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工作职责:农发行的历程:回顾与前瞻(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19:36

农发行的历程:回顾与前瞻

农发行江津支行  周  建

 

第六章     漫长的低谷

 

本章提要:本章叙述农发行长达6年的发展低谷。1998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为了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国家对农发行业务进行了调整。将粮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农业开发、扶贫、林业治沙等贷款从农发行划归有关商业银行。农发行成为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主要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调销贷款等业务的银行,人们戏称农发行是“粮食银行”。自此以后,农发行业务不断萎缩,一度农发行有无必要存在下去都成为问题。农发行人心浮动。但在艰难的环境下,农发行还是坚持阵地,一边认真管好“几颗”粮食,一边苦练内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独特贡献。

 

第一节  粮改风云

 

一、粮改的必要性

正当农发行逐步走上正轨,粮棉油肉糖等农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粮棉油肉等农产品收购贷款及粮油调销、批发贷款,政策性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扶贫贷款,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及其他财政贴息的农业贷款,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等齐头并进时,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理所当然地发生了。但它对农发所行产生的冲击如此之大,却使让人着实有点始料不及,从此以后,农发行经历了长达6年多的低谷期。

1998年5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1998]15号文件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决定“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必须利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粮食供求情况较好的有机时机,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文件指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仍然没有摆脱‘大锅饭’的模式,国有粮食企业管理落后,政企不分,人员膨胀,成本上升;同时又严重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导致经营亏损和财务挂帐剧增,超出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这些都说明,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不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关系不清,中央财政不堪重负;不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扭转亏损,不能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不改革,不利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将影响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

这次粮改,不是在既有粮食经营机制下的小修小补,而是粮食流通体制的彻底变革。改革的目标,是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应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不参与粮食经营,不直接干预企业自主的经营活动。国有粮食企业则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面向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粮食收储企业的附营业务必须与粮食收储业务划开,设立单独法人,做到人、财、物分离,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关键环节是对粮食企业进行改制。改制前,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大量的、严重的。粮食企业普遍挤占挪用政策性收购资金,粮改要求1998年6月1日粮食企业不得产生新亏损,事实却是照亏不误,国家还得被动认账,每年向粮食企业补贴大量资金,财政不堪重负。有的地方粮食企业甚至把粮库当成摇钱树,编造虚假库存,既骗取农发行贷款和国家的补贴,又为决策部门提供虚假信息,影响极为恶劣;有的地方粮库工作人员甚至盗卖库存粮食,造成粮食亏空。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使国家不得不痛下决心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全面改制。我们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头部分的行文措词可见国家对粮食企业的问题是多么的焦虑。明确指出粮企亏损“超出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连续用了粮企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等感情色彩极重的词语。这在中央文件中很少见。

粮食企业改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阶段性成果是有的地方形成了省一级的粮食购销总公司,县以下粮食公司为其子公司。回顾和分析这个过程不是本书任务,故不详述。由于改制后粮食市场彻底放开,特别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后,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各种经济成分都可进入粮食市场。使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空间不断被蚕食,而国有粮食企业则不断退缩,最后形成粮食零售市场成为个体经营的天下,而国有粮食企业主要从事粮食购销调储的格局。

二、粮改对农发行的冲击

不要以为这只是粮食企业的改革。由于政策性金融的特殊性,农发行与粮食企业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有人描述农发行与粮食企业的关系是捆绑似的关系。粮食企业的这种彻底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对农发行带来强烈的冲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农发行冲击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对粮食政策收购资金的管理新政;二是将粮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以及该文件规定以外的农业开发、扶贫、林业治沙等贷款从农发行划归有关商业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农发行对中央及省级储备粮油所需收购贷款,实行“库贷挂钩”;粮食收购、调销、储备贷款执行同期同档次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农发行对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粮食调销坚持“钱货两清、足额还贷”的原则。粮食企业违反资金管理原则和办法的,农发行有权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文件要求加强对粮食收购、调销、储备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粮食企业不得以任何名目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杜绝收购粮食等农副产品给农民“打白条”;对违反规定的,农发行要坚决查处并停止贷款;并结合对亏损挂帐的清理,落实还款责任,限期归还。文件还落实了省级政府的责任。对己产生的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文件规定了详细的解决办法。并规定1998年6月1日以后,粮食收储企业不允许再发生新的亏损挂帐。粮食企业要通过减员增效、改善经营、降低费用、提高效益,坚持顺价销售,在还本期限内,从经营利润中逐步归还亏损挂帐的本金。

文件对粮食附营业务占用贷款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粮食收储企业要与其附营业务分离出来。附营业务所需贷款,由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按有关规定办理,已由农业发展银行办理的,要尽快划转到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后来这一划转政策在执行中这一规定又扩大为除粮棉油政策性贷款以外的所有贷款。包括农业开发贷款、治沙贷款,扶贫贷款等等,还包括刚刚从人行划转农发行不久的人行专项贷款。

三、殚精竭虑看住粮库

为了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农发行做了大量工作。国家实施粮改后,国有粮食企业一时非常不适应,用各种手段挤占挪用政策性收购资金的现象不断漫延,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难度空前增大。

为了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国家看住粮库,看住政策性收购资金,农发行殚精竭虑,花费了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管理成本,甚至可以说不计成本,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方法无所不用其极。如实行仓单管理、粮食仓库由农发行加挂锁具、暗布线人密报粮站出入库情况,农发行信贷员更是三天两头扎到基层粮库,粮站成了农发行信贷员的第二办公室,对粮库进行三天一小查、十天一大查;有些农发行信贷员身上甚至会背上粮库一大串钥匙,当起了管库员。这一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达近10年时间,有的人戏称这是农发行的“八年抗战”。当年笔者有感于信贷员的辛劳,曾就此填词一首,描写农发行竭尽全力为国家看守粮库的情景:

 

杨柳枝·客户经理

 

七月流火日光白,

催人衰。

仓房如蒸秽气漫,

汗满腮。  

 

静夜常思贷款安,

难入眠。

钱物合齿运行畅,

尽欢颜。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企业改制对农发行的影响和冲击极为深刻。可以说,随着粮食附营业务贷款划出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农发行走到了一个命运攸关的十字路口。

 

第二节  业务萎缩

 

一、粮改对农发行冲击迅猛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农发行业务的萎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发行划出大量除粮食(亦有棉花和少量油料)政策性贷款以外的信贷业务,使农发行业务极为单一。大部分地方农发行只有企业一个——粮食购销企业;贷款只有一项——政策性粮食购销贷款(棉花主产区也有棉花政策性经营企业及其货款),成为名符其实的粮食银行。

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随着其业务的萎缩,其所需农发行贷款也急剧减少,农发行信贷规模日益下降。2001年,随着放开购销的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多元化,农发行的贷款余额和粮棉油收购贷款总体上都呈现萎缩趋势。农发行经营举步维艰,甚至有难以为继之感。当时的农发行总行行长何林祥曾在2003年4月的一次讲话中提到,“2002年,在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8个主销区省份,农发行发放的粮油收购贷款比上年下降56%。”据统计,2002年,农发行全行累计发放粮棉油贷款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2亿元,其中粮食贷款减少了62亿元。这种趋势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十分突出。农发行重庆市江津支行,1997年末信贷规模为27927万元,到2004年末就只有22919万元,7年来业务不仅没有发展,信贷资产反而减少5008万元,下降17.93%。这还算比较好的。随着各地粮库的撤并,农发行的相当多支行严重人浮于事。据中国农大经管学院教授何广文在东北地区的调查,2002年,东北某县一个有12名员工的支行,粮食总贷款额不足50万元,而当年费用却高达110多万元。而另一个县支行,有20多人,竟然只负责1个国有粮库的贷款。还有的县支行近2~3年甚至没放过一笔贷款。据其估计,此类农发行支行,全国约占30%~40%。这组数据虽然都不是全面反映农发行业务萎缩的数字,但粮改和粮企改制后农行的艰难处境和业务的萎缩亦可窥一斑而知全豹。2004年以后,随着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召开,以及后来银监会陆续批准农发行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农发行这才走出了低谷,进入业务快速发展时期。

二、案例:重庆市江津区农发行业务的萎缩

为了深入说明粮食附营业务等贷款划转出去以后,1996年至2004年农发行业务萎缩情况,下文以农发行重庆市江津支行为典型案例予以说明。以下两个因素使江津支行这个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是江津区(2007年以前为江津市)经济活跃,江津支行的经营困境足以说明农发行市县分支机构的经营困境,从而得出农发行的总体结论。重庆市江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部中近郊,距重庆市中心公路里程42公里,为重庆市重点发展的6大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之一。江津历史上就是四川省经济繁荣的“成渝三江地区”(成都、重庆和温江、内江、江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的膏腴之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将四川这个“成渝三江地区”串起来,足见其经济上的重要性。重庆直辖后,江津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位居重庆市前列。2010年江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27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1%。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是“十五”期末的6.57倍,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增长58.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45.7%(见重庆市江津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津调查队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江津区为重庆市经济10强区(县),有一定代表性。

二是江津区粮食购销公司经营状况虽然较好,但也与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总体情况一样,粮改和粮食企业改制后业务萎缩。从经营上看,在国有粮食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江津粮食购销公司能够保持顺价销售,2003年实现销售毛利353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毛利261万元。而江津是重庆市粮食主产区之一,常年粮食产量在70万吨左右。但从粮食收购调入来看,则大幅度萎缩。在粮改和粮食企业改制前,国有粮食企业历来是粮食收储经营的主渠道,江津粮食购销公司粮食购销历来比较活跃。粮改和粮食企业改制后,情况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大降低。1997年农发行江津支行成立后的第一年,江津粮食购销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购入、调入的粮食达89862吨,到了2004年,就只有46920吨了,经过7年,粮食购进规模下降42906吨,降幅达47.75%。国有粮食企业业务的这种大幅度萎缩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当然,粮食是国家战略性物资,由于政策性因素,也不排除某些年份政策性购入、调入的粮食数量大增,库存大增的情况。但这并不是企业的经营性常态。在农发行其他业务通通划出的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是农发行惟一的合作伙伴,虽然政策上农发行可以向多种经济成分的粮食经营者提供资金支持,但这只停留在理论上,较高的门坎和苛刻的贷款条件使其他经济成分的粮食经营者很难——甚至无法——获得农发行贷款。比如江津区多种经济成分的粮食经营者从来就未和农发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粮改和粮食企业改制后,市场风险由粮食企业承担,有财政担保的政策性粮棉流通贷款业务急剧萎缩;而国有粮食企业的萎缩必然导致农发行业务的萎缩。

依据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叙述农发行业务的萎缩当然要从农发行将粮棉加工及附营业务贷款、扶贫开发贷款、农业开发贷款等等划出说起。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农发行江津支行于1998年初开始着手有关业务划转工作。按照要求,江津支行首后于1998年 4月23日4月30日6月30日,根据上级行的指示,该行对粮食企业的附营业务占用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人行划转专贷等应划转贷款进行了全面清理认定。共清理认定粮食企业附营业务占用贷款388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人行划转专贷1971万元,两项共计5858万元。后经农发行江津支行和接收行农行江津支行认定,以及江津人行对双方争议的裁定,农发行共划出信贷资产5815万元,按时完成了划转任务。

划转以后,农发行业务的萎缩即初露端倪。1998年末,江津支行贷款余额28317万元,比1997年减少1660万元。在附营业务贷款划出5815万元的情况下,年末贷款资产规模未同步下降,得益于粮食企业库存的增加。此后江津支行信贷业务呈波浪型下滑。其中2000年为下滑总趋势中间断性回升的峰值,年末贷款余额达31801万元。此后,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和粮企转制的深化,农发行贷款业务掉头一路下行,逐年减少,直至到2004年达到谷底,年末贷款余额仅22919万元,比峰值时期的2000年减少8882万元,降低27.93%。业务的萎缩十分明显。

农发行业务的萎缩当然不是重庆市江津支行一家的现象,它实际上在农发行系统具有普遍性。究其原因,首要的当然是1998年以后农发行业务被限制的一个极为狭小的范围内,成为名符其实的粮食信贷银行,农发行难以施展拳脚。而粮改的不断深入,使粮食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销区首先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产销平衡区省份粮食市场也紧接着放开,主产区粮食市场也随后跟进,粮食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意味着多渠道粮食购销局面的形成。而农发行并未向多渠道的粮食经营者拓展业务,也是农发行业务萎缩的重要因素。粮改后,国家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即把原先补给国有粮食企业的钱直接补贴给农民,国有粮食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淡出了政策性色彩,政策性收储任务急剧减少。而粮企本身实力并不雄厚,缺少国家补贴的那部分钱后,贷款风险大,农发行对其提供信贷支持时不得不十分慎重。在安徽、湖南、湖北、吉林、河南等5个直补试点省份实行直接补贴后的2002年,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棉油贷款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2亿元,其中粮食贷款减少了62亿元。2003年,全年累计发放商品粮贷款比2002年又下降92.66亿元。

 

第三节  人心浮动

 

一、业务萎缩致人心失稳

从1998年至2004年,农发行经历了漫长的业务萎缩期。这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蓬勃、高速发展,与除农发行以外的各类银行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产生了巨大反差。各级农发行不论在当地,还是在金融系统都处境尴尬,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地位。那个时候,地方政府召开会议,经常“忘记”农发行,即使“有幸”参加会议,也往往被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鲜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因为在地方政府眼里,农发行只管几颗粮食,业务范围极度狭窄,信贷投放少,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农发行不仅对政策性收购资金严防死守,看管严格,使投放到粮食企业的贷款不能“灵活”使用;还要经常向地方财政追讨其应向国有粮食企业拨补的各类补贴,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对农发行的要求也就只是强调“投入资金,确保收购,不打白条”。至于国家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安全,企业是否挤占挪用收购资金,却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有时候政府领导在会上也要说一说收购资金管理问题,口头上强调一番,但却很难看到后续的实质性举措,全靠农发行一家单打独斗。

农发行的这种生存环境不能不影响到其员工的心理和思想。不少人将农发行经历的这段漫长的时间称为“危难之秋”;不少地方农发行员工队伍有一种灰溜溜的感觉,总觉得抬不起头,有的人甚至怀疑农发行的大旗能够扛得多久,萌生去意。

在这种氛围下,不少地方农发行人心浮动甚至涣散就在所难免。那个时候,越级状告领导的署名的或匿名的告状信层出不穷,为了调查和处理告状信,上级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发行的心涣散还体现在由于基层行员工工资水平低,增资步伐迟缓,和同业之间、甚至和地方平均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使员工没有对农发行自豪感和归属感。有些年轻人觉得看不到未来的发展空间,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农发行。有的员工对农发行有无未来深感忧虑,认为农发行业务萎缩,那一点点粮食贷款不足以支撑起一家银行,其生存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如无突破,农发行的出路就有关门歇业。也有职工认为,胡总书记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但这一理念在农发行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大跌。

二、人心失稳中的积极因素

当然,并非所有员工都持这种消极思想。大部分员工还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他们积极为农发行的生存发展出主意,提建议。如有的员工提出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农发行的发展问题,应该尽快搭建农村金融发展新框架,科学定位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有的提出向国开行学习,借鉴国家开发银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国开行同样是政策性银行,其业务亦多受制约,但它在业务开拓上却屡有大手笔。他们靠的就是的敢干敢试敢做敢当的勇气,靠的是创新精神。就是这种精神,使国开行成为经营最好的政策性银行。农业政策金融究竟怎样才能为“三农”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农发行自身本着为国负责的态度探索、回答。要有大产业的眼光,联合地方政府的力量主动去创造、启动、整合客户和市场,在农发行业务尚未扩展的当前,首先要做好做足粮棉油这篇大文章。

针对一段时间因农发行业务萎缩出现的人员富余而提出的减员增效,有的员工认为,农发行本身是政策性银行,目前虽然业务在萎缩,可能有的地区业务量与职工人数相比,人略有富裕。但农发行不能盲目精简人员。农发行受国家政策制约,自主经营权本来就比较小。现有业务量小,人员似乎富余,但若今后中央决定扩大农发行业务,人员不够那就麻烦了。现在最需要精简的是管理行的人员,把管理行该合并的部(处)室进行合并,将一些管理机关的富余干部和从基层经营行借调的干部职工退回到业务一线。农发行现在应该为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有的员工还对农发行具体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如针对农发行为了加强收购资金管理,对粮食企业库存实行的仓单管理,有的员工也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说,农发行一厢情愿地认为仓单管理是粮食库存监管的有效手段,通过仓单的应用,将使我行的信贷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有的地方还要求实行挂牌标仓管理,库存发生变动,同样要在标示牌上登记。但事实上,这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多干预。农发行强调要参预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但农发行信贷员并未置身于企业经营之中,企业经营环节、内部流程、资金运作等等农发行信贷员知道得并不多;企业有企业的商业秘密,它也不可能让你农发行知道得太多。那么你的所谓管理,只能是隔靴搔痒,其实很难管到点子上。其实如果一个企业没一点政策观念,想盗卖库存,挤占挪用资金,就是我们的信贷员整天扎那儿,也看不住;如果企业没一点政策观念,虚开码单套取收购资金,信贷员再核打码单,也无济于事。仓单管理的效果其实非常有限。因为仓单,因为仓单上企业的一个签字盖章,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信贷员往往要多次的驱车几十公里,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所谓仓单管理的效果,大多是农发行虚幻的神话。这些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存而不论。它至少可以说明,即便在农发行处于低谷的时候,不少员工还在思考着农发行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节  坚守阵地

 

一、在艰苦的坚守中打牢信贷基础

即使在长达6年多的低谷期,农发行依然坚守阵地,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打牢基础,认真管好那“几颗 ”粮食,探索农发行在粮改中信贷管理的新办法,新举措,各种适应新情况的措施不断出台。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内部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为2005年后业务的再度扩张作好了思想上、管理上、干部上、业务技术上等各方面的准备。

2004年以后,随着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对政策因素产生的粮食财务挂账基本得到落实,债务从企业转移到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最后由财政兜底;而粮食企业转制也取得突破。在这期间,农发行苦练内功,依然十分注意强化信贷管理基础工作,促进信贷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各地农发行认真学习国务院粮改文件精神,提高了对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框架下的粮食收购贷款的认识,准确把握贷款性质,严格控制信贷风险,积极支持中储粮轮换、地方储备粮入库和流转粮油购销。

粮食企业改革期间,体制在转型、政策在调整,但粮食购销企业不少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却严重滞后,仍然认为粮食企业是国家政策性企业,企业经营所需的所有资金银行都应该无条件的提供,企业亏损财政应该补贴。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农发行加强与粮食主管部门、财政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等部门联系沟通,向企业管理人员宣传农发行的贷款政策与管理措施,转变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观念,使企业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国家粮改政策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国家政策与市场化改革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国家扶持政策正在逐步退出粮食购销经营企业的现实,协助企业转变观念。在此基础上,农发行经常与粮食企业商讨新形势下粮食企业的购销经营模式,齐心协力支持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与经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办法,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得以根本改变,冲向市场大浪中去淘金。为了了解粮食企业贷款使用情况,充分掌握粮改动向,加强信贷管理,农发行不少基层经营行实行了业务经营分析例会制,定期对业务经营情况和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要求信贷人员定期对粮食企业经营写出书面分析报告,使农发行决策层随时掌握粮食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使用状况、财务状况和库存状况。

针对粮改对农发行信贷资产带来的新情况、新风险,农发行认真开展企业贷款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的确权率及贷款抵押率普遍较低,而且情况相当复杂。为解决企业资产确权和有效资产抵押担保问题,农发行各经营行加强与粮食企业召开专题协调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各地创造了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如有的行在摸清企业资产及确权状况的情况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对已确权但证件不齐的资产,找相关部门补办资产权证,首先办理抵押手续;对未确权资产,由双方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减免办证费用。由银企双方抽调人员,与房管局、房地产交易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协调,力争对粮食企业资产遗留问题进行特事特办,从快办理,从轻收费。双方组成抵押资产评估小组,从快从简对抵押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从快办理相关评估手续。通过这些措施,相当部分粮食企业资产得到了确权,相应办理了有效的抵押贷款手续,降低了农发行贷款风险,适应了粮食企业改制后出现的新情况。

粮改后农发行经营风险增大的新形势要求加强粮食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估。农发行对此十分重视,在全系统对开展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估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各地经营行组织精干力量,对企业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相关资料,严格进行审查,实事求是地认定企业贷款资格和企业信用等级。有的地方对粮食企业贷款实行统贷统还,相关经营行根据其特殊情况,在对粮食购销总公司进行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估外,还同时对其下属各分公司进行分别认定和评估,以作为农发行掌握贷款发放和管理的依据。这一工作既有利于加强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管理,减少政策性收购资金的风险,也为2005年后农发行业务的扩展而需要对企业贷款项目进行经常性的评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苦练内功,强筋健骨

农发行在粮改期间坚守业务阵地的同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创建学习型银行,加强内部建设,强筋骨,练内功,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新亮点。

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性、行业性、广泛性、发展性和群众性”五大原则,通过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农发行的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层次。农发行把精神文化建设具体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把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作为农发行工作的中心不动摇;坚持办好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心不动摇;坚持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手抓”不动摇。将建设文明单位与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具有农发行特色的文明建设工作新路子。在这段业务萎缩期,不少基层农发行获得文明单位称号,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丰收。

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员工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针对业务萎缩其职工思想波动的现状,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农发行对此十分重视,广泛开展了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注重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各地农发行注意引导职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强法制观念,自觉做到廉洁从业、依法从业。

员工队伍建设离不开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这就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如举办各种专业内容的专题讲座,参加社会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参加上级行组织的岗位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等等,对农发行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为以后的业务拓展做好了人才储备。

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还包括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在制度文化上,农发行要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规范的制度体系,努力把农发行建设成为机构精干、素质优良、管理严谨、手段先进、效益一流的政策性银行。使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遵章守纪成为全行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服务水平,打造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品牌。要加强电子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改善和改进服务手段,提升农发行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要抓好办公、生活设施建设,统一农发行行业标识,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优化农发行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第五节  创新管理

 

一、农发行管理的重大创新

2003年,农发行在全系统基层经营行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规范化管理活动。这是农发行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创新,其影响延续至今,使农发行受益非浅。有必要设专节加以叙述。

实际上,任何管理都要有规范,没有规范,何谈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不是真正的管理,只能定位为胡闹。农发行在全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并不是说以往农发行管理不规范,而是说,要通过这次活动,把以往不系统、不明晰的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系统化、明晰化;把以往管理工作中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规范起来,使之到位。它着眼于建章建制,着眼于科学管理,着眼于合规经营,着眼于手段创新。规范化管理的精髓,是落实基本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注重管理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农发行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就是要以制度、规章为基本准则,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按规范操作的意识、严格执行制度的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以及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农发行各项工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面对粮改的新形势,农发行必须调整在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中形成的管理方式,依据形势变化制定新的管理规则,整合资源,组合人力,开阔眼界,注重市场的变化,形成动态化的管理,将规范化管理落实到农发行一切工作和经营活动中,建立起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

农发行这次规范化管理活动主战场是在基层县级支行。各基层行在职工中反复强调,对规范化管理工作,一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干部职工对这项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人人讲规范,个个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推动经营行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二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基层经营行是规范化管理的第一线,各部室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保证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要在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规范化管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搞好规范化管理与完成经营管理指标的关系,规范化管理集中突击抓和常年抓的关系,形成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成果

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各支行都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这次规范化管理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艰苦努力,使基层经营行信贷、财会、内部综合管理等部门全面达到上级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并在上级行验收中一次性全面达标合格。通过规范化管理活动,提高基层经营行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基层经营行管理水平,增强其凝聚力,把基层经营行办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银行。这是保证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为了搞好规范化管理活动,各基层行对其建行以来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疏理,找出差距和不足,据以制定实施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规范化管理具体步骤和措施,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信贷部门按信贷管理规范化要求,对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彻底检查,对于未按规范化管理要求操作的事项,进行查漏补缺,认真整改,不留后患。同时对信贷管理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查出的资料不全、遗漏、残缺、失实等问题,立即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对于各信贷岗位,则细化了量化考核指标,按月严格考核;工作有交叉的则按交叉项目考核。考核按“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业绩”三项进行,与目标考核奖挂钩。对工作不认真,不履行岗位职责,或到岗不到位,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应付工作的,信贷部门加强其管理和岗位培训力度;再无起色的,则研究调整其工作岗位。

会计出纳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讨论总行《县级支行规范化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及标准》,动员会计人员自觉参与到搞好规范化管理中来,落实各种财务会计出纳制度。会计出纳部门对建行以来的各种会计出纳资料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清理和彻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补救。特别对会计凭证和各种登记簿进行重点检查,加以完善。强调要做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持之以恒按会计规范化标准办理每一项经济业务。

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了教育、学习、考勤制度办法,建立健全了各种登记薄;文秘、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总行的统一要求,规范公文的体例、格式、行文规范等内容,提高公文的办理质量。严格文件、档案管理规范,做好文件的收发、传递、借阅、移交、存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安全保卫日常工作中,健全了保卫工作制度,做好各种登记补缺补漏工作,建立安全档案、消防档案。党建工作、廉政建设工作也都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了认真清理整改。

农发行这次规范化管理活动要求十分严格,部署十分严密,执行十分严谨。首先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查,发现问题后立即整改,然后向上级行写出规范化管理自查评估报告。自查阶段结束后,上级行又派出检查验收组到各经营行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上级行下达正式文件,对各行规范化管理达标情况进行确认。

三、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意义

农发行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意义非常深远,它使农发行管理工作制度化、条理化、程序化,对农发行日后业务的拓展进行了管理上的准备。它提供了研究制定和推行管理工作规范的目标成果、指导原则、组织方案、工作程序以及具体方法等一套完整的体系。由于农发行管理活动是一项永续性的工作,必须建立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化管理只有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练好内功,坚持巩固已取得的管理成果,才能较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才能更好的履行农发行职责,才能把农发行建成管理严谨、效率一流的现代化政策性银行,才能全面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实现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以内部管理为手段,以整合人力资源和完善激励机制为纽带,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更好地履行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