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沈处世文言文答亲:《话说长江》第九集 大足石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15:08

 

第九集  大足石刻

 

提到石刻,您可能会想到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这些石刻早已经驰名中外。现在您所看到的,却是很少为人们了解的四川省大足县的摩岩(摩崖)石刻。大足石刻犹如埋在深山中的宝石,虽然很少为世人所知,但并不影响其内在的价值。

大足石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以佛教造像为主的宗教艺术。它始建于晚唐,历经五代,终成于两宋,前后历时三百余年。大足县地处四川省的东部稍稍偏南,位于长江北岸,重庆西北100多公里的地方。全县的石刻造像多达5万余尊,分布于40多处,其中以北山、宝顶山两处的摩岩造像最集中,内容最丰富。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两公里。在北山佛湾的第一号窟里,雕刻着北山石刻的发起者君靖的立像。旁边的石碑上铭记着北山佛湾的造像经过。唐朝末期的“安史之乱”,使得中国的西北陷于混乱之中,以伏元俊为首的佛像雕刻家,由刀光剑影的西北逃到了交通闭塞、天高皇帝远的大足县。雕刻家们的到来,使得宁静的山湾充满了叮叮当当的雕凿声。于是,一个又一个性格不同,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摩岩造像从冰冷的、毫无生命的岩石中脱颖而出。

北山的摩岩造像近万躯,佛湾长达里许,形若新月,龛窟如蜂房共编为二百九十号,多为观音、地藏和阿弥陀佛,另外还有部分唐宋时期历史人物的造像。

佛湾可分南北两区,南区多为晚唐和五代作品,北区多为两宋时期作品。晚唐作品人物形象端庄丰满,服饰简朴,气质浑厚,其手法大刀阔斧、朴实刚健,颇似画家写意。历史的车轮进入了五代,战乱的局势迫使雕刻家们放慢了铁的画笔,为数不多的五代作品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佛湾中部是宋代作品集中的地段,也是北山石刻精华所在。宋代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味,无论人体还是服饰都经过加工变形,使作品既像而又非像,显得生动有趣。

第136号心神车窟的全部造像,不仅体态端庄优美,服饰富丽堂皇,而且人物的风格各异。面目清秀,气质文雅的普贤趺坐在温顺的象背上,她温柔贤静而又典雅大方,体现了东方女性的妩媚。文殊手握经卷高坐于凶猛的青狮背上,他凝神沉思,略带自负神情,俨然一副博学多闻、能言善辩的学者风度,显得法力无边,能为世人救苦救难。

在第125号石窟内,有一尊观音的雕像。她身材苗条,面带微笑,双手拿着一串佛珠,好像是在数着珠的多少,又好像是在遐想着自己的未来,人称媚态观音。一般的菩萨造像大都正襟危坐,法相庄严,而这尊观音菩萨却像一个秀丽活泼,天真可爱的乡村少女。雕刻家们冲破了宗教的规范,使艺术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177号地藏变相,则采用了大刀阔斧的表现手法,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痕迹,成为北山石刻风格独物的艺术珍品。

与北山石刻遥相对应的是宝顶山石刻。宝顶山的摩岩造像是宋代一个名叫赵智凤的和尚发起,并得到朝庭官员的帮助,前后经历七十余年营造起来的一处规模宏大的密宗道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宝顶的石刻造像共计一万多尊,以大佛湾为中心,四周五里都有统一的布局。大佛湾是个马蹄形的山湾,长500余米,岩面高二三十米,全部造像都刻在东、南、北三面的崖壁上或者石窟中,共计三十一幅大型雕像。上至天堂极乐世界,下有地府阎王小鬼,真是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从南岩中部进入大佛湾,迎面而来的是九个狰狞强悍的护法神雕像,令人望而生畏。接着便是形象的体现因果报应教义的六道轮回图。怒目裂口,须眉倒竖的转轮王,手持巨轮使善男信女们深信人生命运全在转轮之中。父母恩重经变的十一组雕像,目的在教人行孝。这一幅幅无声的画面把父母养子的辛苦经过一一刻画出来,既真实又生动。长辈们从石刻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身影,感到一丝颀慰。晚辈们则从石刻中看到了自己所承受的恩泽,颇有负疚之感。如何当好父母?如何当好儿女?这对现在的人们也并不是没有教义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图,则把释迦描绘成行孝的典型。一些外道嘲笑释迦,二十九岁抛弃父母出家乃是不孝之人。释迦把他出家前曾割自己身上的肉供饥饿中的父母食用,剜自己的眼睛,抽自己的骨髓为父亲治病,父亲死后又亲抬棺柩等行孝之事讲给弟子听。释迦这些行孝之事都通过雕像和碑文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我们不必去考察上述事情的可靠程度,也不需要生搬硬套地去模仿,但尊敬老人,赡养父母,却是每个人天经地义应尽的职责。

佛教在我国流传千年之后到了宋代,接受了大量的儒家思想,教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强调“孝”就是突出的标志。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的十九幅主要经变相故事,每一幅之中又分为几组或几十组雕像,连续不断的表述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并配着刻有经文、颂词等文字说明,宛如一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这种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群中是十分少见的。

地狱变图则把佛经虚构的十八层地狱中的几十种酷刑一一加以形象体现,诱人以天堂之乐,吓人以地狱之苦。在当时,一方面,艺术为宗教服务尽了最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宗教也保护和发展了这些雕刻艺术。

雕刻家们利用这块岩石和山崖上的自然流水,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反映释迦降生时九条苍龙为佛沐浴的“九龙浴太子图”。在“九龙浴太子图”的一旁,则是一组反映释迦涅槃的雕像,涅槃通俗的说法就是“死”。这尊卧佛高5米半,长31米。为了表现佛的伟大,将佛刻成半身,头顶北崖,下身插入南崖,上有石岩遮盖,好像释迦安详地长眠于半掩的帐幔之中。释迦是佛教的最高代表,他圆寂之时,道教的最高代表玉皇大帝亲来为他吊唁,王母娘娘带着仙女在天上迎接,这也反映了在宋代佛教的势力在不断增加,道教的影响在不断减少。

在卧佛崖底的水池中有一双两米来长的特大脚印,传说这时佛升天时留下的足迹,大足的县名也由此而来。其实早在卧佛像诞生之前,大足县就早已成为大足了,其本意是大丰大足,年年有余,但是人们却愿意把自己县名的来历与卧佛挂上钩,似乎这样更能增添故乡的魅力。

一个人生长着两只手就足以应付正常的生活需要,可是,这尊观音身高不过3米,身后却孔雀开屏似地密集着1007只手,姿态千变万化,无一雷同,每只手心里都刻有一只眼睛。据传说讲,千手表示观音法力无穷,千眼表示观音慧眼无边。

巨大的圆觉洞,是宝顶石刻艺术之冠。我们的先人把一整块巨石挖空为一个12米深、5米高、8米宽的石洞,在洞口上方凿一个天窗,射进来的光束正好照在洞中央合十当胸的一个菩萨身上。她跪在佛的面前求佛指引。两旁坐着十二个年轻女菩萨,她们各自的表情使人联想起她们不同的经历,然而,现在她们却在沉思默想如何才能成佛。就这样,八百多年来,弟子诚心诚意地求教,佛祖毫无保留地传受,可弟子还是弟子,佛师还是佛师。足可见成仙成佛之难啊!

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它是在我国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际而崛起的摩岩造像群,它把我国石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大足石刻是雕刻家们用充满魔力的双手给人们留的艺术珍品。

各位观众,在《话说长江》的下两回里,您将能沿着长江的川江河段欣赏大自然给我们描绘出的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