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多少钱一个月:{精品}从女人的胸看中国文化的劣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43:09
转载: 从女人的胸看中国文化的劣质

             

一个民族兴盛与否在我看来和这个国家的女人的胸部密切相关。咱们把焦点放到古希腊,你会发现很多画家笔下的圣母都是很丰满的,而且男性肌肉都很有质感。再把视野调到西方发达国家,对女人的审美观都是以丰满为美。因为女性乃是母性的标志,乃是一个国家旺盛的生命力的标志,而不是现代中国人所以为的骨感。由此我想到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唐朝那个时候女人以胖唯为美,恐怕不是偶然。而仅仅过了不久----到了宋朝对女人的审美却大大变样,他们以为女人就应”杨柳小蛮腰”,很久以来女人沦为男人手中的玩物,于宋朝恐怕最甚.我认为宋朝乃是中国文化最黑暗、最劣质的一个时期。我们知道儒家文化最极端的时代就是宋朝,程朱理学打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于此在文艺方面的表现,我要提一下宋词。我知道单纯以婉约和豪放来区分宋词的风格是不合理的,而我认为这两个词汇恰恰是我们阅读宋词的时候最直觉的感受。我的思考是这样的——

1、         为什么宋词数目中婉约派会大大多于豪放派的呢?

2、         什么样的男性词人才能写出“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之类的话呢?

3、         宋词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

稍微读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宋朝时,国力衰弱,外族对中央政权侵扰频繁。我认为宋朝时代的男性已经完成了自宫行为,如果男词人心理不扭曲、变态,写出如此之柔的词是不可以想象的。

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还喜欢骨感呢?我认为是因为国家的生命力不够旺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我认为不怒恰是中国人普遍的做事风格。一个国家的人没有喜怒哀乐,这是很可怕的。在我看来,恰恰是民族精神不够活跃的体现。现在时代国人阳痿,女人不女,男人不男,很难说这个国家的民族是不是发生了变异.我小时候经常在天明的时候听到鸡叫,在这几年我却发现往往是在午后你能听到这种声音,生命的种群一旦产生变异,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为此我们要问我们的国家怎么了?

 

我们常以“外儒而内释老”而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实际上由儒家、道家、佛家三者汇成的血液里缺少疯狂的因子,稍微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你会惊讶的发现,古代社会国力空前的时代都是由蛮夷而非汉人统治才得以兴盛的,或者国力兴盛的王朝时代都对本国的文化采取了较开放的文化政策,它一般不会过于推崇任何一种文化。而一旦这个朝代获得统治地位的时候它又会把儒学推到很高的位置,秦国、北魏、元朝、前清甚至是唐朝在开始建国的时候都不是把儒家看的非常重要,或者说他们压根不习儒学。我想那是因为在一个国家开始形成的时候必须采取侵略斗争的形式,而传统儒家文学恰恰缺少这种特质。但是当国家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政治开始稳定的时候它就需要“礼”的规范完成统治,而这种统治恰恰会导致朝代的灭亡。

  西方的强盛是建立在对弱小国家的侵略和压迫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根本不同。罗素说“中国人由于自己国力的衰弱而不可能去损害其他国家,并且只能靠发扬自己的长处和自力更生来获取自己乐于得到的一切东西。”他这种观点的前提是不正确的,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不具有侵略性的,而不是因为国力的衰弱。事实上我们国家历史上曾有奴役外邦的历史元和前清就是很好的例子。事实上儒家哲学完成了对大多数中国人的阉割,对很多人来讲骨子里不再有反叛、侵略的因子,所以国人只守不创,躺在祖宗的基业上吃老本。顾随先生<中国诗词讲记>中看到先生这样评论 “中国文学中缺少’生的色彩’.’生’可以分为生命和生活二者.吾国文学缺少生的表现、力的表现。”我以为顾随的评论切中肯綮.我想起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这样评价中国文化”那种崇高的、理想和美丽的”,却不属于他的艺术和技巧的领域范围内。”

 

 

罗素在《中西文明的比较》上说“中国在世界上的衰弱,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人的美德。”,这种认识非常深刻,其实这种美德就是儒家文化“和为贵”的体现。”孔子及其追随者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没有宗教教条的伦理学说。这种伦理学说既不会产生一个有权力的传道者,也不会导致因政治或宗教信仰不同而带来的迫害。孔子学说无疑在培养整个民族高雅的举止风度和良好礼貌方面获得了成功。”所以我们对孔子的学说要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孔子仅以一本<<论语>>就对中国人的性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我看来的确太不可思议,假如没有政治的参与儒家哲学的影响不会如此之大。而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影响的副作用越来越会体现出来,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基于“家庭”一套伦理体系是基于封建传统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人“家“、“宗族”的观念是十分重的,与此同时是各种圈子和利益集团的产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家”的观念是逐渐解体的,从核心层面看儒家哲学才是真正现代化发展的桎梏。现代化的进程说的直白点就是西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中国来说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仅就文化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贞操,传统道德堕落和沦丧,传统价值观开始崩溃。举个例子在儒家文化里面强调的“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开玩笑,要想富且贵怎能有义?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现在已经沦为妓女,人人蹂躏,然而这也是必须.换句话说中国真正的振兴的过程乃是妓女从良的过程. 我们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的时候最容易落入儒家伦理道德的批评范围之内,然而最后必然会悉心接受。因为事实出现的范围已然渗透到每个家庭内部,

再者以儒家为指导的传统文化太过强调文艺和现实的关系, 用孙隆基先生<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观点,儒家的观念对国人的身心有很大的约束,结果导致了中国人的单向思维 ,没有多少创新力还有就是骨子里的奴性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远大于创新. 通俗地讲就是”只守不进”,这或许能从文化层面解释为什么中国足球一只是守球为主,却不能进球的原因.

在看近代以来的中国各方面的发展.就经济方面来说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向中央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这容易导致的是中心繁荣,而地方受到忽略。一个国家好比一个人不能只有一个心脏就可以存活,还有每个细胞,每个组织相互配合.再者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不让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幸福的感觉,那么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就文化层面来说一百年之前罗素就说”中国的传统文明已经变得保守,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内已不能创造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一百年之后我们其实也没创造多少出东西.就哲学来讲中国哲学的发展先秦以来几无进步,至于民国以来冯友兰之流也是阐释太多,没有创建。

一个民族总要有为之沉醉的艺术,这是一个民族的文明表现.现。中国压根就没有高雅的艺术.前些年能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最高的电视台上竟然有男扮女装的演员获得高呼,你就可以猜出中国艺术是什么样的状态.再者笔者曾参过一个钢琴音乐会,参加的人多半是大学生,但台上的人钢琴演奏的时候却却有好多人在嗑瓜子,这可是我们国家的栋梁啊. 在我看来 中国人现在的艺术真就是狗屎,好多人欣赏所谓的艺术,真就好像一只苍蝇嗡嗡叫的津津有味的吃狗屎.我们学习西方,学的还不够.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先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化、政治,然而我们真的学到了什么?西方的好东西没学到,到学了汗多不好的东西。这就是没逮着狐狸还惹了一身骚。中国人无论学西方的什么都是很失败的。因为中国人恰恰忽视了西方人的思维。

 

在五四时期就新旧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曾做过几次大大小小的论战,我的问题是作为五四急先锋的鲁迅等人不可能不知道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然而他们为什么如此决绝地反对传统文化呢?他们太懂得中国文化的巨大和合性。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如果当年他们不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那么传统文化的劣根会甚嚣尘上

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斥鲁迅说其一身鬼气,然而我要说鲁迅的魅力要在几百年之后才能尽显,中国真正伟大的思想家有两个,一个要属孔子,另一个就推鲁迅。一个是建造者,一个是破坏者,虽然鲁迅并没有完全撼动传统文化的疴疾,但是他能毁坏几千年的文化之屋,可以说他的力量也是魔鬼之力,因为在中国破坏要比建设困难得多.可以说是鲁迅--那个时代魔鬼让中国告别了一个旧的世纪,开始了另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要对鲁迅做一个世纪审视.以我们的现在国家的思想状态,每个人都要向鲁迅下跪.我们把鲁迅拉下神坛,这是好的现象,然而却把大多数国人提高到太高的位置.一般的人怎么能和鲁迅平起平坐?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导致传统文化的脱节,而我认为这正是它最伟大之处。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乃是造成整个传统文化的断裂甚至缺失,这种现象乃是国家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文化就如酱缸,无论什么文化到了中国都会打上中国烙印,而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酱缸的大清洗。不要担心处理方式的极端,因为无论何种极端的方式到最后也有温和的历史残留物。未来三十年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思维,传统文化恐怕要在100年之后再去回头.

在我看来五四的启蒙远远不够,如果五四再坚持三十年,中国肯定有巨大的改变,可惜我们失去了这个机会,历史没有假设. 罗素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忍耐性的民族;其他民族的人考虑几十年完成的事情,中国人则考虑用几个世纪的时间去完成,中国的这种忍耐性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经得起等待”。让我们再次回想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流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不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是打到的.”实际上中国的进步不是经济的进步,乃是文化的进步,真正的复兴,也是文化的复兴。这个恐怕需要100年,或者还不止。

 

我在这里引用一百年前两位外国人看待中国人的观点:


面子问题        

缺少时间观念

贪心

懦弱

缺少同情心

懒散

缺少激情(又会造成集体狂热的激动)

 


以上来于1927版罗素《中国人的性格>


 

 

天性误解

拐弯抹角

柔顺固执

心智混乱

麻木不仁

蔑视外国人

缺少公心

因循守旧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缺少同情心

相互猜疑

缺少诚信


忽视精确


 死要面子

效率不高

 

 

 

 

 

 

 

节约持家

勤劳刻苦

礼节

忍耐和执着

知足常乐

 

孝道

仁慈行善

生命力顽强


以上来自斯密斯<中国人的性格>


这是100多年前,两位外国人观察中国人的结果10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民族性改变了吗?


 

 


未来中国想要发展,首先必然要进行教育的改革。这乃是决定国家命运之关键。说白了也就是继续延续五四的启蒙之责任。我在先前一篇文章《论死亡》中谈及我对教育之看法,现在援引如下:

 

“我认为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变革期,在这个时期对教育的重视无论提高到哪个程度都是不过分的,一切的危机根源都是教育的危机、文化的危机,只有建立一个真正和谐、健康的教育体制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之策,因为学校里面的学生就是将来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假如他们在学校里面受到的是不正常的教育,在我看来对国家的危害简直不堪想象。”

中国的进步总是由少数人参与和完成,文化的福祉并没有带给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多少实在的利益.未来中国要进步,必然要有一大批觉悟之新民这就是教育启蒙之必要.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因为目前的受教育者乃是国家建设的承担者,只有做好教育的启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面貌。因为这些人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他们乃是国家的栋梁。如果学生是一群强盗,这个社会的未来一想而知。我们目前的教育是在犯罪,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之极大不负责任,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所意义的课程和活动上面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性的屠杀。中小学教育且不看,就大学教育造成的整个大学的同质化,我们的学生只背课本,在我看来大学已然成了养猪场。如果这群猪进行国家建设,这种结果简直富有戏剧性。先有人谈教育闭口开口不离北大清华,先不说北大清华乃是中国学生之九猪一毛,在我看来北大清华也是中国教育界之得性病之睾丸,有着难言之苦衷。

 

我堂堂中华,巍巍乎高哉! 现在东西方各发达国家已在上个世纪的不同年代完成了民族的自强,已然只有一个东方国家­-——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罗素说“当今中国的情势提出众多的问题,大体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人们不能绝对孤立地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的问题,因为每一方面的问题本身和其他诸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我认为中国文化的问题,不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人类都有最重要的意义。”

没有人会怀疑二十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世纪,诚如一百年以前罗素先生曾预言“未来的200年将表明,中国何去何从是影响整个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中国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问题,恐怕也是一个谜.或许等到这个国家的女人以胖为美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大变样.

 

 

p.s

本来想写一篇大文章<中国文化的问题>可是发现真正起笔却很难,因为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不见得搞清楚,更何论评价这个文化的深层问题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我越来越觉得中国文化里面有着巨大的问题,至于这种问题到底是什么,我可能只是一头鼻子比较敏锐的狗嗅到了某种气味,至于这种味道的来源是什么,我得花时间去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