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的图标: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9:25:48

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

 

柳冠中教授 :
    我们在你们科学家面前算是搞艺术的,从这个角度我来插几句,到底什么是艺术,到底什么是美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误会太深了。所以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对艺术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好看,美不是好看,好看就标准多了,且因人而异。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根本不是好看不好看,我认为的好看跟你认为的好看不会一样,因为我们所处的背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教育、或者我处的地位跟各位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咱们非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一元的,是一个多元的。即使是“标准&也是一个暂时的。我们国内科学与艺术严重地脱节,造成了很多的误会,这个鸿沟太深了。如看月亮,我们年纪大的人,或者是经历坎坷的人看月亮会联想很多;对一个孩子来说,月亮不就是一个大银盘吗?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所以我也想谈一点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现在谈的都是具体的现象,也就是说就“物!论“物!。虽然成语是就事论事,但实质只是就物论物。而“事!与“物!是不同的,“事! 包含了“物!,而“物! 是人办事需要的“手段! 或工具,“事! 是评价“物! 的“平台!,是“物!存在的依据。
    我们工艺美术学院"1999 年合并到清华,我是在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是在一百多年前在欧洲首先设立的。这是新概念。我们讲的“设计!跟清华汽车工程专业讲汽车设计,好像有关系,但是一交流、一沟通,他们总觉得我们是搞外观造型的,说汽车没有技术根本谈不上汽车。但我说:我要汽车干什么?我为什么要汽车?我要的不是物,我要的是交通。人需要$%&’(’)*,而不一定要+,-。“交通! 是“事!,“汽车!是“物!,交通是人的需求本质,而汽车则只是一定条件下满足交通的载体。而载体———物是在变化发展的,“设计!则是对“事!———本质需求的再思考,再创造。阻碍我们“原始创新!的最严重障碍是思维方法的误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建立了./ 年了,没有造出一辆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车子。不管发展小汽车也好,发展轻轨也好,实质是实事求是地解决老百姓的交通问题,该什么车就是什么车,不要车更好,这是一个“系统!。技术是干什么的?我的理解不一定对,技术只是在解决“交通系统! 这件“事!,或是为实现人的愿望而被整合的工具和手段。“原始创新!则是要提出人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的新需求系统———新“事!之概念系统,即中国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目标系统不明确的话,我的手段就会冲击目标,最后失去了方向,也就谈不上“战略创新!。那么就有人提出来,我们要不要模仿美国的隐形飞机?我说为什么要模仿?首先要弄明白,我们的国防战略、策略是什么?国防战略在某一点需要隐形技术,我们干嘛非要隐性飞机!这就是着眼点不同,方法就会不同。也就是观念不同、方法就不同;方法不同,技巧也就不同。概念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技巧,这就是系统论的核心。一个“系统!的目标是靠支持和限制这目标实现的“子目标系统!,而这个“子系统!就是上一层“目标系统!的评价内容和结构。“隐形飞机! 是实现“偷袭! 这个目标系统的支持子系统。“隐形技术!这个子系统又要靠许许多多的孙孙系统支持,才能存在。“原始创新!则需要各方面、各种学科、各种专业的积累,当有了明确的需求目标,又得以明确建立一个目标系统时,这些积累的知识、技术或发明才能被有机地组织成系统结构。这个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原始创新!,对人类进步的意义最大。影响某个目标系统实现的“技术因素的创新!,是实现目标的程度差别,这叫做目标系统构成的“内因!;而某个目标系统实现的环境、条件、时间等“外因! 则是人类是否能掌握这个目标系统及评价这个目标系统的决定因素。所以研究、认识、构筑“外因!子系统,是目标系统“原始创新!的关键。而我国长期以来,只偏重“内因! 研究,忽视“外因! 研究,是不成的。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人用火药制成“枪炮!打我们;外国人发明彩电、冰箱,我们只会仿制、生产,成为发达国家的“打工仔!。知识经济时代,这个问题就更起决定性作用了,不明白构成目标系统“外因!的关键意义,只谈技术原始创新是不够的,拿到“诺贝尔奖!,不等于强大。只有抓住“外因!的研究,构筑变化了的外因系统,才能产生中国当代自己的目标系统。这个观念和方法就是真正意义的“科学!,我叫它为“元科学系统学!,也就是真正的“原始创新!。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基地!的设想,决不会使中国进入世界民族之林,即使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需要出卖廉价劳力去争夺世界市场的话,只能作为一定时期内的策略,千万不要作为一种口号来宣传,否则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就永远无翻身之日。
    我讲一个故事,我在"#01 年初到德国。我到了以后,他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足球场这么大的空间,旁边还放了一桌酒席,有吃的、有喝的,我们在里面随便扔了一根针,让三个国家的人来找。先让英国人来找,英国人办事很认真,一进去就满地找针,腰酸背疼了,歇一会再找,也没有喝水也没有吃,最后认输了,虽很认真却没有找到,光靠认真苦干,没有方法与工具看来不行。第二轮进来的是法国人,法国人给欧洲人印象就是非常浪漫、非常聪明,非常机智的。法国人进去一看,这么大地方,要找一根针,他脑子一判断,吃了喝了,抹抹嘴说没有找着。他能判断,在这么大的空间中找针是浪费时间。第三个进来的是德国人,他没有马上找,他先去问游戏的组织者,我能不能提问题?游戏的组织者说可以啊,我是让你找针,没有说不让你提问题,你要什么?德国人要了一把尺子,在地上打了格,一米一格或两米一格,再一格一格地搜寻。累了,喝点水接着找。大家想想,他肯定能找到。我当时听了这个故事很受启发。就是要讲究方法,但是我回国从事教育十几年以后。认为这个方法似乎并不科学,它只是“试错法! 典型的“工具论!,缺乏思想。而中国的传统则是“思辨!。1995年我回德国讲学,我对教授说第四个进去的是中国人。中国人进去不是先要工具,也先问问题:“谁在这个足球场里扔的针,是一个老年学者?还是一个运动员、还是一个小孩?他站在哪个位置扔的针?朝那个方向?什么动作?! 完了我再选择要不要工具,要什么工具,然后才找针。教授说:这的确是东方的哲学。要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要技术,要技术“干什么! 比不清楚“干什么! 就学“怎么办! 要重要得多。这就是人文科学。在我们国内,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落后或者不受重视,自然科学太受重视,所以造成我们现在对“元科学!不重视,或者不行。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事物!。大家都知道,“事!与“物!,“事!在前,“物!在后。而西方人近几百年是“物! 在前,先讲“物!,先研究“物!,有了车,有了桌子,有了灯,有了椅子就行,这些就是“现代化!吗?有了高层建筑,有了“大北京!就是现代化?我认为这根本不是真正的现代化。“现代化! 的本质是什么?现代建筑、现代技术只是现代化的物质部分,而现代化的人,现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化! 概念最本质的结构。“元科学!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原始创新! 也应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科学! 最重要,而不能只追求“高技术!。但是科学绝对不是狭义的,不仅是技术科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一词中的“科学!与“技术!不是同一层面的,“科学!包括了人文和社会科学,这才是完整的科学。不然这个科学要和艺术分家,也就必然要和“人!、社会脱离。艺术是一种美,那么什么叫“美!?美是人对一个事物的主观反馈。你说美,我说不美,那么就“打架!,中国的现状是,谁的官大,谁说了算。官员决策,要不就是专业官员说了算。那不对呀,要讲理嘛。讲理怎么讲?那就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评价就是把这件事情的“目的! 拿出来,是为了“什么!?要是为了喝水、解渴,只要解了渴,至于要不要“杯子!,无所谓。病人手术前后不要杯子,靠输液;太空人,即使用金子做的杯子、由高技术做出的杯子也解不了渴。我认为思考创新的源头就在于拿出目标评价体系来,这是个战略问题。把系统建立起来,那么大家各种、各层次的创新各得其所,即使不是原始创新,也会在“系统!中发挥大作用。
    中国的未来怎么办?人才培养最重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学校里面教什么?是教知识还是教技巧呢?还是教“权威!的东西?是教热门的东西?还是教最基础的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基础!又会有争论,什么叫“基础!?过去的“基础!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好像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不对了?那只是“基础!的一种而已。对“基础!的认识,是由“目标!而言的。盖一个土坯房,我就要挖地二十公分,素土夯实,砌两行砖,就可以盖土房这是一种基础;盖厂房要挖到冻土层以下,再作基础;那么造大桥呢?做超高层建筑呢?做充气建筑呢?乃至造飞机、做宇航飞船呢?它们的基础是什么?其“基础!的涵义在变,这样在目标需求的比较中思考,就发现:除了目标系统变化外,最起决定因素的是“外因! 发生了变化,当然对“基础!的要求就不一样。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对“基础! 的要求已不同以往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仅靠技术是不成的,而需人文基础和方法,以便使技术人才去关心、研究有关社会、环境、文化乃至“人!的知识,这正是过去科技人才最欠缺的领域。
    会写一手好毛笔字、会电脑、会做计算,那不叫基础,那仅仅是基础的一小部分,而更重要的是组织知识的能力,那就是要学会掌握科学的方法为明确的目标系统去服务的能力基础。而这个方法就是系统方法论———“事理科学!。系统科学,早就传入中国,可是真正在各学科里引进系统科学,我觉得还差得很多。在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的设计与技术部门中,现在已经有%&’的人是中国汽车工程技术人才。在那儿可以造出一代代新概念的好汽车,但是我们这儿却造不出一辆自己知识产权的汽车来。将中国人才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些领域已属于世界领先)整合出一种新概念的创造,这种“创新! 是否更有战略意义呢?中国人才战略的决策,是摆“棋子!的问题,没有“布局!的小卒子过河吃车马炮,是会整盘输的。我们要的是整盘赢,丢了车、马、炮也没有关系。这是战略问题,是系统问题。出差乘飞机是非常不方便的。飞机是快,但等候飞机远远大于坐飞机的时间。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想这个问题?乘飞机是为效率,但安检、侯机等所需时间很长,所以“机场! 就要设小卖部、邮局、书店、厕所、餐厅。一个大机场像一个小城市。机场实质只要跑道、控制中心等。如果在乘客从市中心到机场的路上解决了安检等手续,“机场! 则可大大缩小,而中国的“飞机!概念就和“波音!、“空中客车!完全不一样了。我就有这样一个新概念的飞机和乘机系统方案。
    我有一个设想,高校要加一门基础课。现在有数理学、物理学、地理、生理、心理等等,应该加一个“事理学!,因为人最终要做“事!。“事理学!即要大学生掌握今后为社会做“事!的“理!,掌握整合各种知识的系统方法。这方法就要在沟通各种知识为人服务,为中国的战略服务。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最后不成一盘棋,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也谈不上。有了“事理!才要“物理!,没有“事理!要什么“物理!。世界上如没有“人!,要物理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凡事都存在于一种关系中,“事!的目标系统———“理!有了,才有对“物!的选择、有判断,才形成“物与物!、“技术与技术!组合的“结构!。结婚买杯子与搬家买杯子其“事理! 不一样,其选择也就不一样。包括现在学科的设置,是什么最时髦就设什么学科,赶时髦就是盲目模仿。模仿是必由之路吗?我认为不是那么回事,模仿只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小孩看着大人,走到房间另一头拿吃的,而幼儿不会走,但他的目的也要拿吃的,所以他为了实现目的不是走过去,而是爬过去。这是模仿吗?不是!而是“创造!了一种“方法!———爬,实现了目的。同理,“引进、消化、吸收!在我国,只重引进,忽视消化,满足模仿。而人为什么不会吃鸡变鸡,吃狗变狗,是因为消化了。“消化!,就是提出“本质!来吸收,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要素、本质被消化提炼出来,而组成的生命“系统! 则完全不同。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模仿、引进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国外的技术必须融入中国的企业、经济、社会系统中才有真正的中国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希望,这个消化过程就是“原始创新!的前提。我认为这一点不解决,中国的教育就会为发达国家提供“人才!,在人家的“系统!中发挥大作用,成为美国教育的“基地!。
    我觉得“原始创新! 的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培养出一批掌握调配整合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等)的能力的人才,不仅提“知识创新!,更重要的是“知识结构创新!。研究建立、推广“事理学!这门人为事物系统科学,是“原始创新!的关键。

柳冠中教授 :
    我们在你们科学家面前算是搞艺术的,从这个角度我来插几句,到底什么是艺术,到底什么是美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误会太深了。所以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对艺术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好看,美不是好看,好看就标准多了,且因人而异。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根本不是好看不好看,我认为的好看跟你认为的好看不会一样,因为我们所处的背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教育、或者我处的地位跟各位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咱们非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一元的,是一个多元的。即使是“标准&也是一个暂时的。我们国内科学与艺术严重地脱节,造成了很多的误会,这个鸿沟太深了。如看月亮,我们年纪大的人,或者是经历坎坷的人看月亮会联想很多;对一个孩子来说,月亮不就是一个大银盘吗?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所以我也想谈一点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现在谈的都是具体的现象,也就是说就“物!论“物!。虽然成语是就事论事,但实质只是就物论物。而“事!与“物!是不同的,“事! 包含了“物!,而“物! 是人办事需要的“手段! 或工具,“事! 是评价“物! 的“平台!,是“物!存在的依据。
    我们工艺美术学院"1999 年合并到清华,我是在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是在一百多年前在欧洲首先设立的。这是新概念。我们讲的“设计!跟清华汽车工程专业讲汽车设计,好像有关系,但是一交流、一沟通,他们总觉得我们是搞外观造型的,说汽车没有技术根本谈不上汽车。但我说:我要汽车干什么?我为什么要汽车?我要的不是物,我要的是交通。人需要$%&’(’)*,而不一定要+,-。“交通! 是“事!,“汽车!是“物!,交通是人的需求本质,而汽车则只是一定条件下满足交通的载体。而载体———物是在变化发展的,“设计!则是对“事!———本质需求的再思考,再创造。阻碍我们“原始创新!的最严重障碍是思维方法的误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建立了./ 年了,没有造出一辆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车子。不管发展小汽车也好,发展轻轨也好,实质是实事求是地解决老百姓的交通问题,该什么车就是什么车,不要车更好,这是一个“系统!。技术是干什么的?我的理解不一定对,技术只是在解决“交通系统! 这件“事!,或是为实现人的愿望而被整合的工具和手段。“原始创新!则是要提出人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的新需求系统———新“事!之概念系统,即中国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目标系统不明确的话,我的手段就会冲击目标,最后失去了方向,也就谈不上“战略创新!。那么就有人提出来,我们要不要模仿美国的隐形飞机?我说为什么要模仿?首先要弄明白,我们的国防战略、策略是什么?国防战略在某一点需要隐形技术,我们干嘛非要隐性飞机!这就是着眼点不同,方法就会不同。也就是观念不同、方法就不同;方法不同,技巧也就不同。概念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技巧,这就是系统论的核心。一个“系统!的目标是靠支持和限制这目标实现的“子目标系统!,而这个“子系统!就是上一层“目标系统!的评价内容和结构。“隐形飞机! 是实现“偷袭! 这个目标系统的支持子系统。“隐形技术!这个子系统又要靠许许多多的孙孙系统支持,才能存在。“原始创新!则需要各方面、各种学科、各种专业的积累,当有了明确的需求目标,又得以明确建立一个目标系统时,这些积累的知识、技术或发明才能被有机地组织成系统结构。这个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原始创新!,对人类进步的意义最大。影响某个目标系统实现的“技术因素的创新!,是实现目标的程度差别,这叫做目标系统构成的“内因!;而某个目标系统实现的环境、条件、时间等“外因! 则是人类是否能掌握这个目标系统及评价这个目标系统的决定因素。所以研究、认识、构筑“外因!子系统,是目标系统“原始创新!的关键。而我国长期以来,只偏重“内因! 研究,忽视“外因! 研究,是不成的。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人用火药制成“枪炮!打我们;外国人发明彩电、冰箱,我们只会仿制、生产,成为发达国家的“打工仔!。知识经济时代,这个问题就更起决定性作用了,不明白构成目标系统“外因!的关键意义,只谈技术原始创新是不够的,拿到“诺贝尔奖!,不等于强大。只有抓住“外因!的研究,构筑变化了的外因系统,才能产生中国当代自己的目标系统。这个观念和方法就是真正意义的“科学!,我叫它为“元科学系统学!,也就是真正的“原始创新!。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基地!的设想,决不会使中国进入世界民族之林,即使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需要出卖廉价劳力去争夺世界市场的话,只能作为一定时期内的策略,千万不要作为一种口号来宣传,否则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就永远无翻身之日。
    我讲一个故事,我在"#01 年初到德国。我到了以后,他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足球场这么大的空间,旁边还放了一桌酒席,有吃的、有喝的,我们在里面随便扔了一根针,让三个国家的人来找。先让英国人来找,英国人办事很认真,一进去就满地找针,腰酸背疼了,歇一会再找,也没有喝水也没有吃,最后认输了,虽很认真却没有找到,光靠认真苦干,没有方法与工具看来不行。第二轮进来的是法国人,法国人给欧洲人印象就是非常浪漫、非常聪明,非常机智的。法国人进去一看,这么大地方,要找一根针,他脑子一判断,吃了喝了,抹抹嘴说没有找着。他能判断,在这么大的空间中找针是浪费时间。第三个进来的是德国人,他没有马上找,他先去问游戏的组织者,我能不能提问题?游戏的组织者说可以啊,我是让你找针,没有说不让你提问题,你要什么?德国人要了一把尺子,在地上打了格,一米一格或两米一格,再一格一格地搜寻。累了,喝点水接着找。大家想想,他肯定能找到。我当时听了这个故事很受启发。就是要讲究方法,但是我回国从事教育十几年以后。认为这个方法似乎并不科学,它只是“试错法! 典型的“工具论!,缺乏思想。而中国的传统则是“思辨!。1995年我回德国讲学,我对教授说第四个进去的是中国人。中国人进去不是先要工具,也先问问题:“谁在这个足球场里扔的针,是一个老年学者?还是一个运动员、还是一个小孩?他站在哪个位置扔的针?朝那个方向?什么动作?! 完了我再选择要不要工具,要什么工具,然后才找针。教授说:这的确是东方的哲学。要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要技术,要技术“干什么! 比不清楚“干什么! 就学“怎么办! 要重要得多。这就是人文科学。在我们国内,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落后或者不受重视,自然科学太受重视,所以造成我们现在对“元科学!不重视,或者不行。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事物!。大家都知道,“事!与“物!,“事!在前,“物!在后。而西方人近几百年是“物! 在前,先讲“物!,先研究“物!,有了车,有了桌子,有了灯,有了椅子就行,这些就是“现代化!吗?有了高层建筑,有了“大北京!就是现代化?我认为这根本不是真正的现代化。“现代化! 的本质是什么?现代建筑、现代技术只是现代化的物质部分,而现代化的人,现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化! 概念最本质的结构。“元科学!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原始创新! 也应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科学! 最重要,而不能只追求“高技术!。但是科学绝对不是狭义的,不仅是技术科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一词中的“科学!与“技术!不是同一层面的,“科学!包括了人文和社会科学,这才是完整的科学。不然这个科学要和艺术分家,也就必然要和“人!、社会脱离。艺术是一种美,那么什么叫“美!?美是人对一个事物的主观反馈。你说美,我说不美,那么就“打架!,中国的现状是,谁的官大,谁说了算。官员决策,要不就是专业官员说了算。那不对呀,要讲理嘛。讲理怎么讲?那就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评价就是把这件事情的“目的! 拿出来,是为了“什么!?要是为了喝水、解渴,只要解了渴,至于要不要“杯子!,无所谓。病人手术前后不要杯子,靠输液;太空人,即使用金子做的杯子、由高技术做出的杯子也解不了渴。我认为思考创新的源头就在于拿出目标评价体系来,这是个战略问题。把系统建立起来,那么大家各种、各层次的创新各得其所,即使不是原始创新,也会在“系统!中发挥大作用。
    中国的未来怎么办?人才培养最重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学校里面教什么?是教知识还是教技巧呢?还是教“权威!的东西?是教热门的东西?还是教最基础的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基础!又会有争论,什么叫“基础!?过去的“基础!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好像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不对了?那只是“基础!的一种而已。对“基础!的认识,是由“目标!而言的。盖一个土坯房,我就要挖地二十公分,素土夯实,砌两行砖,就可以盖土房这是一种基础;盖厂房要挖到冻土层以下,再作基础;那么造大桥呢?做超高层建筑呢?做充气建筑呢?乃至造飞机、做宇航飞船呢?它们的基础是什么?其“基础!的涵义在变,这样在目标需求的比较中思考,就发现:除了目标系统变化外,最起决定因素的是“外因! 发生了变化,当然对“基础!的要求就不一样。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对“基础! 的要求已不同以往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仅靠技术是不成的,而需人文基础和方法,以便使技术人才去关心、研究有关社会、环境、文化乃至“人!的知识,这正是过去科技人才最欠缺的领域。
    会写一手好毛笔字、会电脑、会做计算,那不叫基础,那仅仅是基础的一小部分,而更重要的是组织知识的能力,那就是要学会掌握科学的方法为明确的目标系统去服务的能力基础。而这个方法就是系统方法论———“事理科学!。系统科学,早就传入中国,可是真正在各学科里引进系统科学,我觉得还差得很多。在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的设计与技术部门中,现在已经有%&’的人是中国汽车工程技术人才。在那儿可以造出一代代新概念的好汽车,但是我们这儿却造不出一辆自己知识产权的汽车来。将中国人才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些领域已属于世界领先)整合出一种新概念的创造,这种“创新! 是否更有战略意义呢?中国人才战略的决策,是摆“棋子!的问题,没有“布局!的小卒子过河吃车马炮,是会整盘输的。我们要的是整盘赢,丢了车、马、炮也没有关系。这是战略问题,是系统问题。出差乘飞机是非常不方便的。飞机是快,但等候飞机远远大于坐飞机的时间。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想这个问题?乘飞机是为效率,但安检、侯机等所需时间很长,所以“机场! 就要设小卖部、邮局、书店、厕所、餐厅。一个大机场像一个小城市。机场实质只要跑道、控制中心等。如果在乘客从市中心到机场的路上解决了安检等手续,“机场! 则可大大缩小,而中国的“飞机!概念就和“波音!、“空中客车!完全不一样了。我就有这样一个新概念的飞机和乘机系统方案。
    我有一个设想,高校要加一门基础课。现在有数理学、物理学、地理、生理、心理等等,应该加一个“事理学!,因为人最终要做“事!。“事理学!即要大学生掌握今后为社会做“事!的“理!,掌握整合各种知识的系统方法。这方法就要在沟通各种知识为人服务,为中国的战略服务。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最后不成一盘棋,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也谈不上。有了“事理!才要“物理!,没有“事理!要什么“物理!。世界上如没有“人!,要物理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凡事都存在于一种关系中,“事!的目标系统———“理!有了,才有对“物!的选择、有判断,才形成“物与物!、“技术与技术!组合的“结构!。结婚买杯子与搬家买杯子其“事理! 不一样,其选择也就不一样。包括现在学科的设置,是什么最时髦就设什么学科,赶时髦就是盲目模仿。模仿是必由之路吗?我认为不是那么回事,模仿只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小孩看着大人,走到房间另一头拿吃的,而幼儿不会走,但他的目的也要拿吃的,所以他为了实现目的不是走过去,而是爬过去。这是模仿吗?不是!而是“创造!了一种“方法!———爬,实现了目的。同理,“引进、消化、吸收!在我国,只重引进,忽视消化,满足模仿。而人为什么不会吃鸡变鸡,吃狗变狗,是因为消化了。“消化!,就是提出“本质!来吸收,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要素、本质被消化提炼出来,而组成的生命“系统! 则完全不同。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模仿、引进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国外的技术必须融入中国的企业、经济、社会系统中才有真正的中国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希望,这个消化过程就是“原始创新!的前提。我认为这一点不解决,中国的教育就会为发达国家提供“人才!,在人家的“系统!中发挥大作用,成为美国教育的“基地!。
    我觉得“原始创新! 的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培养出一批掌握调配整合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等)的能力的人才,不仅提“知识创新!,更重要的是“知识结构创新!。研究建立、推广“事理学!这门人为事物系统科学,是“原始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