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s levis:两岸和平协议的历史掌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22:09

两岸和平协议的历史掌故

 

汪仁玠

 

2011年10月17日,马英九抛出“斟酌洽签两岸和平协议”的议题,点燃了2012年蓝绿大战的火药库。回顾历史,从清朝的郑成功,一直到毛泽东与蒋介石,“维持现状、和平止战”在两岸关系上几度被提出,只是阴错阳差,“两岸和平协议”几番都没签成。

 

“两岸和平协议”虽是2011年抛出的新议题,但从歷史掌故的角度来看,却可以回溯到刚好三个半世纪以前。

 

郑氏王朝的分裂

 

1661年清朝康熙皇帝登基,太子少保黄梧上书“平贼五策”,提出多项“解放台湾”的建议案。黄梧降清之前,原本在郑成功部队担任副将,没有军事长才及战功也就罢矣,还在揭阳战役中害郑军损兵折将五千人。这五千人当中,包括最精锐的三百多名戴铁面、全身穿铁甲、脸上绘有迷彩彪文,被清军视为神兵、闻之丧胆的铁人部队。

郑成功在揭阳战败后,前来校阅部队,黄梧担心被降罪处死,向友军“借”了三百名铁人部队。郑成功眼见铁人部队兵甲无失,饶了黄梧一命;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提心吊胆的他这时已经萌生降清的念头。后来他逮着机会,狙杀了总兵华栋,率部将一千八百人,将屏障金门、厦门最重要的外围据点海澄奉送给清廷。但对康熙来说,黄梧却是最熟悉郑军虚实者,所以不但採纳他的建议,还杀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挖了郑氏祖坟。

郑成功面对接踵而至的噩耗,部队又因在台湾水土不服而士气低靡,儿子郑经更闹出绯闻,跟乳母昭娘通姦生子。郑成功终于在1662年6月气急攻心,以双手自残脸面而死,得年仅39岁。

郑成功辞世之后,郑经在厦门宣布自己为嗣封世子、袭封延平郡王;而在台湾方面,则有官员拥立郑成功五弟郑世袭,郑氏王朝短暂地分裂。

 

首度和平谈判

 

1662年7月清廷得知了郑成功死讯,立即派员与郑经接触;郑经也释出“善意”,表达祇要能维持现状、和平止战,愿意朝贡清廷。

尽管先前,清廷曾在1652年及1653年,两度提出和平谈判要求;但严格来说,郑成功是在1661年5月登陆台湾,並于翌年2月接受安平热兰遮城堡的荷军献城投降。所以1662年7月那次的清、郑政治协商,才算是真正的首度“两岸和平协议”。可惜这次“两岸和平协议”,最后因为双方机关算尽而流产。

就清廷而言,郑成功曾在给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上写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当地归我”,也曾致函清廷表达“清朝若能信儿言,则为清人,如此则奉清朝之正朔”。换言之,郑成功是有“一个架构”理念的。

但对郑经而言,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则可暂时解除清朝“解放军”武力威胁,以便专注于内部政治斗争。该年底,郑经挥军台湾、攻陷首都,並将郑世袭流放厦门。

而经歷十次谈判后,清廷赫然发现“两岸和平协议”祇是台湾的缓兵之计。正如同1653年那次议和期间,郑成功态度是“清朝亦欲绐我乎?将计就计,权措粮饷以裕兵食”,利用停战期间派员到闽南各地徵收粮饷,以供军队后援补给。这一次,清廷也笃定郑经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企图长期在台湾盘据称王,于是着手准备“武力解放台湾”。

 

毛提和平协议

 

过了300年,也就是1956年,另一次“两岸和平协议”的政治协商再度出现。

根据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撰写的《毛泽东与蒋介石》一书所载,当年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接获中共中央来信,提出进行“两岸和平协议”的建议。蒋介石几经长考,徵询了主持国民党在香港机关刊物《香港时报》的许孝炎,“基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针对中共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决定派人到北京一行,实际瞭解一下中共的真实意图。至于人选,不拟自台湾派出,而在海外选择。”

许孝炎提出三个建议人选,分别是曾任第二届立法院长的童冠贤、前立法院祕书长陈克文和立法委员宋宜山。蒋介石对这三个人都认可,但许孝炎回到香港后,童冠贤当面摇头婉拒,陈克文与宋宜山则点头应允。许孝炎回报之后,蒋介石“钦点”了宋宜山,这有两大考量:

第一,  他长期在中央党部工作,还当过组织部人事处长,信得过。

第二,其胞弟乃宋希濂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蒋介石的学生,被俘前官拜中将,被囚禁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每天过着“夜里望天亮,早上望吃饭,中午望晚饭,晚上望睡觉”的“四望生活”。宋宜山用“探亲”名义赴北京是名正言顺,瞒得过。

1957年4月,宋宜山自香港飞抵北京,马上有个名叫唐生明的人跟他接触。唐生明被称为“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曾奉蒋介石之命在汪精卫政府卧底,后来又替共产党在国民党中卧底,与国民党高阶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的哥哥唐生智,“双双为中国全面解放,做出重大而伟大的贡献。

透过唐生明安排,第三天宋宜山便接受周恩来接见及宴请,周恩来当面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相关原则,至于具体问题,则将由中共统战部长李维汉跟他会谈。凑巧的是,宋宜山、唐生明和李维汉都是湖南老乡,“三个湖南人”聚在一起,李维汉要宋宜山转达中共的四项原则:

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

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对全国政务的领导。

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会谈后宋宜山除了到功德林探监,还顺便参访了北京市区。五月宋宜山返回香港,向许孝炎汇报,並将结果写成书面报告转呈蒋介石。没想到报告中还写了些“北京欣欣向荣”的见闻与感想,蒋介石看完后勃然大怒,认为他被赤化了,对许孝炎撂下一句“今后宋宜山不必再回台湾了!”

几年后,宋宜山又因为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章士钊追悼会,被蒋介石以“附共”之名撤销立委职务。章士钊也是湖南人,曾任北洋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建政后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这一次的“两岸和平协议”,等于白忙一场。将近20年后,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在1985年访问北京,邓小平当面托他代为问候“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並且承诺北京不派官员、军队到台湾,不干预台湾的政治及人事,而且这种“统一现状”可以一百年不变,北京绝不会去更动它,这就是邓小平在1982年1月正式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尽管蒋经国当时认为邓小平开出的支票,在台湾内部尚未凝聚成为共识,但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问时却乐观地表示:“重建一个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既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

倘若不拘泥于文字,则能够终止军事对立、甚至避免武装冲突的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其实也可算是一种“两岸和平协议”。

 

先经济后政治 麻烦的总要来

 

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后,时任国防部长的伍世文在立法院答询时,不但认为设立两岸军事热缐可行,同时表示可由退役将领负责与对岸联繫开始做起。两天后行政院长唐飞进行施政报告时也主张,两岸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化善意为行动,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並建立两岸互信机制。

可惜这样的构想与主张,面对中共“坚持一个中国前提”、“不排除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犟硬态度,使“两岸和平协议”在陈水扁执政的八年期间成为“冷冻食品”。

2008年总统大选,国民党重返执政,北京方面视之为开启两岸政治协商的“歷史机遇”,立刻持续释放“善意”。先是在大选后第四天,马英九都还没上台呢,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就在与美国小布希总统的“布胡热缐”中,破天荒地认可“一中各表”,並诠释“九二共识”为“意指双方承认祇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其定义各自表述。”祇不过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出现“中英各表”的微妙情况,中文新闻稿仍坚持“一中原则”。

到了同年12月31日,胡锦涛又公开呼吁:“两岸可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问题。”

马英九则在2009年5月9日,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时做出回应,表示如果能够连任,而政治议题有迫切需要协商的话,将不排除触及。至于是否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现阶段还是经济优先,“就像小学生做数学考试题目的策略,先做容易的,不然时间不够。”

面对“六三三跳票”的质疑跟责难,马英九在“容易”的经济题目上给的答案,似乎尚未能让身为“阅卷老师”的人民满意。如今又去碰触“困难”的两岸政治协商议题,当然更显得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