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别人 博尔赫斯:IRIS-歡樂人生: 丹道修煉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40:06
金 丹 妙 诀 · 济 阳 子
金 丹 妙 诀 · 济 阳 子
收 视 返 听
济阳子曰:“收视者乃将眼光从外收入玄关之中,停息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于丹田,用意送归炁穴之内。眼光下视炁穴,神现静定,即观自在菩萨。所谓返观内照常心静,性命双修出苦轮也。
“书云:‘下手先制两眼。’两眼乃藏神之所,须要内观,不可外视。余曰不观近,不观远,常观无为一窍,此窍乃玄观窍也。
“道祖云:‘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窍中之妙,能观窍妙,谓之定慧。
“昔黄帝得《彩风书》云:‘饮喙不止身不轻,思虑不止神不清,声色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则神不灵,神不灵则道不成。’其要妙也,不在瞻星礼斗、苦己劳形;负在湛然方寸,无所营营。神仙之道,乃可长生。所谓心空一分,性见一分;心空十分,性见十分。豁然贯通,谓之曰明心见性。故元神外出,急速回光,收入于腔子里。虽一刻功夫,自然身心两静,百邪俱散,杲日当空矣。起念神即出,止念神即回。故禅家以止念为要,懦教以克已为功,道门以炼己为最也。
“返听者,返听丹田之妙也。人若耳相不觉逐声,急切凝韵,收回入于炁穴,返听丹田之妙。自然禅机静默,湛然常寂。日久纯熟,如如不动,自然冲和大定。故曰:‘目虽见色,吾则回光而内不受纳;耳虽听声,吾则返韵而内不受音;神虽应物,吾则静定而内不起思;元阳发动见物,吾则内醒而不迷,速用风火烹炼。’
“凡无念之间,泄精之位作动,以及男子外肾举、坤人月信行,此是关元动,名为活于时。见而不迷邪念,立定志气,收敛微细之元神,入于动炁之中。念兹在兹,息息归根,绵锦若存,无少间断。守到精血化而成炁,即将此炁逆归炁穴,定心封固。拨浊气于涌泉,另将元神守炁穴,微微吹嘘,炁足自然往后旋升。过三关,上泥丸,进玄窍。玄窍呼吸,法轮流转。停息静定,化甘露降下丹田炁穴,归根复命。虽一刻之功,不觉神炁混合。形神俱妙,身心快乐矣。此修仙之妙法也。
“夫人之神在心,心之机在目,目视十里之遥,心神随去十里之远。目不远物,从外返内,心神随之在内。不但在内,而且定矣。心则大定,肾水升上于泥丸,心火降下于丹田,口饮甘津,周身快乐。故云:时刻回光返照便易学,心无妄想便是道。
“昔黄帝得神芝图,求指于太乙皇人。曰:‘此乃三一之道也。’人能常守三一,定成真仙。三者何?精、气、神也。先天本归一,后天分为三。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保精,口不言而养炁。眼、耳、口三关紧闭,则保精、养气、存神之道得矣。
“所谓外三宝不漏,内三宝不泄。炼三归一,名曰三花聚顶。顶者,即玄关窍也。此窍乃天地之根、三才之源、法藏眼、总持门、上天梯、南天路,曰玄牝、曰戊己、曰刀圭、曰真一.无非金木合并之处,婴姹相会之乡。
“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
“孔圣曰:‘吾道一以贯之。’
“达摩曰:‘得了一,万事毕。’噫!名色多端,不外玄关一窍而已!
“古仙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要得此窍,非明师莫识。
“故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人若得此一窍,常将耳、目、口归于窍内,谓之三花聚顶。再将调息绵绵,是谓四相归戊己。戊土在丹田,己土寄玄关。能克己,自然复礼,即凝神入丹田,真炁复归玄关之中。是所谓取坎填离者,此也。”
凝 神 入 炁
济阳子曰:“人之神,日则散乱无依,夜则梦匀多端。若不凝归入定,则形神岂能俱妙乎?法在时刻回光返照,将元神凝归祖窍、玄关之中,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从中膻送归脐轮炁穴。此穴即在腰前、脐后,其中稍下,有一虚无圈于是也,名曰太极。乃吾人受生之韧,所结而成此缕。吾心止于此,而内观之。即将向来所凝之神,尽归入此穴之中,似猫捕鼠、如龙养珠,真气自然内运,暖热阳生。
“夫吾人自剪落脐带之后,此穴中之真炁,不能与玄关相通。水火不济,任督塞闭,有死之机也。自得诀归来,凝神存想玄关,久久静定。则呼吸之气,从甘露深入炁穴,息息归根,绵绵若存。静定之时,则炁穴元气,往后而升上玄关。停息化甘露,从玄关再下炁穴,子母相会,破镜重圆。一升一降,水火既济。渐渐凝住,丹基坚固。
“《圭旨》云:‘涵养本源,救护命宝。’
“玉蟾祖师云:‘早通明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
“杏林师曰:‘万物皆有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入炁穴,丹道自然成’也。”
调 息 绵 绵
济阳子曰:前文神凝气聚,灵根充实,丹基巩固。然不调定真息,又恐火冷丹迟,灵药不生。
“夫调息之法难言,常得冲和大定,真息调矣。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这个真息之息与那个不神之神,他两个才是真龙虎、真阴阳、真水火、真夫妇、真胎息、真玄牝、真橐籥。噫!玄牝一呼一吸,橐籥一阖一开,互相往来。天然火候,岂在口鼻乱施为乎?然有兼用之法。故先圣云:‘调息须随息,知心不用心。巍巍常不动,顷刻产真金。’妙哉?金也!
“编绵者,即十二时中,时时刻刻,不可间断之旨也。
“夫人之真息,如天之日月。天之日月,昼夜轮转,往来无停;人之真息,后升前降,岂有停乎?而岂可间断乎?要须上至玄关,下至炁穴,静定炁穴,息息归根,绵绵不绝。锻炼纯熟,自然常升常降。
“钟离祖云:‘但能息息皆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若夫行之一时,而歇一时,行之一日,而歇一日,岂成金丹之道哉?”
“孔子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不思乎?”
心 息 相 依
济阳子曰:“心者,非肉团、日用之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儒云:‘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正能见此天心。《西游记》一书,全凭悟空。悟空本性,见真如,故曰见如来。如理而去,如理而来。能空凡心,即能见天心。见天心,即见如来。要见如来,须持时。
“邵夫子云:‘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心经》曰‘阶,此时即天心之时、阳气发生之时,一元复始之时。时至神知,天心在焉、如来见矣。丹田暖暖热,万物皆逢春。妙哉!妙哉!
“夫息者,非口鼻有形之息也,乃是炁穴内中之真息。要见此息,须除杂念,致虚极,守静笃。心空,性见,口鼻无气。凡息停而真息动。恍惚杳冥,炁穴现出一窍,浑浑沦沦,名曰窍中窍,即上文时至神知。人当至静,在于夜间睡醒时,清静之极,药产神知。不知者,是当面错过矣。须要凝神入炁穴,息息归根。若忘若存,猛烹极炼。炼精化炁,逆收入炁穴。候阳炁暖热,运行局天。
“心息相依,神照不可须臾离,离则属于枯偏矣。
“古云:‘神行,炁行,神住,炁住。’相依不离,正诚坚志。采取烹炼,呼吸升降。动静往来,进退均宜,冲和大定。天然真火候有无穷之妙用矣。
“金丹从始至终,不离此法才能成就。大矣哉!心息之妙旨也。
“若夫行、住、坐、卧,口鼻之息,宜要调。不调,不能见真息。其法在于凝神入炁穴,心守炁穴,意随往来。呼接天根玄关,吸接地根炁穴。所谓内交真炁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
“陈致虚曰:‘一条大路少人寻,风虎云龙自啸吟。坐定要知行气主,真人之息自深深。’
“《圭旨》云:‘不是玄门消息深,高山流水少知音。若能寻着来时路,赤子依然混沌心。’若问来时路,即是炁穴一窍。凝结成丹,超上玄关,乳哺还虔,而升天门是也。
“赤肚子云:‘炁穴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渭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元炁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康健、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
23:21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5)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9/4/16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                解本970416-藍字:上海本道藏六- 479-499) 靈者神也,在天曰靈。寶者珍也,在地曰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羣品,則厚載萬物。此經,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心,故名靈寶定心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故名定觀。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左者定也,玄者深妙也,真者純也,一而無雜人者,通理達性之人也。曰者語辭也。 夫欲修道,進趣之心名為修道 先能捨事,一切無染名為捨事 外事都絕,六塵為外事,須遠離也。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更不染者,名為都絕。 無與忤心,境不來忤心,即無惱心,不起染境,則無煩。心境兩忘,即無煩惱,故名無與忤心。 然後安坐。攝澄煩惱,名之為安。本心不起,名之為坐。 內觀心起,若覺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慧心內照,名曰內觀;漏念未除,名為心起。前念忽起,後覺則隨。起心既滅,覺照亦忘,故稱除滅。了心不起,名之為安。覺性不動,名之為靜,故稱安靜。 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遊、亂想亦盡滅除。眾心不起,妄念悉忘,亂想不生,何有貪著,故曰滅除。 晝夜勤行,須臾不替。晝之言淨,夜之言垢,垢淨兩忘,無有間替,故名不替。 唯滅動心,妄想分別,名曰動心,覺照袪之,故名為滅。 不滅照心。慧照常明無有間,故名不滅照心。 但凝空心,不起一切心名空心。 不凝住心。一切無著名之不凝住心。 不依一法,而心常住。若取一法,即名著相。不取法名,為不依照而常寂,故為常住。 然則凡心躁競,其次初學,息心甚難,或息不得,蹔停還失。言習性煩惱,難可滅除。定力未成,蹔停還失也。 去留交戰,百體流行。心起染境,境來牽心,心境相染,故名交戰。忘念不息,百非自生,名曰百體流行。。 久久精思,方乃調熟。勿以蹔收,不得遂廢,千生之業。定心不起,則契真常。一念不收,千生遂廢。 少得靜己。初得清淨,正慧未生,故曰少得靜己。 則於行立坐臥之時。四威儀之時也。 涉事之處,諠鬧之所。見一切諸相,為涉之處。起一切諸心,名為諠鬧之所也。皆作意安。息亂歸寂,名為作意。恬淡得所,名之為安也。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諠,其志惟一。有無雙遺,寂用俱忘,萬法不二,名之唯一。 若束心太急,又則成病,氣發狂顛,是其候也。偏心執靜,名曰東心,心外見相,名為顛也。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所。從定發慧 ,名為放任,定慧齊融,名曰得所。 自恆調適。定多即愚,慧多即狂,定慧等用,名曰調適。 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得本元寂,故為真定。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惡,強來就諠。習性塵勞,常須制御,不可縱逸。 以無事為真宅。見本性空寂故為真宅。 有事為應跡。慧用無邊,故為應跡。 若水鏡之為鑒,則隨物而現形。本心清淨,猶如水鏡,照用無礙,萬象俱現,名為現形。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諸法性空。寂無所起,故為入定。 慧發遲速,則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慧。急求知見,真定乃亡,貪著諸相,故云無慧。 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心體寂靜,妙用無窮,故為真定。 慧而不用,實智若愚。了無分別,名之不用,韜光晦跡,故曰若愚。 益實定慧,雙美無極。寂照齊融,故云雙美無極。 若定中念想,多感眾邪,妖精百魅,隨心應見。為心取相,諸相應生,一切邪魔,競來撓亂。 所見天尊諸仙真人是其祥也。此為諸相不可取著 唯令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前念不生,故云無覆。後念不起,故曰無基。 舊業日銷,新業不造。。宿習並盡,名曰舊業日銷,更不起心,故名新業不造。 無所罣譺,逈脫塵籠。一切無染,故名無所罣礙,解脫無繫,故云:逈脫塵籠。 行而久之,自然得道。智照不滅,名曰行而久之。契理合真,故云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 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心得清淨塵念盡,故曰覺諸塵漏。 二者宿疾普鋪,身心輕爽。真氣胎息,痾疾盡瘳,體道合真,身輕不老。 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骨髓堅滿,故填補夭損,駐顏不,名為還年復命也。 四者延年數萬歲,名曰仙人。長生不死,延數萬歲,名編仙籙,故曰仙人。 五者鍊形為氣,名曰真人。得本元氣,故曰鍊形為氣。正性無偽,故曰真人。 六者鍊氣成神 ,名曰神人。真氣通神,陰陽不測,故曰神人。 七者鍊神合道,名曰至人。真神契道,故曰至人。 其於鑒力,隨候益明。鑒力者,常照不息也。益明者,明不絕也。 得至道成,慧乃圓備。若了本性,得道成真,智慧圓滿,萬法俱備。 若乃久學定心,身無一侯,促齡穢質,色謝方空。自云慧覺,又稱成道者,求道之理,實所未然。通神合道,即得道真。成心惑身亡,不離生死,西昇經云:是故失牛本,焉能知道源。 而說頌曰:智起生於境    火發生於緣各是真種性    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    心起知更煩了知性本空    知則眾妙門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  終》   道由心學,匪假佗求,神依形住,罔有其外。我之靈明,亘今亘古,惟其緘於六情,是以戕我正念,貪嗔痴昧,種種見惑,皆真向偽。無有殫期寔惟。  真師憫念眾生無知,故演此妙經,作人天規鑑,為證道梯航,是有定觀之說。發揮妙本,洞徹玄微,滌乎垢氛,超乎視聽。明無相於有形之後,致虛極於未兆之先。物我俱忘,形神俱妙,凡我羽流,敬之敬之。龍集壬申三月初吉 冷虛子稽首謹識。
 
 
 
 
13:17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2)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9/3/10
小周天運行圖

16:11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8/1/6
青雲老人之長生不老秘訣~八卦行功法
節錄自蕭天石編著之道藏精華第四集之四:青雲老人之長生不老秘訣p245~ 第二篇   長命初基章~八卦行功法   ※    閉目冥心坐夫閉目者,所以養神也。冥心者,所以斂妄念也。法當盤後而坐。緊閉雙目,內觀其心,使一切雜念,都歸冥滅,靈臺朗澈,普照通明。坐時下用厚墊,頭須持正,脊須豎直,全身四空,不倚不靠,尾閭應端正,不可偏欹,是為至要。
※    握固凝思神握固者,固握其雙拳也。固握雙拳,所以斂其氣也。此閉關卻邪之無上妙法也。法當將左右雙拳,握得緊緊,手心向天,手背向地而加諸膝頭之上,使全身持平端正,以靜其心,而驅除一切雜念,以凝思存神為主。
※    叩齒三十六叩齒者,所以去心火也。所以集體中之神,而使之凝聚也。法當將上下牙齒,連叩三十六次,使微微作聲,但不可行之過急,叩之極響,以徐緩輕微為主,若過急則損神,極響反足以動其心中之火,無益者也,宜留意之。
※    兩手抱崑崙崑崙云者,喻頭也,蓋崑崙為山中之主,而頭為人身之主也。法當以兩手互相交叉,左右十指互間,緊緊叉住,抱持後腦,掌心貼置耳根,拇指向下,兩肘屈成三角,肘平於肩,如是微微呼吸,踵九息而止,呼吸之際,宜極緩極微,不宜有聲,有聲則氣散矣,即所以須以兩手抱頭者,亦無非斂氣之意也。
※    左右鳴天鼓所謂天鼓者,即左右兩耳聰門也。以手指叩之作聲也。鳴之所以使耳聰外魔不易侵也。法當以兩指平置耳門,壘食指於中指之上作力下彈,務使耳門上發極宏亮之聲音。左右各彈二十四下,先左後右,共彈四十八下而止。
※    二十四度聞夫耳之門,即命之門也。二十四之數,暗按無極兩儀四象八卦九宮之數,即二十四氣也。耳門左右各一,故須各鳴二十四度也。蓋欲此二十四氣遍佈於耳門,使命門之根基牢固,以為延年益壽之機也,彈之極響者,清其火也。
※    微擺撼天柱天柱者,即後頸骨銜接脊梁者。微擺者,搖擺其肩也。撼天柱者,扭動其頸也。法當向左右側視,兩肩亦隨之而擺動,左右相間行之,各行二十四次,左右共四十八次。此扭頸擺肩,所以去心火,而祛外魔之侵擾也。
※    赤龍攪水津所謂赤龍者,即口中之舌也。舌為生津之具,津為保命之源。故舌亦可謂命根。攪舌者,所以聚其津也,法當用舌尖抵住上顎,先從左方捲向右方,更從右方捲向左方力如是頻頻捲攪,使侓聚於中,但攪動時,宜徐不宜疾,否則傷源。
※    鼓潄三十六鼓潄者,即聚中中之津,鼓氣使出入潄動也。三十六者,周天之數也。鼓潄三十六者,所以鼓動周天之氣,完聚於身也。法將舌頭攪出之津液聚於一處,然後向前吐出,至舌尖處,則收而納之,至舌根處則復吐。如此一山入則為一次,至三十六次為止。
※    神水滿口勻所謂神水者,即津液也。蓋口中津液經三十六度鼓潄後,已調和勻淨,而布於滿口 ,此時全身之氣息亦調和勻淨也。
※    一口分三嚥一口者,即一口津液也。三嚥者,言一口津液分三次嚥下,暗合三才之象也。
※    龍行虎自奔所謂龍虎者,陰陽相喻之辭,非真有所謂龍與虎寄於身也。龍行之龍,是身中之神。虎奔之虎,是身中之氣。蓋如是聚津鼓潄,調勻嚥下,則神完氣足,陰陽相交,而全身如天地之交泰矣。
※    閉氣搓手熱閉氣者,使全身之氣內聚,而不散於外也。搓手者,所以左右來往,調脈絡也。閉氣搓手,則氣聚脈調,內邪可祛,而外魔不侵矣,法當如前盤膝坐,兩掌相合,先左上右下,向左旋摩,二十四次畢,兩掌易位,右上左下,向右盤旋摩,亦二十四度而畢。惟搓摩之時,宜十分用力,務使兩手心至極熱也。若不著力,手心不熱,即為無效。
※    背摩後精門背後摩精門者,反手至後而摩其精門也。在兩手搓摩四十八度以後。手心已極熱,即將兩掌移後,緊按精門之上,左右並行搓摩,皆由外向內輪轉,行二十四度以後,即握拳緊緊,如握固靜神式,置諸膝蓋頭之上。
※    盡此一口氣氣者人之主,盡此一口氣言者。蓋盡斂此身中之氣而聚於內之謂也。
※    想火燒臍輪想火者,我意之火,非真有形之火也。想火燒臍輪者,我意想中似有火頭燒臍輪也。氣既凝聚,即以心暗想,運真陽之火,下注丹田而燒之。此雖非真火,人目 所不能見。而運之者,則覺丹田氣煖,真似有火燒之者,至丹田火熱,急收氣斂火,還冥心坐狀。
※    左右轆轤轉此轆轤指肩臂而言也。先將左臂曲折,連肩向左旋轉三十六次,然後右臂亦向右旋轉三十六次,此行血液之法也。左右七十二度之後,仍握拳緊緊還原。
※    兩腳放舒伸坐行以上諸法後。為時已不暫,下肢之疲可知矣。若不調和之,必為體病。故宜放之使之舒伸也。法當先將盤疊之腳放下,然後徐徐前伸出至舒直為度。行之不宜太疾。蓋兩腳於久困之後而驟疾伸之,則下肢之脈絡必至傷損也。
※    叉手雙虛托叉手者,兩手互交,十指互間也。虛托者,言手雖不舉物而憑空上托也。法當交兩手於胸,次手臂向天。然後反掌向上,用力托去。手背直對頂門,兩臂舉直後,即徐徐落下。凡一上下為一次,連行九次,仍握拳緊緊,置諸膝上。
※    低頭攀足頻此行周身筋絡血脈之法也。所謂低頭者,不僅頭顱前傾,即上體亦須略俯也。先手指放開,兩臂伸直於前,手掌相對,徐將上體俯臥,雙手即從兩傍挽入,攀住足心。使頭與尾閭成平形,更徐徐收起。一俯一起一次,行十二次乃止。
※    以候神水至低頭攀足十二次後,即徐徐收回伸直之腳,依舊復原,盤膝而坐。冥目靜心,以侯津液之至。而再行動作也。
※    再嗽再吞津如前赤龍攪水法,將舌滿口擾攪。使侓液聚而再如法鼓潄,如法嚥下也。
※    如此三度畢所謂一度者,即鼓潄三十六次,嚥津三次也。三度共潄百有八,而嚥津三次也。
※    神水九次吞行前法三度,共吞神水九次。四時五行之象,寄乎其數矣。
※    嚥下汨汨響津何以能響,神氣鼓之也。是亦猶水不能自作浪,而風吹之成浪也。嚥津之時,必汨汨作響。何也,蓋神氣既鼓津作響,而津之所至,神氣亦至矣,上自聰門,下至丹田,中及各部,神氣不周行,而心亦安定矣。
※    百脈自調勻百脈之源在於氣盘,而神實主之,神不安而氣血必敗,氣血敗而百脈失,百脈失調而全身病,死機伏矣。若能如前法行之,神氣既周全身,血自隨之而周行阻。此百骸俱舒,百脈自調矣。故曰百脈自調勻也。
※    河車搬運訖河車者,道家所煉之真汞也。真汞屬水,故此引以喻神水也。所謂搬運者,即運用之使流動,亦即以上所舉鼓潄嚥津諸法也。此蓋言擾津鼓潄嚥津之後,精氣神流轉於周身百脈之間,渾然元氣心定神寧也。其所謂訖者,指神氣運行一周天也。
※    發火遍燒身此火非外面有形之火,而體中無形之火。即純陽真火也。燒身云者,謂純陽真火,由體內遍達全身各部,使之煅煉其身之外官也。或謂此即以意想之中,發其純陽真火而自焚其身,忘形之謂也。吾師昔嘗云:學道不在焚身,若謂意想焚身,即能忘形,是旁門之尤者,不可為訓。故今特是示諸子毋誤解秘旨,致誤入歧途也。
※    邪魔不敢近邪魔者,非必魑魅魍魎而始稱之也,凡外界一切足以害其身心者,皆邪魔之耳。如能依上法煅煉,則邪魔自遠矣。
※    夢寐不能昏夢寐者,妄念之機,足以昏神者也,若斂其心,自然無夢,則神亦不致昏矣。
※    寒暑不能入寒暑外感也,尋常之人,寒則戰慄,暑則汗出。則外感未除,身未經煅煉也,若行功既久,體健身強,心泰神安,內魔既祛,外感不生,則寒暑自能入也。
※    災病不能侵災病之來邪生之,而外魔侵之。其原實始於心神之間,或因七情六欲外感之深,而疾病乘之。或以喜怒哀內擾之劇而病乘之。或因口腹茲味之累而至於病,此皆由人之自肇。若行此久者,既無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則疾病自無由而生矣。
※    子後午前作夫子過陽生,午過陰生。子後午前,正陰陽交媾之時,清濁初分之際。行此功者,當於此時,以取其交泰和洽之象,合乎體中神氣相交之道,而易得其用也。
※    造化合乾坤乾坤者,天地也。即陰陽二氣始判也。蓋言子後午前,善行此功,造化合於天地交泰之理。而其時最合於身心也。
※    連環次第轉連環者,周而復始也。次第轉者,連續不斷之意。蓋言人若於子後午前行此功,宜於一次之後,續行之也,每日周而復始,連接行六次,則心君泰然矣。
※    還返是其因還返者,三還九返,道家煉丹之妙道,長生不老之法門也。是者,指此種工夫也。萬事有果,必先有因。得善果者,必種善因。種惡因者,必得惡果。此循環之理也。此句之,以為勤行此功,而長生不老。神仙還返之道,其良因在於此,實為證道之基也。  諸子悟乎,我在昔不曾云乎,健身之道,長命之源。我雖非神仙,活二百五十餘歲而不衰老病死者,行此之功為多也。
 
 
 
 
 
 
 
 
 
 
 
 
 
 
 
 
 
 
 
 
 
 
 
 
 
 
 
 
 
 
 
 
 
 
 
 
 
 
 
 
 
 
 
 
 
 
 
 
 
 
 
 
 
 
 
 
 
 
 
 
 
 
 
 
 
 
 
 
 
 
 
 
 
 
 
 
 
 
2:34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1)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7/11/14
青雲老人之長生不老秘訣~第二篇 長命初基章
節錄自蕭天石編著之道藏精華第四集之四:青雲老人之長生不老秘訣p245~ 第二篇   長命初基章 長命初基說吾人但知神仙之可慕,慕其所以能長生不老,逍遙塵外也。惟神仙之所以能致者,固大道之妙理悟之。大道妙理,世人固不易悟,悟之即神仙也。然有數事,為人類人人所能,而莫不可學者。世人往往忽之而不顧,視為兒戲,庸夫俗眼如此,徒羡神仙長生不老,豈不可嘆。吾所謂人人所可學者,道外之道。長命之初基也。其道為何?一言以蔽之,曰健身而已。夫健身之道,當以精氣神三者為主,前以詳言之矣。然健身之道,固宜重煅煉,而煅煉之法,又至不一,今恆見魯豫之民,煅煉非不勤也,體魄非不強也,而上壽者不及百年,此豈天使然乎?非也!煅煉之不得其方也。夫魯豫間人民之所煅煉體魄者,特恃一剛勁之氣,用摧殘之法而強其體魄,此亦猶雙睫欲交,而故以薑椒查之,使不能暝也。此剛之過耳,殊非善法,又常見山中修真之士矣,瘦骨如枯臘、面色若嶕嶢。惟於燒鉛煉丹中求長生,終至百骸俱病,形神皆損,而隨山中草木同腐,反謂人曰神仙欺人之談耳。世無有也。叔其體魄不健,而徒事躥躥,如此而欲求仙家長生之術,不其難乎。蓋神仙中無體魄不健之人也。予謂世間健身之術雖多,而欲求剛柔濟陽調和者實尠乎鮮矣。今以予前所得之於我師者,為諸子述之。如此之法能廣傳於世而得之者勤學不怠,則天仙神仙縱不可致,而陸地人仙則庶幾乎。至我所謂健身法者,合乎陰陽、調乎剛柔、不偏不激,而足以強身健魄之法也。昔據我師云:『此法非道家之祖法,而傳於自釋家者。』夫三教之教異,而其旨則一。故凡益於人之事,不宜分畛域,而無論何人所宜宗也。故命道家亦習之,後人竟視為導引之最深法則,實誤也。此法於古時不知何名,而今人稱之曰:八卦行功法。亦不知其何所本,而世俗所傳者又不能盡合於理,而傳者又各異其法,想係轉輾相授,以致失真耳,予所謂之長命初基,其法約可分為若干種,茲詳述之。幸諸子勿以其功效之遲速,而論其致用之道。勤習而廣傳之,功德無量,長命必也。 靜坐之法靜坐為長生初基中之第一要法,蓋所以固精凝神斂氣也。其理前已屢屢言之矣。今但言其法。法於靜僻之地築一幽室,布置宜極清幽簡潔之至,中間用物,不宜繁複,但設一雲牀、香案、几椅之外 ,無用他物。蓋事物簡而其心易澄也。雲牀之蒲團或用尋常坐墊,宜厚宜軟。初習時恐因下面硬而足受痛,擾其神也。若久習之則平地亦可行。靜坐時衣服宜寬舒,使胸腹能擴張,趺坐則可行半趺坐。所謂半趺坐者,僅以左脛置於右陛上,而右足置左足下。若疲倦時,可以左右易行之。靜坐之時,頭宜正、目宜半瞑,胸宜開、腰脊宜直,兩手宜互疊,即互握亦可,置腹前。每日趺坐之時,宜在子後午前。初坐時,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肢體未堅而疲倦,反足致傷。先以線香一枝燃著之,插於爐。最初以半柱香為度,其後逐漸增長,則行功漸進。至一時辰(2小時)而後,則不患其再以疲勞致傷矣。靜坐:一忌喧擾、二忌冥想、三忌濕地、四忌悶熱、五忌無恆,此為五病。犯之者心亂神馳,不可為訓矣。 調息之法“胎息之法”為養生之至要,前已有專篇論之矣。夫人之生世也,一息之主宰。息綿而壽命永,息調而百骸和。若息絕則人死也。息失調則人病,此調息之在長生術中所由重也。天地以一年為一息,人身以一呼一吸為一息。欲講調息,自當先調呼吸,故靜之時,於呼吸之道最宜留心。呼吸之時,心宜隨之,神息相依,自有妙用。宜縮頭聳肩,蹲身如猴,踵十二息,微脇小腹,緊閉穀道,引其氣入尾閭穴,踵息十二,至夾脊雙關,踵息十二,至玉枕,踵二十四息,使泥丸之氣過明堂,下山根,逼承漿,舌抵上顎,引過鵲橋,緊閉鼻息,嚥下重樓,過絳宮,下氣歸黃庭,後上前下,此為一轉。其氣既周轉隨心,則其息不調息自勻矣。調息之時,宜眼觀鼻、鼻觀心、心隨氣之轉而轉行全身。如此則可以消塵障,絕煩惱而至於心定神安之境,久久行之,可獲長生。若心志不澄,縱欲強自抑制,一念甫滅,萬念忽生,則非但氣散神亂,不得其益,竟有因此而成白癩或敗精等重種之絕病,以至於不可救免。釋家謂心即是佛,即此意也。昔有迂者,從方士得鉛汞之術,自謂能辟穀,入會稽山中,歷坐三四寒暑,後有人於山中見之,鼻息雖存,面形如癡醉,棄歸其家,終身不復。此即心未澄,而勉強出之,氣散神亂之明徵也。故人欲求長生,需先調息,否則不啻求長生而反促壽也。 安神之法人之欲安其神者,先澄其心。欲澄其心者,先遣其欲。此老子所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也。夫神之所居曰神室。心之所寄有靈臺,此亦猶人之所居有屋廬也鎮竹夫吾人之居於市廛者,其心易擾,居於山野者,其心易安。神與心之寄於我身也。我身夙根若慧,則清靜如山野;我身夙根若鈍,則騷擾如市廛。故夙根深者悟道易,而夙根淺者悟道難也。然求道也,決不能以難易之見亘於胸,而自暴自棄也。若心堅志決,縱使市廛亦山野矣,此淨池固產蓮花,在佛氏眼中觀之,即齷齪如茅廁,骯髒如失橛,亦無在不蓮花也。吾人平居時,應常使我神守其室,不可輕易出舍。欲神守室,亦有法焉。初時若苦不能驟寧,則每於閑坐無事之時,可默數一二三四至十而百而千以至於萬億,如是則心專於數,神隨其心,一切雜念可以泯滅,一切外魔,從此遠避,久而心澄神安矣。其後逐漸進深,終至於並此點之數,而亦忘之,則空明朗徹,可登大道之法。此法宜隨時隨地留意之,非若靜坐行功之有一定時侯也。蓋息有一刻不調,神有一刻不安,即其心終有一刻縈擾而塵障終未能盡脫也,此諸子所最須留心者也。 行功之法吾所謂行功者,即行我師所傳之“八卦行功法”,而世俗庸人視之為導引之法也。其總訣曰:『閉目冥心坐,握固凝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潄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嚥,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扳足頻,以候逆水上,再嗽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嚥下泊泊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侵,子後午前作,造化合乾坤,連環次第轉,還返是其因。』其讚效歌曰:『熱擦塗津美面容,掌推頭擺耳無聾,高攀兩手全除戰,槌打疼酸總不逢,摩熱腳心能健步,掣抽是免轉筋功,拱背治風名虎視,呵呼五臟病都空。』由此觀之,八卦行功法實為健身第一妙法,但世人庸俗,縱得此歌,不能解其義之所在,而昧然自作聰明,率意行之,遂致不能有效,或且反謂此種工夫,為不足學,此則可嘆,亦世人之所以夭壽促壽也。昔者吾師概以予為可教,而獨出其奧妙無窮之法相矣,是亦濟世利物之心,欲有以傳後也。予既得之於吾師,又安敢不傳之諸子,庶諸子得之而更傳之於人,他人得於諸子,而復傳於他人,轉輾相授,以廣其傳,多一人能行此功,則多一長壽之人,多十人百人能行此功,則多十百長壽之人,數百年後妙道相傳,則中夏之民,皆成長壽之民,大漢古邦,亦成長壽之國矣。此全在諸子之發大願力,廣為流傳也。諸子勉乎哉,今且將其總訣,逐句詳解之,使諸子知其奧妙之所在,及行此八卦行功之法則步驟,而按法練習也。 《功法待續》
12:5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7/11/13
服氣精義論~司馬承貞仙師著
摘錄自道藏十八-447~451 天台山白雲子述(司馬承禎仙師 道號白雲子,亦稱白雲道士) 服 氣 精 義 論 夫氣者,道之機微也。幾而動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沖凝也,沖而化之,凝而造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極。是以形體立焉,萬物與之同。稟精神著焉,萬象與之齊。受在物之形,唯人為貞。在象之精,唯人為靈。並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陰陽,當五行之秀。故能通玄降聖,練質登仙,隱景入虛無之心,至妙入登仙之法。登仙之法,所學多途,至妙之旨,其歸一揆。或飛消丹液,藥効升騰。或齋戒存修,功成羽化。然金石之藥,實虛費而難求,習學之功 ,彌歲年而易遠。若乃為之,速効專之,克成虛無,合其道與神靈,合其德者,其唯氣妙乎。黃帝曰:「食穀者,智而夭。食氣者,神而壽。不食者,不死。」真人曰:「夫可久於其道者,養生也。常可與久遊者,納氣也。氣全則生存,然後能養志。養志則合真,然後能久登生氣之域,可不勤之哉!」是知吸引晨霞,餐潄風霜養精,光於五臟,導營衛於百關,既祛疾以安形,復延和而享壽,閉視聽以胎息,反衰朽於童顏。遠取於天,近取於己,心閑自適,體逸無為,欣邈矣於百年全。浩然於一室,就輕舉之諸術,真清虛之雅致歟。若兼修真之業,鍊化之功,則佇雲軺而促期,馳羽駕而增遠矣。服氣之經,頗覽多本,或散在諸部,或未暢其宗。觀之者,以不廣致疑。習之者,以不究無効。令故纂類篇目,詳精源流,庶使蟪蛄之兼濟,豈龜龍之獨善耳。 §-五牙論夫形之所全者,本於藏府也。神之所安者,質於精氣也。雖稟形於五神,巳具其象。而體衰氣耗,乃致淍敗,故須納雲牙而溉液,吸霞景以孕靈榮,衛保其貞和容貌,駐其朽謝,加以久習成妙,積感通神,與五老而齊升,並九真而列位,經文所載,以示津途,修學所導,自宜詳覆。 §-服真五牙法每以清旦密咒曰:“經文不言,面向當宜,各向其方平,生握固閉目,叩齒三通而呪,中央向四維。”東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華。祝訖,舌料上齒表,舐脣潄口滿,而咽之三。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祝訖,舌料下齒表,舐脣潄口滿,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昴,昴太山,服食精氣,飲以醴泉。祝訖,舌料上玄,膺取玉水,潄口滿,而咽之三。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祝訖,舌料上齒內,舐脣潄口滿,而咽之三。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祝訖,舌料下齒內,舐脣潄口滿,而咽之三。    都數已畢,納氣極而徐放之。令五過以上真道畢矣。意調諸方,亦宜納氣,各依其數,即東方九、南方三、中央十二、西方七、北方五。又先師益中央,醴泉祝曰:白石巖巖,次行源涌,洞以玉漿,飲之長生,壽命益長。 此是靈寶五符經中法,上清經中別有四極雲牙之法,其道密不可輕言。凡服氣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臟,然後依常法又佳。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在形為脈。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在形為血。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在形為肉。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在形為皮。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在形為骨。又肺為五臟之華,蓋第一肺居心上,對胸有六葉,色如縞映紅。肺脈出于少陽(在手大指之端內側,去爪甲二分許臽者之中。心居肺下肝上,對鳩尾下一寸,色如縞映絳,心脈出于中衝。(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二分許臽早之中)肝在心下,小近之後,右四葉左三葉,色如縞映紺,肝脈出于大敦。(在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脾正掩臍上,近前橫覆胃,色如縞映紫,脾脈出于隱白。(在手中指端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左腎右腎,前對臍博著腰脊,色如縞映紫。左為正腎,以配五臟。右為命門,男以藏精,女以繫胞。腎脈出為湧泉。(在足心臽者之中) 凡服五牙之氣者,皆宜思入其臟,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體,亦可攻療疾病。令服青牙者,思氣入肝中,見青氣氳氳,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見足大敦之氣修服而至會於脈中,流散諸脈,上通於目,然次服諸方。仍宜以丑後,澡潄冠服入別室,焚香坐向其方,靜慮澄心注想而為之。 §-服氣論夫氣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胎既誕矣,而元精已散。形既動矣,而本質漸弊。是故須納氣以凝精,保氣以鍊形,精滿而神全,形休而命延。元本充寔,可以固存耳。觀夫萬物,未有有氣而無形者,未有有形而無氣者,攝生之子,可不專氣而致柔乎。右太清行氣符,欲服氣斷穀,先書向王吞之,七日吞一,三七日止,合符三枚,皆燒香左右。凡欲服氣者,皆宜先療身疹疾,使藏府宣通,肢體安和,縱無舊疹,亦須服藥去痰,飲量體冷熱,服一兩劑寫蕩以通腸胃,去其積滯,吐瀉方在,後將息平,復訖,乃清齋百日,敦潔操志,其間所食,漸去酸鹼,減絕滋味,得服茯苓、蒸暴胡麻等,預斷穀尤佳。服氣之始,亦不得頓,絕其藥食,宜日日減藥食,漸漸加氣液,知氣候流通,體臟安穩,乃可絕諸藥食。仍須兼膏餌,勿食堅澁滓滯冷滑之物,冬自覺腸胃虛全,無復飢渴消息,進退皆以意自量,不可具於此述。宜於春秋二時,月初三日後八日前,其取一吉日為始,服太清行氣符,計至其日,令吞三符,訖,靜密之室,室東得早朝景為佳,於東壁開一窻,令日中光正對臥面,此室之東,勿令他障隔,以子時之後,先解髮梳頭數百下,便散髮於後矣。(初服須如此,久後亦不須散髮也。) 燒香(勿有薰陸香也) ,東向正坐,澄心定思,叩齒導引(其法具後篇) ,又安坐定息,乃西首而臥(本經皆云:東首然面則西向,於存思吸引殊為不便),牀須厚煖所覆,適寒溫自得,稍煖為佳,腰腳以下,尤宜煖。其枕宜令低下,與背高下平,使頭頸順身平直,解身中衣帶令闊展,兩手離身三寸仍握固,展兩腳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氣息令調,然後想之東方初曜之氣,共日光合,丹紫流暉,引此景而來至于面前,乃以鼻(先拔鼻孔中毛,每初以兩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動之十數過,令通暢。) 微引吸而咽之。(久久乃不須引吸,但存氣而咽之,其氣自入,此便為妙。)  咽之三乃入肺中,小開脣,徐徐吐氣,人氣有緩急,宜自任性調息,必不得頓,引至極則氣麤,麤則致損。又引咽之三,若氣息長,加至五六咽,得七尤佳。以覺肺開,大滿為度。且停咽,乃閉氣,存肺中之氣,隨兩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於胃,至兩腎中,隨髀至兩腳心中,覺皮肉間習習如蟲行為度,訖,任微喘息少時,待喘息調,依法引咽導送之,覺手足溫和,調暢為度。(諸服氣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逆冷,五藏壅塞滯,是以必須先向入四肢,然後入腹,其氣自然流宣) 此後不復,須存在肺,直引氣入大腸小腸中,鳴轉通流,臍下為度,應如此,以腸中飽滿乃止。則竪兩膝,急握固閉氣,鼓腹九度,就鼓中仍存,其氣散入諸體,閉欲極,徐徐吐之,慎勿長。若氣急,稍稍并引而吐之。若覺腹中闊,些極則止,如腹猶滿,急更閉氣,鼓之,訖。舒腳以手摩面,將胸心而下數十度,並摩腹繞臍手數十度,展腳趾向上,反偃數度,乃放手。縱體忘心,遺形良久,待氣息關節調平,訖,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頭頸項,平坐稍動,搖關節,體和如常,可起。其中隨時消息,觸類多方,既不云去煩述善,宜以意調適之。 凡服氣,所以必令停於肺上,入於胃。至於腎者何,肺藏氣之本也,諸氣屬於肺,天氣通於肺,又肺者藏之長也,為諸藏之華蓋,呼吸之津源為傳送之官,治節出焉,又魄門為五藏,使為四藏之主,通於十二經脈,周而復始,故為五藏使也,故令疑停於肺,而後流行焉。胃者,五臟六腑之海,水穀皆入於胃,六腑之大主也。五臟六腑皆稟於胃,五味入胃,各赴其家,以養五氣,是以五藏之府之氣,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也。腎者,生氣之源,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左為正腎,右為命門。故令氣致於腎,以益其精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五味入於鼻,藏於心肺,五味入於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五氣和而生津液,氣液相感,神乃自生。(五味豈獨其穀,而五氣中自有其味,又兼之以藥,藥之五味尤勝,其穀也。)  此雖只論肺腎,其氣亦自然流通諸藏,故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其味也,呼吸之理,及神氣之要。故太上問曰:人命幾關?或對曰:難呼吸之間。太上曰:善哉,可謂為道矣。450 凡服氣皆取丑後午前者,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黃昏至雞嗎,天之陰,陰中之陰也。人亦如是。又春氣行於經絡;夏氣行於肌肉;秋氣行於皮膚;冬氣行於骨髓。又正月二月天氣正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煞,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氷,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氷氣復,地氣合,人氣在腎。至四時之月,宜各依氣之所行,兼存而為之。 凡服氣皆取天景明澄之時佳,若當風雨晦霧之時,皆不可引吸外氣,但入密室,服納氣加以諸藥也。 凡服氣斷穀者,一旬之時,精氣弱微,顏色萎黃。二旬之時,動作暝眩,肢節酸疼,大便苦難,小便赤黃,或時下痢力前剛後溏。三旬之時,身體消瘦,重難以行。(以前羸弱之候,是專氣初服所致,若以諸藥則不至於此也。)四旬之時,顏色漸悅,心志安康。五旬之時,五臟調和,精氣內養。六旬之時,體復如故,機關調暢。七旬之時,心惡諠煩,志願高翔。八旬之時,恬淡寂寞,信明術方。九旬之時,榮華潤澤,聲音洪彰。十旬之時,正氣皆至,其效極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長。三年之後,瘢痕滅除,顏色有光。六年髓填,腸化為筋,預知存亡。歷經九年,役鬼使神,玉女侍傍,腦實脇胼,不可復傷,號曰真人也。 §-服六戊氣法氣旦先從甲子旬起,向辰地,舌料上下齒,取津液,周旋三至,而一咽止。次向寅,次向子,次向戊,次向甲,次向午。 又法起甲子日,竟一旬,常向戊辰咽氣。甲戌日則向戊寅,餘旬依此為之。此六戊法亦是。一家之義以戊,氣入於脾,為食稟之本固也。此直不飢,若通益諸體則不逮餘法矣。 §-服三五七九氣法徐徐以鼻微引氣,納之三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三氣。次後引五氣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五氣。次後引七氣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七氣。次後引九氣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九氣。因三五七九而並引之以鼻,二十四氣納之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二十四氣。咽逆報之,報之法,因從九數下到三,復順引之咽,可九九八十一咽氣而一吐之,以為節也。此法以入氣多吐氣少為妙,若不作此,限數增入,則闕於常數耳。死氣者,是四時五行休死之氣,存而吐之,自餘節慶,仍依常法。 §-養五臟五行氣法春以六丙之日時,加以食氣百二十,助於心。令心勝肺,無令肺傷肝,此養肝之義也。夏以六戊之日時,加未食氣百二十,以助脾,令脾勝腎,不傷於心也。季夏以六庚之日時,加申食氣百二十,以助肺,令肺勝肝,不傷於脾也。秋以六壬之日時,加亥食氣百二十,以助腎,令腎勝心,不傷於肺也。冬以六甲之日時,加寅食氣百二十,以助肝,令肝勝脾,不傷於腎也。右法是五行食氣之要,明時各有九,凡一千八十,食氣各以養臟,周而復始,不相剋,精心為之。(此法是一家之義,所在五臟,事事具在五牙論中。) *********************************************************************************** 摘錄自道藏十八-451~455           氣法要妙至訣 要妙氣訣真道者,用之其壽與天地齊。人自有六種導引而不知吹、呵、噓、呬、呼、嘻。吹~去寒氣;呵~去煩氣;噓~去痰積;呬~去疲勞;呼~去溫熱;嘻~去風氣。此言人之生自解也。 §-氣法方丈室開一小窗,一日午時,飽食白節一切味,令氣易行至子時,叩齒二七遍,又取暖氣法,兩手相摩,摩面及身并手足,名乾浴。兩手各收髮髻,收訖,正坐閉氣,咽之至氣海,或一取一咽,或二取一咽,或三取一咽,五咽之口,微吐少氣,名一通。雖虛而不困,初甚難,又不得其意,久閉則自解,節度自知,所宜非言能詮,非翰墨所及。若體似有疾,則暝目閉息,極悶不堪,身腹盈縮,汗出及微喘,喘定汗消,為通。凡至十通,病乃差。從子至午為陽氣,可服。從午至子為陰氣,不可服。鼻為魂門,口為魄戶,魂清魄濁,故也。并小導引,隨不利而為,不必備及十二補法,亦如之,到明以來,一遍訖,即一食頓。消散放逸還如子時取氣法門。老君十三靜,至日中作蜜湯或胡麻飲薤湯、蔓菁子黃精湯一味,即得服一二小升酒,亦得甚妙。常須含棗核來津潤內腑,不然即口乾。日夜存心,節自成,不用勤,不至勞,綿綿若存身耳。一日著身,二日如夢,三日小腹覺知,四日腹鳴,五日兩眼熱,六日兩足熱,七日神見,八日氣如雲行,九日上下通,十日神光行。形中初三日小頭眩,二十八日小著物怪,四十日氣增,六十日如故初,或小便赤黃,服棗湯;大便堅難,服葵子湯。一旬顏色痿黃,二旬動作腸胃,三旬消疲,四旬色悅,五旬六腑和,六旬如故,七旬志及高遠。此時宜閑精守玄,服丹砂雄黃,則不畏寒暑也。酒雖益氣而能亂神,不可多飲。十旬通神,若能當蕪草藥,不復虛羸,慎勿泄氣。欲生時,腹中氣亦吸,復含氣令平,想從諸毛竅間出,勿令下出,名鍊氣。百日內鍊氣最難,非不失之一二,失復為之乃成矣。津出咽而勿唾,名鍊津。雖溺如水,其潔可食,名鍊溺。淮南云:「欲長生,腹中清欲不死,腹無滓,冬不寒,夏不熱,此龜蛇燕等行氣之法,皆鼻口不出入息也。一百日光照身;二百日中外明;三百日通神靈;四百日從外知;五百日能寒能熱;六百日能隱能彰;七百日出入無間;八百日女行則玉女侍給,男行則玉童侍給;九百日視見萬里,無所不知。九年仙化,十二年真人也。又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骨,七年易皮膚,八年易髮,九年易形為仙,有三萬六千神在身,或乘雲駕龍,制御風雨,役鬼神百。二十年檢神會道,與空合真也。 §-調氣法夜半後,仰臥平枕,展手共足,足間相去一尺,然後舒兩手,各去其身各五寸,握固閉氣,心存所疾之處,以氣攻之,良久,漸開口時,却袪出惡氣,如此六息。七息為一度,鍊氣必令歸疾處,散之及吐之時,使耳目不自聞,則可以長久。脾居中宮為君位,四氣從元氣而生,故居脾外為臣位。人能固得元氣,長在脾宮即九竅,永絕出入息也。脾有九竅,橫有五孔,竪四孔以存神之竅耳。九九八十一,又存道之數也。脾即神之室也,可以長久,脾居中宮為君位,有竅焉能固得元氣,長在脾宫即外九竅,永絕出入息也。 三丹田真皆憑脾而存氣,若存身則永固神以氣,立氣以神存,神氣相生,故長久也。又若不學道,引其道難成仙家,黃庭此真道階也。又宦情未歇,房室未除,但得靜館閑園佳賞之處,亦得修學也。欲學導引,先須絕葷茹,少房室節嗜慾,則神明;宣絕葷莘,則神氣全,導引之法,先拔鼻孔毛,口齒清潔,衣新淨,求低牀薄蓋,軟枕低首,勿令頭昂,則氣不調耳。元氣在脾,不能自出,要假外氣從鼻入脾中,引元氣還從鼻出,故氣性自然反外入內,亦自然也。 §-節氣法先閉口,默察外息從鼻入,意料入息分,入息極息,即從脾中引元氣還鼻中出,料去息二分,出即節取,餘一分令住,正節著元氣,頭氣節不得,即却入脾中,還待外氣入來而出也。入則料之,出則節之,息之如此,不得斷絕。其節氣者,是人意中以氣節之氣,即自止故氣也。人不節氣,即得出,若約節之氣,即由人不由氣也。氣以神為,故神能侵氣,氣能使身,即知意是神也。節氣時,須閉口,氣不得從天門出,若地戶開即盗,從地戶出也。故常須閉口也。如覺氣小,悶開地戶,多少還出,出了閉之,此謂未調和時須少放。若得方便永勿放也。用氣時分入息緩出疾,三節一即出疾,節緩之,只恐節元氣不著,名為鍊七八也。若節氣得七八,若勿節氣,料出氣為三分,出半即節,心無失矣。侍氣調和,還依聖人常法。若勤為之,出息日遲,遲即元氣調伏不欲出也。  §-助導引咽氣法王公曰:『夫學導引之人者,用斷穀教人不食。性少虛羸,乃用咽氣助導引也。』咽氣是咽麤氣也。若咽氣,急閉口,內咽喉中,氣咽三十。二十咽即腹飽,只得繞腹鳴轉,腹中實滿。雖是別道,亦是一家,若節元氣取飽,此是妙中之妙也。  §-導引新候要訣夫學導引者,能勤行一兩月,即得調和,由人用功多少。氣即漸漸下,氣下時如蚊行相似也。氣至滿心下,以手指下鳴即是。氣到從心下,漸漸入腹。常手指肚,看如鼓鳴,即氣歸。即漸下至臍,繞腹而行,細意察之,即知腹長短大小,腹中惡物盡出,即至湧泉,漸漸下遲,即漸漸至腳心,即出手及頭。頭最難通,周一身始得通,氣遍四肢,流灌百脈,一身內盡得通暢也,此名小得。分為陰陽,右邊似冷,左邊似暖,此名小得。陽時用陽氣,左邊不動。陰時用陰氣,右邊不動,此亦小得。從子時至巳時為陽時,從午時至亥時為陰時。晝夜以此,用陽氣左邊不動,用陽將意欲右邊氣行,解不在左邊,氣不行也。陰時用陰意,欲左邊一如用陽法,節氣長定,從如習靜。一向節氣,欲者意之不餘暇也。不得亂用節氣長定,此名小得。右邊熱用陰氣過,想陽邊同陰畔之冷。左用陽氣過,想陰冷,陰同陽邊熱,故此名為使氣也,亦名小得。使氣者是節元氣之時也。元氣欲却下,意中使之間,右向左也,使之不得,始使向左,又則使之向右。亦如陽法,若身有患,即使氣注之。不從陰陽時,但咽元氣欲却下,即使不得亂。節氣之長定,此亦名小得。人乍聞使氣多有笑之者,氣是何物,受爾使也。氣是神之用,意是神之靈,神之使氣,氣自使身,此乃神之動作也,有何怪乎? 故神欲動,氣即牽身而令動。神欲走,氣即牽身而令走。神欲臥,氣則牽身而令臥。神欲起,氣即牽身而令起。此乃神用麤氣也,只得食。令人腳踏地動作,若用氣得妙,神將身向空虛中走也。此知意即神之靈也。用陽氣剛想玉莖,只泄陽氣不泄骨精,用之彌堅,此名小得。冬月想房室中,用陽氣入人來,盡覺性溫,亦小得。在熱時坐家中,想陰氣入來,覺清涼,此亦小得。用氣調和肚皮,日覺厚,亦小得。故身上常常退皮,亦小得。用陰氣冷如鐵、硬如石,亦小得。用陽氣能上得峻山峭壁,亦小得。用陽氣身輕能行者,亦小得。夏月向林中臥,用陰氣得草木葉潤,亦小得。有人患冷熱病,用陰陽手摩之,病應手愈,亦小得。耳聽想及絃管者,懸知吉凶,亦小得。自視洞觀鬼神之情,不能隱匿,亦小得。心能察微,意有非常之智,亦小得。奇方異法,古器奇寶,人不識者,心自悟之,亦小得。萬神來附,為侍奉者,亦小得。以身中之氣,能生得他人五臟氣者,亦得妙也。元氣內藏,盡無出入,定息所有,到無竅之處,作出入息,亦全。王公曰:「此是落籍,逃丁不為,太陰所管者,妙也。」鍊肉鍊骨,輕滑上浮,同太虛天地之神靈,變化自在者,此是導引之極也。尚未與內真神同遊,此名未入真人位也,號真人。(此氣妙術是張果先生傳龍崗,法甚妙之耳。)  琴心先生曰:「真人云“姓張氏名果”,玄宗制號通玄先生,偶然而來,不知出其誰之子。觀其神化自在,若則上古之高真也。或問亦魯仕於世乎,因有丙子年為契。史之說其,如史傳不載,而所傳氣訣,仙經闕如斯耳,乃道家之秘寶也。靜行之三七日,徹視腸胃,還年却老,乘雲陟空而登晨霞,可翹足而待之。非夫氣象合道者不可輙傳,慎之。」契史先生曰:「凡人腹中三處有隔,即心有隔,初服氣皆覺心下胃中滿,但少食久作之,自覺到臍下,丹田中始覺氣周行,耳中由自未入鳩中,侯覺鳩中氣出,即能與人治病。」 初學必須安靜處細意,行之不已,氣自入腹中,於行住坐臥一切處不妨,胃中氣未下入臍腹,即不入諸處,作難成。初學入服氣,皆須入息時,即住其息。少時似閉氣,滿其息出時,三分減二,還住少時咽之。咽已作至腹中滿休,必須日夜四時作為。初學入氣,欲入丹田,還易散,意欲得氣相接也。氣入丹田已,從不服氣,氣亦不得散。四時朝暮,子午時也,心裡滿且勿服氣。但交少甘草桂,心亦得滿,即散丹田未滿,亦未到滿也。元氣下時自然少有悶也。初服氣時,要朝暮二時仰覆勢,夜半及日中唯用仰勢。其仰勢用低枕臥,縮兩肩,竪兩膝,伸兩手著兩肋邊,即咽氣,只咽十咽,氣即滿丹田,待一時咽了,然後如意運入鳩中,其覆勢以腹坦牀,以被支胸令高,手腳並伸著牀,即咽十咽,每咽皆以意運,令沿背下,從熟藏中出,每朝暮行氣,覆後仰,每咽十咽,皆下作聲,運入丹田,沿脊下亦須聲作,每勢十咽即足。如不解作聲,三五咽亦不足,要解作聲,始得。不解作想徒勞耳。凡咽氣,皆須喉中深,徐徐咽不得猛,猛即發嗽。凡咽氣,每一迴咽中隔十息 ,亦須作事停歇,從容任事意運。凡服氣四度外,或非時腹中覺氣少,氣力不健,任意咽多少。凡初服氣,未固多從熟藏中下,稍宜固之,以意運令散,初服氣必須心意坦然,無疑勿畏懼,若有畏懼氣即難行。若體力調和,必須意稟,欣樂自足,不羨功名,即日勝一日,歡快無極,不得思食,坦然無所念始得。若忽思食,必須仰捺,如不在意。抑捺心,即須念能抑捺者,終日對嘉賓肴膳,亦無所念,服氣但不失時節,丹田中常滿,縱日別出,行人事不廢修行,縱慣失一時兩時,亦無妨。若服成功者,終日不服氣亦自足,至妙不可窮矣。服氣得臍下丹田中常滿,呌喚讀書終日,對人語話氣力亦不少,仍須行少地,令氣向下,大精服氣成訖。飲食即食,亦不妨氣飽食咽氣。氣還作聲,直至臍下成已,後兼食行氣,下氣無妨。服氣欲得,以氣推腹中糞,令盡。但勿食二十日彌佳。若入頭,即食不得妙。服氣日別喫少藥酒亦好,如思食喫少蜜薑湯即定,仍不得多食,能常百種不食最好。但至誠感神,百無所畏,縱體中及心胸悶不好,亦非事,久久則好,不用喫果子,恐腹中不安穩,又恐滓穢,腹中氣難行,且 欲空腹令氣行,但思久作,自覺神清有異,四體日勝,體清不可比方,久久行氣,人眼中自識善惡,視人從表知裡,能至心三七日,即內視腸胃,如不至心,久久行始通,能內視五臟,歷歷使用,氣妙不可言,能堅用肌膚不減,亦不病瘦,作不始法,或無堅固,志即疲弱。凡人身中,元氣常從口鼻中出入,制令不出,使丹田常滿,即不至飢,其神清明,求死不可得也。服氣丹田滿,如悶即還,令從四肢及頂上出。第一莫令從口鼻出散,雖食百味飲食,但得虛肥,身受百病,漸入死地。凡人飲酒肉一時,雖得勇健,辟病皆易生,瘴癘蠱毒,逢即被傷,能服元氣,久久行之,諸毒不能傷,一切疾病皆治,久久自知。服氣初了,或衝上從口鼻出,即須咽津液,勿咽入息,恐外氣入。初學服氣,取氣多或脹滿攪轉,作聲不安,即須數數,以意運氣逐腸中宿糞,去盡即好。令肚空其氣在腹,即得安穩,如逐糞未盡,腸間攪轉不安,任下泄一兩下即寬。雖下泄失氣,續更咽添之意者,常令丹田氣,即住一日一夜,總有六時,咽氣子、寅、辰、午、申、戌,此日夜六時,丹田開受。 氣法要妙至訣 終
1:24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7/11/12
第一篇 長生大道章~呼吸篇
節錄自蕭天石編著之道藏精華第四集之四:長生不老秘訣之p237~240 第一篇    長生大道章~呼吸篇 夫天地之氣,周於一年。人身之氣,周於一日。人身之陽氣,以子中自左足而上循左股左脇左肩左腦,橫過右腦右肩古臂右脇右足,則又子中矣。人身之陰氣,以午中自右手心通右臂右肩橫過左肩左臂左脇左足外腎右足右脇,則又午中矣。二氣之行,晝夜不息,即是一日為一周天也。天地之氣,以一歲為一呼吸。人身之氣,以一出一入為一呼吸。一呼一吸,則為一息。天地悠久,人類之壽天,皆賴此一息,而權造化。改天命、奪神工,亦莫不賴此一息。故此一息者,實操陰陽生滅之權,萬物存亡之柄者也。故道家以胎息為入道之基,而欲長生延齡者,以呼吸引年之訣也。胎息本為養氣習靜之功,須喜怒不干,使心不亂,雜慮不留,使志不分,面東端坐,厚舖毯褥,使體不倦,解帶寬衣,使氣不促,謹閉六門,使神不散,端坐良久,神氣清定,一念觀中,萬緣俱寂,移神於氣穴之內,不一念別移,不必用意注想,只要神息相依,勿令一息外馳。而吸氣時,心即隨之而到氣穴氣海。呼時心即隨之到靈臺。綿綿不絕,若存若忘,目不離觀,觀無所觀,神不離照,照無所照,坐到澄澄湛湛,物我兩忘,元神真氣,凝入黃庭,內不出,外不入,如在胎中,神息相交,則呼吸不調自勻矣。只是不可以間斷,則黃庭熱氣,自然湧沸,於是縮頭聳肩,蹲身如猴,踵息十二息,微脇小腹,緊閉穀道,以意為引此熱氣至尾閭,又踵息十二息,至夾脊雙關,又踵息十二息,覺夾脊中微癢微熱直至玉枕,其關最實,其竅最小,用目上視泥丸,仰首昂鼻,將目九開九閉,存氣注滿泥丸,既通泥丸,低頭踵息二十四息,更閉目下視,使泥丸之氣,轉過明堂,下山根,逼動承漿,舌舐上顎,引氣過鵲橋,緊閉鼻息,虛嚥氣下重樓,過絳宮,以意引下其氣,歸於黃庭,後上前下,始為一轉,謂之小周天。如此運行六次,行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乃陽升也。行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乃陰降也。陽升陰降,共合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每日子後午前,按時行功,遇身中有一陽發動,即吾身活子時也。不拘正時子午,即於陽動之際,踵息引氣過尾閭,照前升降工夫,行一周天。每日如此,身中一陽,漸漸時時發生,即行一小周天。不拘子午,不拘次數。有從左足湧泉穴運上尾閭行一周天;又從右足湧泉穴行一周天,兩足雙行一次畢,仍靜坐黃庭,謂之大周天。一日行一次可也。總之陽動則運轉轆轤,勿遲勿疾。不動則伏氣胎息,勿助勿忘,此又胎息之真訣。但踵息不宜吸冷氣入腹。若云抑息,息則氣壅而必血滯,反生疾病,即曰調息,亦攝心之法,煉氣使純,必以神息相依為準耳。若至閉關,則先賢云:人身血氣本通流,營衛循環百刻周。鄀是閉門學行氣,正如頭上又安頭,況順乎成人。亦未聞彼家閉關始孕者 也,須知伏氣黃庭,即胎息之法,轉運一陽,即任督之功。二者即清靜之訣也。呼吸有要項,六頭宜正也。目勿斜視也,胸宜常開也,下腹時時用力也,腰脊項骨宜常直也,手足自然分佈也。知此六要,始足與言呼吸,否則如盲人乘馬走懸崖,鮮有不失足墮者。若已知其法,不得真師之指點,亦是徒然。故學道之士,必覓真師而後入手修道,習延齡之術,亦何獨不然,我故曰真訣易得不易悟,真師雖有不易得,若並得真師真,神仙不難致也。
11:0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7/3/1
清微丹訣
清 微 丹 訣                上海版道藏四-961
清微隱真合道章第一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保精生氣,煉氣生神,形煉其神,則可以留形住世,而形者氣宅也。是故身安者其精固,精固則其氣盈,氣盈則其神全,神全故長生。若乃精虛則氣竭,氣竭則其神遷,神遷則死矣。故不死者,煉精成氣,煉氣成神,煉神合道,能事畢矣,道法云乎哉。全形者,即煉精之謂也。須其六根斷,一念真純,以時入室,端坐凝神、定息良久,即鞭赤龍,上擊七十二天龍,則離火自降,坎水自升,往來結於黃庭,伏其真氣,煉其陰邪,冷汗自出,如此五遍,合周天三百六十五之數,陽光遍體為純陽,則全形氣之道,宿殃自解,萬病消除,不憎不媚,不慾不婬,然後煉氣合神也。
夫煉氣者,冥心定息,元寂綿綿,神室內守,炁入丹田,臍中動息,綿綿續續,兩手抱臍,丹火溫溫,六根安定,物我兩忘,乃煉氣之道。行無狂步,言無疾聲,然後煉神合道也。
夫煉神者,入室端坐,神氣既息,不出不入,心無二用,一念無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炁住而為息,神入而成胎。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意遊長空,見一景物,光如金橘,非內非外,守其物矣。如月之光,如鏡之影。操之存之,初不相離,恍惚自然,大如車輪,形見其神,神見其形,形神相雜,心生踴躍,其光自散,如日月照虛空,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矣!神歸體則真神自靈,若守千日之功,離形飛升百日之功,超凡入聖,不樞不機,其理自然。
入室功夫章第二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心下腎上處,肝西肺左中,非腸非胃脘,一炁自流通。蓋此竅世傳臍下一寸三分者非也,正對臍上一寸三分者是也。所謂臍之後、腎之前,大腸之左、小腸之右,其中空洞,意到即開。乃乾父之精,坤母之血,結胎之黃房也,名為神炁。穴中藏水,火精其中,左有火竅。居常,晝夜不拘,時三五七次,或逐時跌坐,左足上、右足下,瞑目定時,凝神於混沌之中,不出。運赤龍上擊七十二,天則真火自降,靈泉上湧,即以舌柱上腭,俟華池水滿,盥潄五七通,咽下其中,想見一炁混融,靈光浩蕩,或奏師煉神,持呪述事,如此隨意行持,即用離形去知,物我兩忘。如此用工三七日或一月,以手按竅兩傍,如火之熱,覺左右擲擲而動,是其驗者。所謂收為胎息,守為竅也。半年一載,勤而不怠,宿殃悉去,向上工夫,金丹大道,不外是矣。
臨壇召合章第三瞑目凝神,聚氣於混沌之中,不出不入,一炁七遍,劍訣火鍊真文,嚥下祖宮,過三關,升入天門,意遊長空,張目直視,見三字金光迸出,照天燭地,放出號令,萬真稟行。
發用章第四雷囦真人曰:耳熱生風,眼黑生雲,腹中震動,即雷鳴汗流,大小皆為雨。目炫之時,便火生入息,靜定良久,神息既調,直待內境,不出外境,不入但覺身非我有,天地虛然。入定,光中或見祖師,出令雷霆,萬真隨行,意欲五事皆集,丁寧發遺。次復收斂,運一炁七遍之妙。近腎為日月之精華;為龍虎之變化。前臍則為崑崙;為大山;為淵;為五城,中有真人,即帝也。五城之外有八使,即八卦大神,八使並大。一為九卿,上有十二重樓,樓中有十二子并三焦神,為七十二大夫,又并四肢神為八十一元士。太一至真人居臍中,主身中一萬三千神將,郊在頭上腦戶中,廟在項後頂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大腸窮處,風伯在臍輪下右傍,雨師在小腸盡處,雷公在大海右腎,電母在八門右上,弱水之顛。一身之中,神宮凡三十有六,各有官僚宰輔,皆受命於太一真人。凡人當腄法守之,集身斬三尸、勘六賊,方可混合造化,窺測乾坤。天地雖大,皆在吾身中也。斂身趺坐,目視鼻,心守玄牝,然後定精神、形體、氣神,氣相守命,神念之所至,運炁,神自然而然降,心神專一,至誠一呼,集身中之神,時以眼視鼻端,就觀祖府,靜而又靜,一炁七遍。
黍珠造化 頌曰:一法生萬法,萬法歸一無 太上云:如於內,毫釐有差,天壤異處,功有等級,無先後。後學詳之,勿為易得,決欲行之。此法乃萬法之關津,三洞之樞機,當頣神養炁煉體,屏雜念、絕嗜欲、斬三尸、舍一炁,內念莫作,外念莫生,純一守素,正定無為,方可安手蝢腳,敬而行之,保命長生。先以兩手大煞運上頂,潄一口二口咽下第三口,潄了使津液滿口。前二口乃五味所生稠唾,故取使第三口金液還丹是也。以舌捲下,藏味凝香二穴關,閉目內觀,泥丸存五色雲氣,卻平坐,左手覆右手,左足疊右足,存思中:
法中之要,非專於符,非泥於呪。先以我之正炁,合將之靈,法之繫在乎斗,斗之所統,參於正罡,乃四正之炁,中正之謂也。炁罡乃斗之煞也。以天之斗,隨身之轉,罡亦如之。然我之斗、我之罡,在於何處。須明我之罡、我之斗,三合用之,無不驗不通者也。凝則竅妙可見,動則運默可知。神炁清明,朗如秋月,靜中之妙,法中之玄,其默能知。將本居天,合之何也。但居二斗之中,定光之內,吾以神炁相貫合,將為將則萬病俱消,萬邪賓伏,故憄者道之符,誠者法之本。道無德不足為道法。非誠不足言法,守道者正,正法化行,循法無私,將必聽役,驅役法乃正己也。道者守己也。如此二事不虧,一心不易,雖王公大臣,亦可坐伏。此道之所以為法也。今傳法時,祖師所以江湖之姓,遊天下為伎能,徒有其名而無其實,皆法以道,行法亦法,以法行法也。遂使後學之人,法俱不明,何有於道。心而悖道,何有於法。夫天不言而默運,地不言而發生。道不言而包羅,法不言而靈應。天以炁而降,地以炁而升。道以炁而為主,法以炁而化。天之將即地之神,道之符即法之印。入道從法,先明天地,中而人,無所不包,必如是。然後可以明道,可以行法,是必正己誠意,神炁沖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天將守律,地祗衛門,元辰用事,靈光常存,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初不必許多枝蔓,惟正一字而已,無所不達。不可以道為門,以法為戶,而生諸障,恐神將為邪所使,則無救也。修真學道之士,審此為戒。行天地大造化,總在一竅中,人能知此竅,萬法悉皆通,中宮指玄之圖,又名玄關一竅,又名玄牝之門。前對臍,後對腎,其白如綿,其連如環。方廣一寸二分,一身之精華,皆聚於此臍上約寸。
玄關一竅,乃先天一炁,此乃萬法英華,金丹之樞紐。在于靈寶謂之玄珠;在于神霄謂之真王;在于雷法謂之雷祖;在于煉度謂之水火;在于南極謂之圓光;在于老君謂之法主;在于符水謂之靈光,此是真一之炁,變化無量大神,可伏六天魔鬼,可追九地精靈,煉度亡靈以生天,解釋多生罪咎,此道法之至秘,不宜輕泄,即招天遣,罪非輕也。 清微坐功凡入靜室,跌足端身正坐,兩手握固,萬緣放下,定心,如在太極混沌未判之先,虛空圓光之內,又如在圓光一竅之中,混沌一同,身心俱無,澄澄湛湛,普照十方,天地莫測,鬼神莫知。早晚靜坐亦然,常要運用。內煉陰陽雷神
右法先存坎離上升,自泥丸宮出成二斗,混合妙在其中矣。 坎離混合出泥丸   二斗相交照項前心火腎水隨升降   璇璣一出在兩邊煉得二帥不須言   元始三台變自然須臾雷雨霶霈降   化運千千萬萬年 
清微丹訣 終


12:3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7/2/23
上清握中訣【卷上】
上清握中訣【卷上】 闕文玄上太微,北極紫蓋,下有太真,遊翔九外,翠華飛裙,金鈴青帶,腰佩玉光,玄雲晻藹,賜某隱書,上行七氣,登清戲煙,真人合會,乞丐飛仙,書名丹界,所向所願,無灾無害,有惡我者,令彼傷敗。 次乘虛躡景
從北極上俱上天關,右手拊心,左手指天關,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微祝曰:太上七極,紫微絕辰,寶玄金房,外有玉門,周運九宮,調和天關,中有尊神,號曰紫皇,授某隱書,携某乘龍,上浮九天,下飛地元,景雲丹輿,玄華翠裳,腰佩龍策,頭巾虎文,包生萬物,教化飛仙,脫某死名,天地長存,乘龍步斗,所向受恩,有惡我者,風刀火燃。
遊行三命從天關上俱上輔星,閉氣一息,叩齒三通,咽液一過,微祝曰:
太極輔星,精在紫關,養生育命,寶守神魂,金房再開,奉見輔君,賜某隱書,使某遊旋,列名聖皇,飛仙九天,巾金佩真,出入洞門。 徘徊三陽
從輔星上俱上弼星,閉氣一息,叩齒三通,咽液一過,微祝曰:
太虛泥丸,紫宮天尊,玄空真紐,為帝之先,精入明堂,彊胎益魂,朱山再開,奉迎靈元,左抱日華,右攘月根,流火萬丈,金羅碧裙,腰帶虎符,首戴花冠,賜某隱書,得行天關,乞願飛仙,役使萬神,萬向皆會,福德如山。 朝四極春步綱畢,正身入魁中,東向視歲星象在肝中,再拜,跪祝曰:
太歲元神木公九元陽華玄元,盡來入身。叩齒九通。畢,登天旋出。 夏步綱畢,正身入魁中,南向視熒惑星象在心中,再拜,跪祝曰:  南上元神火陽四光重離丹火,來入丹房。叩齒九通。畢,登天旋出。 秋步綱畢,正身入魁中,西向視太白星象在肺中,再拜,跪祝曰:  西上太玄金精七道玉元二帝,氣回胎腦。叩齒九通。畢,登天旋出。 冬步綱畢,正身入魁中,北向視辰星象在腎中,再拜,跪祝曰:  北玄紫辰金車水元龍胎化靈,來入一身。叩齒九通。畢,登天旋出。 甲子日、八節日步綱畢,正身入魁中弼星後,向真人存鎮星象在脾中,再拜,跪祝曰:
太極九真流康陰根飛一華蓋,來入泥丸。叩齒九通。畢,登天旋而出。 步綱脫死名上玉錄法,亦如此,但用有異耳。 右六甲日,步者出,仍左迴向下台,閉氣,隨綱禹步,躡星上至金上。先以左足在前,右足撤後,共上一星,至金畢,仍轉右足在前,躡星還。往還九過畢,住金上,叩齒三下,通氣,祝曰:  上台虛精,中台六淳,下台曲生。若願金玉,呼上台言之。願祿位,呼中台言之。願田土,呼下台言之。三事隨人意所乞。乃隨綱下散步,還登五星也。
次步五星
先向綱口臨目閉氣,叩齒五通,咽液五過,存五星精各在五藏中。星形及芒數,並藏內光明照徹。微祝曰:
五星列照,煥明五方,水星却灾,木星致昌,熒惑消禍,太白辟兵,鎮星四據,我得利貞,名刊玉簡,錄字帝房,乘飆扇景,飛騰太空,出入冥元,遊宴十方,五雲浮蓋,招神攝風,役使萬靈,上衛仙公。 又心祝五星皇君夫人名字,依八數所呼法也。 通息,更閉,乃越綱蹈星,左足上金,右足進併,隨方面向之,左手村心曰飛仙。次上土、當轉足向火也。上火、上木、上水,又倒上木。凡倒還,皆先舉右足。如此往還三過,又依圖上金、上火、上土、當順足向木也。上木、上水,又倒上木。如此往還十五過止。乃下,恐亡去,亦可屈指數之。左迴,向綱口存祝。如每至星上,皆併足,左手拊心,呼所至星皇君、君夫人名字,心祝飛仙。都畢,乃跪卷圖而還。燒香再拜。 若見兇鬼惡人,存斗星覆頭,以杓指前,閉氣,心祝曰:  吾是天目,與天相逐,精若雷電,明曜八域,徹知表裹,無所不伏。  行飛步,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行之十四年,為上清真人。  列紀行事訣
月晦日夜半,東向朱書日氣符於青紙上,黃書月精符於青紙上。先左手執日符,閉氣,心祝曰:
太微丹書,名日開明,致日上魂,來化某形,平旦嚴裝,發自圓庭,飛華水母,日根金精,紫映流光,號為五靈。乃服之。 又右手執月符,閉氣,心祝曰:  紫微黃書,名曰太玄,致月華水,養魄和魂,方中嚴事,發自玄關,藏天隱月,五靈夫人,飛光九道,映朗泥丸。乃服之。 服日氣法
平旦伺日初出,乃對日坐立任意叩齒九通,心呼:日魂珠景照韜綠映迴霞赤童玄炎飆像。仍冥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皆來接身,下至兩足,上至頭頂。 又令光霞中有紫氣如目童,累數十重,與五色俱來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氣,又咽液九過,叩齒九通,微祝曰:
赤爐丹氣,圓天育精,剛以受柔,炎水陰英,日辰元景,號曰大明,九陽齊化,二煙俱生,凝魂和魄,五氣之精,中生五帝,乘光御形,探飛以虛,掇根得盈,首巾龍蓋,披朱帶青,轡烏流玄,霞映上清,賜書玉簡,金閣刻名,服食朝華,與真合靈,飛仙太微,上昇紫庭。再拜。 服月精法月初出,對月坐立任意叩齒十通,心呼:月魄曖蕭芬豔翳寥婉虛靈蘭鬱華結翹淳金清瑩艮容臺標。仍冥目握固,存月中五色流精,皆來接身,下至兩足,上至頭頂。 又令光精中有黃氣如目童,累數十重,與五色俱來入口,吞之五十咽氣,又咽液十過,叩齒十通,微祝曰:
黃青玄暉,元陰上氣,散蔚寒飈,條靈斂胃,靈波蘭穎,挺濯停器,月精夜景,玄宮上貴,五君夫人,各保母位,赤子飛入,嬰兒績至,迥陰三合,光玄萬方,和魂制魄,五胎流通,乘霞飛精,逸虛於東,首結靈雲,景華招風,左帶龍符,右腰虎章,鳳羽朱帔,玉珮金璫,騫樹結阿,號曰木王,神蕃控根,有虧有充,明精內映,玄水吐梁,賜書玉札,刻名靈房,服食月華,與真合同,飛仙紫微,上朝太皇。再拜。若天陰,可於寢室存之。山林中旦夕恒行。 拘三魂法其日夕卧,去枕,向上伸足,交手心上,冥目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存心有赤炁如雞子,從內仰上,從目中出卧,轉大覆身,變成火燒身,周匝內外,洞徹如一。覺體中小熱。叩齒三通,呼爽靈、胎光、幽精三神急住。因微祝曰:太微玄宮,中黃始青,內鍊三魂,胎光安寧,神寶玉室,與我俱生,不得妄動,監者太靈,若欲飛行,唯得詣太極上清,若欲飢渴,唯得飲徊水玉精。 制七魄法
其日夕卧,向上伸足,兩手掌掩兩耳,當使指端接交頸中。冥目閉氣七過,叩齒七通,存鼻中端有白氣如小豆,須臾漸大,冠身九重,忽又各變成天獸。兩青龍在兩目中,兩白虎在鼻兩孔中,頸皆向卧。朱雀在心上,向人口。蒼龜在左足下,靈蛇在右足下,頸亦向上。玉女著玄錦衣,兩手各把火光,當耳門。如此良久,咽液七過,叩齒七通,呼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又微祝曰:素氣九迴,制魄却姦,天獸守門,嬌女執關,鍊魄和柔,與我相安,不得妄動,看察形源,若汝飢渴,聽飲月黃日丹。 闕題凡暮卧,先存泥丸宮赤子,字三元先,一名帝卿;赤衣。絳宮真人字子南丹,一名中光堅;赤衣。丹田宮嬰兄,字元陽子,一名谷下玄。黃衣。凡六人。頭並如嬰兒,有金光玉色。又存臍中命門玄闕生宮大君,著朱衣,巾紫蓉冠,手執天皇象符,向外坐。三魂神侍側。乃閉氣二十四息,心呼桃孩,字合延,三過。咽液五十過,叩齒三通,微祝曰:
胎靈大神,皇綱天君,手執胞符,首巾紫冠,黃迴赤轉,上精命門,化神反生,六合相因,形骸光澤,玉女奉身。 先存此,乃拘魂制魂。又以月朔望日夜半,朱書天皇象符於青紙上,北向左手執符,閉氣心祝曰:天帝玄書,皇象靈符,以合元氣,運精反胎,萬年嬰孩,飛仙天樞,生宮大神,披丹建朱,首戴紫蓉,與我同謀。服畢,再拜。但於所寢牀上服之。行列紀事一十八年,乘華三素,飛行太空。 上清握中訣卷上竟
 
 
 
 
 
 
 
 
 
 
 
 
 
 
 
 
 
 
 
 
 
 
 
 
 
 
 
 
 
 
 
 
 
 
 
 
 
 
 
 
 
 
 
 
 
 
 
 
 
 
 
 
 
 
 
 
2:41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1)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上清握中訣【卷中】
上清握中訣【卷中】 守玄丹法  其月一日、三日、七日、十一日、十五日夜半,所存即與三一同法。其常日夕,當依今事。其暮夕靜寢,去諸思念,先存北極辰星,出一紫氣如弦,來下入玄丹宮,須臾滿宮溢出,外匝身,通洞與紫氣合體。又存日忽飛來入宮,在紫氣中晃晃然,乃存上清中黃太一真君,從北極紫氣中,來入日中坐,服色名字把執,悉如前。因三呼位號名字。忽存我入在太一前,再拜稽首,問道求仙。因乃咽紫氣三十過,咽液三十過。又存北斗魁中,出一赤氣如弦,直入來玄丹宮。於是真君與我,共乘日入行赤氣道中,上詣魁中寢,注想令分明,於是仍以寢,即有真感。其非夕時,亦當但存太一在玄丹宮,并出紫氣以繞身,及咽之也。若聞耳嗚,錯手掩耳,祝曰:赤子在宮,九真在房,請聽神命,亦察不祥,太一流火,以威萬凶。手指耳門七過,覺面熱者佳。若項間色色寒者,惡氣入,當急卧,臨目存玄丹太一真君,以火鈴煥而擲之,令惡炁即出耳外,火光亦隨之炯炯,以照映一身,良久平復。凡諸聞見不吉,並精存真君,以求救護,則萬凶不干。 大靜法  守一之人,每以甲午、甲辰、甲寅日夜半,掃除靜寢之庭,亦可作壇方一丈,障四面布席,燒香向北再拜,平坐按手,臨目存三宮三一如法。又存三素雲氣,各在宮中,三人在氣中,三素者紫青絳衣,次重杳之。因仰視北斗,存紫氣從魁中出,如弦直,來入口,分注三宮。於是三一、三卿及我,乘三素雲忽出,共乘紫氣上登斗魁,因乘三素,度入北極中,見紫房玉階天官序列,太一帝君巾紫晨冠,龍錦鳳衣,向南坐,我等七人登階,北向拜求,乞飛真長生之道。良久自忘,如在天上久久,乃密起還寢。陰雨可於寢牀存之。 上建日平旦,向王平坐,閉氣臨目,內視三官三一、三卿如法。乃存忽出在我前對坐,我乃心起各再拜,令如見,乃心祝曰:  天尊三帝,守某命門,出游虛中,六氣玄分,養我五神,正我三魂,五藏自生,長生飛仙。又存從虛中忽還三宮,如法而住,乃咽液三十過。久行之,當夢見金玉白烏諸物,見一之漸也。 上除日夜半,密起向北,仰視北斗內像輔弼之形,忽見三一、三卿,從輔星中出來,下入三宮中,仍還室,更閉氣,臨目內視,精思如法,良久,微祝曰:
太上天輔,三帝所遊,三卿從胥,與真合俱,下入我身,安寂坐無,吐精灌形,魂魄和濡,使我飛仙,雲車行浮。咽液二十七過。 每開日夜半,起坐東向,去巾,亦可解髮,更梳結之,臨目內視,微呼曰:
上元三真,真中嬰兒,散髮開煙,上通天台,泥丸堅凝,與天同時,使我飛仙,交行洞臺。咽液十九過,乃巾而卧。更存三一宮中呼氣三十過,我亦自呼氣三十過,當覺令身中薰薰熱,則和魄凝魂之驗。
月初出,向月再拜,存月白光十芒,來接我身,洞照三宮,乃心祝曰:
太陰玄精,明月夫人,初生流光,照我三宮,神仙上飛,高遊八方,所向所願,皆與福中。亦可再拜。
臨食初就食,皆先正心,臨目想三一各於其宮,遙共歆饗畢,乃食。食畢,心祝曰:
百穀入胃,與神合氣,填補血液,尸邪亡墜,長生天地,飛登玉闕,役使六丁,靈童奉衛。 中斗卻惡守一,出入行住,恒存北斗覆頭,柄指前,令天關去面七尺,如此百邪凶氣不敢干犯也。尋此要訣,亦可兼作飛步祝曰:  吾是天目,與天相逐,精若電雷,明曜八域,徹視表裹,無物不伏。 吸火鍊形,夜臨目向火,口吸取火光,咽之無數,存覺身匝體,洞然如火,良久乃止。三年行之,能入火坐。此赤將子鍊形法。 朝太素正月九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四月六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三日、八月二日、九月一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二日,夜於寢靜室,北向再拜,稽首跪曰:   謹啟太上大道高虛玉晨太素紫宮,八靈三元君、中央黃老元英白元、太帝五老高真上仙、太極黃精三皇玉君,大洞三景弟子某甲,謹以告日之夜,天關九開之間,上聞太上玉皇真君,乞得長生世上,壽無億年,時乘黃晨綠蓋龍轅,上諸紫庭,役使萬神,侍衛四明。畢,勿令人知。云施行太丹隱書,存三元洞房者,此謂修先進之法,非關三一,乃諸訣法。若未行此道,謂亦不得用此拜請,而此日是月中吉辰。宜為諸善事。  朝玉晨
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五月九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十二日,平旦日出時,北向再拜,自陳本懷所願畢,咽液三十六過。云此日太上大道玉晨君,登玉霄琳房,四眄天下有志節遠遊之心者,是故令拜請。先應呼位號,如朝法,云糞土小兆某甲,乞願云云也。若雨雪,可於靜室中啟請畢,更再拜,仍長跪咽液止。  朝青君
丁卯日,日出,向日再拜請乞。九月後正月前日出,同其方。可因此以服日精。此日東海青童,登方諸東華臺四望。按方諸在會稽東,小近南,著則應對乙地。若夏月,日出東北,便不得正向日,存拜東華所在啟請。若請乞畢,又再拜,乃修日事,受者但吸服霞精,而九咽之。  精思常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十日,夜於寢室,存思洞中訣事,燒香念真,精苦勿眠。如有所待兼慎,於其日益善。云修洞訣者,其日衛經玉童玉女,將太極典禁真人,來於空中觀察善惡。故令謹慎,勿為他事,唯營道務,修諸善法也。  惡夢若遇惡夢覺,以左手捻人中二七過,啄齒二七通,微祝曰:大洞真玄,張鍊三魂,第一魂速守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節度,速啟太上三元君,向遇不祥之夢,是七魄遊尸來俠邪源,急召桃康護命,消滅惡津,反凶成吉,生死元緣。畢,又卧,必獲善應。云數遇惡夢者,一曰魄祆,二曰心試,三曰尸賊。故令厭消,則受閉三關之下,反凶為吉也。  善夢若遇善夢,卧覺當摩目二七過,叩齒二七通,微祝曰:
太上高精,三帝丹靈,絳宮明徹,吉感告情,三元柔魄,天皇授經,所向諧合,飛仙上清,常與玉真,俱會紫庭。此善惡二夢祝法,出太丹洞房事。若未受此經,不敢朝拜所求,而行此二夢祝,謂非當也。   夫夢惡者,明旦當啟太上,以正魂魄,折除不祥。當朝拜,仍啟乞首謝除之。枕麝香一具於頸間,辟水注之氣,絕惡夢也。若每夢塚墓及亡者,卧覺,正向上三啄齒,而祝之曰:
太元上玄,九都紫天,理魂護命,高素真人,我受上法,受教太玄,長生久視,神飛體仙,塚墓永安,鬼訟塞姦,魂魄和悅,惡氣不煙,遊魁莫覬切罔象,敢干我神,北帝呵制,收氣入淵,得籙上皇,護奏玉晨。如此者再祝,祝又三叩齒。云此北帝秘祝。凡得諸惡夢不祥者,可皆按此法。有心者並可行之。 夜卧覺,常更急閉目,叩齒九通,咽液九過畢,以手按鼻之邊,左右上下數十過,微祝曰:
太上四明,九門發精,耳目玄徹,通真達靈,天中之臺,流氣調平,嬌女雲儀,眼童英明,華聰艮朗,百度眇清,保和上元,徘徊九城,五藏植根,耳目自生,天臺鬱素,柱梁不傾,七魄澡鍊,三魂安寧,赤子携景,輒與我并,有敢掩我耳目,太上當摧以流鈴,萬凶消滅,所願必成,日月守門,心藏五星,真皇所祝,群響敬聽。畢,又咽液九過,摩拭面目令小熱,以為常。卧覺,輒按祝如此,勿失一卧也。云此是真人起居常行之道,恒坐卧為之,令耳目聰明,面有童顏,制魂鍊魄,却辟千魔也。 夜卧覺,存日象在,疾手中握之,使日光赤芒從臂中逆至肘腋間,良久,日芒忽變成火以燒臂,使內外通匝,洞徹良久,乃陰祝曰:四明上元,日月氣分,流光煥曜,灌液凝魂,神火散景,盪穢鍊煙,洞徹風氣,百邪燔然,使得長生,四支完全,注害考鬼,收付北辰。畢,存思良久,放身自忘。云患手風者如此,若頭面餘處風氣,亦各隨其處,依此法燒祝之。 常以生氣時,咽液二七過,按體所痛處,向王而祝曰:
左玄右玄,三神合真,左黃右黃,六華相當,風氣鬼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澤,上下宣通,內遣水火,外辟不祥,長生飛仙,身常休彊。畢,又咽液二十七過。常如此,則無疾。云又當急按所痛處三十一過,如此則向疾急按而祝,祝畢,又作數次乃止。此痛處亦當無指的所在也。 手臂不援者,先以一手徐徐按摩疾臂,良久畢,乃臨目內視,叩齒咽液三過,正心微祝曰:
太上四玄,五華六庭,三魂七魄,天關地精,神府營衛,天台上明,四支百神,九節萬靈,受籙玉晨,刊書五城,玉女侍身,玉童護命,永齊二景,飛仙上清,長與日月,年俱後傾,超騰昇仙,得整太平,流風結痾,注鬼五飛,魍魎塚氣,陰氣相凌,徊我四支,干我盛衰,太上天丁,龍虎曜威,斬鬼不祥,風邪即摧,考注匿訟,百毒隱非,使我復常,日月同暉,考注見犯,北辰收摧,如干明威。云此是北帝曲折祝,諸有曲折者,皆用此法。自不能按,亦可令人按,而己猶內視咽液,啄齒祝之,行之百過,疾消除也。
夜卧先急閉目,東向,以手大指後掌,各左右按拭目就耳門,使兩掌俱交會於項中三九過,存目中各有紫青絳三色氣,出目前,乃陰祝曰:
眼童三雲,兩目真君,英明注精,開通清神,太玄雲儀,靈嬌翩翩,保利雙闕,啟徹九門,百節應響,朝液泥丸,身昇玉宮,列為上真。畢,咽液五十過,乃開目。以為常坐起可行之,不必夜,要當以生氣時。云行此一年,耳目便清明。久為之徹視千里,羅映神靈。如此則非必夜卧,從子時後至日旦中,有暇便為之,要當常東向也。 中暮咽液三九過,以手急陰按天真,在兩眉內角。山源,鼻下人中小入各裹。華庭,在兩眉下凹中。陰數三九過,按而祝曰:開通天庭,使我長生,徹視萬里,魂魄反嬰,滅鬼卻魔,來致千靈,上昇太上,與日合并,得補真人,列像玄名。云令人致靈徹視,杜遏萬邪。如此亦可以次各按,亦可一時俱按,就按中行祝之。 恒以手按兩眉後小穴中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兩目下顴上,又以手旋耳行三十過畢,輒以手逆乘額三九過,從眉中始,上行入髮際中。口傍咽液多少無數,頭四面亦以兩手乘之,順髮就結,唯令多。都畢,乃以指按目四眥二九,覺令見光分明。勤而行之,唯令數無時節也。行之一年,可夜書,久為之,得見百靈。此道出太上寶神經中,已成真人猶不廢之。如此無拘時節,有暇便行。
面上常欲兩手摩拭使熱。卧起先以手巾帛,拭項中四面及耳後,皆使溫溫然。又順髮摩頭,又摩掌以治面目。謂先摩切兩掌令熱,乃以拭面,又順髮向結,兩手更互摩之。都畢,咽液三十過。 卧起當平氣正坐,先叉兩手,乃度以掩項後,因仰面使項與手爭三四過,仍屈動身體,伸手四極,反張側掣,宣播百關,為之各三。謂此精景按摩法,使精和血通,風氣不入,久行之,不死不病。 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兩訾,閉氣為之,氣通輒止,吐而復始。恒行之,眼能洞觀。耳欲數按抑其左右,令無數。鼻亦欲爾。又常以手掩口鼻,臨目微氣,久時手中生液,追以摩面目,使人體香。 坐常欲閉目內視,存見五藏腸胃,久行之,自得分明。常欲閉目而卧,安身微氣,乃內視遠聽四方,令我耳目注萬里之外,精心為之,乃見百里外事,亦恒聞金石絲竹之聲。初雖無髣髴,久久誠自入妙。謂初先起一方,從近而遠,百里千里萬里竟,更一方始,都褊,又存令通無隔礙也。 櫛頭理髮,當向王地,櫛髮之始,微祝曰:
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右為隱月,左為日根,六合精鍊,萬神受恩。畢,咽液三過。 澡洗時,常存六丁,令人所向如願。六丁各隨其旬,亦應向其方面。當數沐浴,浴不患數,患人不能耳。盪鍊尸臭,而真炁來入。每至甲子,當沐,不爾當以幾月旦,使人通靈。若履掩穢及諸不爭處,當洗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葉十兩,桃皮削取白四兩,以清水一斛二斗,煮令一沸,適寒溫,以浴形,即萬殗消除也。謂若浴者益佳,但不用此水,以沐浴鍊形之素漿,正宜以浴耳。如便不得以此汁沐頭,更別依常沐法也。又云世間符水,祝漱水含之,近術皆莫比於此方也。如此亦許有符水別法。正一道士乃自有常用,而八吏六甲,別有一符水,於解殗為勝。今輒附疏於此,幸可兼用之。朱書白紙,如此已著清水中,向王,左手執水器,右手執一劍,叩齒三通,噓水祝曰:
百殗之鬼,速去萬里,不去斬死,西方白童子。輒以劍三叩器邊,又祝又叩齒,凡三過止。因取水漱口,自身他身及穢處,所殗便解,不必須浴。 服仙藥,常向本命服畢,勿道死喪凶事,犯傷胎神,徒服無益。臨食上,勿道死事,勿露食物,來衆邪氣。食欲向本命及王氣。 上道法布衣不假人,車服牀寢不共之也。坐卧室宇當令潔爭,則受靈氣,不爭則受故氣。故氣之亂室宇者,所為不成,所作不立。一身亦當數洗浴澡潔,不爾仙道無冀。沐浴不數,魄之性也,遠魄反真,是鍊其濁穢,魄日亡矣。數沐浴,常存六丁,令人所向如願。慎勿道學,道學鬼犯,人亦不懼,立使人病,是體未真故也。 凡寫經書,當恒燒香左右。凡精思,皆燒香於左右。性躁暴者,一身之賊病,每事皆當柔遲,而盡精潔之理。   夫欲學道者,皆當勿令人知見所聞,每事盡爾。   存日在心法
以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九日,夜半,存日從口入在心中,照一心之內,與日共光,相合會良久,當覺心暖,乃祝曰:
大明育精,內鍊丹心,光輝合映,神真來尋。咽液九過。又云:行之務欲數,不必拘此數日,可夕夕為之。云是太虛赤君內法。  服日月象法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一勿廢。云書作日月字而服之,不說早晚,今可併朱書青紙作日字,方九分,剪為數千,每平旦東向,左手執,存為日形光芒如法,乃吞入,令住心中,因叩齒咽液各九過。女應以黃書月象,右手執服之。云是東華真人法。  服日芒法日月摹別服真形,在《隱訣》中平坐臨目,直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錢,赤色,紫光九芒,從心上出喉,至齒間,未出齒而迴還胃中。良久,存見心胃中分明,乃吐氣漱液,服液三十九過止。一日三為之。此當以平旦東向,日中南向,哺時西向。  服月芒法夜存月在泥丸中,黃色,有白光十芒,亦未出齒而迴入胃。按此亦應一夜三為之。當以亥子丑時,月徑一寸,在丹田宮,其十白芒流下口中,咽入喉,到胃,令白光照徹,亦應吐氣服液三十九過,卧存之亦可。此西城王君說東華中法,令日月常照身中,則鬼元藏形。行此不止,保見太平。  服三氣法
常以平日一向日,臨目存青氣、白氣、赤氣,各如線,從日下來,直入口中,挹之九十過,自飽便止。此當一吸輒一咽,令三炁入藏府。分流貫澈,數畢炁歇。云此童初范監幼仲,受高元君太素內景法,事鮮而易驗。  服霧法當以平旦,於靜寢之中,坐卧任意,先閉目內視,髣髴如見五藏,因臨目口呼,出五色炁二十四過,使目見五色氣相纏遶,在面上鬱然,乃又口內此五色氣五十過畢,咽液六十過,微祝曰:
太霧發暉,靈霧四遷,結炁宛屈,五色洞天,神煙合啟,金石華真,藹鬱紫空,鍊形保全,出景藏幽,五靈化分,合明扇虛,時乘六雲,和攝我身,上昇九天。畢,又叩齒七通,咽液七過,乃開目。此含真臺主,女真張微子所受東華法。按此是五藏出炁,而云服霧者,當以所呼出二十四炁,是藏炁,藏氣因與外天地霧炁和合來入,故頓納五十過也。
守玄白法
常平旦,坐卧任意,存泥丸中有炁氣,心中有白氣,臍中有黃氣,三氣俱出,如小豆,漸大,纏繞合共成一,以覆身,因變成火,火又燒身,使內外洞徹如一。旦行至日中乃止,於是服氣一百二十過,都畢。云此杜廣平所受,介琰胎精中景黑白內法,却辟萬害,長生不死,先禁房室,及一切肉五辛味,行之三十年,遁形隱身,日行五百里。   服開心符法每開日,及月旦、十五日、二十七日旦,向王朱書,再拜,祝曰:  五神開心,徹聽絕音,三魂攝精,盡守丹心,使我勿忘,五藏遠尋。 畢,乃服符,服畢,咽液五過,叩齒五通,勿令人見。云此王君所說,明堂內經開心辟志符,當以朱書白紙,預畫十許,乃各以其日,左手執符,拜服之。  過邪大祝每經危臉之路,鬼廟之間,諸有疑難之處,當先反舌內向,咽液三過,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捻鼻孔下,中鬲內際,三十六過,於按中陰數,勿舉指許。叩齒七通,進手心以掩鼻,臨目微祝曰:
朱烏凌天;神威內張,山源四鎮,鬼精逃亡,神池吐炁,邪根伏藏,魂臺四明,瓊房零琅,玉真巍峨,坐鎮明堂,手揮紫霞,頭建晨光,執詠洞經,三十九章,中有辟邪龍虎,截嶽斬崗,猛獸奔牛,銜刀吞鑲,揭山鐘天,神雀毒龍,六領吐火,啖鬼之王,電堵雷父,掣星流橫,梟磕駮灼,逆風橫行,天禽羅陳,皆在我傍,吐火萬丈,以除不祥,群精啟道,封落山鄉,千神百靈,併手叩顙,澤尉捧燈,為我燒香,所在所經,萬神奉迎。 畢,叩齒三通,乃開目去手。云此出大洞高上大祝法,使天獸來衛,千精震伏。  酆都大祝
先臨目存見五藏,令具,叩齒三十六下,乃祝曰:四言輒一啄齒為節。
天蓬天蓬,九元殺童,五丁都司,高刁北公,七政八靈,太上浩凶,長顱巨獸,手把帝鐘,素梟三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紫炁乘天,丹霞赫衝,吞魔食鬼,橫身飲風,蒼舌綠齒,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禦凶,天騶激厲,威北銜鋒,三十萬兵,衛我九重,辟尸千里,去却不祥,敢有小鬼,欲來見狀,钁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裂血,北斗然骨,四明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 畢。若白日冥夜,及困病得祝,為恒祝之。鬼有三被此祝,眼睛爛而死。云此酆都北帝秘祝,中皆斬鬼之司名,秘密則為用。世人得此祝,恒能行,便不死之道。  六宮名祝暮欲卧時,先向北微祝曰:吾是太上弟子,下統六天之宮,是吾所部,不但所部,乃太上之所主,吾知六天門名,是故長生,敢有犯者,太上斬汝。第一宮,名為紂絕陰天宮;以次東行,第二宮,名為大殺諒事宗天宮;第三宮,名為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宮,名為恬照罪炁天宮;第五宮,名為宗靈七非天宮;第六宮,名為敢司連宛屢天宮。 畢,啄齒六下,又祝呪三過止,乃卧辟諸鬼邪之氣。云此定錄所告,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宮門者,則百鬼不敢為害。  酆都頌
項梁城,作酆宮頌曰:
紂絕標帝晨,諒事遘重阿,炎如霄中煙,勃若景耀華,武城帶神鋒,恬照吞青河,閶闔臨丹井,雲門鬱嵯峨,七非通奇蓋,連宛亦敷魔,六天橫北道,此是鬼神家。夜中微讀之,能辟鬼。此皆六宮門名,故鬼亦畏之。武陽與武城為異,今但各隨所用而呼之。 又夜行當啄齒,啄齒亦無止限,數殺鬼,邪鬼常畏啄齒聲。若兼之以漱液祝說,益佳。仙方云:常吞液叩齒,使人反少。 世間下士惡彊之鬼,多作婦女,以惑試人。若遇此者,便閉氣,思天關之規,衡輔之星,具身神,正顏色,定志意,熟視其眼中童子。 闇濁不明者,則鬼試也。急存七星在面前,亦可在頭上,以却之。宜用七星天目祝,並存洞房明堂,日月反規丹,太一真君,亦可用天蓬、朱烏諸宮也。 若眼中明徹及方者,仙道人也,便拜請之。不悟真,為試不過。若遇邪而謂真人,亦試不過。深宜慎之。 服神藥,勿向北亥。子日勿唾。出沈羲口訣。  道士結頭理髮,及飲食施為,履屐枕褥,皆勿令非道者見而干犯之。出陳世安口訣。
服食藥物,尤不欲食蒜,及石榴子,豬犬肉。出黃元君口訣。
服食,勿食含血物,一切肉,敗人功耳。出程偉妻口訣。求仙,不欲見死屍,唯父母師主,不得不親臨致哀耳。出李少君口訣。求仙者,勿以三月九日、六月二日、九月六日,十二月三日,與女子相見。此日男女三尸出於目中,更相招引禍害。往來入室,斷隔為善。出劉綱妻口訣。求仙,勿與女子交接,一交輒傾一年之藥勢。出東海小童口訣。
道士有疾,當閉目內視心,使生火以燒身令盡,是痛處皆存火燒之。出鳳綱口訣。
學道,勿言有道,夜閉目,存眼童子在泥丸中,令內視身神。出東陵聖母口訣。
暮卧,存日在額上,月在臍上,辟萬邪千鬼。出青牛道士口訣。
入山,未至山百步,先却百步,反足乃登山,山精不敢犯。出呂恭口訣。
行經靈廟間,存口中有真人,字赤靈丈人,侍以玉女二人。一女名花正,一女名攝精,丈人著赤袍,玉女黃衣。乃叱咤曰:廟中鬼神速來,使百邪詣赤靈丈人受斬死,衆邪却千里。此三天前驅捕鬼之法。樂巴口訣。 此後應入三皇青胎卷中所用符事,又禁山符中事,並未撰。 上清握中訣卷中竟
 
 
 
 
 
 
 
 
 
 
 
 
 
 
 
 
 
 
 
 
 
 
 
 
 
 
 
 
 
 
 
 
 
 
 
 
 
 
 
 
 
 
 
 
 
 
 
 
 
 
 
 
 
 
 
 
 
 
 
 
 
 
 
 
 
 
 
 
 
 
 
 
 
 
 
 
 
 
 
 
 
 
 
 
 
 
 
 
 
 
 
 
 
 
 
 
 
 
 
 
 
 
 
 
 
 
 
 
 
 
 
 
 
 
 
 
 
 
 
 
 
 
 
 
2:40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上清握中訣【卷下】
上清握中訣【卷下】 蘇君傳行事訣人頭有九宮,兩眉間上却入三分,為守寸。有青房、紫戶,二神居之。一寸為明堂宮,有明童真官、明鏡神君、明女真官,三人居之。二寸為洞房宮,有無英,黃老、白元,三人居之。三寸為丹田泥丸宮,有上元赤子、帝卿二人居之。四寸為流珠宮,流珠真神居之。五寸為玉帝官。玉清神母居之。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上清真女居之。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宮。太極帝妃居之,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太乙真人居之。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宮。太上君后居之。凡一頭中有九宮,並各方一寸。其玉帝、天庭、極真、太皇四宮,皆雌一之宮,其經當傳已成真人。其餘五宮已行世,而流珠經尚未見。    守一法,立春日夜半,東向平坐,閉氣臨目,握固兩膝上,先存守寸中,左有絳臺,臺中有青房,房中有神,著青衣。名正心,字切方。右有黃闕,中有紫戶,紫戶中有神,著紫衣。名平靜,字法王。手並執流金鈴,仍三呼其名,微祝曰:紫戶青房,有二大神,手把流鈴,身坐風雲,俠衛真道,不聽外前,使我思感,通利靈關,出入貞利,上登九門,即見九真,太上之尊。 次存明堂中,左有明童真官,名玄陽,字少青。中央有明鏡神君,名照精,字四明。右有明女真官。名微陰,字少元。頭形並如嬰兒,著綠錦衣,腰帶四赤玉鈴,口銜赤玉鏡,長跪坐向外,口並吐赤炁,貫我身令匝,及閉目微咽之。又使嗚玉鈴,聲聞太極。吐鏡赤光萬丈,須臾赤炁繞身,變成火,燒身內外,同光如一,因三呼名字,叩齒九通。若飢渴,存三君口吐赤炁,灌我口,因吸咽之。若闇行,存三君口出三火光,以照前。若處危難。亦存三君嗚玉鈴,煥而擲之。 次存洞房中,左有無英君,著芙華冠,御紫晨蓋,佩流金鈴,向外坐,乃微祝曰:
三元英炁,太玄紫晨,黃闕金室,中有大神,華冠紫蓋,龍衣虎文,出丹入虛,呼陰召陽,天道有真,名曰無英,扶我生我,與我長存。 又存右有白元君,著黃辰華冠,龍文衣,佩神虎符,向外坐,乃微祝曰:太上神精,正當神門,龍衣虎帶,黃辰華冠,把籍持書,是為白元,與我俱遊,上到陽關,周遊九清,還安黃房。此洞房法。 又常以夜半後生炁時,按手兩膝,閉炁冥目內視,咽液百二十褊,存無英君,服色祝說如法。又以日出,東向再拜,閉氣冥目內視,咽液百二十過,存白元君,服色祝說如法。又以甲子日夜半後,被髮傅粉,按手兩膝,服氣咽液百四十過,乃呼二神名字。耳想聞,如人應聲,或有誦經音,則是感應。 立春東向,立夏南向,立秋西向,立冬北向。春分日夜半,正坐東向,冥目存北斗星下紫氣,大如弦,從上直注我前,令三一、三卿及我,合七人,我在中央,並覆匝,七星杓指前,鴈行,共乘紫氣,上登陽明星,入中共坐,並吞紫氣三十過畢,乃悉更綠紫炁來下,還入三宮中。精思存之。心祝曰:三尊上真,太玄高神,陽明主春,萬童開門。丹元主夏,朱紫合煙,陰精主秋,天威六陳,北極主冬,萬邪塞姦,五土季王,戊己天關,所摧皆滅,所向莫干,鍊我七魄,和我三魂,生我五藏,使我得真,登飛上清,浮景七元,長生順往,嘯命千神。 夏至南向,登丹元星;秋〔分〕西向,登陰精星;冬至北向,登北極星,皆依此法。 若六月一日,或十五日,避夏至、秋分。當西南向,俱乘絳紫青黃四氣,共登天關星,吞四色氣各十過。先從絳始,以次吞。此謂五斗內法。 每建日平旦,存三一從三宮中出,坐我前,如實見之,乃小起,再拜,心祝曰:天尊三帝,守其命門,出遊雲中,六氣玄分,養我五神,正我三魂,五藏自生,長生飛仙。乃存從虛中還三宮中,咽液三十過止。 除日夜半,密起向北,仰視北斗,存三一從輔星中下來,各入我三宮中,乃還寢靜思,存而微祝曰:太上天輔,三帝所遊,三卿扶胥,與真合俱,下入我身,安寂坐無,吐精灌形,魂魄和柔,使我飛仙,雲車行浮。咽液二十過。 每開日夜半,起坐東向,去巾,亦可解之後櫛之曰。微祝曰:
上元三真,真中嬰兒,成愛開煙,上通天台,泥丸堅凝,與天同時,使我飛仙,交行洞臺。咽液十九過,乃巾而寢。更存三一、三卿,各對坐其宮,三一口呼氣三十過,我亦自呼三十褊。此建除開日存一法,亦當如前,以次從守寸始,至三宮名字畢。乃各依全法。 甲午、甲辰、甲寅日夜半,出庭露壇,上方一丈布席,燒香,北向再拜坐,按手膝上,仰視北斗,存紫氣從斗出,入我三宮中,三一、三卿與我,俱來紫氣上登北極星,恍惚亡身,如昇天之牀。見北極中紫房玉階天官序列,此七人侍帝前,對坐論道,請乞飛仙,我乃心拜。因是而還寢。北帝是上清太上也。別房在太極中耳。 次北向,存玄丹宮中紫房綠室,朱煙滿內,有太一真君,名規英,字化玄。頭形並如嬰兒,著紫繡錦衣,腰帶流金火鈴,左把北斗星柄,右把北辰綱,向外坐金牀玉帳,存令分明見之。乃又存北極星紫氣,來下入宮,滿溢出外匝身,通洞合體。又存日來入宮,在紫氣中央,曖曖然。又存太一真君,從北極紫氣中,來入日中坐。又存我忽上入,在君前對坐,心起再拜,稽首膝前,問道求仙。因吞紫氣三十過,咽液三十過。又存北斗內有一赤氣如弦,徑下三宮,太一與我,乃俱乘日行赤氣,上詣斗魁中寢。因是而寢。此法亦獨行,不必待三一也。 月一日、三日、七日、十一日、十五日者,夜半存太一真君,名字服色如前,向外坐,口吐青氣,下入我口中,隨咽之五十過止。咽液五十過,微祝曰:太上真皇,中皇紫君,厥諱規英,字曰化玄,金牀玉帳,紫繡錦裙,腰帶火鈴,斬邪滅姦,手把星精,項生日真,正坐吐氣,使我咽吞,與我共語,同宴玄丹,鍊灌七魄,和柔三魂,神靈奉衛,使我飛仙,五藏自生,還白童顏,受書上清,司命帝官,所願所欲,百福惟新。存我上入官,在太一前寢息。因此卧眠。 凡守一,日一起皆咽液三十過,存令赤色,又手拭面耳令熱。自非應存之日者,唯存三一在三宮中安坐而已,至於玄宮自多存之,勿令脫也。 若忽覺頭頸間色色惡者,惡氣入也。當急卧,臨目存玄丹宮太一真君,以流火鈴煥而擲之,令惡氣即出耳外,火光亦隨之炯炯,以照一身,良久平復也。 若忽耳嗚者,是他鬼邪欲入,故守寸三神,令耳神嬌女、雲儀,磬鐘警備也。錯手掩耳,祝曰:  赤子在宮,九真在房,請聽神命,亦察不祥,太一流火,以滅萬凶。手指耳門七過。 若臨飲食,皆先存一飲食,然後乃食畢,心祝曰:
百穀入胃,與神合氣,填補血液,尸邪亡墜,長生天地,飛登金闕,役使六丁,靈童奉衛。  常伺月初出,向月再拜,心祝曰:  大陰玄精,明月夫人,初生流光,照我三宮,神仙上飛,高遊八方,所向所願與福神中。 八節之日,朱書三元真符,平旦向王,吾服一枚畢,再拜。祝願隨意所言。朔日初服,十六日止,後節復起如初。又朱書白素錦囊,盛佩頭上。五年與真一相見。 正月朔旦,青書寶章,北向再拜吞之。又朱書白素,佩左肘。八年,三一俱來相見。以金長九寸,廣四寸,厚三分,刻書之,以封掌五獄山精神也。   赤將子鍊形法,夜臨目,向口吸取光,存燒身,使內外洞徹如火。為之三年,能入火。此周君訣。守三元真一五斗內法。精止三月,髣髴形見長生。地真守玄丹真君十四年,與太一同到七元之綱中,十六年詣上清,給玉童玉女各十八人。  茅君傳行事訣
存明堂玄真法,寢靜之室,平旦瞑目,按手膝上,日一存日,夜存月,並大如環,以對口,去之九尺。日色赤,有紫光九芒;月色黃,有白光十芒,芒直如弦,以入口。日月中有太玄上玄丹霞玉女,名纏璇,字密真。冠紫芙蓉,著朱錦帔裙,正向我面,自稱如此,因吐赤氣注我口中,我隨吐隨咽九十過,覺日月漸來薄面,玉女口亦綴我口上氣液,皆入我口中,乃微祝曰: 太霄紫真,明堂陰神,日月生精,玉女纏璇,先自靈誕,厥字密真,首巾紫華,芙蓉靈冠,身披錦帔,朱丹飛裙,出日入月,天光幽芬,口吐絳氣,灌我三元,面睹天井,柔魄制魂,玄液流行,胎精長全,五藏生華,開童反顏,監御萬靈,司命飛仙。 存玉女口津液注我口,漱滿咽之,九十過止。若不得服時,當存二景還明堂中,日左月右,令光輝與目童合映。 又以月旦日、本命日,夜半東向,朱書陽符青紙上,黃書陰符青紙上,乃臨目存日紫光,月黃氣,在明堂中,明洞一身,以左手執陽符,閉氣心祝曰: 二景流精,光映某形,左迴日華,右掇月英,混合二氣,灌溉三田,飛霞玄映,保固靈根,使某長生,天地同存。 服之畢,再拜,又右手執陰符,閉氣祝曰: 黃氣陰華,陽精洞鮮,五神柔鍊,三左固津,二景輝煥,流霞灌真,陰陽通氣,迴黃注丹,舉體遁變,上昇帝官。 服之畢,再拜。行玄真之道五年,即感太玄玉女下降,任人役使,通靈致真,體生玉映,役命萬神,上昇玉房。 王君傳行事訣
生氣時,坐卧任意,叩齒九通,陰祝曰:
東方青牙,紫雲流霞,三素徘徊,玄霜玉羅,服食晨暉,飲以朝華。舌舐接上唇外,取津咽液三十過。
次叩齒九通,祝曰:  南方朱丹,霞暉太微,九道絳烟,散布景輝,服食靈晨,飲以丹池。舌舐接下膺外,取津咽液三十過。 次叩齒九通,祝曰:  西方明石,飛霞金液,服食太明,素雲之精,飲以玉液,神華啟靈,使我登虛,上昇高清。舌舐上唇內,取津咽液三十過。 次叩齒九通祝曰:  北方玄滋,慶靈啟胎,綠霞敷晨,紫蓋蒼旗,服食丹華,飲以瓊飴。舌舐下曆內,取津咽液三十過。 次叩齒九通,祝曰:  戊己之元,黃素五雲,四霞紫觀,八景九晨,分一明激暉,七曜靈尊,和精灌氣,服食中元,琳華龍胎,飲以醴泉。舌漱滿口中,齒舌間裹通匝,取津液,隨咽之四十過。夜半後皆可行。  魏夫人傳行事訣
暮燒香,讀《黃庭內景經》一通。別有經訣一卷。旦夕朝靜法,常行事,不須疏。本命、甲午後,數得九十日,是甲子,凡二日,平旦入靜燒香,北向朝太微帝君,微祝曰:  糞土小兆男生姓名,謹稽首再拜,朝太微天帝君玉闕紫宮前,當令某長生神仙,所欲所願,萬事成就,司命紫簡,記在玉皇,得為物宗,登仙度世。再拜。 正月一日後,數一百八十二日,夜半入靜燒香,朝太上玉晨大道君,跪微祝曰:  姓名小兆,謹稽首再拜太上高聖君瓊闕下,乞得告下司命,記籍長生,所向所願,萬物自成,神仙飛仙,得宴九天。再拜。列此三事,皆先潔齋一日,別衣服,先朝靜,然後為之。   凡入靜,皆先潔口閉氣。入戶,先前右足著,前進左足併,乃得趣行耳。出戶,勿反顧之,漱口而退。讀《黃庭》萬褊,則自見五藏,長生不死。行此三朝法,使人無疾戹,不死。十八年昇仙。   修行寶神訣掌摩兩掌令熱,以拭面,使匝熱。令有光澤,皺斑不生。出《太素丹景經》。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夜半存日象從口入,在心中,照心內光明,祝曰:  太明育精,內鍊丹心,光暉合映,神真來尋。咽掖九過。亦可日日行之,不必此四日也。使人開聰明察,體生金澤。出太上消魔經。 卧起平坐,先收兩手,乃度以掩項,仰面與爭三四過,乃屈動身體,伸手四極,反張側掣,宣搖百關三過。出《太上洞精景經》。 恒以手按兩眉後小穴中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目下顴上,又以手旋耳行三十過,又以手從眉中逆乘額上,行入髮際三九過。內存赤子日月雙明,上元歡喜,口傍咽液。使理開血散,皺麭不生,久為之,徹見百靈。右出裴君說《寶神經》。 上清握中訣卷下竟
 
 
 
 
 
 
 
 
 
 
 
 
 
 
 
 
 
 
 
 
 
 
 
 
 
 
 
 
 
 
 
 
 
 
 
 
 
 
 
 
 
 
 
 
 
 
 
 
 
 
 
 
 
 
 
 
 
 
 
 
 
 
 
 
 
 
 
 
 
 
 
 
 
 
 
 
 
 
 
 
 
 
 
 
 
 
 
 
2:3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12/17
仙學修煉法~止漏功
本文摘錄自~《仙學詳述》-作者:田誠陽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簡體文>
仙學修煉法~止漏功
止漏,即防止漏精。(筆者注:又稱漏丹,遺精,走精,道解,走失,漏炁等。)此事在練氣功人看來可以忽略不談,或者缺乏良方;若在修煉的人應當制止,而且方法很多。修煉無漏、定力高深的有道之人,則毋須練習防漏之功。入室修煉或修為尚淺的人士則須習此功,以護持命寶,否則藥物走失,鼎內失去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故不可不防之。不學修煉,已有家室的人士,亦可修習此功,以強健體魄。
漏精之事,有生理關係和病理關係之不同。青年人半月一次,中年人一月一次,這些都是一般人生理上常有的現象,不能算是病態。如果一星期出現數次之多,或性交無力、早泄、滑流不禁、流白者,才算是病態,應當趕緊治療,否則身體永無健康之可能。
漏精和神經衰常常聯系在一起,互相影響。因為神經衰弱,生殖器缺乏控制能力,所以常患走失;因為泄漏太多,神經缺乏滋養之源,導致更加衰弱。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漏精如果不能治好,神經衰弱也不會改變。所以初學道家修煉築基的人士,應當懂得如何防止漏精。
練習氣功,有的也能治癒遺精,但是有時亦不起作用,假使做得不好,遺精反而加劇。惟有這裡講述止漏功,簡便易行,而且人人可學,學必有效。
此法要在床上練習,或在墊子上面亦可。如果在床上,應當是以硬板床為好,如鋼絲沐、席夢思、沙發床等太軟不利於煉功。如果修煉打坐,也是以硬板床為宜。
止漏功法,專門鍛煉腰腎和精竅部分,每天應當堅持做兩次。一次可在晚上睡覺前,尚未躺下的時侯;一次可在早晨醒來,將要起床 尚未下地之時。
開始練習之時,坐在床上;為了練習方便也可以坐在枕頭上面。兩腿向前平伸,不要彎曲,腳尖向上,自腰身以上,身體挺直,兩手心向下,搭在兩膝蓋上面,此為預備姿勢,然後按照以下三個動作依次練習。
1.      兩手握拳,拳心向上,然後將兩拳縮回,緊貼於左右肋下,肘尖盡量但向後方。
2.      再把兩拳放開,掌心朝天,從兩耳旁邊,向上一直托起,好象托著很重的東西一般,但是不要使硬勁。兩臂伸直,不要彎曲,慢慢托至頭頂,使兩手十指相對,手背向下覆蓋頭頂。同時抬起頭來,兩目上視,仰觀兩手背。
3.      再低頭彎腰,同時由兩臂向上直伸的姿勢,繼續使兩臂向下向前直伸,動作要慢,手心向下,用手指趾尖去碰腳趾尖。開始搆不到沒關係,但是要努力去搆。
4.      最後回復到身體正坐,兩手搭膝的正確姿勢。至此第一遍功法完畢。第二遍仍按照以上序煉習。
開始煉功,以每次做十遍為度,可以多練習幾天,等到練熟了以後,就每天增一遍。做到兩個月以後就已經增加到六十遍,加上最先前的十遍計算,就是七十遍。如果身體衰弱,氣力不夠,練習七十遍感覺疲勞,也可以減少遍數,或煉五六十遍,或三四十遍都可以,但至少每次要做三十遍才行,不能太少,太少則無以保障功效。動作的速度宜慢不宜快,切記不要使硬勁,而以柔和圓轉為好。一分鐘保持練習三到五遍,六分鐘至十分鐘練習三十遍。
煉習止漏功法,有一點要特別注:當做到第三個動作,低頭彎腰,手指去搆腳趾之時,兩腿應當伸直,膝蓋綳緊不要彎曲。一般人沒有做過此類練習(柔軟操拉筋壓背),這時如果兩腿伸直往往會搆不到腳趾,距離數寸之遠,很難再往前伸。不過這一點也沒關係,只要每天依此法練習,總有一天能夠做到的。
正當低頭彎腰,手指尖去搆腳趾尖之時,兩腿如果十分蹬直,沒有絲毫的彎曲,後腰部位以及兩腿彎的筋必定感覺酸痛,腎囊後肛門前之間必定拉緊,會陰部位必定產生磨擦。這樣做的效果,不用加意念去想,自然就能達到止漏的神奇證驗,功到自然靈。
開始練習,感覺腿筋發酸,可以忍耐一點,不可畏難而退,但是又要循序漸進,不可違背自然。每次無論遍數多少,練完之後,都要閉目養神,兩手搭膝,在在床上靜坐三十分鐘,或者時間再長一些更好。靜坐法可以采取前面所講的築基靜功練習。煉完靜坐,才可以睡覺或下床。
止漏功法不儘能夠治療夜夢遺精,就是比起遺精更嚴重的如白昼滑精、性交早泄,陽莖無力等病症,也能夠功到自除。如果已經結婚的男子,在家練習此功法,則應當分床獨臥,禁止房事三個月(如果時間再多個月效果更好)。否則,今日還未把精竅關緊,明天又匆匆打開,這樣永遠無法保障功效。
另外,還有呼吸內部之升降,意念控制之導引,都是身體內部事情,如果能夠配合外部動作同時進行,效果更大更快,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做到緊閉漏泄之門。但是因為具體做法精細複雜,在紙上難以寫得清楚,而且初學之人難以做到準確,不準確就會出問題,如今為保障功效起見,所以此處暫且不談。普通患有漏泄之人,僅做外部的動作已經夠用,不必再加呼吸和意守的方法,自然就能成功。如果每天兩次不間斷地去做,等做到兩三個月之後,必然能夠產生神奇的效果,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足能使煉功者增強自信心。
12:0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11/16
南派丹功修煉法
南派丹功修煉法(一)~築基功法
一、  築基功法
南派築基功下手功夫可以用打坐,採取雙盤與單盤,雙手自然下放至丹田,以溫養丹田。然後收心、存心、內視、入靜、調神、調息和調精七個步驟完成築基修煉。
收心,是下手時除斷雜念的一種方法。因為剛開始做功夫時,難免雜念叢生,心馳于外,所以要收心。具體做法為:“于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心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裡回思則不怒,喜中知抑則平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就是說一念產生,立即用心制止,便會喜而不喜,怒而不怒。這不僅是築基的先決條件,而且是打坐入靜的要訣。張伯端說:「豈獨坐時然?平日提百萬強兵,但事至則理,退則休,亦可為靜之本。以此靜心應接事物,誰云誤事?實自灵耳。」故曰:「以事煉心,情無他。鏡能察,不差毫發,形去而鏡自鏡。蓋事至而應之;事去而心自心也。”說明修煉應該這樣,待人接物也應該這樣,“心不留事,一靜可。此便是覓靜底路。有詩曰:「得路欲歸休問遠,看看信步莫煩心,雲收將放金鳥見,一點灵光眼內明。」”
存心,是收好心後的穩心工夫。存心之前,必須先止念。原因是“念之生也,感物而動,爾覺定中覺目有所睹,則神役于目矣。”做法是“急收內聽,其他皆然。”如此便可以養性,“養性之始,見不存則無所養,無所養則終不見矣。存心實自收心之始。所謂收神者,蓋收心之余,用耳行之,至久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形心相忘,合乎至道,則元性彰露而元氣生矣。”
內視,是一種使心繼續保持靜定的方法。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張伯端解釋說:“心之所以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相交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歸于心,則心靜而神亦靜矣。”是說靜坐時,又目微閉,內視于心,思想集中,萬慮皆空。至于雙目微閉的理由,《胎息經》曰:「天衣神發于日,人之神發于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焉。」由此,內丹修煉打坐時,凝神定息,舌柱上腭,心目內注,俯視丹田,很快便能入靜。
入靜,是經過上述工夫後然而然形成的結果。其狀態是:“心惟靜則不外馳,心惟靜則和,心惟靜則清。”此時要使考慮運煉精、炁、神的問題,“精、炁、神之所以為用者,心靜極則生動也,非平昔之所謂動也,用精、炁、神于內之動也。精固精,炁固炁,神亦可謂之性之基也。何也?蓋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
調神,是入靜平穩後調和、調配元神的工夫。張伯端認為必須內視、內聽、內嗅。原因是:“兩目為役神之宅,顧瞻視矚,神常不得離之。兩耳為送神之地,蓋百里之音聞于耳,而神隨之而又去。兩鼻為勞神之位,隨之而辨之者誰?神也。使耳目口鼻皆如眉,則神豈不安而全之。夫如是,則不為後天也,亦不勞修煉也。大抵忘于目則神歸于鼎而燭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目垂而下頣也;忘于耳則神歸于鼎而聞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耳內聽于下也;忘于鼻則神歸于鼎而吸于內,氣歸無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而俱歸于鼎而合于內矣。”也就是說,通過內視、內聽、內嗅等內煉、調神定息,使神歸于鼎內。
調息,是上述功夫的輔助工夫。整個築基過程中,調整好呼吸,至關重要。張伯端說:「靜定之際,先行閉息之道。閉息者,夫人之一息,一息未際,而一息續之。今則一息既生,而抑後息,後息受抑,故續之緩緩焉,久而息定。抑息千萬不可動心,動心則逐于息,息未止而心已動矣。」說明人心若沉著事物,便心散亂無定。故要用心息相依之法,拴住鬆弛之心,由精入細,息調心定,終使心靜而神存其真。
調精,是築基最後一步工夫,也是煉精化炁前的關鍵工夫。整個築基工夫,重在培補精、炁、神三寶,神調息調,則精亦調。精為炁、神之基礎,所以必須首重調之補之。至于其方法,張伯端說:「竹破須將竹補宜,覆雏當用子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全聖基。」就是說,以自己的神,補自己的神;以自己的氣,補自己的炁;以自己的精,補自己的精,方合天地造化的聖機。但是補精調精,不能獨而為之,還必須精、炁合煉。張伯端說:「莫把孤陰為有陽,獨修一物轉羸九王。勞形按影皆非道,服氣餐霞總是枉。舉世漫求鉛汞伏,何時得見龍虎降?勸君穷取身外處,返本還原是藥王。」指明精、炁、神必須合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中《青娥在我》“真鉛則元炁矣,精炁神亦先有胚胎在其中矣,火足氣充,則元精、元炁、元神盡合而為一,故嬰兒產矣。“嬰兒”便是“藥物”。此時築基工夫完成,修煉者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狀態,下一步便可以進入煉精化炁的階段了。
南派丹功修煉法(二)~煉精化炁
二、       煉精化炁
南派煉精化炁的方法主要分為:采藥、封固、煉藥、上火四個步驟。
采藥,指將築基形成的充足的精、炁、神進行采煉。分為采外藥、采內藥、采大藥。初步采煉精、炁、神為采外藥,采煉完成後繼續采煉為采內藥,內外藥凝合後續續采為采大藥。
張伯端認為:“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需通。丹頭和合類相同,溫養兩般作用。內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外爐增減要勤功,絕妙無過真種。”這就是說,先天的內藥來源於後天的外藥,要使內藥在體內運行,不管是先天的藥,還是後天的藥,必須內通結合外通,才能有闔闢的功效。活子時一到,外藥便可以生成,抓住時機急采而將它煉成內藥,再由內藥煉成丹頭而產生大藥。具體的做法,張伯端說:“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鉛遇癸生須急采,金蓬望遠不堪嘗。”這就是說,產藥的地方猶如何流的源頭,丹藥的源頭在人體的腹部下丹田。被稱為元炁的鉛是真陽之炁,有時也叫做腎水。清而輕的先天腎水叫做壬水,濁而重的後天腎水叫做癸水。壬水藏于癸水當中,癸水不生,壬水不現,真元之炁便無法產生。鉛現必須在癸生時,此時靜中有動,癸水即生,為了不使其下行所以要急采,不采便無用了。張伯端認為采取方法生于心,“心者,萬化綱維樞紐,必須忘之而始覓之。忘者,忘心也。覓者,真心也。恍惚之中,始見真心。真心既見,就此真心生一真意,加以反光內照,庶百竅備陳,元精吐化矣。要在乎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到了這個境界,并真心俱忘而棄之也。我以無待己則真息綿綿,真意綿綿之時,後天之氣定。後天隱則先天之炁見,故陽生焉。陽生者,先天之炁,自氣穴流出,則至于腎中。如噴泡然,蓋兩腎中間有一縷透氣穴,乃父母交媾之後,始生脈絡也。故先天之炁游之既覺如勘探,則一身百脈盡。若春生春融而漸長,此時先天之炁始立。先天之炁立而後天之氣愈退藏矣。然後可以微動采取之意。意者,以目垂觀于心,卻以心放下送入陽宮,徐收而又縱,則陽起矣。采之意生于心,心生于目,故老子日:「吾當觀心,得道亦至灵。真息既定,內光乃神光,此心乃真心,真心生真意,神光燭心,故常為之,說曰目視心,心生意,意采鉛,若陽生未融,盛而遽采之,則一念采意,既萌後天復起,故曰了命,實關于性地。性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無著相,則虛妄除而真理顯矣。真理方明而一念生,豈非復其虛妄之相乎。故伺陽長而始采,則勃然而升,先天炁盛而後天伏,不暇矣,采之升也。”有詩曰:「醺醺和氣釀春風,一點陽生恍惚中。無自有生無勝有,色從空裡色還空。升于臍上鉛情見,產自心源汞性通。定裡見真真裡定,坎離交會雨蒙蒙。」
陳致虛認為可以采取站粧和打坐的辦法來達到采藥的目的。
至於站粧,碧虛子說:「人之一身,左足太陽,右足太陰,兩足底為湧泉,發水火二氣,自兩足入尾閭,上合于兩腎。左為腎堂,右為精府,一水一火,一龜一蛇,互相橐龠,兩腎之間,空虛一竅,名曰玄牝。二腎之氣貫通玄牝,氣之由此發黃赤二道,上夾脊雙關,貫二十四椎,中通心腹,入膏肓,會乎風府,上朝泥丸。由泥丸而下明堂,散灌五官,下重樓,復流入于本宮,日夜循環,周流不息,皆是自然而然。」
至於打坐,碧虛子曰:「凡人未入定已前,腓理會安排,采取藥材,每日每夜,且習打坐,一定自然骨節開關,脈通自膀胱至夾脊,便如車輪動,先天一炁自然,由三關朝泥丸,下重樓,入絳宮,然其來有時,采亦有時,須得卯酉一旺時,默默端坐,不需用力,摩動須臾,覺頂熱,喉中有甘露,時時滴下,便以目內視,以意內送,直納之絳宮而止。」
封固,是采到藥物以後,送入下丹田封存的工夫。張伯端說:「送歸土釡牢封固,次入流珠廝配當。藥重一斤須二八,調停火候托陰陽。」這就是說,及時采到外藥以後送入下丹田,將其封鎖不致泄漏,然後用凝合神炁的方法,聚斂細微的元神流珠收付于下丹田。壬水八兩,癸水八兩,相互冲和,即時采取不失火候。此時就要取坎中一陽換取離中一陰,使離為純陽,坎為純陰,陰陽欲調還須托陰陽;即是取腎中一點真陽換取心中一點真陰,取坎填離,使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藥物凝固。具體做法為:“以意采鉛而遽上,其意止有時而升有刻。蓋始生無過一炁耳,升于臍則為鉛,故心斯意而無用矣。鉛自能引汞,汞自能尋鉛,恍惚查冥之中,交媾之理畢矣。”有口訣曰:「忘裡覓,覓裡忘;忘中見,見中忘,陽生矣。忘中采,采中忘;忘裡升,升裡忘;見裡變,鉛成矣。定中起,意中升,忘中用,鉛引汞矣。鉛合汞于內,精會神于外,交會矣。鉛汞精神合而為一,卻將一念使之,落黃庭歸鼎矣。」
煉藥,指內藥入爐(下丹田)封固後,用火進行燒煉,使藥物凝結成金丹。具體方法,張伯端說:「此法真中妙更真,都像我獨昇于人。自知顛倒由坎離,誰識浮沉定主賓。金鼎欲留朱裹汞,玉池先下水中銀。神功運火非終夕,現出深潭日一輪。」也就是說,煉藥時不是采取順行的方法,而是要采取逆行的方法,所以說獨昇于人。取坎中一點真陽補離中之陰,以腎水既濟心火,使精與神相遇結丹。這就是水上火下,坎離顛倒逆行成仙的上行進行火炎法。通常水降金沉,火炎木孚,在上為主,處下為賓,煉藥的方法就使降沉者逆行而上反客為主。要使上行者降下由主為賓,這種顛倒沉浮的關係處理恰當就能夠修成仙丹。所謂“顛倒”,指河車運轉,沿任督二脈運轉煉丹藥。張伯端說:「河車不收暫停留,運入昆侖峰頂。」也就講運轉煉丹藥的小周天功夫。所謂“金鼎”為人頭部的百會穴;“朱裹汞”就是心中的神意。百會穴中要想留有心中神意,必須先借助水中之銀(即人體中的精炁)。精炁耗散難留元神,即便留住了神意,也不能自行造化,還需要借助火候,抽添損益霆用得當。如此,不足一個時辰,丹田當中的真陽就會上升,金丹就會形成,猶如一輪紅日跳出海洋。
上火,是進行采藥過程中,進火、退火、止火的工夫。在此過程中,會出現“陽光三現”丹道景象。明伍冲虛說:「兩眉之間號明堂,陽光發現之處也。陽光發現之時,恍如掣電,虛室生白是也。“陽光三現者,即指煉精化炁時,明堂出現三次類似光的感覺。初為進火;當陽光一現時,須退火;當陽光二現時,須止火;陽光三現時,便是炁凝丹結的時侯。張伯端說:「未煉還丹須急煉,煉了還須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就是說功力已到,火候已足,便當止火停輪,用溫養功夫。等到陽光三現時,真陽團聚,大藥純乾,說明煉精化大功告成。此時,“神光下垂則歸于鼎,精華上升亦如之。至于行住坐臥,猶如養珠,如鷄抱卵,而炁各歸之一身之脈絡。”如母求子,子戀母。“
這一個階段成功的標誌是“致虛守靜,養到無形,忽然得見鉛汞應令齊發,是精已化而為炁。”
南派丹功修煉法(三)~煉炁化神
三、       煉炁化神
南派認為煉炁化神,是在煉精化炁的基礎上,將炁與神合煉,使炁歸神,使炁合凝的功夫。此際不再沿任督運轉,而是守持心、腎之間,不固定一田,任其元炁氤氳二田之虛境,用綿密寂照的功夫,使元神發育成長而已。《俉真篇》曰:「虎跃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所謂“中央”,即指人體中央,心腎之間;“玄珠”即為元神,待其自然而然,沐浴溫養,神炁合一,故謂“終期熟”。
具體做法:“以丹田為日,以心中元性為月,日光自返照于月。蓋交會之後,寶體乃生金也。月受日炁,故初三生一陽者,丹既居鼎,覺一點灵光自心常照而無昼夜,一陽生于月之八日,而二陽產矣。二陽者,丹之金炁少旺而元性又少現。自二陽生于月之望,而三陽純矣。三陽純者,是所謂元性盡現,即前所謂無形之中也。一陽純生時,但覺吾身有一物,或明,或隱。二陽生時,遍體生明矣。三陽生者,則光不在內,不在外,但覺此身如在虛空,亦無身,亦無虛空,亦無日,亦無月,常能如此則禪定也。但丹土則生于有,而不能采真空,而以無為用也,既至于此,而金丹且半,何也?且元神見矣,而未歸于丹,混精、炁而為一,所以為半矣……以命而取性之全矣。又以性安命,此是性命天機,括處雙修者此之謂也。天機至秘,吾盡泄矣。到此際則金丹全也。”(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中神機圖)
煉到此步,“神歸其室,則所謂得其一,萬事畢矣。蓋交媾之後,神光乘而燭乎玄珠矣。精華升而產于玄珠矣。真鉛則元炁矣。精、炁、神亦先有胚胎在其中矣。火足炁充則元精、元炁、元神盡合而為一,故嬰兒產矣,嬰兒豈即產焉。火煉盡,群陰而胎始,脫到此方是產嬰兒。”
究其實際,煉炁化神也只是進一步將神炁凝結,由有為過渡到無為,寂空觀照,做到一切歸乎自然,從而進入煉神還虛的階段。以上這些功夫,並沒有什麼神秘宗教色彩,只是就炁而言氣,就神而言神,闡明內煉養生的方法而已。有心者,就此加以研究,從中提煉符合科學的成分,這對于探討道教內丹修煉與人體潛在功能之間的奧秘,定有可取之處。
這一個階段成功的標誌是:“自然運動(炁)上朝于谷,即為五炁朝元,其時神感炁,炁即化神。”
南派丹功修煉法(四)~煉神還虛
四、  煉神還虛
煉神還虛是南派丹法最高境界。至此即常定常寂,感而遂通,四大皆空,脫離生死,與天地永存,得大解脫。張伯端說:「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障遮,會得圓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這就是說:整個人不知從何而來,亦不考慮到那裡去,處于無知無欲,物我兩忘的境地。世間的萬事萬象,均無法遮隱和阻礙他的往來。讓人自然體會到圓通自在的感覺,並領悟到精、炁、神會為一體的妙處,這就是煉神還虛的真諦。翁葆光《俉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解釋說:“九轉功圓,則無為之性自圓,無形之神自妙。神妙則變化無窮,隱顯莫測。性圓則慧照十方,灵通無破。故能分身百億,應顯十方,而其至真之體,處于至靜之域,闐然而未嘗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俱與道合真矣。”
張伯端說:「赫赤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款日程。」這就是說,赫赫明亮的金丹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刻苦修煉形成的,它在一瞬間凝結而至成熟。古代煉丹家留給後代的方法很值得借鑑,如果說內丹修煉需要三年九年才能獲得成就的話,這也是啟迪後人要懂得修煉的艱難,不可有絲毫的懈怠,否則就是白白浪費時間。
此時,陽神可以脫胎。陳致虛說:「掀倒鼎,推翻爐,功滿也。產玄珠,歸根復命,抱本還虛。」並以“○”表示此虛無境界,解釋說:“三百日火,一十日胎,其心離身忽去忽來,回視舊骸,一堆糞土,十步百步切宜照顧。”有詩曰:「孩兒幼小未成人,須藉爹娘養育恩,九載三年人事盡,縱橫天地不由親。」
這一個階段,“神凝炁聚,遂化為神水,充遍周身,即是神水入華池,任其周流運動,一息無停,自然而然,非識可識,而吾之神總安,安于如如不動中也。故曰三花聚頂“○”。吾於是悟得精之化炁,炁之化神,神之化虛合道。“
南派丹功修煉法(五)~煉虛合道
五、       煉虛合道
南派煉虛合道的方法為南派後代所增補,張伯端本以煉神還虛為最高境界,而陳致虛和閔一得則認為煉神還虛後,還要煉虛合道。陳致虛認為:「身外有神,猶未奇特,虛空粉碎,方露全身。」所以煉神還虛後要進一步煉虛合道。只是:“太上玄門知者少,玄玄元不昇如如,提將日月歸元象。跳出扶輿見太虛。煉到形神俱妙處,遂知父母未生初,這些消息誰傳授,沒口先生說與吾。”閔一得說:「金丹只須還虛合道,遂合元真。何須用意,修煉有復性復命之煩,只因生身之後,七竅己竅竅通灵。不能常最於一竅,以致混沌破而為知,知而復轉而成識。從此心感于物而成識。」
其方法為:“始而相依,漸而蟄藏,從此相依於無,相依遂並蟄藏,於無可蟄藏之際,是為相忘,湛然常寂,即是化虛,到了寂無所寂,即是煉虛合道也。”“可以長生久視,智周萬類,澤流永世,參天兩地,中立為三。故白子有言曰:「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羅天。」文曰:「忘形以養炁,忘炁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忘虛以合道,即此忘之一字,便是無物也。」”這就是說打破一切,與道合體。
煉虛合道後的境界是:「陽神離體,冥冥窈窈,剎那間游遍三島,出入純熟,按捺住別尋,玄妙合真,空虛無事了。」閔一得說:「以零露所結之霜為喻,以明迹之可見揮之不得,乃是虛空粉碎之象。形容金丹,於無相中生實相之妙。故曰:「紫金霜也“○”。」“清靜自然,純一不貳,三百日功夫。此後盡可消遙物外,游戲人間,去來無碍,道合自然矣“○”。” “此際自須更進一層,必俟溫養,圓成方可得手何則。蓋吾之神炁自開關竅,以來一味直養無害己。塞天地而貫三清,只候我完太極於虛無自然中,再發起一點先天無極元陽真炁,我即凝定如初,即神歸炁穴,一任掀地翻天,固結不解,如是片响功夫陽神得。元炁貫注遂爾現形,可以飛升變化,可以寂定安居。論其體質,則耳聞九天,目視萬里,不食不餒,飲酒不醉,口能乾汞,腹可蒸餅。論其應用,則身有光明,萬神朝禮,可以役使雷霆,開晴降雨,鬼妖見而喪魂,精怪遇而亡形,仍自對影無心如如不動,包羅萬象,溫養元神,自然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是為合元,元神成就,待脫胎化與道合真。”這就是說煉虛合道以後,即為神仙,神通廣大,變化無常,妖魂鬼怪聞風喪膽,三清尊神召入玉京,敕之羅列仙班。
12:3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9/20
內金丹進程表
《內金丹進程表一》 《摘錄自~道教的內丹修煉~張興發著》
築基
功法進程
築基功夫(道術)
築基煉神
守中
收心(鬆身)
止念
入靜
意念
內視(機在目)
止觀
守竅;丹田
意導(黃婆真土)
築基煉氣

先天炁
後天氣
呼吸
正呼吸
逆呼吸
調息
胎息
踵息
火候
天關:通前後關、任督、八脈
火候:文火、武火、沐浴
築基神精
子時
正子時
活子時
河車
進火(升)
退符(降)還精神腦
順逆、
舐吸撮閉
神氣相隨
二氣交凝
取坎填離
《內金丹進程表二》 《摘錄自~道教的內丹修煉~張興發著》
丹法
功法進程
功法進程
煉金丹(仙術)
百日關

內葯
外約
大葯、丹
葯生之時:動,鉛華吐白
采葯之方:提肛,上視(武火)

上鼎—泥丸,外葯(周天用)
下鼎—黃庭,小鼎(內葯用)

下丹田(大小同用)
火候
順逆
沐浴
小周天

識清濁,明老嫩,分金水,計斤兩

過中鼎,存下爐,送土釡,牢封固

小周天(三百息,三百候),交媾

神精會合,結凝,停火,上移中田,准備

金丹(玄珠,結兒,嬰兒,聖胎,舍利。)
小葯和大葯
信號
十月關
煉炁化神(二歸一)
內外葯會合(七日大葯)
大周天,運轉
防危慮險
結丹(大丹,元神初有成象)
信號—六種震動,天花落,白雪飛
六通全
九年關
煉神還虛(一歸无)
溫養,開天門
乳哺(防魔)
出舍
神遊
還虛
15:20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8/12
修真煉丹三大階段:
修真煉丹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稱初關,是練精化氣,乃練元精,又稱小周天。第二階段:稱中關,是練氣化神,乃練元氣,又稱大周天。第三階段:稱上關,是練神化虛,乃練元神,不心用意,就能周天流轉,故稱還虛。
2:42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6/14
《性命圭旨》之功夫綱要
《性命圭旨》之功夫綱要             南京航空學院~伍衡德
一、   引  言:
《性命圭旨》是一本論述性命雙修的養生之書。其內容共分為三集,第一集透徹地概述了以前的各種氣功學說及其聯系。第二、三集詳盡地論述功夫修持的九個節次。其精要在真意一說,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用,有為以成其始,無為以成其終,其修持節次詳盡,圖文並茂,它廣泛吸取前人的練功經驗並加以發展。它與《黃庭經》相表裡,與《周易參同契》、《悟真篇》而同途。對於當今之氣功功理研究,它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二、   練功姿勢:
在論述修持功夫之前,有必要敘述一下練功姿勢,其姿勢有行、立、坐、臥多種,其中以盤坐姿勢為主,其他姿勢為輔。
1.     坐
坐姿分為盤坐與垂腿坐,盤坐又可分為雙盤、單盤和自由交叉坐(跌坐)。
雙盤坐,先將右(左)腳放在左(右)大腿上,再把左(右)扳起來放在右(左)腿上,兩腳心朝上,此謂降魔坐。
單盤坐,右(左)腳放在左(右)大腿上。
自由交叉坐(跌坐),兩腿自然盤坐著,交叉成八形。
盤坐要求:虛領頂勁,好似頭上頂著物一般。口輕閉,地侖穴內收,牙齒微著,舌尖輕抵上腭以接通任、督兩脈。面帶微笑,鼻端意對神闕,項部挺而鬆,肩鬆沉,垂帘視內,含胸拔背,挺腰。雙手迭放,手心向上,置放在小腹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姆指第一節相塔。
垂腿坐,坐在高低適宜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面保持水平為度,小腿與地面垂直,腳掌平行著地,兩腳之間距離以肩寬為度,解溪穴鬆而提,涌泉穴內吸,其他要求同盤坐。
2.     立
立姿可有多種,一般宜以兩腳平行著地站立,腳間距離以肩寬為度,歛臀,其它要求同垂腿坐。
3.     行
行走時步履之間不可超急,宜以安詳、舒適、氣暢、神氣調和為度。
4.     臥
臥勢,也稱玉龍盤體勢,側身而臥,如龍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頭,姆指尖放在醫風穴處,另一手掌對神闕置放臍上,一隻腳伸,一隻腳縮,垂帘致虛極守靜。
姿勢要求開始時有為,久而則成為自然。
三、   具體持修方法:
1.     涵養本源,救護命寶
它屬於煉己之法,其手段是觀心,觀心之妙在靈關一竅,此竅儒曰靈台,道曰靈關,釋曰靈山。其位置在兩眼之間的鼻樑處。此竅是全身肢體經絡之綱,其以藏元神,是人生生之主宰,觀心之法,擺好姿勢,外調鼻息,調息以自然為原則,逐漸達到緩慢、細勻、深長。內絕諸妄,兩眼內視靈關,意想神光凝聚此竅,並將神光返照胸腹內部。意守時心要清靜,身要輕鬆,長久關之,則內虛其心,外忘其形,心性靈通,智慧日生。
2.     安神祖竅,翕聚先天
圭旨所指祖竅位置在中脘內整個區域,其修持法:擺好姿勢,虛心靜體,將神含養於祖竅之中,吸氣任其自然,呼氣時意隨氣直超竅內並守之,久之真氣在竅內自然凝聚。
3.     執藏氣穴,眾妙歸根
蟄藏可使精氣神根深固蒂,翕聚蟄藏相為表裡,非翕聚則不能發散,非蟄藏則不能發生,氣穴位于神闕之後,命門之前,中脘之下,關元之上的一個區域,也謂真人呼吸之處,胎息之根,其持修法:(此段句不清楚待查),吸氣仍任其自然,呼氣時用意念將祖竅內真氣下藏氣穴內並用神守之,是為送回土釡牢封固。
4.     天人合發,采約歸壼
藥乃精氣神所結,采者以不采而采之,取者以不取而取之,即調體、虛心、靜體、意守氣穴,綿綿若存。采藥以亥未子初之時為佳,此時太陽正在北方,而人身氣到尾閭關與天相應,此時采藥可盗天地之機,奪陰陽之妙,煉魂魄而歸一,合性命而雙修,此乃天人合發之機要。
5.     乾坤交媾,去礦留金
待至氣穴真氣翻滾,可行此節功夫。乾者,頂也,汞也,性之根;坤者,臍也,鉛也,命之蒂。乾坤交媾,又名抽鉛添汞,實為還精補腦。其持修法:擺好姿勢,抱一守神,外調鼻息,運用吸、抵、撮、閉四字訣。吸:鼻吸,氣以接先天;抵:舌抵上腭以迎甘露;撮:緊撮谷道內中提,明月輝輝頂上飛;閉:塞兌垂帘逆聽,少頃神水落黃庭。用內意引氣穴真氣下至關元、會陰,過谷道至長強、命門、脊中、大樵、風府、百會,此時泥丸宮微熱,一點金液遂過喉循膻中、中脘復落于氣穴內。此為一周,久行百脈沖和,周身舒暢。
6.     靈丹入鼎,長養聖胎
上節已在乾頂結,此節假神力使丹下落鼎內結聖胎,鼎位于關元內一寸三分處的區域,即以真氣催丹,太陽真火逼丹,霎時靈丹脫落,吞入口中化為金液而直射黃庭于鼎內以結聖胎。聖胎初凝須常清靜,常覺照,謹慎護持,守關神室,不可使之滲漏。
在煉丹結胎整個過程中,火候至關重要,自古以來,它視為煉功中的秘中之秘。圭旨對火候作了一定的論述。所謂火,就是神,即煉功中的意,所謂火候即用意來掌握的呼吸,火候可分文、武兩種,文者呼吸之氣輕細如綿;武者呼吸之氣較為急重。蓋未得丹葯時須藉武火以產生丹葯。丹葯已結,就需藉文火以養之。
7.     嬰兒現形,出離苦海
嬰兒是謂陽神,前節聖胎已結,通過文火養之歷經十月,嬰兒現形,潛居氣穴,此時吸綿綿,心自清靜,自由自在若神仙消遙于無名鄉 ,到此境,無論坐臥行住要常施清靜無為,外固三要,即耳目口閉之,內絕三害,即邪念、煩惱、嗔怒,使之六門不漏,精心護養嬰兒。
8.     移神內院,端供冥心
以上各節各有作有為,此利采葯結丹成嬰兒,了命也。本節無作無為,抱一冥心,以了性也,上節嬰兒現形,經過長期養育,歷經數載,移居乾頂,此時需端拱冥心,一塵不染,萬慮俱忘,無視無聽,無內無外,體含虛寂,則嬰兒自然安居,神自凝。
9.     本體虛空,超出三界
三界係指天界、地界、人界。上八節功夫純熟則已達煉神化虛境界,本節再上升一層,即煉虛合道。道乃虛空之父母,虛空乃天地之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故要煉虛合道,須虛其體至太虛,以天地之用以為用,也即本體虛空,久之則神光如雲,人身中上竅、下竅、大竅、小竅,竅竅皆神光,光明洞徹,照耀十方,上通天界,下徹地界,中遍人界,三界之內處處皆神光,從而超出三界與神仙為伍。
四、   其  他:
練功時間以擇四個正時:子時(23~1點)、午時(11~13點)、卯時(5-7點)、酉時(17-19點)為宜,尤以子時為佳,練功時間長短以自己能堅持且身心舒適為度,收功時意想“靜”,“我要收功了”,內視氣穴,待身心全靜下來,再兩掌相擦至熱放在兩眼上,意想熱氣透入眼球,稍停擦眼一十二次,次擦鼻兩側一十二次,慢慢開雙眼,散散步收功便告結束。
14:30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查看引用通告 (1)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4/27
轉貼: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轉貼自養生氣功: http://www.qigongworld.net:81/bbs/forumdisplay.php?fid=21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爲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人人體所需之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内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
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爲“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說:  “服藥雖爲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
中華道家認爲,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臍帶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兒之傑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時並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腦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斷于口鼻,下斷于尾閭,變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莊子所云“衆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氣粗而浮,呼長而吸短。從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謂之先天元炁,“動而愈出”  (老子語),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氣喪失過多,腎部脈虛,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蓋人生夏天地之數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長生之術,亦應求延年之法。中華道家修煉,就是要返本還源,回到嬰兒先天狀態,以增益壽算。吐納之法,使呼吸歸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則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層修煉。丹經謂“欲點常明燈,須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須擇空氣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園、湖邊、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開窗戶。時間可以選擇在于、午、卯、酉四正時,且此時一般工作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煉功之時,最好不要穿過緊的衣服,腰帶可以松一松,以利氣血流通。姿勢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可緩步許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疊,放在臍下。
坐,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乎坐凳上,手撫兩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體側,或雙手相疊,置于臍上.或者側身卧最佳,一手置于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臍,兩腳一伸一屈,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後做功。
以上四種姿勢,可以自由選擇。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入靜。
煉功時要求舌項上聘,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頂住。因人之上限有兩個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九,最易漏神漏炁。故煉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哺乳之狀。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筋俱寂之境,仍舊按照前面靜功所講的方法,凝韻聽息。  <莊子>云:“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系。”此即“莊子聽息法”。要求兩耳返聽于内,聽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無聲,所以聽息者,是求其絕利一源,專心養炁。
煉功時雙目微閉,含光内視。所以微閑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于養秃不利。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辯請爲度。這時可用前面靜功“觀光“煉就的“性光”,目光返照。即眼光觀鼻,鼻下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炁是也。
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馭炁。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後念不生,不久自然心底清靜無物。如<老子>所言:“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爲。”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華秘文>論述止念之法時說:“但于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不得靜者,此爲梗耳,急台之,久久純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裏回思則不怒,喜裏知抑則不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又說:  “心求靜必先治眼,眼者神遊之主也,神遊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歸于心。”即言内觀返照,亦可止念。
入靜功夫,主要還在自己悟解。
【 息法】(命功有爲之法,複歸無爲)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内濁氣,再自鼻中吸入,用意咽人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克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聘,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随心,吸氣時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窩正中,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爲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迷塞了。<老子>說:“天地之間豈有囊龠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初學氣功爲什麽會發生胸悶胸痛呢?就是由于行氣不當,把囊龠管沖壞的緣故。所以行氣之時,不可強迫壓氣,也不可強制憋氣。勿執着,勿勉強。只要不痛就注下一點,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侵侵沖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炁,注捅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通,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爲天,腎爲地,随着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淚舊有聲,亦可幫助人靜。津液爲人養生之寶,蓋津可化炁,潤澤周身,謂之“煉津化炁”,肺主炁屬金,金能生水,水爲腎主精,亦爲造桔捷法也。随着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沮喻爲“長生酒”,曰:“自飲長生酒,追逐誰得知?”
行炁既久,成爲自然,即使不用意領,秃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囊龠已通矣。這時只將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紉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似有似無,方爲真息。此時逐漸将有爲之法,歸于無爲,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云:“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積久純熟,有心化爲無心,有意化爲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莊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夢,其覺無憂。”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意合爲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秃包神外,混詫交合,氰級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靜到極處,但覺系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是爲胎息。<老子>說:“專炁緻柔,能如嬰兒乎。”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賦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儲勿怠<太上老君内觀經>說:“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身長存也。”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饑渴,可就地靜心吐納服炁,則無饑渴之感,所謂“炁滿不思食”。種種效驗,日久自知,不必詳述。
2.煉習吐納,最好結合大極拳之類的動功。“有動手中,必有其靜。”動靜相兼,互相增益。煉武術者,亦可以此作爲内功,只知蠻用拙力,不知以意領炁,以炁領形,終究範于下乘,且于養生無益。
3.<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此法貴在堅持,行立坐卧之間,随時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時。常人多在大病之後,方去尋求氣功療法,一旦病有好轉,卻又置之不理,學者切忌此種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話宜少說,言多傷炁。(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虛其心,實其腹。”所謂“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煉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則心安,心安則炁順,試看哪位修養高深之人沒有德行。
5.葷腥香辣之物,不利養炁,應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應注意。蓋葷腥之物,性屬沉濁,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組而難伏;香辣之品,性主輕浮,食之必使先天之炁散而不聚。故均應避之。應持清淡飯食,以養真廂。食可則止,不宜過饑過飽,過饑傷炁,過飽傷神。此飲食之道,修真煉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當風吐納,煉到好處,全身發熱,毛孔開張,更不可見風。若盤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驟然下地,最傷筋骨。先把兩腿伸開,手撫兩膝,養靜片刻,待覺身輕,方可下地。
7.煉炁當禁煙灑,煙爲火之象,火能爍金(肺),故抽煙多者肺先損,肺損則無以生秃。酒者,入于心經則多說話,人于肺經大聲叫喊,人于腎經情欲不節,入于脾經不願吃飯,人于肝經大動肝火……種種危害,皆令人性亂而炁耗,故宜戒之。
8,即此一法,已爲養生不二法門。但這在中華道家修煉之中,只爲築基功法。學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層接命之術者,再訪高師深造可也。
13:41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4/24
修煉參考~丹道周天和經絡周天、意念周天
轉貼自: 養生氣功網 »道家氣功 » 丹道周天和經絡周天、意念周天
丹道周天和經絡周天、意念周天
(一)卦爻周天,亦稱丹道周天。
是宋朝以後興起的一大門派。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代表陰陽消長的規律。練周天功的人把十二消息卦用搬運小周天,身前六爻,背後六爻,即身前、背後各有六個部位,稱六規程,按規程轉周天,故稱卦爻周天。又把這種功法稱爲丹道周天是因爲它強調結丹(意念周天不講結丹,經脈周天雖然也講結丹,但更強調氣脈和神)。所謂“丹”實爲質量與形體變化了的氣。正宗丹道周天從下元入手練,即從守下丹田入手。從守下入手的丹道周天,因其用以運周天的精、氣不同,即所謂水源的清濁不同,又有三種丹法:第一種水源純潔,爲丹道正宗,即在練功至一念不起之甯靜狀態時,腎陽發動,出現高度性沖動,但沒有性欲;或于睡覺中沒有做夢而出現無性欲之性沖動。二者都屬元精,以之運周天可練成金丹。第二種是有性欲的性沖動,是用濁精運周天,不能結真丹,只能結幻丹。第三種是夫妻生活中出現高度性沖動時,中止性生活,以這種精運周天結的丹叫泥水金丹(以其拖泥帶水不清淨故名)。對于濁精,有的門派認爲采用一定的功法可以化濁爲清,即将濁精用意念運至百會,從百會向上出去,于距頭頂一尺高處,向左、向右各旋轉12次至36次,便可化濁爲清。正宗丹道周天的特點是用元精、元氣運周天。所謂元精是指未化爲生殖之精的精,其實也就是元氣。由于這種周天功是以腎陽發生來轉周天,所以要從守下田入手。守下田的具體位置是在肚臍與命門連線之前七後三的位置,即将連線分爲十等份,從前面數爲第七等份,從後面數爲第三等份處。因爲意守該處感到是黑洞洞的,所以也稱之爲南海觀陰。口訣是行守而後忘。先守後忘至爲關鍵。意念往下田集中便不再想,就可以使氣自然集中,氣多了自然出現盛陽反就,即出現無性欲的性沖動。如果守而不忘,便容易與後天意念結合而出現性欲,成爲濁精就不能用了。
運周天講究火候,有所謂文火、武火和沐浴。武火指用強呼吸以煉精化氣,所謂火逼金行。文火指輕微呼吸使内氣自然變化。古人常以子、丑、寅、卯、辰、巳、六具陽時稱爲陽符,以午、未、申、酉、戌、亥六個陰時稱陰符。運周天時氣從背後上升叫進陽火,氣從體前下降叫退陰符。進陽火、退陰符都要用呼吸,否則不能結丹。在進火與退符過程中各有一個不繼續進火或退火的時間,采用自然呼吸,稱爲沐浴。怎樣配合呼吸運周天,至關重要,各家功法不同,都秘而不錄,屬于龍門派的《伍柳仙宗》在諸古籍中對周天功講述最爲詳細,唯在這個問題上也只用比喻而不直言。柳華陽在《伍柳仙宗·金仙證論·風火經第六》中引伍守陽的話說:“子至巳六時爲陽,陽合乾,故用乾爻乾策,乾爻用九,而四揲之爲三十六,故陽火亦用九,同于四揲。子丑寅以次,皆用四揲之三十六。午至亥六時爲陰,陰合坤,故用坤爻坤策,坤爻用六而四揲爲之二十四,故陰火亦用六,同于四揲。午未申以次,皆用四揲之二十四。陽時策百一十六,除卯陽沐浴不用乾,用實一百八十也。陰時坤策一百四十四,除酉陰沐浴不用坤,用實一百二十也。合之得三百息,周天之數也。閏餘之數在外,蓋三百數者實非三百息,皆譬喻辭也。”這段話說三百六十或三百的數是呼吸數,但雙不是呼吸的實際次數。其中奧秘龍門派不外傳。所謂“四揲之”是講一個呼或吸分四次用。至于怎樣分四次用,被視爲至密。《伍柳仙宗》中的《仙佛合宗》最後答太和、太乙問的一段對話,對這個問題回答了很多,但不披露真情,說得到口訣就都對,不得口訣就不對。我們亦不宜于此公開披露。配合呼吸運周天的方法各家互異,但實質是一個都是練高度的意識自控力。性沖動是人的生命本能,生命本能最難控制,用呼吸把情志領走的作用屬于移情,做到能夠控制生命本能,意識的力量便大大增強。
卦爻周天的正宗是從下元入手練,但也有從上丹田(如金山派)和中丹田(如青城派)入手練的。守上田的有兩種練法:一種是意守印堂,讓氣從印堂向前放出一尺遠,然後收回,從背部下降至會陰,然後運周天。另一種是守住印堂,先有發緊感覺,以後當出現涼感時,便将氣下引轉周天。守中田的方法不走陽精而走元氣,意守中脘,呼吸之氣在中脘處不出不下,待至呼吸綿細、真氣充足後,引氣向下丹田運周天。
卦爻周天是先運小周天,結注丹,然後運大周天,結大丹。結丹便能長壽。古人以白發變黑、落齒更生爲結丹的标志。卦爻周天從采藥運周天到最後粉碎虛空有很多步驟。練小周天足300周天後,出現馬陰藏相,即生殖器往回收縮。馬陰藏相的機理是:出現性沖動時使精不外放而内收,生殖器就不顯了,精能放也能收,功能就全面了。馬陰藏相之後是陽光三現,這時小丹結成開始進入采大藥結大丹,意守部位從下田上升至中田。然後結胎,升入上丹田開天門,“嬰兒出竅”。所謂嬰兒出竅其實是意念與氣結合聚成嬰兒狀。嬰兒出竅之後便演神,演神之後把嬰兒收回丹田養育,氣越來越充足,可以充斥全身毛竅,全身毛孔發氣光。最後一步叫“粉碎虛空”,即氣光從毛孔發出,與體外虛空相接,使人體皮膚與外界的界線沒有了,人體的外層粉碎,與虛空一緻了。古人講練氣功可以成仙,其實是改變人體健康層次,使人體内的混元氣這一生命的最根本物質發生變化,變得更加精細,可以用意念調動而出入周身各個部位,乃至周身的細胞。這樣,人調動自身生命活動的能力便大大提高了。
(二)經脈周天
經脈周天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人體經脈環行來運周天,它與醫學氣功關系密切。練經脈周天前可先練内臟小周天。根據中醫理論,内臟的位置:腎在下,肝在左,心在上,肺在右,脾在當中。意念按腎(下)、肝(左)、心(上)、肺(右)、脾(中)這一順序想内臟小五行。待體内氣足後再練經脈周天。也可以一開始就直接練經脈周天。對于經脈周天,已故周潛川言之較詳,現轉錄于下。
“此功法分爲三部:1.端正坐勢;2.練氣吐納;3.修脈搬運。這三部方法是互相聯系的。現循序叙述如下:
1.端正坐勢。在未上坐之先,必須鬆衣解帶,然後再全身放鬆。坐勢采用“跏趺坐”,其做法如下:
(1)盤腿坐。先準備好一個坐凳,二尺見方,前面兩隻腳高二寸,後面兩隻腳高五寸,前低後高,呈緩徐的斜度,上面再鋪上一個薄棉墊子。如沒有這種特制的凳子,可在硬板床上,後面鋪個墊子也可。但不能坐軟的沙發或鋼絲床。冬天盤腿可用一條薄毛毯圍覆着雙腿。夏天可用一條布巾覆着。
初練功的人不宜用“單盤”,更不宜用“雙盤”,只宜用“散盤”。散盤做法是先把雙腿放平,貼着坐凳,同時要把腰腿放得很松,随即先卷盤右腿,把右足的後踵輕輕低觸在“會陰穴”(穴在前陰與後陰中間);接着再把左腿卷盤,同時将左足的後踵,輕輕抵觸在右足的“跗陽穴”(穴在足胫彎的凹陷中,解穴附近)。這樣練得純熟,腿不發麻了,再改爲“單盤”。單盤也練得熟了,再進一步練“雙盤”。
如果在練功中腿盤麻了,可以左右交換一下,但仍須照舊輕輕抵觸穴和跗陽穴。這樣盤腿,腰腿會自然地放松臀部自然穩坐,不必把臀部向後凸出。
(2)豎脊。在盤腿之後,要把背脊骨調整成筆直,不可駝背彎腰和前俯後仰,但又要放鬆,不能硬勁強直,才合标準。其方法是把雙肩微微上聳二三分高,使每一個脊椎骨自然地重疊筆直,鬆緊合度,不會硬勁強直。
(3)含胸。在調好脊柱之後,随即調整胸部,以胸部微微抽内陷凹進标準。陷凹的部分限于膻中穴與玉堂穴之間,即在兩個鎖骨交接處與兩乳之間,成爲三角形的地帶,使這三角地帶微微陷凹進去,這叫做“含胸”。這是控制肺部呼吸量的一種主要方式。在具體做時是把兩手掌握好之後放在臍下,同時兩肘尖微微朝前方“飛開”,即把左右兩個肘關節從後面向正前方移開約二三分,有如雀鳥張翅欲飛的樣子。這樣,就會很自然地做到含胸的标準。
(4)握手。含胸和握手是同時操作的。握手的方式很多,舊說名叫“結手印”。根據内景發經絡理論,手三陰和手三陽的氣脈運行都出入循環于“井穴”,井穴又皆在十指尖上,而手部的三陰三陽氣脈經絡又統轄于足部。因此,在練功的時候既要盤腿,又要握手,這是控制氣脈循經流注的一種有效方法,不是迷信。
陽虛或氣虛者的握手方法是把掌心向上,手背向地,把左掌放在右掌上,也可把右掌放在左掌上。兩掌重疊好之後,順着自然的姿勢,适應地放在肚臍下,輕擺在腿上,或随自然倚托在小腿外邊。其要點是必須把兩個大拇指尖微微地接觸,並略微向掌心内收,以兩指筆直、自覺有一股内勁自然發出,互相抵觸爲标準(但要注意這不是故意用勁而成的)。
(5)垂簾。垂簾是把眼皮微微合攏,隻留一線微光,其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把上眼皮向下合,微露一線外光,另一種是幹脆把眼皮輕輕合上,一點光也不露。初學的人,以采用微微合攏、留一線外光爲宜,因爲功夫練到“歸元”的境界,眼會自然閉合,會向内抽縮似地閉着。又因爲初學的人完全閉眼,容易昏沉,易生雜念。
(6) 舌。 舌是舌抵上腭,但千萬不可用意識或着力翹着舌尖抵上腭,而應當始終保持自然,否則可能影響靜功。功夫深了,舌頭會自動卷折鎖着“鵲橋關”。這是内景功夫的一種自然表現。有些書籍叫人把舌尖有意地翹起去上腭,是不合理的。舌方法的要點是輕輕把齒和攏,同時把上下唇吻合閉攏,舌尖即會自然抵 上腭與上牙龈之間,這才是 舌的标準要求。
2.練氣吐納。練氣吐納即運用呼吸方法一吐一納,呼氣吸氣,是鍛煉臟腑的一種重要的内功。這種方法分爲“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照平常的習慣呼吸,一吸肚皮鼓起,一呼癟進去,這叫做順呼吸;與此相反,一呼肚了鼓起,一吸癟進去,這叫逆呼吸。
周天搬運法采用鼻呼吸的方式。初學的人采用順呼吸爲最方便而又合理,一直練到火候深了,再采用逆呼吸,才容易掌握。
鼻呼鼻吸必須配合“神與氣合”。所謂“神與氣合”,是指把念頭與呼吸的一進一出、一吐一納而爲一,不可分離,也就是說把思想集中,随着呼吸運動。當呼氣的時候,氣向外面吐出,同時肚皮相應地向内癟,念頭也随着它癟進去,自下丹田呼氣外出。當吸氣的時候,氣自鼻孔内吸,下至丹田;同時肚皮相應地向外鼓起,念頭也随着吸氣入内,而下至丹田。這種吐納方法含有“升、降”的作用,以“活潑自在”爲原則,而不用“意守丹田”的死守方法。
3修脈搬運。首先要了解什麽是“脈”?“脈”與“氣”又有啥關系?什麽是“搬運”?“脈”與“搬運”的關系又怎樣?懂得這些簡明的概況,練功就有下手處了。
在下坐之後,呼吸時要“神與氣合”,調息練氣,進出吐納,上下升降,不斷地呼吸着。如果在練氣當中,把“神與氣合”的方法掌握純熟了,即會感覺在下丹田裏因此呼吸的長降而産生一團“熱氣”,古人叫做“先天真氣”,其意思是與呼吸“後天空氣”有分别的。“真氣”的象征是一個“熱感”,這團熱氣因呼吸的深、長、升、降作用愈聚愈多,聚到了相當的程度,即會随着一定的道路流行。這種熱氣流行取名曰“脈”,脈所流行的路線名曰“脈道”。綜合全身的脈道,即手足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經絡”。運用呼吸的方法,把這股真氣的熱流,循着脈道的經絡循環流注,周遍全身,周行一個大圈子,仍舊回到丹田裏,這種練功方法就叫做“周天搬運法”。
所謂“神與脈合”和“神與氣合”,是指兩個階段,聯系這兩個階段叫做“舍氣從脈”。   先用“神與氣合”的方法打好調息的基礎,這是第一個階段,即丹田裏産生了熱氣。在熱氣産生以後,就是第二個階段,這時即放棄“神與氣合”,改爲“神與脈合”。
熱氣在丹田裏生聚壯滿後,會自然地循經流行,這時就要把念頭也随着它流行的道路前進,這就叫“神與脈合”。   熱氣産生時,放棄“神與氣合”,而改用“神與脈合”,這種交換關系,叫做“舍氣從脈”。
整個說來,練功的過程是先把念頭集中,随着呼吸一吐一納,繼而丹田産生了熱氣,就根本不管呼吸了,而要把心念集中到丹田的熱氣上來,思想不要開小差。繼續下去,丹田的熱氣會從丹田開始流注循環。這時,念頭必須随着它流走,一直從背後上行到頭頂,下至面頰,再下入胸腹,然後仍然回到丹田,自始至終念頭都要跟着它,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神與脈合”。
在真氣發動之後,不論在丹田裏醞釀生聚,或者已循着經絡道路流行,千萬不可用意去引它領它,而只能跟随着它自然流行,亦步亦趨,順應自然,一點也不能勉強或急躁。這是運用“神與脈合”的要點,名叫“照法”,是“内視”功夫的初步,以做到活潑自在爲原則。
有些人對真氣的流行,不能順應自然,而胡亂使用“領法”,妄用意識去當頭“領氣”,造成不良後果,因而出現偏差。“領法”本來是練氣的口訣之一,有它專門的用處。但在這樣的場合,卻千萬不可使用,因爲初練功的人不了解經絡道路的方向和大小交會的岔路,又因功夫太淺,不能控制氣機的進退和指揮它分經流注。如果妄用意識去當頭号引領,則等于瞎子引路,很可能引到懸崖,前途不堪設想。
真氣在丹田裏産生以後,因爲“火候”不足,先期只能在丹田裏醞釀着,一直到火候充滿,才會因滿而溢,就像江河之與湖澤,發生流注調節的作用,才開始向外流動。
在這一階段,必須謹守禁忌事項的要求,身心二者都要放鬆,恬然怡靜,不能緊張,免除急躁,連歡喜的意識也不能有,只有平淡視之,把念頭與它合而爲一,活潑自在地順應自然,跟随着它流注,循環一個大周天。
真氣在丹田裏發動生熱時,或在背後循着經絡上行時,那股熱流不可能太熱,只允許它有溫暖的成分,如象喝了美酒,微有暖意,所謂“如飲醍醐”,令人舒适,不能象烤火或者熨鬥燙熱一般。這種生熱發暖的現象舊說名叫“起火”,練功出了偏差名叫“走火入魔”。暖熱的大小程度,舊說名叫“火候老嫩”。如果火候太大,熱氣動過高,必須張口哈氣,念“哈”字訣去調伏,聲音要逐漸下降。
運用哈字訣的方法是,張口平舌念“哈”字音,氣要綿綿不斷地向外呼出。如此一經念動哈字音,則熱氣即會減低,同時胸部的氣也立刻下降。但不可念動多次,只能适可而止,否則熱氣全消。
所謂大周天的循環,有它一定的軌道。這軌道是循着二十部脈道的經絡路線流注運行的。真氣在丹田裏首先向鎖鑰任、督、沖三脈的“陰庫”(即會陰穴,在兩陰之間)流注,折而走向“尾閭關”(在尾閭骨第二節中)。熱氣到這兩個地方沖力比較大,動觸的感覺很明顯。再由尾閭關分兩支流注,夾脊上行,直上腰脊第14椎兩旁的“辘轳關”,由此繼續上行,通過背、胛、肩、頸部,直達後腦枕骨棱下的“玉枕關”。初學的人只覺一片熱氣上升,功夫深的人則分四支上行。上述這段行程,即所謂“逆運法,通三關”。
氣脈遠行至此,其勢已緩,故一般練功的過程,在玉枕關通過較慢,而熱氣亦減小了。再由玉枕關繼續上行,越過頭頂的“百會穴”,同“厥陰肝經”的氣脈會合,仍舊前行,轉變爲向額顱面下注,與手三陽的氣脈大會于“祖竅”(兩眉中心略下些,又名額中、山根,但非天目)。由“月窟”下入目中,複出于“龍宮”(在大眼角上下眼睑有穴如星之處),循鼻兩旁夾井竈(即鼻孔),下至上唇,左則轉而向右,右則轉而向左,在“人中穴”交* 而過,與“任脈”、“沖脈”相會(女性則會于“乳根穴”)。這一段的行程,在頭面部分,已不感覺熱,只感覺是分五條道路,自頭下面有如小蟲爬行,又似塗抹薄荷水,感覺也非常明顯。
再從此下前項至“挨刀紋”(即項部橫紋),循“人迎”、“氣口”兩穴(喉結旁)下入“缺盆”(肩窠凹中),與全身氣脈大會于“膻中”(兩乳之間)。這一段行程,蟲爬現象減少,若有若無了。
從膻中分主從二支:主支由内裏直下,歸入于丹田,名叫“中脈”;從支則由“乳根”自胸膈下行,入于“日”、“月”雙穴(在臍中兩旁微上凹中,非針灸之日月穴),還合于下丹田,入竅歸元。這樣循環一遍,即是大周天的功夫。此時歸元入竅的感覺,則另有一番滋味,微微出汗,神清氣爽,輕松愉快,所謂“如灌甘露”即指此。
當真氣歸元,還于下丹田的時候,另外覺得有一股潛在吸力把肚皮向裏吸緊,很象肚皮已貼着了背脊骨似的;同時又覺得丹田裏的真氣,有似香煙缭繞,悠遊自在,蕩漾漾,輕飄飄,似動似止,載浮載沉;又象鍾表的擺,左右相應擺動似的,即舊說“氤氲紫氣”。
此時,仍然把念頭随着肚皮向内吸昆吻合在一起,一點也不能分心動念,既不可歡喜,也不可驚懼,切切實實地跟随着它向裏吸入,一直覺得真氣已不再向内吸的程度,即把念頭集中在吸貼最緊的地方,這地方不會很大,一般說來隻有雞蛋大,或者鴿蛋大(功夫深了只有豆大)。如此把念頭集中在這最後一點,一心一意“定住”在那裏,連“氤氲紫氣”也不動了,久久練習,功夫即會進步到“清靜境界”,牙關也會閉緊,眼睛也會内吸,呼吸微細,綿綿不斷,吸多呼少,這樣已經達到比較高度的休息程度,比睡覺更能恢複精力,收效快又省事。如果不想繼續練了,則把念頭分開,全身放鬆,慢慢起坐,算是練完一趟功夫。
4.收功(咽津導引)。練完一趟功夫,即張開眼睛,把眼珠溜轉二三次,眼皮眨動幾下,即把口裏的津液分成三五口,慢慢吞下,且須以意識送不丹田,然後再舒手伸腿,用掌在面上随意磨擦,輕拍幾下腰腿,随意走走,不必拘執。”
無論經脈周天或卦爻周天,在周天運行受陰時,皆可借助開關法以解決,現将《丹亭真人傳道秘笈》開任督諸關濁輯于附錄六。
(三)意念周天
意念周天就是用意念依次去想體内若干部位,使體内混元氣按一定路線運轉。它不需要真氣發動,只要按着一定路線去想體内,慢慢體内就會産生熱感。意念周天流傳自唐、宋,其後越來越盛行,在民間流傳尤爲廣泛,民間氣功、武術氣功多屬意念周天。古法意念周天是在虛極靜篤之後意念在玄關竅裏轉周天,與後世不特虛極靜篤,精神一集中便用意念轉各種形式的周天不同。後世之意念周天運轉形式很多,有小周天、大周天、走十二經脈等等。武術氣功的意念周天多爲轉丹田,即從肚臍到命門會陰反複轉動。古人貶責意念周天是沒有麥子空磨磨,猶如無水空煮鐺,會練死人。實爲偏見。練意念周天,在用意念轉周天的過程中可增強真氣,習練久之,真氣充足,轉運成習慣,不用意念氣也自然轉動,也可以達到**** 自轉的高層次。練意念周天很快就可以通周天,但與自然周天、經脈周天和卦爻周天一般需幾年功夫才能練通的内容不同,效果也不同。
以上介紹了卦爻周天、經脈周天和意念周天三種周天法門。一般而言,卦爻周天是從精入手,煉精化氣;經脈周天是從氣入手,使丹田真氣入于經脈;意念周天從神入手,用意念搬運體内混元之氣。三者都要以清靜爲前提。
1:3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2006/4/2
修真參考~《大丹直指》的修煉方術
~~摘錄自龍門丹道文化28輯,值得參考!
《大丹直指》的修煉方術,可分成三成九步,又名三成九轉金丹術。
具體式為:
1.  五行顛倒,龍流交媾。
2.  五行顛倒,周天火侯。
3.  三田返復,肘後飛金精
此三步為小成之法。修煉小成之法,可補虛益氣,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4.  三田返復,金液還丹。
5.  五氣朝元,太陽煉形。
6.  神氣交合,三田既濟。
此三步為中成之法。修煉此法,可形神俱妙,永耐寒暑,長生不老,與天齊年。
7.  五氣朝元,煉神入頂。
8.  內觀起火,煉神佮道。
9.  棄穀升仙,超凡入聖。
此三步為大成之法。若入此境,可超越生死,長揖世間,全真而仙。此為《大丹直指》也是內丹諸的終極歸宿。
15:05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丹道修煉功法
修真參考~呂祖神技性命功:
呂祖神技性命功:
~摘錄自龍門丹道28:P293~P297雖非本門功法,但確著實值得參考!
本功法流傳於八百里洞庭湖畔,其特點剛柔相濟,動靜相兼,能意氣相聚,又可運功發勁,是道家技擊養性的遒勁功。
「神乎性命功」共為十勢,曰:「五氣朝元;日月合壁;精神外煥; 丹液內充;卯酉周天;真火煉形;玄關開竅;赤蛇透關;伏虎降龍;氣門封固。」
習煉本功乃調養先天真元之氣發運神機,轉化水穀精微之氣;導引吐納,存蓄天地清靈之氣,終而規達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元,築基成真,強智強身。
【功法】
一、 五氣朝元:
「五氣朝元」即採納五方五位五色五行養五臟化歸本元之氣。本元之氣充實,仙道之基築成。採(1)中央戊己土黃色脾土→生 (2)西方白色肺金 〔相〕→採北方黑色腎水→生 (4)東方青色肝木→之 (5)南方赤色心火〔氣〕;由(1)→至(5)→生【元神之氣】回→(1)再從而循之。
二、 日月合壁
日月相合如玉之美,月之圓也。採浩月當空純陰之氣,納旭日冉冉初陽上升之氣,一陰一陽之謂道,順乎陰陽則仙道圓也。
亥子時採陰氣,可資生陽氣;卯寅時納陽氣,可助陰氣;直立面南背北,雙手叉虛雙胯,然後變左手向上,抱球於丹田,吸氣,右手分開至右前方,從右勞宮呼氣而出。爾後右手向上抱球,引氣於丹田,左手分開至左前方,從左勞宮呼氣出,左右交替各做二次。
三、 精神外煥
雙手五指張開,從兩胯下徐徐上抬至兩耳,同時吸氣至丹田,閉氣意守片刻,再抖動周身,雙手徐徐從兩側用力按下至兩胯,意念兩湧泉呼氣出。可修持得神光外發,時覺太和之氣充溢,譪然燦爛,如祥雲之彩煥然呈象,令人神氣和暢,忘飢忘渴。如太和之氣,積如祥雲,久而凝聚於周身,使凡體如金剛玉貌。
四、 丹液內充
意想紅色之氣從齒縫貫入天地;與玉液交參而成赤汁,隨左右穿掌而沖擊丹田,眼內視丹田之美妙竟境,耳內聽丹田之器鳴,丹液滋潤,內丹生成。
五、 卯酉周天
卯應東方,酉應西方,背南面南,左轉身雙手由面部摟氣至丹田,真氣自上而下運,甘露下降,以收內藥,行卯酉之周天後呼氣出再右轉身,勢子同上,左右交替各做三次。
六、 真火煉形
少火生氣為正氣,正氣化真火,真火即命門之火,此火充身溫煦形神。經曰:「形載神,神附於形;有形則有神,故須煉形。」
右手勞宮對於百會,左手勞宮對於命門,隨吸氣右手掌徐徐沿仼脈下行至丹田,雙手勞宮相對,意守丹田片刻後,從神闕(肚臍部)呼氣而出,如此左右交替,各做三遍。
七、 玄關開竅
百會為腦之玄關,天目(即印堂穴)為眼之玄關,勞宮為手之玄關,命門為腰之玄關,湧泉為足之玄關,此五座玄關,氣機暢達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疏通。
雙手立掌,拇指內扣,在胸腹面部隨呼吸意念輪轉運動,吸氣意在丹田,呼氣意在五座玄關。
八、 赤蛇透關
引氣運行大周天,從丹田達內關與外關穴道而出,全身蠕動如遊蛇,雙手前伸,隨身子蠕動由內向外劃弧,共做廿次。
九、 伏虎降龍
下肢馬步,雙手掌向下,由腹前劃向右側,此刻氣貫丹田,運行周天,神凝勞宮,變掌心向前方立起,右手立於右耳前,左手立於右肘關節處,左右交替各做十次。
十、 氣門封固
雙手中指相接做捧腹狀,對神闕(肚臍)距十公分處,意守神闕、命門,全身沒有漏氣之感,進行胎息約五分鐘後,緩緩睜目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