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推销笔的是传销吗:近距离天体宇宙学红移计算公式(补充内容)(§2.3.4)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7:03:57
解析宇宙学导论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3  距离模数与星等系统
2.3.4 近距离天体宇宙学红移计算公式(补充内容)
(注:以下内容是在薛世康先生的指点提示下补充的内容)
我们还是看看实际情况吧。以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这颗恒星来说,你说它存不存在宇宙学红移,按照目前理论来解释,太阳是不存在宇宙学红移的,如果存在,你说它是多少呢?这确实无人回答的上来,然而,在《解析宇宙学》于2009年3月8日诞生后的今天,我们有了定论了。
实例2.3.4.1 太阳的宇宙学红移
计算恒星的宇宙学红移,需要知道恒星的两个直接观测参数就可以进行,这两个直接观测参数是它的视星等和光谱类型。就太阳来说,太阳的视星等为-26.74,光谱类型为G2V,试求太阳的宇宙学红移值。
解:
1 依据赫罗图,我们很容易知道,光谱类型为G2V主序星的绝对星等是4.68。
2 依据距离模数定义,太阳的距离模数mv-Mv=-26.74-4.68=-31.42。
3 依据基于周坚红移定律的近距离天体宇宙学红移计算公式(2.3.4.6),太阳的宇宙学红移就是:

由此可见,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仍然存在着宇宙学红移,虽然它是在10的负15次方的数量级上,虽然我们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无论如何它是存在的,如果按照现代标准的宇宙学理论来解释,太阳同样也是远离地球在退行的,这显然与实际观测情况不符。
既然说太阳存在1.231509×10-15的宇宙学红移,那么如何验证它呢?问的好!现在我们就验证一下,依据周坚红移定律(1.4.2.5),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

将它换算成天文单位(AU)就是1.072569AU(天文单位),我们实际测量的日地平均距离是1AU(天文单位),它们相差0.072569AU(天文单位),误差率小于7.5%。在天文观测中,误差率在10%以内就已经是非常高的精确度了。
实例2.3.4.2 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的宇宙学红移
我们再以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的实景观测为例计算它们的宇宙学红移。

图2.3.4.1 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的实景观测成像(转自每日天文一图 (北京天文馆镜像):http://www.bjp.org.cn/apod/2006-12/29/content_7253.htm)
在图2.3.4.1这幅壮丽的宇宙景象里,对角线上从东到西 (由左至右),蓝色的亮星分别是参宿一 (Alnitak)、 参宿二 (Alnilam)及参宿三 (Mintaka)。依据http://cds.u-strasbg.fr/网站查得,参宿一的视星等是1.79,光谱类型是O9.5Ib;参宿二的视星等是1.70,光谱类型是B0Iab;参宿三的视星等是2.23,光谱类型是O9.5II。
解:
1 依据赫罗图,我们很容易知道,光谱类型为O9.5Ib次亮超巨星的参宿一的绝对星等是-6.12;光谱类型为B0Iab是最亮超巨星与次亮超巨星之间变化的一个变星谱,取平均值的参宿二的绝对星等是-6.50;光谱类型为O9.5II亮超巨星的参宿三的绝对星等是-5.57。
2 依据距离模数定义,参宿一的距离模数mv-Mv=1.79-(-6.12)=7.91;参宿二的距离模数mv-Mv=1.70-(-6.50)=8.2;参宿三的距离模数mv-Mv=2.23-(-5.57)=7.80。
3 依据基于周坚红移定律的近距离天体宇宙学红移计算公式(2.3.4.6),参宿一的宇宙学红移就是:

参宿二的宇宙学红移就是:

参宿三的宇宙学红移就是:

由此可见,无论是近距离的恒星还是远距离的恒星,它们都存在着宇宙学红移,只是距离越远宇宙学红移越大而已。那么,对于参宿一、 参宿二及参宿三来说,它们到我们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呢?这就又用上了周坚红移定律。依据周坚红移定律(1.4.2.5)进行计算,参宿一的距离是1245.758759光年,参宿二的距离是1423.750646光年,参宿三的距离是1184.224262光年,它们与真实距离的误差率不会大于10%,多数在5%以内,其误差来源主要是观测精确度带来的,比如光谱类型分类不够细腻等。由此可见,这三颗恒星由近到远的排列次序是参宿三、参宿一,参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