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重点笔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精准把握要点精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40:29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精准把握要点精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来源:荆门日报 日期:2010-12-06 08:00:5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鲜明特点。“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改革攻坚步伐的纵深化,由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格为本次会议的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路径。
  以此为背景,《建议》用“五个坚持”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变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科学发展促转变的具体要求。这“五个坚持”,是一个由导向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操作机制和动力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第一,坚持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经济结构,一要平衡动力结构,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提升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效应;二要调整产业结构;三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与效益;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要改善技术结构,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化战略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转型,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生的技术进步驱动。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分配公平,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给予充分的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走集约型、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路。倡导低碳生活,形成社会、区域、产业、企业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真正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教、文体、卫生等事业的分类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推进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政策导向。
  “五个坚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五个坚持”的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何玉芹)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确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如此定位和论断,无疑给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指明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也由此吹响了“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保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外部环境而言,本轮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从国内环境看,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国内工业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此外,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结构性问题。
  那么如何深刻理解“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又应该从哪里着手进行?按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其一,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总需求结构的调整。要努力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强内需消费基础。要完善消费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消费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着力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其二,要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科学有效地拓展内需空间。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引导好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聚集和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与城市布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统筹协调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有效提高城镇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其四,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要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到出口与进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在继续提高沿海和中部地区开放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沿边地区和西部地区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其五,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显著提高技术要素的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积极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命题、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而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其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需求、产业、生产要素、城乡区域等诸多方面。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主攻方向,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共荆门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良军)

扩大内需是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扩大内需战略占到1/9篇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独立成篇。由此,扩大内需战略已经超出了单纯经济政策范畴,提升到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成为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扩大内需是全面完成发展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方面协调用力。但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年来呈不断下滑趋势。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认为中国国内需求潜力为全球第一位,而需求水平仅为第十八位,需求结构仅为第二十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但巨大的消费潜力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内需。消费疲软、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让内需真正发动和强劲起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扩大内需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战略。我们应该看到,扩大内需可以为经济增长服务,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根本目的。人民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决定扩大内需是一项经济策略,更是一项社会政策。提出扩大内需,意味着我们已超越“出口创汇至上”的社会经济认识。曾几何时,“出口转内销”成为一种时髦,优质产品出口、紧张商品优先出口或优先供应国际市场,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而随着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农村消费偏冷局面;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收入不高消费不足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保障老百姓安全消费等,都是扩大内需必须踏踏实实解决好的事情。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扩大内需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前置条件。今天,世界政经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靠出口的老办法推动经济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于人、增长受制于人,引发贸易、资源、币值等纷争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艾·豪利建议,“中国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力报酬,只有提高国人的收入,对消费的提升才是立竿见影、长期有效的扩大内需举措。”但我们要认识到,消费潜力、消费需求和实际消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提高居民收入后就能产生实际消费的想法也是一家之言。只有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促进收入政策、推动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才能鼓励和引导居民产生实际消费,让扩大内需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扩大内需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之匙。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当前,内需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内需不足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化进程、要素市场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等紧密联系。因此,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需要采用统筹兼顾的办法,通过就业优先、薪酬倍增等多种手段调节好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要尊重人们消费意愿,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合理消费观;要增进社会诚信,杜绝坑蒙拐骗、欺瞒讹诈等。对扩大内需中存在的困难,我们要引起相当的重视,锲而不舍地改革加以推动。
  我们已经明确了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性,只有坚定促发展不放松,只有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实践载体,只有坚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我们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肖谦)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着重体现出我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从公报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逐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各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健全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产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自党的十七大就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前提是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大转折。
  公报中首次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提供了指导思想,正着力于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报还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等内容做了专门阐述。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5亿人,工伤保险参保1.53亿人,新农保试点覆盖了近6000万人,《社会保险法》也已于今年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上获得通过。我国正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让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
  公报还关注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农村扶贫仍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仍是十分沉重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由以前的救助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9年普遍实现了省级统筹;2009年还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截至今年9月底新农保试点县参保人数为6719万人,今年底将在全国838个县和四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开展新农保试点,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今后,我国将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不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步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民生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勾画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我党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改善民生,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正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政府意识的转变,也是人民的期盼。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每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程艳)

落实三大任务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三大任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素养、文明程度的总体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民族精神风貌的根本体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第一,要托举灵魂,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第二,要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升华全民族道德境界。第三,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注重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第四,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合力共同推进这一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第五,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社会风气建设,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二、强力推进文化创新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促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大举措。一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筑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强化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也要倡导多样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阶层民众思想解放、潜能激活,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以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鲜明特色。二是积极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攀高,塑造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文化精品。三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我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以时代的要求审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解决主要矛盾,破解改革难题,力求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内涵、特点、规律和方法不尽相同,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二者构成了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两个“轮子”。其一,坚持“两手抓”。正确区分和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要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放手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其二,发展壮大文化事业。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运用、管理;要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保护民族文化资源;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其三,繁荣文化市场。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下的市场机制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其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充分展示我国和平、发展、文明、民主、改革、开放的新形象。(中共荆门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陈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