“发飘”,特别是胳膊,更是发软。不像练过桩功的人那样具有支撑力(具体说应该叫“不定向支撑力”),有桩功的人可以把劲力从他的胳膊传到、渗透到他的身体内;没有桩功的人的“软”胳膊却不会达到这种功效。这股劲仅在他的胳膊上就“断”了,产生的效果就只是向下的劈抽劲。如果对方的手臂高抬,劈拳的前劲正好击在其臂上,也不过是其手臂承受不住这股力道而反撞到自己的脸上而倒下。所以用劈拳把人打出什么效果,不仅要得势、更要得机!在什么状态下打出什么效果,这是一定的。 所以,同样是能把人打倒,难道你就可以说“把人打的整体倒飞出去的人比把人打得原地坐下的人的功力大”吗?难道你就能说“把人打得倒飞出去的才是真正的好劈拳”吗?这未免太武断了吧?! 劈拳难练,用的好更不容易!起码我就知道,一般功力的人的劈拳是很难将人打倒的! 威武霸道 —— 撞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撞捶可以用大炮来形容。是典型的重拳。它没有直拳的轻巧灵动,适用范围广阔,有的只是一击必杀的威捍霸气。 撞捶的标准步距是一步半。太长不利于发力、太短不利于距离,同样不利于发力。 打撞捶时对于手型大家可能都不太注意,有所忽略。它的手型不是像直拳那样直着出去的,而是用拳锋对着正前方,小臂以微微由内向外划园、滚动方式前击的。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却影响着撞捶的发力方式。它的好处是:一、有利于身体抖弹发力时将体重直接“贯”到对方的体内;二、如果象直拳那样直接出拳则在身体前撞拳头才到位的瞬间将前臂“憋死”,以至于影响发力的效果。而这种滚动式前击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撞捶只有侧向单击,即前手攻击,没有左右连击。换句话说,左腿在前用左拳,右腿在前用右拳。一拳即生死立判,何须左右连击? 当然,撞捶可以同时双拳齐出,大形是虎扑。只不过将掌换成拳而已。双撞捶的大形即为形意的马形,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撞捶说是侧向单击,也不是就是说不可以用后手打撞捶。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在极短距离内,前手撕、掖住对方,在不用换步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撞捶发力的方式打出后拳。只要效果相同、目的达到,那么变变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做撞捶时气势一定要浑雄!步向前蹚、身向前撞、拳臂抖射、头向前砸(就像用前额要撞击对方的胸膛一样),一气呵成、一态贯通、一往无前、一举成功!切忌畏畏缩缩、迟滞不前!要猛地扑进对方的怀里打。古谱有云“打人如亲嘴”,斯是其言也! 与撞捶配合的步法有:寸步、刺步、踮步、歪步、倒序歪步。进步理论上是可以用的,但实际中如果可以接触到对方前臂,再进步则步态往往过大,双方身体很容易造成碰撞而不利于出拳、发力。 撞捶一般均用于防反打法。极少出现主动进攻的状态。 倒序歪步(又称歪踮步)撞捶对付直线型进攻有特殊奇效!后脚横挪让位,前脚突射,一拳立马结束战斗。 撞捶主攻目标为胸、腹部。 撞捶的发力方式只有一种,而髋部的角度调整却可以发出数种方式的力。 有人称形意崩拳打人,将人原地打坐下使用的是什么力、将人打出去又使用的是什么力。什么金、木、水、火、土都上来了。又有人解释说其实金、木、水、火、土是每种拳力的表达方式,比如暴烈的就是火,浑厚的就是土。这种论调略看有理,其实是经不住推敲的。有不少老形意拳家称自己,当敌人来犯时想都不想,不期然而然地一下就让对方失去了战斗力,过后自己都不明白是怎么打的。那么我想问的是,这些人在遭受突袭时还思考过用什么力吗?不就是那么一下子吗?当一个人长期磨练一种方式、动作后,这种方式、动作就以意识形态的形式贮存在人的大脑里(皮质层下)了。变成了人们俗称的“下意识”的反应了。当危险来临时,他只能去靠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去抵御。就像我们不经意地碰到滚烫的东西而“下意识”地缩手一样。他是不可能靠主观判断去应对的。 撞捶把人打的原地坐下的力道,是髋部角度缩小、步法的“突发立止”时产生的力量涌上来就形成了一股向前、向下的“挫”劲,这才把人打的“扑通”一下原地倒下;把人打的倒飞出去是髋部张开、放园,这股力量是向前的,身体的前撞、前砸加上拳头的向前冲击,人当然得倒飞出去了。 所以说,再神秘的拳术也是科学的人体形态的衍变!再怎么冠上神功秘技的帽子,也不可能脱离人体科学。虽然人类还远没有发展到可以解释一切文明的程度。 轻快潇洒 -- 直拳 锋利小刀 [格斗教室] 直拳以机枪来形容并不为过!直拳分为前手直拳和插花直拳。前手直拳又分为长距离抛射式直拳和短距离重击式直拳。后手直拳一般没有直接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配合前手的击打肩架和撕、掖手控制后再使用。 前手长距离抛射式直拳主要以主体发力为主。以速度为主,以奇、巧为上。专攻对方的头、面部。角度特别刁钻。步法配合较多,以寸步、刺步、踮步、进步为主。可以辅以歪步、斜步、倒序歪步。配合的步法不必太注重发力,关键以轻快为主。只要闪避过对方的火力点即可。虽然步法可以不参与发力,但是由于是主体发力,整个上体配合出拳在抖射抛弹,所以看似轻快的前手直拳力量也会大得多。最起码比拳击的刺拳、散打的前手拳力量大得多。 前手长距离抛射式直拳建议专司抽射对方头、面部。不提倡击胸部及其以下部位。 在运作时注意动步时后脚要提起来"走",而不是在地上拖、拉。 其进攻型打法以侧闪位、在得机得势时用后手击打、控制对方肩架同时击打和先用腿踢同时发拳击打为佳。 反击型打法以闪避开对方火力点后直取要害为佳。 ﹡这里所说的"进攻型打法"和"反击型打法"(防反型)只是借用了世俗的称谓而已。我不承认有"虚晃"一说和"防守后再反击"这种打法。在实战中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将安全交给步法,拳脚专司攻击。正确的叫法应为"先发攻击"和"后发攻击"。但是为了初学者明白攻击的时机,先权暂时用这些称谓了。(以后不再提示,下同) 前手长距离抛射式直拳在实战中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拳法。因为每一组进攻(特别是腿击)后,无论打击效果如何,都要求打出这一拳。我们称其为"封门拳"。 前手超短距离重击式直拳类似于撞捶,属于整体寸击发力。总体要求是作用距离不要过大,前臂弯曲,发力时基本上看不出前臂有明显的位移,只能看到发拳者身体剧烈地一抖。其实这时拳早已收势。发拳者可以明显地体验到蹚、闯之气势。步法以寸步、踮步为主。一步即可。其作用点为对方的面、胸部。 这种打击方式不适于直接进攻,一般均用作防反打法。最妙于对方的侧击,我直取中线,一拳即可让对方昏死过去。即使对方勉强支撑,倒地时也并不一定知道我方是如何打的。可以真正做到"动则崩翻"。 这种直拳与撞捶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取向不同;身架也比撞捶拔高。 虽然它的威力很大,属于强击式拳法,但这并不是初学者可以掌握的。初学者必须明白了发力原理并且切实地掌握了后,才可以发挥出力道来。建议这一拳留作加深修炼课程来完成。 事在人为,只要勤加练习,掌握它也并不是难事! 介绍一种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的打法。 前手直拳:双方对峙,我首先发难,用快速的步法优势迅速接近对方,同时前手直拳猛击对方的前锋手的拳头,紧接着后手直拳补充打击。 为什么要首先打击其前锋手的拳头呢?这是因为对方一般的思维都是顾忌自身的要害部位,比如头、胸等。他是想象不到我方是首先攻击其前拳的。这一击便足可以使对方对我最有威胁的前锋手立时"憋"住,发不出攻击力来。这样有利于我方迅速捕捉时机,为下一步的打击创造条件。 后手直拳:双方对峙,我首先发难,用快速的步法优势迅速接近对方,同时前手抓握住对方的前手腕(握不住就揪衣袖),抓住后撑住,用手的感知力去预测对方的抵抗方向并时时破坏(这一点其实在打斗中是极为一瞬间的事,根本不可能用正常思维反应去判断。这就对练功中对于感知力的练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后手直拳猛击其前小臂。这一击便可把对方"武器(手臂)"干掉。对方没有东西打你了,接下来该干什么?什么,还不知道?笨蛋,接下来就该你打他了!! 插花直拳并不要求很大的力度(其实其作用方式也决定了其不可能有很大的力度),就是讲求一个"快"。插花直拳是典型的抢攻型打法。 插花直拳要求三拳一定要在不到一秒(最多一秒)内完成。慢吞吞的三拳便达不到抢攻的目的。插花直拳快的秘诀是:身、手不同步!即发力时身体摇身体的,双手走双手的。身摇一次,双手连击三次。发拳时看不到明显的发拳、收拳动作过程!总之就是要求密集!!"啪啪啪"一瞬间三拳已经完成! 插花直拳接前分腿是最佳拍档。打拳后起腿是踢(腿法),落腿是步(步法)。同时解决了你追击不便的矛盾。 插花直拳接前分腿就是用于直接进攻!打打踢踢、踢踢打打,什么神功秘技,均架不住这种疯狂的冲击! 轨迹拳学ABC——拳法问答(上) 李紫剑 1、学习拳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握拳。从武术资料上看,拳头的握法多多,人人都说他的握法最为科学。请问先生,若依你之见,哪种握法最好? 答:郎平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种握法都有其一定的优点和长处,也难免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十全十美的拳型是不存在的,一无是处的拳型也还没有发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具体到某一种击打方式时,我们才有理由说哪种握法最科学,也就是最好。如果笼统而言,一概而论,就好比叫人回答镰刀和斧头哪种最好、汽车轮船哪种最好一样,叫人从何说起呢? 可以肯定,把手握成拳是人的本能。小孩子一生下来,第一件事便是紧握双拳并大声宣告自己的到来,诚如老李写的一首打油诗:“他一落地便用先天之气发出一声呐喊,同时紧握双拳准备搏击人生。” 小孩子的拳是最原始的握法,是拳的毛坯,毛坯经过加工修整,就成为母拳,就是说它是一切拳法的母体,一切拳型均从此派生。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母拳的最好的握法是什么。 我依自己的亲身体会比较拳型,认为母拳最好的握法是:四指自然卷向手心,四指的梢节和根节平行,根节和底节垂直,指尖轻抵手掌。大指中节压住拳眼,梢节压住食指中节。 在此基础上,突出食指第二关节就是牛心拳,突出中指第一关节就是鹤嘴拳,也叫鹅头拳,其他变化不一而足。 传统母拳的握法是四指卷紧,大指内侧压住二三两指的中节,拳头紧握。这种握法的好处是自我感觉十分有劲,信心倍增。其不足之处是手紧时手臂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容易造成出拳的沉顿。同时,如前扫述的母拳的握法是大指挤紧四指,传统的母拳是大指包紧二指,相比之下,现代母拳的长处就多一些。 至于有人把大指直指拳面,有人把大指包于四指之内,这些握法弊病太多,所以最好不用。 2、拳头要不要握紧?手臂要不要用力? 答:拳头是不是要握紧,也就是说手指是不是要卷,要看是什么拳法和用什么部位作尖锋。冲击拳法手指不必卷得太紧,因为正确的冲击是用拳顶击打目标,与手指紧不紧关系不大,只要拳背与小臂平行,手腕保持挺劲,即使五指不用四两力,照样打得歹徒筋断骨头折!这就是说,直拳和撞捶,手指是不必握得太紧的,除了极限时的一紧用十分力外,平时用一二成力足可以了。 挥击拳法是用侧锋击打,手指相应就得握得紧一些,因为手松往往导致腕肘也松,挥击性拳法相应要握得紧一些,时常保持八九成力。 但是有的人反应较迟钝,手平时松惯了,到时候紧不起来,有时候也会误事。那么,注意手指卷紧、手臂相对放松,也不失为一种可取之法。总之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至于手臂用不用力?可以肯定是要用的。但这个力不是横力,而是轴向对争、节节前拉的力。这个力,就是三线贯通的贯通力。 3、冲击拳法一定要用拳顶吗?为什么武林有拳不如掌的说法呢? 答:通常并不等于全部,冲击以拳顶为尖端的比例最大,但其他部位同样可以用于冲击。 传统技术“放人”时,惯用的就是手掌;传统武术贴身发力用掌“抖打”时,用的就是腕骨。俗话说的“拳不如掌”,并不是说远距离冲击时拳顶的杀伤力不如掌推,而是说贴身震击时,腕骨的杀伤力惊人。因为把拳抵在人身上发力,人感受到的压力而不是冲击力,所以可以把人击倒,但一般不致于把人打坏。用手指抵住对方身体,然后抖身发力用腕骨撞击目标,其间有二三寸远的冲程,劲力当然就爆烈得多。同时拳面的面积是腕骨面积的10倍,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同样的体力,当然就“拳不如掌”了。 插人的眼睛拳顶不如指尖,推人的口鼻拳顶不如掌根。根据情况相时而用,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4、请问挥击拳法通常用哪些部位攻击?有一定吗? 答:由于挥击形同刀砍,所以挥击的作用部位称作侧锋。挥击的方向不同,侧锋也就各不相同,这不是可以固定的。 假如你正面对敌,用平拳打敌人的头部时,如果目标是太阳穴或下巴骨,那么尖锋就应该用拳顶;如果目标是耳朵,那么侧锋就应该用手掌。 假如你侧身对敌,用横拳打敌人的头部时,如果目标是头面,那么侧锋最好是拳背;如果目标是颈部,那么侧锋最好是掌下沿。 假如你正面对敌,用劈拳打敌人的头部时,如果目标是头面,那么侧锋最好是手掌;假如目标是太阳穴,那么侧锋最好是掌根;假如目标是颈部,那么铡锋最好是掌下沿。 当你正面对敌撩拳击裆时,侧锋也以手掌为宜。如果用拳顶,你就得花大力气调整身态,出力不讨好,就是傻子也不会那样做! 由此可见,同一个大形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手法,只要方便实用,哪里都可以用。 5、拳法怎样才算快?怎样才能快? 答:拳法的快大体有三个意思,一是出拳收拳速度快,二是单拳循环速度快,三是双拳替换速度快。 没见出手,已被打中,这就是出拳速度快。感到打中,拳早抽回,这就是收拳速度快。单拳连击不分头尾,这叫循环速度快。双拳连击七上八下密如雨点。这就叫替换速度快。 出拳速度要想快,就要身先手出,基础先进;收拳速度要想快,就要身先手回,基础先退。掌握好前后少半拍的时间差,速度自然快得多。 循环速度要想快,请在轨迹运动上下功夫。把手法轨迹的正圆按照拳法走向拉成椭圆,结合身腰的运动反复****练一个模式,轻车熟路后渐渐提速,不久就会快得惊人。 替换速度要想快,就必须强调局部自律。第一前后手的时间差是少半拍而不能是一拍。第二身腰的腰应是回环摇而不是循环摇。第三是身体的转应是五花而不只是调整角度,即转身与位移相结合。第四是局部对应合理分工,尽量减少能源浪费。第五是调动一切活动能量,注间生机造势与借力乘势相结合。这些都是需要在练习时细心体认的东西,认识它们要有一个过程。一下子讲得越详细分解得越详细,人越会无所措足手,所以在此不作详述。 6、拳法与步法如何谐调?先出拳好还是先出脚好? 答:先出脚有先出脚的好处,后出脚有后出脚的优点,任何一种动法都有它的适应症,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以偏赅全。 手动脚动适于直接攻击,例如先发直拳。它的好处是手到位时整体还在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身的质量,或者说能把全身的重量集中到手上。 脚手同动利于认打,倒如弯步平拳。它的好处是把安全交给腿,把攻击交给手,在同一个时间内让开打到,从容不迫且游刃有余。 脚动手动适用于诱打骗打。明知走到那个地方敌人必然作出某种反应,故意走到那里去给他“可乘之机”,然后守株待兔。 什么时候拳先动,什么时候手先动,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当机立断,而不能一成不变。若不然古人就不会说“得胜之机,不可言传”了。 7、怎样才能增加拳头的力量?怎样才能增加拳头的硬度? 答:拳头要想有力量,第一要技术好,第二要实力强。关于技术即发力技术前边已经讲过,现在我们着重来讲讲实力。 实力从很大程度上讲取决于肌肉束的半径和肌肉的物理性状,只有肌肉束够粗而且伸缩力够强的肌群才能造就强大的实力。而优质优量的肌肉组织从很大程度上讲来自锻炼。 快速举杠铃、推铁棒、抖大杆、打桩板、揉石球、玩哑铃、打砂包、拉重力滑轮、练俯卧桩等等都可以增强实力。实力功法和徒手发力交叉练习,用不了多久拳击的力量就会剧增。 用同样的劲,皮锤和铁锤的杀伤力差加紧极大。这说明硬度与杀伤力有关。所以,古今武人大都重视拳头硬度的训练。 古传至今的提高拳头硬度的方法,主要是打纸垫、打砂包,也有用狗皮代替纸垫的,据说效果更好。也有人用药物洗手,据说可以使皮肉结实骨质致密。但是据我的亲身体会和长期研究,发现种种秘传功法的效果离传说中的功效和人们的期望相差太远,想叫拳头坚如铁石实在是不可能。 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皮肤再练也变不成铁皮,骨砂再练也不可能改变生理结构。强度刺激只会使皮肤粗糙长茧,骨头断裂变形,这一点,生理解剖已有定论。至于用药物洗手,洗了后打砂包不觉疼,那不过是洗手药中掺有麻醉剂,使神经麻痹无知觉的缘故,并不是药物助长了什么功力。大多数洗手药都注明皮肤破裂者不可用,便是因为毒素一旦渗透皮下将造成深度中毒的缘故。 但是,效果不神奇并不能说没一点效果,经过长期的打纸垫、打砂包,确实可以使手部肌肉坚实有力,手腕强劲有力,因此大大加强了杀伤力,也是功不可没的。所以,认为拳头的硬度可以无限度地提高直至坚逾钢铁显然是不切现实的,走另一个极端不肯让拳头接触一点坚硬的东西一味捕风捉影地空打则实属荒唐和愚味。 所以,砂包想打你就打,纸垫想练你就练。你只要不急于求成蛮练野打,而是耐心地十年如一日地下长远功夫,练什么都是可以的。千万不要突击练什么速成功夫,练什么都是可以的。千万不要突击练什么速成功夫,功夫若可以速成,它就不叫功夫了!也不要咬着牙苦练功夫,把手打烂了治、治好了再打烂,再治再打、再烂再治,功夫不是这种练法!如果苦练就能出真功,中国能吃苦的人还少吗?为什么高手寥若晨星呢?练功,必须顺应生理、讲究科学方是正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