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 debian: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选修)》 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05:44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的引言高度概括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中心内容、结果及其影响,从而使我们对王安石变法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在引言中还列举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这是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三个要点,也是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在学习建议中,除了提供给学生的那些学习方法以外,更重在强调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来学习和认识历史。
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司宝海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分析图例、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内容
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问题探究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主要是文字内容,重点指出范仲淹的体恤百姓、刚正不阿以及百姓对他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其旨在说明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范仲淹进行改革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从引言内容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内容,你认为东京(开封)百姓为什么高度肯定和评价范仲淹?在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教材阐释了北宋中期虽然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后重点叙述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表现。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宋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宋代人民的负担很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各种工程的兴修,甚至官员的迎送也要摊派农民承担夫役。差役,政府规定按照户等不同,轮流到官府中承担各项事务。官户人家,得免差役,差役大部分落到下户的身上。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 “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2)民族矛盾的激化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教学建议:关于“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资料回放】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第二目“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此局面的形成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重要背景之一。教材从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说明积弱局面的形成;从冗兵、冗费和冗官三个方面,说明积贫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集中行政权。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集中财政权。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
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冗费: 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北宋建国后,冗兵、冗费和冗官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播放多媒体──“杯酒释兵权”以加深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播放《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和【历史纵横】,指导学生分析出现冗兵的原因及影响。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回答其问题。
第三目“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教材从新政的主要背景、启用范仲淹、新政的内容、新政失败的原因及结果几个方面介绍庆历新政。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连续颁布几道诏令,规定:1.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2.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3.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4.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5.“减徭役”。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推行,虽然主要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对官僚机构的整顿,却触犯了那些势官权贵的利益。如庆历三年十月,由中书与枢密院共同选拔各路的转运使。范仲淹在提名时,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却说:“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面对这些言论,宋仁宗对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让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到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等罪名贬黜。已经颁行的磨勘(考绩)、荫子等新法也被宣布作废,“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庆历新政失败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回答其问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可以请学生结合教材中赵匡胤图像,讲述宋太祖的故事,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类?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和【资料回放】后回答。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一目。教科书出示了《杯酒释兵权》《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北宋文官像》,展示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不同侧面。教学时可以播放三幅图及【历史纵横】相关的录像加深学生的认识。关于积贫局面的形成,指导学生归纳出形成的原因主要为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和集中财权;其影响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一目。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带着如下问题观看录像──庆历新政: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时,用幻灯、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介绍历史图片
案例二  在介绍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用幻灯、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介绍其中的一幅历史地图
《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
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的夏政权(西夏)。此外,还有云南的大理,西藏的吐蕃以及西北的高昌、龟兹、于阗等政权。这是北宋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和出现冗兵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恩荫制度的含义,宋朝冗官出现的重要原因。
思路引领:直接影响:冗官;间接影响:政治、经济诸方面。
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2.想一想,你认为范仲淹为什么这样做?
解题关键:时势造英雄。
思路引领:直接原因、根本因素及个人品质。
答案提示:冗官使积贫积弱局面更加严重,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的清正、忧国忧民的情思和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抱负。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解题关键: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思路引领: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增加。
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解题关键:内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败因为守旧势力的反对。
思路引领:改革文官升迁办法、严格恩荫制度、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官等。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改革过于激进。
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二)学习延伸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冯益慧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起用王安石开始变法的时间
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
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
资料回放
图片展示
问题探究
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
富国之法
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尤其是如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变法目的
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情景再现
资料回放
理解概念
这些措施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强兵之法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
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尤其是如何增强军队战斗力,实现变法目的
探究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图片展示
学思之窗
问题探究
这些措施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整顿、加强军队建设,改变积弱现象
取士之法
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
科举制度的建立、发展、改革及积极作用
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图片展示
历史纵横
联系比较
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变法的前提(开始)和具体措施。
本课引言是以文字叙述的,通过王安石的一首描述农民悲惨命运的诗,揭露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为学习王安石变法打下铺垫。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结合上一节所学内容进一步体会王安石变法的原因背景,回答后导入新课。或者回忆上节课内容,直接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导入新课。
第一目“起用王安石”
本目共有三层意思: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起用的标志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难点,搞清这些问题有利于加强对王安石变法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向他谈了变法的设想。宋神宗很赞赏他的主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有: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言事书》(《万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教学建议:
1)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宋神宗、王安石等重要历史人物,通过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作为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业绩,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
2)讲清变法的开始。指出: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依然严重。虽然“新政”的改革措施被废止,但北宋统治阶级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并未停止,相反,随着危机的加深,改变现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更为全面的改革。
3)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王安石简介,回答问题。
第二目“富国之法”
本目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主要是讲王安石变法在经济上的具体措施,即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包含三个层面:采取此法的目的、主要措施、作用。
“富国之法”的主要内容是:
青苗法。宋仁宗时,陕西百姓缺少粮、钱,转运使李参让他们自己估计当年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官称“青苗钱”。王安石、吕惠卿等据此经验,制定青苗法。它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八月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颁行。此法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是针对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
农田水利法。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主要内容有: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斟酌某时某地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这就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教学建议:
1)这些措施教材已作了详细、明确的介绍。教师不必补充新材料,可按教材介绍的六项具体内容讲解,也可绘制表格,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2)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具体内容、作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清明上河图》认真观察东京的繁荣,加深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
第三目“强兵之法”
这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个主要内容,具体措施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保甲法。熙宁三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其主要内容是乡村住户,不论主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及节省军费。
将兵法。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从此,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教学建议:
1)探究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进一步理解说明变法措施在军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上的成效。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分析史料说明问题。
3)保马法、军器监都是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资料讲解。
第四目“取士之法”。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主要是为变法造舆论。主要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这三个具体措施。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即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采取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同年秋,实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进行教学的太学三舍法制度,不能不看到,九百年前我国已有了从实际出发的科举、学校制度。
教学建议:
1)建议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的图片和【历史纵横】所展示出的内容,加以分析理解,并思考改革科举制的必要性。
2)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生的变化。也可以对古代科举制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以掌握所学知识。
3)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一点极富有现实意义,可引导学生阐发议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王安石变法这一概念,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通过王安石的一首描述农民悲惨命运的诗,了解学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认识情况,进而了解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于学习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总结回答后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对本课教材进行课前通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本课知识包括的四大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以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
本节可以看成是变法的整个过程,“起用王安石”,可以看作是前提或开始,而后边三目就是变法的主要措施。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一目“起用王安石”后,可直接提问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变法的主要措施。学生可分三组分别整理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项内容,每组简单回答后教师适当做出总结,并就一些问题展开提问、讨论、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最后小结,可引导学生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以便进一步理解北宋中期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重大成就。庆历新政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北宋统治积贫、积弱危机所进行的较全面的改革:通过理财方面的措施,发展经济,增加国家收入,实现富国愿望,以解决积贫问题;通过军事方面的措施,增强军队战斗力,对内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对外可抵御辽、西夏的进攻,还可节省军费开支,实现强国愿望,解决积弱问题;而教育方面的措施,则是要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使变法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这样,北宋统治者试图通过较全面的改革,挽救统治危机,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也可以以题总结: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各有何直接作用?从而宏观总结巩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时,用幻灯、实物投影历史照片和王安石的简介。充分利用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为素材,进行思想教育。
从各个角度总观王安石一生,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无论哪一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尤其他能够针对北宋统治的积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
案例二  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一目“起用王安石”后,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导入:
公元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持变法。那时候,朝廷里名义上有四名宰相,病的病了,老的老了。有的虽然不病不老,但是一听见改革就叫苦连天。王安石知道,跟这批人一起办不了大事,经过宋神宗批准,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把变法的权抓了来。这样一来,他也就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那么,王安石变法都有哪些主要内容呢?你能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把这些内容中每一项的目的、具体措施、作用用最概括的语言列出来并准确地表述出来吗?导入后分组总结。
案例三  引导学生对古代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作深刻的比较。
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变法。商鞅变法之际,诸国并立,一国国君若能大行革新即可图强并打倒敌国,可谓变法成则国存、变法败则国亡,大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之势。而王安石时代,北宋实行了高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改革仅为挽救时弊、富国强兵,其迫切性大大不如战国,况全国吏治败坏、积重难返,保守势力又过于顽强,终于落得失败的结局。
设计问题: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解题关键:宋朝中期的“积弱”的局面。
思路引领:根据两则材料信息归纳说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将帅和士兵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王安石变法经济措施的诸方面。
思路引领:主要目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答案提示: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富国之法初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巩固封建统治。
思路引领: 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措施的诸方面内容。
答案提示: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强兵之法初步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二)学习延伸
1.阅读与思考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投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投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民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4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请回答:王安石认为,在有关理财的各项措施中,哪一项重要,为什么?
解题关键:理财以农事为急,趣农为急,汲汲于差投之法;而徭役害农。
思路引领: 分析归纳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
答案提示: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他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过少,也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徭役害农。而实行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
2.争鸣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也有人则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学生可自由发挥)
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高黎明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变法的命运
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
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阶级分析
图表分析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积贫局面的改善
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积弱局面的改善
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
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 “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课文引言是王安石的一首反映变法后农民生活的诗歌,一派歌舞升平,太平治世的景象。教师可回顾第2节引言部分王安石的早期诗作《河北民》,把两首诗作进行对比。两首诗反映了不同时期王安石不同的思想情绪,也反映了变法前后北宋社会局面的变化。比较讲解,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新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引言部分还对王安石变法做了一个简要但客观的评价,明确了一个基本结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变法的进步作用值得肯定。
第一目“变法的命运”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曲折的过程和失败的最终结局,印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本目教材共介绍了四个问题:第一,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熙宁七年(1074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怒人怨,欲猛醒王安石,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或身无完衣,或拆屋纳钱,种种惊心怵目之状,竟夕不眠。示之后宫,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课文第64页有一插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泣》,教师可结合插图进行讲解。第二,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随着新法一项项颁布,造谣诬蔑直向王安石泼来,他坦然处之,说:“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人言固有不足恤(不足虑)”。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1072年司天监灵台郎(管天文)亢瑛奏言:天久阴,星失度,这是由于强臣擅国,政失民心之故,应当罢免王安石。王安石则以“天变不足畏”加以反击。王安石指出,天意不是人可以知道的,人的行为,也不必去合乎什么天意。保守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恫吓王安石。王安石喊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守”的口号,王安石说:“仁宗在位四十年,曾有好几次修改过法令。如果说法不变,子子孙孙当世世守成,那么为何祖宗屡屡加以变动呢?” 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第三,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第四,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对于本目内容,要求按教材讲述清楚即可,为了增加讲述的生动性,可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但不应过多。
第二目“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是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本目就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各项法令的成效。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对此,教材分两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积贫”现象改变的主要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交代比较简单,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数据、文字资料,对课文加以补充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数据、文字的选取上可将变法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增强材料的说服力。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各项“富国之法”的成效。它以各项法令为线索,主要介绍了变法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进步影响,分三点:(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介绍了变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第三目“积弱局面的改善”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本目内容主要是介绍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改善,北宋国力的增强。建议教师可分三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第一部分,保甲法的作用。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一是加强军队。保甲法兼而有之,而侧重于前者。教材对保甲法单独介绍,突出了保甲法在变法中的重要地位。教材阐述了保甲法推行的两大成效:一、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二、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教师可把保甲法作为本目的重点讲述。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精简军队等措施的成效。建议教师按教材内容讲解即可,不必做太多补充。第三部分,国力增强的突出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教材主要介绍了和西夏关系的发展。建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变法前后宋与西夏关系进行对比,通过前后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变法促进了北宋国力的增强。
单元内容小结
11世纪,北宋王朝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严峻的边患危机,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劣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范仲淹主持了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但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新政昙花一现,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王安石接过了革新的大旗,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庆历新政是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而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变法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总方针,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有或大或小的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课文的导入。建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引言部分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王安石在诗中对变法成效的叙述是否客观,变法真正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
关于“变法的命运”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庆历新政”由于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继续改革又会面临何种命运呢?由此进入第一目的学习。教师在本目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四个问题。第一,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为什么反对变法?是如何反对变法的?让学生理解,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和破坏是变法最大的阻力,也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王安石面对阻力,提出的“三不足”思想的含义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王安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三,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对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并归纳出变法的曲折过程。第四,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意味着变法最后失败了。建议教师在学习本目内容时,注意把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进行对比。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比较,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两目的教学。“积贫”和“积弱”是北宋社会危机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建议教师可以将这两目的内容结合起来讲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第二节的内容,王安石针对“积贫积弱”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提出新问题: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由此导入对本目教材的学习。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表1  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表2  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通过总结填写以上两个表格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变法成效的基本事实;同时,得出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论。
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楚:一,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二,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变法侧重点在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不在改善农民的处境,所以农民的负担仍然沉重。
关于课后小结。建议教师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全面正确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课文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导入新课时的两个问题,并做进一步的探究。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如何?并进一步探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并进一步探究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概括总结。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原因有四点:(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教师应该强调,第一点是主要原因。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所以,不可避免的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不满和反对。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总结出,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一是变法的不足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二是应该充分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这主要表现在:(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教学案例
案例1  在介绍“变法的命运”一目时,可将课文知识归纳为下列图示:

案例2  在介绍“积贫局面的改变”一目时,可以利用图表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教师出示图表: 积贫局面的改变(内容见“教学设计与案例”)。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填写此表。在学生阅读填写表格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积贫局面改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积贫局面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各项措施有什么成效?变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是什么?
在指导学生填写完成表格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各项法令的推行所起作用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和积贫局面的改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变法过程中存在着局限,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看待变法的成效和不足?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理解。
案例3  结合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教师可向学生补充介绍商鞅变法、谭嗣同与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向学生提出要求和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寻找材料,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最后指导学生对改革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比如,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从这些改革中,我们得到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解题关键:三人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变法所持态度不同。
思路引领: 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 改革必然会危害到保守守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思路引领: 王安石变法危害了哪些人的利益,他们对变法是什么态度;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变法自身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2.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 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成效如何,如何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思路引领: 变法各项措施的成效;变法推行后社会状况有何改变;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从局限性和进步性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答案提示:(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4)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二)学习延伸

第四单元 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轮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今纳钱,与免行户祗应。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盐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糴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此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传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仅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
臣又观朝廷异时欲有所施为变革,其始计利害未尝熟也,顾一有流俗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则遂止而不敢为。夫法度立,则人无独蒙其幸者,故先王之政,虽足以利天下,而当其承弊坏之后,侥幸之时,其创法立制,未尝不艰难也。以其创法立制,而天下侥幸之人亦顺悦以趋之,无有龃龉,则先王之法,至今存而不废矣。惟其创法立制之艰难,而侥幸之人不肯顺悦而趋之,故古之人欲有所为,未尝不先之以征诛,而后得其意。诗曰:“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此言文王先征诛而后得意于天下也。夫先王欲立法度,以变衰坏之俗而成人之才,虽有征诛之难,犹忍而为之,以为不若是,不可以有为也。及至孔子,以匹夫游诸侯,所至则使其君臣捐所习,逆所顺,强所劣,憧憧如也,卒困于排逐。然孔子亦终不为之变,以为不如是,不可以有为。此其所守,盖与文王同意。夫在上之圣人,莫如文王,在下之圣人,莫如孔子,而欲有所施为变革,则其事盖如此矣。今有天下之势,居先王之位,创立法制,非有征诛之难也。虽有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固不胜天下顺悦之人众也。然而一有流俗侥幸不悦之言,则遂止而不敢为者,惑也。陛下诚有意乎成天下之才,则臣又愿断之而已。
夫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而又勉之以成,断之以果,然而犹不能成天下之才,则以臣所闻,盖未有也。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其他史书对王安石变法的记载
神宗即位,锐意求治。初用吕溱为翰林学士,为开封府。溱死,又用滕甫为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甫性疎,上时遣小黄门持短札御封问事,甫讠夸示于人。或有见御札中误用字者,乃反谤,甫以为扬上之短,上怒,疎斥之,至以为逆人李逢亲党,不复用。时王安石居金陵,初除母丧,英宗屡召不至。安石在仁宗时,论立英宗为皇子与韩魏公不合,故不敢入朝。安石虽高科有文学,本远人,未为中朝士大夫所服,乃深交韩、吕二家兄弟。韩、吕,朝廷之世臣也,天下之士,不出于韩,即出于吕。韩氏兄弟绛字子华,与安石同年高科;维字持国,学术尤高,不出仕,用大臣荐入馆。吕氏公著字晦叔,最贤,亦与安石为同年进士。子华、持国、晦叔争扬于朝,安石之名始盛。安石又结一时名德之士如司马君实辈,皆相善。先是治平间,神宗为颖王,持国翊善,每讲论经义,神宗称善。持国曰:“非某之说,某之友王安石之说。”至神宗即位,乃召安石,以至大用。
神宗既退司马温公,一时正人皆引去,独用王荆公,尽变更祖宗法度,用兵兴利,天下始纷然矣。帝一日侍太后,同祁王至太皇太后宫,时宗祀前数日,太皇太后曰:“天气晴和,行礼日亦如此,大庆也。”帝曰:“然。”太皇太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仁宗,常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它事。”太皇太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钱,宜因赦罢之。”帝不怿,曰:“以利民,非苦之也。”太皇太后曰:“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不若暂出之于外,岁余复召用可也。”帝曰:“群臣中惟安石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耳。”祁王曰:“太皇太后之言,至言也。陛下不可不思。”帝因发怒,曰:“是我败坏天下耶?汝自为之。”祁王泣曰:“何至是也。”皆不乐而罢。温公尝私记富韩公之语如此,而世无知者。崇宁中,蔡京等修哲宗史,为王安石传,至以王安石为圣人,然亦书慈圣光献后、宣仁圣烈后因间见上,流涕为言安石变乱天下,已而安石罢相。岂安石之罪虽其党竟不能文耶?抑天欲彰吾本朝母后之贤,自不得而删也?帝退安石,十年不用。元丰末,帝属疾,念可以托圣子者,独曰:“将以司马光、吕公著为师傅。”王安石不预也。
──《邵氏闻见录》卷三
2.课文注释
官冗兵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职官员为1万多人;到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仅过40年,便增至2万余人,增加1倍。
军队数量的增加更令人触目惊心。宋太祖时,全国军队数量为20余万人,到宋仁宗时竟达120余万人,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增加了6倍。详细增长情况见下表:
年代
军队总数(万)
百分比
宋太祖建国初年(960—967年)
22
100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5年)
37.8
180
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
66.6
330
宋太宗天禧年间(1017—1021年)
91.2
416
宋太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
125.9
580
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8年)
116.2
530
宋仁宗皇祐年间担任过三司使的蔡襄,曾对当时的军费开支作过统计:按禁军每人五十千、厢军每人30千计算,军队开支总额达4 800多万,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6,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澶渊之盟
宋太宗在位时,曾发动过几次对辽的战争,但均归于失败,于是朝廷上下产生了严重的恐辽情绪。此后,宋朝政府采取了消极的防御政策,仅在北部边境部署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屯田防守。但这种消极的防守并不能有效地抵御辽国骑兵不断的南下骚扰和袭击,反而使辽人觉得北宋软弱可欺,并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20万人马南下侵宋。辽军来势凶猛,长驱直抵澶州北城(今河南濮阳),宋廷上下一片惊慌。有人主张宋真宗南逃金陵(今江苏南京),有人则主张到四川避难,只有宰相寇准等力排众意,顺应民心,主张坚决抵抗,并坚持要宋真宗率军亲征,以鼓舞士气,打退辽军。宋真宗虽心有余悸,但在这紧要关头,也不敢违背民意,只好听从寇准的建议,亲上前线。当宋几十万军士听说皇帝亲自指挥,黄龙旗插上澶州北城时,士气大震,连连击退辽军。辽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战场上又处于不利局面,于是向宋廷提出求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军在如此有利的局面下,不仅不乘胜追击,收复被辽人占领的北方失地,反而答应了与辽人和谈的请求,签定了被后人视为耻辱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是:1.宋辽维持旧有边界,约为兄弟之国,辽朝皇帝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朝皇帝为弟;2.宋每年给辽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疆界,不相互侵扰,越界逃亡之人相互遣返。
宋真宗在“澶渊之盟”的签定过程中,有许多丑陋的表演,暴露了宋朝政府的无能。宋使曹利用在出使辽军前,曾向宋真宗请示可以许诺给辽多少银绢,宋真宗说:“实在没办法,100万也可以答应。”寇准却私下对曹严厉地说:“虽然你有皇帝的圣旨,但你在实际谈判过程中,许诺绝对不能超过30万,否则回来后我斩了你!”经过谈判,最后以寇准所许诺的30万之数成交。曹回来后准备汇报,当时宋真宗正在进餐,曹不便进入,而真宗又急于想知道最终的结果,于是先遣内侍(宦官)去问。曹推托说:“此机事,当面奏。”内侍再三催促,曹以“三指加额”表示。内侍以为是300万,遂入内汇报。真宗听后,先是失声说“太多!太多!”既而又说:“姑了事,亦可耳。”曹站在门外,听到“太多”,有些惊慌不安。及至曹汇报说出了30万的数目,宋真宗大喜过望,俨然是取得了一个大胜利。曹因此而加官晋爵,步步高升。宋朝政府对外之软弱和无能,由此可见一斑。
锐意进取的年轻皇帝
宋神宗20岁继承帝位,正值年轻气盛奋发有为之时。但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却不容易使人有所作为。何以言之?自宋太祖于公元960年建立国号,到1068年神宗即位,这100余年的时间里,宋王朝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到宋仁宗时,宋王朝走上了下坡路。父亲英年早逝(36岁),更是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带来一层阴影。但神宗并没有在如此困窘的局面下惊慌失措,更没有萎缩不前。他凭自己的才智、谋略和行动,证明了自己决不愧对自己的父祖。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他即位后,力排众意,坚决起用王安石。
在是否重用王安石的问题上,朝廷内部分为截然对立的两派意见。大部分老臣认为,王安石不可重用,他那些奇怪的想法根本不切合实际,如老臣韩琦就说,王安石当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当宰相可不行;更有人认为,王安石如果当大政,将给国家政局带来动荡,如唐介就说:“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宋史》卷36《唐介传》)
宋神宗即位不久,便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经常同他见面恳谈,并让他越权处理一些政事。一年多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变法之前王安石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早年随官职不高的父亲辗转南北,到过广东及京城开封等很多地方。宋仁宗景祐年间,父亲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安石又跟至江宁,此后江宁便成为安石的第二故乡。安石成名甚早,二十几岁即文章誉满天下,曾巩、欧阳修称赞不已。后来,他们三人与韩愈、柳宗元、三苏(苏洵及其子苏轼、苏澈)一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考中进士后,有很多机会在京城做官,但他不愿意留在京城,因此有人觉得他古怪。后来,他要求到一个叫鄞县(今浙江宁波东南)的地方做个七品知县。他在鄞县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如修建堤堰,治理陂塘(水塘);为防止高利贷盘剥农民,让官府贷谷给农民,偿还时农民另加比较低的利息即可,既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又能使官府的粮谷以旧易新。这些工作为他后来当宰相后实行的变法措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宋人邵伯温甚至说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即本于此。
当时的名臣如文彦博、欧阳修等都曾经向仁宗皇帝推荐过王安石,但均被安石拒绝。对安石屡次拒绝进京做官一事,当时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沽名钓誉,恃才傲物,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以期将来得到更高的名声和更高的职位;一说他对当时文人学士投机取巧以文相高的“奔竞之风”不满(《宋史》卷327《王安石》),故而采取远避的态度。
其实上述两种说法都有片面性。王安石拒绝进京做官,应该有非常特别的原因,不然他不会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从21岁中进士到46岁做宰相──这段最为宝贵的时间内一再拒绝高职。根据他本人的言行、著作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分析,安石拒出茅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宋仁宗在位时国家政局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上到下都比较保守,仁宗本人也只求守成,不求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脑子新思想新观点的王安石考虑到自己的见解不会被仁宗所接纳,所以隐忍不出,等待时机。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何神宗即位后,安石那么快就答应担任一切重要职务。第二,仁宗时代朝廷里聚集了太多的大人物,像范仲淹、欧阳修、张方平、韩琦、文彦博、司马光、曾公亮等等,而且他们大多身居要职,他们的名望足以使充满新思想的青年人望而却步。而王安石本人的性格是,他无法容忍别人对他发号施令。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明智地选择了在外地做官,尽管职位低,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施展自己的才华。第三,王安石把在地方做官作为一种实践和锻炼,以期将来有机会实现大的政治抱负。因为科举制下的多数传统官员只知道读书做文章,而不知工商农事,严重脱离实践,安石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实践证明,他在地方为官的丰富经历,对将来变法措施的制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苗法:争议最大的一项变法措施
青苗法实际上是对旧的常平仓法的一种变通,所以有时也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
历代常平仓的主要职能是调节粮食价格,防止谷贱伤农以及商人的高利贷盘剥。具体做法是,丰收之年政府大批购进粮食,灾荒之年则由政府低价放粮。这个设想原本是非常好的,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几乎没有一个朝代能顺利实行。通常的情况是,常平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存粮,因为中央有专款拨给地方政府。不过,仓内的粮食却经常不能低价买到饥寒交迫的贫民手上,不是被地方官私吞就是被挪作他用。更可恨的是,有的地方官竟与富商大贾相互勾结,借收籴和出粜的机会共同渔利。到北宋中期,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每遇灾荒之年,富商豪绅就利用高利贷向农民敲诈勒索,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宋神宗和王安石对此早有所闻,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就有了青苗法的实施。
王安石最初的想法是,青苗先在局部地区实行,然后再向全国推广。有人向朝廷报告说,此法在陕西实行,效果非常好,这给王安石很大的鼓舞,于是命令在全国推广。
青苗法与常平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常平仓是散粮,青苗法是贷款。即各地将仓内的粮食先兑换成钱,然后将这笔钱以政府的名义贷给城乡居民,政府设专员进行管理。借贷原则是,自觉自愿,政府官员不得抑配,并同时保证政府不能亏本。每年进行两次借贷,一次在正月三十日前,另一次在五月三十日前,分别称为“夏料”和“秋料”。城乡居民皆可借贷,按照户等规定贷款数额,但游手好闲之徒不许借贷。借贷者在夏秋两次收成之后,随两税归还青苗钱。归还时,须在所借数额之外加还二分息钱,即20%的利息。如借1贯钱,偿还时连本加息应缴纳1贯200文,这是半年息。如果一年两次借贷,利息率实际就是40%。
这项类似近现代农业银行贷款的法令确实反映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由于这不是商品经济发展使然的结果,以农为本的国家既缺乏向全国人民放贷的物质基础,民众自然也没有还贷的能力。与高利贷相比,40%的利息可能不算太高,但其绝对利息率仍然是非常非常之高的,是借贷者的沉重负担。在王安石变法所有措施中,这项法令最为引起人们的争议,甚至于影响了变法的整个进程和结局。由青苗法是否可行而引起截然对立的两派争论,导致宋神宗对这项法令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并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由变法而形成的两大阵营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
变法派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宋神宗
24岁
王安石
江西
51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惠卿
福建
40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曾布
江西
36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王雱
江西
27岁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
李定
江苏
45岁
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
吕嘉问
安徽

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
邓绾
四川
44岁
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
舒亶
浙江
31岁
判司农寺、御史中丞
谢景温
浙江
50岁
侍御史知杂事
韩绛
河南
60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
章惇
福建
37岁
编修三司条例官
王陶
陕西
52岁
御史中丞、权三司使
王韶
江西
42岁
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
王子韶
山西

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
蒲宗孟
四川
44岁
知制诰、翰林学士
蔡确
福建
34岁
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
传统派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司马光
山西
63岁
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
文彦博
山西
66岁
枢密史、司空、判河阳
韩琦
河南
64岁
知汝州、权开封府
曾公亮
福建
73岁
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
赵抃
浙江
64岁
参知政事、知杭州
富弼
河南
68岁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诲
河南
58岁
权御史中丞、知邓州
范镇
四川
64岁
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张方平
河南
65岁
参知政事、知陈州
苏轼
四川
45岁
杭州通判、知湖州
欧阳修
江西
65岁
知亳、青、蔡三州
范纯仁
江苏
45岁
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
吕公著
安徽
54岁
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
孙觉
江苏
44岁
知广德军、知应天府
孙永
河北
53岁
河北转运使、知秦州
王安国
江西
44岁
著作佐郎、秘阁校理
宋敏求
福建
53岁
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
郑侠
福建
31岁
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
韩维
河南
55岁
知汝州、权开封府
表注:为了便于统计,以变法中比较重要的年份熙宁四年(1071年)作为统计年龄的标准;官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任职。
从上面两个简单的表格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第一,从地域上讲,改革派大多来自南方。在我们选取的16位改革派(神宗除外)中,竟有13位是南方人,将近80%。这一方面证明了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南方籍官员在朝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南方人士在思想观念方面较北方开明,南方人士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众多南方人士的加入,变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变法的领袖们几乎全是南方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神宗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帝王,他没有被太祖圣训所束缚,对南北士人是一视同仁的。当年太祖对南方人士大为不满,极度的不信任,所谓“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太祖在禁中刻石告诫子孙:“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就是说,不能用南方人做宰相,不能用宦官当武官。把“南士”与宦官相提并论,可见太祖对南方士人是多么的鄙视!然而历史却是无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张力早晚要突破人为的藩篱。自真宗开始,朝中逐渐进用南方人,太祖的那块刻石也不知被何人悄悄地移走了,仁宗时,因南方士人在科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在朝廷中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到神宗时,南方士人在朝廷中已占压倒的多数。这一方面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以及他们较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归功于神宗对富国强兵理想的渴望,以及对人才不拘一格地选取。从这个方面来说,神宗确实是一位有开拓性的君主。
下表则给人截然不同的印象。在传统派中,北方士人的比例大大加强,差不多要占到50%,这也决不是偶然现象。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是宋代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士大夫们不太容易受新观念的影响,他们对思维活跃的南方士人是既嫉妒又鄙视,因此,他们很容易结成联盟反对南方士人为核心的变法派。尽管宋神宗和王安石对他们过于保守的态度十分不满,但非常尊敬他们,并没有因为反对而把他们清扫出门,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从年龄上讲,两派有明显的差别。以熙宁四年(1070年)为计算标准,变法派16人(吕嘉问、王子韶除外)的平均年龄为40.9岁,传统派19人的平均年龄为56.5岁,两派年龄差为15.6岁。这一点尽管说明不了大问题,但它表明,人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易于充满进取和冒险精神,不甘心被传统所束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守成心态渐强,乐于维持而不愿意变革,追求那种“吏循则民安,气和而灾息”的理想。宋神宗此时正是20多岁的小伙子,年轻气盛,欲有所作为而大量引用年轻人是不难理解的。
第三,从阵容上看,变法派在身世上要比传统派“逊色”得多。传统派大多地位显赫,资历很深,而且大多都是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在朝野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势力。而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是贫寒出身,在朝野的影响有限,但因为他们遇到大变革的时代,加上他们的才干,因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迅速步入权利中心,成为时代的宠儿。宋代这种特有的现象,不仅对变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值得认真研究。在这批得到重用的年轻人中,确实有一些很有才华的人,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因此,我们说变法能取得成功有这些年轻人的功劳,而变法遭受的种种挫折及麻烦也与这些年轻人有关。在用人方面,宋神宗和王安石有得有失,他们自己后来也深有体会。
第四,从任职上看,改革派多在京师且身居要职,掌握了朝廷行政、人事、监察、财政等大权,这是改革的需要,否则改革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而传统派则不同,他们很多原为前朝重臣,熙宁初年一般都在朝廷任职,而随着变法的深入进行,他们越来越不合时宜,大多都被贬到地方任职。这些资历颇深的官员离开京城,对变法的加速进行无疑是有好处的;但他们遍布各地,掌握地方大权,却无形中又成为变法实施的阻力。这是一对矛盾,但当时宋神宗和王安石解决不了这个矛盾,因为他们既要全力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又不能对这批老重臣采取过分严厉的措施。改革派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而这个难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不派遣他们到地方去,而是把他们留在京城,只要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个闲差即可。如果这样,变法可能是另外的结局。
另外,从两派力量上看,悬殊也很大,在朝廷新老官员中,传统派明显地占了绝大多数。在列表的过程中发现,变法派除表中人物外,很难再找出其他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传统派则不同,除表中人物外,其他代表人物还可以列出很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由此我们看到,在变法过程中,变法是多么的孤立。宋神宗和王安石置大多数官僚的意见于不顾,是否是明智之举?他们应该想到,传统派反对变法除思想保守外,变法本身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熙宁年间的政府官员并非只简单地分为变法派和保守派,在两派之间尚有很多态度不明朗的人。但由于这些人在熙宁政坛上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就暂时不涉及他们。
除旧布新的变法,不仅是一场观念的较量,而且存在利益的冲突。有人在研究变法时,把两派斗争的根源过多地归结于他们之间利益的冲突,其实这是不妥的。许多法令其实并不直接涉及到某些政府官员的利益,但他们仍极力表示反对,他们反对变法大概主要出于观念上的原因,并非所有的事件都能从经济上找出其产生的根源的。传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惰性更是新思想的大敌。当然,新事物新思想也非完全正确无误,因而,在某种情况下,这种传统和惰性具有某种修补的作用,新思想是发明创造,传统和惰性是文化积存,历史要前进,依靠的就是这两股力量的冲突与交融,二者缺一不可。我们不可片面地认为只有新生事物和新旧观念会发生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的。以此为出发点,来理解变法过程中的两派斗争即变法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会有帮助的。
熙宁新法的两派对立,实际主要是因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并由此形成了改革派“新党”和传统派“旧党”,两派的斗争延续了30多年,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变法过程中,尽管变法派往往只占朝廷官员中的少数,但由于神宗是一位坚定的变法派,他基本上站在变法派的立场上,因此变法始终是向变法派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尽管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传统派基本处于不利的位置。
这里有一点也需要指出,宋神宗在变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变法进行的前期阶段,宋神宗全力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因此,变法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在变法的后期阶段,宋神宗对王安石及其他改革派其他人物的信任感和希望逐渐降低,因此,变法速度减缓。
关于司马光与变法的问题
在传统教科书中,司马光总是被当作改革派的对立面、作为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而出现的。总的来说,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必须认识到,司马光和其他反对变法的人是不一样的,这里主要指他的人品、威望和才华。
宋神宗对司马光是非常敬重的,有意重用他。但是,因为宋神宗下决心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要改祖宗成法,要提拔变法派领袖王安石,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意见处处不合,最后皇帝全盘采纳了王安石的改革意见,所以司马光坚决辞职,不肯再在朝中担任任何职务。有意思的是,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的私人关系始终不错,各自对对方的学问和人品都很尊重,但政治见解的不同使他们各自代表的两派形同水火。以司马光为旗帜的反对派,再加上德高望重的韩琦、文彦博等老臣,使变法派在初期显得势单力薄,若不是神宗皇帝的全力支持,新法是绝难推行的。
司马光是中国最为传统最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其人品、学问皆可为世人楷模。尽管他曾说过“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话,但实际上他决不是那种泥古不化的人。他只是觉得宋神宗太年轻,虑事太浅,求治心太切,用人亦欠周全,所以才站出来提醒神宗的。神宗了解司马光的这些优点,因此他对司马光的话是认真对待的,至少在变法的初期阶段,神宗能听取司马光的意见。司马光主张渐变、小变,不要大变,老祖宗的基本规矩不能变,对此,宋神宗不能接受。
吕惠卿是改革派新锐,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司马光和吕惠卿在宋神宗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争辩的内容表面上看是《周礼》中所说的先王之法究竟有没有变化,而其实质则是现在需不需要变先王之法。吕惠卿说,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有五年一变者,有三十年一变者,如刑法、巡狩制度等;也有百年不变者,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不变化的只是伦理道德而已。司马光对人品极差的吕惠卿非常反感,他起初极力反对变法的理由就是因为变法派中集中了太多的品行不端的人。司马光在批驳了吕惠卿“变”与“不变”的理由不能成立后,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三朝名臣言行录》卷7)司马光在这里批评得有道理,尤其说屋非大坏不更造,即使更造也应有“良将”与“美材”,言下之意是说你吕惠卿算不上什么“良将”与“美材”。此话把吕惠卿说得无地自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在背后诋毁司马光。当时两人的情绪都很激动,宋神宗不得不出面打圆场说:“这只是争论而已,何必伤了和气。”此事迅速传出,有人开玩笑说:“一个陕西佬,一个福建佬,怎能合得来呢!”
变法轰轰烈烈展开以后,宋神宗对王安石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不太能够听得进其他的意见了,因此改革越来越偏激,越来越走极端。变法最终走向失败,与改革派不能兼听各方面的意见有极大的关系。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与郑侠上《流民图》
郑侠,字介夫,福建人,治平年间进士。王安石曾对郑侠非常欣赏,并收他为弟子。自变法开始后,郑侠对变法的某些措施越来越有意见,多次拒绝王安石对他的任命,后来他成为变法的坚决反对者。郑侠把熙宁六年(1073年)至熙宁七年的大旱归咎于王安石的变法,他想上书给宋神宗,弹劾王安石,又担心皇帝不听取他的建议,于是他就把自己所见所闻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呼天抢地的悲惨情景绘制成《流民图》。郑侠先通过正常渠道把此图及弹劾王安石的奏章送上,但没人敢呈进宫里。不得已,郑侠乃假称密旨,发快马递到银台司。
宋神宗对《流民图》上描述的流民的惨状惊讶不已,反复观看,悲伤垂泪,以至夜不能寐。据记载,宋神宗在看了郑侠的上书和《流民图》后,采纳了他的很多意见。第二天,宋神宗在未征得王安石及其他大臣意见的情况下,即命令发放常平仓中的粮食,赈济流民,还令暂罢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后又恢复执行,但这无疑是宋神宗对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的直接否定,也预示着变法艰难的前景。
一天,宋神宗同母亲高太后和弟弟赵颢一起到后宫看望太皇太后(仁宗曹太后)。太皇太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很苦,像那些人们不赞成的青苗法等,就罢了吧。”
“这些措施是为了造福百姓,不是给他们造成痛苦。”神宗回答。
太皇太后又说:“王安石的确有才学,但现在他招致了很多人的怨愤。你要是真想保全他,不如先让他暂时离开京城,一两年后再让他回来。”
“本朝众多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是栋梁之才。”神宗说。
赵颢插话道:“太皇太后的话非常正确,陛下不可不好好想想啊!”
神宗听后非常生气,怒不可遏地说:“你是说我败坏天下了?那你来当这个皇帝吧!”
赵颢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分了,嘟囔到:“也不至于这样啊。”
神宗不好当面顶撞太皇太后,只好对弟弟发脾气。这次家庭聚会尽管不欢而散,但神宗最后还是听取了太皇太后的意见。第二天,王安石即被罢知江宁府。这就是王安石的第一次被罢相。
王安石的用人与变法失败的关系
在学问、道德与人品方面,王安石都是一流人物,在这一点上,连他的政治夙敌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但他的变法并未取得最后的成功,原因何在?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王安石用人不当,一批有才无德的“小人”成为王安石的最得力助手,导致变法在执行时走样,不得人心。
被称为“护法善神”的吕惠卿是一个极有政治天赋的人物,王安石曾对他称赞不已。熙宁初年王安石初为参知政事时,曾对宋神宗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从新法的实行过程来看,安石此话不假,如果没有吕惠卿的坚决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工作不会那么顺利。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吕惠卿的弱点同样非常突出,这就是他的私心太重,心胸狭小。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吕惠卿这种自私的秉性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第一,为达到取代王安石的目的,大说王安石的坏话,损坏王安石的名声;第二,排挤曾与自己共同主持新法的同僚,对此,沈括、韩绛等人很有意见;第三,大肆提拔自己的兄弟及亲朋好友,如其弟吕升卿、吕和卿、妻弟方希觉等人,在吕惠卿政务期间迅速得到提升;第四,谋取私利,大肆置办田产。
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邓绾,也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他有句名言:“笑骂由汝,好官须我为之。”从这句话可以想见其为人。但就是这种人,却一直得到王安石的提拔。邓绾依靠高超的献媚术,迅速升到御史中丞、龙图阁侍制的高位。他利用言官的弹劾权,确实为王安石帮了不少忙。但他人品太差,见风使舵,谁有用就歌颂谁,谁无用就贬损谁。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他见吕惠卿有代王安石的可能,于是跟在吕惠卿的后面说王安石的坏话,俨然成为吕惠卿的忠实信徒。王安石复职后,邓绾又极力掩盖自己的行为,故意拉开与吕惠卿的距离,甚至又说起吕惠卿的坏话,“奋力”揭发吕惠卿私置田产等不法行为。邓绾的露骨做法不仅使宋神宗很生气,连王安石也觉得此人太没有原则性。宋神宗厌恶其为人,亲自下令罢免了邓绾的官职。不久以后,王安石便辞职,结束了他的变法生涯。
在识人用人方面,王安石相当的书呆子气,他自己是君子,往往就认为他周围的人也是君子,他的这一缺点对变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变法期间,由王安石提拔的一大批新锐官员都被人们视为“小人”。在王安石罢相前后,宋神宗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王安石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退居江宁养老时,才逐渐对此有所认识,但那时已经晚了。
宋代的中央官制
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等机构。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
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作宰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作副相,称参知政事,此后成为定制。
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全国统一后,宋太宗甚至曾亲自裁处。
审刑院──宋太祖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宋太宗时,又在禁中设置审刑院。各地上奏案件,先由大理寺断复,再报审刑院详议成文,上奏皇帝。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于皇帝。
学士院──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包括宰相的任命、对外的国书等。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御史台──宋沿唐制,朝廷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初无专官,由其他官员兼职。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察院),考课朝廷官员得失。官员遭到御史官弹劾,就要贬调。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如尚书、侍郎等供定薪之用,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虚衔,如学士、待制等,不是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如枢密使、三司使等。
宋代的禁军
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首先是选练。禁军选全国精壮充任,赵匡胤最初捡选强壮士兵作为兵样,遣至全国各地,令地方照样召募,后来改为木梃,并规定尺寸,由地方官依样挑选送往京师。当时禁军的标准是琵琶腿,即大腿粗壮者,车轴身,即肩宽腰细者,身高为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其次是建置。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最后是军权。聚集在京师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统辖,称为三衙。三衙只在平时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样,禁军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宋代的科举
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相当复杂繁琐,但最主要的有乡、省和殿试三级考试过程,大体上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主要在州一级考试,一般由州通判负责主持,本州官私学校学生都可报考。考试合格者称“举子”“贡生”,再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省试。这里所说的省试,并不同于明清时各省区里的乡试,而是指属于尚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举子考试。宋代省试的考官不像唐代那样通常由礼部某个固定的官员担任,而是由皇帝和大臣会商后临时任命,称“知贡举”,属于不固定的差遣性职务。省试通过后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宋代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进士、明经、诸科、制科、童子及武举等几类。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内容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和策论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
宋代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
1.“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2.“弥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3.“誊录”制度。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即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
4.“别试”。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和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3.学术观点
学术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争论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900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汗牛充栋。仅以20世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研究、评议王安石的传记、变法史实的专书达90余种,论文约千余篇,而这些论著又是毁誉、褒扬,莫衷一是。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就说:“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封建的学者把他看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王安石)扬马(司马光)”的观点又流行一时。
在20世纪以前的800多年中,对王安石的主流评价。
从南宋至晚清绝大多数史家及思想家评论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最为主要的观点,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并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这个观点的出笼恰恰是与南宋初期的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宋末年,女真族贵族建立的金政权灭辽之后,又发动灭亡北宋的战争,宋徽宗不敢承担历史的责任,匆忙让位于宋钦宗。宋钦宗为了挽救危局,争取人心,首先贬窜祸国殃民的蔡京集团。因为蔡京不仅营私舞弊,贪污腐化,残害忠良,而且自称是王安石的弟子,打着王安石的改革旗号继续进行所谓的“改革”,所以后来人们在检讨造成北宋危亡的原因,以确定由谁来承担造成国破家亡的历史罪责时,自然就把责任推到了王安石身上,认为王安石是历史的罪人,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
在宋明史书中,王安石经常被描述为北宋亡国的元凶,这种观点几乎成为官方定论,并被社会普遍接受,如编于南宋后定于明代的话本小说《拗相关》就是以“我宋元气皆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为基准,把王安石描绘成为一个祸国殃民、刚愎自负、不近人情的佞臣。
尽管自南宋以来,王安石“受谤七百有余年”,但其中间也有为其辩诬鸣怨,给予王安石个人品质以高度评价。清人蔡上翔的《王荆公年谱考略》一书是晚清以前为王安石辩诬的代表作,影响很大。另外,王安石不论受到何种的非议或诬谤,在他的江西老家,人们还是以出了像他这样一位“乡贤”而感到自豪。乡人们不仅延绵不断地为他供祀香火,而且勇敢地站出来,为历史不公的评价鸣不平,为他所受的历史冤屈辩诬正名。如著名学者陆九渊、吴澄、虞集、章衮、陈汝锜、李绂、蔡上翔、杨希闵均是江西临川人,王安石的同乡,他们对王安石的褒扬,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龚自珍是19世纪前期开先风的思想家,面对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他指陈时弊,倡言“更法”推崇王安石,认为只有像王安石那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国家才有希望。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梁启超1908年出版的《王荆公》一书是20世纪上半期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大的著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自南宋以降至元明清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价一直以否定性评价为主流,直到此书出版才改变了南宋初以来的这种局面,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变法以全新的评价,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总之,“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梁启超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遵奉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后20年的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其最高理想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因而建国之初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在城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制改变成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形式,在生产资料公有的基础上,通过打击、镇压和改造地主、富农、资产阶级或称不劳而获的阶级和建立防止贫富两极化的均富机制,实现社会平等。如在城镇工矿企业实行低工资、多就业、低消费型的均富模式,在乡村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这样的社会氛围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所产生的潜在影响即表现在:五六十年代研究者对王安石的“摧抑兼并、均济贫乏”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称赞,甚至把是否坚持“摧抑兼并”看作是熙宁与元丰以后变法性质变化的路标,并以此衡量变法的进步与倒退。
及至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私有制取得了一定的合法性,社会生活观念也由嫉富、抑富转向羡富、扬富,理论界则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种种弊端进行抨击和反思,这些变化也在悄悄影响研究者对王安石的“摧抑兼并、均济贫乏”的变法思想进行新的思考,集中在两点:一是对王安石试图通过“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来达到“摧抑兼并”的作法提出批评,认为摧抑兼并实质上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来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有人认为,经济政策上的倒退,最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强权干预;变法扩大了封建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发达,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二是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摧抑兼并、均济贫乏”的措施,不仅没能摧抑兼并,而且加重了贫民的经济负担。这些新思考的背后显然打着很深的时代印记。
学术界围绕王安石变法是否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变法企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把国民经济纳入商品、货币的轨道上来,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而商业活动需要排除一些障碍,因此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变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很多重要城市商业的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打击,是不折不扣的倒行逆施。
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的消长,也直接影响着王安石变法研究评价标准的变动。20世纪50—70年代,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是判断历史问题的基本准绳。因此,王安石变法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便成为讨论的中心话题,虽然论者的观点、立场不尽相同,但“中小地主进步论”是这一时期评议王安石变法的主流看法,即: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个改革运动,王安石代表了地主阶级及其国家的广泛利益,同时更多地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实现其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代表了大地主、大官僚等顽固反动势力的利益,他们的政治运动阻碍了历史前进,这是对南宋初以来是司马光而非王安石的传统观点的彻底否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阶级斗争学说退出历史评价的主导价值体系,王安石变法研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新动向,即王安石与司马光之争、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争不再是阶级路线之争,而是政策性的分歧。王安石与司马光治国的方法都主张变,实际上都是变法派,只是变法的主张、方针、政策不同,因而出现两种政治集团;在变法目的上,司马光提出的“富国安民”与王安石提出的“富国强兵”在实质上没有区别;两人之所以由挚友变成政敌,是因为两人的理财主张不同,司马光的理财方式在于节流,不主开源;王安石的理财方针在于开源,不主节流。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始终是20世纪研究王安石变法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虽然在三四十年代已有多种意见,但是一般多把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阶级利益的冲突和缺乏广泛的阶级基础。五六十年代则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把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变法派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二是大地主集团反动势力的强大。进入80年代以后,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的观点受到冷遇,不仅有专文对“人民群众是王安石变法成败的决定因素”、“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决定因素”两个“史学界流行的看法”提出商榷,而且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大都转向从变法措施自身存在的弊端,变法过程中出现的蜕变以及王安石的个人品质去寻找。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邓广铭先生在1997年出版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中删去了1975年版《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开首章节“北宋建国百年内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发展,”只将少部分写入后面章节,这大致反映了邓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阶级斗争”学说的一种反思。邓先生对这个问题的修改,表明他不再坚持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政权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的观点。
近年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更加深入,空洞的宏论越来越少,细致深入的分析越来越多;笼统的肯定或否定已不多见,对变法具体措施的个案研究日益成为学者所重视。总之,学术界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评价越来越公允。
4.图画说明
《宋神宗》
宋神宗(1048—1085),名赵顼,原名仲铖。英宗长子,先后封为淮阳王、颖王。英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他喜欢读《韩非子》一书,读后说:“天下弊事很多,不能不改革。”英宗于公元1067年正月丁巳日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熙宁”。赵顼即位后,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严重局面,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他励精图治,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当时,有个地方发生地震和山崩,保守派就说这是王安石变法不当,引起老天发怒。公元1073年,河北地区遭受大旱,灾民被迫逃荒。曹太后和高太后也在赵顼面前哭诉王安石搞乱了天下,要求停止新法。神宗动摇了,王安石先后两次被迫辞职,以后就一直没有出来做官。王安石辞官后,赵顼还把大部分新法维持了近十年,直到他死去。他还立志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取胜,收复失地,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他前期任用王韶,获得了熙河战役的胜利,收复了两千里故汉地。后期任用宦官李宪,因指挥失当在灵武遭致惨败。神宗半夜得到消息,起床踱步,达旦未眠,因此得病。1085年病逝,葬于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堡)。赵顼死后的庙号为神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3),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年退居洛阳,花费15年时间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全书共294四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于各种正史、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00余种,经过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有《司马文正公集》。死后葬陕西夏县。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即开封)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书中选用的正是这一部分。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弛,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五百五十余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
5.参考书目
《王安石变法》,漆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漆侠是我国著名宋史研究专家,他的这部著作是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的专著。本书旁征博引,史料丰富,观点鲜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作者采用了阶级分析方法,有局限性,但其开创之功不可没。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广铭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王安石》一书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作者对王安石非常仰慕,立志要洗刷掉历代文人泼在王安石身上的污水,还王安石真实的历史面目。本书对王安石评价甚高,对他“三不足”精神尤其称赞不已。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作者给了他最高的荣誉。
《宋神宗》,仲伟民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以变法为主线,讲述宋神宗时期的历史。此前人们把“熙宁新法”的功过都归结到王安石一人身上,这是不正确的。主持变法的主人公除王安石外,还有宋神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宋神宗在变法中的作用超过了王安石。通过此书,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变法的真相,消除一些偏见。
《大变法》,叶坦著,生活·知识·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本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重新评价,不同于老一辈学者的观点,既有充分的肯定,也有尖锐的批评,如认为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强权干预是经济政策上的大倒退等。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后研究王安石变法的一部代表性的著作。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李华瑞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分述南宋时期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由来和发展、元明清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议和20世纪中国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的学术史;对影响南宋以来最高统治者、理学家、浙东学派、史家、四库馆臣、乡贤、士人、近现代学者及其各类官私史籍和研究论著认识、评议王安石及其变法的价值取向,从政治因素、学术思想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理论层面,作了详细地剖析和诠释。书后附有20世纪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论著索引,以备检索。
《简明宋史》,周宝珠、陈振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这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断代史宋史。本书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从政治、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叙述了宋代兴亡的历史,是学习和了解宋史的基本参考书。
《宋辽今史话》,洪焕春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这是一部通俗性著作,对宋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了重点叙述,文字浅易通畅,是中学生了解宋史的入门书。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张邦炜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本书是一部简要宋史,文字简练,史实准确,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宋代历史的参考书。关于王安石变法,书中有“熙宁新法”一节。
《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陈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动机之一是要“强兵”,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之所以要“强兵”,是因为宋太祖以来执行的“崇文抑武”政策使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下降。本书即对“崇文抑武”现象作了深入分析,对加深变法的理解有帮助。
《文臣:兴邦还是误国》,黄燕生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主要讲述宋代文臣与兴亡的关系,可与上书对读,以期加深对宋朝“重文轻武”现象的理解。至于“重文”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是兴邦还是误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探究活动课一 改革与发展  山东省实验中学 钟红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以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著名的改革,即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代表和依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1.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图文资料,增加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和乐趣;
3.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把握几次改革、变法的必然性和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改革、不畏风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增强学生的变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以史为鉴,通过汲取历史上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坚定以改革促发展的信念,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二、教学建议
1.针对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建议教师的备课不应再立足于确定全部教学内容,细化教学过程。而是应当立足于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搜索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
2.建议教师在设计活动课方案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导向性,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关注现实、把握未来的意识和能力。但也要注意导向性并不等于代替学生思考,应尽量防止以自己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想。
3.在探究活动中应引导学生用己所长,加强合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既可让学生按探究的不同问题进行分工,也可按探究活动的不同任务如资料收集、信息展示、观点比较、个人看法等进行分工,教师应发挥尽可能多的学生的作用。
4.建议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阶段,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同时,本节课探究活动课的结束,也不应意味着对相关知识探索的结束,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培养起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课后延伸性的探讨。
5.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时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搜集资料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层面,更应注重准确把握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搜集资料的内容,既可有现代文的讲述和介绍,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古文阅读,还可以参阅一些史学理论的论述;搜集资料的方式,既可上网查询,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参阅历史典籍;搜集资料的展示,既可侧重于体现对手中资料的整理、理解,更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建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时,不要局限于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答案是否标准,更应当注意观察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才能、参与程度,以及资料搜集和观点阐示过程中学生体现出的思考角度。
三、教学设计
本节探究活动课设计的出发点是形成对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联系现实,达到教学目的。
本活动课涉及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著名改革,在联系前几章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尽量做到使学生站在更高的理论基础上对几次改革的原因、过程、历史影响形成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并能做到各有侧重,举一反三。商鞅变法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改革的代表,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发巨大社会变革,又以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典型,应着力借此体会改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改革过程中斗争之激烈和矛盾之尖锐很有代表性,应侧重于体会改革的艰巨性,并坚定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王安石变法是面对社会危机实行的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侧重于借此次改革汲取教训。
建议教师在学生充分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
从背景上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矛盾的积累导致社会危机出现的时候发生的,而改革又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从过程上看,改革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坚持改革才会取得成功。任何一次真正的社会改革,不遇到这种或那种阻力和反对,是不可能的。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历史上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概而言之,最高权力、改革内容、政策策略、方法步骤、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改革家个人素质等诸方面均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有力的支持;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案例一  作为课前准备,教师可向学生推介青年毛泽东于1912年所写《商鞅徙木立信论》,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关注历史,联系现实,独立思考的意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二  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角色扮演剧本,体会商鞅变法中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农民、国君的不同心态,并折射出商鞅变法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案例三  作为课后作业,可向学生推介阅读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你对该变法的评价是什么?2.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正确?3.王安石变法从良好的愿望出发,走向了失败的结果,我们要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并据此写出阅读心得。
四、与本探究活动课有关的资料素材
改革的涵义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时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这一论断对于认识改革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而广之地说:改革就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在改革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向完善发展、进步的。(摘自顾奎相 陈涴《改革史应成为一门专史》《求是》 2004年第5期)
《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可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吾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备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来由也。
虽然,非常之策,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呼,吾欲无言。
(这是青年毛泽东于1912年所作的一篇短文,被当时的国文教员柳潜先生评为100分,在卷首标注“传观”并给予高度赞誉:“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默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此篇文章中青年毛泽东对历史现象的独到见解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而教师评语中所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尊重和敬畏,更是值得广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认真体味。)
孝文帝改革中围绕迁都的斗争
孝文帝知道,“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于是,他机智地采取了一个“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计谋。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他声称伐齐,亲率三十万大军南下。群臣害怕打仗,纷纷请求停止进军。孝文帝抓住这个时机说:“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吾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迁都引起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斗争。以太子恂和鲜卑贵族穆泰、陆睿等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放弃马背生活,南迁中原,会使鲜卑人失去骠悍善战的性格和习惯,他们坚决反对迁都和实行汉化政策。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八月, “恂与左右密谋。召牧马轻骑奔平城”。此事被发觉,受到孝文帝严厉制裁。同年冬天,保守派首领穆泰、陆睿等计划从平城起兵。孝文帝立即派人前去镇压。随后,他又亲自出巡,平息了叛乱。这次叛乱是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一次较量,通过较量,沉重地打击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为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谁知道哪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课文音频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有没有人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的全部mp3歌曲(或曲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冀教版)的课本哪里可以买到?我在广州 今年9月是不是河北省开始换新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的音乐在哪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哪能看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磁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地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