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惊情400年白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献忠博士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2:04:43
文字实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献忠博士演讲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10年01月27日
会议时间:2010年1月12日周二(上午)
会议地点:武汉工程大学九楼会议室
会议内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献忠博士演讲
郭正光:今天非常有幸请来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胡献忠博士,胡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曾先后在乡村中学、政府机关和地市团委工作过,有相当丰富的基层经历,同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近年来,胡献忠博士主要研究社团理论、共青团工作、青年发展等。今天,胡博士演讲的题目是《社会变革与共青团基层工作》,大家欢迎!
胡献忠:很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交流会,今天主要是解读陆昊同志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提出的思想与观点。大家来自各个基层团委,我去年在中部地区的一个省辖市团委挂职,具体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一些经验和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社会变革与共青团基层工作》。
为什么要从社会变革切入呢?刚刚结束的共青团十六届三中全会,陆昊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社会变革对共青团的影响。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1、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1978年GDP只有美国的6%、日本的15%,世界排名第10位。到2008年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第3位了,位列美国、日本之后,我们有一种说法是“坐三观二”。中国2008年是9%的增长率,日本是-1.6%。整个社会大变革,通过这些数据就可见一斑了。
2、青年是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最为敏感。
恩格斯曾说:“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青年人初入社会,对于新的社会思潮、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感知都非常敏感。青年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我们的联系对象。不了解青年对社会变革的反应,共青团工作就无从做起。
3、共青团工作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
共青团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者说诞生于战争年代),其革命任务和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模式把中国社会规划得非常严密,党团组织像一张大网,无处不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着力发展市场经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群体分化严重,青年流动加快,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团的组织也出现了弱化。刚才我听到一位学员在介绍自己在基层的做法,讲得非常好,但是团的工作不只建个组织就行了,找几个当书记、委员就行了,组织的活力如何体现是一个大难题。共青团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同时具有社会功能,我们不能空喊政治口号,还要通过发挥社会职能来实现政治职能,这是一种辩证关系。
4、在座诸位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
大家都经历着变革,同时适应着变革,各位的工作也推动了变革。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六个内容:
一、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
二、共青团的四项职能。
三、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十项原则。
四、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五条路径。
五、团县委的纵向定位与横向定位。
六、怎样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
这六项内容大致可以三个层次:一是如何认识社会变革,二是如何认识共青团工作,三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发展。
一、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
团是干什么的?应该怎么干?这些都与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党对团的要求、时代特点、青年需求密切相关。陆昊同志主持团中央工作以来,根据多次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
1、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对共青团的挑战。
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变化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1949年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二是1978年开始由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转变。但是二者之间又有交融,并不是说1978年革命党到执政党已经转变到位了。
首先是党的使命和任务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是建设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方法和战争年代肯定是不一样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得天下之后,有点洋洋自得。大臣陆贾对他说,你在马上得的天下,但不一定能够骑着马去治理天下。意思是说“打天下”和“治天下”需要不同的方式。革命党和执政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党就通过建立政府,安排生产和建设,统筹民生和发展,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执政的环境和方式又发生了转变,党的基层组织也遇到新的问题。
党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对团有什么影响呢?在战争年代,团组织成员大多是军事人员,是跟着党开展武装斗争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党团的目标和方式非常接近,共青团就是带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突击队作用。到了市场经济就不太一样了,党和政府各自的职能进一步明晰,原有的单位制不断弱化,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基层党组织受到很大冲击。共青团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转型以适应社会变革 ,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一句话,以前团的任务是跟着党冲锋,现在团的任务是为党探路。
2、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新变化对共青团的挑战。
一是常态下意识形态淡化,重大事件有极端表达。第一问题,为什么会淡化?我们做过多次调查,包括对于如何看待共产党领导、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理想等等,其实大家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些观念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淡化的趋势。“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什么都是“政治挂帅”,一斤粮食卖给谁,一个鸡蛋卖给谁,里面也有阶级斗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至上,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都在追求物质利益,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境遇,政治意识自然淡化。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极端表达?青年人对于社会变革是极为敏感的。群体性事件里面很多都是青少年。青少年涉世未深,看问题比较感性,容易冲动。其实,在市场经济中出现好多事情都值得深入研究,比如屡屡发生的腐败行为的深层原因就需要深入思考。在座的各位以后可能也会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市场经济可不是简单的说是好的,它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二是由传统组织化表达向自发表达开始转变。现在有一部分人是在组织中,也有很多青年是游离于组织之外的。有些青年是人在组织中,思想结合却游离于组织之外。
三是由传统的表达方式向网络表达方式的转变。网络的表达是五花八门,其正面作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监督,当然也有一些不太理性的表达。
四是由关注宏观政治问题到关注日常微观政治问题。现在青年人关注微观的问题多一些,宏观的爱国情绪也从微观的角度去表达。许多青年都很关注某一具体事项的听证会。当然听证会也存不少问题,有的听证会就是涨价会,参加听证会的都是政府指定的人。还有一个城市参加听证会的成员打睡觉,等他睡醒了记者采访他就是拿着稿子念,里面说到的都是对政府行为的拥护。
3、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影响。
这里面的科技进步主要是指互联网(包括手机网)。对青年的影响不仅仅是打游戏、聊天、交友、娱乐等等,已经开始影响着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聚集方式。信息技术(互联网)对青年的影响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中国的互联网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接受这种技术的是青少年。有人说,如果未成年人不进网吧,那么就有90%的网吧就是关门歇业了。有一次坐火车出差,邻座有几个青年在聊网络游戏,因为全是网络语言,周围的人如听天书。而那几个小青年却很投入,眉飞色舞,自得其乐。还有很多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
互联网对党的执政方式也有很大冲击。为什么“电子政府”、无纸化办公推行起来这么难呢?比如你是一个市长、或者是县长,市政府、县政府下的通知通过网络发出去了,没有人找你签字呀,那你的权威何在怎么体现呢?党政干部的做法,包括科技的进步对共青团的工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为共青团不是一个社会上的社团,是政治性的社团,是体制内的社团,共青团里的干部就是党的后备干部,或者是现任党政干部的今天就是团干部的明天,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三大挑战对于共青团运作的机制体制、方式方法都提出了严肃的课题。
二、共青团的四项职能
2007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工会、妇联、共青团届别委员座谈时,提出了“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我们再细化一下,就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做共青团工作首先知道面临的挑战,也就是所处的发展环境,然后要知道自己干什么。现阶段共青团是干什么的,就是做这四项工作的。各个层级的团组织做起来可能又各有侧重。
1、组织青年。组织青年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找到青年,城市社区的青年在怎样去组织联系,农村青年分布在哪里?一是传统组织化动员。就是依托各级党政工作框架,通过体制内的组织形式聚集青年。这种方式虽然陈旧一些,但还是很管用的。二是社会化动员。网络建团就是属于社会化动员。不依托传统路径而创新出一种新的方式。比如,有些时候不一定先建团,有些“两新”组织负责人搞不清楚团是干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对你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可以先建交流性的组织(比如兴趣小组),然后再逐渐渗透。
需要说明的是,团建创新固然很好,比如网络建团、产业链建团等。但从建立团组织到呈现活力、由依靠外力推动到依靠内力自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所有的创新都那么成功,所以现有的传统资源和阵地不能放弃,需要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2、引导青年。这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去年我参与了团中央宣传部的分类引导调研,这项工作的推出非常具体,把青年分成四大类:大学生、国企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学毕业,你们关注的问题和进城务工群体、农村青年群体肯定不太一样。农村青年关注自己的增收致富,如何让自己的腰包里鼓起来,早一天有钱盖好房子。大家关注的是以后的人生发展问题,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很多务工务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模糊,说不清楚。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务工青年就有感知了,但是觉得马克思主义空一点,这就存在着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问题,也就是把大道理变成小道理的问题,我们做基层工作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3、服务青年。共青团是一个政治职能非常强的组织,但是也有社会职能,任何一个社团组织如果不对成员以及外围成员有一定吸引力和凝聚集力,就形成不成战斗力,或者是这个组织是不会有效运转。我在国有企业去调研时,团干部就反映,有的青年职工说了,让我入团有什么好处呢,入团你这个组织能给我带来什么呢?肯定不是组织大家扫扫马路。
服务青年的范围非常广,一是身心健康。二是个人成长,主要是教育领域。三是事业发展,主要是指就业创业。四是社会参与,包括经济参与、文化参与等等。五是权利表达,通过组织表达比个人表达的份量要重,组织是有力量的。不要怕青年说怪话,确实要认真反思一下,我们能为青年服务什么。不能把普通青年的觉悟看得那么高,政治觉悟都和团干部一样高,就不需要引导了。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社会由三大部门组成,第一部门是政府、第二部门是企业、第三部门是社团组织。在美国,1/3的社会服务是由第三部门提供的。第三部门的经费来源有几种,一是政府提供,二是企业捐赠,三是收取会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出现大量社团组织。共青团作为一个复合型的社团组织,应该是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4、维护权益。青少年的权益包括也很广,一是学习教育,二是就业创业,三是恋爱婚姻,四是身心健康,五是困难救助,六是犯罪预防。共青团要做是关注青少年的普通性利益诉求,不是追求个案的解决数量。共青团做个案肯定做不过司法部门啊。这就需要智慧,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路径把青少年的具体利益诉求反映上去,形成制度安排。“12355”热线借助社会上专家的力量,“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借助政治机制等,就是很好的探索。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是一项综合工程。
三、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十项原则
就目前情况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基层共青团工作是一壶没有烧开的水。60度靠团干部烧,20度靠党政领导烧,还有20度要靠社会(包括青年在内)烧。这里不是推卸团干部的责任,而是很多困难和挑战来自于社会变革。自1986年福建龙海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之后,团中央一直很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各地也有不少先进经验。但很多基层组织有一个反复过程,一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又悄无声息了。在很多地方,基层团组织瘫了建,建了瘫,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基层共青团工作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今天和大家探讨的十项原则,就是用来破解这一低迷状态的。
1、坚持党建带团建。共青团和妇联、工会还不一样,因为党章团章里都有明确规定,“共青团是青年的先进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大家多少都有些基层工作经验了,在地方上的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重视了,什么事都好办。党建带团建究竟带什么呢?一是制度安排。有些地方对于团干部的提拔使用、参加各种党政的重要工作有制度上的安排。二是工作带动。当前要注意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并力争使基层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三是经费支持。经费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没有经费什么事都很难启动。马上让所有的基层党政领导把对共青团的认识都提高到陆昊书记的认识水平上是不可能的。你得先通过各种方式把工作做出成绩,工作做出成绩了领导自然就重视了,不要总是空喊给钱。比如说要做一件事需要6000元,你可以先做一个2000元的小计划,领导批钱也容易。你先做起来了,领导觉得很好,但是后面的工作还要继续下去呀,你可以再继续申请,一步一步地获得领导的支持。
2、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切入点。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各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共青团具体工作的设计、安排、部署要和本单位的发展需要贴上去,不能另搞一套,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有独立性才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必须和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功能结合起来,不同的组织要找到不同的结合点。
3、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比如,网络建团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首先要找到共同兴趣和爱好,大家只有形成了一个共识,才能谈得上建组织。网上建团肯定不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个虚拟组织。一不靠利益吸引,二不靠行政命令,靠的就是共识和兴趣。应该说,建一个团组织并不是太难,我们想各种办法把人员组织起来,但是能否运作长久呢?最大的难处是在于发展,必须找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4、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善于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共青团有两大知名品牌: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这两大品牌在全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他还有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我在基层调研时,一个团县委书记说:“以前和私企老板谈建团,他一点也不感兴趣,后来和他说弄一个志愿者组织吧,老板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比较容易接受志愿者组织。”于是,就通过志愿者组织逐渐就把企业青年凝聚起来了,慢慢也就成为了团组织。再比如,在推动见习基地工作中,在企业里这件事让谁干呢?有的私营企业老板说,可以让建个团组织来负责与见习青年的沟通,这样,通过见习基地工作就把团的组织建起来了。
5、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新变化,找到推动团建的有效途径。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不是凭空而来的,经济组织的目的是挣钱,首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比如说我是一个养猪协会,共青团对我这个组织有没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找不到结合点和切入点,怎么去推进团建呢?一个经济组织什么时候才会有比较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呢?首先是自己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调研中我与一些同志探讨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以上可能才会想到社会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年收入10万元以上时可能会主动考虑捐赠,做一点慈善。
6、把发现和培养青年能人作为基层团建的前提性战略任务,选拔各领域的青年能人到团的岗位。青年的年龄应该是在30岁左右,在农村统计青年都把40岁左右的人划了进来。因为在农村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没有一定的协调能力,是难办成事情的。要开一家企业,并不是说在工商部门一注册就可以了,这里面有很多弹性的原则,包括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很多事都是很难做好的。
7、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既关注青年成长发展中的“大事”,又关注青年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政治中有没有人性呢?肯定是有人性的。共产党一开始那么弱小,相对对“正统”的国民党政府来讲,不但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而且还是一个反政府组织,为什么老百姓都拥护呢?你翻翻党史,看看党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的做法就知道了。那时共产党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呢?成天和老百姓喊大道理是没有人听的,不能把老百姓的觉悟提高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这就需要把“大道理”变成很实在、很具体的“小道理”。
大家在大学里都上过“两课”,喜欢不喜欢你心里很明白。如果不是拿考分,可能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听。我不是说这个课不好,是讲得不好。我在浙江调研时和一个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说如果让你来讲肯定讲得好。的确是有讲得好的教授,能够深入浅出,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学生感觉很有收获。
8、坚持团的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对好的工作项目要连续抓、持久抓。共青团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很多事情开始时热情是比较高的,就是缺乏持久性。特别是主持工作、作决策的同志,今天觉得一个事很好就开始干,过了两天又觉得别的事很好,兴奋点就转移了,经常出现是工作干了一半就不了了之。党政内部和社会上对团干部有些看法,就是变得快。我在基层工作常常对大家讲,要把一件事做到底,善始善终。宁愿一头撞在南墙上,也不能倒在半道上。
9、充分尊重基层的创造力,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探索和创新的活力在基层,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你在坐办公大楼里关着门想出来的。
10、先帮助青年成立交流性组织,再在具备条件的青年组织当中探索成立团组织。比如先成立兴趣小组,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有了兴趣之后再一步一步的来,发展团组织并不是一步到位的。2007年我在湖北做过调研,一个区的团委书记介绍自己同网友打道的经验时说,先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以普通朋友交往,等取得了信任,再顺势引导。
四、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五条路径
1、先进的思想吸引。一个组织要有效的运作起来,能够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靠信仰,二靠纪律,三靠友谊。《潜伏》里面余则成一开始因为女友而同情共产党。后来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发现国民党的内部很腐败,逐渐培养出共产主义信仰,才成为一个坚定的地下工作者。所以信仰是第一位的,高于友谊。
2、对青年合理的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在城乡基层,要尊重“80后”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的“两后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利益诉求。了解他们想干什么,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帮助他们联系培训、小额贷款等。如果做不了实际工作,也可以和他们聊聊天、交交朋友。谁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包打天下,但对青年一定要充满感情,要真诚,否则你就别做这个工作。
3、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这个问题前面多次提到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可以延伸出好多东西,比如,友谊、合作、事业等等。对青年兴趣的满足程度,影响着共青团同青年关系的密切程度。
4、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培养。要干好一件事,做一个社会人,需要很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对抗能力、竞争能力、妥协能力。通过组织,可以培养青年能力。有些是不需要钱的,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碰撞,都是可以提高能力的。
5、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吸引。团干部都是青年领袖,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年领袖,这个领袖不是指政治领袖,可以理解成“青年精英”。要善于和基层的朋友打交道,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魅力不是吃吃喝喝,吹吹大话,而是要有执行力,要让人感到踏实、稳重,又不乏激情。
五、团县委的定位
1、团县委的纵向定位,是指在共青团系统中的定位。从组织结构的分层理论看,在团的不同组织层级,团的功能的发挥以及工作目标的实现是各有侧重的。团县委是联结基层组织与上级团委的重要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全团工作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团县委的横向定位,是指在地方党政部门中的定位。共青团是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团县委在地方所承担的政治人物是极其具体而重要的。团县委是县直机关单位,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领导和服务的结合体,承担上传下达的任务。
3、在一些地方,团县委的实际地位不高,在工作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我到基层县调研时,某个领导对共青团工作不大重视。我说,在你县委大院门口发现一个问题,有卖光盘的。他就笑了,因为卖的是法轮功的光盘。我说,如果再不注重共青团的工作,等你的青年都被“法轮功”拉走了,你再觉得共青团可以发挥作用就晚了。
六、怎样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
不论党团,难在基层,问题也出在基层。作为团县委,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要善用工作选择权。但有几个问题大家都需要搞清楚:一是所在的县青年在哪里?外出务工、本地务工经商、本地务农的比例各有多少?二是本单位的优势是什么?服务当地青年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如何与普通青年保持联系?三是农村或社区的党建如何带团建更加有效?四是农村或社区团支部究竟能干些什么?五是如何把自己的志向、意愿、特长、发展同工作结合起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下面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准确定位
既要自谦,又要自信。一支只知道前进,不知道迂回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我们所在的单位虽小,但心态不能小;级别虽低,但眼界不能低。我们都是共青团派出去的优秀青年,心态和眼界不能混于一般干部,我们的境界要高。但是一定要记住,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
2、勤于学习
马克思说:“凡是有关人类的一切,我都想知道。”不要吃老本,要善于学习新东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讲,“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世上极少有什么事等你完全搞明白了再去干。相反很多事是在干中学、学中干。
3、踏实工作
任劳任怨,前程无限;又劳又怨,等于白干。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
4、善于总结
某项工作干得不错,各方面反映很好,其实都经过了一个相当复杂乃至相当长时间的谋划研究过程。做事情要多琢磨,多总结,找出成功包括部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包括部分失败的理由,做到不占糊涂便宜,不吃糊涂亏。
5、提高修养
周易中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李大钊说过:既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有多大心胸就能成就多大事业。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6、打造形象
张口能说,这是口才;提笔能写,这是文才;有事能办,这是干才;无事能思,这是谋才。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做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