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公司和中介的区别:中国将动用财政手段调节货币偏紧对经济的制约 | 财经 | 深度分析 | cn.reuter...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23:50

中国将动用财政手段调节货币偏紧对经济的制约

2011年 11月 22日 星期二 17:08 BJT 

记者 药朝清;编译 肖群英/兰秀娟

* 财政政策将在保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中国目前料维持货币政策稳定

* 央行在放松信贷上行事谨慎

* 2012年初之前不太可能降息

路透北京11月21日电---中国地方政府怨声载道,说央行的紧缩政策引发了经济增长、岁入和债务方面的问题,这掀起关于政策转向的市场传闻.但中国政府最高层对财政调节措施的关注程度看似要高于货币政策方面的不满之音.

中国出台一系列小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并降低审批费用,彰显了中央政府遏制"温州式"借贷狂潮的立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考察温州之後宣布,有必要进行经济"微调".

很多投资者将温家宝的讲话解读成利率政策即将转变的讯号.在中国,对货币政策有最终决定权的是中央政府,而不是央行.

中国领导人将在定于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2012年的经济政策描绘蓝图,届时的经济工作重点可能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由于通胀依然相对较高,我们不能轻易转变政策立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郭田勇指出.

"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解决贫富收入差距方面,财政政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称.

今年1-10月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8.1%,全年收入有望达到10万亿(兆)元(1.6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而最新的数据显示通胀率为5.5%,仍远高于今年4%的目标.在此条件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理应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熟悉政策讨论的分析师称,关键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的政策激辩中占据了上风.虽然缺乏独立性,但人行对通胀的立场却比其他政府机构都要强硬.

在央行看来,匆匆释放信贷是冒险之举.因为一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通胀就会卷土重来,而且房地产行业也会有再次过热之虞,从而让央行控制物价上涨的努力前功尽弃.

**货币政策招来不满**

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慢--第三季经济成长率降至9.1%,低于首季的9.7%和第二季的9.5%.分析师预测,2012年经济增幅会略缩减至8.6%,但仍在政府的乐见区间之内.

就业市场仍旧紧俏,这与2008年的情况截然不同.在当时出口滑坡导致数百万人失业,促使央行调降利率.

央行在从去年10月到今年7月期间五次调高利率并九次调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很多地方投资计划叫停,因而饱受地方官员的抨击.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之乡,当地许多私营业主因为还不起民间高利贷而逃跑.官方消息人士称,这些欠债逃跑事件发生後,对央行的指责变本加厉.  

"地方政府和小企业都希望拥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央行一位官员指出.

这位要求匿名的官员说道,"一些人甚至希望欧元区的债务问题恶化,这样政府就可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措施."

但中国不大可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因为政府仍在抗击通胀、应对前一轮刺激计划在信贷方面留下的副作用.中国在2008年全球危机最严重的关头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13%的经济刺激措施.

刺激政策的一个後果,就是银行对地方政府无节制地放贷,导致後者债台高筑.地方债务水平的官方估测是10.7万亿元,分析师担心这些债务恐摧垮经济.

这一次采取对企业减税和强化社保以刺激消费的做法,要胜过将资金投向道路和机场等项目设施.

**政策微调**

温家宝结束温州考察後,要求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这仍不足以扭转货币政策的基调.

银根紧缩对小企业的冲击最严重,因为银行喜欢将钱借给有国家背景的大企业.由于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它们的困境牵动着政府的神经.

中国10月新增信贷较上月增长25%,暗示银行系统的信贷环境出现松动.

与此同时,央行淡然处之,在上周发布的季度报告中称,如有必要将进行政策"微调",但整体政策立场将维持稳健.

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系统挹注资金,同时下调央票发行收益率.

鲜有分析师预计会直接降息,除非通胀率回落到4%以下且经济前景急剧恶化.

高盛分析师预测,2012年会有两次幅度为25个基点的降息,但前提是总体通胀率低于3.5%的指标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他们认为这种情况将在2012年第二季实现.

另一方面,除非流入资金干涸对银行流动性造成影响,否则2011年底之前调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机会渺茫.目前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位于21.5%的历史高位.

每年临近年底时中央政府通常会支出现金结余,这料为近期的流动性环境提供一定支撑.

"我们不相信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很快从中性进一步转向宽松,但我们的确认为货币紧缩的最难过时期已经结束,"瑞士信贷驻香港分析师陶冬表示.(完)

--译文审校 吴云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