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破解wifi密码:回家吃饭的智慧--读一读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9:27:36
第三章 应景应时,应心应身——跟着节令去进补
韭菜芹菜,升阳宽心——今朝立春添一岁,不是人间偏我老 
    
立春的时候,生意清淡了,应酬少了,也许正是上天给我们一个回归家庭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与家人围炉夜话,讨论明天的早餐,学会从一碗家常便饭中品尝出幸福的味道。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这个时候发出的野菜嫩芽,既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能量,又带着立春一阳初生的活力,可以说是阴阳并济,有推陈出新的功效,能帮助你化解肠胃残留的浊热,为你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到了立春,新的一年才正式开始。南方习俗过了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加一岁。记得某年父亲刚过冬就念叨着:过了立春,我就算是七十岁的人了。
 
    春天,我在心里想的是要父亲老当益壮,正像陆游写的四句诗:“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每一年,随着寒冬远去,每个人都添了一岁,也添了更多的人生智慧。
 
    春天来了,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的情绪也应该随之高涨起来。尽管年龄和各种压力同增,但日子总是要过,饭总是要吃。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不如多想想高兴的事儿,把每天的饭都吃得有滋有味。
 
    人生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过去已经覆水难收,将来尚不可知,何必让过去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现在呢?
 
    人之所以比别的动物高级,也许就在于对着同一碗饭,可以吃出不同的味道。心情,是比什么都有效的调料。外在的事物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变,但是内在的心情可以调整。春天升发的阳气正好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立春该吃什么呢?萝卜、韭菜、芹菜,还有春饼……人生大部分的快乐,也许就来自于这些日常的琐事,一点点小小的讲究和用心更能使它加倍。
 
    如果你现在正在南方,那就更有口福了。去市场买点新生的野菜吧,去野外采更好。
 
    如果你和我一样,住在北方,那就找找萝卜,看看上面是不是长着新鲜的萝卜缨,这也是“秉冬气得春阳而生”的好东西,千万别把它当废物给扔了。把它掰下来,切碎,用盐腌一下,再加干辣椒和花椒炝炒,立春那天的早餐就多了一样下粥的小菜,吃了它,你一定会感到神清气爽。
 
    其实立春可以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可以开一个长长的单子。但这并不重要。即使你没有准备这些,也不必遗憾。只要你带上了最好的心情,吃什么不是补药呢?
 
    天赐荠菜,寒热通杀——三月三,寻药踏青采嫩芽
 
    暮春三月,在山清水秀之地,踏青赏花,吸取天地之灵气,再采摘一些荠菜烹调而食,既可祛春寒,防春季流行病,又可降胃肠之火,利湿健脾,通小便。在明媚的春光里,吃天赐美食,快和家人好好享受一下这惬意而健康的生活吧。
 
    吃的荠菜,只采嫩芽。入药用的荠菜,就得用全株,一定要连根一起采摘,因为根部的药性更强。整株采回家晾干,就可以用一整年了。放一些在厨房的灶台上,还可以避蚂蚁。需要调理身体的时候,取几株,用开水煮七八分钟,就可以喝汤了。或者用干品来泡茶喝,也是可以的。
 
    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不知不觉就要到农历三月初三。
 
    时间永远跑在我们的前面,感觉春天才刚开了个头,其实时令已开始进入暮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种时候我最怀念的是南方,遥念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这几天,想必他们都在某个山清水秀处踏青赏花吧,也许顺便还会采些荠菜带回家。
 
    三月三吃荠菜,这个风俗古已有之。这一天在古代是上巳节,人们会去水边洗浴、春游,还有男女相会、对歌,很生活化的节日。当然也离不了吃。吃什么呢?吃上巳菜。如今,上巳节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很多地方的人还是会在这一天吃上巳菜,也就是荠菜。
 
    荠菜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野菜了。上海著名的菜肉馄饨,那里边放的就是荠菜。就算没吃过荠菜的人,也会记得辛弃疾那两句词: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记得我妈妈年轻时候借用这个典故,写过一首谜语诗:
 
    寻药踏青采嫩芽,能蔬可牧利农家。
 
    溪头翠叶春花白,羡煞城中桃李花。
 
    开头第一句说寻药,没错,荠菜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草药。
 
    三月三吃荠菜,预防春季流行病
 
    荠菜入药,最大的作用是祛陈寒的功效特别强,而药性又十分平和。三月三吃荠菜,就是为了祛除冬天积存的寒气。
 
    《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受了冻,如果没有及时化解,寒气会深入体内潜伏下来。到了春天,阳气升发,这些潜伏的寒气发作起来,寒极生热,就会引起流感发烧,这也是春天特别容易产生各种流行病的原因。
 
    因此,为了防止冬季的伏寒郁积化热,在春天不能用大辛大热的药物,而是要用荠菜来预防春天的“温病”。
 
    荠菜是平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能祛陈寒,又能祛血热,使得伏寒无法化为内火,维持人体的寒热平衡。
 
 产妇喝荠菜水,预防月子病
 
    荠菜祛陈寒的特殊功效,对于产妇尤其有用。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产妇在月子里如果发烧了,是很麻烦的事情,不仅影响到给孩子的哺乳,而且特别不利于产后恢复,稍有点不注意就会落下月子病,长期受罪。
 
    一位读者朋友给我讲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她原本是个体质健壮的人,生完孩子家里老人不在身边,照顾她的人没有经验,致使她发了四次烧。他们还给她盖上两床大棉被捂,想以出汗来退烧。产后本来身子就虚,再出几身大汗,一折腾就更弱了。从那以后,她的身体就变差了,开始发胖,得了脂肪肝,还落下了一身毛病。后背发凉,到冬天必须用个棉垫背在后背上。最严重的是膝盖,一年四季总是凉得像冰块一样,夏天都要穿厚裤子。多少年来,她四处求医问药也治不好,十分痛苦。
 
    产妇的身体比较弱,起居饮食稍有不慎,体内的陈寒就容易发作,化为内火,在局部产生炎症,甚至使人发起烧来。这位朋友连续发烧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诱发的。
 
    照顾她的人用对付普通风寒感冒的方法,给她盖被子捂汗,这真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中医讲“汗血同源”,汗就是血啊。产妇本来就失血过多,再出几身大汗,身体再壮的人也受不了。
 
    如果在生完孩子后及时清除体内的陈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怎么做呢?喝一次荠菜水就可以了。
 
    用妈妈的话说,这样可以“搜陈寒”,也就是把潜伏在体内经年日久的寒湿“搜”出来并把它们排出体外,这样就能预防月子病,帮助身体恢复。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坐月子的时候,用荠菜煎水喝,连菜一起吃掉。要用全株的荠菜,就是带着根的那种。如果是新鲜的差不多用一斤,晒干的二三两就够。锅里水烧开,整株放下去煮,新鲜的煮两分钟,干品煮七八分钟就好了。连汤带菜一起吃下去效果最好。
 
    这个方法适合于所有的产妇。在月子里喝过荠菜水,就不容易发烧了,还可以预防得月子病。
 
    记住只要吃一次就好,不要多吃。凡事过则不宜。
 
    养生荠菜汤
 
    荠菜的一大好处就是它的药性非常平和,是维持人体寒热平衡的好帮手。它既不偏寒也不过热,能祛寒,却又不会引起内火;能祛热,却又不会导致寒凉伤身。可谓寒热通杀。
 
    前面说过了祛寒,再介绍一下荠菜祛热的功效。荠菜入胃经,可以降胃火,又不苦寒伤胃;它入小肠经,可以清小肠火,治疗小便不利;它入脾经,可以利湿健脾。
 
    荠菜还能止血,对各种出血症都有一定的效果。爱流鼻血的,或是经常牙龈出血的人,平时就可以多吃点荠菜。
 
    荠菜的药性平和到连不满周岁的小婴儿也可以用。婴儿如果积食了,用带籽的老荠菜煮水喝就能调好,而且长大以后还不容易得胃病。
 
    老年人吃荠菜也很好,可以降血压,通利小便,还能预防白内障。
 
    对于普通人来说,春天吃点荠菜是最好的,可以预防各种流行病,还可以缓解春天容易出现的过敏症状。
 
    荠菜是最好吃的野菜之一,没有一般野菜的苦涩味,怎么做都可以。凉拌也行,清炒也行,做成馄饨、包子更香。
 
    妈妈推荐了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荠菜烧汤。
 
    把荠菜切成两厘米左右小段,烧一锅开水,水里放一点油和盐,水开后放入荠菜煮一分钟就好了。
 
    荠菜本身就很鲜,白水煮能充分领略它的清香味。它是“菜中之甘草”,所以也可以随意地跟各种汤菜搭配,你想往汤里放点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管是菜还是肉都没问题。最好是配鸡蛋和紫菜,紫、黄、绿搭配好看又好吃。记得不要放酱油,否则夺去了荠菜的鲜味,汤色也不好看。
 
    为什么要在三月三采摘荠菜
 
    荠菜在南方四季都有。如果做菜吃,不论什么时候采摘都可以。但是入药的话,就属农历三月初生长的荠菜药性最好。
 
    采药采药,采的就是天地之灵气,所以不管哪一种草药,都讲究采摘时间。不是合适的时间采来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三月初的荠菜,开春发出来的第一批嫩苗刚刚成熟,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生长慢,所以药用价值最高。以后再发出来的就长得快了,药用价值也就下降了。
 
    荠菜是哪里都能长的。就算在北京,你去花园里或是田间地头仔细找找,也一定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朋友,春光明媚的时候,好好享受这天赐的美食吧。
 
 肠道健康的保护神——马齿苋
 
    上天赐予我们好东西,但是我们却不珍惜。比如马齿苋,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却不多。春天去郊外踏青,采上一大把拌凉菜吃,既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肠热,解毒,调理便秘,驱除宿便,把他们做给爸爸妈妈吃,让他们肠道通畅胃口好,爸爸妈妈该多开心呀?
 
    五行俱全的“长寿菜”
 
    小时候春天去郊外踏青,最高兴的事是可以采一些野菜回来尝鲜。荠菜、香艾、马齿苋都是记忆中的美味。其中,吃得最多的是马齿苋,因为它到处都是,一采就是一大把。
 
    后来我发现,马齿苋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不论南方北方,随便找个花园或者田间地头都能采到。它长得不高,也就是三十公分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叶子小而圆,茎是红色圆圆的,肉质肥厚,夏天开黄色的小花,很好认。新鲜马齿苋的口感脆嫩,吃起来象苋菜一样滑滑的,略有些酸。
 
    作为蔬菜来说,马齿苋的味道不算特别好,但是它的保健价值却相当的高。
 
    历代的本草书中对马齿苋是这么描述的:“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马齿苋能得造化之青眼,把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马齿苋性寒凉,能够清除心、肝、肺和大肠之热。
 
    马齿苋可明目、降血脂、使白发转青
 
    马齿苋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马齿苋就可以好转。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不要怀疑自己肾虚或是未老先衰,这种白发是血热,是由于你的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对付少白头,你吃补肾药的疗效还不如多吃马齿苋来得直接。
 
    马齿苋又有别名叫长寿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保肝作用。前些年美国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所有的植物中,马齿苋的欧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与海鱼相媲美。欧米茄3脂肪酸是对于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作用实际上就是促进肝脏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谢。
 
 马齿苋可治皮肤病
 
    马齿苋入心经,可以清心火。入肺经,可以散肺热。《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说各种痈肿、溃疡、湿癣,都跟心火和肺热有关。马齿苋既清心火,又散肺热,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肤,内外兼治,所以对于上面所说的皮肤问题都有疗效。调理皮肤病,可以内服和外敷双管齐下,把新鲜的马齿苋捣烂敷在患处,或者用干品煮水来泡澡,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马齿苋是肠道的清洁剂,是各种肠道病的首选良药
 
    马齿苋最大的功效,是治疗大肠经的疾病。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还能祛热,对于肠道病属于热证的基本上可以通治。哪些肠道病属于热证呢?像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肠道息肉、实热便秘这些都是。简单地说,大部分的肠道病都属于这个范畴,受寒引起的腹泻和脾虚引起的长期大便稀溏除外。
 
    马齿苋对于急性的肠道病效果更是显著,尤其是调理细菌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拉血泡的那种)的效果非常好。
 
    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简易的食疗方:
 
    锅中水烧开,把新鲜的马齿苋入锅焯两分钟,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拌一点蒜泥和香油当凉菜吃。然后把焯过的水加适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红糖。
 
    在这个食疗方中,马齿苋的作用是杀菌,促进肠道蠕动,把毒排出来。因此吃过后拉肚子的症状会暂时加重,不用担心。注意:如果是单纯受凉造成的一般性腹泻不要误食。
 
    为什么放白糖呢?因为白糖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中医讲究“酸甘化阴”,酸味的马齿苋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体液的作用,可以缓解拉肚子造成的脱水症状。
 
    为什么不用红糖?因为红糖是温性的,与治疗的方向背道而驰。
 
    别看这个食疗方很简单,在缺乏抗生素的年代,我的外曾祖父就靠这个简单的食疗方治好过很多患痢疾的病人呢。那个时候卫生条件差,越是穷人家越容易得痢疾,而当时得痢疾可是能要人命的事情。外曾祖父用这个几乎不用花钱的方法活人无数,真是功德无量了。
 
    怎么预防肠道传染病?用马齿苋当菜吃就行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焯熟后,凉拌吃,也可以炒着吃,嫩芽还可以生拌着吃。
 
    从保健的角度讲,春天、夏天采些马齿苋回家当凉菜吃,是很有好处的。马齿苋是肠道的清洁剂。它可以清肠热,解毒,能调理便秘,驱除宿便,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提醒朋友们一下:马齿苋性寒凉滑利。刚开始吃一定要少量,逐渐适应了才能多吃。
 
    有三种人要避免吃马齿苋:
 
    一、腹部受寒引起腹泻的人;
 
    二、孕妇。马齿苋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三、如果你在吃中药,药方里有鳖甲,要注意马齿苋与鳖甲相克,不要同服。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
 
    饮食是一种习惯,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没兴趣,但是当你吃完之后,感受到它的好,就再也不能自拔了。鱼腥草就是这样,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离不开它。总之,为了身体尝尝鱼腥草,总比吃药给自己身体添负担好吧。
 
    十九年间胆厌尝,
 
    盘馐野味当含香。
 
    春风又长新芽甲,
 
    好撷青青荐越王。
 
    这是王十朋的一首《咏蕺》诗。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把它叫做折耳根。凉拌折耳根,脆嫩鲜香,一到夏天,我就开始怀念起这道风味独特的美食了。
 
    鱼腥草,是中药名,它原来是一种野菜。历史上,有一个人吃鱼腥草吃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践,他带领越国人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发奋图强的一系列事迹,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
 
    至今在越国的古都绍兴,还有一座蕺山,就是当年勾践采蕺菜的所在。上面王十朋的诗,咏的正是这个典故。
 
    看南宋人写的诗,还提到越女采蕺到市场上贩卖,且“论价不止金与玉”,可见当时江浙一带的人还很热衷于吃蕺菜。可惜这个传统好像没有在那边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是西南地区的人吃得比较多,而且广泛种植,由野菜演变成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蔬菜了。
 
    在北京,偶尔也能在超市或菜市见到鱼腥草。由于南方人爱吃,供不应求,价格还颇为昂贵呢。
 
    它确实是好东西。夏季餐桌上常备一盘凉拌折耳根,开胃解暑,还能保健祛病,真是一举两得。
 
 植物抗生素,各种炎症都能消
 
    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如果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保证很快就能见效。
 
    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炎症就中医来说,是身体湿热程度比较严重的表现。因此,不一定要等到血液发生指标变化,只要你感觉体内有湿热,马上吃点鱼腥草就可以帮助你祛除。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到底有多神奇呢?举几个小例子吧。
 
    鱼腥草汤调理黄疸型肝炎
 
    每天用三斤新鲜的鱼腥草煎成浓浓的汤,代茶频饮,可以调理黄疸型肝炎。
 
    各种肝炎都可能引起黄疸。黄疸是身体有严重湿热的表现。鱼腥草可以消炎,彻底祛除身体的湿热。肝炎病毒没有了赖以滋生的土壤,自然就不能作怪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小姨调理好的一个病人,到现在还没有复发过。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得了黄疸型肝炎,当时,小姨给他的调理方就是一味:鱼腥草。这个人每天坚持在家用鱼腥草煮汤喝,过了一段时间,病就缓解了。
 
    烟民一定要每天喝鱼腥草茶
 
    如果你明知吸烟的危害但就是戒不了烟,那么你至少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做一件事:多喝鱼腥草茶。
 
    鱼腥草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热,解烟毒。
 
    准备一些晒干的鱼腥草,每天取一点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你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
 
    不要嫌麻烦,这个小小的习惯会为你将来的健康带来莫大的好处。
 
    鱼腥草还有帮助戒烟的作用。想戒烟的人,每天喝点浓浓的鱼腥草茶,就会不那么想抽烟了。
 
    鱼腥草水退烧
 
    鱼腥草可以调理上呼吸道感染,能退烧,又能止咳。
 
    风热感冒和流感就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是发烧和嗓子疼,甚至引起肺炎和水肿。有的人还会持续咳嗽两三个星期。
 
    在风热感冒初起的时候,马上喝一些鱼腥草水消炎,就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这一招对于老人和小孩特别实用。因为一般的退烧药和抗生素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副作用比较大。而鱼腥草是食物,性质平和,非常安全。
 
    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老人,夏天吃过晚饭后突然发烧,三十八度多。他并没有什么别的症状,只是嗓子有些难受,这是单纯的热伤风。让他用鱼腥草煮水,只喝了一次,当晚就退烧了,第二天起来就没事了。
 
    老年人是轻易不发烧的,一发烧可不是小事,不好好处理是会引起并发症的。像上面这个例子,如果不是及时用鱼腥草消炎,即使没有引起并发症,过几天烧退了,也不免要咳上个一两星期。
 
 鱼腥草水调理感冒后遗症有…
 
    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得了上感,往往也拖上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断根,咳嗽不止,很难过。这是身体内的湿热余毒没有清除的关系,也就是炎症未消。
 
    一对年轻人,春节回南方老家过年,双双发烧感冒,打了好几天点滴。回北京半个月,男孩仍然咳嗽不止,而女孩咳嗽的症状虽然轻些,却总没有胃口,有时还胃痛。
 
    我跟他们讲,南方湿气重,你们在那边感受了湿气,这是外湿。过年你们肯定没少大吃大喝,胃里有积食,这是内湿。内外湿气一夹攻,哪能不生病。虽然用抗生素勉强把烧给退了,病因并没有祛除。时间一长,湿气又转化为湿热,引起炎症。男孩身体好些,炎症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所以总咳。而女孩身体弱些,不仅呼吸系统有问题,消化系统也出现了炎症,所以胃不舒服。而且,也许你自己没意识到,那个湿气很可能已经侵入你的下焦了。
 
    经我一提醒,女孩马上想起,刚得感冒时觉得腰部下方的八髎穴发紧,非常难过,用热水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后,突然感觉一股热气上冲,把这个穴位冲开了,这才感觉松快了。
 
    我说,湿气侵入人体往往是跟寒气一块,你及时泡脚把寒气祛散了这很好,但湿气没有清除。现在我告诉你的根治你们俩感冒的方法,也能顺便帮你祛除下焦的湿气。这个湿气对你的脾和肾都有影响。我相信你现在有些便秘,但是呢排出来的大便却并不干,而是有些稀软。
 
    女孩连连点头,说正是如此。
 
    问她:你们是南方人,吃得惯鱼腥草吗?她给了一个夸张的惊恐表情,笑答:这个我们可实在吃不了。
 
    我说,那就用干品煮水吧,那个没有什么味道的,便让她去药店买些干的鱼腥草,回来以后煮水当茶喝。喝两三天后如果咳嗽好了,胃也舒服了,不要停,继续喝上两个星期,彻底清除体内的湿热,尤其是下焦的湿热,一些妇科的小炎症也会消失不见的。
 
    第二天,女孩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我要好好地谢谢你啊!我们喝了鱼腥草水效果真好。喝完以后一开始肚子胀胀的,去了几次厕所,感觉身体真的好舒服。
 
    两周后,再次见到这位女孩,她的气色跟第一次见面完全不同了!上次那种暗黄的脸色消失了,露出了姣好白皙的本来面目。这说明她体内的湿气都清除掉了。
 
    女孩向我请教:我买了新鲜的鱼腥草,应该怎么做菜吃?我笑问:你不是说吃不惯吗?她认真地回答:为了身体啊!吃这个总比吃药好!
 
    这样的心态值得赞赏,当我们可以用饮食解决问题,又何必用药片来增加身体的负担呢。
 
    鱼腥草的食疗方法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现代医学界也早就认识到了,还开发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鱼腥草注射液,曾经作为中药的抗生素被广泛使用。遗憾的是,这种鱼腥草注射液质量不太稳定,常见过敏的案例。但这并非鱼腥草本身之过。研究制药技术的家人告诉我,这是制药过程中,提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鱼腥草完全是无辜的。
 
    对于崇尚自然的我来说,大自然创造了鱼腥草这道药食同源的佳菜,并没想到我们非要用现代的方法去改造它,变成冷冰冰的药水,用痛苦的方式注入到人体的血管中。我们还是顺应自然,尽可能的用食疗的方式吧,在料理各种症状的同时又能品尝美味,不辜负自然的恩赐。
 
 鱼腥草茶
 
    吃鱼腥草,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它煎水代茶喝。吃不惯新鲜鱼腥草的人,或者是没有鲜品只能用干品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用。
 
    注意:不要像熬其他的中药那样长时间地去煮鱼腥草。干品鱼腥草久煮,抗炎成分就挥发掉了。怎么煮呢?抓一把鱼腥草,放半锅冷水,稍稍淹没鱼腥草就可以,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药汤滗出来就可以喝了。煮过的鱼腥草不要倒掉,下次喝的时候还可以加水,用同样的方法再煮一次,再喝。一共可以煮三次,正好够一天的量。
 
    你也可以连续煮三次,把三次的药汤混合在一起,效果更好。
 
    实在没有条件煮水,比如在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干品鱼腥草泡茶喝。多用一点鱼腥草,冲入沸水,多泡一会,也能有作用。
 
    鱼腥草美食
 
    如果你能接受新鲜鱼腥草的气味,那就最好用鲜品。新鲜的鱼腥草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多的,比干品要好。而且鱼腥草的食疗方法很简单。
 
    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一定要生吃,凉拌就可以。
 
    预防风热感冒,炒着吃就行了。这种吃法较为温和,也适合体弱的人日常食用。
 
    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
 
    顺便提一下,鱼腥草也可以外用治疗疔疮。当疔疮熟透但没破,脓出不来向内扩散的时候,将鲜鱼腥草捣碎外敷在周围,留出中间疮口。鱼腥草有追毒的作用,很快会把脓给逼出来。
 
    正常人平时把鱼腥草当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鱼腥草性寒凉,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炖鸡的方法。放点香油,还有润心的作用。对于缓解夏季心神烦躁很有帮助。
 
    好多人吃鱼腥草只吃白色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嫩茎和叶都可以吃,味道也很不不错。
 
    作为蔬菜的鱼腥草是相对比较小众的,有点类似于蔬菜中的“臭豆腐”。它的气味浓郁,常吃它的人感觉到一种独特的药香,而没吃过它的人则认为是腥味无法下咽。
 
    没吃过鱼腥草的人,一开始都接受不了鱼腥草的味道。其实,饮食是一种习惯,可以培养的。尝试吃几次,体验到它的好处,你会离不开它。可以试试先吃鱼腥草茎和叶,比根的气味要稍淡一些。生吃不习惯的人,也可以先炒或炖汤。凡是经我推荐亲身体验过鱼腥草功效的人,没有不爱上它的。有的人一开始连闻着味都受不了,现在可是吃得上瘾了呢。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闷热的五月,采些艾蒿挂屋里,在满屋弥散的轻烟中,过一个有艾陪伴的端午节,接下来的夏天你会过得更舒服。
 
    端午节,好多朋友都会去山里或野外玩,如果见到了艾蒿,一定别忘了采点回来。
 
    端午节采艾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把采回来的艾蒿和菖蒲挂在门口,民间说法认为能避邪。其实,是因为端午时快要进入炎夏了,各种蚊虫、细菌和病毒开始肆虐,这时候把药草挂在门口,借助它们所发出的芳香之气,使蚊虫和病邪避而远之。而且,五月初的艾已经长成了,正是采摘的好季节,挂起来晾干以后就可以做药。
 
    端午前后采的艾蒿,药性最好。采回来以后,不要马上用,新鲜的艾是有一点微毒的。把它晾干,收藏起来隔年再用。可以直接把艾挂在厨房里晾干,让艾的香气自然挥发,顺便起到植物香薰的作用,还能驱虫蝇和净化空气。
 
    真是很怀念新鲜艾叶的香气。从前我妈妈年年都会采艾蒿的,那时候这东西很多。这些年越来越少见了。在北京我就没怎么见到过野生的艾蒿,只有一次在妙峰山采到过。可能因为市场的需要,不加节制地采摘艾蒿,才使得它现在芳踪难觅了。
 
    如果实在采不到艾蒿,就去药店买点艾条回来。点燃了,在屋子里到处熏一熏,杀杀病菌,顺便驱赶一下躲在角落里的蚊虫。别嫌艾条的烟气呛人,它能帮你祛病气。
 
 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捷径
 
    艾蒿是中医传统的灸法所用的艾条和艾炷的原料。做艾灸要用好几年的陈艾才好,新鲜的艾火气太大,是不能用的。
 
    为什么中医选择艾蒿作为传统灸法的原料呢?因为艾性温热,遇火之后热性倍增,能通十二经络。艾的热性可以直达血脉,促使气血流动起来,打通经络的淤阻,特别是可以把人体的气血往下引,温暖下焦。
 
    人在年轻的时候下焦的气血是很充足的,所以小孩子光着脚也不怕冷。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气血下不去,不能滋养下焦。下焦气血不足,在体表表现为脚冷、膝盖发凉、后腰冷痛,在体内则表现为二便不利、月经不调以及生殖功能衰退等等现象,一言以蔽之,就是肾虚了。
 
    人体下焦为肾所主,下焦气血充足,才可以滋养肾系统。肾为人之本,如果肾系统可以开足马力工作,什么病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艾灸保健治病的原理。
 
    艾灸的作用太多了。按古人的说法,是“无一症不可治”。调理疾病、保健身体,都可以用到艾灸。如果要把艾灸的作用详细列举,恐怕好几本书都装不下。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不需要记那么多。你只要记住三点原则就好:
 
    一、灸下不灸上。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所以做保健的时候,一般灸下半身的穴位。头部、面部一般是不灸的。
 
    二、灸老不灸少。小孩下焦气血旺,而且往往火力壮,没事别灸。老年人就可以经常做艾灸。
 
    三、灸寒不灸热。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做艾灸,否则越灸越上火。
 
 艾蒿泡澡祛除下焦湿寒
 
    有的人觉得在家里做艾灸不太方便,那你可以试试用艾蒿泡澡,同样可以温暖气血,特别是对于祛除下焦的湿寒很有效果。
 
    艾是纯阳之药,它的药性专入人体的足三阴,即肝经、脾经和肾经,这三条经络都走人体的下肢。艾的药性可以祛除足三阴经的一切湿寒。
 
    《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就是水,水往低处流。所以湿气常常蕴积在人体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管人体生殖和排泄的。凡是在这两方面有长期的慢性病的人,大多数都有湿气存在。湿气是一种很顽固的病邪,许多疑难杂症都是因它而起。
 
    比如说,皮肤反复发作湿疹、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病、女性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等,有这些症状的人下焦一定有湿气。
 
    如果体内有寒,寒和湿一结合,对下焦的伤害更大,尤其伤肾。女性生子后得产后风,关节痛,就是下焦有寒湿的典型表现。
 
    有以上这些症状的人,经常用艾蒿泡澡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治病会很有帮助的。
 
    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大把晾干的陈艾,冲洗干净,加水煮,水开后再煮五分钟。趁热把水倒出来,待温度适中时泡澡。只要腰以下部位泡到就可以了,水位最高不要超过心脏的位置。最好是用一个大木桶来泡,这样可以在泡澡的同时进行熏蒸,效果更明显。
 
    记住:如果泡的时候出汗比较多,泡过后一定要多喝些温水。
 
    如果没有条件泡澡,用艾蒿水泡脚也有一定效果。身体没有明显病痛,但是手脚冰冷、膝盖发凉的人,没事用艾蒿水泡泡脚,就会感觉好得多。
 
    求子心切?艾叶汤可以帮你
 
    也许有的人不知道,艾不只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
 
    艾的药性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血脉。艾灸能引气血下行,而用艾叶内服则能引气血上行,因此艾叶入药,既能暖血,又能止血。
 
    女性以血为本。艾是女性的好朋友。
 
    艾叶能暖宫促孕。女性子宫虚寒很容易导致怀孕困难。求子心切的女性,平时在饮食里加些艾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用半两艾叶,加水煮开后,再煮五分钟,然后用这个水来煮粥,放些红糖,对于子宫虚寒的人会很有帮助。
 
    艾叶能止血安胎。孕妇有先兆流产迹象,或是有胎动不安现象的,可以用艾叶和阿胶煮汤来安胎。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用陈艾叶一两,阿胶六钱。先把艾叶加水煮,水开后再煮十分钟左右,滗出药汁。然后把阿胶捣碎,放入药汁里煮化,起锅后加一点红糖就可以喝了。这是一天的量,可以分两三次喝完。连续喝一段时间,直到胎象平稳为止。
 
    这个汤既能止血又能补血,是很好的安胎补品。艾叶补阳,阿胶补阴,艾叶行气,阿胶养血,阴阳气血都补到了,准妈妈就可以安心地度过孕期了。
 
 越苦越坚强——专祛湿热两邪的苦蒿 
    苦蒿煎水的味道十分苦涩,一般人很难喝得下去。但我也知道,许多人为了减肥,其毅力是十分惊人的,别说味道苦不苦,就算损害身体健康也在所不惜。若是苦蒿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出了名,进而被不加节制地采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了不误人,也为了给后世的子孙留下些许踏青寻药的乐趣,想想还是让苦蒿继续寂寞下去吧。
 
    现在的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苦蒿。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野草。听说现在市场上还有人拿它当作艾蒿卖,这可太误人了。苦蒿和艾蒿的作用区别很大。
 
    妈妈告诉我区别艾蒿和苦蒿的方法:艾蒿比较矮小,长满白色的绒毛,叶子直接长在主茎上,不分叉。苦蒿是深绿色的,比较高大,能长到一米多高。两者从外观上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苦蒿也是药。但是它的性质与艾蒿不太一样。艾蒿是热性的,苦蒿是寒性的。艾蒿可以散寒,而苦蒿是清热的。
 
    南方有些地方,端午节习惯用艾蒿来泡澡,说是洗了夏天不长痱和疹子。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选择,就是苦蒿。
 
    苦蒿和艾蒿一样含有挥发油,二者都能够清洁皮肤,祛除湿毒,杀虫止痒,可以治疗皮肤病,比如湿疹、疥癣、疮疡。但新鲜艾叶有刺激性,而新鲜苦蒿更平和,给小孩用效果更好。
 
    艾蒿和苦蒿祛湿气的作用都很强,但寒热截然相反。一定要分清楚。艾蒿祛湿寒,而苦蒿祛湿热。
 
    热盛为毒,苦蒿不仅仅是祛除一般的热,而是可以热解毒。而且它既能入里,又能出表,不论热毒是蕴积在皮肤,还是已经深入血脉骨髓,苦蒿都可以将之逐出。
 
    因此,苦蒿调理小儿湿疹、过敏和长痱子的效果很好。小孩是阳性体质,皮肤有病往往是湿热化毒所致,最适合用苦蒿。用法也很简单,采一大把新鲜的苦蒿,加一锅水煮,水开后煮五到十分钟,然后连水带叶子一起放入澡盆里泡浴。泡的时候,用煮过的苦蒿叶子在患处擦洗。泡好后,不要用清水冲洗,直接用毛巾擦干,让药性充分吸收最好。
 
    苦蒿煎水可以减肥,但也得看是否适合各人的体质。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问:别人给我推荐一个现在流行的减肥偏方,用苦蒿煎水喝,据说一个月能减好几斤体重,我可以用吗?我说:苦蒿是清热毒的,如果不是内火非常重的人,每天喝这样的寒凉药,马上就会伤胃。胃一伤,消化变差,短时间内人是可能会瘦的,但那不是健康的减肥,而是营养不良。
 
    苦蒿的确可以少量煎水当药喝,有很强的降火和解毒作用,能缓解传染病后期低烧不退、夜晚浑身燥热等病症。但苦蒿内服,药性剧烈,没有咨询医生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常吃咸鸭蛋,养阴降虚火——端午的咸鸭蛋赛蟹黄
    在北京,生的咸鸭蛋不容易买到。市场上卖的,几乎都是煮熟的。卖的人说,煮熟是为了大量运输方便,不容易破损。不过世界上什么事都难不倒我爸。他在市场上找了卖自家产的鸭蛋的农民,预付一点定金,跟他预定新鲜的生咸鸭蛋。农民有了固定的买主,我们也买到了生蛋,皆大欢喜。
 
    每年一到端午,手机短信从早上开始,就接二连三不断,都是朋友们发来的过节祝福。五花八门的祝福语,离不开一个主题:吃粽子。
 
    端午节似乎成了粽子节。其实,粽子不应该是端午节的唯一主角。还有一样同样重要的端午节美食,就是咸鸭蛋。
 
    粽子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惜比较黏腻,多吃不易消化,尤其是小孩不宜多吃。而传统民俗中,咸鸭蛋,却是小孩过端午必吃之物。
 
    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用清明前后的鸭蛋腌制的。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多。民谚说,清明螺,肥如鹅。鸭子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活食,产的蛋最饱满,气室特别小,营养最好。
 
    新鲜的鸭蛋有些腥味,经过盐腌制,腥味去除了,而且营养更容易吸收。
 
    鸭蛋性寒凉,能清肺火。而盐是至阴之物,经过盐腌的鸭蛋,清火的效果更好。咸味入肾,能充分发挥鸭蛋滋养肾阴的功效。
 
    吃点咸鸭蛋,对小孩积食、咳嗽和湿疹都有调理作用。
 
    对于大人来说,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比如说平时怕热,爱口渴,睡觉爱出汗的人,也适宜常吃咸鸭蛋,能养阴,降虚火。
 
    一般体质的人,尤其是脾胃有些虚寒的人,可以换一种吃法,吃“赛蟹黄”。我最喜欢这么吃咸鸭蛋。赛蟹黄有几种做法。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两只鲜鸡蛋,一只生的咸鸭蛋,打散搅匀,放两到三勺姜末。然后用普通炒鸡蛋的方法炒熟,最后浇上一勺醋,翻炒几下起锅。这道菜颜色有黄有白,香味浓郁,吃起来味道酷似蟹肉和蟹黄,在我家很受欢迎。
 
    这道菜中,鸭蛋和鸡蛋寒热平衡,姜和醋相得益彰,是一道适合夏天吃的美食。
 
    市场上买的咸鸭蛋往往过咸,不适宜老年人或小孩吃。如果买得到新鲜的鸭蛋,可以在家自己做。一般制作咸鸭蛋是用盐水泡,或是裹泥。这两种方法适合大量生产,家庭采用比较麻烦。我从一位洞庭湖畔的村妇那里学了一个传统的土方法,十分简单好操作,做多少都可以,而且便于储存,推荐给大家:
 
    取新鲜的鸭蛋,不要用水洗,准备一小碗白酒,一碟盐。先将鸭蛋放进酒里蘸湿,然后把蛋的两头沾上盐就成了。用干净的容器或者塑料袋盛装,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两周以后就可以食用了。如果放置的时间长一些,咸味会更重一点。
 
    注意这个方法的要点是鸭蛋不能沾水,否则容易坏。如果蛋壳太脏可以用白酒轻轻擦一下再做。
 
    立夏开始喝姜茶,三伏就喝黄芪粥
 
    如果你像我一样,从立夏开始就坚持喝姜茶。那完全可以放心地在三伏天喝黄芪粥。因为,在前两个月通过姜的发散作用,体内的病邪应该都散得差不多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此时浊气已去,正有利于培养正气。正气一足,外邪自然不易入侵了。
 
 一夏无病三分虚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过的一个月,可也是防病养生的上佳时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懂得了“冬病夏治”的道理,这几年在三伏天贴敷穴位颇为流行。每年入伏的时候,各个中医院挤满了人,全是贴“三伏贴”的。
 
    除了贴穴位、拔罐等外治法,三伏天养生更需要注意的是适当进补。夏天本来就是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营养消耗量很大,需要好好补养。正所谓“春夏养阳”,以利于“秋收”和“冬藏”。
 
    然而夏天又是特别难调养的季节。天热,人吃不好,睡不好,容易伤身。三伏天更是暑热难耐。
 
    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汗就是津液啊,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津两虚。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此外,夏季心火旺又会克肺。所以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
 
    虚者补之,要匡扶人体的正气,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进补。
 
    黄芪补气数第一
 
    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中气不足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动就出汗,肺活量比较小,甚至内脏下垂,最适宜用黄芪进补。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中医讲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脾肺之气增强,就是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的作用。
 
    皮肤长疮或有溃疡的人,吃黄芪能使脓毒排出,促进伤口愈合。
 
    金代著名的医家张元素,对黄芪的药效总结得最好。他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所以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
 
 伏天宜喝黄芪粥
 
    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
 
    黄芪粥,古已有之。在苏轼的诗中,就曾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当时“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耆煮粥荐春盘”。这是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写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的黄耆就是黄芪,而赤箭是指中药天麻。黄芪、天麻之类在今人看来纯为药材,而在古人看来却可列入日常食谱。从白居易到苏轼,自唐至宋,文人们的餐桌上竟少不了这一道黄芪粥,病后喝,吃素时也喝。古代儒医不分,乐天、东坡之辈想必也深谙药食同源之理吧。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气弱体虚的朋友,在三伏期间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伏天太热,常使人感觉懒洋洋的,不想多说多动,有的人身体发重、头脑昏沉、出汗多、手脚发热,还有的人双腿浮肿、便秘等等,这些症状正需要黄芪的药力来化解。
 
    注意:黄芪粥是补虚的,实证不宜。体虚、中气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多吃。阴虚阳亢者、有表邪者则不宜。比如如果你今天受凉了,感受了风寒,那就是有表邪,那么这两天就不要喝黄芪粥。
 
 减肥何须饿肚子
 
    说到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许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应不应该吃补药,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瞎补。有的人比较瘦,就认为自己应该多进补,有的人比较肥胖,就认为自己应该多吃排毒药,不能补,害怕越补越胖。
 
    就拿黄芪做例子,它大补中气,与人参同功,是典型的补药吧?可是它却有减肥的作用,你相信吗?
 
    一位女性朋友,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留着很男性化的短寸头。整个身体完全看不到腰线。面如满月,后脖子上都是赘肉。她说,她前前后后吃了不知道多少种减肥药,有的当时见效了,过后却反弹得更厉害。
 
    仔细观察她的身体状况,我发现她虽然胖,但是肉很松软,还时常拿出纸巾擦汗,就问她:你年轻的时候并不胖吧?后来是不是用过激素药?
 
    她惊讶地说,对对。我以前得过一种很顽固的皮肤病,到处求医问药,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就越来越胖了。
 
    我说,你想瘦下来吗?那你从现在开始,停止吃一切减肥药,改为进补。
 
    她立刻摇头:我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胖得没法看了。
 
    我告诉她,她吃过的那些治皮肤病的药很伤身,使她变成了气虚的体质。由于气虚,身体的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赘肉堆积起来了。这种肉都是松松软软的,是典型的虚胖,要想减下去,就得首先匡扶身体的正气,也就是给身体充电,使它的能量充足,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才能打好减肥的基础。
 
    我建议她先喝一段时间的黄芪粥,把身体补起来。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女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看着她,有点面熟,可是好像不认识。她看着我茫然的样子,兴奋地说:我是某某呀,你是不是认不出我了。我仔细一看,真的是她!眼前的她,身形小了一圈,一身黑色的漂亮裙装,长长的褐色卷发,与从前那个男性化的形象判若两人。
 
    她说,那天聊过以后,她买了好多黄芪回家,有时间就熬黄芪粥,没时间就用黄芪水当茶喝。两周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原来特别怕热,一动就出汗。渐渐地出汗减少了,爬楼梯也不那么气喘吁吁了。至于减肥方面,一开始她有点失望。因为她每天称体重,可是体重减得并不多。但有一天,她买衣服的时候,习惯性地要了加大号来试穿,结果穿起来有点大,要穿小一号的衣服才合适。回家量了量身体的尺寸,她才发现自己的腰围还有其他的部位都变小了。原来是身上的肉变得更结实了,所以体重变化不明显,而身材早就不知不觉地变苗条了。
 
    肥人多虚。大多数肥胖的人,都有气虚的表现。对于这些体虚而又肥胖的朋友来说,喝黄芪粥补气再好不过了。身体的赘肉都是代谢不掉的废物堆积而成。喝了黄芪粥,人体的运化功能增强,赘肉自然没有存身之地了。
 
 哪些人适合吃黄芪
 
    作为补药的黄芪,不仅对减肥有帮助,还能治疗气虚型便秘,神奇吧?有的人经常便秘,但大便出来又不成形,软软的。这种人千万不要去喝市面上的排毒通便茶一类的东西,而是要吃补气的药。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肺气不足,造成肠道蠕动缓慢。这样的人,喝些黄芪粥就有通便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否可以吃黄芪也没关系。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摸一摸自己的腹部。有的人肚子老是胀胀的,一摸有点硬,这种人就不能吃黄芪。而有的人肚子看起来鼓鼓的,但是一按就陷下去,很松软,这样的人就是气虚,就很适合吃黄芪。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我母亲给家里人吃黄芪之前,必定摸下脉,看看有无浮脉,也就是有没有表邪,再决定是否能吃。不会把脉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只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感冒的症状就好了。没有感冒症状,就可以喝。
 
    实在搞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朋友,可以去超市买一点荠菜或鱼腥草,吃一两顿,搜搜陈寒。第二天就可以喝黄芪粥了。
 
    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从头伏的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早上喝一碗黄芪粥,喝到三伏结束为止。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你会感觉到这个夏天比较好过,闷热的天气不再让你那么难受了。到了秋天的时候,以前爱感冒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了。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
 
    犹记得九岁那年,奶奶教给我这道菜。事隔经年,当时那一种滋味,那一个人,如今都只能于记忆中去寻觅了,思之令人怅然。
 
    夏天消暑吃什么呢?首选自然是西瓜
 
    据说在所有的水果中,西瓜含的果汁最丰富,达到90%以上。西瓜在英语中叫watermelon,直接翻译过来是“水瓜”,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夏天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能量消耗也多,吃西瓜正好可以生津止渴,又能补充营养素。
 
    盛夏的气温很高,热气很重。“热盛为毒”,这种热毒很容易造成血热,使人心中烦躁、口渴、手脚心发热或发烧。如果血过热,就可能不走血脉的正道,而是乱走,产生血溢的现象,比如皮肤出小红疹、流鼻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脑溢血。
 
    西瓜正是调理夏季这些常见症状的良药。它能入上焦的心经、肺经,能入中焦的肝经、胃经,还能入下焦的膀胱经,可以说是三焦通吃,所以西瓜对于上中下三焦之热都可以祛除。人到夏季心火旺,西瓜能把心火往下引到膀胱经,再通过小便排出去,清解暑热。心为血之府,心火平了,血也就不会过热了,因此西瓜能凉血,对一切血热、血溢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糖尿病患者要吃西瓜内皮
 
    然而西瓜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吃。西瓜含的糖分较高,好多糖尿病患者也不敢食用。这类朋友如果想吃该怎么解决呢?可以吃西瓜内皮。
 
    西瓜内皮,就是西瓜皮去掉最外层的青皮(也就是西瓜翠衣)以后剩下的白色部分。它的营养与瓜瓤相同,只是含糖量要低得多,有糖尿病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用西瓜内皮做菜,经过烹煮之后,西瓜的寒性减弱,就不易伤及脾胃了。
 
    西瓜内皮的做法很多:可以凉拌、做沙拉、腌制酱菜,也可以用它煲汤,其滋味仿佛冬瓜,却更加脆嫩;可以炒着吃,清淡爽口;也可以切块加肉和酱油红烧,十分入味。
 
    如何给家人做西瓜盅
 
    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也是最具有食补功效的,就是西瓜盅。其做法如下:
 
    将西瓜顶部大约六分之一的部分切下,挖去红瓤。把童子鸡洗净切块,放进西瓜中。再加入拍扁的老姜一块、适量的盐、黄酒或料酒。把切下的部分当作盖子盖在西瓜盅上,上蒸锅用中火蒸一小时左右即成。
 
    注意千万不要加水,因为蒸的时候西瓜皮会出很多水。
 
    做西瓜盅,用圆圆的瓜来做比较好看。而且直接放在蒸锅里就能立得住。如果是椭圆形的长瓜,一般的锅很难放得下,也不容易固定。
 
    初次尝试的朋友,最好用厚皮瓜。因为皮厚一点容易掌握火候,不至于把瓜皮给蒸得过软而弄破了。里边的红瓤,刮得越干净越好,否则蒸出来的汤汁会偏甜,而且颜色不好看。
 
    西瓜盅的主料为什么要用鸡肉呢?夏季人体的阳气都浮于表面,加上多食生冷,容易胃寒,暑湿又能耗气伤脾。鸡肉正好入脾胃二经,可以健脾暖胃,改善夏季常见的脾胃虚弱、胃口不佳、疲倦乏力等症状。鸡肉性温,加上老姜和黄酒,正好与西瓜的寒性相互平衡。西瓜滑肠,吃多了容易拉肚子,而鸡肉正好可以止泻。西瓜有生寒助湿之弊,而姜和黄酒是散寒的,正好解之。
 
    这道菜口感清淡,多热的天吃也不会感到油腻。从功效上来说,也很适合于伏天养生。它属于清补,既能消暑解热,又能补益中气,不但正常体质的朋友可以吃,对阴虚内热、有高血压、急性肾炎和膀胱炎的朋友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蒸好的西瓜盅是夏天餐桌上的一道风景。单是欣赏它碧绿圆润的外形就让人感觉清凉了,讲究一点的话,还可以在瓜皮上刻上花纹。吃的时候,轻轻打开瓜盖,记得首先把里边的汤盛出一小碗来品尝。这是完全由西瓜渗出的汁液煮成的鸡汤,瓜的清香衬托出肉的鲜美,清淡平和,然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