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的麦克雷台词:警惕过度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51:19

图片与主题无关。
背景:近期,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农村妇女被送到当地医院免费体检,却经历了“被病人”和“被手术”的过程;而在北京,号称“最好的肛肠医院”的北京东大肛肠医院,患者看病裤子未脱就要先灌肠,口袋里的钱花不光医院不会让你走。如此种种乱象,让“过度医疗”的话题再次升温。
小伟是个三岁的孩子,在玩耍时误吞了一只笔头,啼哭不止。家人慌忙带他到医院,并告诉医生孩子误吞了笔头。可医生大笔一挥,入院检查项目就达200多个,其中包括艾滋病、梅毒、类风湿检查。
检查结果是小伟腹腔内有异物,医院还按照最高护理等级对小伟进行护理,家人备感无奈。
小王最近得了重感冒去医院,说完症状,医生给他测体温、查血,还给开了X光、脑CT、核磁共振、彩超等检查,最终结论是伤寒感冒……
这两个故事,是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陈昶屹在六年工作中,接触到的众多过度医疗案例中的两个。
如此种种乱象,“过度医疗”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医疗行为过度还是适度,这个“度”到底在哪里呢?
扁桃体炎:300比2400
外地来京打工的张先生,因嗓子疼痛,他去了一家著名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给他查过血后,又让他拍了胸片、做了CT,检查结果是扁桃体发炎,医药费高达2400多元。
看个扁桃体炎竟然花了两千多,张先生和医院闹了起来。
接诊医生认为,这些检查都是排查其他意外所必需的,而北京八宝山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卫民看来,这个案例是典型的过度医疗。“如果病人是经过基层医院治疗之后转到三甲医院,可能需要一些检查手段排除病因,但对于首次就医的普通扁桃体炎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就足够了,”李卫民说。在社区医院,正常治疗普通扁桃体炎的费用,绝对不会超过300元,大部分患者只需花费100多元。
陈昶屹法官是侵权法博士,他认为,“小病大医”已经成为了过度医疗的一个重要表现。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并不全是医生的责任,人们不论大病还是小病,都喜欢一窝蜂地拥向大医院,不仅加剧了过度医疗,更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医院都是门庭若市,而社区医院则门可罗雀。尽管这种小病大医的现状不如我国严重,但美国智库兰德公司9月7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小病大医”现象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44亿美元。
一病人居然放了11个支架
“我妈一直说胸闷、心口疼,在老家医院查不出原因,这次专门带她来看病,真不行就给她放个支架。”一位来自山东的患者家属在北京一家心脏专科医院内科门诊处排队。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支架,支架有什么缺点吗?”记者问。
“不知道。”回答得很干脆。
“如果医生说可放可不放,那怎么办?”记者问,对方却不假思索,“那还是放吧,放了总比不放强啊……”
这是记者的一次随机采访,从这段对话中可影射出心脏支架术的泛滥程度。从调查数据来看,中国2008年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18.8万人,国际上支架和搭桥手术的比例是7∶1到8∶1,但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12∶1。
心脏支架创伤小、痛苦小、安全系数高,和需要全身麻醉、打开胸部且风险较高的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比,心脏支架手术无疑更简单便捷,可它有严格的适应症界定:只有当心血管堵塞70%以上才能够使用,而且还要看患者病情是否稳定。
新加坡医保明确规定:如果病人需要安放的心脏支架数超3个,就要几科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而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给一位70岁的男性病人放了11个支架,术后第二天,病人就死亡了,死因是冠状动脉狭窄,本来放支架是为了扩张血管,但是放太多,反而阻塞了血管。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放进不该放的支架,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它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药物副作用、进行其他手术时的不便,并不会随时间而消失。
“治比不治强”是很多患者的认识,但心脏支架并非没有任何风险。心脏支架植入人体后,会有一定几率出现再度狭窄,普通支架再狭窄的几率为30%左右。
经济利益的推动是心脏支架被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枚直径2~4毫米、重量不足万分之一克的支架,国产的就要1~2万,进口支架的价格更昂贵。所以,一些医院把它当成了摇钱树,而医生每做一个支架手术,从医院拿到的提成也是不菲的。
为了避免医生开大处方,卫生部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明确将CT检查阳性率≥70%、核磁共振检查阳性率≥70%等指标列为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陈昶屹法官告诉记者,今年7月1日《侵权保护法》实施之后,改变了原来医患纠纷中的“举证倒置”,现在实行的是“谁申诉谁举证”的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过度医疗。而在之前医患纠纷举证倒置的年代,很多入院的全面体检一直存在争议。
现在的防御性医疗也出现在了诊疗领域,医生为了不冒太大的风险,对于一些疾病,能保守治疗则保守治疗。
北大医学部一位在读的“准医生”告诉记者,本科的时候,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医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你今天面对的患者,明天很可能与你对簿公堂。
《健康时报》 (2010-10-25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