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非和陶玉玲:民意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33:02
專業的行政管理專家、政治家固然是重要的,但對於公眾來說,他們只是人群的一部分,他們並不擁有壟斷“正確”並裁斷他人誰正確誰錯誤的權力。也許他們可以講出很深刻的道理,也可以影響人們的認識,但他們代替不了每一個社會成員自己的感受。

  7月29日,《中國青年報》發了一篇名為《民意不是永遠正確》的評論文章,認為由於大部分民眾未必具備分析某些社會問題的最基本的專業知識,民意對於如何達成相關願望的看法和要求未必正確,它應該被傾聽和重視,但不應該輕易被滿足。對這樣的看法筆者不敢苟同——我認為民意沒有對錯之分。

  盡管文章強調“沒有瞧不起普通民眾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有此意思。文章說,“每個人因為教育和職業的關系各有其專長,治理國家同樣需要專長”,這難道不是瞧不起普通民眾嗎?其實,作者應該這樣表達:社會需要分工,政治工作也是一種分工,不可能所有人都適合做政治工作。但是,人們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不從事政治工作就不懂政治、不能參與政治生活。至少從理論上說,人們因為需要實現自身利益才建立國家,如何運行國家以實現自身利益也應當是人們自己的選擇。雖然從學理上說,人們對社會政治規律的認識有深刻和膚淺之別,但作為政治觀點,即使一個人的看法在別人看來是膚淺的,也應當因為那是他的權利、那樣可能最符合他的利益而受到尊重。作為決策的基礎,任何民意都擁有平等的投票權。對於投票的結果而言,專家“深刻”的見解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終被普遍接受的即使是“膚淺”的,也是重要的。即使在某些專家看來是錯誤的認識,隻要它能夠成為普遍的民意,就應當並且必須成為決策,這是政治應有的邏輯。

  事實上,像這篇文章所強調的“正確”,最終必將成為專制的理由。專業的行政管理專家、政治家固然是重要的,但對於公眾來說,他們只是人群的一部分,他們並不擁有壟斷“正確”並裁斷他人誰正確誰錯誤的權力。也許他們可以講出很深刻的道理,也可以通過宣傳鼓動來影響人們的認識,但他們代替不了每一個社會成員自己的感受。如果賦予他們裁決“正確”的權力,廣大的非專家、普通社會成員就會被排斥,專家們就會走向寡頭和專制。人們在強調科學決策的時候,絕不能以此排斥民主決策,科學隻能是民主決策的重要依據,專家隻能是人民治國的助手,而不能替代人民自身。

  這篇文章認為“解決社會問題與治療疾病沒有本質區別”,而且“社會和人體一樣復雜,而對專業要求更高”,言下之意我們隻要把社會交給專業的學者和政治家就像把病體交給醫生一樣。其實,治病和解決社會問題是非常不同的,治病很大程度上隻需要科學,而解決社會問題則不僅需要科學,更需要民主。即使是治病,我們也需要選擇醫生,而不能什麼都聽醫生的,更不能隻聽某個醫生的。

  文章說,“在當今中國,一些特殊利益集團巧妙假借‘民意’力量,損害市場自由競爭秩序以牟取不正當私利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可是,人們又怎樣分辨哪些專家不是這種特殊利益集團的代表呢?文章說目前“掌握政策制定權的專業人士,不是濫竽充數的庸醫,就是更加可恨的牟利者”,其實,把一部分不同利益的代表者說成的“濫竽充數的庸醫”,這是要以專業的名義否定人家的話語權﹔而把另一部分人說成是“可恨的牟利者”則是以道德的名義否定人家的話語權。

  文章把自己置於道德和專業的制高點上,似乎文章作者就是最應該擁有話語權、有資格點評什麼民意正確或者錯誤的專業人士,是置身特殊利益之外的客觀評判者。事實上,社會的發展已經使話語權越來越為各種各樣的專家所瓜分,而這些人,有不少才是真正利益群體的代表。這樣的精英發言,還不如普通民眾。當然,文章說別人“濫竽充數”和“可恨”,不只是顯得作者有一些壯志未酬的牢騷或者某種程度的嫉妒,作為一種“民意”,本身也凸顯了現階段話語權作為社會資源在配置上的不合理,民意表達得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