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线条锻炼:上海著名经典景点图集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13:34
    上海著名经典景点图集 2       

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大陆新村9号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是大陆新村132弄的最后第二幢,鲁迅在民国22年4月11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直至1936年10月19日在这里逝世。

解放后,经过整修,大陆新村9号恢复了鲁迅寓所的原貌,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鲁迅在大陆新村9号的故居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它也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弄口

鲁迅故居是大陆新村132弄的最后第二幢(9号)。


大陆新村132弄6号茅盾曾居住过。

鲁迅故居是大陆新村132弄9号,鲁迅在民国22年4月11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直至1936年10月19日在这里逝世。

鲁迅故居接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

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1张西餐桌、5把椅子。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南窗下是夫人许广平的缝纫机。靠东墙是儿子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1张方桌,围着4把椅子,西北墙角1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

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1只镜台,镜台上陈设着外国版画。

 
     

上海“城市绿肺”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地处上海市中心,东临南京路步行街;西接大剧院;北面与国际饭店、新世界商厦相望,南接人民广场,素来享有“城市绿肺”之美称。

人民公园原是旧上海跑马场的一部分,后经多次改建,现在的人民公园虽然已没有了往年的规模,但公园设计上主张以人为本,定位于自然,充分体现现代园林风格,是一座具有综合性休闲功能的公园。人民公园绿树成荫,水石相映,有假山、水池、水榭等,以静观为主,供游客、休息游览散步、欣赏风景、荷花观鱼等。健身区附近有英语角,节假日有不少学生、英语爱好者聚会与此。公园大体可分为东、中、西三个景区。东北部的主要景点有五卅运动纪念碑,张思德塑像;中区地势空旷,有南极石、风光楼茶室、露天剧场、舞厅等建筑,在草坪北侧有大画廊,丛林中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对弈或野餐之用;西区景点是园林建筑较集中的地方,有亭、廊、榭、假山、水池以及紫藤廊架,植物品种繁多,四季花木葱笼,是公园主要的游览景区。五卅运动纪念碑 位于园东北部,为纪念五卅运动65周年而建,碑体由一座不锈钢主体雕塑和一座青铜雕塑及三块花岗石组成,不锈钢雕塑由“五卅”两字组成,呈放射状,象征振奋、腾飞、向上的精神。两个工人的青铜塑像神情凝重。后面是三块花岗岩石碑。居中的一块花岗石高5米,宽24米,正面嵌碑名,背后刻碑文;碑名和碑文分别由参加过五卅运动的陈云、陆定一题写。两侧的两块碑石均高4米,宽12米,背面各有一组展现五卅斗争历史的青铜浮雕。碑体、地坪、道路和基座的花岗石都采自泰山,象征烈士的牺牲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塑像 位于中央大道东侧。面东背西,高4米。塑像正面为一片开阔的大草坪,近塑像设组合花坛,四季鲜花盛开。两旁栽植高大挺拔的雪松群,使塑像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塑像后丛植紫薇、红枫、红叶李等灌木。

公园中区 公园中区地势空旷,有南极石、风光楼茶室、露天剧场、舞厅等建筑,在草坪北侧有大画廊,丛林中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对弈或野餐之用。

                      南极石 位于园中部,是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于1982年2月21日在南极乔治岛采集的,石为黑褐色,高1.7米,呈椭圆形,上刻有宋日昌题写的“南极石”三字。石后丛植月桂,东侧为紫薇、栀子花。
东山 位于园东南,高9.7米,占地2300平方米。山巅建有混合结构重檐八柱圆亭一只,古朴、典雅,处在绿荫环抱之中。近旁山坳堆叠黄石。山麓有长廊,面积190平方米。

健康乐园 健康乐园是一个椭圆型的石池,说它是石池,因为里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鹅卵石,据说踩石走路可以按摩足底穴位,有益身体健康。



英语角 健身区附近有英语角,节假日有不少学生、英语爱好者聚会与此,是练习英语口语、交朋识友的好地方。



 


儿童乐园



在草坪北侧有大画廊,丛林中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对弈或野餐之用

碧翠湖 碧翠湖是一片美丽的荷花池,其背衬西山,苇绿叠翠铺满整个池子,荷花池位于公园西部中心地带,由两个相连的形状不规则的池沼组成,东池南端广栽荷花,西池放养金鱼。池周边植垂柳,池东有水杉林。池南建水榭,榭为长方形,平顶,面积65平方米。榭前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台,三面临水,台边设护栏,榭顶部平台围铁护栏,游人可从楼梯登顶摄影。池西有方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0.24平方米,绿色琉璃瓦攒尖顶,四角上翘。亭前栽柳树,附近地坪设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池中部有曲平桥连接南北两岸,桥两侧设仿木扶拦。池南端有曲廊和绿廊组合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廊两曲,平顶,磨石子地坪,两边置磨石子长凳,廊前悬挂着5只造型逼真的大桔,故又名桔廊。与曲廊相连的三曲紫藤廊,面积为65.5平方米,廊两边设置铁栏杆和磨石子长凳。两廊外散点湖石,植柑桔、香樟、广玉兰。



池中部有曲平桥连接南北两岸。

风光楼茶室  屋顶露天茶室,景观很好,还有一排不锈钢制作的荷花(人造自然)。池南端有曲廊和绿廊组合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廊两曲,平顶,磨石子地坪,两边置磨石子长凳,廊前悬挂着5只造型逼真的大桔,故又名桔廊。   西山 位于公园西南部,高11.8米,占地3900平方米。北侧假山为湖石和黄石堆叠。山顶建有八角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攒尖顶,飞檐翘角。亭周栽植香樟、广玉兰、女贞等,间植四时花灌木,绿树成荫,花木葱笼。游人到此小憩,园内外景色尽收眼底


当代艺术馆 人民公园中心新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艺术馆原址是公园的温室。一位香港做翡翠生意的大商人龚明光先生花了不菲的价格租用10年,又投资2000万元进行室内改建,建成了上海第一家非盈利的私人当代艺术馆。艺术馆的一、二层是1800平米的展厅。




人民公园地处上海市中心,素来享有“城市绿肺”之美称。



上世纪60年代人民公园






      

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

证大大拇指广场位于浦东芳甸路丁香路口的联洋国际社区内,证大大拇指广场占地近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 证大大拇指广场在联洋社区内迅速崛起,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浦东第三大商业中心,成为浦东继陆家嘴商业中心之后,又一重要商圈标杆和休闲集中地,至此浦东商业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和铺开。大拇指广场已被上海市商委等有关部门列为“上海十大社区商业示范点之一”、被中华工商联合会评为中国商铺100强。

上海浦东证大大拇指广场是一条万国商业街,是集民族文化,艺术,娱乐,休闲,饮食等为一体的场所,这里聚集着各国游客和上海人。一到周未假日,很是热闹。广场上有法国雕塑大师恺撒的著名雕塑《大拇指》,广场也因此而得名。
这尊雕塑高1.9米,重约300千克,采用聚酯材料,通体乳白。它的造型逼真,“拇指”向指甲面微曲,力量直注指尖,箕形的指纹、皮肤的纹理、关节的褶皱乃至于指甲的凹凸等细节纤毫毕现。手是人类进化的杰作,人类用双手创造了文明,拇指在五指中最有力,这尊雕塑籍此颂扬了人的力量。 

这尊雕塑造型逼真,手是人类进化的杰作,人类用双手创造了文明,拇指在五指中最有力,这尊雕塑籍此颂扬了人的力量。






  

 
 


  证大大拇指广场夜景





  

上海浦东联洋广场

联洋广场项目位于上海浦东联洋国际社区中心地块,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的大型休闲购物商场,以及拥有300多间客房的联洋宜必思(IBIS)酒店和商务别墅区,是一家融餐饮、娱乐、购物、文化、商务于一体的中高档一站式商业中心。
联洋广场紧邻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市、区级行政办公楼群,与世纪公园、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上海浦东展览馆等近在咫尺。每年旅游及商务人士超过600万客流量。

联洋广场常为联洋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场丰富的欢乐互动。春节长假的休闲选择不再只有举家出游,来到联洋广场就可以体验到吃喝玩乐的不同乐趣,而且联洋广场经常推出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主题,让大家在悠长假期中体会到了无穷乐趣。联洋广场外景

 
 




联洋广场大厅

 
联洋广场二楼商场




联洋广场三楼儿童世界


联洋广场四楼餐饮部                  

上海金桥碧云国际社区

在浦东这片热土上,外国人、外地人、上海人和谐生活的国际化社区多起来了,大大小小已有38个。金桥碧云国际社区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综合环境最具创意特色的新型国际社区。它是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按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定位,参照国际标准和惯例,建成的新型国际社区,已成为上海成熟的、各类高层次境外人士聚居度最高度标志性国际社区。在碧云国际社区里外籍家庭已有近千户,他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五百强公司落户上海的企业中百分之四十的CEO、高层管理者都住在这里。现在的浦东金桥进出口加工区,由于人与自然的交融、人文气息的弥漫和创新文化的凸现,日益成为既适合创业又适合生活、既适合居住又适合旅游的人间乐园。也许你走进碧云国际社区,金发碧眼的“洋”娃娃一见面就会来送上来一句:“侬好!”,他们一般都是拖家带口的,甚至还有三世同堂的,运动、滑轮、溜溜车、逗狗、。。。。。碧云国际社区展现一派和谐的景象。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


金桥标志性建筑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内的教堂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街景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别墅区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体育休闲中心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学校


走进碧云,金发碧眼的“洋”娃娃一见面就会来送上来一句:“侬好!”,他们一般都是拖家带口的,甚至还有三世同堂的,运动、滑轮、溜溜车、逗狗、。。。。。一派和谐的景象。


 





 

金桥碧云国际社区还保留着上世纪60年代备战时建的军事设施.
 
 
 



     

上海张家浜创意街

张家浜创意街以创意经济为催动背景,和浦西借助旧仓库、旧厂房改建的创意园区不同,张家浜创意街是全市36个创意产业园区中比较少见的“全新打造”,800米的依水建筑有三大标志性建筑:造型宛如“飞来石”的视觉创意博览中心,鲜红如火焰的“天堂火”主题餐饮中心,以及作为艺术装饰品和作为奢侈品销售中心的“琉璃水坊”。

张家浜创意街毗邻世纪公园,北临张家浜景观河,与上海科技馆隔岸相望,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全长约800米,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2009年8月,张家浜创意街上的15幢小楼已经全部竣工,目前已经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意企业和个人表达了进驻的兴趣,涉及艺术摄影、人体彩绘、艺术雕塑、家居设计等。为了不煞水岸的风景,创意屋的高度都定为两层楼。创意街上的大多数建筑呈“不规则的立方体”,屋外玻璃窗的分布位置和大小也不同,错落中又有规律。将水上游览、精品购物、科普博览、影视会议、艺术创作、艺术展览、健身美容、特色餐饮、主题游憩等各类载体加以系统组合,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创意街上现已开设德式酒吧、辛巴克咖啡馆、戴维营专业男式SPA、棒约翰披萨、烧烤等160多家商铺现已部分投入使用或者即将开张,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整条街以主题为纽带连接成一体:仿佛用大刀阔斧把一座座小屋的外形切削成奇形怪状,像一块块“飞来石”,这里将是视觉创意博览中心。五光十色的透明玻璃包裹着的“琉璃水坊”,将作为艺术装饰品和奢侈品的销售中心。

张家浜创意街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全长约800米,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张家浜创意街由陈逸飞先生生前创想,旨在成为上海浦东新区创意产业集聚,互相观摩、融合、蜕变、碰撞、迸发出源源不绝创意火花的交流平台,打造成颇具人气的上海“左岸”,现已经变现实。



这些创意屋的设计各具特色,外形只能说是“不规则的立方体”,屋外的玻璃窗也是分布位置不同的,大小不一样,错落中又有规律。每个创意工作室门外,是一个个亲水平台、下沉式休闲广场。除平台之外的河岸边,也都预留了6米的河滨景观绿化带。

张家浜河畔的创意屋却都是建在绿树丛中的。为了不煞水岸风景,创意屋的高度被限制10米,最后都定成了两层楼。





 

引瞩目的当属公艺牛创意艺术展了。将在中国上海首次举行史无前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参与的系列公益活动。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牛”塑为创作原型,通过彩绘、装置等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段,为城市创造一道新鲜美丽的风景线。 
 

外壳红色如火焰般的主题餐饮中心,带来的是“天堂火”。

张家浜创意街毗邻世纪公园,北临张家浜景观河,与上海科技馆隔岸相望。秀丽景点成了市民摄影休闲

场所。



     
上海浦东豆香园

上海是一个美丽而时尚的国际都市,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居然有150多座公园,其中123座为免费开放公园。这一百多座公园遍布各个社区。位于浦东灵山路、源深路路口的豆香园就是其中一座。

豆香园是豆类植物的专题花园,园内种植着201种各类植物,其中豆科植物近一百种。入口处亮明的是黄花的决明,后面一条紫藤长廊,种的紫藤,间植合欢树,只是现在是冬季,紫藤和合欢都谢了,就见绿阴阴的一片。如是春末夏初的六月,合欢开一片粉红绒花,当令人心神荡漾。

豆香园分豆香圃、刺桐湾、槐花坡、皂荚坪、红豆谷、紫藤棚、紫荆园、决明苑几个区域。豆香园以豆科植物唱主角,收集了上海露地适生的种类100种左右(不算品种),也配置一些其他植物,构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色,并进行有关豆科植物的科学、文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弘扬豆文化,使公园集生态、观赏、游憩、文化多种效益于一体。

以下是我拍摄的“浦东豆香园”冬景的部份照片,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绿色的快乐!
















 




       

上海外滩花园酒店


上海外滩花园酒店The Bund Garden Shanghai,位于汉口路河南路口(汉口路210号),地处南京东路外滩地段。当年该段汉口路叫寇克兰路,两幢建于一九二八年的英国哥特式别墅,由当时沪上著名的巴马-丹拿建筑事务所设计。暗红色耐火砖贴面,窗套、入口和墙面装饰表现出哥特建筑特征。别墅入口为一长方形门廊,门廊上饰尖券,门上部两侧有螺旋形装饰,上为挑出阳台,细部精美。烟囱分两截,很有特色。楼梯间窗户逐次升高。大楼基础为条形砖基础;内部楼梯均为木楼梯、木栏杆、木扶手。该建筑保存了1928年的原始物件,如磨损的甬道楼梯及一具当年的蒸汽锅炉等。怀念和欣赏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时尚生活的您可以前去观赏。


 







       

上海最早最华丽的大教堂

圣三一堂

    
坐落在汉口路、江西中路、九江路之间的上海的著名“红礼拜堂”——“圣三一堂”是一座颇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上海开埠以后最早的教堂建筑出现在1847年,其中之一就是圣三一堂。“红墙隐隐云中见,琉璃作栋金为殿,生伯断人肠,鲸钟历寅上乱撞。风吹花片片,绣院盈芳甸,礼拜是今朝,纷然各见招。” 这首调寄菩萨蛮一词,是清末著名画家吴友如为自己所画的《红礼拜堂》而作的。词中所称诵的这座教堂本名圣三一堂.是上海早期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教堂。
  上海开埠后,英国人纷纷来到上海,其中约有百余基督教信徒。每周做礼拜,都要到英国领事馆里去,他们感到很不方便。1847年有个英国商人贝尔,以公司的名义在江西路汉口路买了一块地皮,并资助6000元建造教堂,但建筑质量较差,同时第—任牧师路德溺水死,继任郝博逊从屋顶上翻下来,第三年又遭暴风袭击,虽花了5000元大修,大家仍认为此教堂不安全、又不吉利,于是1862年拆去重建,由哥特式教堂建筑专家斯科特设计,原设计十分讲究,但因为经费不足,又请在上海开业的设计师凯德纳进行修改。现存红礼拜堂是由基督教安定甘会(在上海又称规矩会)建造并专供英国人做礼拜用的。其外形入英国哥特式,1866年5月24日奠基,由番汉公司承造。1893年在教堂的大堂左侧,又增建尖塔式钟楼,使整座教堂气势更加雄伟,曾闻名于整个远东地区。
哥特式建筑“圣三一堂”的建筑群包括教堂、钟楼及附属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是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的新会所。圣三一堂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近代优秀建筑。      

 
 

“圣三一堂”的建筑群包括附属办公用房











上海1933老场坊”创意园

“1933老场坊”创意园位于沙泾路10号、29号的原远东地区最大的宰牲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老场坊”已成为“外滩18号、新天地、田子坊”式的时尚场所。
从“亚洲最大”的“远东屠宰场”摇身一变,成为“时尚达人”聚集的“创意”园区。“1933老场坊”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廊道“盘旋迂回”,貌若“迷宫”,却又“秩序分明”,让人不得不佩服“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的巧妙设计。“不时”举办的展览和即将开幕的餐厅也吸引眼球。喜欢创意、建筑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人到上海,“1933老场坊”是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

错综复杂宛如迷宫,是进入“1933老场坊”后的第一印象。“1933老场坊”的前身“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整体建筑外方内圆,东、南、西、北4幢高低不一的楼房围成的四方形厂区,正中是一座圆柱体(24边形)的主楼,各楼之间上下交错,以廊道相连,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所采用的“无梁楼盖”、“伞形柱”、“旋转坡道”等技术,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此外还充分考虑了采光、通风、卫生等问题,令人不禁感叹上海老工业建筑水平之高。“1933老场坊”是一个奇特的建筑,当历史与时尚创意在这里完美的结合后,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娱乐,怀旧和摄影创作的场所。“1933老场坊”的故事由此得以延续。 “1933老场坊”的前身“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之手,宰牲场有着比较明显的英式建筑特质,还融合着巴西利卡式元素,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这幢建筑外表并不太显眼,外形看起来像个方形建筑。

远东地区最大的宰牲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据说当时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共有四间短期冷藏库和两间长期冷藏库,可存肉约41万公斤。现在仍然觉得气氛很是阴森,确实很像那种生灵升天的地方。

现在经过修缮仍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格,改为创意产业园区,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场所,使经典与时尚得到完美的统一。 方形的建筑中间是个圆形建筑,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每层之间有很多通道连接起来,钢筋混凝土结构,拄,粱,顶,地面都不加任何修饰,给人以浑厚敦实的感觉。分不清东西南北,宛如进入一座立体的迷宫。
  布局宛若迷宫, 而迷宫般曲折的通道又互相连接,错综复杂的通道架构,给人有一种“迷路”的感觉。可以想象的是当时宰牛的规模相当大。其中有条一人只能横着上下通过的狭窄的楼梯,如果是胖子就骑虎难下了。








5层楼是个造型新颖别致的娱乐球型会场,走在玻璃地板上能一眼望见底耧,足以让你高处不胜寒胆战心惊。




      

上海老闸捕房旧址

老闸捕房在贵州路101号,老闸捕房是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分区捕房,成立于1860年10月,解散于1943年。现为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使用。

光绪二十九年公共租界警务处在租界内划分为4个警区,每区设二、三个巡捕区。在南京路贵州路口建造老闸捕房。初建时只有一幢楼房,后增建为四座。大门原在南京路上。30年代初,公共租界工部局将南京路的大门砌封,改由贵州路大门进出,大门的门楼上,有一排排枪洞,四周筑高墙。公共租界雇用的印度巡捕,都驻在此地,因此上海人曾称老闸捕房为“红头巡捕房”(印度巡捕多为锡克族人,头裹红布)。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时,老闸捕房的捕头、外国巡捕在南京路上枪杀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杀害工人顾正红和声援工人罢工的学生、工人13人;拘捕达100余人。被拘捕的中国人,先押到总写字间登记,再到指纹室留下手指印。另有刑讯室和拘留所。房间顶上装大铁杠,将犯人吊起,严讯拷打,刑罚有老虎凳、皮鞭、火烙、水烫、刀割,以至电刑,十分残酷。

1949年以后,老闸区与黄浦区并合,将贵州路101号老闸捕房的原址改办培光中学,1985年改为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商职校里仍保留着解放前老闸捕房的牢房旧址供人参观。1985年1月18日,老闸捕房旧址也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老闸捕房旧址也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30年代初,老闸捕房改由贵州路大门进出,公共租界雇用的印度巡捕,都驻在此地,因此上海人曾称老闸捕房为“红头巡捕房”(印度巡捕多为锡克族人,头裹红布)。

上海解放后,老闸区与黄浦区并合,将贵州路101号老闸捕房的原址改办培光中学,1985年改为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目前商职校里仍保留着解放前老闸捕房的牢房旧址供人参观。




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以老闸捕房旧址(现上海商贸旅游学校会务实训中心)为主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









 

上海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寺。相传龙华寺始建于三国,吴王孙权为其母所修,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如今的龙华寺早已成为了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的宗教旅游胜地。
龙华寺内景色幽静,殿宇巍峨,金碧钩耀,禅韵庄严凝重。寺内殿堂齐整,布局合理,主要建筑有:钟楼、鼓楼、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第一殿为弥勒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这里供奉的弥勒像和其他寺庙一样,相传是中国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名契此)形象,袒露胸膛,笑口常开;第二殿为天王殿,殿两侧是身高4米的四大天王像,面貌圆盛,姿态端严。与别的寺庙天王殿不同的是,这里还供奉着一尊天冠弥勒像;第三殿为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殿。殿中供奉三尊金身“华严三圣”。正中是毗卢遮那佛,又称法身佛。左边是文殊菩萨,顶结五髻,身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右边是普贤菩萨,身骑白象,以示尊贵。殿内还陈列一口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铸造的寺钟。 
寺内钟楼之上悬有一口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铸造的青龙铜钟,高约2米,重达13000斤。每年年底,都会有“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龙华寺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三国时期,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他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日,来到龙华荡,见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是块修行宝地,就在这里结庐而居。他不知道,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兴建了龙宫。广泽龙王见来了个和尚居住,心中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起雾,掀翻和尚的草庐、把和尚吓走。可是龙王突然发现草庐上放射出一道毫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神色端详,正在打座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他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愿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成龙华寺,还专程赶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佛塔,好安置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中又建了13座佛塔,安放13颗佛舍利。据说,这位“康僧会”还做过一件至今对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他曾在龙华寺附近设立“沪生堂”,传授自印度流传过来的制糖之法,造福当地百姓。










   




 



     

创智星冰场上海首个户外大型真冰溜冰场

今冬上海市民即使看不到真正的雪花纷飞,也能在户外大型真冰场上尽情体验驰骋旋转的冬日浪漫了。沪上新建的首个户外大型溜冰场――“创智星冰场”在紧邻五角场的江湾体育场对外开放了,吸引了数百名时尚男女前来一试身“脚”。

创智星冰场其露天冰面达到6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百名滑冰爱好者,而且也与附近的江湾体育场形成互补,今后将成为上海市民冬季户外运动的一处胜景。

“创智星冰场”将主打“夜晚溜冰”,市民和游客可以置身于繁星点点的冬夜和周围熠熠生辉的灯光效果中,感受到与室内溜冰截然不同的星空溜冰的奇妙体验。“创智星冰场”每周五晚将推出劲爆音乐夜,用糅合了Hip-Pop、Disco等元素的热辣音乐为溜冰者“伴奏”;每逢周末,“创智星冰场”还会配备免费教练全天驻场,帮助初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入门,感受在南方户外溜真冰的乐趣。


 



 







 









 





 



 


      

上海江湾体育场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坐落在上海市东北角,原名上海市体育场,始建于1933年,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是目前国内保留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综合性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池。江湾体育场由当时的上海市政府直接主持筹建。1933年7月,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发行公债350万元,并指定100万元为专建体育场的款项。工程1934年8月奠基开工,1935年10月初由工务局交付使用,并举办了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近年未又承办了 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开幕式、1993年的第八届东亚运动会的足球赛事、1996年特奥会、1997年的第八届全运会足球赛事等。
江湾体育场由建筑师董大酋主持设计,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构成,占地三百余亩。田径场大看台为体育场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环形看台建筑长达千余米,设东西主席台,由白色条石筑成,上刻吴铁城题“上海市运动场”,高20米,共三层,其左右顶巅置古铜色大鼎一个。体育场前有八千余平方米广场,饰以花坛、旗杆,由三座高八米的拱形大门进入大厅,空间高大,浑厚坚实。由拱门进入内厅,红砖地、黄粉墙、宫灯、花窗;两边为贵宾接待室和运动员休息室,二层为首长休息室和外宾接见室;通过内回廊即达主席台,设专座接待中外贵宾。东主席台与此遥相呼应,用白色条石筑成,三座大拱门上刻有“国家干城”、“我武维扬”和“自强不息”三额。大看台整体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高11米,共两层,计22级台阶,座位4万人,立位2万人。底层设6米宽回廊一周,全长870米,不但可以避雨,而且在此设立商店、休息室、公厕、贮藏室等以方便观众,并以120个拱门组成外墙,造型轻盈。4万观众均可由回廊内的34个入口进入看台。比赛结束,只需5分钟即可全部疏散离场。

江湾体育场的田径场设计参照欧美早期场地长度,周长500米,8条跑道,而在1928年奥运会中,已经明确规定田径场长度为400米。场地设有220米的东直道(因当时国际比赛设200米直道纪录),跑道两侧设跳跃设施,弯道内设为投掷设施和跳高区,中间为一大型草皮足球场,与现代场地不同的是,跑道北部外侧为有网球场,南部为武术场。田径赛场布置宽裕,余地开阔,南北长330米,东西距175米,总面积37500平方米,但因南北距离过长,观看比赛的视距较远。游泳池建筑风格与运动场融为一体,主立面建筑物由白色条石筑成,上题“上海市游泳池”六个字,高18米,分三层,坐北朝南,由拱门进大厅,两边缘梯登二楼休息室及三楼贵宾厅,洁白明亮,淳朴怡和。步出休息厅即为看台贵宾座。四周为钢骨水泥看台,高10m,看台12级,可容观众5000人。经过多年的改造、扩建,游泳池内的项目丰富多彩,有标准游泳池、造波池、直道滑梯池、螺旋滑梯池等,还有童话水城堡、仙女飞毯、海盗船、美人鱼艺术、喷泉等。整个环境十分优美雅观,是一个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方便参与、消暑纳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大型水上娱乐场所,从一九八七年开放以来,深受上海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江湾体育场三大建筑构成鼎足之势,其间辅以网球、足球、棒球场地,这些场地都建有千余人的木制看台,用于观看比赛,当时的江湾体育场是我国及远东设备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当时报纸称为“东亚首屈一指”的。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坐落在上海市东北角,原名上海市体育场,始建于1933年,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是目前国内保留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综合性体育设施。田径场大看台为体育场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环形看台建筑长达千余米,设东西主席台,由白色条石筑成,上刻吴铁城题“上海市运动场”,高20米,共三层,其左右顶巅置古铜色大鼎一个。三座大拱门上刻有“国家干城”、“我武维扬”和“自强不息”三额。
体育场前有八千余平方米广场,饰以花坛、旗杆,由三座高八米的拱形大门进入大厅,空间高大,浑厚坚实。

由拱门进入内厅,红砖地、黄粉墙、宫灯、花窗;两边为贵宾接待室和运动员休息室,二层为首长休息室和外宾接见室;通过内回廊即达主席台,设专座接待中外贵宾。东主席台与此遥相呼应,用白色条石筑成,



江湾体育场的田径场设计参照欧美早期场地长度,周长500米,8条跑道,而在1928年奥运会中,已经明确规定田径场长度为400米。场地设有220米的东直道(因当时国际比赛设200米直道纪录),跑道两侧设跳跃设施,弯道内设为投掷设施和跳高区,中间为一大型草皮足球场。
游泳池建筑风格与运动场融为一体,主立面建筑物由白色条石筑成,上题“上海市游泳池”六个字,高18米,分三层,坐北朝南,由拱门进大厅,两边缘梯登二楼休息室及三楼贵宾厅,洁白明亮,淳朴怡和。


综合体育馆有二千八百余只座位,中央赛场长40米、宽23米,可以举行各种项目的比赛。


江湾体育场三大建筑构成鼎足之势,其间辅以网球、足球、棒球场地。

江湾体育场内的景色




     
上海静安公园

上海静安公园,就在静安寺的对面,是一座开放式的公园。公园不大,但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南京路上也算是一处难得的绿色空间。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辟建静安寺路公墓,俗称“外国坟山”。上海解放后上海人民政府投资18万元将公墓改建成公园,1955年10月3日开放。1978年市园林处又投资22万元,由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上海静安区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施工。改建后的静安公园成为现代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休闲、健身、娱乐、观赏、旅游于一体的敞开式都市花园。

静安公园以中央大道32棵百年大树悬铃木为中心,北部正门入口处为银杏广场,东部为历史人文空间,以古“静安八景”为素材,采用小中见大,遮隔景深的传统造园手法,建成“静安八景园”,东南部为高低起伏的观赏大草坪;西部开阔区利用地铁静安寺站高隆的顶穹与地面的落差,因势叠山理水,堆砌大型假山瀑布,山坡种植名贵花木,设观赏平台,具有壮观的“城市山林”景观之称,成为现代大都市感受自然山水的空间。静安公园发展植物多样性,共有300余种植物种类,园内观赏水池中水生植物更为中外游人所吸引观赏。静安公园经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市中心清新典雅的都市绿洲。

银杏广场(静安寺广场) 正门入口处为银杏广场


中央大道 位于园北大门入口,为一条长100余米,宽27米笔直的大道,路边整齐排列着32株浓荫蔽日的高大悬铃木。树荫下座椅成排,场地宽广,炎夏时凉爽宜人,尤为游人喜爱。大道两侧布置基本对称,以草坪为主,草坪边种植花卉,草坪外植有夹竹桃棕榈广玉兰等。东侧花坛种有杜鹃山茶,中间矗立着三座太湖石峰,高低错落,玲珑多姿。静安公园以高大的树木为公园的特征,最突出的是大门口大道两侧的那32株悬铃木(法国梧桐),浓荫蔽日,高大挺拔,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大众乐园。中心广场 位于公园中部,经大道进二道门为中心广场。二道门由棚架、花墙、花坛组合而成,棚架上有攀援植物,花墙有漏窗。中心广场南为露天舞台和位于湖中央的印尼风格的巴厘岛餐厅,巴厘岛餐厅为二层,楼前有走廊,凭栏可赏园景。茶室西南临金鱼池,池畔依楼砌太湖石假山,扶梯悬池而建,迂回登楼,俯视可见池中睡莲、金鱼。 印尼风格的巴厘岛餐厅
东草坪 位于中心广场东侧,以树丛相隔。草坪西北部有一座白色大理石亭,雕刻精细,结构别致,内设大理石桌、凳。亭前东侧有一座1986年9月10日教师节建的汉白玉雕女教师立像。西北角有一株百年罗汉松,老干虬株,覆盖如盆。汉白玉雕女教师立像 尊师重教碑百年罗汉松,老干虬株,覆盖如盆 
西草坪 位于公园西南部。从中心广场向西通过树丛是一座湖石堆砌的小假山,绕过假山便是开阔的西草坪,草坪四周种植各类花灌木,夹种高大乔木。草坪东南有起伏的土山和四周用湖石驳岸的水池。土山上遍植花灌木,水池迂曲清幽。西边草坪中有1988年1月11日建的蔡元培全身青铜塑像,花岗石底座南侧刻有蔡元培生平介绍,北侧为彭真题字。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塑像

八景园 以古静安“八景”为素材,采用小中见大、遮隔景深的传统造园手法,建成的静安公园“八景园”。

莲花池

石刻雕像

石刻雕像盘腿坐着打钹的乐俑。 石刻雕像盘腿坐着吹萧的乐佣。

热带植物


     


上海近代民居“颖川小筑”

在浦东新区陆家嘴林立的楼宇中有一幢住宅特别显眼,因为这幢住宅别出心裁地把中式与西式绞合在一起,浦东人叫它为“绞花房子”,这就是“陈桂春住宅”,现被评为上海近代优秀民居建筑。

陈桂春住宅又称“颖川小筑”,位于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南侧。该建筑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17年,是当地绅商陈桂春建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庭院式住宅。颍川,乃地名也。在今河南省境内。东汉有荀淑韩韶钟皓等人,俱颍川人。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当时营造施工此宅的匠师为取悦房东业主陈桂春的爱好欢心,把颍川四县令的德行象征在业主陈桂春的身上,其含义之深,令人莫测,“颖川小筑”就此而来。陈桂春出生于浦东烂泥渡,早年丧父,以驳运为生。刻苦耐劳加上好学,生意做大了,大到承包了沪宁、沪杭铁路的煤和枕木。有了资金积累,投入房地产,不仅造房出租出售,还为自己造了“颖川小筑”。陈桂春住宅的房屋为四进三院的中国传统民宅布局,由天井、花园、主楼、客厅、厢房、备弄等组成。中式的起居室、书房、休息室,西式的餐厅、卫生间。画栋雕梁,各处落地长窗、槛窗、木门皆精雕细琢,除雕有花鸟、狮、鹿、骏马等动物外,梁、檩、枋上还镌刻着整套三国演义故事,法国固有的传统百合花、郁金香、玫瑰等花纹和中国古老的木刻工艺,在楠木等高级材料构成的屋梁墙架之间到处可见。故享有“浦东雕花楼”之美誉。山墙则掺合了西式的造型。整幢建筑外墙立面则采用青砖、红砖相间砌筑;山墙立面、檐口线条处处呈现出西方色彩。1996年,在陆家嘴大规模开发建设中,保存了这幢与周围建筑风格不协调的民居。并为此进行了多次研究,动迁了该住宅内居住的居民,修缮后的“陈桂春住宅”现作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向游人开放。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60号
        

西欧古典风格的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上海第一座由华人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具西欧古典风格的建筑,属国家近代优秀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音乐厅是上海第一家放映外国影片的戏院,当时首映的是美国环球电影公司的歌舞片《百老汇》。1949年,改名为北京电影院,仍以上映福克斯、米高美等电影公司的电影为主。

  1959年,为举办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要物色一个专供音乐演出的剧场,而且,建国以来,上海交响乐团、广播乐团、民族乐团以及歌舞剧院相继成立,也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演出场所,北京电影院以其特殊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优良的自然音响效果被选中,正式改为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建筑属欧洲传统风格。走进休息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十六根合抱的赫色大理石圆柱,气度不凡。观众厅的构图明确规范,复杂而不零乱,变化而又富有层次,色彩淡雅庄重,与其演绎的古典音乐有着惊人的统一。其自然音响之佳,既得到建筑学专家的首肯,更为众多中外艺术家的认同。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阿卡多、祖克尔曼;钢琴家拉萝查、傅聪、殷承宗以及美国费城乐团室内乐团、朱丽亚弦乐四重奏组、中国交响乐团等均在此留下了优美的音乐旋律。

  为保留这幢优秀建筑,音乐厅于2002年9月1日起,从原址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整个建筑抬高了3.38米,并修缮一新。2004年10月1日,平移后上海音乐厅第一次开幕迎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作首场庆典演出。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上海第一座由华人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具西欧古典风格的建筑,属国家近代优秀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音乐厅夜景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十六根合抱的赫色大理石柱子,气度不凡。

观众厅的构图明确规范,复杂而不零乱,变化而又富有层次,色彩淡雅庄重,与其演绎的古典音乐有着惊人的统一。

其自然音响之佳,既得到建筑学专家的首肯,更为众多中外艺术家的认同 .


     


上海犹太遗址
 长春路犹太建筑群     

上海的每一条马路都沉淀着一段历史,每一座老房子的背后都有一段往事。上海虹口区曾是大批犹太人的定居地,其中四川北路长春路是当时犹太人的定居地之一。

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曾是大批犹太人的定居地。首先来到的是塞法迪犹太人。大都是英籍商人和实业家。他们利用与英国各属地的密切联系和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发展进出口贸易,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随即又投资房地产、公用事业及制造业,逐渐成为上海滩最为活跃的工商财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俄国犹太人为逃避反犹暴行及革命引起的内战而来到中国东北哈尔滨等地,再辗转来到上海,出现了犹太人移民上海的第二次高潮,使上海犹太社团迅速扩大,形成了一支积极活跃的社区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20世纪30、40年代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上海是全球唯一的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大城市。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临时家园,形成了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团。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公会、犹太会堂、学校、医院、俱乐部、公墓、商会、出版机构和政治体。

二战后,先是犹太难民纷纷离开上海。接着因中国内战爆发难以经商发展,塞法迪犹商也将资本转移出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数千犹太人生活在上海。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外国侨民均被迫离沪。今天,当年上海犹太人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大多都被保留了下来。这些由犹太人投资建造的、或是长期居住过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在外观上并没有统一的犹太民族风格,因为犹太民族在离散中往往受到其客居国主体建筑文化的影响,但都生动地展现了当年上海犹太人的生活状况,都带有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文化烙印。这些建筑现以成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受到保护。

长春路犹太建筑群如今共有5组10个门牌号。



进口处的门厅地砖应该是原来的非常鲜艳的色彩。




      

上海邮政博物馆    

苏州河边四川路桥北堍有一幢很有特色的老大楼,虽年代已久,但却依旧引人注目特别显眼:高大矗立的罗马外立柱,楼顶的绿色屋顶的巴洛克式钟楼,钟楼两旁是古罗马神话中上帝信使赫尔墨斯和爱神丘比特雕像,底楼工作区的大门里满是忙碌进出的邮政专车……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邮政大楼。这是上海邮政部门最早自筹资金,建造的于1924年的大楼。它自建成至今日,一直是上海邮政的业务大楼。也是上海的地区标志性建筑和外滩建筑群景点之一。

现在,邮政大楼的一部分,建成了全国第一家邮政专业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的主展区,就在该大楼二楼。在底楼和大天井里,还分布着几个小展区,大楼顶上的露天花园也对外开放,可近距离观看钟楼,也可凭栏远眺上海外滩浦东陆家嘴新建筑美景和苏州河沿岸景观。

游人可先在苏州河南岸观看北岸邮政大楼的全貌,顺带观看成片的积绽着上海近代经济发展史的沿河老库房,再过桥就近仔细观看大楼外观。进入大楼,上二楼先看到的是格局风韵依旧,却已是现代化操作的邮政业务区。然后进入主展区参观,主展区史料丰富,展览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手段,使我们了解了上海百年邮政在通政、通民、通商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历程及在传播文化方面的辉煌历史。在主展区还设有珍邮馆,那些清代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革命战争年代的解放区珍邮票,绿衣红娘、全国山河一片红撤消发行票等珍罕品和孤品能让我们大饱眼福。随后可乘透亮的观景电梯上屋顶露天花园参观,居高临下,饱览上海美景。最后可下楼参观天井中的邮政交通工具模型和实物,以及其它几个小展区。

全国第一家邮政专业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

大楼集古罗马巨柱式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钟式建筑为一体.

大楼虽年代已久,但却依旧引人注目特别显眼,矗立着高大的罗马外立柱。

楼梯上的希腊钥匙图案

大楼二楼大厅格局风韵依旧,却已是现代化操作的邮政业务区.


在这里进入上海邮政博物馆的主展区了解了上海百年邮政史。

 

低层天井中的邮政交通工具模型和实物。   

大楼顶上的露天花园也对外开放,可近距离观看钟楼。钟楼上方是古罗马神话中上帝信使赫尔墨斯和爱神丘比特雕像。

露天花园也可凭栏远眺上海外滩、浦东陆家嘴新建筑美景和苏州河沿岸景观。

  


      
上海骑楼特色街金陵东路    

都说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其市内建筑也号称万国博物馆,位于以前法租界东端的金陵东路是上海市一条独具特色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都采用一种岭南的特色街道景观——骑楼。

骑楼: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 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在两广、福建、海南有很多这样的建筑。
金陵东路是上海唯一一条富有南国风韵的骑楼式大街。是130多年前法国殖民侵略者将老城厢北门外的这片土地强占为租界,并筑起一条街路来。鸦片战争后,从闽广迁来许多广东籍居民,聚居于这一带,故修建起广东骑楼式建筑。因法领事馆设于此,故又称“法大马路”。1943年更名为金陵路,1945年12月改为今名。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上海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外地来沪客流量的增加,上海急需开辟新的商市街,以减轻南京路,淮海路的客流压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得以发展,金陵东路沿街商业网点有了新的布局和发展,新开设了180余家商店,遂使金陵东路成为沪上又一商业街。在金陵东路商业街上,你可看到“老介福”呢绒绸布店、吴良材眼镜店、朋街女子服装店、培罗蒙西服店、冠生园食品店、三阳南货店等南京路上名特商店的招牌,原来这是南京路上名特商店来金陵东路商街开设的分店,故金陵东路商街又有沪上第二南京路之称。
走在金陵东路商街上,你会注意到,除了商店前的骑楼能为你遮雨蔽日之外,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的绿化带又使你赏心悦目。绿化丛中设有彩色的塑料座椅和小茶几,可供人游途中小憩。游客可以坐在这里细细观赏橱窗里的精致商品,也可坐在那里品尝一下刚买来的点心和小吃。这种格局体现了一种休憩型的商业文化,显示出上海商业的民俗文化特质。



      


“远东第一楼”上海国际饭店    

上海南京西路上的上海国际饭店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建筑。1934年12月1日国际饭店落成开张,其83.8米的高度在此后50年中一直保持“远东第一楼”的美誉。并且长期是中国第一高楼桂冠的“保持者”,直至1983年南京建成金陵饭店。国际饭店是由当时享誉世界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地下2层,地上22层,是当时全国乃至远东最高的建筑物。尤其二十四楼摩天厅(SKYTERRACE),具有当时独一无二的可开启天顶,来此品正宗法式西餐、看看演出、跳舞聚会,是那个时代最摩登的顶级休闲方式。国际饭店也是上海当年华人经营之最高档的豪华饭店。国际饭店现是全国文物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老建筑

到上海如不去南京路步行街,就等于没有到过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早已成为上海大都市的象征。南京路在中华民国时期已是闻名远外的“十里洋场”。如今的南京路步行街以其悠久的历史、华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华的街市、辉煌的夜景而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称。它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文化五大功能于一体,是上海这座城市消费、活动的中心。

南京路步行街,一条百年世纪大道,历经沧桑,却依旧繁华。19世纪初期,这里就诞生了四大环球百货公司:永安公司(曾为华联商厦现现又恢复为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现上海时装公司);新新公司(现第一食品商店);大新公司(现市百一店)。他们的建筑具有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古老而华丽,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在都是上海文物保护的优秀建筑。

四大公司最早开业的是先施公司,先施公司由德和洋行设计,1917年建成。沿街为骑楼式券外廊与街道相通,屋顶设有屋顶花园、茶座。大楼转角处立面有一个三层塔楼,其平面由下而上逐层收小且由方变圆,以塔司干式柱支撑。建筑外貌腰线突出,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局部有巴洛克式装饰。大楼是民族资本创办的上海早期商业楼之一,其塔楼形象是南京路商业街景观标志之一。现为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

在先施公司筹建同时, 1916年华侨富商郭乐以每年5万两白银,租期25年,期满后连同房屋和土地归还的苛刻条件从哈同手中租下了浙江路口的“陶陶居茶馆”原址一带8.51亩土地,建6层永安大楼。1918年开业,比先施公司晚开业一年.永安大楼共六层,外形颇具英国古城堡风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东北部外延为弧形。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沿南京路有三座圆柱拱形门,南京路正门旁边有爱奥尼亚式双柱,楼上各层均挑出铁铸栏杆大阳台,二楼及六楼均挑有长廊一条,外设铸铁栏杆,除了1至4层的百货商场外,其他楼层还设酒楼、旅馆、弹子房、跳舞厅、游乐场和戏院。其屋顶花园名为“天韵楼”,西北端的塔楼由柱式和券拱构成西洋古典建筑造型,呈现出永恒的庄严与和谐之美,名为“绮云阁”。


  1930年永安公司老板的儿子郭琳爽从国外考察回来后,以高价收购了永安公司大楼东边相邻的“楼外楼”茶楼产权,拆除旧楼后请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摩天大楼,建筑师根据三角形地形因地制宜设计:临南京路为19层摩天塔楼,后部为8层。1至5层为公司用房,6层为“七重天”游乐场,并有天桥与老永安大楼连通。整个建筑高耸挺拔,呈现出现代高层风姿,1933年大楼建成。七重天游乐场不时放映美国电影,上演西式歌舞,成为当时上海最为时髦的场所。


  如今,永安商厦在开门营业时段恢复了“双狮迎宾”的老永安公司的传统待客礼仪,与下午营业时段阳台上的萨克斯管演奏和晚间营业时段的泛光照明,形成了不同时段的文化亮点,成为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又一经典景观。

永安商厦在开门营业时段恢复了“双狮迎宾”的老永安公司的传统待客礼仪.

晚间营业时段的泛光照明.

每天下午,商厦二楼阳台上都将有身着燕尾服的绅士,用萨克斯演奏老上海音乐或...


新新公司是南京路“四大公司”中第三家新开设的公司。1923年工程开工,这幢大楼由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香港联益营造厂承建,占地面积为4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032平方米,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26年元月23日大楼建成并开业。

大新公司是南京路“四大公司”的小弟弟,开设最晚,但它博采众长,不同凡响。 

  澳大利亚华侨蔡昌1932年来沪,见广东同乡开办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和新新公司都很红火,决定在新新公司西首开设大新公司。这块地皮位于南京路西藏路口(今南京东路830号)。1934年11月19日大楼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36年1月10日建成并正式营业。建筑面积呈正方形,沿转角处弧形处理。一至四层为商场,五层为舞厅和酒家,六至十层为大新游乐场,屋顶还设花园。大新公司不仅规模大,而且设备新,国内首创地下商场,连贯直达三楼的自动楼梯,还有冷暖设备等。建筑外貌简洁明朗,仅在屋顶女儿墙上作中国式挂落装饰,其他部分用直线条处理,底部贴黑色花岗石,上部贴米黄色釉面砖。

 

 

 

 

 

 

 



上海新华路上的外国弄堂

 

 

 

 

 

 

优秀建筑是历史痕迹的最好读本,走在新华路这条很具老上海风情的街道,不仅能感受时尚都市的繁华,更能读出各国风情的优秀建筑。

  当走进新华路上那条有名的“外国弄堂”,又称新华别墅。它其实是两条弄堂,也就是新华路211弄和329弄。这两条弄堂互通,呈“U”字状。在211弄到329弄的区域内就有47幢别墅,样式各异,有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这些洋房别墅都是由匈牙利现代主义建筑师邬达克·拉地斯拉夫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设计而成的。虽然处于闹市,但只要一走进弄堂,却是鸟语花香,林荫夹道, 顿时将外面世界的嘈杂统统关在弄外了。越往里走,便越显得清静幽香,弄堂不是很深,风貌各异的别墅小洋楼隐在茂密的水杉后面,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可以看见尖尖的屋顶,轻盈的螺旋阳台,陡峭的屋顶上哥特式连体砖烟囱矗立,旧式的棚窗和半掩的铁栅栏门。各色小楼带着欧式的浪漫与多情,显得曼妙而感性。一座又一座隐在树丛后的老别墅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每一座别墅都各具特色,每一幢的建筑风格都迥然不同,然而同样散发着浓郁的欧陆风情。


 


        

上海黄浦江上复兴岛




复兴岛位于上海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呈月牙形,长3.42公里,中部最宽处550米,面积约1.133平方公里,是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复兴岛原为黄浦江中一处浅滩,由于该地江面骤宽,水流分散,加之涨潮与落潮时的水流方向不一致,在黄浦江转折处形成一块范围较大的浅滩。其东为主航道,其西为运河浅水航道。1906年其雏形已形成,用疏浚黄浦江之淤泥填、围埝,在浅滩东侧抛石筑堤后,逐渐淤高。前后共10年之久,形成现今828平方公里的月牙形人工岛--复兴岛。
现在复兴岛大部分分为工厂、仓库。复兴岛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范围内唯一的岛屿,将建成具有滨水特征的生态居住休闲区和国际水准的公共娱乐中心,如“游艇码头”项目。上岛途径为北端有内江路桥,南端有定海路桥通市区。定海路桥轮渡站有轮渡连接黄浦江两岸,另一边为庆宁寺。

上海市区的东北角,黄浦江西侧有一个一平方公里多的小岛叫复兴岛。它是江上唯一的岛屿,也是城中独一无二的岛屿。

上岛途径为北端有内江路桥,南端有定海路桥通市区。

进出小岛主要走定海路桥。

据载由原上海市浚浦局以白银40万两,向民国政府买下了这块黄浦江上的官有滩地,由浚浦局开发利用。1927年年底,浚浦局建成了定海路桥,沟通了岛内与陆地的联系。图中是桥上一个路灯的基座,看着有些年头了。

在定海路桥上看运河与黄浦江的汇合处。

从定海路桥上看岛的西侧,有一条浅航道(即是复兴岛运河)。

下了定海路桥,就进入了复兴岛,岛上绿树成荫,车流一下少了起来。

岛上唯一的马路共青路贯穿南北,北端有内江路桥接军工路、南端有定海路桥通市区,两旁绿树如茵,笔直地伸向远方,偶尔开过一辆车,尘土飞扬,而后,又慢慢安静……

运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小孩子在那里玩耍,不过看着也危险!

进入共青路的中段,基本都是造船厂、联合仓库等厂房的。图为沪东造船厂的大门。

仓库的建筑爬满了植物,在岛内这样的情景到处可见,很工厂的围墙都爬满了植物。

岛上很少的几栋居民住宅,但亦是非常老旧的式样,整个岛上的建筑仿佛倒退回20-30年前的上海,行走其间仿佛时光倒流一般。

岛上唯一的酒店,属于沪东造船厂的,但看来也是相当的冷清。

复兴岛的内江路桥,连通军工路,出岛了。那咖啡色的房子是上海理工大学。


  复兴岛公园位于小岛的中部,公园不大,全园大体上可分成大草坪,庭园区,花卉生产区三个部分。采用山水结合形层不正的手法,多栽常绿树木和球形灌木,遍植樱花。北面有一片草坪,走过草坪,没费什么气力,便找到了传说中蒋介石在1949年前住过的别墅,一栋颇具日式风情的白色小洋楼。别墅的门口写着“白庐”两个字。蒋介石1949年4月26日下午乘军舰驶抵岛上,到5月25日乘军舰离开上海,蒋氏虽为了安全而主要在舰上住宿,但有时也为少受风浪之苦而留宿复兴岛公园此间的行宫。另据有关传记披露,蒋氏在上海有一个秘密情妇住在岛上的一幢别墅中,传经查证2人的幽会地点就在这复兴岛公园内。
现在复兴岛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范围内唯一的岛屿,将建成具有滨水特征的生态居住休闲区和国际水准的公共娱乐中心,如“游艇码头”项目。


北侧有一大草坪,面积近1万平方米,间或有香樟点缀,大树参天,遮阳挡雨,别有情趣

大草坪旁边是大树环绕,游客稀少,如一个世外桃源。


公园里相当的清幽,游客非常少,却是情侣们聊天谈情的好地方。

男子弹吉他的地方,原建纪念碑“复兴岛收回纪念碑”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仅存底座。

在紫藤亭廊附近有块“复兴岛青年人纪念林”碑。

大草坪的旁边就是蒋介石在1949年前住过的别墅,一栋颇具日式风情的白色小洋楼。别墅的门口写着“白庐”两个字。为安全计,蒋介石在途中就已深思熟虑决定住在岛上。蒋介石从1949年4月26日下午乘“泰康号”军舰驶抵岛上,就留宿复兴岛公园此间行宫。另据有关传记披露,蒋氏在上海有一个秘密情妇住在岛上的一幢别墅中,传二人幽会的地点就在这复兴岛公园内。





上海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地处繁荣的南京路江宁路口,建于1941年,至今已经历五十八载春秋 。建成之时,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伦美奂,琪玉无瑕”之意。戏院落成时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它是许多老上海心目中的话剧演出胜地。 

美琪大戏院是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它典雅、独特的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建筑美之精华,入口处圆形巨塔,气势磅礴,大型水晶吊灯灿烂缤纷,大、小两座灯光喷泉流光溢彩,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观众休息大厅视觉富丽庄重,宏伟壮观。被列为上海“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美琪大戏院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是上海市以演出大型歌剧、芭蕾舞剧、音乐舞蹈为主的综合性剧场,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演出场所。解放前和解放初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和世界著名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都先后莅临美琪演出精典剧目。近年来,中央文化部直属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队6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先后在美琪演出,欧、美、亚、大洋州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艺术表演团(组)也都竞相来美琪献艺,带来了四大洲人民的文化艺术和友谊。繁荣了上海文艺舞台,丰富了上海人民的文化生活。

(以下照片来自网上)





 
上海静安寺

静安寺是上海著名真言宗古刹,静安区即由静安寺而闻名。 静安寺相传初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10年(公元247年),寺内设有真言宗坛场和真言宗大德持松法师纪念堂,今尚存宋光宗题词的石碑和洪武二年的大钟等文物。每年阴历四月初八,这里都要举行3天的庙会,十分热闹。上海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将静安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静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上海百乐门舞厅

百乐门舞厅是近代上海最著名的舞厅,位于静安寺附近(今愚园路218号)。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征地后建造舞厅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百乐门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

舞厅设施在当时是第一流的,舞厅建成后,每天晚上9米高的玻璃灯塔熠熠发光,吸引着社会名流光顾舞厅。张学良来沪时,喜欢到这里跳舞,卓别林夫妇访华时,也慕名到百乐门跳舞,百乐门舞厅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乐府”。 百乐门舞厅的舞女中最负盛名的叫陈曼丽,1941年因不愿意与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枪杀在舞厅内。百乐门舞厅可以成为旧上海娱乐业的代名字了, 现在百乐门舞厅经常出现在一些表现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生活的影视剧里.

百乐门舞厅1953年改建为红都戏院,放映电影也兼演话剧、沪剧、越剧和滑稽戏。

近几年,上海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改造,并将上海的特色景点或建筑恢复旧观或赋予新生命,“百乐门”也被列为重新改造的历史建筑物。上海市政府允许外资进入“百乐门”的改造。新“百乐门”在旧址上改造,基本上恢复了往日风貌,定位为高级舞场,以吸引上海中高阶层的消费群。         

上海原中国航空协会会所飞机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伟大的民族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国”倡导,渐渐深入民心。1933年1月,上海航空协会成立了。它提倡发展国民航空事业,研究航空技术,增强国民航空救国意识,加强国家航空力量。先后两次发动民众捐资,共集资10万元,于1936年建成了中国航空协会会所——飞机楼。飞机楼由著名设计师董大酉设计,久泰锦记营造厂承建。楼主体呈凌空欲飞的飞机状,尾翼上镶有“中国航空协会”的字样,体现其历史价值,该建筑西侧圆形塔楼顶仿中式台有三层雉揲,檐口有8个螭首探出,西入口大门为中国传统带铆钉木门,西侧有龙纹浮雕;东入口大门上有石质中式门档,其上二层阳台栏杆为铸铁云纹花饰。现该建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飞机楼”现为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旧上海博物馆  

上海市立博物馆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拨款筹建的博物馆。为筹建此馆,政府还发行了350万圆公债。博物馆在1936年建成,1937年元旦开放,现为长海医院影像楼。该博物馆坐东朝西,占地1700平方米,造型同上海市立图书馆相似,仿北京的鼓楼,馆屋如城,外围长墙,中间建起盖有黄色琉璃瓦的高大门楼一座。墙高10.5米,门楼屋脊高出地面约24米。外墙用大石块砌筑,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是歇山二重檐。由于功能上的需要,仅底层开窗,两翼为平房,门厅及陈列厅内有朱红色柱子和传统的彩画、梁枋及藻井。博物馆大门两侧各外伸一段,形成门字形广场。大门入口为圆拱形,底层为方形门厅,中央两层前面陈列厅之上有夹层,由此经露天楼梯可达顶层门楼。门楼四周设置平台,可以远眺。






 






上海旧上海市立图书馆

旧上海市立图书馆大门在黑山路181号。此座建筑完全对外不开放,只能隔着栏杆观赏,观赏最佳的地方在恒仁路和政立路,可以围着“图书馆”这个建筑走上半圈,我与门卫请求让我进去拍几张照,门卫看在我年龄大,就照顾我进去一次。

旧上海市立图书馆建于1934年,仿北京城钟楼。 “图书馆”因为没整修,充满了沧桑感。“图书馆”占地1620平方米,主楼正中设有塔楼,两侧为简洁的平顶两层楼,市立图书馆大楼前面左右两端也有两个突出的建筑,形成主楼大门前广场的“门”字形空间。从拱形大门入内,底层中间为方形大厅。图书馆大厅、借书处、陈列厅等,均为中国传统风格。内设大红柱子,天花板上有彩画藻井。第二层中央前面部分有夹层,辟作储藏室。由此可到后面平屋顶,也可登上露天楼梯到达顶层门楼。门楼四周设置平台,可登临眺望“大上海”风光。




上海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

  民国时期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位于今天上海市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内,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作为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民党市政府官员办公使用的大楼。该建筑是1929年《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
在《大上海计划》中划定市政府权力机关所在地是市中心区的主区,并着手开始新市政府大楼的建设。而为了适宜的建筑形象,1929年10月1日,市政府决定公开征集设计图案,并悬赏3000元。1930年2月,获奖图案正式揭晓。市政府以此为范本,取其所长并设计了新的方案。1931年6月,正式开工。
大厦高四层,入口处在第一层,十字形穿堂,有前后东西四门,宽大扶梯两处和电梯两座,直达四楼。底楼有设传达室、保险库、接待室、食堂和厨房;二楼为大礼堂、图书室、会议室;三楼中部为市长和高级职员办公室,两侧为各科室办公室;四楼为公役休息处、储藏室、档案室和电话总机房。



  


 

 


     

上海跑马总会

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公园西侧耸立着一幢灰色钟楼,这就是解放前闻名中外的上海跑马总会的马厅大楼,它是100多年前上海跑马的最后“遗址”。现在绿树成荫的人民公园和花团锦簇的人民广场,过去都是这个跑马场的跑道。而从灰色钟楼起,包括体育宫在内的沿黄陂路的一带的建筑,都是跑马总会在1930年的最后一批建筑。

上海跑马总会(跑马厅)大楼,1926年设计,1933年竣工。其外观是古典主义,并具有折衷主义的风格。这幢大楼连钟楼共8层,高53米,主建筑高4层,局部为6层。外墙用红砖和石块交织砌筑。当年大楼朝跑马马道的一面低层建有大型露天看台,西侧立面饰贯通二、三楼的巨型仿塔什干式立柱,远远望去十分壮观。楼上窗朝跑马场的楼厅均有伸出的阳台,宽敞的落地门窗,典雅而富有流线美,这是为跑马总会会员观赏时的包厢。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跑马厅,1950年跑马总会大楼改为上海博物馆,1959年改为上海图书馆。“上海跑马厅”的北半部经改建成为目前的人民公园,南半部则改建成人民广场。其附属建筑作为上海体育宫的所在地。后经调整钟楼现为上海美术馆,上海体育宫所在地块又改建为上海大剧场。在人民广场的南端,建立了上海博物馆。

马厅大楼于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优秀建筑)。

上海跑马总会(跑马厅)大楼,1926年设计,1933年竣工。

20世纪30年代跑马时的情景 。

1950年,上海军管会宣布收回跑马厅。后改为上海图书馆,1997年上海美术馆进驻跑马总会大楼.

钟楼

今日上海美术馆大门

大楼西侧的廊柱

360docimg_501_

外观是古典主义,并具有折衷主义的风格。
360docimg_502_

外墙用红砖和石块交织砌筑。

360docimg_503_

楼内欧式装饰。

360docimg_504_

360docimg_505_

360docimg_506_

360docimg_507_

昔日跑马场的北半部现为改绿树成荫的人民公园。

360docimg_508_

360docimg_509_

360docimg_510_

昔日跑马场的南半部则改建成花团锦簇的人民广场。

360docimg_511_

在西藏路兰生大厦48层楼上摄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全景(昔日跑马场)。

360docimg_512_

上海"白相"大世界

360docimg_513_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这是昔日大世界的一个摇钱广告。大世界在1917年创办后,九十年来,只要正常营业,几乎天天人山人海。为此这儿一度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大、最时髦的“第一游乐场”。这里有许多小型舞台,天天上演着各地的戏剧,还有时尚电影、游艺杂耍、飞车走壁、梦幻魔术、空中飞船等等。人们只要想得到的东西在大世界里面都可以看到,而且经常有各路名家来这里献技、亮相。特别是正门圆柱大厅内的十二块哈哈镜,映出的怪模样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当初人们逛大世界都叫“白相大世界”。大世界位于上海市中心西藏南路与延安东路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座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建筑。出钱建造的是当时沪上商业巨头黄楚九。

  大世界四层楼面,总高达55米。入口顶部另加4层奶白色空塔,顶部做成古钟式,显得十分夺目,形成上海近现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正门入口为六角形圆柱大厅。底层中央有露天剧场,称中央场。中央场周围有大世界独特的天桥式斜廊,通至二、三层,走廊设计得弯弯曲曲,使楼梯上上下下,游客偶尔进去如坠入云雾中,一下辩不清方向,而小孩们则在其中乐此不彼。各层有各种小型剧场,各剧场轮流演出京剧、越剧、沪剧、曲艺、滑稽戏、音乐、歌舞、放映电影、录像,并经常举办“大世界之夜”系列活动。剧场外有宽阔的外廊,游客可以凭栏眺望中央场的演出。游乐中心建有落弹房、奕棋室、碰碰车游乐场和“儿童空中乐园”等。最上一层有舞厅,屋顶为平台,设茶室、月光舞台等。大世界还设有西餐厅、卖品部;二楼“美食廊”供应上海地方特色小吃和亚洲各国风味小吃。

 黄楚九18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小时候跟随父亲行医,15岁时全家迁居上海。成人后在上海城厢开设诊所,取名“颐寿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颐寿堂迁至今天的金陵东路,改名为中法药房,兼营西药。次年黄楚九购得一份安神健脑的处方,便自行生产此药,取名“艾罗补脑汁”,为此大做广告,很快在上海西药界初露锋芒。有了钱黄楚九开始动其他脑筋,决定在法租界内(即现西藏南路一号)开设“大世界游艺场”,提出要比新世界游艺场地盘还要大四倍。

  由于黄楚九在经营大世界中不断推出新的花样,生意愈做愈红火,而他又不愿参加帮会,引起旧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等的不满,而被倾扎。民国二十年(1931年),黄金荣以七十万圆盘出大世界,招牌上加上了“荣记”两字,此后游乐场就成了流氓、妓女纳身之地,搞得乌烟瘴气。

  解放后,大世界经过改造,成为人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其平民化的风格和雅俗共赏的娱乐节目受到上海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欢迎。20世纪70年代,大世界改名“青年宫”,成为上海青少年重要的课外活动基地和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摇篮。90年代初,恢复了“大世界”名称并成立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90年代推出的“竞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台”及“大世界吉尼斯记录擂台”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绝技高手,创造了许多世界和国内的“唯一”和“第一”的记录,誉满全球。

  现大世界游乐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鼎鼎的“大世界游乐场”。它不但集各种娱乐、吃喝功能于一身,而且反映二十世纪初上海经济繁荣的一个侧面。

360docimg_514_

360docimg_515_

 “大世界”的建筑颇具特色。它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尖塔构成。主楼分别由3幢4层高的建筑群体合壁相连,另有两幢附属建筑。

360docimg_516_360docimg_517_

正门圆柱大厅内的十二块哈哈镜,能使人变长、变矮、变胖、变瘦等,千姿百态,引人捧腹大笑,故谓之“哈哈镜”。

360docimg_518_

360docimg_519_

中央场周围有大世界独特的天桥式斜廊,通至二、三层,走廊设计得弯弯曲曲,各层有各种小型剧场,各剧场轮流演出京剧、越剧、沪剧、曲艺、滑稽戏、音乐等。剧场外有宽阔的外廊,游客可以凭栏眺望中央场的演出。

360docimg_520_

360docimg_521_ 360docimg_522_

 特别是“竞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台”及吉尼斯记录擂台赛引来了全国各地的绝技高手,创造了世界和国内众多的"唯一"和"第一"的纪录。

360docimg_523_360docimg_524_

大世界还设有西餐厅、卖品部;二楼“美食廊”供应上海地方特色小吃和亚洲各国风味小吃.
360docimg_525_

360docimg_526_ 360docimg_527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