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5复活不能:孙建平:军旅从牛田洋起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3:28:52
zhny728@ 我们是博友 <取消  他的网易微博

最新日志

  • 孙建平:军旅从牛田洋起航
  • 熊良銋:七绝·赞广州河源牛
  • 阎长贵:秘书田家英为何吊死
  • 广州、河源两地牛友举行联谊
  • 熊良銋:七律·星斗会
  • 柯云路:“九·一三事件”前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 香港'城管'为什么不打人
          • 1000美元一碗的中国拉面
          • [微博]一分钟教你变魔术
          • 鲤鱼抢食犹如'饿鬼投胎'
          • 韩国女孩为何看起来漂亮
          • 芙蓉:娱乐圈里我最干净
          更多>>
          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熊良銋:七绝·赞广州河源牛友联谊会

          孙建平:军旅从牛田洋起航  

          2011-11-29 21:51:32|  分类: 追思与怀念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军旅从牛田洋起航

          原一六四师四九〇团一连战士  孙建平

          一九七六年,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先后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伟人逝世;唐山大地震,三十多万生灵涂炭;十月胜利,粉碎“四人帮”;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等。

          一九七六年,在新中国的编年史中,无疑是最具特别的一年。

          正是这一年的初春,我与家乡的一批热血青年人,怀着报效祖国和锤炼自己的决心,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应征入伍后,我被分配到五十五军一六四师四九〇团一连,而我们所在部队正在汕头市郊区的牛田洋执行军农生产任务。我的军人生涯,就从牛田洋军垦农场开始。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到部队,一般都要经过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通过三两个月的强化训练,使得新战士迅速地从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变,以便适应部队的严肃、紧张、军事化和铁的纪律的生活。阳春三月,我们提前结束了新兵训练,便早早地分配到牛田洋生产基地。

          初进牛田洋,给眼前一望无际的水田所震撼,已经灌水等候春播的稻田,水天连接,在阳光照耀之下波光潋滟,静静地躺在那里,以静默的姿态等候我们的来临。简陋的营房,也同样给我们以震撼。那时的牛田洋营房还全是毛竹搭建的草棚,只是草棚的搭建比较整齐划一。想象中的军营,想象中的军队神秘感,想象中军人的豪迈气概,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到这时,我们才如梦初醒,我们是生产兵,一个整天跟农田打交道的军垦战士。虽则初到,面对牛田洋,是既陌生又熟悉。这场景跟家乡太相似了,一样的水田,一样的种稻,一样的施肥,一样的除草,也一样的收割。初春的牛田洋,阴冷潮湿,海风一吹,透心的凉。我所在的新兵连十二班,没有直接分到班排,仍然单独的保留下来,参与连队的生产。老同志没全走完,床铺不足,全班十二人,在一间大草棚里打地铺,铺上干稻草,再铺上刚发的方形雨衣,全班人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地睡。当兵就是希望跳龙(农)门,命运却偏偏捉弄,早知道来种田,你打死我也不来。失望、无奈、悲伤、恐惧,一下子全涌上心头。那样的苍凉,那样的际遇,那样的景况,那样的生活,第一晚,我失眠了!首先是想家。想父母,想家人,想亲朋好友。当兵出来还是种田,这怎么向家人、向亲朋好友交代?其次是想前途命运。种田有多少出色,又能学到什么,锻炼什么?将来复员回家了,人家问你,到部队几年学到什么?掌握什么?贡献什么?恐怕是羞于向父老乡亲交代。那一夜,想得太多了,到凌晨时分,迷迷糊糊还是睡着了。

          次日六时,起床号按时响起,牛田洋的军号绝对没有新兵连那时的悦耳、动听,不光光是因为号声来自于大喇叭的播出而失真,还来自于心情,灰暗的心境。起床,出操,一切仍然按照训练部队的要求去做。第一天的工作,就是人人发一把铁锹,上大田平整水田。连首长作了简单的工作前动员,然后就是分工,作为新战士,前三天,每两人平一亩水田。平田之前,先按照标杆筑好小泥坝,然后就是用铁锹一锹一锹地将高的地方泥巴填到低的地方,保证一亩地高低相差不超过三公分(厘米)。三月牛田洋,灌溉后的稻田,波光粼滟,望无边际,阴雨夹带海风,寒气凛凛。卷起裤腿,脱掉上衣,我们开始了牛田洋的耕种之路。三天之后,我们就正式成为一个真正的牛田洋战士了,每人平田一天一亩任务。春耕之初的牛田洋,你一定看到这样的景观,水天相接的田野里,相隔不远就会有一个战士挥锹抛泥,默默地耕耘着,从太阳将升,到夕阳归去。在一铲一铲中,我们完成了从老百姓向军垦战士的转变。

          为解决新战士的思想问题,部队各级在生产的同时,组织思想转化和政治教育,从保卫国防、军人职责、国内外形势,人民军队应当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努力减轻人民负担,“五﹒七”指示等方面加强教育。与此同时,宣扬和学习南泥湾精神、牛田洋“七﹒二八”抗台风精神,班务会、排务会、连营大会,以至全团军人大会,动用所有组织机器及教育宣传手段,务必使新战士充分认识执行军农生产为国家为军队做贡献的伟大意义,从而实现为牛田洋生产,为多打粮食,为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田平整完毕,接着就是春插。这时我们新兵十二班就解散,正式分配到各战斗班。据带兵的班长说,我们本来是汽车兵班,支援完春耕生产就去学开汽车,后来不知何故取消了,所以就直接分在一连。我分到了四(炮)排一班,排长叫陈傍均,一名经历过牛田洋“七﹒二八”大风灾来自阳江县的一九六八年入伍的干部,班长则是一名来自广西南宁地区的一九七三年入伍的老兵,个子不高,但很精干,很能干,由于时间的久远,相处时间暂短,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副班长是来自广东龙门县的一九七五年入伍的战士,个子挺高,也是挺能吃苦耐劳的骨干。全班六个人,四个战士中两个来自广东东莞,一个来自广东增城,还有一个来自山东。对于农业生产,我们班的战斗力相当强,因为大家都来自农村,大部分是种水稻出来的农家子弟,在家里都是一个壮实的劳动力。

          插秧的任务很重,无论你来自北方南方,也无论你出自城市乡村,每人每天插秧半亩地。来自北方或城市的新战士,还是第一次看到稻田,更是第一次插秧,但以班为单位分配任务,你就是想办法完成罢了。假如你所在的班城市兵或是北方兵多,你完成任务还真的够呛。好在部队还讲团结协作精神,一个班完成任务慢,排长会让干得快的班来支援。牛田洋的稻田都是分隔成一亩一块的,两个人一组正好是一天的插秧任务。牛田洋的插秧如绣花。首先是拉线,一头一尾插上木架子,拉上尼龙线,按照禾苗生长要求设定行距,插秧需按走线来插。苗与苗的间距为十公分,每次插三行。插秧前,你还得将人踩过的脚印抹平,然后才能插上秧苗。排长、连队干部会经常检查,看你插得是否合格。一天半亩地的任务,对于出生于珠江出海口以种水稻为主农村的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北方战士,或是非种水稻地区的战士来说,就是一个艰难任务。我们班在班长、副班长的带领下,完成任务是最快的,质量也是最好的,常常受到排长、连首长的表扬。我和一个东莞籍的新战友一起合作,秧插得又快又好,常常成为班、排的突击力量,成为连队插秧的典范。

          牛田洋是滩涂围垦的农场,全部种植水稻,一年两季。此外,为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冬季还种植紫云英,一种固氮植物,作为有机肥料。冬天本来可以休整休整,但每年的冬季还得疏通排灌渠,加固堤坝,整修道路。所以,在牛田洋里,一年到头少有闲的时侯,除了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也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好在我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力壮小伙,歇一会,睡一觉,体力又恢复了,否则你真是顶不住那么大的劳动强度。

          我所在的一连,有稻田1100多亩。全连80号人员左右,人均都是十几亩。其实,除去外出学习的,培训的,休假的,病号的,炊事班的,连部几大员外,真正下田劳动的也就是5、60人,人均耕种近20亩地。春插、“双抢”和秋收虽有支援的部队,但基本工作,主要农活,特别插秧、收割、田间管理,施肥、除草、杀虫、晾晒稻谷、进仓等还得自己干。虽然有点机械化,但是大多数还是手工化,平地、插秧、除草、施肥、灌溉、晾晒稻谷等基本是人工,甚至人拉耙田的原始耕作都有。这一年,我们基本是全年加班加点地生产,少有过节休息,即使是像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也还得下地劳动,特别是八一建军节,正遇上农业生产的“双抢”季节,更是不能休息了。八一节最好的待遇就是连队杀头猪,吃上一顿红烧肉,改善改善生活,晚餐喝上点酒,庆祝庆祝。

          在牛田洋执行生产任务,最苦最累要算是“双抢”和“冬修”了,所谓“双抢”就是每年的七、八月份的抢收夏粮,抢种晚稻,要在两个月内将早稻抢收,将晚稻赶在立秋前插下去,两个月时间既要收完还要插完,可想而知的忙与累,所以即使是像八一建军节这样于部队来说的重大节日,也是无法休息。所谓“冬修”,就是冬季的时候整修农田,疏通灌溉沟渠。冬天的汕头仍然是很寒冷的,这样的“冬修”上身是穿着棉衣或秋衣,下身穿着短裤,所谓的短裤也就是我们部队平时的裤衩----四角内裤。寒冷的天,双足立在冰冷的泥水中,上身挥汗如雨,下肢像根冰棍,那种艰辛你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最难以忘怀的是一九七七年春耕。那一年春季出现倒春寒,所谓倒春寒,就是立春后重现寒潮,出现低温霜冻的恶劣天气。直播的水稻有三分之一给冻死,全连共有三、四百亩田得要重新播种,否则颗粒无收。怎么办?用拖拉机重新翻地已经不可能,但要重新直播就得翻地,在只有人力、机械而没有耕牛的情况下,拖拉机无法用,只有动员全连人拉耙翻地。三人一组,其中一个掌耙,两个拉耙。就是靠这样的原始耕作方式,我们在一周内翻完几百亩地。那一年的粮食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仍然保证夏粮的大丰收。

          牛田洋生产,犁田、耙地都是用东方红拖拉机,大面积的水田实施水稻直播,约有三分之一为人工插秧。收割大部分实现联合收割机收割,但也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联合收割机没法下去,所以也得人工收割。至于除草,也大部分采用除草剂,但除草剂除不干净的还得人工除草。杀虫是半机械化,采用人工喷雾机喷杀。施肥则是全人工的了。对比农村来说,牛田洋的机械化水平也是高的。但毕竟牛田洋是滩涂围垦,水田的软硬度不一样,有些地方,大型机械根本下不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完全靠人工耕种。所以,在牛田洋生产,是十分苦,千分累,万分艰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部队的伙食标准也就是每天5角钱。要改善生活,得要靠自己种养,但牛田洋生产部队都忙于搞生产,哪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搞改善伙食的自种自给生产,伙食差是显而易见的。牛田洋的劳动强度相当大,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般维持在10小时,双抢季节要12到14个小时。超强的劳动,伙食差,营养就跟不上,我们的饭量也超大,一顿早餐可以吃一打多馒头。部队的馒头一个接近一两面粉,就着一碗稀饭,几根咸菜或一小碟酸菜梗,就是一餐。油水少,鱼肉稀,唯有增加饭量来填补,一顿一斤米是正常的饭量。牛田洋兵有个特点,能干、能吃苦,不怕晒,不怕风吹雨打,还能吃。记得入伍那一年,连队超支一千多元伙食费,那个年代的一千元,算是巨额款项了,我们硬是在一年时间内通过种养、节支,让伙食费补回来。所以那一年我们的伙食是少见鱼肉,少见油腥,多的是空心菜,因为空心菜易长,产量高,连队的种养组专种空心菜解决吃菜问题。除了出大田劳动,我们还得利用劳动之余来种菜,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菜地,除了地头劳动竞赛外,业余时间的种菜也得竞赛,看那个班种菜收获多,质量好。牛田业的兵都是多面手,全能战士。

          牛田洋水稻亩产相当的高,作为滩涂围垦的良田,一般亩产都超千斤,所以我们为国家贡献的粮食不少,人年均生产超万斤粮。

          作为军人,即使是专职搞农业生产,我们也得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军人的姿态,立正、稍息,三种步伐,紧急集合、实弹射击、单兵战术,班排进攻,这些基本军事科目一科不能少。完成这些军事训练,并没有安排正常的时间来实施,基本是利用这么几种时机,一是在下大雨不能下地劳动的时候,二是暂短的农闲半天下地半天训练,三是利用早晚时间。所以牛田洋的兵,个个出来都也会有相当的军人素质。虽然与全训部队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当战争真正打响的话,我们也是能即时投入战斗。

          入伍当年六月,我作为预提班长,被选送到师教导队,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军事教导培训。同年底,又被选送到军体育骨干培训班培训。学员来自全军(五十五军)基层连队当年入伍的新战士,每个连队一名,为连队培训体育骨干。科目有:单杠、双杠、木马、军体拳、百米障碍、二百米障碍、投弹、百米短跑和五公里越野等项目。作为军人,除了军事科目要完成和合格外,这些体育项目也要达标,纳入年度考核科目。培训班的教员,都是来自解放军广州体育学院的学生。通过教导队和体育培训班的培训,我成为了连队的军事、体育骨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表现出色,第二年我便被提拔为班长,并于当年10月加入党组织。班长是部队有名的兵头将尾,是军中之母,一个班的政治、军事、学习、工作、训练、生产、作风和纪律如何?班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班长需要模范带头,以身作则,需要有那种向我看齐的标杆作用,否则,你所领导的战斗班就会落伍。

          班长不好当,而牛田洋的班长又特别的难当。在牛田洋当班长除了工作模范带头,比一般的战士能干善干外,还得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入伍种田,基本每个战士初入伍都有思想抵触情绪,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思想问题。工作累了,就想方设法的偷懒,思想不通了就容易压床铺,而连队分给班里的任务是按人头来分的,有人不干了,你得组织其他战士一起完成他的那一份任务。所以牛田洋的班长得要有点三头六臂的能耐,得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部队周末外出是严格控制的,一个周日只能有一个人请假外出,班长就得先给战士才能后安排自己。当班长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八年春,由于我所带领的班,完成春耕生产任务出色,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我个人也立下了三等功。我现在的第四第五腰椎轻度骨折,就是那是努力落下的附属品,作为一种代价,造成身体一种永远的痛。但是,我绝对没有后悔,为国家贡献那是一种荣耀,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那至生命。

          在牛田洋,我整整干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那种吃苦艰辛,那种超负荷劳动,那种工作强度,那种劳心劳肺,是我过去,以后,都从没有经历过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牛田洋生产基地其实是一所炼狱。任何人只要你在牛田洋经受过这种磨炼,你一定可以应对任何的艰难苦困,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一定有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牛田洋的军人,其实就是穿着军装的农民,但这种农民与一般农村的农民又有着天渊之别。首先,政治觉悟的不同。农民种田是为了发家致富,改善和丰富自家的生活,而军人那是为国家的贡献,不计报酬的工作,即使是常年的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也得继续干,为国家利益而义无反顾。其次,要求不一样。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生产的同时我们还得搞好训练,生产任务最繁忙,也不能少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军队是随时要打仗的。一旦战争烽烟起来,军人就得开赴前线,为国家为民族而赴汤蹈火,而奋不顾身。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我们撤离了牛田洋,奔赴广西边防前线,去参加举世闻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三年牛田洋生产,让我经受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就是从这里开始,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艰苦?什么叫做奉献?深深读懂了军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