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汽车销量排行榜:现代中国重大灾难的成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08:38
 唐山大地震是当代中国一道很深的伤口。23秒的地动山摇,24万生灵涂炭,16万人流血负伤,凝成一代中国人最撕心裂肺的记忆。四百年来世界地震史最悲痛的一幕,通过银幕重现在我们眼前。唐山7.8级大地震,穿越时空,仿佛又一次踩过我们的心

时隔34周年的唐山大地震,和两年前惨烈的汶川大地震一样,是人类历史无数大灾难中离我们最真最痛的。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涌现的普通人的人性之光、人间亲情,温暖着幸存者的心,照亮着他们坚强生活的方向。天灾人祸面前,显示了人类的脆弱和无力,同时也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一种文明的自救。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也是人类的悲剧。悲剧是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毁掉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导演有他的艺术追求自由,观众有自己的欣赏取舍自由。悲剧的魅力,不在于它对美的侵蚀和毁灭,而在于它,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侧影或内心的写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悲剧情结,动听的往往都是伤心的歌。《唐山大地震》一周票房已经破亿,既源于商业大片的号召力,更源于“悲哀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唐山大地震》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影评人说:这是一部震撼视觉和震撼情感的电影,让人动心又动情。出品人说:这部电影是中国人情感的一次伟大的回归。我们却有必要告诉自己:这是24万同胞瞬间丧生的一个真实大灾难,哪怕沾染一丝铜臭味,都是对亡灵的不敬。让死难者安息吧。当今人们,要诚心崇敬灾难中的文明,更要努力避免文明中的灾难。

  

  人类的文明史,同样是一部灾难史。灾难无数次对文明予以毁灭性打击,而文明又在灾难之后无数次得以重生和升华。
  文明是双刃剑,可使进步,也可自毁。文明的灾难,其危害往往还甚于天灾。在从未停止的争端面前,那些被鲜血蒙蔽良知的人们制造着一起又一起大屠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芦苇,不经意间生命就会被灾难这只巨大的黑手轻轻抹去。

  当沙尘暴一次又一次蛮横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当水资源严重匮乏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当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沙漠化等种种生态问题扑面而来时,生态安全问题就像一个个灾难的信号弹,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生态安全的危机已悄然而至。

  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癌症患者大幅攀升;

  黄河断流,长江泛滥,淮河污染;

  森林减少,湿地萎缩,森林区入不敷出,出现严重“赤字”;

  耕地锐减,荒漠化土地扩大,沙进人退;赤潮频发,酸雨增多,红树林逐渐消失;

  数字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近五十年来,中国因为自然灾害付出了二万五千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洪涝、干旱、地震、生物等各种灾害,侵袭着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国土。中国每年因为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到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最近发生的紫金矿业污水渗漏事件和大连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事件,都给当地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凡此种种,中国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

农耕社会的乱砍乱伐和工业化时代的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生态灾难频发的两个源头。剖析原因,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人定胜天的环境观:“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天斗、与地斗”。事实却一再证明,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何其有限。二是GDP挂帅、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对环境进行疯狂地掠夺,致使自然生态遭到了破坏,灾难接踵而来。
  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所冲毁的湖北垸田,实质就是垸田侵占了行水通道。这与长江流域环境变迁有很大关系,一百年间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掉了80%,武汉在几十年前还拥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今这些湖泊只剩下了几十个,其余的全被填掉了。人不仅侵占了洪水的通道,而且还占据了湖泊,砍伐了森林,使森林拦蓄水流的作用减少。

  2008年春天南方发生冰雪灾害,一般归因于气候突变。如果仅仅是气候变化,科学和技术可以预测、预报、预防。但是这次冰雪灾害中倒塌的电线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安装的。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是自然灾害,很多新建不久的房屋未能幸免,而传统的羌寨民居、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楼房,损坏较小。

  可以说,最近十年这三次自然大灾害,社会性因素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程度。有些城市灾害,就是人祸造成的。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过度侵犯自然造成的。以洪灾为例,洪水变成洪灾,往往是人类无节制地与水争地,限制水合理的活动空间,违反自然之水运行通道所造成的恶果。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的守护神。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破坏者,人类只能是自然的合作者。
  西方著名学者阿多尔诺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自然成了自然科学;二是自然作为实用的对象,自然成了生产资料;三是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自然成了‘文化风景’,成了艺术,成为和谐的共生体。”
  利奥波德也提出“大地伦理”的思想,扩大了共同体的界限,把土壤、水、动物和植物都包括在内,看成一个整体“大地”。

  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追求一种开放共生的环境伦理。作为一种生存伦理,人类中心论可视为环境道德的“底线伦理”;作为一种完善方式,环境伦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高级伦理”。缺失或无视环境伦理,中国现代化建设终将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人类文明的最终依归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灾难中的文明是一种突围;文明中的灾难是一种覆灭。当我们心中有了环境伦理,天人合一,才会远离灾难,减少灾难,才有真正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