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销售话术开场白:江湖”名称的由来考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10:0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读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这一千古名句,仿佛置身岳阳楼上,望四野之茫茫,而心忧于天下。在这里,“庙堂”和“江湖”这一对概念,既共同包罗天下,又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天下观,在不同的层次上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蕴。

  “江湖”!既是地理之江湖,又是社会之江湖,更是文化之江湖。是侠文化之江湖。江湖与庙堂的对立关系,在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来。

  其一是作为地理名词的江湖。江湖最初指长江和洞庭湖,后来泛指三江五湖。据《史记·河渠书》的《索隐》,三江是:

  北江,从会稽毗陵县(今江苏常州市)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今安徽芜湖市东)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南)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南东入海。

  所谓三江,其实都是长江下游入海的支流。五湖则包括:

  具区,今太湖;桃塥,今江苏金坛县、傈阳市境内的长荡湖,又称桃湖;彭蠢,今江西鄱阳湖;青草,又名巴丘湖,为洞庭湖东南部一带湖面的古称,因湖南面的青草山而得名;洞庭,今洞庭湖。

  总起来看,三江五湖都在长江中下游,三国以前,这些地方是落后的所谓东夷南蛮之地,吴越之地,断发文身;荆楚之地,烟瘴毒蛊。这些地方,长期被中央朝廷作为化外之地,和皇帝所在的中原京城自然形成一种地理上的相对关系。

  和“江湖”相对应的“庙堂”,庙是宗庙、是皇帝安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堂是明堂,是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朝廷大典和选士、养老、教学等宣明政教的地方。从这里来看,庙堂在京城朝堂之内,代表的是朝廷所在的王畿之地;江湖在吴楚化外之边,代表的是远离京城的夹下各地。

  其二是作为社会名词的江湖。       由江湖与庙堂的地理位置引申开会,它们可以分别代表站在地方和朝廷立场之上的社会势力。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他当时是大汉丞相,所占之“位”,自然是代表中央朝廷;所谓“江湖”,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是割据地方的大小军阀们,是非中央王朝的社会势力。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两人都很不得志。范仲淹本来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改革失败,被免职外放,出抚河东、陕西;滕子京本来是天章阁待制守庆州;身处军事要冲之地,被人加上挪用公款的罪名,贬到荆楚南蛮之地的岳州。当年在朝廷,在“庙堂”,想的是如何造福苍生;现在在外地,在“江湖”,深恐皇上再听谗言,那么,在“庙堂”可代朝廷行事,是官;处“江湖”则怕朝廷变脸,相当于是民。引申开来,庙堂既指朝廷,江湖则在民间。又如《南史·隐逸传序》所说:“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斯并向时隐沦之徒钦?”又说:“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此处江湖,指的是与朝廷不合作的逸人隐士,也表示着庙堂与江湖间官民对立的意味。

  其三是作为文化名词的江湖和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体系的江湖。       江湖即指民间,指不从属于京城和官方的社会,进而也将一般听从朝廷指挥、甘受朝廷控制的较为固定地活动着的老百姓排除开会,指的是由三教九流组成的一个独特的“江湖”社会体系。“三教”指懦、道、佛,虽然朝廷后来“独尊儒术”,最初“懦侠”却是彼韩非子一起看作是危害朝廷秩序的五种蠢虫之中的。三教因此指的是社会上自由流行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行为。“九流”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这就几乎全部囊括了社会上的各种流派。因其博杂,三教九流的江湖成为一个大杂烩,《水浒》第71回说:“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到这一步,江湖的圈子,可以说是除了忠心耿耿的现任官员。老老实实的乡间顺民以外,几乎无所不包了。因其庞杂,江湖带上几分神秘色彩,其中异能奇行之士,怪杰通才之人,医卜星相,卖艺起解、奇门循甲、武林镖行、豪杰奇侠、帮派宗教,秘密的,公开的,桀骜的,驯良的,浪迹天涯、谋食四方,见多识广、时雄势大,正直的,邪门的,侠客、高手、逸人、奇士、巧匠、骗子、乞丐、大盗、娼家、神女、绿林、响马,等等,凡此称种,构成一个光怪陆离、斑斓驳杂的江湖社会,也自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江湖文化的庞大体系。

  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社会学(二)》中,将中国文化区分为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他说:“中国古代有游侠,富流动性,山林人物富静定性;在山林而具流动性者,则谓之江湖。”“中国主要乃一静态社会,而江湖则为静态下层一动态。”从这里可以看到江湖文化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对立于朝廷、二是不安于沉寂。游侠在江湖与朝廷的对立中动荡,由于江湖社会和江湖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形成了侠者人在江湖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南有天地会——江湖中的帮派  


  在侠的历史和侠的文化中,一些人固然希望祈求上苍,祈愿神灵护佑;另一些人却明白地知道一切要靠自己,所谓“天”所谓“地”,不过是自充胖子的幌子而已。

  前者成为秘密教门。

  后者成为秘密帮会。

  秘密教门映射在侠文化中,有“魔教”的影子;秘密帮会在侠文化中,是“帮派”的影子,教门神性大强,有时远离人世,顾不得扰扰红尘;帮会人性稍强,目标便在现实、于是造就纷纷江湖。就江湖来说,就江湖中祈愿自由和兼爱的侠义来说,帮会应当比教门更为重要,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这是我们在谈帮会、江湖、侠义时所取的一个基调。

  下面列举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帮会:

  洪门天地会 袍哥哥老会  青帮  青红帮  青洪帮  丐帮小刀会 红钱会 金钱帮 莲蓬党 兴中会  兴汉会  自立会  华兴会  岳麓山道义堂  洪江会  江湖会   海外洪门   刀客五圣山

  民国时期各类帮会还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青帮、袍哥和洪门的支派,但各地帮会自行组织,并无统率关系。    
******************************************************************

北有白莲教——江湖中的教派  




  在武侠小说中,有各式各样的魔教、组织和仪式都相当神秘,它的原型是古代历史上江湖中的秘密教派。

  秘密教派的大发展开始于宋代。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吃菜事魔”,发动起义。南宋初年高宗时,吴郡(今苏州市)沙门茅子元,自称白莲导师,创立白莲教。至元末,白莲教和摩尼教(明教)等一起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从此秘密教派的发展也开始步入一个鼎盛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中华民国时期。

  下面罗列一些主要的教派:

  白莲教 罗教 黄天教 弘阳教 闻香教 圆顿教 龙华教 长生教 天地门 在理教 先天道 真空道 皈一道 普渡道 圣贤道 一贯道 九宫道 同善社 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棒锤会 八卦教 天理教 青水教 清莲教 义和团 神拳教 金丹教 摩尼教 天主教 三官教 无为教 五圣教 坎离教 清风教 纯阳教 当阳教 白连教 大仙教 飞升教 达摩教 清净教 龙华教 三仙教 三阳教 观音教 玄玄教 先天教 出明教 无形教 水月教 菩萨教 玩始教 大乘教 无相教 南无教 无极教 全真教 真武教 金丹教 皇极教 无极教 无为教 无为祖教 三圣教 悟空教 玉女教 万化教 青阳教 法光教 齐天教 玄圣教 清玄教 金心教 完丹教 升天教 光明教 假长生教 一字金丹教 完丹教 乾阳教 上上三元教 五气朝元教 龙华教 把涌金莲教 和气教 人天教 抱元守一教 玄阳教 通天教 无极教 和合教 圆通教 皇极教 无相教 天军教 朝阳教 收圆教 归源教  
****************************************************************

摩尼教源流考  



  历史上的摩尼教即明教,也叫未尼教、明尊教、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所创立,当时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

  摩尼教教义的核心,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叹明界文”说: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光明王国的统治者,波斯称为察宛(意为永恒),东土称为明父、大明尊。黑暗王国到处充满烟火、闷气、飓风、污泥、毒水,由黑暗魔王统治,住着五类魔,整天沉溺在情欲和争吵之中。光明和黑暗数次大战,黑暗魔王使恶魔生下了人类的祖先。因为人类是黑暗之魔的子孙,大明尊便派遣光明使者,用光明分子来拯救人类的灵魂。

  到了宋代,摩尼教被意译为“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有农民、秀才、吏员、兵卒、绿林好汉、江洋大盗、武林俊彦等。教徒白衣乌帽,秘密结社,共同尊奉明使为教内尊神。、当时因为处于秘密状态,教名也有了多种别称,除浙江称摩尼教、福建称明教外,据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淮南称二桧子,江东称四果,江西称金刚禅,福建又称揭谛斋等。

  明教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和中国本上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对抗朝廷的秘密斗争形式,由于明教长期受到朝廷压抑,行事极为诡秘,有时也为江湖“白道”所误解,比一般的江湖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反抗朝廷也更坚决,在历史上几次掀起大的波澜。第一次是北宋未年,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东南半壁河山。

  第二次是南宋以后,明教和白莲教相联结,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中军,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

  后来的明大祖朱元璋,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只是他。取得大权以后,因为深知秘密教派的厉害,逐渐与两教不大和睦。等到他当上皇帝,便采纳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继续得到发展,明教却逐渐衰落了。

  在武侠小说中,由于金庸的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写到明教,使明教蜚声一时,成为侠的文化形式中秘密教派的一个典型。

  金庸笔下的明教,先是被人称为“魔教”,因为他们长期受到朝廷压抑,行事不免诡秘,江湖中人对其知之甚少,故视之为“魔”;因为他们的志向是在行善去恶,拯救世人,坚决对抗朝廷,和一般江湖门派梦寐以求的首先是称雄江湖、对朝廷主要是不合作的态度不同,他们的志趣、行为自然与一般江湖有异,故被视之为“魔”;又因他们久受压抑,行事不免乖张,气氛不免神秘,与一般江湖格格不入,甚至多造杀孽、多有得罪,故被视之为“魔”;再加上朝廷和有些坏人从中挑唆、破坏;再加上教内高手如云,惹得江湖中人心中嫉妒(如峨眉灭绝师大使有此嫌疑)等等;他们的名声便完全被江湖中人传坏了。所以,明教随即遭到了江湖六大“名门正派”——少林、武当、峨眉、华山、昆仑、崆峒的围攻。直到这时,明教总坛光明顶高手尽皆遭成昆暗算负伤,无力抵抗,面临毁灭之时,人们才逐渐开始认识到明教的真面目。金庸在这里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大数己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明教自杨逍、韦一笑、说不得诸人以下,天鹰教自李天垣以下,直至厨工仗役,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

  空智大师合十道:“善哉!善哉!”俞莲舟心道:“这几句经文,想是他魔教教众每当身死之前所诵的了。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当年创设明教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传到后世,反而变成了为非作歹的渊蔽。”

  这样,金庸笔下的明教,既有明显的魔性,行为、信仰都与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的华夏中心传统意识大为不同,在各派的围剿中不免出手狠辣,行事乖张诡秘,多造杀孽;同时他们也有明显的合理性,比如对理想世界光明前景的追求,抗元的坚决性,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权利等。或者说,所谓“魔性”,只是因为个别丧心病狂、处心积虑的人,才引起一场江湖武林中的浩劫。在许多武侠小说里,这种“魔性”在魔教里似乎代代相传,这其实也是片面的看法,张无忌作了明教教主,仍是性情中人;光明左、右使杨逍、范遥,岂不正意味着自由、逍遥?“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含义和倾向,这形成了历史与小说相结合的神秘教派的复杂性。

  顺便再说到金庸所写明教的组织机构,也深受秘密教派的启发。总教中神的象征是一位圣处女,中土明教教首为教主,他必须学会独门心法乾坤大挪移,也只有他才可以学这套武功。协助教主的是光明左使杨逍、光明右使范遥,再往下是四大护教法王“紫白金青”: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再下有五散人。总坛的武装为五行旗使率领的五行旗,各地有分坛。像这种组织形式,便跟八卦教等武场秘密教派很相似。

  最后,我们说完了秘密教派的风雨历程,无论是文场或武场教门,还是明教一类的形式,宋代以来,秘密教派在中国农民中很有市场,尤其是在北方。固定于一处的,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势力;散布各地的,形成了相互呼应纵横天下的格局。是江湖上的“立强于世”者。

  秘密教派大多数被朝廷列为“邪教”;在老老实实的顺民心中,则是极其神秘的“魔教”;在所谓“名门正派”的眼里,他们是“外道”,因为他们要宣扬现在世界的苦难,要拯救众生,不免以武犯禁,不免人在江湖,于是有血火刀光,“走不尽天涯路,在风云之中你追我逐”;他们也曾有一番轰烈的抱:

  负,于是“每个人也自称英雄”。苍茫大地,演出着一幕幕惊心动魄而身不由己的江湖曲。

  因为他们信念至深,走一步无怨无悔,死死生生,人在江湖,也曾潇洒自如。

  因为他们信念至深,凭一种是非黑白,刀光剑影,人在江湖,也曾侠义干云。

  魔那?
  神那?
  人在江湖,又有谁能分得清?  
****************************************************************

丐帮源流考  

  之一、乞丐的文献记载

  【後汉书 独行传】曰:「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後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不好语言,而喜长啸或骑驴入市,乞丐於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乞食于野,野人与之,公子怒欲鞭之。」

  【龙城录】载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

  【稽神录】有云:「安陆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尝游齐鲁,遂至豫章,桓弄蛇於市,以乞丐为生。」

  足见是先有乞讨的行为,後有行乞的身份;唐代元结著【丐论】,自称:「游长安与丐者为友。」由此可知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可能最早出现在六朝。【东京梦华录】形容开封城「诸行百户,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至於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所谓规格者,大概是指穿著制式服装在特定地区或针对特定对象行乞,并受到团体的约束,要尽规定的义务。

  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里的乞丐团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领袖的标记,统辖全城的叫化子,证明在宋代丐帮已然成气候,是具有某种程度组织规模的社会群体。「这般丐户,小心低气,服著团头,与奴一般,不敢触犯。」想见当时的丐帮纪律严明,丐头的杆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仅象徵权力,还可以执行帮规,惩治违规的乞丐。

  之二、讨孔子的人情

  据说孔子当年曾在陈国断炊,接受范丹的 济才不致饿死,因此後世的乞丐供奉范丹为祖师爷。他们挨家挨户向门上贴有春联的商户乞食,替祖师爷向孔子的徒子徒孙讨回一点人情,东汉的范丹是历史上著名的穷汉,和春秋时代的孔子竟也能扯上关系,当然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的结果。

  近代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来愈多,朱元璋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幼时孤寒,被送到元觉寺当和尚,但命运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庙门,落到挨户乞讨的地步,传说敲打牛骨头就是从他开始。

  穷家门的人称那牛骨头为「太平鼓」,上面有十三个小铜铃,相传一个铜铃可吃一省,十三个铜铃可吃遍全国十三个省份。当年朱洪武曾北上进京赶考,未中功名,途中忽患伤寒,幸获穷家门人救助始愈。当上皇帝後的朱洪武传旨,从此乞丐使用安上十三个铜铃的太平鼓。

  另有一说,唱花鼓行乞源於朱洪武平定天下後,为恢复家乡凤阳的元气,不惜迁徙江南富户十四万至凤阳,并严律私归者有罪。由於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凤阳地方流离失所沦为乞丐者甚众。於是移居於此的江南富户每至冬季必扮成穷家门人,藉行乞潜归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为业。

  一首花鼓歌谣唱得好:「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丰衣足食的太平岁月,只要掏掏炉灰、倒倒溲水,穷家门人不难在富贵人家的伙房混口饭吃,甚至将厨余打包带走。遇到喜宴节庆,说唱逗笑逢迎些吉利的顺口溜,更能讨得酒食或赏钱,乐上好一阵子。

  当乞丐也得拜师,乞丐头权威无限,负责地盘分配,小乞儿若是不能按时孝敬头儿,挨顿打骂事小,被赶出地盘成为流丐是常有的事,甚至遭受帮内私刑丢了性命,所以「高高山上一根棒,好活一阵是一阵。」

  沿门乞食的叫化儿乞丐,不论男女老少、瘸瞎聋哑,都是如假包换的穷家门人。乞丐组织门户森严,分行分类,行有武行、文行;武行有叫街丐、钉头丐,柱头丐、蛇丐等,甚或强讨硬要恶形恶状;文行有响丐(打太平鼓、打竹板说数来宝、唱花鼓等)、吹乐丐、诗丐等哀乞者皆属之。

  之三、丐帮开码头

  历朝偶见丐帮陋习,每年旧历二、八两月,或是端午、中秋、农历年三节期间,乞丐头公然带领成群结队的乞丐进入城中,向市面上的商户们强打秋风,索讨规费。凡是纳了捐的店铺,丐头就「出一葫芦式之纸给商店,使 於门,曰:「罩门」。罩门所在,群丐不至。

  其文有:「一应兄弟不准滋扰」字样,或无文字,仅有符号。商店既

  此纸,丐见之,即望望然而去。」大门贴上红纸黑字的丐条,管保平日没有叫化子再敢登门勒索钱财,就像贴上门神驱鬼一样有效。

  若是遇到不肯交纳丐捐的人家,乞丐头会支使群丐终日登门强索硬要,闹得家宅不安鸡犬不宁,非妥协不可。为了避免他们捣乱滋事,官府对他们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非但人数众多,并且一点都不怕被抓进牢里去吃公家饭。

  因此,丐头按季带著徒弟逐户收取丐捐,平时遇到红白喜事就伸手索讨喜钱,帮徒日增组织愈密,大丐头俨然成为帮主,划界线分地盘,以防止外来的饥民穷汉来占码头。为了做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公关,惯例将丐捐分为五份:丐头一份,群丐合分三份,其余那一份当然就是用来孝敬当地官府。

  之四、小说中的丐帮

  丐帮是最常见的帮派组织之一,人数众多、分布极广、势力庞大是其特色,因此号称天下第一大帮。

  凡是叫化子皆属丐帮,除强济弱,重诺守信,为江湖上著名的正道组织。由於帮众分布极广,眼线甚多,耳目灵通,故在搜集敌情,传递讯息方面颇有所长。

  通常丐帮帮主拥有代代相传的高绝武功,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其他丐帮人物武功博杂不一,玩蛇者或擅弄毒,嗜酒者或能施展「酒雨神功」。

  丐帮人物出外行乞时,手中多执一根打狗棒,以防恶犬袭击,打狗棒法的特点是灵活跃动,机变百出,正是由与狗搏斗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发展出来的技巧。

  传说中,降龙十八掌刚猛劲强,威力无穷,号称「天下掌法无双」,威震武林。

  小说裹的丐帮组织十分严密,帮主之下有各司其职的长老数名,还有舵土、香主等职务;另有一说,丐帮人物以肩负的布袋数量多寡定其辈份高低,负袋愈多辈份愈高。丐帮帮主不但武功顶尖,道德操守亦属一流,为公认白道英雄的领袖人物。

*******************************************************************

镖局源流考  

  昔时,水陆交通极不方便,随着经济发达,各地区之间交易趋於频繁,为保护行旅安全,将银货平安地送至目的地,镖局应运而生,即使国家运送饷银,也经常委托镖局护送。

  开镖局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叫「亮镖」。若是关系不够,亮不了镖,往後生意必然难做;若是人缘不佳,亮镖时有人踢场,手底下没两下子乾脆就关门算了。亮镖没出事,镖局才算立住了脚,但能不能出人头地,则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立个万字(打响名号)。

  镖局的组织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工作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

  镖局主人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门槛的(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於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名捕之流。

  镖局的买卖叫做「出镖」或「走镖」,由总镖头或是经验老道独当一面的镖头「押镖」,带着几个有功夫底子的镖师,和一群手脚俐落的伙计;银货锁在「镖车」里,车子上插着「镖旗」,伙计嘴里吆喝着「镖号」,浩浩荡荡骑马拉车上了路。

  途中遇到状况,镖头会下令「轮子盘头」;意思是叫所有的镖车围成一个圈,准备御敌。但是,不到最後关头通常是不会硬碰硬的「破盘」,就是撕破脸,就这麽动手打起来。闯江湖混口饭吃,只有一半是仗着武艺,另一半则是靠嘴皮里满口的江湖黑话。镖局的人押着镖车,喊着镖号,不断告诉人家:「合吾!」(大家都是江湖同道)

  遇到黑门槛的兄弟,通常都先说些江湖客套话,意思大概是祖师爷赏口饭吃不容易啊,网开一面放条生路吧。如果对方不答,又会用江湖话招呼对方露个脸报出名号,见面三分情交个朋友,山不转路转,以後碰上面敬酒敬茶,免得狭路相逢尴尬。万一镖被劫了,能先套出对方来路也好有线索追讨,通常镖局出了事是不会公然报案的,无论挂了彩儿(即受了伤)事小,还是土了点儿(死了人啦)事大,江湖人必须照着江湖规榘行事,否则无法立足。

  如果好话说尽,对方仍不打算歇手,那就只好抄家伙「亮青子」

  (就是拨出烁亮亮的刀剑)挡风。所谓「挡风」,就是把对方赶跑了便罢,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清了(即杀了对方),或叫鞭土(即打死人啦)。

  「入窑打尖」即是住店,也是门大学间,里外都要仔细检查,附近地头安不安宁也要留意。天一黑镖车上、店门外都插上灯笼,人员排班值更,一有风吹草动,就都没好睡的了,直到次日清晨扯轮子(即套车上路)。

  **********************************************************

江湖展现历史进程  


  如果我们把庙堂政治文化和江湖社会文化分别开来看,江湖文化无疑也同样地展现着历史的进程,是推动历史变迁的因素之一。

  庙堂强调法理,以君主意志和忠孝礼义规范着保障历史发展的社会秩序;江湖强调义气,以行帮伦理和英雄道义规范着保障历史发展的社会秩序,庙堂和江湖,两者以并行发展的方式展现着庆史的进程。

  在侠的历史发展中,有道义化的江湖之侠和伦理化的江湖之侠两条线索。

  道义化的侠是指侠自动承担起维护正义的使命。比如由“除暴安良”而“救民水火”而“兼济天下”而“替天行道”。

  ‘侠入于江湖,获得道义,又出于江湖,放眼天下之时,常常颇有一种满含着道义的豪气,社会清平时有为国立功的愿望,世道不平时有张扬正气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殊时候,还成为振兴民族的期望,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清末民初的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都曾以道义之侠为强国强民之途径。侠在这中间,也就由江湖英雄而成为历史英雄,对历史进程有所贡献了。

  伦理化的侠是侠把民族的共同美好道德作为自己的信条,以优秀传统道德作为侠义原则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在江湖分出的正邪黑白中,正派侠士们忠于师门、孝于家族、信于朋友、义于江湖,也是一个官民社会中的道德楷模、一个反抗不道德行为的坚强斗士。侠的伦理化使侠者坚决不与假恶丑的东西同流合污,在世态炎凉而个人无能为力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维护着伦理道德的神圣和纯洁。这一类侠,很容易和隐士结合而成为侠隐,不仅退出红尘,还以退出江湖的方式净化着江湖。这是从拒绝历史倒退的角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武侠小说中,关于江湖侠文化与历史进程的关系,金庸提出了“书剑恩仇”的命题。关于这一点,有人解释说:

  所谓“书剑恩仇”正可以作为一个象征,蕴含了作者以后一切作品的内在因素。“恩仇”是人类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喜乐的执着凝聚为“恩”,哀怒的执着凝聚为“仇”,而“剑”是一种实践恩仇的力量,它将“恩仇”这两种极端的感情导致为生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死,所以好的武侠小说都具有一种感情上的强烈性。然而,金庸作品的特色是“剑”上还有“书”,也就是对以上所有这一切的思考和超脱。(裘小龙、张文江、陆颁《金庸武侠小说三人谈》,《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

  这不正是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么?江湖和江湖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它所反映的那些正统文化所缺少的东西,从而也是人类文明进程极为重要的上个部分。或者说,没有江湖文化,仅仅由正统的庙堂文化所构成的文化体系,毕竟是苍白的和片面的。他们又说:

  我们的文学缺少了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一课,在我们严肃的文学作品里,“载道”的任务压得作家们无暇旁顾,种种考虑和顾忌使他们不可能太浪漫,相反,倒是那些自认“一纸著成换羊书”的武侠小说作者,却可以摆脱束缚,让我们这个礼义之邦里那些平时被压抑得己进入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发泄放纵一下,因此、读来也自有一种打动人的地方。(裘小龙、张文江、陆濒《古龙武侠小说三人谈》,《上海文论》1988年第5期)

  庙堂文化代表了一种统治精神,是历史进程中的显意识;江湖文化则代表了一种逆正统而动的、潜在地反抗着庙堂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这正反两个方面合起来,遂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