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柏杨是否也丑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58:32
                  作者: 刘仰

    一个89岁的老人过世了,本不想说什么。但是,这两天看到不少悼念柏杨的文章,名义上是悼念柏杨,实际上借着这个机会,大肆羞辱中国人,所以决定写一点我对柏杨的看法。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最著名的一句口号式的短语。按照逻辑来说,这个结论是一个全称判断,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问:柏杨是否也丑陋?结论有几个选择。一,如果他是中国人,那么他也丑陋;二,如果他不是中国人,那么,他可能依然丑陋。因为柏杨说,他是受了《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的启发,而写了《丑陋的中国人》。因此,如果柏杨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日本人,那么他也是丑陋的。按照这种逻辑推下去,全世界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可以自我“丑陋”一番,在这样一个全世界纷纷比丑的“觉悟”中,你丑我丑大家丑,还有什么意义?比到最后,“我最丑”,得了冠军,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是,那些高呼“丑陋的中国人”的人,大概不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就要说到柏杨是否丑陋的第三种可能。如果他不是人而是神,那么,丑陋的都是别人,而不会是他自己。于是,我似乎明白,跟着已经故去的柏杨大声高喊“中国人依然丑陋”的,大约都是想成为神的家伙。自以为自己光鲜无比,绝顶聪明,绝对正确,玉树临风,也许还正在羽化的过程中,所以,他们就有资格面对自己的同胞,到处指责别人丑陋。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一位高层领导为了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发现柏杨的书是一个可以借助的工具。目的是在经过文革之后,利用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对于文革的思想禁锢起到突破作用。于是,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高层领导的授意下,顿时洛阳纸贵。应该说,在那个文革刚结束不久的年代里,柏杨的书确实起到了解放思想的刺激作用。但是,柏杨这本书的作用,大概也就仅此而已。前几年再版的时候,没有多少反响。
    柏杨与鲁迅相比,有一个明显不足。鲁迅批评中国人,也同样批评自己。鲁迅曾经表示过自己的担忧,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太灰暗、不健康,年轻人过多接受他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柏杨则没有这种自我评价,指着别人说丑陋,好像他自己就可以例外。柏杨去世之前,马英九曾经去看望他,原因很简单,这两个人当初都对蒋家,尤其是蒋经国忠心耿耿。
    柏杨的书中指出一些中国人的“劣根性”,成为很多人为“丑陋”欢呼的理由。其实,很多的所谓“劣根性”,只是人类的普遍本性而已,并不在某个民族身上特别突出。比方说“窝里斗”,其实就是自私,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有这种现象,凭什么说中国人最厉害?再比方说“酱缸”文化,这是一个没有定义的文学修辞,顶多表现一些咒骂的恶毒程度而已。
    中国的现代化经过几个过程,到五四运动时,很多知识分子意识到,现代化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便痛批、臭骂中国人身上不适合现代化的某些性格,但是,痛骂能够解决问题吗?那些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干什么?看看梁漱溟,同一批志同道合者,到农村去搞“乡村教育”,用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去改变每一个中国人,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比较柏杨和梁漱溟,前者是受了点委屈,便咒骂所有同胞;后者是充满责任感,去真心地帮助别人。在当今的中国,我们需要哪一个?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有错误,不去主动帮助他改正也就算了,难道一定要痛骂别人丑陋?骂别人丑陋的人,自己就没有缺点?如果别人也指着你对骂丑陋,结果会怎样?吵架?打架?所以,那些今天依然痛骂自己同胞“丑陋”的人,首先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丑陋。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看到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面对我们的同胞确实存在的问题,光靠痛骂“丑陋”,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被骂的人自暴自弃,把被骂的人推上绝路。难道这就是这些“丑陋派”希望看到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头棒喝固然需要,但那只是偶尔的必要,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善意的提醒,温暖的鼓励。即便有些人是真正的丑陋,真正地该骂,也不应该把丑陋这顶帽子,扣在所有中国人的头上。套用柏杨发明的理论,那些到处指责全体同胞“丑陋”,那些不断用“丑陋”的咒骂羞辱全体同胞的人,才是真正的“窝里斗”,真正的丑陋。没觉得自己也被柏杨骂了?柏杨自己是否也算“窝里斗”的一员?

    我相信每一个批评中国人的中国人都是希望中国能够越来越好,在这个基础上,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在最近奥运火炬境外传递的过程中,某些西方媒体把中国人的火炬传递类比为希特勒柏林奥运会时纳粹的火炬传递,这种批评毫无疑问是恶意的,当然不会被人接受。同理,我们现在面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存在的种种问题,出发点也应该是善意的。而在那些高呼“中国人依然丑陋”的评论者那里,我们看不到这种善意,只看到他们自己不负责任地发泄。所以,当今中国的年轻人,将不再需要柏杨门下的“丑陋派”。

    最后必须声明一下,本文所提到的柏杨,是一个被某些人标签化的柏杨,而不是真正的柏杨。柏杨一生做过很多事情,只可惜,“丑陋的中国人”被他人硬生生地凝固成为柏杨无法摆脱的不干胶。其实他自己并不想这样。愿柏杨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