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栩字有寓意的名字:从1971年4月毛泽东开展“乒乓外交”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5:38:58

(2008年1月8日)

[编者按]本文言辞激烈,虽不代表本刊立场,但毕竟反应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声音,其中谈到的历史问题尚有史料价值,特此收录,以供参考。

前不久网上媒体披露了1978年12月15日邓小平私自同意并长期隐瞒 国在中 建交一年后可以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而同 国暗盘交易放弃中国对台主权的事,并登载了一些评论。本人也想就此事的事实真相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谈谈自己看法,以供有兴趣者参考。为了使人能对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后变化有所了解起见,本文从1971年4月毛泽东开展“乒乓外交”说起。



由于毛泽东通过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这种特殊的战争方式,全力做好了要准备打仗、准备打核战争的各种反侵略战争的调遣和部署,甚至做好了要打来自 国苏联对中国两面夹击、南北瓜分的常规大战和核大战的各种准备,并充分利用 苏矛盾和中国在 苏争霸中的第三者地位,有效地调度了美苏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既在1969年2月17日从越南撤出全部援越抗美军队,避免了中美在越战中直接相撞发生美国对华核战争危险,又在1969年8月28日在得到美国的间接帮助下,阻止了苏联发动大规模全面侵华战争和核战争的巨大危险,从而使中国转危为安,安全形势得到好转。为了使中国走出封闭,走向世界,改善同美国和西方的关系,进一步摆脱苏联巨大的军事威胁和可能再次侵略的战争危险,毛泽东不失时机地从1971年4月开始了“乒乓外交”的主动攻势。而这时美国为了从越南战争中脱出身来和利用中国牵制苏联对欧洲的西进,也正急于要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虽然这时由于台湾问题使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没有正式外交途径的联系和沟通,但是这种一致对付苏联威胁的共同战略需要,促使中美之间形成了一种暗中呼应的默契配合关系,使毛泽东“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得到了美国方面的理解和响应,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当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尼克松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华,并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了一些有利于中国的退让,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周恩来总理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重申台湾向来就是中国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美国军队必须限期从台湾全部撤走,美蒋防御条约无效。

这以后,中国在美苏争霸的冷战环境下,在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军国际外交战场的步伐大大加快,真可谓过关斩将,排山倒海,锐不可挡,确乎“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恢复了中国的合法权利,蒋介石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第二年即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拜会了毛泽东主席,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坚冰。接着,中美在2月27日签订了两国之间第一个公报,即《上海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认最终撤出美国在台湾的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在此期间,美国将随着台海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从这时起,中美开始了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3年5月1日,双方在对方首都设立了各自的联络处。如果尼克松不是因为“水门事件”在1974年8月下台而由副总统福特接任,他准备在他第二任期的头两年削减美国一半驻台驻军,即从2800人减少至1400人,在后两年准备以类似日本的方式同中国建交,同时与台湾保持民间往来,以兑现他要在第二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而曾经当面向毛泽东、周恩来所作的许诺。

台湾是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为了牵制和包围新中国而出兵占领的,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侵略行径,不仅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而且也使中美在国家关系上造成了严重对立的战争状态,因此台湾问题是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碍。而中国的外交出击,其中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中国政府所贯彻的对台总方针是,立足武力解决,争取和平解放,也就是采取打下来的”天津方式”,或和平解决的”北平方式”。

然而不论采取战或和的哪种方式,其关键是美国必须彻底撒手台湾,断绝同台湾当局的一切关系,在中美建交后美国不能再进行包括对台售武在内的任何形式的干涉。而在台湾问题上只要把美国的手去掉了,台湾问题变成完全的国内问题了,就是中国和台湾谈判的时候了。因为台湾如果没有美国的保护,本身可以选择的道路不多,此时就是相当于全国解放的最后一役了。如果反之,在阻断美蒋关系上有任何的不彻底,就会留下漏洞,美国以后又会插手进来干涉中国内政。这时如果中国想通过谈判和平解放台湾,美国就会支持台湾,从中作梗,这样不但台湾不会前来谈判接受统一,而且在台湾问题上又会造成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中国用军事手段去打台湾,美国会继续用武力助台防御,这就会造成中美军事力量在台海相撞,甚至会导致发生两国的战争危机,继续得到美国保护的台湾也就难以回归大陆了。因此,中国在同美国建交上的先决条件,就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美国在建交后再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必须彻底割断同台湾的一切官方联系。

然而对于中方提出的这个中美建交原则,接替尼克松上台的美国共和党福特政府却在《上海公报》立场上出现了倒退,美方的态度是,如果完全按照中方的条件,美国总统会被指责为出卖台湾,因此需要有一个不出卖台湾的表示方式,让美国内部相信美国不是放弃台湾,所以要中国作出某种保证,这样中美就可以建交了,于是美方用种种方式试探中国在这方面是否有妥协的余地。但是毛泽东、周恩来没有上当,他们认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的事情,美国不能过问中国的内政,否则台湾当局就会有恃无恐而拒绝谈判,阻挠统一,因此对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有损于中国主权的要求一口回绝。美国的另一个手法是以中国压制苏联,又以打苏联牌压中国,企图两面谈判两头占便宜,毛泽东看出了美国的意图,所以中国一再指出:苏联是声东击西,在蒙古布军是假象,真实目的是进军欧洲,从而使美国以苏压华的伎俩未能得逞。到1974年以后,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起来,表示怀疑美国谈判的动机,于是对于美国在建交后不能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上,双方难以谈拢,僵持不下,毛泽东宁愿在自己去世前不同美国建交,也坚决不放弃这个确保中国对台主权的原则,真可谓为国家主权、民族尊严,铮铮铁骨宁死不当卖国罪人。而这时在外交谈判中以立场鲜明、态度强硬著称的邓小平复出再起,就是毛泽东要他担任这个“恶人角色”来对付基辛格的纠缠战术的。邓小平按照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坚决维护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主权而寸步不让,所以美国人都知道基辛格称他为“讨嫌的小个子”。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977年美国民主党竞选获胜,卡特出任总统,他和强烈反苏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都积极推动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在1978年7月初开始谈判。这时,再次复出的邓小平负责国际外交事务,中美建交谈判从一开始就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他仍还延续自毛泽东、周恩来“乒乓外交”以来在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上所确定的路线和政策:美国彻底撒手台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 “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等活动。中国要求美国的具体做法是:同国民党政府彻底断交、废除对台协防条约、从台湾地区全部撤军,也就是“断交、废约、撤军”的建交三原则,或称三条件,美国只有做到了包括必须明确承诺建交后停止向台湾提供武器在内的以上三条件,中美两国才能正式建交,正因为中国在包括对台停售武器在内的“断交、废约、撤军”中美建交三条件上立场坚定,美国的种种试探和无理要求都归于无用。邓小平曾经明确表示,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属中国内政,应由中国自己来决定,在美国接受

三条件之前,中国并不急于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

12月12日,邓小平在审阅外交部《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第六次会谈的请示报告》时作出批示强调说:“要明确表示:美方可表示和平解决的愿望,同时我方也要用相同方式表示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邓小平年谱》一书第449-450页)。

12月13日上午,邓小平同美方谈判代表、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会谈时一起研究了中美建交公报草案,美方保证按条约规定在1979年底自动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邓小平表示欣赏,并要求“在美台防御条约仍然有效的最后一年里,美国不应该向台湾出售武器,对台出售武器会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增加两岸冲突的危险性(《邓小平年谱》第451-452页)。邓小平还表示拟于1979年1月访美。

卡特总统接到伍德科克电传来的报告后兴奋不已,不仅邀请邓小平在明年2月访美,而且还决定在12月15日宣布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又要伍德科克向中方提出:“希望贵方同意美国在暂停对台出售武器一年之后,仍保留出售武器的权利,但美国将尽可能加以克制。”但12月14日下午中方谈判代表、代外长韩念龙同伍德科克会谈时断然拒绝地说:“中国方面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没有商量余地!”中方提出的要求是:建交后美国同意除已在途中的武器外,以及可在一年之内提供武器外,一年后就停止对台湾任何武器供应,否则不予建交。

美国因为急于要同中国建交,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伍德科克向韩念龙提出建议:“我对中方的态度表示理解,希望暂时搁置"。韩念龙也赞同道:“为了顾全大局,我同意暂时搁置分歧”。韩立即将此解决办法向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听后即就“决定将此分歧搁置起来”。至此,除对台售武问题暂时予以搁置外,中美建交的一切问题都已解决,建交之事呼之欲出,双方都在为正式建交作积极准备,随时可以实现,正如邓小平曾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只要两秒钟就可以完成。这时,双方已就建交谈判达成了秘密协议,决定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并决定在1978年12月16日上午(美国时间12月15日晚上)由中国政府和卡特总统同时向全世界正式宣布这个惊人的消息,现在只等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最后首肯拍板而离中美正式建交就只差一步之遥了(以上自“乒乓外交”以后有关中美改善关系和两国建交谈判过程,请看由陈敦德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解冻在1972年――中美建交实录》一书第189-442页)。

然而就在1978年12月15日中美即将迈出正式建交最后一步的关键时刻,在台湾问题上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大转变:邓小平同意美国在中美建交一年后可以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



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位名叫范机的作者,他在2007年12月18日发表在有关网上的一篇题为《邓小平在中美建交谈判期间的暗盘交易》一文中有如实的披露,现将此文的内容介绍如下:

2007年12月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美建交28周年纪念会上,中美建交时美国在任的民主党总统吉米•卡特在会上讲话时,宣读了他当时的一篇记载中美1979年建交时邓小平在美国对台武器出售问题上所持立场的日记。卡特当众念道:“邓小平同意,中国不会公开反对我们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宣言,他也明白我们将在共同防御条约终止后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卫性武器”。“他们在公开场合不会赞同美国向台售武,但是私底下他们知道武器还是会卖给台湾的。”

卡特的讲话是应中国外交协会的邀请在北京的这次中美建交纪念会上公开发表的,他的这篇记录当年中美建交谈判时邓小平认可美国在与中国建交后可以继续对台售武的日记,也是在讲话中当众宣读的。一件在国际外交史上如此重大的历史真相,是不容乱说的,正是由于卡特是当年中美建交的当事人、决策者,以及他当时所记日记的真实性、可信性和权威性,所以当他当众宣读这篇日记,揭开了邓小平同意美国在同中国建交后可以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历史事实使真相大白时,犹如平地惊雷,使每位与会者都震惊不已:邓小平这不是在向美国主动出让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吗?这怎么可能?!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相信这是真的。对于这件事的细节和经过,范机的文章里有如下的具体叙述:

华盛顿时间1978年12月15日清晨,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前往白宫与布热津斯基商量两国建交后美国政府官员访华的程序问题,当谈到对台售武问题暂时予以搁置时,柴觉得两国建交事宜一切进展顺利,表示非常满意。但布热津斯基对此却迅速提出了异议,他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是,美国废除与台湾共同防御条约延迟一年完成,在这一年内美国原先与台湾达成的售武协议继续执行,一年以后美国还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有限量的武器。柴泽民听后大吃一惊,马上反驳说,双方达成的协议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中方的条件是建交一年后美国停止向台售武,现在这个售武问题不过是暂时搁置,中方并没有同意中美建交一年后美国可以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布热津斯基赶紧给在北京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电传,问他中国人是否理解卡特总统在建交一年后要继续向台湾人出售武器的决心。伍德科克回电说,这一点在中美建交协议中的表述是双方同意暂时搁置,所以是“含蓄的”。于是卡特总统明确地对布热津斯基说,现在必须要让邓小平理解,如果美国在中美建交一年后不能向台湾继续出售有限量的防御性武器,从而使总统不能保证美国支持台湾的安全,那么中美建交一事就办不成。布热津斯基立即电传给伍德科克,要他立即会见邓小平,把总统的这个取消搁置的建交条件告诉邓,以确保中国领导人既理解又同意美国保留在建交一年后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权利。而这时两国建交的公报已经敲定,离正式宣布的时间还只有15个小时了。

北京时间12月15日下午4时,伍德科克和助手罗伊到人民大会堂会见邓小平,向邓摆明美国要在建交一年后继续对台售武的立场,而不是将此事搁置起来。邓小平原先根据美方建议已同意将对台售武问题暂时搁置,当听了伍德科克的话后,对美国在最后一刻这种突然变卦行径勃然大怒,他拍着坐椅的扶手大声嚷道:“我们不能同意!我们绝对永远不会同意!我们绝对反对!……这是不可能的!是不允许的!”

邓小平怒气未消地接着说: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蒋经国还怎么会到谈判桌上来?如果他不到谈判桌上来,中国将不得不用武力收复台湾,那对美国有利吗?美国大量地向台湾出售武器,使台湾领导人永远不愿到谈判桌上来,美国怎么能说它是赞成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呢?那只能导致战争。

邓小平态度强硬、火气冲天地同伍德科克和罗伊的谈话和叫喊进行了一个小时,伍德科克和罗伊一声不吭地看着邓小平大发雷霆,心里想,邓小平很可能会拒绝美国对台售武的要求而中止中美建交进程,或延时建交日期,这下按期宣布中美建交这件事算是完了。

可是使伍德科克和罗伊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却并没有说出拒绝美国售武要求的话而中止中美建交进程,也没有要推迟宣布原定建交日期,反而是在大发了一通脾气后问伍德科克,“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伍德科克看到事情似乎有了转机,就定了定神,不惜越出白宫指示的范围赶紧回答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其他事情都将会改变。建交后有一个过渡时期,由于华盛顿承认北京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那么在建交后的过渡时期里,不仅中美关系,而且中国与台湾的关系都会改变。他一再重复这一点:关系正常化后的变化会多大,那时解决问题会多容易。

当伍德科克讲完后,邓小平对他凝视了片刻,然后耸耸肩,举起手,对美国在建交后对台售武问题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不可思议地一反刚才激烈反对售武的强硬立场,吐出了一个表示同意的字:“好!”然后又说他保留重提售武问题权,接着又提出,如果美国将来对台售武时,要秘密进行,不要向外界透露,同时要求美国帮助中国进行隐瞒。

对邓小平前后判若两人的这种戏剧性骤变,使原先对宣布建交已经有些不抱希望的伍德科克感到既惊愕又意外,他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对邓小平提出的同意售武、秘密进行和帮助隐瞒的这三条建交新条件,表示要立即传报给华盛顿。邓听完后便站起身来,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房间。

伍德科克立刻回到驻华联络处,向华盛顿电传这个惊人的消息。当时正是美国时间12月15日的早上,布热津斯基从伍德科克的电传中得知了邓小平已经同意在中美建交后美国可以继续对台售武的答复,他惊异伍德科克高超的谈判技巧竟把在中美建交三原则和对台售武问题上如此强硬的中国政治强人邓小平给制服了,不禁喜出望外,立刻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了卡特总统。8点04分,他对前来白宫问讯的柴泽民通报和解释了这次邓小平接受对台售武的经过和邓要求美国秘密进行、求美隐瞒的情况,但他表示卡特政府不能同意秘密对台售武,因为台湾是会公布的,美国无法控制。但对于这件事美国是会小心处理的,不会去主动宣布售武事项,如果被人问到售武问题时,美国政府会说,在共同防御条约解除后以不危及该地区和平前景为前提,会继续一段时间对台有选择的防御性质的售武,尽管北京在公开场合下会表示反对,但无论如何双方已同意的正常化正在继续前进。

布热津斯基敦促柴泽民尽快把美国政府的这个意见通知邓小平,以免在建交即将宣布时发生公开争论而使中美建交告吹。实际上对于卡特政府来说这时更重要的是,对台售武问题是美国在对华关系正常化上的一个很难跨过去的坎,在毛泽东时期始终未能过得去,华国锋上台后以及邓小平复出后也一直过不了这个关,只是到这时邓小平才向伍德科克松了口。但是现在如果邓小平又要收回他对美国对台军售的许可,就可能会撤出中美建交协议,也就会使中美无法建交。这会使卡特政府陷于被动,布热津斯基等人就会下台,因此布热津斯基恳求中方接受目前的协议。对于眼前发生的这戏剧性突变的一切,柴泽民虽然感到惊讶、不解和困惑,但很快把美方的意见传到了北京。

柴泽民离开白宫去向北京报告后,美国人一直在焦急地等待北京的消息,他们非常担心邓小平在最后一刻又会重新回到强硬立场上反对美国在建交后对台售武。但是邓小平直到电视广播宣布建交的时刻还没有表示异议的回复,这使一直在急切等待消息而紧张了一天的美国人大喜过望,因为他们知道,建交以后可以继续向台售武的事,邓小平已经正式同意而不会再改变了。他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来不及地直个祈祷上帝,乐不可支地直唤“阿门”—高个子的美国人在国际战略桥牌桌上与中国人的智斗搏弈中,终于“四两拨千斤”地轻易赢了有桥牌高手之称的矮个子邓小平。

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上,即北京时间12月16日上午,也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前两天,卡特出现在摄像机前,中美两国的电视广播同时宣布了中美正式建交的公报,也就是中美之间的第二个公报,这个消息就像1972年美国宣布尼克松访华一样,顿时轰动了世界。



以上这段“鲜为人知的细节及曲折经历”的中美建交谈判内幕,是范机从伍德科克1999年出版的《长城――六任总统和中国》一书中摘录而写的,而媒体报道的2007年12月5日卡特对日记的宣读,澄清了中美建交的这桩历史公案。作为中美建交时美方的决策者和拍板者,卡特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和严重性,不会在中国的首都对中国主人如此不敬地去栽诬邓小平。相反的是,他选择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和这个场合,采用宣读他当时日记的方式来公开宣布这一历史事实向公众作出交代,目的就是要表明他所说的可信性,也是要对这一历史作出定案。而如果把伍德科克书中的叙述同卡特这次宣读的日记联系起来,使邓小平在售武问题上的最后让步得到了相互的印证,从而完全证明这个事实真相是确实无疑的。

于是人们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细节中可以看到: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5日下午会见伍德科克时,在台湾问题上他是十分清醒和非常理智的,反对美国在建交一年后继续对台售武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强硬的,而且是极为愤怒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对台售武就是美国卖军火给台湾对付中国,实际上美国仍是在军援和协防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对台湾问题要的就是解决干净,不留尾巴,不留下使美国可以在日后再度插手干涉的任何漏洞和机会。建交谈判的内容就是要美国彻底放弃插手台湾,从根本上废止美蒋共同防御条约,这是中国坚持的最重要条件之一,那有一边同中国建交、一边向台售武而继续可以协防台湾的道理。邓小平深知,在这个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和统一大业的重大问题上作原则性让步,对中国在外交、政治、军事、国内外信誉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在没有打败仗又没有国家生死攸关危机的情况下,去接受美国在建交后可以对台售武的要求,那就是在台湾问题上对《上海公报》的倒退,就是主动放弃中国对领土台湾的主权,而且再要想去和平解放台湾,想让国民党回到谈判桌上来接受和平统一,正如邓小平自己说的,已经是不可能了,而只能导致战争;而如果要用武力去收复台湾,就可能会导致中国同美国的战争,没有了雄才大略、战无不胜的政治军事战略大家毛泽东统帅和指挥的中共和解放军,能打得过美国吗?因此同意美国对台售武,也就意味着把台湾的主权给出卖了,丢掉了,中国对台湾再也收不回来了,国家再难统一了。这对邓小平来说,应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干的,否则这个曾自诩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邓小平,将是中国人民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因此邓小平完全可以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一口拒绝美国的强求,断然中止中美建交进程而不宣布两国建交,或者推迟原定建交日期,对美国这种蛮横无理的突然袭击作出小小的报复性姿态,以迫使美国回到原来的建交条件上来而对售武问题作出完全放弃的承诺。更何况在建交问题上是美国有求于中国,谈不妥再拖些时日再谈又有什么关系,而且邓小平自己就曾说过:中国可以等,不急于同美国建交。而实际上美国在宣布建交前的最后一刻突然改变在对台售武上双方在协议中的搁置约定,是想用这种“临门抽射”的突袭小伎俩,对中国建交底线进行“火力侦察”式的试探。如果成功,当然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最好不过;如果“讨嫌的小个子”邓小平断然拒绝而中止中美建交,则表明中国人在对台售武的中国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强硬态度丝毫没有改变,美国人对此也不会感到意外,他们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甚至因为急于要实现同中国的建交,反而可能会屈就于中国压力而放弃对台售武的无理要求。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在同美国建交谈判时曾在建交三条件上表现强硬坚决的邓小平,在这关系中国主权和统一大业的决定性时刻,却突然在台湾问题上翻手变脸,顷刻之间猛地推翻了毛泽东、周恩来生前所确定的中美建交和收复台湾的路线政策及整个部署,竟然在国家主权上作出了原则性的让步,同意美国在同中国建交后可以继续向台售武,甚至还要求美国在对台军售时要予以保密,并帮助中国向国内外隐瞒,从而使自毛泽东、周恩来开展“乒乓外交”以来所有为了迫使美国彻底撒手台湾而从美国手中收回台湾的全部努力,都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付之东流。而这也使美国人毫不费力地一下子摸清了邓小平的建交底线:他为了急于同美国立刻建交,可以不顾任何原则和不惜任何代价地放弃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而去迎合美国人的需要,甚至连稍微推迟一下原定建交日期这样的小报复性姿态都不愿意考虑。可以说,邓小平这样做并不是一时冲动的心血来潮,而是知法犯法、知罪犯罪、明知故犯、有意而为的,这也就使得建交谈判本来是中国主动美国被动而中国不急美国急的局面,立刻反了过来,变成了中国急不可耐、有求于美而输了牌局,美国变被动为主动、因中国人所求而轻易获胜。



邓小平放弃当时对中国各种有利的机会和条件,不惜牺牲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去急于换取同美国建交,他同美国人之间所做的重又引进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这种暗盘交易,也就会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国家、台海关系和中美关系带来如下的巨大困难和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