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付被临时锁定:宜黄免职官员复出又是出政治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8:50:05
 近日有网友称,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县长苏建国已悄然复出,“邱建国将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建国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有关邱建国复出的消息尚未得到当地官方确认。(12月4日《京华时报》)
  宜黄钟家,在今年九月以自焚的惨剧向政府重申了一个基本的权利常识:公民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死者的魂灵尚未安息,钟家姐妹被灼烧的伤口尚未愈合,本以为对邱、苏两位主政官员的免职,权力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对这种伤害进行心灵救赎,对死伤者及其家庭予以慰藉。但邱、苏两位官员的迅速复出,无疑是再度揭开正在结痂的创口。
  官员“带病复出”,似乎已经成为官场潜规则。每当社会重大事件引发民意鼎沸之后,“胶带”发挥不了作用,只是充当缓兵之计的问责免职,便成了平息事态和民怨的新维稳武器。某些公权力总是天真的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众的记忆里,这些愤怒终将冷却,这些事情终将遗忘。但岂不知,权力对民意的伤害,每一次或可搁置冷却,却不能遗忘和忽略。“宜黄事件”作为行政强拆制造惨剧的标本性事件,尤其如此。
  宜黄官员被免职的问责,原本就是官民博弈的结果。问责结果出来后,在央视《新闻1+1》对此事的讨论中,专家甚至还认为宜黄拆迁自焚问责具风向标意义。也就是说,民众都乐观地以为,官方对邱、苏两位地方主政官员的处理,是官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权力失范后的行政纠偏。但从俩官员迅速复出来看,民众显然是一厢情愿了。对于当地官方而言,并没有意识到此事的过错,只是面对民意汹汹不得不虚晃一枪。免职的问责方式对于权力而言,不但没有伤害和痛感,反而成了民意的迷幻剂。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对于宜黄官方而言,邱、苏两位官员的免职目的,只是为了摆脱民意的聚焦和民怨的积聚,并没有反省和纠偏的诚意。诚然,体制酿成的恶果,其责任绝不是邱、苏两位官员所能承担,但这并不是他们开脱的理由。凌厉的问责,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错误的行政理念,但对于制度的执行者,最起码能够有警诫的效果。行政强拆、抢尸、甚至发出“没强拆就没新中国”的狂言……将体制作恶演绎到极致,对生命和公民财产缺少最起码的敬畏和爱护,难道不该受到应有的惩处。作为制度的执行者,理应有“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自由裁量权,而不是变本加厉。
  官民之间的博弈,并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抗争,而是在公共治理上达成某种共识。但某些自负而傲慢的权力,显然不愿意接受诚心诚意对话的机会。对于他们而言,所谓妥协无非是为了保护更大利益的缓兵之计。“宜黄问责”最终因为问责官员的“带病复出”,变成民意的好梦一场,更是平添了民众的挫败感和被欺骗感。
  行政纠偏,并不只需要个息事宁人的借口,更不是拿并没有惩戒效用的问责当平复民意的幌子。暂时的民意公关,注定无法释缓民众内心的焦虑和怨念。问责,或者能够制造一个缓冲的空间,如果不能因此按照民众预期,对错误的行政理念和暴戾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修复,那么这就是个赤裸裸的谎言。而这种谎言多了,非但不能平息事端,反倒让政府失去公信,甚至激化矛盾。“宜黄问责”虚晃一枪,受骗的是民意,但最终中弹的很可能是权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