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 策马天下 漫画:全国唯一保存下来最大的红卫兵墓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0:30:58


一、全国唯一保存下来最大的红卫兵墓群



        


  进了大门,零乱的树枝分割了天空,突然感觉森然……幢幢墓茔映入眼帘,小路不知通向何处。

  


  然而仰视,看见巍峨的碑体.上面的字一猜就应该是“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


  

  这样的挺立,孤独而哀怨

  


  谁从这小路走来,谁又从这小路离开?

  


  这样的一排,是一个集体墓穴,不知一共埋了多少人,因为碑文已经看不清楚了……

  

  当年林立的热血躯体变成今天林立的冷碑……

  



  萧索然而坚硬,挺立但是无助,最后剩下的力量刺向天宇……

  


  荒芜的不归路啊!!!


  

  看不清碑文,但是从墓碑的形状和安放的格局来看,这应该是同学或者战友,也应该是同时遇难的!!

  

  碑文中最常见的文字,都刻得很大很深——那是一个用口号来欺骗人民的时代,即使是墓碑也这样!真是百姓人命如草芥啊。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心安理得鼓励人们去死的君主!!!

  


  尽管没有换新天,但是谎言正在慢慢剥蚀!!

  


  唯一看得清楚的碑文!!!叹息,死者年轻呐!!

  

  难道岁月在抹去铭文的同时也抹去人们的记忆?

  据说不义商人和官府勾结,曾经想在这里建一家五星级的宾馆,后来被有识之士阻止,人们向有关部门呼吁,然后方才保留下来。想来门外院墙上的猩红大字也是这样才写上去的。记得96年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字。这幅铭文已经被风化得十分厉害,但是其效果正好与那段历史符合!!!

  


  看到碑文被重新描漆,还有人在惦记着——毕竟历史是不容易被轻易一笔勾销的……

  


  出门的时候,回头看,发现门边是翠竹,突然就看出了“诗意”。

  


  残红或者死火

  


  砍头何所惧,革命志不移,敢上刀山下火海,誓死保卫×××

  


  似乎是一首抒情的诗歌,能够看见“巍巍的歌乐山哟……”等!

     


  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头!”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里想必埋葬的是个女青年

             


  还是“生的伟大……”




  “无限风光在险峰”。




  已经剥蚀风化,依稀可见“王幼渝”三个字!!




  看到这个墓碑,也许没有一个人不会把这几个名字念出声来,不会产生只有自己才有的联想。就是今天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也这样在念:艾东,男,20岁;刘显梅,女,18岁;邓木生,男,18岁;邹为远,男,14岁!! 最小的14岁啊!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合葬墓,碑体庞大,碑文也很长,可惜什么都认不清




  然而仰视,看见巍峨的碑体.上面的字一猜就应该是“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




  雨湿的坟顶,有绿叶寥落……倾倒之树,要拦住什么?


  

  
  突然发现两个参观者,他们认真地看着什么。似乎他们也意识到了我,这么凝固着

  

  重庆红卫兵墓

  位于重庆市沙坪公园位西南角、人工湖岸的缓坡的一块墓地(紧邻一座1990年重建的天主教堂)。据称是中国仅存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文革武斗墓群。高约三至六公尺不等的块石叠砌而成的灰墙,把墓园大致围成船形;墓园西高东低,形成几级梯形台地;墓园占地约3000平方米左右(约合4.5亩)。墓群坐西朝东,寄寓着墓主永远“心向红太阳”的拳拳之意。

  其中113座墓茔瘗埋着1967年至1968年重庆武斗[注1]期间约400名[注2]战死或意外故亡(个别)的八一五派组织成员。造墓立碑时间最早的从1967年6月开始,最晚的到1969年1月结束。死亡者年龄最小的仅14岁(2人),年龄最大的60岁。死亡者年龄:20岁以下的占35.2%(69人),21—30岁的33.7%(66人),31—40岁的20.9%(41人),41岁—50岁的7.7%(15人),50岁以上2.6%(5人)。死亡者职业:工人占58.9%(最多,176人),学生34.8%(104人),职员4.7%(14人),军人(军事院校学生)2%(6人),干部1%(3人),教师0.67%(2人)。        

  墓园的布局没有统一规划,按先来后到的不成文法随意分割,有的位置坟墓密度很大,有的位置则趋疏朗,没有对称性。建墓的主要材料是石板、青砖、三合土、水泥。单人独墓的款式一般较简单,没有独立的碑,刻石融在墓体中嵌于正前方,墓志、墓表、墓铭三者合一。而多数合葬墓主体设计摹仿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再略加变通改良:南北横亘绵延的墓基适应着多人合葬的功能需要,其上耸立一座石碑。9号墓摹仿人民英雄纪念碑最为认真与酷似,墓基四周环绕着漂亮磨石栏杆。117号墓铭刻悼文的墓裙宽达十多米。碑身、碑顶一般饰有八一五派徽记(嵌着派别名号的火炬)。墓碑主体题字多为龙蛇竞走、横空出世的毛体狂草:“死难烈士万岁” 。点缀其间的有时代特征鲜明的激烈口号:“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能丢;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头”;或表示悼念之意的毛泽东、鲁迅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等。

  碑文一般能提供死者生平较完整的资料,且间杂考绩式政治评语。如82号墓:“江丕嘉同志简历 毛主席最忠实的红卫兵江丕嘉同志(男)一九四九年九月五日生于重庆小龙坎 一九六六年十月加入中学生红卫兵 六七年三月加入红卫兵革命司令部 同年八月二十一日晨六点五十分为保卫中央赴渝调查组的安全英勇献身 年仅二十岁 在文  化大革命中始终不移地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边 勇敢战斗在斗争的最前列 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江丕嘉同志为革命而死 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颇具代表性的105号墓碑文“悼词”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夸张、花俏的抒情性,被用来寄托对死者的缅怀、称赞之情,着眼点是以死者性命证明对立方的反动、不义和己方的政治合法性。“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毛主席最忠实的红卫兵、我毛泽东主义战斗团最优秀的战士张光耀、孙渝楼、欧家荣、余志强、唐晓渝、李元秀、崔佩芬、杨武惠八位烈士,在血火交炽的八月天,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生命的光辉照亮了后来人奋进的道路。死难的战友们,一想起你们,我们就浑身是胆,力量无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不周山下红旗乱,碧血催开英雄花。亲爱的战友们,今天,我们已用战斗迎来了欢笑的红云。披肝沥胆何所求,喜爱环宇火样红。你们殷红的鲜血,已浸透八一五红彤彤的大旗。啊!我们高高举起你们殷红的鲜血,已化入八一五熊熊的革命火炬。这火炬啊,我们紧紧握!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绝不丢,你们铿锵的誓言啊,已汇成千军万马、万马千军惊天动地的呼吼。你们英雄的身躯,犹如那苍松翠柏,巍然屹立红岩岭上,歌乐山巅。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毛泽东主义战斗团死难烈士永垂不朽!八一五革命派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重庆革命战校(原二十九中)毛泽东主义战斗团 一九六七年六月”

  墓园所有碑文都遭到程度不同的风化、剥蚀:碑文姓名不全的有23名,姓名全无的24名。最严重的是71号墓,11位死者的姓名全被风化了,只有死者的岁数尚可辨认;此碑的死亡人数是根据岁数记载的占位推算出来的。85号墓则因有一整块墓碑石块被人撬走,故其中10名死者的姓名皆不可考。

  在墓园大量污损、破坏性的游人题咏中,也有个别具警策意味的。5号墓左侧碑身有模糊的锐器刻痕,上面刻着:“人间本无正道 阴世焉有光明 我劝后人擦亮眼 不求主义只求欢”。发现时间为1993年清明。

  [注1]重庆武斗因占据国家军工生产基地的供应便利,以一夜间打了1万多发高射炮弹  的纪录惊动中共最高层而闻名全国。此地在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左右时间的武斗,见于官方记载(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重庆大事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年版)的就有31次,动用枪、炮、坦克、炮船等军械兵器计24次,645人死亡。仅从此地掩埋人数达404人看,这就是缩小了的数字:八一五派除此外还有类似的墓群在重庆大学、红港街心花园、建设厂清水池等地(均已无存),更无论对立的反到底派也有战死人员统计和墓地(潘家坪招待所等)。

  [注2]从有确切死亡者姓名、性别、履历、所属团体、死亡时间、致死事件、死亡人数的92座坟墓碑文提供的资料里,实际累加统计出345人的墓葬死亡人数。因文字湮灭已不可考的21座墓,若按92座墓的平均安葬人数(3.75人/墓)扣除25%的误差所得数值(2.81人/墓)相乘,估计葬有59人。加上已知数字,此地共掩埋404名武斗死难者。

  (参考资料:陈晓文《重庆红卫兵墓地素描》,载《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余刘文 韩平藻《青春墓地埋葬重庆文革武斗》,《南方周末》2001年4月29日) 

 

 

二、重庆红卫兵墓园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沙坪公园,两位老者在参观红卫兵墓园 记者 徐元宾 摄
昨日,石坪桥,郑志胜讲述当年故事 记者 龙在全 摄

  131座坟茔,躺着573人。这其中,有约40%的人是红卫兵。人们习惯将这个墓园称为红卫兵墓园。昨天,阴,天气有些冷。墓园被高墙围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从报纸上得知墓园被评定为文物后,前来探望。在经历42年后,这个墓园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物,它也走过了不寻常的路。

  收集资料 评为文物前景规划 两年采访了两千人

  昨天下午5点,沙坪公园,收集、整理红卫兵墓园史料的罗华带着本报记者,请保安打开了红卫兵墓园的铁门。罗华现在是沙区作家协会会员,43年前,14岁的他曾是红卫兵,在北碚朝阳中学读初一,他见证过当红卫兵的同学在他身边倒下,再也没起来。“埋在这里的,有6个人和我同岁,最小的8岁。”他说,“每次走进这里,我都心痛。”

  2007年9月,罗华受一些有识之士邀请,在沙坪公园管理方的指引下,开始收集关于红卫兵墓园的一些史料,以便为今后的文物申报打基础。两年多时间,他和另外两人,共采访了约2000人,其中约1200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信息。采访对象,几乎都是躺在墓里的人的亲友、同学等。沙坪公园负责人钱立全说,为收集史料,他们共投入了约40万元。去年5月,罗华等人填了文物申报表,层层上报了市文广局。

  评为文物 两次勘察两次讨论

  2006年,国务院下发第三次文物普查通知称,1980年以前的,有代表性的,有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评为文物。

  市文广局副总工吴涛昨天回忆,早在2005年前,我市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提议案和提案,希望能加强红卫兵墓园的保护。那时,有人对此质疑,一是认为该墓园不符合文物标准;二是认为红卫兵墓园,记录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没有必要保存。

  2007年,我市开始第三次文物普查,先是重师的教授、学生等,进墓园查清了墓的数量;之后,我市文物调查专家来到墓园勘察。去年,就红卫兵墓园评文物的申请,吴涛等10余名全市知名的文史、党史、近代史、建筑史,以及规划专家,又开了两次讨论会。吴涛回忆,在两次会上,他都提出:“我们要面向未来,不要忘记沉痛的历史。”还有专家指出,这个承载着历史的墓园,由于风吹雨打,正在自然损毁,必须提到法律的高度,进行保护与抢救。“红卫兵墓园评文物,没有一名专家反对。”

  前景规划 或许可以成为景点

  去年12月15日,对于罗华来说,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日子:当天,他们接到通知,沙区红卫兵墓园被评为市级文物。他认为,接下来的,将是对文物进行抢救。罗华说,这个墓园,曾三次遭毁损:一是墓园建好后不久,有农民搬走墓块石,用来建屋;二是上世纪70年代,有人以为墓中埋着枪与匕首,曾挖盗洞进入其中;三是不知何故,有约五座墓倒塌。而且,墓碑上的文字风化严重,只有80%左右留存。

  但能留存下来,也很不易。罗华回忆,“文革”之后,我市一名市领导授意,将这座墓园用围墙围起来;上世纪80年代,再次对围墙进行维修;而沙坪公园的管理方,这些年加强管理,甚至设立了岗亭。

  重大教授、旅游学博导蒲勇健建议,这里可以作为景点,让游人们前来参观,从而受到教育。

  记者 聂超

  (应采访对象要求,罗华为化名)

  文物揭秘 墓碑为何高低有别 地形错落经费有限

  墓园内的墓碑高低错落,最高的墓碑约有8米。1967年,刚安葬的时候,就是在土堆上插上写着死者名字的木块。直到1968年2月,陵园开始进行大整修:建造了墓碑,大多数墓碑仿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1969年1月,建造结束。墓碑高低有别,是因为经费、地形等原因造成。

  记者 聂超

  研究者说

  曾钟(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培训学院退休教师)我最先挖掘死者身份

  2003年,从学校退休后的曾钟买了一台相机采风,偶然到沙坪公园走入墓群时,顿感震撼。“我没有参与那场武斗,但死难者有我同学。”曾钟决定记录这段历史。

  从这一年开始,家住沙坪坝小龙坎的曾钟,每天上午起床就来到墓地,“每来一个参观或者祭奠的,我就会上前询问他们与死者的关系。”根据死难者家属提供的线索,曾钟采访了与死者有关的人士。3年之后,曾钟结识了50余位死难者家属,并整理了一本“沙坪公园‘文革’墓群考”的资料。今天,这些成为了红卫兵墓园保护的重要史料参考。记者 胡顺涛

  陈晓文(重庆出版社编辑)我记录下全部碑文

  早在曾钟前,陈晓文就开始关注沙坪坝红卫兵墓园,是至今墓园碑文最完整的记录者。

  上世纪80年代末,为编辑“文革”十年的历史,陈晓文和朋友邀约在墓园碰面。“眼前的一幕,让我们十分吃惊。”他回忆,墓碑风化很严重,有些文字也变得模糊。而且不少碑石,被周边居民搬回了家。“如果不保护不记录,假以时日,一个重要的历史载体将永远消失。”自此,陈晓文和朋友开始记录每个墓碑的碑文。同时,在他和部分人士的建议下,沙坪公园开始对墓园进行了保护。记者 胡顺涛

  何蜀(重庆“文革”研究专家,《红岩春秋》原副主编)一段凝固的沉重历史

  因为共同关注沙坪坝红卫兵墓园,陈晓文和曾钟成了挚友,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何蜀。

  “红卫兵墓园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段用水泥、砖头凝固下来的沉重历史。”何蜀称,将其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称,将红卫兵墓园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说,申报成功说明我们政府越来越重视政治文明,“事实上,民众已有了理性正视‘文革’历史的社会心理环境,我们的民族更加成熟了。”记者 胡顺涛

  文物故事 经他手安葬近300人 老人写回忆录怀念

  67岁的老人郑志胜在沙坪坝一带很出名,因为由他送进沙坪公园红卫兵墓园里安葬的人就有近300名。回忆起当年,郑老声音顿时低沉眼里噙满泪水。“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亲人就葬在墓园。”郑老曾因在武斗中有命案被判入狱13年,然而这并未能减轻他对死者的愧疚。

  每次去墓园都会落泪

  迈上墓园长长石梯的最后一步台阶,67岁的郑志胜轻轻抚开墓碑前的杂草,默默地注视着这座约2米高的墓碑。“墓里埋着我的干妹妹,叫秦春菊,是我亲手送进来的。她当时只有十多岁,是从沙坪坝去河运校给人送饭时被枪打死的。”郑志胜老人准确地记得墓园里很多人的名字和他们被埋葬的具体位置。当时,郑志胜是重大电机系电力专业的学生,负责处理遗体。“每年都会去墓园,和当年的同学、朋友说说话,每次都泪流满面。”昨日,郑老噙着泪光说。

  曾目睹农民撬墓基

  “每一座坟此前都只是一个土包,所有墓碑都是武斗平息后才新建的。”郑老说,因为在武斗中有命案,他于1970年6月26日被关进了白鹤岭5号沙区看守所。1976年底,他和另外几名狱友出来运粮食,特别向看守请求到墓园看看。没想到,他们刚走到墓园门口,便看见一群农民拿着铁锹、钢钎正在猛撬墓基,抬着挖出来的石头回家。痛心的他们立即大声呵斥,农民们这才扛着工具跑开。

  “虽然已经服了刑,但我多年来的愧疚从未减少。”郑老说,他写了一部约50万字的回忆录,其中关于这一时期的篇章占了约三分之一。记者 杨玥 来源:重庆商报   

三、南方周末:重庆的红卫兵幽灵【图】
 在文革武斗中,重庆的武斗是全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年重庆的武斗除了飞机没有动用以外,动用了当时我国正规部队几乎所有的轻重武器,因为重庆的兵工厂从抗战时期开始就赫赫有名。想当年,大街上是横冲直撞的坦克和装甲车,江面游曳着炮艇,大桥两端是重机枪和高射炮——这些杀人的武器对准的是同胞、是邻居、是同学、是同事甚至是亲人和恋人!一切屠杀者和被杀者都以为自己在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然而杀戮带来的并不是那个企盼的结果,并没有获得他们向往的荣光,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躺在一个被飞快遗忘并即将彻底遗忘的角落,可怜那些父母,那些恋人……而他们的父母却不知流落到何方,当年的恋人也不知泪撒何处了——  

有很多冤魂,有很多屈辱的脚步在这里无声地杂沓,然而更多的是未醒的灵魂,一如我们大多数人的酣睡,不知今夕何年! 如今,墓地外面的林荫道上,四处悬挂着“红歌会”的招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合唱红色歌曲。殊不知,墓地里的死者当年就是唱着红歌去赴死的。

四川美院摄影教师田太权被认为是用镜头解读这个墓群的第一人。在他的红卫兵墓的摄影作品里,墓碑像庄稼一样从年轻的躯体上生长出来;鬼影幢幢的纤细身体,穿行在坚硬、冰冷的墓碑之间。

有一天下午,田太权正在墓群间创作,一位年轻的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意外地闯了进来。老师以为这里是一个烈士陵园,他带孩子们来接受革命主义教育。但进来之后却发现是一处“文革”武斗罹难者墓群,便赶紧带着孩子们出去了。田太权迅速捕捉了一群少年穿行于墓碑的瞬间,在后期处理时,他让这些21世纪前后出生的孩子,行走于40年前死于非命的躯体之上。

“历史是无法回避的,这些孩子必须直面他们父辈的历史。”田太权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庆红卫兵公墓已经成为“文革”纪念碑, 它所沉淀的历史内容远远超过公墓本身。随着岁月流逝,这座全国唯一完整的“文革”公墓的意义还将继续显现,它令世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