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最新新闻:《观呼吸》节选 - 内观与禅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15:31:36

《观呼吸》节选

时间:2010-4-10 23:05:10 点击:292

推荐阅读:

.
  预读:...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这种练习,刚开始时可能会让人体勉强或做作,但是和我们平常所做相比,并不会不自然,我们只是不熟悉而已。藉由练习,这种习惯取代了我们平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而且一旦熟悉之后,我们会觉得更自然。最后,我们会充满包容与体谅之心,不再因为外在事物沮丧或自满,逐渐能与一切众生和谐共处。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

每一位禅修者在修行时都会碰上分心,需要有方法来加以处理。许多有效的办法被设计出来,好让你重新回到正轨上,那比单靠意志力硬撑要来得快。禅定与正念密切相关,彼此互补。如果其中一个虚弱,另一个最后一定会受影响。不平静的日子通常都是因为缺乏定力,你的心只是一直在随事浮沉。你需要一个重新建立禅定的方法,让你即使面对困境亦可适用。幸运地,你拥有它。事实上,你可以从一系列传统策略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

方法一:估算时间
分心把你从呼吸这件事情上拉开,你突然惊觉自己正在作白日梦。这个技巧是把你从陷阱中拉出来,彻底破坏箝制你的力量,如此你才能再带着完整的注意力回到呼吸上。你可以借由衡量分心的时间长度,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不需要一个精准的数字,只要粗略估算即可。你可以用“分钟”为单位,或者用明显的念头来计算。只要对你自己说:“好,我已经分心两分钟左右。”或者“从狗开始吠算起”,再或者“从我开始想钱算起”。当你刚开始练习这个技巧时,看起来像是在自言自语。一旦这个习惯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默默地快速进行。切记,这个策略是让你脱离分心,重新回到呼吸上。借由让它变成审视的目标,而帮助你脱离分心,只要约略估算分心的时间长度即可。一旦脱离分心之后,就应该抛开它,重新回到呼吸上。不要一直停留在估算时间的阶段。

方法二:深呼吸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用力地把空气吸进来,再用力地把它吐出去。这会增加鼻孔内的感受,让它更容易集中。深呼吸会让精神抖擞,并提升你的注意力。如此可以迫使定力增强,让整个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

方法三:数息
数息是典型的传统做法,很多人把它当成主要的修行方法,其实也可以把它当成重建正念与增强定力的辅助技巧。如同我们在第五章所说,数息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得要专注在呼吸上。你可能会在数息之后注意到一些变化:呼吸慢下来,或者变匀细了,这是进入禅定的生理征兆。此时,清楚地区分入息与出息,它们很容易混在一起。接下来,你可以把呼与吸合起来算成一次。继续你的数息,但是最多只数到五,从一数到五之后,再重新数起。当你脱离分心后,就抛开数目,并且忘记入息与出息的概念,只要专注于呼吸的感受。入息融入出息,前息融入后息,绵绵密密,形成纯净平顺的无尽气流循环。

方法四:进/出
这是数息的替代方案,功能也差不多。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然后在心里默记:“入息……出息”,或者“进……出”。持续这么做,直到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概念为止,然后就把它们抛开。

方法五:以另一个念头加以对治
有些念头会一直缠绕着我们。我们人类是感情用事的动物,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很容易陷入诸如性幻想、担忧与野心等事项中。我们经年累月地以烦恼喂养那些念头,只要一有时间就与它们腻在一起,让它们日益壮大。然后当我们坐下来禅修时,我们命令它们离开,让我们独处。结果几乎不令人意外,它们根本不会服从。对于这些顽固的念头,我们需要集中火力,加以迎头痛击才可以。

佛教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分类系统。它不把事情分成“好”与“坏”,而是将事情分成“善”①与“不善”。不善的念头总是与贪、瞋、痴有关,这些是最容易让人困惑的思维。它们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它们让你无法解脱。相反地,善念则与布施、慈悲与智慧有关。它们能对治不善,帮助你迈向解脱,因此而称其为善。

你无法给解脱设定条件,它不是由思维或念头组成的状态。此外,你也无法给解脱的人格特质设定条件。慈悲的念头可以造成类似慈悲的东西,但是那不是真正的慈悲,它会在压力之下瓦解。慈悲的念头只会造成慈悲的表象。因此,这些善念本身,无法让你解脱。它们只有在对治不善时才是善。布施的念头可以暂时化解贪心,贪心暂时被压制,让正念可以无碍地工作。之后,当正念彻底突破自我的假象时,此时贪心才会消失,而真正的布施也才会出现。

这个原则可以用在你日常的禅修中。如果一种特别的情结正困扰着你,你可以借由生起对立的想法与之相互抵消。例如,如果你憎恨查理,他紧绷的脸一直在你心里浮现,你可以试着对查理发出慈悲的心念,或试着思维他的优点,你也许可以因此而摆脱当时的心理印象。接着,你就可以继续禅修。

有时候这个策略无法奏效,那个情结太强烈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成功地平衡它之前,你得先削弱它对你的影响力。不要让罪恶感得逞,那是人类最可鄙的情感之一。好好瞧一瞧你试图避免的情绪反应,确实地思维它,看它如何让你感觉。看看它对你的生活、你的快乐、你的健康以及你的人际关系做了什么。试着看它如何让你呈现在别人眼前,看它怎么阻碍你迈向解脱。巴利经典要求你确实这么做,它们建议你生起厌离心,就像脖子上绕着腐烂的动物尸体一样。出离②是你追求的目标,这个步骤本身也许就可以了结问题。如果它不能,就再一次生起对立的情感来平衡残余的情结。

贪念涵盖一切与欲望有关的事物,从渴求物质享受,到希望被别人尊重皆是;瞋心则从小怨到暴怒;痴念则涵盖从白日梦到严重幻想的各种事情。布施对治贪,慈悲则对治瞋。只要你可以稍微静下来想一下,无论什么烦恼都可以找到一个特别的对治处方。

方法六:回想你的目的
有时候事情会毫无头绪地袭上心头。文字、词组或整个句子在不明原因下,从潜意识突然跳出来。出现物体,或者闪烁不定的画面,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经验。你的心感觉像一面旗子在疾风中拍打,它来回飘荡,就像海洋里的巨浪。通常这个时候,只要回想你在这里的目的就可以了。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想法上,而是为了把心集中在呼吸上,那对一切众生而言都是适用的。”有时候甚至在说完之前,你的心就会静下来。其他时候你可能得重复几次,才能奏效。

这些技巧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也行。只要正确使用的话,,它们便是对抗心猿意马的有力武器。

注释

①善,原文为skillful,也可以翻译成“善巧”。

②出离,超出脱离的意思。也就是离开迷界(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世界)、脱离生死轮回的苦,而成就佛道,以达解脱的境地,亦即细出离三界的牢狱,了脱惑业束缚捆绑, 所以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的惯用语。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54) 《观呼吸》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二)2010年02月24日 星期三 14:47不要在自己身上装上别人的脑袋
佛教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任何一个如此悠久的思想体系,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繁琐的教理与仪式。不过,佛教的根本态度始终是重视经验和反对权威。佛陀不但不强调正统,而且他还是个真正反传统的人。他并未将他的教导制定为教条,而是提出一组主张,让人们自己去验证。他邀请每一个人:“亲自来看。”他对弟子说过一句话:“不要在你自己身上装上别人的脑袋。”意思是说,不要一味地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看。

我们希望你在阅读这本手册的每个字时,都要抱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不会说只因为我们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所以你就应该接受我们的看法。这完全不是迷信,而是经验的实相。学习根据书中的教导去调整你的认知模式,你将会亲自看见,也唯有那样,才能为你提供一个信仰的基础。基本上,内观禅修是一种自我发现的练习,需要你亲自去探究。

说到这里,我们接着将提出一个简短的佛学要点导览。我们并不想完整地谈,这点已经有其它的书做得很好了。不过,由于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内观有其必要,因此必须稍微提一下。

此时此刻,你正在老化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人类是活在一个非常奇特的生活样式中。虽然身边的每一件事都不断在变化,我们却仍将无常的事物看成恒常。变化的过程永远持续发生,一如你现在在读这些字句时,你的身体正在持续老化,然而你根本没注意到;你手中的书正在衰败,印刷正在褪色,书页正在斑驳;你身边的墙正在朽化,墙里面的原子以极高的速率在振动。每件事都在变化、崩解与缓慢消失,这点你也没注意到。然后,有一天你看着自己,你的皮肤发皱,关节也在疼痛。你发现书本是一种会泛黄败坏的东西,建筑物也正在瓦解。因此,你为失去的岁月而感伤,为失去你所拥有的东西而哭泣。这种痛苦来自何处?它来自于你自己的不注意。你未能在生活中看清楚,当它经过时,未能观察世界持续的变化之流。你创造了心灵构筑的集合体:“我”、“书”和“建筑”,并且认为那些都是坚固的实体,会一直持续存在——虽然它们永远不可能如此。但是现在,你可以觉察到无常的脚步,你可以学习将生命视为不断流动的过程,你可以学习看出一切因缘法的连续流动。你可以做到,只是肯不肯花时间与练与不练习的问题。

停止概念化的反应
人类的知觉习惯在某方面是非常愚蠢的。我们忽略了百分之九十九实际接受到的感官刺激,并且将剩余的感官刺激加强固化为个别的心所⑦。然后,我们再对那些心所做出习惯性的反应。

例如:在平静无声的夜里,你独自坐着,远方有一只狗在狂吠,这件事本身,并无好坏可言。寂静的海面传来浪涛声,你开始倾听这悦耳的组曲,它们已经转变成神经系统内生气勃勃的电子传导所引发的神经刺激。这个过程应该被当做无常、苦与无我的经验。我们人类却完全忽略这个事实,而将那个知觉定型为一种心所,我们为它贴上标签,并陷入一连串情结与概念的反应。“又是那只狗,牠总是在晚上叫,真讨厌。每天晚上牠都让人不得安宁,应该有人想想办法才是。也许我应该报警,不,应该找捕狗队,嗯,找动物收容所才对。不,也许我应该写一信去咒骂狗的主人。不,太麻烦了,我还是去拿耳塞就好了。”这些都只是知觉上的心灵习惯。你从小就学习做这样的反应,你只是在复制身旁亲友的知觉习惯。这些知觉上的反应并非生来就根植于神经系统的构造之内。回路就在那里,不过这并非心灵机制可以使用的唯一方式。以前学过的可以不去想它,第一步是先了解你正在做的事,退到后面静静地看。

快乐是苦恼的根源
就佛教而言,我们人类的生命观是正好颠倒的,我们把真正的苦因看成快乐。苦的原因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爱/憎”的病症,一种立即反应的知觉。它可能是任何东西,例如:迷人的女郎、英俊的家伙、游艇、烤面包的香味,或者是休闲拖车等。无论是什么,我们接下来会做的是,凭感觉对剌激做出反应。

例如忧虑,我们非常忧虑,忧虑本身就是问题。忧虑是一个过程,它有步骤。忧虑并非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而是一组程序。你必须做的是,观看那个程序的开头,那些过程萌生的最初阶段。忧虑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排斥”的反应。只要现象一在心中跃现,我们便在心理上尝试去捕捉它或推开它,那就开启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所幸,有一个名为内观禅修的工具,可以瘫痪这整个机制。

内观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我们学习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观看思维与感受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楚地看自己对于刺激有何反应。我们看着自己的反应,而不会陷入其中,思维的迷惑本质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也还是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过,我们不须因此沉沦。

跳脱思维迷惑的本质,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实相观点。它是一种完整的典范转移,一种觉知机制的彻底改变。它跳脱迷惑,带来解脱的喜悦。因为这些利益,佛教视这种观看的方式为生命的正见,佛教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

你的心里有个“我”
内观禅修是一套训练的程序,它能逐渐打开“如实观”的新视野。新的事实,必定来自新的观点,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的认知都离不开“我”。我们将流动的思维、感觉与感受定型为一种心灵架构,然后贴上“我”的标签。长此以往,我们遂认为它是静止的实体,可以独存于其它一切事物之外。我们将自己抽离宇宙永远的变化过程,然后再感叹自己是多么孤单。我们忽略自己与其它事物根深柢固的关联性,坚持“我”的存在,然后再为人类的贪心与迟钝感到惊讶;这个循环不断地发生。每一个恶行,每一个世上残酷的案例,都直接源自这个独立实存的“我”的邪见。

打破概念的假象
如果你打破那个概念的假象,你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虽然如此,也别期望能在一夕之间办到。你花了一辈子在建构那个概念,过去那些年来,每一个思维、语言与行为都强化了你对它的信念。它不会立即消失,不过如果你付出足够的时间与注意力,它一定会改变。内观禅修是瓦解那个概念的一组过程。只要持续观察它,你就能逐渐铲除它。

“我”的概念是一种过程,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借由内观,我们学习观看我们正在做什么,何时做,以及如何做。然后,那个心态会移动与消失,就像白云飘过蔚蓝的晴空。我们将会置身于自己可以决定做或者不做的状态,端视当时的情况是否适合而定。强制性不见了,现在我们可以有所选择。

禅修,可以使你更清醒地活
这些都是重要的洞见,每一个都是对于人类存在此一根本议题的深刻体悟。它们不会快速出现,也不可能不劳而获。不过,报酬是很大的,它们会导致生命的彻底转化,你存在的每一秒钟都将因此而改变。致力于此道的禅修者,将达到至善的心态,那是一种对一切众生纯净的爱,以及苦的完全止息。那个目标绝不算小,不过,你也不要急于采收成果,因为利益将立即展开,并且日积月累递增。它的功能是渐进的,打坐的次数愈多,对存在的真正本质就了解得愈深刻。你花愈多时间在禅修上,当每一个冲动与动机、思维与感情在内心生起时,你静下来观察它们的能力就愈强。你在解脱上的进步,可以根据坐垫上的时间来衡量。当你觉得已经足够时,随时可以中止禅修的过程。除了你自己对洞见生命真实本质的渴望之外,其中并无任何强制性的规定,你是为了提升自己以及他人的存在而修禅。

内观禅修是立足于经验,而非理论。在禅修的过程中,你敏于觉察实际的生活经验,如实觉知事物的本质。你并非坐着发展关于生活的崇高思想,你只是清楚地活着。内观禅修,就只是学习好好活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高远的目标。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63) 《观呼吸》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一)2010年02月24日 星期三 14:09“禅修”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使用它。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其实不然。明确辨别说话者选用的文字,意义重大。也许地球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灵修传统可以被称为“禅修”,关键完全取决于你赋予这个字的意义。世界各地禅修技巧的差异很大,我们并不想一一去检视,这方面已经有其它的书在做了。为了达成本书的目的,我们只集中探讨读者最熟悉,以及与禅修这个词关系最密切的修法。

你所听过的禅修方法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内,我们发现被称为“祈祷”与“冥想”的两种共通修法。祈祷是直接针对圣灵,冥想则是持续一段时间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的一种有意识的思维,那个主题通常是宗教理念或经文段落。从修心的角度而言,这两者都是属于禅定的练习。思维的洪流在此受到限制,心被有意识地控制。它们的效果和一般禅定的修法一样:感到深沉的平静、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慢下来,并且生起一股祥和与幸福的感觉。

印度传统中有瑜伽禅修法,也只触及禅定的部分。传统上的基本练习包括把心集中在单一对象上——包括石头、烛焰或音节等等——不让它四处游荡。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后,瑜伽士进一步把修行延伸到更复杂的禅修对象上,也就是唱诵、彩色的宗教图像,以及身体的能量中心等等。无论这个禅修的对象有多么复杂,这种禅修本身仍然只是禅定的练习而已。

佛教的禅修目标是觉知
在佛教的传统内,禅定也非常重要。不过有一个新的元素加进来了 ,并且被高度强调,那就是“觉知”。一切佛教的禅修都将目标放在促进觉知上,禅定只是被拿来做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而已。佛教的传统非常广泛,有好几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禅宗①的禅修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全神贯注在觉知上,也就是只管打坐,抛开心中一切杂念,只是保持觉知地坐着。乍听之下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稍微试一下,你就会知道有多难)。第二种是临济宗②所使用的方法,把心从意识思维导入纯然的觉知,给学生一个难解的公案,让他去想办法解决,这令学生陷入一个可怕的处境。由于他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的情况,逼得他必须进入当下意识思维清净纯然的体验,因为没有空间容得下意识思维。禅宗很强硬,虽然它对许多人有效,不过学习起来并不简单。

你真的是你吗?
另一个宗派几乎与禅宗完全相反,那就是密宗③。意识思维,或者至少我们平时的做法,皆是自我(ego)的显现,这个自我就是你平常所认为的那个“你”。意识思维与自我概念密不可分。自我概念或自我不外乎是一组心理印象与反应,那是人为强加在源源不断的清净觉性之流上。密宗试图藉由破坏这个自我形象而获得清净的觉性,它是透过观想的过程达成。学生被给予一个特定的宗教形象,例如密续④的本尊⑤,以便进行禅修。他彻底投入,到达与本尊合一的程度。他放下自己的个人认同,换上一个新的。你可以想象得到,这需要花一点时间,不过确实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自我建构与成立的模式。他认出包括他自身在内一切自我,自以为是的特质,因此能解脱自我的束缚。最后,他可以选择一个自我,不论是以原来的或者他所希望的其它认同,更或者他也可以选择都不要。结果是清净的觉性。密宗也不是你可以手到擒来的。

内观是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这个方法源自佛陀亲自宣说的《念处经》⑥(satipatthana Sutta)。内观是直接开发正念或觉知,在数年之中逐渐进行。人们将注意力谨慎地放在密集检视自身存在的某些层面上。禅修者训练自己逐步觉察更多的生活经验之流。内观是一种温和的技巧,不过却也非常、非常彻底。它是一种古老而严谨的修心体系,一组以促进自身生活经验觉醒为目的的练习。它是凝神细听、留意观看与仔细试验。我们学习正确地嗅闻、完全地接触,以及全神贯注于这些经验的变化。我们学习倾听自己的想法,而不会陷入其中。

内观禅修的目标,在于洞见现象乃是无常、苦与无我的实相。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其实那只是错觉。从以下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很少注意到自己生活经验上的起伏,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也没有花更多注意力去观察我们根本没在注意——这又是另外一个矛盾。

透过正念觉知的过程,我们慢慢觉察到自身的实相,不再受困于自我的形象。我们觉悟到生命的实相,它不只是好坏杂陈,或棒棒糖与皮鞭而已,那是一种错觉。如果我们勇于深入检视,并且方向正确的话,将会发现生命的纹理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细致与深奥。

一种真正活着的感觉
内观是一种修心的形式,它能教导你以全新的观点去体会这个世界。你将开始学习真正发生在你身上、环绕在你身边,以及在你内心的事。那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一种参与其中的审视,你可以一边参与一边观察你自身的经验。你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进行修行:“不要管先前别人是怎么教我的,忘掉理论、偏见与刻板印象。我想要了解生命真正的本质,我想知道真正活着是什么感觉,我想领会生命真实而又深奥的意义,我不想只是接受其它人的解释,我想亲自见证。”

如果你能以这样的态度去修行,就一定会成功。你将发现自己能够客观而如实地观察事物的持续流动与变化。生命将呈现不可思议的丰饶,无法用言语加以形容,只能亲自去体会。

内观,让你用特别的方式去看
内观禅修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的字根是bhu,意思是“成长”或“成为”。因此bhavana的意义是培养,这个字总是与心并用,所以可以翻译成“修心”。 vipassana则是由两个字根演变而来:passana的意思是“看见”或“察觉”,vi则是前缀,有复杂的内涵,可以粗略翻译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或者“进入与透过一种特别的方式”。vipassana整体的意义是清楚而精确地洞见事物,认清每一个成分,拨开重重迷雾,掌握事物的实相。这个过程将带领我们清楚认识每一个被检视对象的根本事实。将两个字放在一起,即vipassana bhavana,意思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看见,终致产生洞见与完全的觉悟。

在内观禅修中,我们培养这种看见生命的特殊方式。我们训练自己如实洞见事物的本质,并将这种特殊的觉察模式称为“正念”。这个正念的过程确实与我们平常所做非常不同。我们通常并没有真正看清楚眼前的事物,而是透过思维与概念的有色眼镜去看待生命,并且误以为那些心灵的对象是真实的。我们深陷于这个无尽的思维之流中,而实相则不经意地从我们身旁溜过。我们总是无休止地追求欢乐与满足,努力逃避痛苦和不愉快。我们耗费所有精力,试图让自己感觉更好,以掩饰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在此同时,真实经验的世界则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在内观禅修中,我们训练自己忽略经常想追求舒适的冲动,而以探究实相取而代之。讽刺的是,唯有当你停止追求平静时,真正的平静才会来临——又是另一个矛盾。

当你放下追求舒适的渴望时,真正的满足才会生起;当你不再兴奋地追求满足时,生命的真实之美才会降临;当你能够不带幻想地觉知实相,并且承担所有痛苦与危险时,才会达到真正的解脱与安稳。这不是我们试图灌输给你的教条,它是一个看得见的事实,你能够而且应该亲自去验证。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60) 《观呼吸》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 (二)2010年02月12日 星期五 19:48正念就是看清事实
正念的功能比禅定更广大,它无所不包。禅定是排外的,只安顿在一件事情上,而忽略其它事物。正念则是内括的,它站在焦点后面,用一个更宽广的焦点看事情,迅速察觉任何发生的改变。如果你把心集中在一颗石头上, 禅定将只看见石头。正念则返到这个过程后面,觉知这颗石头,觉知禅定集中在这颗石头上,觉知聚焦的强度,并且当禅定分心时立即觉知注意力的转移。注意到分心已经发生的是正念,也是它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石头上。正念比禅定更难开发,因为它是更深刻的功能。禅定只是把心集中在一起,就像是激光束,有直射内心的能力,而且能照亮所在的部位。不过禅定并不了解它所看见的东西, 正念则可以检视自我的机制,并且了解它所看见的东西。正念可以突破痛苦的迷思与不当的机制,让你得到解脱。

要增长正念,就先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不过,这里又有另一个矛盾。正念并不对它所看见的东西做出反应,它只是看与了解。正念是耐心的要素,因此,不管看见什么,都应该只是单纯地接受、承认,以及冷静地观察。这并不容易,不过却是必要的。我们是无知的,我们是自私、贪婪与自大的,我们充满欲念而且会说谎。这些都是事实。正念的意思是看清这些事实,并且耐心对待自己,接受我们本来的样子。那违反我们的意愿,我们并不想接受它,我们想要否定它,或改变它,或为它辩护。不过,接受是正念的要素,如果我们想要正念增长,我们就应该接受正念发现的东西。它可能是无聊、恼怒或恐惧。它也可能是弱点、缺失或过错。不论它是什不论它是什么,我们就是那个样子,那是实相。

正念单纯地接受一切存在的事物。如果你想增长正念,耐心接受是唯一的途径。增长正念只有一个方式:藉由持续地练习正念,藉由单纯地尝试保持正念,换言之, 就是要有耐心。这个过程既不能勉强,也不能匆忙,它有自己的节奏。

禅定与正念在禅修的任务上携手并进。正念是营运的经理,它能引导禅定的力量。禅定提供力量,正念则利用它们穿透内心深层,二者的合作形成洞见与了解,人们应该以平衡的态度将之同步开发。只是正念应该多受到一点重视才对,因为它是禅修的中心。解脱不一定需要最深层的禅定,觉知和定力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太多觉知而缺少定力加以平衡,结果就很像滥用迷幻药之后,处于过度敏感的狂乱状态;如果定力太多而缺少适度的觉知加以平衡,则会形成「石佛」的症状,你平静地坐在那里,就像一颗石头一样。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开始禅修时,每个人都会有一颗「猴子心」
心灵开发的最初阶段是特别敏锐的,在这个时候过于强调正念将会阻碍禅定的发展。刚开始禅修时,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心竟然如此活跃。上座部传统称这种现象为「猴子心」,西藏传统则把它比喻为思维的瀑流。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强调觉知的功能,则要觉知的事太多,当然不可能入定。不要灰心,这问题每个人都会碰到。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刚开始时,先把努力的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只要不断把注意力从游荡中拉回,百折不挠。第七与第八章对此有完整的教导。照这样做几个月之后,你将会培养出定力来,接着就可以把重心移到正念上。不过,要注意,修禅定,可不要修到发现自己正逐渐进入恍惚的状态。

定力怎么练?
禅定与正念这两者之中,后者还是比较重要。一旦内心安定到足以开发正念时,就应该立即进行。正念提供后续深层禅定发展所需的基础,多数失衡的状况都会及时自行修正。正定在强大正念觉醒时自然发展出来,你愈发展注意的要素,就会愈快注意到分心,也将能愈快从中抽离,回到正式的专注对象上,结果自然造成定力提升。此外,当禅定发展时,也将会促进正念的发展。你的定力愈高,就愈不可能陷入持续的分心中。你只是注意那个分心,然后就把注意力拉回禅修的对象上。

这两个要素会自然地平衡,并且相互提携。在这里,你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开始时先努力修习禅定,直到猴子心的现象平静下来为止;之后就把重心放在正念上。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心很纷乱,就强调禅定。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恍惚,就强调正念。总的来说,正念应该被强调多一点。

正念在禅修中引导你的发展,因为正念拥有自觉的能力。正念会带给你禅修的远景,并且让你知道你做得如何。不过不要太担心那点,这不是一场竞赛,你不是在和任何人竞争,那里没有任何时间表。

正念难学之处,其中之一在于它并不依靠任何感情或心理状态。我们对禅修有些刻板印象,认为禅修是一些行动缓慢的隐士在僻静的洞穴里所做的事。那些是训练的情况,是为了培养定力与学习正念的技巧。一旦你学会那个技巧之后,就可以免除这些训练的限制,而事实上你也应该这么做。你不需要像蜗牛一样缓慢移动才能有正念,你甚至不需要平静。你可以在解决高深微积分的问题时保持正念,也可以在足球缠斗当中保持正念,你甚至可以在激愤中保持正念。心理与身体的活动不会对正念构成障碍,如果你发现你的心非常活跃,那么只要观察那个活动的本质与程度即可,那也只是内在无常表演的一部分而已。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72) 《观呼吸》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一)2010年02月12日 星期五 19:25内观禅是一种平衡心理的活动,你的目标是开发心的两种美德,亦即正念与禅定。原则上,这两者是一组的,可以说是前后并排的双头马车。因此,以平衡的态度一起开发它们,是很重要的。如果偏重其中一项而牺牲另一项,就会失去心的平衡,无法达成禅修的目标。

正念是较敏惑的一个,它注意事物, 禅定则提供力量, 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

什么是「心一境性」?
禅定与正念是截然不同的功能,在禅修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明确而微妙的。禅定通常被称为「心一境性」①,就是迫使心稳定地安住在一点上。注意「迫使」这个词,禅定是具有强制性的活动,可以藉由不懈的意志力被强行开发出来,一旦被开发出来之后,它还是保有原先力量的特色。另一方面,正念则是一种带来精妙感受的微细功能。这两者是禅修任务中的伙伴,正念是较敏感的一个,它注意事物,禅定则提供力量,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原则上,正念负责联系,它挑出注意的对象,并警觉注意力是否离题。禅定则负责实际的工作,将注意力稳稳地锁定在选择的对象上。如果其中一个伙伴偏弱,你的禅修就无法正常运作。

禅定可以被定义为心专注于一个对象上不动。真实的禅定是健康的心一境性,这是应该被重视的。换言之,这个状态是没有贪、瞋、痴的。不健康的专注也有可能,但是无法带来解脱。你可能在欲望里心一境性,不过那成不了事。持续集中在你憎恨的事物上对你毫无帮助,事实上,即使达到这种不健康的禅定也是相当短暂的,尤其当它被拿来伤害他人的时候。真实的禅定是没有这种染着② 的。它是一种心被集中在一起的状态,能力与密度因此而提高。我们可以用透镜来做比喻,平行的太阳光束照射在一张纸上,顶多只能温暖它的表面。但是当同样的光束, 经由透镜被集中在一点时,纸张就可能会燃烧起来。禅定就是透镜,它创造看透内心所需的燃烧密度。正念则选择透镜聚焦的目标,然后透过它去看里面有什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禅定应该被视为工具,像任何工具一样,可以拿来用在好的或坏的用途上。一把尖锐的刀子可以用来创造美丽的雕刻,也可以用来伤害别人,端视使用刀子的人而定。禅定也一样,如果使用正确,将可以帮助你达到解脱。不过它也可能被用于自我的目的上,也可以用在成就与竞争的框架中。你可以利用禅定来控制别人,你可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使用它。真正的问题是,禅定本身不会提供你自我的观点,它与自私的基本问题,以及痛苦的本质都没有关系。它可以被用来挖掘深层的心理状态,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的力量也无法被了解;只有正念才能了解自我,只有正念会带来智慧。此外,禅定还有其它的限制。

真正的深定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佛教徒大费周章地盖禅堂与寺院,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一个不会分心的环境,没有噪音,也没有其它的干扰,以便学习这个技巧。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没有感情纷扰的环境。禅定的发展会受到五盖的阻碍,我们在第十二章已经谈过,包括感官欢乐的贪欲、瞋恚、昏沉、掉举与疑。

在清净之地清修
寺院是一个严格控制的环境,在那里,感情的干扰被降到最低。异性不准同住,因此,欲望就无从生起。那里也不允许拥有个人财产,因此减少所有权的争执,并且降低贪婪的机会。禅定还有另一个难处应该被提及:在深刻禅定中,你只专注于禅修的对象,因而忘记其它一切琐事,例如你的身体与身分,以及你周遭的一切事物,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中。再一次地,寺院是一个有用的便利设施。晓得有人在看顾你是很好的,他们会照顾你的食物与身体安全。没有这种保障,你将无法放手修习深定。

然而正念就没有这些限制,正念不需要依赖任何特殊的环境或外在条件。它只是单纯的注意,因此可以自由地观察任何出现的事物,欲望、瞋恚或噪音。正念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存在。此外,正念没有聚焦的固定对象,它观察的是变化。因此,正念有无尽的注意对象,只注意任何通过内心的事物,并且不加以分类。分心与干扰被也可以和呼吸一样被当成禅修的对象加以观察。在一个纯粹正念的状态下,你的注意力只会随着心中任何发生的改变而流动:「变动,变动,变动。现在这个,现在这个,还有现在这个。」

开发正念不需要咬紧牙根
你不能用强迫的方式开发正念。咬紧牙根的意志力不会带给你任何好处,事实上,那还会阻碍进步。正念无法藉由勉强奋斗开发出来,而是藉由了解,藉由放下,也藉由随遇而安才能成长。这并不表示正念会自发性地产生,绝非如此,正念的开发仍需要精进与努力。但是这个努力与勉强不同,正念是藉由温和的努力而被开发出来。你必须经常提醒自己,于当下维持清楚的觉知。坚持与轻轻接触是它的秘诀,开发正念必须藉由温和、温和又温和的方式,把你自己拉回觉知的状态。正念无法藉由勉强奋斗开发出来,而是藉由了解,藉由放下,也藉由随遇而安才能成长。正念并不是要书试得到什么东西,它就只是看。因此,贪欲与瞋应皆与它无关。

正念也无法使用在任何自私的目的上,它是无私的觉。在纯粹正念的状态中并没有一个「我」,因此没有自我可以展现私心。相反地,是正念让你对自己产生真实的认知。它让你能返后一步,观看自己的贪欲与瞋恚,然后你可以说:「啊哈!原来我就是这个样子。」

在正念的状态中,你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你看见自己自私的行为,看见自己的痛苦,以及你如何创造那个痛苦。你也看见自己如何伤害别人。你突破了平常告诉自己的谎言假象,看见事物的实相,正念带来智慧。

正念并不是要尝试得到什么东西,它就只是看,因此,贪欲与瞋恚皆与它无关。为了达到目标而竞争与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用处,正念并不瞄准任何东西,它就只是看既存的事物。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46) 《观呼吸》第十三章 正念 (二)2010年02月05日 星期五 09:51正念有三种基础活动
正念有三种基础活动,这也可以做为这个术语的功能性定义:(一)正念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二)正念如实地观察事物;(三)正念看见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让我们详细检视这些定义:

(一)正念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在禅修中,你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地方。当你的心偏离这个焦点时,正念会提醒你,你的心正在徘徊,以及你应该做什么。是正念把你的心拉回禅修的目标,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没有内在对话。正念不是思考,在禅修中反复练习它,当它变成心理习惯之后,以后便都可以受用。一个认真的禅修者随时保持正念正知,日复一日,无论是否是正式的禅坐都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往往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练习才可能达成。我们执着于思维的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那个习惯会以最顽强的态度缠住我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同样坚持的态度开发相续的正念。当正念生起时,你就会注意到你当时对思维模式的执着。正是那样的注意让你得以跳出那个思维过程,得到解脱。正念接着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它正确的焦点上。如果你当时是在禅修,那么你的焦点就是正式的禅修对象;如果你不是在禅修,那就只是正念本身单纯的作用,只是单纯注意生起的事物而不涉入:“啊!这开始了…… 现在是这个,现在是这个……现在是这个。”

正念既是毫无遮蔽的注意力,也是在我们分心时提醒我们注意的功能。毫无遮蔽的注意力就是察觉,它只是藉由注意「当下它不存在」来重建它自己。一旦你察觉到自己没有在察觉,那么根据定义,你就是在察觉,这时你已经重新回到正念上。

正念在意识上创造出它自己独特的感觉。它有一种风味:轻盈、明亮且充满活力。相形之下,意识的思维则是粗重、沉闷而又呆滞。不过,这些毕竟都只是文字。你自己的练习会告诉你差别所在,然后你可能会提出自己的文字,而这里所用的文字则会变成是多余的。记住,练习才是关键。

(二)正念如实地观察事物。正念既不会对认知加油添醋,也不会删减任何东西。它不会做任何扭曲。它是毫无遮蔽的注意力,只观察任何出现的事物。意识思维则把东西贴到我们的经验上,让我们负担概念与意见,把我们淹没在计划与忧虑,以及恐惧与幻想翻腾的漩涡中。如果有正念,你就不会玩那种游戏。你只是注意内心当下生起的事物,接着,你注意到下一件事:「啊!这个……还有这个……以及现在这个。」它真的很简单。

(三)正念看见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正念,而且只有正念,才能理解佛教所教导实相的三个主要特征:无常、苦与无我(巴利文分别为anicca,dukkha 以及anatta)。这三个特征不是盲目的教条式信仰,佛教徒认为任何人只要以正确的方式研究,就会发现它们是普遍与自明的实相。正念是研究的方法,正念本身有能力揭露人类所能观察到最深层的实相。在这个检视的层面,人们了解到:(1)一切因缘法本质上都是短暂的;(2)所有世间法到头来都是无法令人满足的;(3)其实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只有过程。

正念的运作就像是电子显微镜,它在一个微细的层面操作,让人可以在意识思想过程最好的理论架构下,直接掌握那些实相。正念看见每一个念头无常的特性,看见一切被认知的事物何其短暂及其不断流逝的本质。它还看见一切因缘法无法被满足的固有本质。它看见在这些流动表演中,你什么也抓不住;平静与快乐无法用这样的方式寻获。最后,正念看见一切现象根本无我的本质。看见我们独断地选择某些想法,把它们从经验之流中截取出来,然后将之概念化成独立与恒存的实体。正念实际看见这些事,不是用想象的,而是直接看见它们。

当它被完全开发时,正念立即且直接看见存在的这三个特征,不经意识思维的媒介。事实上,这三者在本质上是一体而非分开的。它们全都是我们努力进行这个名为「正念」的单纯基础过程的结果,并且用意识层次不充足与笨拙的思维符号加以表达。正念是一个过程,并非逐步发生,而是整个一起发生:你注意到自己缺乏正念,而那个注意本身就是正念的结果;正念就是毫无遮蔽的注意力,而毫无遮蔽的注意力则是如实观察实相;它们存在的方式是无常、苦与无我。这一切都在几个剎那之内发生。不过这并不表示,你会在生起正念的第一瞬间,马上达到解脱(摆脱一切人类的弱点)。学习把正念整合到你的意识生活完全是另一个过程,而学习延长这个正念的状态则又是另外一个过程。不过,它们都是令人喜悦的过程,非常值得你努力去做。

正念是内观禅的核心
正念是内观禅的核心,也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它同时是这个禅修的目标,以及到达终点的方法。你藉由警觉而达到正念。另一个被翻译成正念的巴利文是appamada,它的意思是不放逸或不错乱,亦即随时掌握内心的实况,达到最清明的状态。

巴利文的sati还有“记得”的含义。它不是回忆过去的想法或画面的意思,而是清楚、直接与默默地觉知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对,什么不对;以及我们正在做什么,与我们应该怎么做。正念提醒禅修者在恰当的时间把注意力放在正确的对象上,并且确实精进以完成任务。当这个精进被正确地运用时,禅修者会持续处在一种平静与警觉的状态。只要保持这种情况,则「五盖」或「烦恼」就无法生起,也就没有贪心、瞋恨、欲望或懒惰。

但是我们都是人,也都会犯错。我们多数人都重复地犯错。尽管是真诚地精进,禅修者还是偶尔会让他们的正念溜走,然后发现自己陷入一些令人遗憾,不过还算正常的人类失误上。是正念注意到那个改变,同时也是正念提醒我们要精进,以跳脱那样的困境。正念溜失的情况会一再发生,不过它们的频率会随着练习而递减。

一旦正念将这些烦恼移除后,更健康的心态就会取而代之。瞋恚变成慈悲,欲望则成为离欲。同样也是正念注意到这个改变,并提醒内观禅者保持那个微细的心灵敏锐度,那是保留这些更值得拥有的心理状态所必须的。正念促进智慧与慈悲的成长,让它们可以达到完全成熟的境界。

我们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机制,即接受美好与欢乐的感觉,而排斥丑陋与痛苦的经验。这些机制带来的那些心理状态是我们要训练自己将之去除的,例如贪心、欲望、瞋恚、厌恶与嫉妒等等。我们选择去除这些障碍,不是因为它们字面上邪恶的关系,而是因为它们的强制性;因为它们会把心整个接管过去,完全掳获我们的注意力;因为它们在封闭的思维小圈圈中来回打转;而且,因为它们会把我们与活泼的实相隔离开来。

这些障碍在正念存在时无法生起。正念是对于当下实相的注意,因此与构成障碍的迷惘心态直接对立。身为禅修者,只有当我们让正念溜走时,内心深沉的机制才会出来接管,亦即抓取、执着和拒绝。接着阻力就出现了,并且遮蔽我们的觉知。我们没有注意到改变正在发生,因为我们正忙于进行报复、贪婪或其它的想法。一个未经训练的人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而一个经过训练的人则会马上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是正念注意到这个改变,也是正念记得曾经受过的训练,并且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化解迷惑。此外,正念还会尝试让它自己一直维持下去,让阻力无从再次生起。所以说,正念是烦恼障的特效药,它既是药方,也是预防的手段。

正念化解心中的烦恼
完全开发的正念是一种对世上一切事物完全无染与不执着的状态。如果我们可以维持这个状态,就不需要其它的方法与措施来让我们远离障碍,进而从人类的缺陷中达到解脱。正念不是粗浅的觉知,它深入看事情,潜入概念与意见的表层底下。这种深入的观察让我们完全确定,没有丝毫疑惑。它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持续且稳定的注意力,永远不会返缩和移转。

这个纯净无染的觉知不只能排除心理障碍,还能让它们的机制暴露出来,并加以摧毁。正念化解内心的烦恼,达到无染与安定的境界,完全不受生命起伏的影响。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56) 《观呼吸》 第十三章 正念 (一)2010年02月04日 星期四 16:52正念是从巴利文这个字翻译过来的,sati是一种活动。它确实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没有确切的答案,至少很难用文字表达。文字是心设计出来的符号,它们以符号的模式描述那些事实。正念是领先符号的,不受逻辑的束缚。虽然如此,正念是可以被体验的,相对而言这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可以被描述出来,只要你记住,文字只是指着月亮的指头,而不是月亮本身。真实的经验超乎文字与符号之上。正念可以用与此处全然不同的词汇加以描述,而每一种描述也都可能是正确的。

正念是当下正在进行的微妙过程,这个过程超越文字,却不会让它变得不真实——恰好相反,正念是产生文字的实相,其后随之而来的文字只是实相的影子而已。因此,了解以下所说的事都只比喻而已,这很重要,它们并非实相。实相是超越语言文字的,不过你可以体验它。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介绍的禅修技巧名为内观,它是一套专门用来体验无间正念的心理活动。

当你牙牙学语时,就曾有纯粹的觉知
当你初次认识某些事物时,就在你将它概念化或确认之前,有短暂的纯粹觉知。那是一种觉知的状态,通常这个状态只维持很短的时间,就在你把眼睛与心集中在事物像是以眼角余光看事情上的那一瞬间,在你把它具体化、在心理上锁定它、从其它事物中抽离出来之前。它在你开始想起来,在你的心里说:「哦,那是一只狗。」之前就发生了。那个焦点柔和、瞬间流动的纯粹觉知就是正念。在那个短暂的心理瞬间,你经验到一件未成形的事物。你经验到瞬间即逝的纯粹经验,那是与其余实相互相连结,而非分离的。正念是很像是以眼角余光看事情,那有别于正眼所见。然而,这个柔软与非集中的瞬间觉知,却包含一种非常深入的认识,那是你把心集中并将对象具体化后所缺乏的。在一般认识的过程,正念的步骤是瞬间即逝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我们已经养成只注意其余步骤的习惯,把焦点放在认识、认知、贴标签,以及最重要的,涉入一长串符号的思维中。原始的瞬间正念一闪即逝,修习内观禅的目的,就是训练我们延长觉知的时间。

当这个正念被使用适当的技巧加以延长后,你将发现这个经验非常深奥,而且还会改变你的整个世界观。要达到这种认识层次需要靠学习,以及持之以恒的练习。一旦你学会了这个技巧,你会发现那个正念有许多非常有趣的层面。

正念的特质
正念是反射镜式的思维,只会如实反映所发生的事,没有偏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这个禅修者的观察经验,^像是枓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意见,就只是如实地观察。

(一)是什么就是什么。正念是不带评判的观察,它是内心无私观察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一个人才可以不从责难与评断的角度来看事情。他不会为任何事感到惊讶,他只是不偏不倚、如实地看待当下的经验。他既不决定也不评判,就只是观察。请注意,当我们说:「他既不决定也不评判」时,我们的意思是,这个禅修者的观察经验,很像是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意见,就只是如实地观察。禅修者以同样的方式注意无常、苦与无我。

如果我们不能在事件发生时,接受内心的各种状态, 就不可能客观地观察心里发生的事,对于不喜欢的心理状态而言更是如此。为了观察自身的恐惧,我们应该先接受我们害怕的这个事实。如果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沮丧,我们就不可能检视它。这对于恼怒、激动、挫折与其它不舒服的感情状态来说也同样适用。你无法一边忙着排斥某些事,一边还能彻底检视它。对于任何我们拥有的经验,正念都一概接受。它只是生命的另一个事件,另一个该被觉知的事而已。没有骄傲、羞愧,或者个人的情绪,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二)不偏不倚的觉察。正念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觉察。它不会靠边站,不会执着所认知的事,它就只是觉知。正念不会因为好的心理状态而入迷,也不会尝试回避不好的心理状态。它既不会执着乐,也不会逃避苦。正念平等地对待一切经验、思维与感觉,它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个人的好恶。

(三)毫无遮蔽的注意力。正念是非概念性的觉知。形容正念的另一个字眼是“毫无遮蔽的注意力”。它不是思考,与思维或概念都无关,也不会停留在观念、意见或记忆上,它只是看。正念只在乎经验,但是它不会比较它们。它不会给它们贴标签或归类。它观察每一件事都像是第一次接触它们,它不是建立在反省与记忆之上的分析,而是对于当下发生事件直接而立即的经验,未经思维的媒介。它在认知的过程中比思维来得早。

(四)当下的觉知。正念是当下的觉知,它就发生在此时此地。它是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做观察。它永远待在现在,永远都在时光前进的波峰上。如果你回想起二年级时的老师,那是回忆;接着,当你觉知到你正在回忆二年级的老师,那就是正念。如果你再把这个过程概念化,并对自己说:“噢!我正在回忆。”那是思维。

(五)无我的感觉。正念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警觉,它是在无我的前提下发生的。秉持正念看一切现象的人,不会有“我”或“我的”这样的概念。例如,假设你的左腿疼痛,一般的意识会说:“我有个地方痛。”使用正念的话,一个人只会注意到感受就是感受。他不会附加一个额外的“我”的概念在上面。正念禁止一个人对认知增添或减少任何东西,他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强调任何事物。他只是如实观察,毫无扭曲。

(六)觉知变化。正念觉知变化,它观察经验之流。它看着事物变化,看着一切现象出生、成长与成熟,也看着现象衰败与灭亡。正念须臾不离地持续看着事物。它观察一切现象,不论物理、心理或感情,以及任何在心里呈现的现象。禅修者则只是坐着看表演。正念是对过往现象本质的观察,看着事物生起与消逝。看着事物怎么让我们产生感觉,以及我们如何对它做出反应。它观察这件事如何影响周遭。在正念中,禅修的人是无私的观察者,他唯一的任务便是持续追踪内在世界的无常表演。

请记住还有一点是,在正念中,一个人看的是内在世界。开发正念的禅修者,关心的不是外在世界。它就在那里,但是在禅修中,一个人的探究领域是他自己的经验, 是他的思维、感觉与认知。在禅修中,他的实验室就是他自己。内在世界有庞大的数据库,反映外在世界与更多的事物。检视这些资料,就能带来完全的解脱。

正念是参与的观察,禅修者同时是参与者与观察者。当一个人在看他的感情或生理感受时,他同时也在感觉它们。正念不是一种智力的了解,它就只是觉知。镜式思维的比喻在这里失效了,正念是客观的,但不是冰冷或是没有感觉的。它是生命觉醒的经验,一种生活过程中警觉的参与。

正念在文字上很难定义,不是因为它很复杂,而是因为它太简单,太开放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人类的每一个经验领域,最基本的概念总是最难定义。查阅字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长字通常都有简明的定义,但是基本的短字,像是“the”与“be”的定义则有一长页。在物理上,愈基本的功能愈难描述,像那些与量子力学有关的基础事实就是。正念是领先符号的作用,你可以整天玩弄文字符号,却根本无法确定它。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描述它是什么,不过,我们可以说它做了什么。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3) | 浏览(112) 《观呼吸》 第五章 练习 节选2010年01月17日 星期日 10:24谢谢你指责我

当贪、瞋、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时,要用正念去追踪与理解它们的根。这些心理状态的根就在我们自己里面。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没有瞋恨的根,没有人能让我们愤怒。因为是瞋怒的根对某人的行动、语言或行为做出反应。如果我们正念分明,我们就会努力用智慧去观心。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瞋恨,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失时,我们就不会在意。相反地,我们还会感谢别人注意到我们的过失。我们应该非常明智与慎重地感谢指责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帮助我们步上改进之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盲点,别人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可以透过智慧从上面看到我们自己的缺点。我们应该把为我们指出缺点的人,看成为我们挖掘宝藏的人,那些宝藏是我们自己也不晓得的。只有了解自己的缺点,才有办法改进自己。改进自己是促成生命圆满的不变之道。在我们试图超越自己的缺点之前,应该先知道它们是什么。只有在克服这些缺点之后,才有可能成功开发潜在的高贵品德。

请如此思惟:如果我们生病,就应该找出生病的原因,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治疗。如果坚称自己没有生病,即使明明在受苦,也无法获得治疗。同样地,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这些缺点,就永远也不可能净化我们的精神之路。如果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就需要别人为我们一一指出来。当他们为我们指出缺点时,我们应该像舍利弗尊者一样感谢他们,他说:「即使是一个七岁沙弥指出我的过失,我也会欣然接受,并向他献上最高的敬意。」

舍利弗尊者是一个百分之百具足正念的人。由于他不骄傲,所以他能保持这样的态度。虽然我们不是阿罗汉,我们也应该仿效他的范例,因为我们生命的目标和他是一样的。

当然,指出我们缺点的人本身也并非毫无缺点。我们能看出他的缺点,就像他能看出我们的过失一样。他同样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过失,直到我们为他指出来为止。指出他人缺点者,与响应他人指责者,两者都应该具有正念。如果有人以粗鲁的语言,轻率地指责别人,那么他对自己、对别人都会造成伤害,无法带来任何好处。怀抱着瞋恨心说话,不可能有正念,也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此外,当一个人听到粗鲁的言语时,他会觉得受到伤害,可能因此而失去正念,听不进别人真正的话。我们应该以正念说话,以正念聆听,这样才能得到说话与聆听的利益。当我们以正念聆听与说话时,我们的心就解脱了贪欲、自私、瞋恨与妄想的束缚。

禅修要有目标

身为禅修者,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如果盲目追随别人的指导,那无异是瞎子摸象。在意识清楚与主动的情内觐惮修者的目标况下,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内观禅修者的目标不是比别人早一点开悟或更有力量,或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利益。禅修者不会为了正念和别人竞争。

我们的目标是把潜在的善德完全开发出来。这个目标有五个要素:净化内心、摆脱忧愁、解脱痛苦、实践究竟寂灭的正道,以及由遵守正道而达到快乐。将这五个要素谨记在心,我们就能怀抱希望与信心前进。

当我们准备好,我们就会到达那里

我们不应该有达到目标的时间表,因为我们的成就, 是取决于我们的觉知,以及心理的成熟度。我们应该努力与谨慎地朝向目标修行,而不要预设任何时间表。当我们准备好时,我们就会到达那里。我们需要的只是为到达目标做好准备。

坐定之后,闭上你的眼睛。我们的心就好像一杯混浊的水,装着浊水的杯子静置的时间愈久,泥沙就愈能沉淀下来,水也将更加澄澈。同样地,如果你保持身体静止不动,将整个注意力集中在禅修的目标上,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并且开始体会禅修的喜悦。

达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应该先做好准备,把心保持在当下的时刻。当下瞬间即逝,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根本注当下瞬间即逝,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根意不到它的存在。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事件,没有一个时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刻是空白的。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时,就会注意到那个时刻的事件。因此,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专注于当下。我们的心通过一连串的事件,就像一系列图片通过投影机,其中有些图片来自过去的经验,其它则是未来计划的想象。

没有对象,心就不可能集中。因此,我们应该给心一个对象,并且必须是在每一个时刻都能适用的。有一个这样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呼吸。心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去寻找呼吸,每一个时刻,呼吸都透过我们的鼻孔进出。我们内要将心集中在呼吸观禅修的练习,都是在清醒的时刻下进行,要将心集中在呼吸上并不难,因为呼吸比任何其它目标都更明显而且经常出现。

如前所说,坐定,并且把慈心分送给所有人之后,深呼吸三次。三次深呼吸之后,恢复正常的呼吸,让你的呼吸自甶地进出,再轻松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边缘。单纯注意呼吸进出的感觉:在吸完气即将把气呼出之前,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注意它,并且注意呼气的开始。在呼完气即将吸气进来之前,又有另一个短暂的停顿,同样也注意这个短暂的停顿。这表示有两次短暂的停顿,分别在吸气结束与呼气结束时。由于这两次停顿发生的时间如此短,以至于你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当你有正念时,你就能注意到它们。

不要以言语表述或赋予它任何概念,只要注意呼吸的进出就好,不要说:「我吸进」或「我呼出」,当你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时,忽略任何思惟、记忆、声音、香气与味道,只专注于呼吸,排除其它任何事物。

开始时,吸气与呼气都很短,因为身与心都尚未放松。当它们发生时,注意那个短暂吸进与短暂呼出的感觉,不要说:「短吸」或「短呼」。当你持续注意短吸与短呼的感觉时,你的身心会变得相对平静。接着,你的呼吸会变长,只要注意那个长呼吸的感觉,不要说:「长呼吸」。从头到尾都要注意整个呼吸的过程。接着,呼吸会变细,身与心也会变得比先前更安定。注意呼吸平静与祥和的感觉。


类别:《观呼吸》节选 | 评论(0) | 浏览(81) 《观呼吸》第四章 态度2010年01月11日 星期一 15:26在上个世纪,西方科学家有了令人惊讶的发现,我们都是我们所看见的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观察的过程会改变我们正在观察的事物。例如,电子是一个很小的东西,假如没有透过仪器,我们根本看不见它,而那个观察的设备决定了观察者将会看见什么。如果你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观察电子,它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粒子,也就是一个以笔直的路线四处碰撞的坚硬小球。当你以另一种方式观察时,电子则呈现波的形式,出现折射与波动的现象,完全没有坚固的实体。与其说电子是一个物体,不如说它是一个事件,观察者藉由观察的行为参与了那个事件,没有其它的方式可以避免这样的互动。

修行的态度

东方科学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认识这个基本原则。心本身是一组事件,每一次内观时,你都参与那些事件之中。禅修是一种参与性的观察:你正在看什么,取决于你观看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正在看的那个人才是你,而你看到什么,则端视你如何观看而定。因此,禅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要能成功,以下的态度非常重要。这些原则多数并不陌生,我们把它们搜集在一起,做为有系统的运用准则:

(一) 不要有所期待。只管好好坐着,看看发生什么事。把整件事看成是一项实验。把行动的兴趣放在试验本身,不要因为期待结果而分心。无论如何都不要对结果感到焦虑,让禅修依循自己的速度与方向前进,直接让它来教导你。颗,觉察是为了看^事物妁宾柅,无论它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都不应该先预设立场。在坐禅期间,我们应该将印象、意见与诠释都封存起来,否则很容易被它们绊住。

(二) 不要绷得太紧。不要过度勉强或让自己太紧绷。禅修不是侵略,不应该也不需要尝试激烈的修行。让你的努力保持轻松与稳定。

(三) 不要匆忙。不要急,慢慢来。把你自己安置在坐垫上,好整以暇地,好像你有一整天的时间一样,坐着就好。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时间去酝酿与发展。忍耐、忍耐,再忍耐。

(四) 不要执着任何东西,也不要排斥任何现象。该来的就让它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来的就让它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随遇而安。如果出都要随遇而安。现好的现象,那很好;如果出现坏的现象,那也很好。以平常心看待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让自己保持自在。不要对抗你所经验到的事,只要充满正念地看着它。

(五) 放下 学习随着出现的变化而流动,保持自然与轻松。

(六) 出现任何事都要接受。接受你的感觉,即使那是你最不希望拥有的;接受你的经验,即使那是你所憎恨的。不要为了人类会有的缺点与过失而自责,学习将心里的一切现象看成自然与可理解的。试着尊重你所经验到的一切,随时敞开心胸接受它们。

(七) 善待自己。对自己亲切一点,你也许并不完美,却是你自己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之前,首先你得完全接受你现在的样子。

(八) 质问你自己。质疑每一件事,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不要因为它听起来头头是道,或是圣人所说,就相信它。要亲自去看,但并不表示你应该愤世嫉俗、放肆或不敬,那只是说你应该以经验为本。一切主张都应该透过你自己的经验加以检验,然后让验证的结果成为你追求真理的向导。内观禅修的动机是来自于对觉悟实相的渴望,以达到真实解脱的智慧。整个修行都是以此为依归,少了它,禅修就会变得肤浅。

(九)视一切问题为挑战。将一切出现的负面因素,视为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不要逃避它们,也不要自责或黯然神伤。你有问题吗?太好了,又有更多自我磨炼的机会。欢喜地承受,投入其中并加以探究。

(十)不要用想的。你不需想出答案,推论式的思考并无助于你脱困。在禅修中,心自然地藉由正念,藉由无言的专注力而被净化。要对于消除那些困住你的事,并不需要习惯性的思虑,你需要的只是清晰而具体地觉知“那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运作”,单靠如此就足以解决问题。概念与推理都只会造成阻碍,不要用想的,要去看。

(十一)不要停留在分别念中。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差别,不过停留在比较上是危险的。不小心处理的话,它很可能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内心充满贪念、嫉妒与骄傲。一个人在街上遇见另一个人,立刻想到:“他比我好看。”结果马上出现嫉妒或羞愧的情绪。一个女孩看见另一个女孩可能会想:“我比她漂亮。”结果马上出现骄傲忘。彼此比较是一种内心的习惯,它会造成贪心、羡慕、骄傲之心、嫉妒或憎恨等恶念。这些都是有害的,可是我们却一直这么做。我们与他人比较外表、成就、财富、资产或智商,这一切都会造成相同的结果,那就是疏远、隔阂与敌意。

注意力放在自己与他人的相似处

禅修者的工作就是藉由彻底检视它,并以正念取代它,来消除这种不善的习惯。相较于注意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禅修者训练自己注意两者的相似之处。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众生普遍皆有的因素,亦即那些会拉近他与别人距离的事物上。所以如果有比较的话,那也只会带来亲密而非疏远。

呼吸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一切脊椎动物的呼吸法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所有生物与外在环境交换气体的方式都大同小异。这是选择呼吸做为禅修焦点的原因之一。禅修者藉由练习入出息念,进而体会我们与其它生命的一体性。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对差异视若无睹,差异确实存在,它只意谓着我们不要去强调差异,而要将重点放在大家共有的普遍因素上。

观察你的感觉和意识的变化

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当我们禅修接触到任何一个感官对象时,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停留在它上面,而是应该观看那个对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官与认识。我们应该观察生起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活动。此外,我们也应该在观察这些现象注意意识的变化。在观察这些现象时,我们应该清楚觉知时,我们应该清楚觉知被观察的那些被观察的那些事物的普遍性。刚开始接触事时,我们心里会迸出喜欢、讨厌或普通的感觉火花。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既发生在别人身上,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应该看清楚这点。在这些感觉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贪欲、性欲或嫉妒,也可能感到恐惧、忧虑、不安或无聊。这些也都是很普通的反应,我应该单纯地注意它们,然后接受它们。我应该了解这些都是正常的人性反应,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这种练习,刚开始时可能会让人体勉强或做作,但是和我们平常所做相比,并不会不自然,我们只是不熟悉而已。藉由练习,这种习惯取代了我们平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而且一旦熟悉之后,我们会觉得更自然。最后,我们会充满包容与体谅之心,不再因为外在事物沮丧或自满,逐渐能与一切众生和谐共处。

 


.  回放: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每一位禅修者在修行时都会碰上分心,需要有方法来加以处理。许多有效的办法被设计出来,好让你重新回到正轨上,那比单靠意志力硬撑要来得快。禅定与正念密切相关,彼此互补。如果其中一个虚弱,另一个最后一定会受影响。不平静的日子通常都是因为缺乏定力,你的心只是一直在随事浮沉。你需要一个重...

  【申明】本站许多资源来自网上,供广大同好欣赏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