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属鸡的命中再婚吗:一个关于商业周期的有力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0:49:39
一个关于商业周期的有力解释
——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读书笔记之一

周克成 铅笔经济研究社

“商业周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这除了“商业周期”几乎每隔十年就会爆发一次之外,还因为人们轻视了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的有力解释。而在众多奥派著作中,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应该是对经济周期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了。

许多人把“商业周期”和“商业波动”混为一谈,而罗斯巴德,则认为我们应该明确地把两者区分开来。罗斯巴德指出:“商业周期的问题是关于普遍性的繁荣与萧条的问题;它并不探究特定行业中发生的这类问题,它也不是要搞清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一特定的行业发生相对的繁荣或者相对的低迷。”

罗斯巴德举出灭蝗业作为“商业波动”的例子:有些地区每隔七年就遭遇一次蝗灾。那么,人们每隔七年就要为灭蝗工作做一次准备,因此,灭蝗业也必定每七年就经历一次“繁荣”,而其它六年将面临“萧条”。

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确实有许多会出现周期性萧条的“特定行业”。而我们显然都不会将这些现象归类为“经济周期”。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正常了,以至于作为外行的我们都不会特别关注其“周期性”。

一家专门生产雪糕的公司,每到夏天生意就特别好,而到了冬天,生意量就大幅减少;一个蜡烛商人,由于电灯的发明,他的生意不再那么红火了;一家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发明,就不得大幅收缩战线甚至关门倒闭,等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发生,但见到这些公司、行业出现萧条,我们并不会认为经济萧条期到来了,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经济周期”。

真正的“商业周期”是怎样的呢?是许多公司、行业,本来还能获取丰厚的利润,但突然之间却陷入了困境,发现他们生产的商品根本赚不到钱。这一点如果是发生在个别企业家身上并不奇怪,但既然同时发生在大量企业家身上就奇怪了。毕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能准确预测市场,判断消费者需求的人。

有人提出过这样一种解释:“是A行业的萧条导致了B行业的萧条,B行业的萧条紧接着导致了C行业的萧条,所以整个经济萧条就出现了。”从互相关联的行业上看,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比如钢材业产量萎缩,可能拖累房地产业;航油紧缺,可能拖累航空业。但是,当大多数互不相关的行业也同时出现了问题,显然就不是这个说法所可以解释的了。

来自奥地利学派的有力解释,是政府搞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企业家,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至少从两方面误导企业家的投资行为:

(1)在通胀的早期,大家都突然发现钱变得好赚了,因而增加消费,而许多生意也比以往更红火了,于是企业家在这时候增加了场地、设备、人手等方面的投资。

但好景不长,当通胀普遍蔓延到各个行业的时候,大家发现,虽然自己的“货币收入”增加了,但物价也上涨了,两相比较,自己的实际收入其实没有增加。于是重新调整消费行为,而企业家们之前加大的投资,也成了一种浪费。

但这种特征往往不明显,也不是经济周期最显著的现象,因为货币的蔓延并不慢,而市场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能够比较及时地调整过来。

(2)在通货膨胀下,信贷利率被严重扭曲,让许多实际上并不值得作的长远投资看起来很值得做了。成熟的企业家,在作投资决策的时候都必定考虑到利率因素。同样的投资回报率,在不同的市场利率下,企业家所能得到的实际回报可以大相径庭。

一桶葡萄酒,留到明年才卖价格肯定上涨10%,打眼一看,是能获得10%的回报率,其实不然,回报率有多高,得看当下的市场利率如何。假如眼下市场利率是4%,那这商人得到的是6%的回报率;假如市场利率是8%,那回报率不过是2%。简而言之,市场利率越低,商人们做长远的投资就越容易赚到钱,就越划算。反之亦然。

过低的信贷利率,会误导商人们对市场利率的判断。市场利率本来是5%,但政客们出于各种原因,人为压低信贷利率,这让许多本来并不划算的投资项目看上去划算了。一个房地产项目,按照5%的市场实际利率,并不值得投入那么多的钱去建造,但暂时被压低的利率,让这成了有利可图的项目。钢铁、水泥、轮船、铁路、机场、服装设备、集装箱、叉车、豪华汽车等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同样被误导,同样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定。

当信贷扩张到难以为继,而不得不中断的时候,信贷利率回到了正常的市场水平上,商人们发现,他们目前做的这项投资根本就不划算。因为预期中可以收回的款项根本就不足以支付他们目前所需要承担的利息。于是,投资不得不中断,资产被清算,工地要留空,设备得贱卖。

这一点,也同时解释了罗斯巴德所说的商业周期第二重要的特征。即为什么在经济萧条期,资本商品的波动幅度总是比消费商品的更大。“资本商品行业——特别是那些原材料、建筑以及为其他行业生产设备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期的扩张速度更快,而在萧条期所收的打击也最猛烈。”

生产周期长,回报分布时间广的行业,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所以,当利率降低,这些行业的投资就会增加,而只要利率稍有增加,这些行业的受损程度也会很大。

在经济周期中,还有一种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货紧缩。也就是通货膨胀停止、经济萧条爆发的时期,通货紧缩就随之出现了。货币量并没有减少,但通货紧缩为什么就紧接着出现了呢?罗斯巴德给出的解释是:

(1)通货膨胀的停止,让之前借款投资的人出现了资金困难;(2)借款人的资金困难和破产使得银行开始退缩并收缩信贷;(3)萧条期的出现,让人们期望价格下跌,这样,他们就持有了更多的现金而花更少的钱购买商品;(4)由于银行和商业债权人的催款,借款人希望偿还他们的债务,于是变卖自己的其他资产以换取现金;(5)一系列的商业损失和破产使得商人对投资非常谨慎。

这样,虽然整个市场中的货币量并没有减少,但由于人人都更倾向于得到、持有更多的现金而不是货物,因此流通中的货币量还是减少了,通货紧缩,也就出现了。然而,这“通货紧缩”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许多人将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提并论,这是错误的。正如上文所见,通货膨胀会误导商人,让商人错误判断利率水平,错误判断市场需求,从而作出错误投资决定,浪费资源。

但经济萧条期的通货紧缩并不会有这样的作用。我们能想到通缩最坏的情况,也许是人们没有可用的交易媒介,从而令许多本来可以创造价值造福社会的交易活动没能发生,令许多本来非常有市场前景的投资项目无法进行。

但是,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因为只要这市场中的货币没有彻底被通胀所摧毁,还有人愿意相信、使用这样的货币,那通缩实际上可以很快就结束。通缩下的价格回落,本来就是一种调整过程,只要市场中的普遍价格下降到一定的幅度,许多货币就会重新流动到市场上。许多人就会愿意放弃手中的货币而换取可用于消费或投资的真实物品。

需要特别区分,通缩的发生,并不是货币突然间在这个世界中完完全全消失掉了,而是价格太高(至少人们认为如此),所以人们把货币藏了起来,藏起来,也是为了有一天能有机会划算地花出去。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并不会让一种货币消失掉,也不会摧毁一个经济体。

通胀则不然,政府增发货币,可以无日无之,可以让一张好端端的钞票突然间变成一张废纸!可以在实际上宣告这种货币的灭亡!一个经济社会,没有了货币会怎样?大家可以想象,而这恰恰是通货膨胀可以造成的后果。所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危害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但就在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物价急需下调的时期,政府又会推行一些所谓的“救市”政策。而政府好心推行的这些政策,一般都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让经济的复苏速度变慢,甚至让整个经济状况变得更糟糕。

在罗斯巴德的笔下,政府的这些政策包括:(1)阻止和拖延清偿行为。向濒临破产的商业机构提供信贷,并要求银行进一步向这些机构提供贷款;(2)进一步通货膨胀,阻止了必要的价格下跌;(3)保持较高的工资率。在物价纷纷下跌的时期,保持原有工资率,等于抬高了实际工资率,而这无疑会增加失业率;(4)阻止物价下跌。(5)刺激消费并劝阻储蓄;(6)救助失业。

如上政策,统统会延长经济萧条周期。

那么,在经济萧条期政府应该干些什么呢?有两个方面,从对经济运行方面看,政府是应该什么都不干,放任自由,让价格自由回落,让企业自然破产,让百姓重新寻找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大幅缩减开支和税收。缩减开支包括减少形形色色的政府“投资”行为,因为所有的政府开支对百姓来说都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政府多花一分钱,百姓必定就少花一分钱。政府缩减开支,公务员系统带头降薪,还会有一种有益的示范作用,市场中人见到公务员都减薪了,就能更及时地作出价格调整,从而让整个尽快摆脱萧条。
而政府更重要的工作是减税,政府减税对经济发展的好处,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这里不必多说了。

假如摆脱了当下的经济萧条,那如何防范下一波经济萧条的来临呢?也就是说经济萧条为什么总会反反复复地、几乎每隔十年就出现一次呢?很抱歉,很难摆脱下一次经济萧条期的来临,除非政府愿意放弃自己对货币发行的垄断与控制。
罗斯巴德准确地指出:“政府天生是一个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于是它必然几乎总是逐步地诱发、助长和引导通货膨胀而使经济繁荣。政府天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以为几个世纪以来它需要控制货币系统。拥有印制货币(包括‘印制’银行存款)的权力就打开了国家收入之源。”

这是多么清楚的阐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政府会长期、反复搞通货紧缩政策,但搞通货膨胀或甚至因为大搞通货膨胀而倒台的政府却屡见不鲜。“通货膨胀”能静悄悄地将百姓财富占为己有,这对政府来说实在太划算了,有多少人能忍住不去尝尝这甜头呢?

假如由私营银行自由发行货币,而百姓使用哪种货币应由他们自主选择。这样,虽然私营银行也可能搞“通货膨胀”,但总会很快就被发现,并且就算一种货币出现了问题,人们总可以选择另一种货币,那由货币因素造成经济萧条的机会就会大为减少。

但罗斯巴德也在此处提出了一个错误的建议。他写道:“部分储备的银行业应被视为欺骗并加以禁止,然而政府却并没有这样做,它反而走上了相反的道路,逐步消除了自由市场的禁忌并支持银行信贷扩张,同事它将自己置于通货膨胀领导者的位置。”从下面这个反问中还可以看到罗斯巴德对100%准备金率的推崇:“难道在一个100%的黄金准备金的经济体制下,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繁荣—萧条的周期?”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完全弄明白罗斯巴德的意思。假如他是说发行钞票应该依据100%黄金储备,那么就是一种金本位制度,这样,只要严格执行,就不管是政府发钞还是私人银行发钞,其效果都一样,并不会对货币的供给产生任何影响。唯一能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是黄金的开采成本。

但罗斯巴德又主张由私人银行发钞,看来他这里所说的100%准备金制度并不是金本位制度,而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错了。政府确实不应该“走上相反的道路”,“支持银行的信贷扩张”。但政府也不应该对部分储备的银行加以禁止,重要的前提是,任何银行,都应该向存款人公布他们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只要银行在于储户达成交易前明确告知自己的准备金率,并且作出相应的风险提示,那就不能说是一种欺诈行为。

不同的银行管理能力不同,对风险的掌控能力不同,因而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准备金率生存下去。在自由市场中,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将能以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维持银行运行,让自己有更多款项借贷出去,从而让自己能赚到更多的钱。进一步地,就是能为储户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

有些银行可能实行的就是100%的存款准备金率,但在这样的制度下,他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贷款呢?他能作什么投资呢?不能。既然如此,也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收入,也不可能为客户提供存款利率,反过来,它们可能需要向储户收取钞票的保管费才能生存下去。这当然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因为在某些时候,能让钞票安全的保存下来,本身就是对储户巨大的回报。

但要选择哪一种准备金率,要得到多大程度的存款安全,要得到多大的利息回报率,这些一概应该由各家银行与储户自主决定。而不必政府出来插一手,要求所有的银行都实行100%的准备金率。事实上,假如真的这样做的话,那银行系统的借贷功能就会被废掉一大半,人们的财富只能空置在那里,不能借出去;而商人们眼见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可能得不到资金而无法下注一展身手。

想来想去,这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但睿智的罗斯巴德却错了。错得明显,错得奇怪。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因为没读懂他的书?还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指教。(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