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粽子什么意思:纪录片《陈永贵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2:22
凤凰卫视3集电视纪录片《陈永贵传奇》


凤凰卫视3集电视纪录片《陈永贵传奇》
',1)">
',2)">
',3)">
 
 
陈永贵奇事
半文盲的国家副总理
世界上的事无奇不有,20世纪70年代,当代世界上惟一一个半文盲的国家副总理在北京上任了,他叫陈永贵,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
人口不多的昔阳县,历史上虽然很穷,却是一个重读书的地方。从唐朝贞观四年到清朝光绪十二年,这个县出过三个状元,一个探花,三十一个进士。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了一个副宰相一级的官,却是个半文盲。山西有人编下顺口溜:“昔阳一大怪,文盲能把宰相官帽戴。”
陈永贵是在1975年1月中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在1978年2月举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陈永贵又一次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陈永贵后一届副总理没有当到头。1980年9月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他被解除了副总理职务。
1964年3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在河北邯郸向毛泽东谈到陈永贵时,毛泽东问:“陈永贵识不识字呀?”陶鲁笳说:“不识字,这些年扫盲,还能看报纸,是个大老粗..",。毛泽东说:“看来不可轻视大老粗”。1974年5月,我写了一篇《群众知道了真理,就会齐心来做》的稿子,请陈永贵来审查。他不会读,我念给他听,他听了表示同意。我说:“这是专门给《人民日报》的,你光口头说同意不行,你得签字。他用我的钢笔一笔一笔地画,第一次写错了。我说:“错了,多了一笔,重写一个吧。”他二次又艰难地画,又多了一横。他搞不清那个意字究竟应该怎么写。
让文化基础比较低的工人、贫下中农直接升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时不止陈永贵一人。和陈永贵一起一步登天的,还有50年代在北京某工厂里创造了一种钻头的工人倪志福,那钻头后来就叫“倪志福钻头”。还有陕西省咸阳市一家纺织厂的女工吴贵贤。陈永贵在1973年8月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倪志福、吴贵贤也都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来吴贵贤也和陈永贵同时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倪志福是全国总工会主席。辽宁省有个卖菜的女售货员叫李素文,那时也当上了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当时这一批进入中央领导层的人,文化都比陈永贵高一些。半文盲只有一个,就是陈永贵。那些人的威风都没有陈永贵大,陈永贵是毛主席亲自树的,他们不是。
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原因是当时要进行一场革命,要进一步让基层的工人、贫下中农翻身,登上高层的政治舞台,以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打破知识分子一统天下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工人和贫下中农到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去“掺沙子”。
当时,压制知识分子的极左路线,也给陈永贵造成偏见,以为体力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脑力劳动是很轻松的,甚至不算劳动。有一天傍晚,他在大寨村口碰到我,他笑着说:“老冯,你看我们在地里受苦受累劳动,你在这里溜溜达达,好轻松呀!”我说:“那好,咱们两个换一换,你来写稿,我上地劳动,我劳动七天,你写一篇稿子。”他说:“我可干不了你那活。”我说:“你们社员回来,劳动就结束了,炕上一躺就能睡觉,我们可是走在路上也在劳动,躺在炕上还在劳动,有时做梦都还在写稿子,脑子得不到休息。”他不吭气了。
陈永贵还有一个传说。50年代有一天在县里开会,晚上他在灯下琢磨人家的会议笔记,有人就笑他,“都四十多的人了,还学啥,再学还能当中央委员?”真没想到,他后来不仅当了中央委员,还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陈副总理办公是世界一绝
国务院副总理是一个实职,不是摆样子的。陈永贵分工管农业,天天要看文件,要作指示,还经常写报告。1977年,有一天我们几个记者在北京东四他住的地方,他那个大办公室里有一张两米长的条几,上面整整齐齐排着好几十种文件和内部刊物。他笑着指指这一大堆文件,对我们说:“这是我干的事吗?这是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干的事嘛!”
小范围内开会研究工作,这好办,他可以讲话,也可以不讲话。视察工作时,发几条口头指示,对他来说也不难。就是一到认字、写字时,他就难办了。他每天要批阅的材料很多,这些材料都由他从昔阳县带来的秘书先看,然后挑重要的向他说说,或把最重要的地方划出来给他看,认不得的地方给他念念。他同意的,就在材料上画个圈,或写个“同意”。好多事,他实在弄不懂,但画圈却画得很快。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的亲密战友张怀英曾问过他:“你怎么画圈这么快?”他说,他看见华国锋、李先念画圈,他也就画圈。他信得过他们。李先念是老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
他口才很好,讲话也有点辩证法,经常由实际生活里总结出来的新见解,敢讲一些别人不敢讲的话,语言生动、通俗、幽默。只要是讲农村的生产和工作,在内部做报告,他从不用讲稿。随口就说,还很有点吸引力,也不乱。到正规的大会上去作报告,他可苦了。他怕讲走火,那就要让秘书先按他的意思写出个讲稿来,他到会上念。这种稿按我们这样写的,他是没法念的。昔阳县专门为他印了一种稿纸,一个格子抵得上普通稿纸的四个格子大,行与行之间也空得宽,一页只有约100字。县里有那么几个熟悉他认字习惯的秀才,把他的讲稿用正楷抄在这种稿纸上,他不认的字,要在空行里注上他认得的同音别字,这样的讲稿他才能念。他当官有一个别人绝对没有的优势。他讲话讲对了,办事办对了,别人说他马列主义水平高。他讲话讲错了,办事办错了,他说自己是个农民,没有文化,本来就不能当那么高的官,别人也不好怎么责怪他。
世界上惟一不拿工资的副总理
这又是一件奇事,陈永贵当上了副总理,在国务院办公,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政府官员,他却不脱农籍,不拿国家工资,仍然保持自己是农民的身份。
在中国的等级金子塔中,最低层的是农民,他们不能列入任何国家的等级,他们没级,毛泽东对这种制造新等级的一套做法是反感的,他怀念革命根据地里那种大致平等、水平低下的供给制生活,讨厌工资制,并提出过恢复供给制。在他的思想影响下,1958年大跃进中,报纸就批判过当时的工资制,说它是表面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文革中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达到高潮。陈永贵是个农民,对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一肚子火,又知道毛泽东不喜欢这种等级制,他就起来革命了。陈永贵当了副总理,身上仍然穿着对襟扣的中式农民装,头上仍然包着一条华北农民包头的白毛巾,开中央的会,开全国人大会也这样。他脚上从不穿皮鞋、凉鞋,只穿自己老婆做的老农民布鞋。他这种革命行为,工人、农民特别赞扬、敬佩,说他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
陈永贵不拿国家工资,他靠什么生活呢?我们国家那时把农村里的基层干部称为不脱产干部。陈永贵当了副总理,就把自己划在了这种出外工作,但仍不脱产的干部里头。只是别的不脱产干部外出是短期的,他出来当副总理是长期的。开始由山西省每月补贴他60元,后来涨到100元。同时北京每天再给他1.2元伙食补贴,大寨每年还给他记一个中等男劳力一年的劳动日,到年终,社员一个劳动日分多少钱,他也分多少钱。当时大寨的分配水平在全国算比较高的,一个劳动日约1.4——1.5元,能买一斤八两到二斤猪肉。陈永贵既是一个不脱产干部在北京住房自然就不出钱。他吃饭也花不了多少钱,原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给他配了一名高级厨师,因为他嫌厨师做的饭不合口,就把厨师打发走了,自己从昔阳县找了一个会做陈永贵爱吃的昔阳面食:拉面、饸饹面、抿曲、假豆腐、饺子等。他爱喝一点烈性酒,六十多度的酒,喝四五两是小意思。他在位时,矛台、汾酒都很便宜,他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吸烟凶的很。当了副总理不能再在脖子上挂旱烟袋了,改吸香烟。开一上午会吸一上午,他后来得肺癌,和这有直接关系。
陈永贵不当副总理以后,在中央的安排下,把户口转到了北京,老伴宋玉林和最小的儿子陈明亮都到了他身边。他被安排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这时他才成了国家正式职工,每月工资150元,同时每月给他五十元保姆费。他将原来东城区的副总理小院让出,搬进了西城区木樨地的高级干部楼。他的工资低,物价又年年涨,国家给他免除了全部房租水电费。下台后,他也不轻意坐国家给保留的专车。他妻子是农村妇女,没有工作,厨师撤走后,由她做饭。陈永贵当了一场十亿人口的大国的副总理,最后落个两袖清风,算得上是一个“布衣宰相”了。
全国只有一个人敢公开批评他
陈永贵到文革后期,已达到全国只有一个人敢公开批评他的程度。那就是周恩来总理。1965年5月21日,周恩来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科列加去大寨时,批评了虎头山上没有树。文革中陈永贵也是造反派。1969年2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山西省代表时,陈永贵在场,有人喊口号:“向陈永贵同志学习!”周总理马上指出:“学习大寨,学习陈永贵,对的学习,你们不能学习他的派性。”陈永贵从来认为大寨人是大公无私的。周总理在1971年11月15日晚对美国朋友韩丁说:“大寨是有缺点的、、、、、、先公后私就不错了,哪有大公无私?没有私哪来公?没有小哪来大?没有上,哪来下?他还不同意陈永贵的极“左”的做法,他对韩丁说:“自留地还是要有,农民总还要补充,自由市场还是要的,肩挑贸易、小商小贩还是要的。”
1973年4月,山西省共青团开全省代表大会,陈永贵认为省委第一书记谢振华是反大寨的,他不让大寨团支部派代表参加大会。4月23日正好周总理陪同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到大寨访问。谢振华借机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件事,周总理批评了陈永贵,客人走后,陈永贵亲自带队去参加省里的团代会。
笼子里的大人物
陈永贵到北京开始住在北京钓鱼台,江青等“四人帮”也在里头占着房子。陈永贵进了钓鱼台后,就象进了保险箱了,大寨来人看他被拦在外面,搞半天才能进去。陈永贵和一名秘书,一名贴身警卫(从昔阳县带过来的)三个人住在一幢房里,除了开会,就得在这个屋里泡着,也看不了书,他也不能老在院里闲逛,到了晚上,秘书、服务员来看电视,陈永贵才有了说话的人。这种生活对陈永贵来说,象住高级监狱,憋死人。陈永贵当时享受是一级保卫,想到街上走走,和一些自由活动都不可能,他接近不了群众,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时间长了非变成傻子不可。他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钓鱼台,并要求: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在大寨,三分之一时间跑全国。毛主席马上批准了他的要求。
陈永贵到过中国大陆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但是自从他当了领导人,经过毛主席批准,只有两块能自由活动的天地,一块是在北京的院子里,有几百平方米,一块是昔阳县,有近2000平方公里。
陈永贵下台后,没有人再保卫他了,他可以随便上街溜达,年轻人、小孩见了他,叫他永贵大叔。他终于又获得了失去多年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