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在浴缸动态图:中医“返老还童”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17:08
提要:老年回春,返老还童,是古今学者都感兴趣的课题。而今返老还童一直是女性的梦想,可是皱纹总是会出卖你的年龄,教你中医祛除皱纹法,让你返老还童不是梦。
1、返老还童中药:
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人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中医专家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芝麻: 含叶酸、卵磷脂、维生素E等。汉代鲁女生常以芝麻为食,八十岁仍如少女目样。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说,吃芝麻“一年身面光泽,二年白发还黑,三年齿落更生”。宋代华山道士丁少微常吃芝麻,“年百余岁,康强如壮年”。现在研究,芝麻确有抗衰老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芝麻油中的亚油酸,还有美容功效。
松子: 富含维生素E和被称为长寿金丹的微量元素锰。西汉人文宾常吃松子,九十余岁仍是青年时目样。其妻也吃松子,百余岁仍很健壮。松子当零食吃,还可使齿落再生,白发变黑。
核桃仁: 是中医补脑回春食品。所含卵磷脂可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所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可消除“老年斑”和使肌肤健美;所含锌可抵消镉引起的高血压;所含锌和锰是组成脑垂体、胰腺、性腺的关键成分,并有强心作用;所含铬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四川阿坝地区有一对90余岁的夫妇,晚年常吃核桃玉米粥,男的掉了的大牙又长出新牙两颗;女的满头白发已有一半变黑了。
枸杞子: 自古是益寿回春佳品,含微量元素锌、锰,亚油酸及多种维生素,有降血糖,防治脂肪肝的多种作用。《保寿堂方》记载绮氏县一老人坚持长期吃枸杞子,活到百多岁时仍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事强健(还能过性生活)。大有返老还童之势。
2、针灸按摩可以抗衰老:
中医推拿手法,可针对脸部的肌肉作大范围或局部的理筋手法,而使松弛掉的皮肤肌肉重新定位,进而使脸部更为紧绷,消除细纹。
并可利用按摩手法针对皱纹周围的穴位重点按摩。同时另用拇、中指点按天容、天牖穴,食、中、无名指同时点按或点揉人迎、扶突、天窗穴。
注:天牖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手少阳三焦经。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3、中医食疗抗衰老:
黄精排肉汤:
黄精30g,当归20g,白芝15g,菟丝子30g,排骨500g,以1500cc左右的水,煮熟为汤。
可补五脏气血津液,滋润皮肤兼具美白效果。
却老养容汤:
人参、白术、熟地各15克,当归、天门冬、枸杞各9克,鸡肉600g,以水2000cc煮食。
4、外治返老还童法 :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本方出自宋代全真七子之一的孙不二,她是王重阳唯一的女弟子,故名孙仙少女膏。
5、 国色天香法:
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让你红颜如奇葩仙卉,身体有奇香缕缕不散。
越吃越年轻的不老饮食疗法
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女人爱美,女人更怕衰老!怎样让永葆青春不再是一个空想呢?爱美网健康小编为你推荐抗衰老的饮食疗法,教你吃什么可以越吃越年轻。从现在开始,打败衰老,守卫青春美貌吧!
俗话说:年轻就是本钱,常保青春是每个女人一辈子都想追求的目标,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娃娃脸,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小5~10岁,真是羡煞旁人!人的老化是必经过程,但只要保养得宜,就能青春永驻。现在爱美网健康小编就来教你,从饮食开始做起,让你永远都像25岁一样美丽动人。
青春第一步 必先抗老化
别仗着自己是花样少女,就自以为条件好,忽略“抗老化”过程,虽然现在感觉不出来,不过等你进入熟女阶段,自然就会发现,岁月早就在你脸上留下好几道不可磨灭的刻痕!
Eat:
☆预防老化吃这些
1.蓝莓:
有研究证实,吃了蓝莓添加物的实验鼠,平均多了相当于人类10年的寿命,蓝莓中所含有的养份,可以有效抗发炎及抗氧化,也有助于减轻记忆力衰退的老化现象。不管是蓝莓、红莓、草莓等莓类水果,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2.坚果类:
研究显示,持续吃坚果的人平均寿命多活两年半。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丰富来源,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3.柑橘类:
举凡橘子、柳丁、柚子、葡萄柚等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罹患冠状动脉硬化疾病的机会,也是天然的抗癌食物。
Don't eat:
☆垃圾食物要远离
1.少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的碳酸会带有食物及骨骼中的钙质,在体内形成碳酸钙,缺钙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也会使人失去活力,而碳酸饮料通常添加许多甜味剂,一不小心就会摄取过多糖份,促使老化生成。过甜的食物也会影响体内醣化作用,让不好的分子堆积,产生疾病。
2.勿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导致大脑早衰,因为饱食会促使脑内的生长因子分泌,过度增殖会影响器官功能,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使得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让人记忆力下降,甚至造成脑组织萎缩,引发老年痴呆。
5种食物最该吃
随着体内荷尔蒙浓度的改变,对女性健康的保护力会大为降低,造成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泌尿道感染、皮肤老化的机率大增,想帮青春保鲜,就靠以下的黄金食材。
top1蕃茄
抗老、好睡眠
说到抗老、抗氧化又能安眠的水果,蕃茄一定要提到。当荷尔蒙改变时,可能带来皮肤干燥、低密度胆固醇上升以及失眠等困扰,蕃茄中的茄红素是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对付内外在的老化问题;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B2以及刚刚提到的茄红素,都能起到改善动脉硬化、预防癌症的作用;另外,蕃茄中还含有褪黑激素,能帮助睡眠,容易失眠的人多吃蕃茄都能让你更好睡。
top 2鲑鱼
降胆固醇、好脑力
想要维护心血管健康与好脑力,吃鲑鱼真的很不错!鲑鱼含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像是EPA、DHA等重要营养素,能够降低血中脂肪与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让血管维持最佳弹性与健康状态,还有活化脑力的效果;Omega-3还有调节荷尔蒙的效果,对女性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优质脂肪。
top 3蔓越莓
保泌、抗老
说到女人最怕的毛病,勾勾缠的泌尿道感染一定榜上有名,谁叫女人先天尿道较短呢!想要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蔓越莓可会小兵立大功。研究指出,蔓越莓中的粗花青素具有抗细菌黏附的效果,不仅能作为感染时用药的辅助之外,蔓越莓汁更是适合平常饮用的保健饮品。此外,蔓越莓也充满莓果多酚,多酚也是被证实有效的抗氧化物,想要美丽又健康,蔓越莓这个“北美红宝石”可要多利用。
top 4绿花椰菜
抵抗妇癌上门
乳癌、子宫颈癌这两个妇癌杀手让人是闻癌色变,也是全力防治的目标,但进行筛检只能发挥早期发现的功用,如果能有什么食物可以帮助做到“预防”的效用岂不是很棒?绿花椰菜正是当中的佼佼者。绿花椰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强化免疫功能的效果,也能帮助维持肌肤的光滑,至于抗癌最特别的成分就属当中的三甲醇,这是一种特殊的抗癌物质,对于乳癌、子宫颈癌有预防的效果。想要预防妇癌上身、提振免疫机能,多吃花椰菜吧。
top5黄豆制品
防骨松、调血脂
想要让皮肤光滑、有弹性,还不想骨质疏松、胆固醇异常?吃黄豆就对了!黄豆可以说是女人的好朋友,里面的优质蛋白质与多种营养素都很有益健康与美容。像是大豆蛋白可以加速坏胆固醇的分解,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卵磷脂能分解脂质,保护心脏并且预防老化;大豆异黄酮能预防血管硬化、防止骨质疏松。
',1)">
长寿老人 养生三宝
“我打算100岁还上班。”当杨友鹤教授笑眯眯地说这话时,你别惊讶。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今年98岁的他至今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医堂坐诊,每周两次。
杨教授有什么长寿秘诀,活得如此精神呢?98岁的老中医还在上班,他有养生三宝 。
说到养生,杨教授背了一段《黄帝内经》里的话。大意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上古的人为什么能活100岁而不见衰老?岐伯说,那是因为他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啊。”他说自己的养生秘诀主要来自这里。
杨教授吃饭很有节制,早上一碗牛奶,一个鸡蛋,一块绿豆糕。作为洛阳人,他中午爱喝浆面条,吃烙饼卷菜,还经常吃两块红烧肉或卤肉。晚上吃小米或大米熬的稀饭,里面有大枣、梨、山药。
杨教授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午饭后要百步走,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主要的锻炼是早上做“八段锦”。具体动作是:“站起直立,两手掌心向外向上托起,然后弯腰,像打捞东西一样双手下捞,这叫''托天捞地'',可以帮助消化;双手叉腰,脖子和腰部一起左右扭动,这叫''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
杨教授说:“不妄做劳对于他这样年纪的人来说,主要是没有非分之想,脑子不装别的,‘专用’――除了上班,就是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在养生方面,杨教授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身的免疫功能好,病邪就不容易入侵。他家里备有一种叫“三解汤”的茶饮,里面有生绿豆50粒(捣碎),毛尖茶8克,冰糖15克。将绿豆(捣碎)带皮同茶叶、冰糖共合一杯。开水冲后加盖,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
《103岁还看病的全国名老中医杨友鹤》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1年4月14日第7版“中医保健”
想长寿先练腿有方法
提要: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在日常保健活动中,切莫忘记多活动双腿,以防腿老.那么该怎样来锻炼自己双腿呢?
1、快走、慢跑、走散跑交替等:这些运动,能使腿脚部位的肌肉、穴位、神经末梢等组织更多地接受刺激,既可促进腿脚部的血液循环,又能有效地将各种有益的信号导入相关的大脑皮层,大脑又把它传到各个相应的器官,从而调整机体全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抗衰的作用。进行运动时,其时间和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运动时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早晚各一次(以早8时和晚9时左右为佳)。
2、经常拍打和揉捏双腿:呈站立位弯腰或坐位双腿下垂,先用双手掌指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尔后再重复拍打动作,一日数次。拍打按揉腿部肌肉,可促进下肢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强化下肢生理机能,有益于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
3、屈膝扭膝,活动关节:双膝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置于膝盖上,先顺时针方向旋转30次,再逆时针旋转30次,反复三遍,扭完双膝后再稍事随意地活动活动肢体,如抖抖肢腿,或下蹲起立,或原地踏步等,一日数次。进行膝部扭动旋转,可增强膝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柔韧灵活性,可防治膝关节病变和活动不利,可使下肢强健有力,步履稳健。
4、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粘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5、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6、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7、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8、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9、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10、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其中部分资料来源参考:《百度百科》。
中医养生学说“动静互涵”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阴阳相互对应的作用,在阴阳交错的往来中,阴退阳进,阳隐阴显,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王夫之《周易外传》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辨证法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阴阳互涵互根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是生命活动的要谛。《思问录》谓:“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又《张子正蒙注》说:“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这就是说“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所以王夫之又说:“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遂于动而不返,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神也”(《张子正蒙注》)。只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朱熹亦明确指出:“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代哲学认为,既无绝对之静,亦无绝对之动。“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
二、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事物在平衡、安静状态下,其内部运动变化并未停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要破坏而呈现出新的生灭变化。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里清楚论述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并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生命活动也正是合理地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周述官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体的动静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从生理而言,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形属阴主净,代表物质结构,是生命的基础;气属阳主动,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就具体的脏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属火,主动:肾属水,主静。只有“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状态。实际上,人体有关饮食的吸收、运化、水液的环流代谢、气血的循环贯注、化物的传导排泄,其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等,都是在机体内脏功能动静协调之下完成的。因此,保持适当的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促进和提高机体内部的“吐故纳新”的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从病理而讲,不论是“六淫”所伤,还是“七情”所致的病理变化,都是因为人体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发生障碍,导致体内阴阳动静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但并不表明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静以养神:
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由于“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故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宁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万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赋于“静神”新的内容。他说:“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曹氏对“静神”的解释使清静养神思想前进了一大步。“静神”实指精神专一,屏除杂念及神用不过。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会大有益处。但心动太过,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则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病变。静神养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就以练静功而言,其健身机制却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带练静功有益于精神内守,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
(二)动以养形:
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所以,《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儒门事亲》)。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长寿。动形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蹻等,以动形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三)动静适宜:
《类经附翼·医易》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动净适宜的原则,还突出了一个审时度势的辨证思想特点。从体力来说,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步增加动功。从时间上来看,早晨先静后动,以便有益于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动后静,有利于入睡。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