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记150字左右:儒释道三家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3:02:14

1 在古代,好的老师教学,学生不远千里而来,所以在教育上,绝对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种族的界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只要肯学、只要好学,老师没有不认真教诲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2 我们看看《十善业道经》前面有一篇序文,雍正皇帝写的上谕,从雍正皇帝这一篇文章来看,我们就晓得儒释道这三家的教学,在清朝初年还是社会教育,教导社会大众“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3 和平,是中国古圣先贤教育的宗旨,它的内涵无不是孝亲尊师,所谓是“内圣外王之道”。“外王”就是和平,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内圣”就是内觉,圣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的意思。
 
4 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通达的人,就称为“圣人”,在印度称为“佛”、称为“菩萨”。孔老夫子通达明了,孟夫子通达明了,我们尊称他为圣人。印度人称佛,就是圣人的意思,他不是神仙。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总得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于迷信。
 
5 佛教变成宗教,现在我们在香港看到,儒也变成宗教。香港有孔教,亦变成宗教,这种转变是好是不好,很难讲。如果是像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所说的,宗教是感情的,要有宗教的热情,宗教总不免迷信,那圣人的教诲变成宗教,这是贬低了,这是不应该的。
 
6 所以,欧阳大师讲,“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他的结论是:“而为今世所必需”,换句话说,是世间人必须要学习的。它不是宗教,它也不是哲学,它是什么?生活的教育。
 
7 儒家讲的是生活教育,道家也是生活教育,佛家还是生活教育,这是儒释道三家的本质,我们要认识清楚。他们的教学虽然有同异,我们可以说大同小异,可以相通,可以互注,彼此互相作注解。
 
8 古德讲佛经,常常引用道家、儒家的来解释;儒家讲学,也常常引用佛经来解释。它是开放的,它不是保守的,它不是专利的,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

 南无阿弥陀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基本可以说是佛儒道三家的共融。几千年来,三家互相争斗攻击,互斥异端。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也不断在交融。
  
   最初,三家的分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可是互相学习借鉴之后,尤其宋代以后,让我们感觉三家的思想似乎界限不那么清楚了。于是现在经常听得到一种声音:“三家归一”论,认为三家的思想只是表面的不同,最后的根本还是一样的,什么“白藕开红莲,三教本一家”。其实,这种理解非常错误,三家的思想区别很大,恰恰是由于互相影响的原因,以至于表面看来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暂且抛开宗教性不谈,也不谈迷信层面的东西,只从哲学层面看,三家思想的区别便清楚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哲学必然牵涉到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也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观),落实到人层面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先说佛家。佛学的基础理论是“空性”,也就是说,佛家认为一切都是缘起缘灭聚合的显相,这些相的本质是空的。空,不是空杯子的空,空杯子那是“无”,说无,其实另一面就对应着“有”。而空性是不能用有或者无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去表述的。
  
   三论宗的高僧们解释“空”的究竟含义的时候,经常用两句话来说,叫作“离四句,绝百非”。所谓四句,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空性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能说“既有既无”,更不能说“非有非无”,而“百非”就是佛典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式——非xxx,这种依靠否定来反证的方法,也不能说清楚空,所以说要“绝百非”。
  
   总之,空就是依他起性,借助因缘聚会而显的相,不能用我们惯用的二元对立思维去解释。
  
   所以佛教的世界观是“空”。由于世界观是这样,自然而然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跟着改变。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佛教确实独树一帜,和其他学问有着本质的不同。(关于空的进步一解释,可以多看佛学资料,并伴以体悟,或者笔者上文《谈谈佛教的空》)
  
  
  
   而道家和儒家的世界观基本是一致的。
  
   道家的世界观是“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家对世界的本质及生成的描述。那么道是什么?老子用了混混沌沌的状态去描述,不给他下定义,并说“道”是不可说的。并且说“无,天地之始”。可以看得出,道家的世界观还是从无生有的。
  
   由于“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那么道以前的状态,就被称为“先天”;天地(二元对立)是由“一”而生的,那么天地以后的万物生长变化的状态就被称为“后天”。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道家思想衍生出来的道教就会有“长生”的概念,因为只有“存在”被充分承认,长生不老才有意义。然而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道生的,所以道家用个词语“归于”,形象描述了生变的关系。
  
   儒家在宋代之前,其实并非一套完善的哲学体系,更多是一种致用的方剂,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和原则,顶多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天”以及董仲舒说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但是并不系统。到了宋代,周敦颐完善了儒家的世界观,以道家生成的变化关系为依据,借用周易的术语,提出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世界生成变化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和道家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的模式是接近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是谁借鉴谁的,只能说这种“无中生有”的世界观念,是中国本土对世界的认识。
  
   道家和儒家虽然世界观基本一致,但是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出现了巨大分歧。他们的区别则在于落脚点的不同。
  
   道家由于过早看清了事物规律的变化,对道的崇拜,他们落脚点就一下子站在历史的高度,不局限于一个时间段内的价值是非判断。所以真正道家的人眼光都是很长远的,他们甚至置身世外,冷眼旁观,看社会发展的变化。他们心里清楚,斗来斗去无非也就是那个规律和结果而已(至于黄老道家,用道家治国,这是另外层面的东西)。
  
   而儒家不同,他们知道自己既然生下来,就已经是后天的人,清楚自己已经是历史潮流中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生来有一种参与历史变化的责任感,积极面对现实,在现实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或黑或白,或左或右或中间,他们都会清除选择一条路为之奋斗。
  
  
  
   这么一来,三家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所以看一个思想到底是哪一家的,用“世界观”和“立足点”这两把尺子量一量,立刻清楚。
  
   至于有人概括的“出世入世”、“是否六亲不认”之类的观念,都是表层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世界观和落脚点不一致造成的。
  
  
  
   为了更加说明白三家的区别,我举一个我们最常见的事例来说明。
  
   关于“善恶”的判断,相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经常会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判断。其实是我们模糊的接受了三种思想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又不清楚其中的区别,才会导致的迷茫。
  
  
  
   善恶,对于佛家而言,也只是种种表相的一种,也是缘来缘去暂时表现出来的一个“相”而已,无论执着于行善或者作恶,其实都已经违背了根本空性。所以禅宗说“不思善不思恶,才入佛家不二法门”,为什么呢?善恶都是借缘显现的现象,何必执着呢?
  
   对于道家来说,善恶就是一种互相对立的存在,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由于道家的立足点在先天或者“一”这里,他们在形而上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在道家看来,没有善恶没有对错,这都是因为不同的角度造成的。
  
   但是儒家不同,儒家清楚知道,虽然在根本角度来说、从哲学层面说没有善恶是非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在处事行动的过程中,是无法跳出他所处的问题之中的。所以必须有一个立场,或者选择对,或者选择错,然后再选择的范围内行事。——形而上的没有对立,不能否认形而下的对立存在。
  
  
  
   通过对善恶的分析,我们知道三者的区别其实还是很大的。
  
   我们作为社会人,对待具体问题怎么处理,就看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和立足点了。
  
   不过通常有一种人,明明是站在人的角度——他还要吃喝拉撒,还贪恋红尘滚滚,但是言语说话却总要把自己放在佛道的立场。或者这空那空了,或者无善无恶了,说了半天,自己肚子饿了,被人家骂一句,就狠狠还击,这就是典型的立足混乱思想混乱,危害不轻啊。
  
  
  
   所以分清三家的区别,找到我们自己的立足点,再去做事,心里就明白多了。
 

 

弟子规
http://blog.sina.com.cn/u/4bd2f932010006en
 
感应篇
http://blog.sina.com.cn/u/4bd2f932010006ep
 
十善业浅解
http://blog.sina.com.cn/u/4bd2f932010006er
 
佛教是教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5a5.html
 
佛陀的教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5ab.html

《弟子规》是佛教的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v2v.html
 
从十善业道做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ps2.html
 
圣贤是教出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3dj.html
 
教之道,贵以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z1w.html
 
统统是这三个条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yeq.html
 
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ynz.html
 
是这样教出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y7n.html
 
基础教育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35b.html
 
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7ueu.html
 
如果传统文化丢掉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d0f2c010080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