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的电视剧哪个好看: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2----第八章 未时:营养大调整,就看小肠经泌别清浊的功能有多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37:38
                                                                  第八章 未时:营养大调整,就看小肠经泌别清浊的功能有多强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最旺

  古代有一种说法,羊在日跌之时吃草。为什么呢?因为日跌之时是由小肠经“当班”主时的未时,而小肠是管消化吸收、泌别清浊的,羊此时吃草,消化吸收好,新陈代谢好,羊就长得好,长得壮。

  而对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午饭在午时就吃了,但消化吸收却是在未时进行的,这餐饭吃得好不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只有我们的小肠得到充足的营养补充,小肠经的气血才会充足,才有能力加强全身的气血供应,强化与心经的沟通联系,促进新陈代谢和身心健康。

  未时不是“未事”,小肠不是小事,身心健康无小事,行动应该从现在开始!

      午餐吃饱也要吃好,这样才能让小肠经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午时要养心经,未时要养小肠经。养心经的最好方法是午睡、静坐,而养小肠经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给它补足营养,保证它的气血供应,为我们身体的“边防部队”——膀胱经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在众多专家和广大媒体的推荐宣传下,如今“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已经成为许多人坚持奉行的养生准则。的确,这是古往今来、国内国外人们健康经验的积累,它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有误解,误解了什么呢?就是中间的那句“午餐吃饱”。

  我们通常以为,“午餐吃饱”就是要吃得比早上和晚上多一些,把肚子填满填饱就行。其实这里的“饱”并非此意,而是在“吃好”基础上的吃饱。也就是说,我们中午既要吃好又要吃饱,在数量上可以比早餐稍多,但质量上并不下降。可事实上,很多人表面上在坚持“午餐吃饱”的原则,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做到“吃饱”,大多只是把肚子糊弄饱了,至于吃得好不好那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现在,午餐糊弄肚子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不管是写字楼里时间比较紧张的工作人士,还是已经退休在家的中老年朋友,都存在这种情况。上班工作者大多是因为时间紧,就从家里带点饭,或是在单位附近草草吃点快餐应付一下,填饱肚子就行。而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因为中午的时候儿孙都不在家吃饭,所以很多也是吃点儿馒头咸菜或剩菜剩饭了事,晚上再弄出一桌丰盛的晚餐来和孩子们一起吃。想想看,我们很多人是不是这么做的?

  其实这样做对自身健康非常有害。姑且不说晚上吃多吃少的问题,就中午这一顿,它是我们一日三餐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一顿饭,是最应该好好吃的一顿饭。首先,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我们身体的气血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劳作和消耗,非常需要得到及时良好地补充,而整个下午的精力也都要靠中午这顿饭的能量来供应,中午这顿饭所“肩负的责任”由此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中午的这顿饭是我们的小肠经“当班时间”——下午1~3点之前吃的。前面说了,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像一个大网,气血就在这个网络里川流不息,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最旺盛的气血流会到达不同的经络,午时心经气血最旺,接下来便是与其互为表里的小肠经,所以午饭应在中午的12点半吃最好。而小肠的主要任务又是负责消化吸收,只有午饭吃好吃饱,小肠才有东西可吸收,处于最佳运行时机的小肠经才能得到足够的气血补充,从而发挥更好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午餐要是随便打发的话,下午就会饿得很快,然后就无法集中精力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就随之大打折扣,这其实是气血不足的一种表现,因为中午该补充气血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补。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小肠经气血不足了,直接就会影响到心经和心脏。而心藏神,主神志、思维活动,心经和心脏的气血一旦不足了,心主神志的功能就会不正常,人就不能集中精力地工作和学习了。饿得快,影响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是小事,要是长此以往,气血不足必将造成体质虚弱,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会随之而来,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手脚冰凉、失眠多梦……现代人很多不都这样吗?

  另一方面,午饭营养不够,小肠经气血不足,它的下一班——下午3~5点主时的膀胱经也会受到连累。膀胱经可是护卫我们全身的主要“边防部队”呀!你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很弱很落后,那这个国家能有太平盛世吗?谁想欺负就欺负,谁想侵犯就侵犯。同样,膀胱经一虚,整个身体就岌岌可危了,风寒暑湿燥火,什么病邪都敢来侵犯,身体能安稳吗?感冒发烧、头痛脑热等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别看小小一个午餐,要是吃不好后患无穷。当然,这里说的吃好并不是说一定要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说尽量吃得营养比较全面均衡一点,即主食、蔬菜、肉类互相搭配着吃,吃好又吃饱。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只有充实一些,丰富多彩一些,人才不会觉得思想空虚,无聊乏味。而充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又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动力,更富乐趣。
     “热心肠”其实是小肠经阳气旺盛,“心肠”热

  生活处处有中医,生活处处皆养生。养生如帮助别人,它不仅可以快乐自己,更能健康自己,因为善能生阳,阳气足则精气神足,则脏腑功能好,身体自然倍儿棒!

  邻居张大妈,是小区里的“积极分子”,是个典型的“热心肠”。小区里有个什么活动,她总是带头张罗;平时经常帮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买菜买饭,帮别人家工作忙的父母接送孩子;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她都自告奋勇。张大妈今年已经60多岁了,可做起事来,依然风风火火的,没有一点年老体衰的样子。其实,她的好身体和她的“热心肠”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她有乐于助人的好心肠才让她的身心如此健康。

  那为什么我们把为善、做善事儿的人称为“热心肠”呢?

  中国文化和中医是一脉相承的,把为善、做善事儿的人称作“热心肠”,这其实有它的中医医理在里头。人体有两个脏腑必须时刻保持较高的温度,那就是小肠和心。因为心要鼓动气血,小肠要消化食物,温度太低,它们就没法工作。温度高用我们平时的话来说就是“热”,也就是说,心肠(心和小肠)本来就“热”。

  道家讲“善能生阳”,就是说善良、为善能增强人体的阳气,就跟“动则生阳”——运动能增强人体的阳气是一个道理。我们的小肠属阳(腑属阳),心虽然属阴(脏属阴),但心属火,又位于上焦,所以心是“阳中之阳”。由此可见,心肠(包括大肠)都是阳。本身是阳了,又加上做善事“生阳”,那人的阳气不就更足了吗?并且在经络上,心经和小肠经相表里,它俩可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温暖”。这样,心和小肠的温度不就更高了吗?

  阳气是什么呢?简单理解,阳气就是太阳,就是阳光,就是温度。所以,爱做善事,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就被我们形象地称为“热心肠”。我们平时说的热情、热心,以及相反的冷漠、“冷血动物”,它们的中医道理都在这里面。

  “热心肠”与身体好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热心肠的人阳气足。而阳气是维持生命、维护身心健康最重要的东西。《黄帝内经》中讲,阴平阳秘、阴阳和谐平衡是人体最健康的状态。可现在由于睡眠不足、经常熬夜、滥用空调等原因,除了刚生下来的小孩儿外,大部分人普遍都处于阳虚的状态,所以补阳是我们养生的首要任务。阳气充足了,气血顺畅了,脏腑的功能就会更好,人的健康状况自然也会更好。

  对老年人来说,补阳气更为重要。因为阳气是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衰老而下降的,老年人最缺的就是阳气,而张大妈做善事就是在不断地补充自身的阳气,她的身体能不好吗?中国有个词儿叫“心宽体胖”,心宽了,心善了,脏腑的功能好了,气血的损耗少了,身体不用整天把气血“拆了东墙补西墙”,而是把这部分能量用来搞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不就长胖了吗?但你不用担心,这个“胖”不是那种病理性的“肥胖”,不是身体里有垃圾排不出去,而是身体的肌肉会长得比较结实健壮。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助人者其实是在自助。很多时候,快乐和幸福离我们只有一层纸的距离,但对许多人来说,却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如果我们都能在必要的时候多伸一下手,多弯一下腰,多走几步路,就等于是越过了自己的“心灵珠峰”!
         工作累了,在桌边蹭蹭手掌就可以消除颈肩酸痛

  我们常说“药到病除”,其实最好的药就是身体自带的药——经络穴位,所以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手到病除”,并且对我们非医药专业的普通大众来说,这个“手到病除”更容易实现!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人精力最好的时候是在经过一夜休息,阳气旺盛增长的早上,到中午以后,人的精力状况总体上就相对地处于一个下降的阶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头一天晚上睡得不错,那么第二天上午的精神状态就会非常好,一般不会出现打哈欠、走神的情况。但吃过午饭以后,精神状态就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下午的两三点钟,即便是中午睡了午觉,整个精力状况也不及早上,并且常常会感到工作很累,全身困乏。尤其对长期使用电脑或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朋友来说,这时候最爱出现脖子、肩膀酸痛,胳膊沉重没劲儿的状况。

  那为什么颈肩和胳膊在这时候会这么敏感,感觉这么强烈呢?

  因为按照中医的经络气血循行理论,下午的1~3点是小肠经当班主时,在这段时间里小肠经的气血最为充足。而小肠经的行走路线刚好是沿着手臂经过肩膀,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主线继续往下走,而支脉则沿着脖颈,往上到达面部。在下午1~3点的时候,强大的气血流就开始冲撞小肠经这条线。“痛则不通”,长时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的人,难免胳膊、颈肩这些部位会有气血淤阻的现象,这样,当强大的气血流冲撞到有淤阻的地方时,就会出现酸痛的感觉。

  这其实是一种好现象,因为它说明你经络里的气血还比较足,有力量去冲撞、疏通淤阻的地方。如果气血已经非常虚弱无力了的话,那么问题可能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它给我们的感觉毕竟是酸痛,是不舒服,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工作,那怎么办好呢?

  既然气血是在做好事,那我们就不应该吃药止痛去阻止它,否则我们就是在做坏事;相反,我们这时候应该及时地助它一臂之力,帮助它把经络中淤滞的地方疏通,使气血更加顺畅。这就好比是交通警察,遇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了交通堵塞,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去惩罚肇事者,而是应先疏导交通,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堵塞,疏而不堵,这才是上上之策。

  那我们怎样来帮助气血疏通经络呢?当然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需要的帮助——打开小肠经的“阀门开关”,与气血协同作战,共同战胜困难。“阀门”就在我们的手上——小肠经的后溪穴。有人可能会说了,是不是又要搞什么按摩呀、艾灸呀?这些方法当然很好,但我们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可以“打开”它。

  你可以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不动,只需伸出两手就行,可以两只手交换着来,也可以两手同时进行。伸开手掌,可以看见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条线,生命线、智慧线和感情线,后溪穴就在感情线的末端。将感情线对准桌子沿,然后手掌立起,以手为刀,做切菜状,此时手与桌沿接触的地方就是后溪穴,你可以沿着桌沿左右滑动手掌或上下做切菜的动作来刺激它,每只手做50下,如果有酸痛感则效果会更好。

  平时按摩这个穴位可能发现不了它的威力,而当你感觉到有症状时去刺激它,会发现原来这是个深藏不露的“卧虎藏龙”之地,能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五输穴中的腧穴,所谓腧穴就是经气输注之处,多分布在手足关节附近,此类穴位最大的功用就是疏经通络、活血止痛,什么关节酸痛、身体沉重对它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除了直通“阳气之海”——督脉外,还与身体的多条经脉有联系,所以不仅它的疏经活血功效非同一般,还具有非常好的提升阳气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足则血畅”,阳气上来了,淤阻的地方就会不攻自通。

  并且,在用这个方法刺激后溪穴的时候,你还可以做一些耸肩缩脖、摇头晃脑、旋扭脖子等活动肩部和头颈部的动作。小肠经是阳经,静则生阴,因为你坐得时间太长,缺少必要的活动,阴气占了上风,所以气血才会淤滞;而动则生阳,你这一活动,内外合力,阳气增强、阴阳平衡了,肩颈部的经络就能更快地被疏通。“通则不痛”,这样,不仅酸痛的感觉很快消失,还避免了可能酿成的各种严重后患。

  其实,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因为工作劳累引起的颈肩痛,像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造成的“鼠标手”,中老年人的腰背痛,胳膊发僵、没劲儿,都可以用它来调理,不但方法非常简便易行,而且效果非常灵验,还能提升老年人的“养命丹”——阳气。而整个小肠经的气血通畅了,还能够改善小肠的功能,有效缓解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藏神,主神志,当我们工作累了的时候,刺激一下小肠经上的穴位,活动一下小肠经走过的部位,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脏的气血供应状况,增强心主神志的功能,我们的精力就会更加旺盛,工作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更高。而对老年人来说,增强心神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心血虚弱不足的反应,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恶疾。

  小小一招,法力无边,灵丹妙药,随手可得。就像我们学习知识、寻求创意、谋取财富一样,其实这些东西遍地皆是,但关键是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不仅会跳还会行动的“决心”!
            下午两三点脸红心跳病在心,但要从小肠经来治

  症状表现于脸,病因发源于心,调治时“下手”于小肠经,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有一次,一家单位请我去做健康讲座。讲座完毕之后,一位40多岁的女士向我咨询,说自己经常在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感觉胸闷心慌、脸红心跳、脸部发烧,但去好几家大医院都查不出原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告诉她,这可能是心脏的功能有些异常,医院的仪器之所以检查不出来,是因为你现在只有症,还没有发展成病。仪器只能抓“证据”,只认识最终的“结果”和指标,但你现在只是一些很早期的症状,只能感觉到,它抓不住“证据”,也找不到脏器上有什么实际的“结果”或指标,所以就检查不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许多人身上可能都曾出现过,自己稍微调理一下就好了。

  于是我教给她一个调治的方法,那就是刺激小肠经上的两个要穴——后溪和前谷。

  后溪和前谷是小肠经上前后相邻的两个穴位。后溪穴在两手感情线的末端,手掌的白色皮肤和手背的黄色皮肤的交界处;顺着小肠经的这条线再往前(小指方向)一点,在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小窝里就是前谷穴了,找的时候可以把手微握拳,在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外侧端就是,与后溪穴平行。这两个穴位的位置比较特殊,都在手掌的“侧棱”上,可以采用我们上文中介绍的“切菜式”来刺激它,也可以用筷子头或是笔帽点按,每次每个穴位50下,两手上的穴位都要刺激,每天1~2次,其中1次必须在症状发作时的下午两三点钟。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小肠经气血最旺、功能最好的时候,所以治疗的效果也最好。一般连续治疗一周以上情况就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为什么要用小肠经上的这两个穴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说说这一到下午两三点钟就胸闷心慌、脸红心跳的原因。上面我说这是心脏功能的问题,那具体是什么问题呢?其实也是心火过旺的一类表现。

  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上焦,为“阳中之阳”,中医称它为“火脏”。心主血脉,血脉上荣于面,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心之华在面”。我们平时只要看一个人脸上的气色好不好,就知道他的身体好不好,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脸上的气色反映的是他身体的气血情况(心主血),他心气的盛衰情况。如果气血充盈,心气充沛,脸上就会红润而富有光泽;相反,要是气血亏虚,心气不足,面色就会苍白黯淡。像上面这位女士,脸上偶然性地发红、发烧,那就是心火烧得太过了。心属火,没有火不行,但过犹不及,心火烧太大也不行,心火太大脸上就会异常地发红,下午两三点脸色发红就是心火亢盛,以致上行外散的一个表现。而且她还伴有胸闷心慌、心跳加快的症状,这当然也是心的问题。

  但“心乃五脏之君主”,皇帝犯错误你不能直说,你得想办法来纠正,同样,心有病不能治心,而要从心包经和小肠经论治。另一方面,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里就是阴,表就是阳,阴出了问题,阳也会出问题,反之亦然。因此,心脏的病最初往往会通过小肠经表现出来,而从小肠经表现出来的心病也可以从小肠经把它治回去。下午两三点是未时,小肠经当班,这时候出现的心病,我们就让小肠经来解决。

  而小肠经上的“后溪”和“前谷”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五输穴(所谓五输穴,就是指十二正经在四肢上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点穴位)。《黄帝内经·灵枢》上说:“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腧。”意思是说,疾病出现面色的变化,治疗时就选取五输穴中的荥穴;疾病时轻时重,治疗时就选取五输穴中的腧穴。而前谷正是小肠经的荥穴,后溪正是小肠经的腧穴。同时,“荥主身热”,心火过旺,脸上发烧发红当属热病,是其职责所在;而腧穴的特长在于疏经活血,且善治五脏六腑之病。这样,我们在降火、调理心脏功能的同时疏经通络以引火下行,把多余的心火转移到小肠,然后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可谓是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绝佳妙法。

  《黄帝内经》上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对于机会来说,充足的准备是最重要的;对于问题来说,积极地预防是最英明的。因为这其实是在用最小的成本,争取最大的价值。
      孝敬父母的最好礼物——养老穴

  健康靠自己,这个自己不仅是自己的行动,还有自己身上的养生护命法宝——穴位。孩子身上有适合孩子的灵丹妙药,老人身上有适合老人的宝穴神药,每个人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宝!

  现在的儿女们都非常孝顺,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父母晚年过得好一些,给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可是很多老人却过得一点也不开心,甚至不如原先在平房小院吃粗茶淡饭畅快。原因在哪里呢?

  因为老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生活上要听从儿女的安排,就像“身在屋檐下”;行动上要受到防盗门的“束缚”,有点被“软禁”的感觉。整天这个样子,老人能过得开心吗?其实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吃多好,穿多好,玩儿多潇洒,名利也对他们没有意义,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享受,而是开心自在、平安健康的简单生活。所以我们孝敬老人,不是要让他们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帮助他们过得更加健康自在。

  什么方法具有这样的优势呢?那就是经络穴位保养法。老人自己的身体上尽是灵丹妙药——穴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这些灵丹妙药该怎么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药”。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养老”了!

  既然是养老,那就不能错过老天爷专门为老人配备的一个养生护命“法宝”——养老穴。养老穴,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老年病的穴位,老花眼,失眠健忘,消化功能不好,肩、背、肘、臂酸痛以及其他各种因气血不足引起的病症。可以说,没有哪个老人不需要它,因为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太适合老年人了。

  养老穴在手腕的背面,掌心向下,用另一手的食指按在手腕背部外侧的高骨点(尺骨茎突)上,然后旋转手腕,掌心朝向胸部,另一手的食指会自动滑落到刚才所按的高骨点旁边的小窝里,这就是养老穴。每天一到两次,每次每个穴位3分钟,就用手指按揉它就可以。那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刺激它最好呢?当然是未时,也就是下午的13~15点,因为未时是小肠经主时,这段时间它的气血最旺,功能最好,因而治疗的效果也更好!

  养老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要穴——郄穴。所谓郄穴,就是经脉循行到四肢部位间隙处的穴位,郄就是孔隙、缝隙的意思。每条经脉上只有一个郄穴,它是经脉之气会聚的地方,最善于治理本经及其所属脏腑的急病和重病。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脏器。而中医讲“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但脾胃所生化的气血原料能不能有效地被身体吸收利用,这得看小肠的表现。如果小肠功能良好,那么泌别清浊的能力就好,食物中的营养精华会被吸收,糟粕垃圾能及时排出体外,则人体气血充足,新陈代谢正常,健康自然是没话说。

  就像机器长期使用会磨损和老化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脏器也会逐渐衰老,功能随之下降。而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气血不足,因为他们的脾胃和小肠已经老化,功能大幅度下降,这样,气血生化本来就不足,再加上吸收不好,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自然是大打折扣了,你说能不气血虚弱吗?

  这气血一虚,各种各样的毛病就跟着来了,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腿脚无力、精神不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身体里面气血虚了,人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各类外邪必然会乘虚而入,所以老年人就成了外邪侵犯的高危人群,感冒、风湿、暑热等会经常来骚扰。而我们刺激小肠经上的养老穴,就可以改善和调理小肠的功能,促进老年人对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加身体的气血供应。这样,身体的气血供应相对充盈了,脏腑的功能就会得到增强,人的精气神就会更好,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那些毛病自然也就没了。而身体的气血供应跟上了,抗御外邪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那些什么风寒、风湿、暑热之类的外敌,也就不敢轻易来犯。就像军队一样,粮草供应充足了,后勤支持跟上了,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增强。

  小肠功能老化了,不仅会造成身体气血不足,还会导致另一个问题——排泄障碍。因为小肠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泌别清浊,所谓泌别清浊,就是把有用的营养精微物质和没用的残渣糟粕进行整理后分开。然后吸收掉有用的部分,把没用的垃圾转移到大肠,多余的水分转移到膀胱,最后排出体外。

  如果小肠的功能太差,不能有效地泌别清浊,把有用的和没用的东西分不清,垃圾和废水分不清,该吸收的不能很好地吸收,都混在一起往大肠走,就会造成便溏腹泻等麻烦。小肠的这个作用有点像我们做饭时的择菜过程,要先把有用的好菜挑选整理出来,准备烧炒食用,而没用的废菜叶子则会丢进垃圾桶倒掉。如果你没有认真地进行挑选,好菜和烂叶子分不开,最后只好统统扔掉。老年人,稍微吃点儿不合适的东西,或是受点寒,非常容易拉肚子,年轻人为什么不会,原因就在这里。我们通过刺激养老穴改善了小肠的功能,它能正常地泌别清浊,老人容易拉肚子的情况就会大大缓解。

  至于肘、臂、颈、肩、背酸麻疼痛这类在小肠经“前进道路”上的小毛病,对养老穴来说更是不在话下。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些部位的酸痛要么是因为气血淤滞,要么是由于外邪入侵,气血淤滞了它可以疏经活血,外邪入侵它可以增强气血,扶正祛邪。总之,这些毛病都能被它轻松化解。

  此外,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所以刺激养老穴不仅可以调理小肠经的气血状况,还可以促进心经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的功能,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而心主血脉,心脏的功能好了,老年人最大的健康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小很多;心藏神,主神志活动,老年人健忘失眠、精神不振、思路不清,这都与心主神志的功能下降有关,心主神志的功能增强了,这类毛病也会少很多。

  养老穴或许并不是人身上最重要、最有名的穴位,但它却是最适合的老年人的,是我们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我们来说,什么事情不是如此呢?希望大家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附:未时经络锻炼:每天摆臂100次,小肠经气血最顺畅

  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小肠经为手太阳经脉,从手走头,起始于小指尖外侧指甲角(少泽),沿手背尺侧(前谷、后溪),过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往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后面(肩贞、臑俞),绕行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于大椎穴,往前经过锁骨上窝进入胸腔,联络心,沿食管,穿过横膈,到达胃部,再往下,属于小肠。

  上行的支脉:从缺盆沿着颈部向上到达面颊,上至外眼角,再折入耳中(听宫穴)。

  面部分支:从面颊部分出,斜行向眼眶下缘,直达鼻根进入内眼角(睛明穴),接足太阳膀胱经。

  小肠经是手太阳经,行走在我们两手胳膊的外侧,往上直到肩关节的后面。对于小肠经的锻炼,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纵横摆臂法”。或是在家,或是在公园里,选择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身体站立,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前方,然后两臂同时前后摆动,速度不必太快,以5秒钟一个“回合”为宜,但幅度要稍大一点,让整个手臂、肩关节这条小肠经的循行线都得到充分的活动,真正打通经络,促进整个手臂的气血循流。其实,这个方法锻炼的不仅仅是小肠经,而是所有行走在手臂上的经络,它的作用自然也会更为丰富强大!

  此法每天1次,每次以手臂前后摆动100下为量,熟练者可以适当增加次数,但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最好是在小肠经气血最旺的未时(下午的1~3点)进行锻炼,这样效果最佳!小肠经畅通了,你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更强,气血的生化就会更足,得肠胃疾病、便秘腹泻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小肠经外面的问题解决好了,气血旺盛了,里面的心经——心脏的防线就会更为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