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造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 健康话题 - 京华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5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11:15

注册 登录
  • 论坛
  • 网页游戏
  • 默认风格
  • 欧美同学会
  • 动感分栏
  • 动感分栏hidden
  • 私人消息 (0)
  • 公共消息 (2)
  • 论坛任务 (0)
  • 系统消息 (0)
  • 好友消息 (0)
  • 帖子消息 (0)
京华论坛 » 健康话题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关心.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关心. 当前离线

UID
1426619 
帖子
11333 
主题
163 
精华
20 
积分
227594 
龙币
12893 个 
竞猜积分
33 分 
威望
242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30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2 
最后登录
2010-10-15 

版主

帖子
11333 
精华
20 
竞猜积分
33 分 
在线时间
3039 小时 
541# 跳转到 » 发表于 2009-7-14 13:10 | 只看该作者 老D辛苦了 京华论坛版主制度说明

TOP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603 
主题
96 
精华
98 
积分
175037 
龙币
12065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04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0-10-8 

论坛精英

 

帖子
8603 
精华
98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542# 发表于 2009-7-15 1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妙联趣谈


门联也称楹联,是将联语或挂或贴或直接刻在门柱或楹柱上。门联创作和张贴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哪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依《平水韵》区别),就是上联,贴在门的右边。另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贴在门的左边。所以在创作门联时,这个原则应特别注意,不然别人拿去了也不知那幅联是上联或下联,就不知该怎么贴了。

中国古代门联的联语,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也可以说是古人利用门联这种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也是是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一种传播。

据清朝的楹联大师梁章钜《楹联丛话》书中记载,乾隆五十五年八月,恭值乾隆皇上八旬万寿。纪文达公(纪晓岚)曾创作了一幅门联,在京中一经坛上展出,轰动一时,被当时的文人一致认为是"极典丽,又极浑成,竟如天造地设者。"其联云: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此联首先用"八千"来表示岁月春秋的漫长;"八方"本指四方(东南西北)、四隅(西南、西北、东南、东北),此处借指天下(古代典籍中多见这个词)。"向化"即归化、归附。"八风",一说是:"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地形训》)"五数"指五行阴阳变化之数,古谓其数合天地造化之神功。"五世同堂"指乾隆皇上五世孙曾同堂,古来也只有乾隆皇帝一位。其实乾隆皇帝在七旬万寿时已经是五世同堂了。"五福",一说是:"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享尽天年)。"(《尚书"洪范》)"昌期"指兴隆昌盛时期。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被后来的历史学家所公认的。乾隆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圣寿最长的一位皇帝。此联正如清朝的文人形容的那样,也许人类的历史,中华的文化,仓颉造字等等一切的一切,冥冥中似由天定好的,否则又如何能写出此天造地设的门联呢?

在清朝,京师中历代帝王庙及孔庙(文庙)的门联,一般都由皇上御制。如乾隆皇帝曾为文庙的大成殿题一联云: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上联盛赞孔子的道德,下联盛赞孔子的功绩;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孔子的尊崇之隆。清朝的楹联大师梁章钜对此联的评价是:"惟圣人能言圣人,后有作者弗可及矣。"(《楹联丛话》)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到山东邹县的孟子庙,御题一门联云:

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下联中的"孔颜"是指孔子及孔子的学生颜回。梁章钜对此联的评价是:"奎藻昭回(皇上的题字如日月星辰之光),当与七篇之书(借指《孟子》,因书中有七个章回)同寿天壤也。"

孔子的学生曾子以"孝"著称,被后世尊为"宗圣"。山东嘉祥县有曾子庙,其楹联云: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咸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上联的"格致"指风格气韵;"诚正"指心意真诚,思想端正;"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使天下太平的省称。原话是出自《礼记"大学》。"厥训"意思是"他的说教"。下联的用词均为常见词组,笔者就不再解释。此联对曾子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以政事见称。唐开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被追封"卫侯"。济宁州之仲家村,为子路的故里。有仲氏祠,其门联云: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上联的"允"字在句子中当副词,意思是"确实、果然",此联颂扬了子路"闻过则喜"、"见义必为"等美德,子路的事迹详见《论语》中的记载。从以上列举的几幅门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孔孟之道的崇尚,对能够依孔孟之道处事的人的尊敬。

清初的顺治年间,关公被顺治皇帝封为"忠义神武大帝",尊崇之典,实为历代之最。因此在清朝,中国的关帝庙在各地是最多的,关羽忠义的美德也被很多文人通过门联创作来颂扬。

河南许州(许昌)八里桥有一关帝庙,壁有画像:关帝骑马居中,曹公及张辽等分立两旁,酌酒饯行。有门联云: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又肯忘樽酒绨袍。

此联在当时最著于人口,所叙之事亦见正史。其中"万钟"指优厚的奉禄,出自《孟子"告子上》。"千驷"借指很多的马,本出自《论语"季氏》,后来演变成形容非常的富有;《世说新语"言语》篇有"千驷之富"一词。上联的大意是:听到了吾故主刘玄德兄的消息了,今日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啊!您(曹操)就算给我再大的官爵,再多的钱财都留不住我啊!

下联的"樽酒"一词有惜别之意,出自东汉才女班昭的《东征赋》:"酌樽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而"绨袍"的典故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魏人范雎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遭其毁谤,笞辱几死。后逃至秦国改名张禄,仕秦为相,权势显赫。魏闻秦将东伐,命须贾使秦,范雎乔装,敝衣往见。须贾不知,怜其寒而赠一绨袍(厚帛制成的袍)。迨后知雎即秦相张禄,乃惶恐请罪。雎以贾尚有赠袍念旧之情,终宽释之。下联的大意是:我曾答应过您(曹操)立功(斩颜良)了再离去!倘若他日我们狭路相逢,我一定不会忘记曹公的"绨袍"之情啊!

后来关羽有华容道义释曹操之事。此联以关公的口气来写,赏读后令人对关公忠义之气节不禁悚然起敬。(据正史《三国志》记载,颜良确为关公所斩;而《三国志》中只说文丑是被曹操乱军所杀,却未讲明是谁杀的。)

另有一关帝庙门联云:"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上联的"武穆"指岳飞。下联的"文宣"指孔子,是山东人,而关羽是山西人。此联对关羽的褒扬之辞溢于言表。

清朝的文人徐锡麟、钱泳合著的《熙朝新语》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故事:山东秀才张大美平时很虔诚的敬奉关帝,常到关帝庙上香。有一次在病中梦入关帝庙,见关帝穿着清朝的衣服在处理事情。过了一会儿,关帝叫张大美的名字,并说:"我庙中楹柱上的对联太粗俗了,我很不满意。我跟你有香火之缘,你就帮我从新写一幅楹联吧。"张大美不愧是读书人,即跪在地上诵一联云:

数定三分,扶汉室削吴吞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
志存一统,佐熙朝伏寇降魔,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关帝深加叹赏,曰:"此四十二字,尔来岁当知好处也。"次年乡试,首场张大美构思答卷未就,倦而打盹。梦到关帝叫他,说:"起来,起来!你忘了对联字数吗?"张大美惊醒,突然觉的文思沛然,答起卷子来就如事先拟好的一样。至榜发,中第四十二名,适符联字之数。

下联的"熙朝"意思是"使(蜀汉)兴盛";"威灵"意思是"显赫的声威";"丕振"的意思是"大振";这三个词在古代的典籍中很常见。这幅对联不仅很切合关羽的事迹,而且对仗工整,音律平仄和谐。在褒扬关羽的同时也道出了忠义之士的艰辛。 利用空间相册发图片帖 不丢图

TOP

五色风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五色风 (五色风)当前离线

UID
1232402 
帖子
35349 
主题
31 
精华
60 
积分
709686 
龙币
37865 个 
竞猜积分
61 分 
威望
247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8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4 
最后登录
2010-10-15 

版主

帖子
35349 
精华
60 
竞猜积分
61 分 
在线时间
8374 小时 

543# 发表于 2009-7-15 13:55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学问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TOP

红颜一笑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红颜一笑 当前离线

UID
1291053 
帖子
661 
主题
精华
积分
13222 
龙币
790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10 
最后登录
2010-9-22 

小有名气

帖子
661 
精华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544# 发表于 2009-7-17 23: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TOP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603 
主题
96 
精华
98 
积分
175037 
龙币
12065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04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0-10-8 

论坛精英

 

帖子
8603 
精华
98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545# 发表于 2009-7-19 05:00 | 只看该作者

清朝皇子学习压力有多大

清代帝王吸取了前朝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因此清朝多数皇子精通经史、策论、诗词歌赋与书画等,并善于骑射。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也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高的。

  清朝,皇族教育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正规。康熙在位的时候,诸皇子分居读书,到了雍正初年,为了便于皇子的读书,就在宫中设立尚书房,道光以后统称上书房。与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通常,皇帝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

  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皇帝选定良辰吉日为皇子开学,由于皇子地位尊贵,皇子和师傅互相行礼时,双方用长揖代替跪拜。上书房的规矩极严,皇子读书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子;午饭时候,侍卫送上饭来,老师先吃,皇子们在另一旁吃,吃完不休息,继续功课。上书房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这几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皇子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满、蒙、汉等语言文字以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每个皇子都配有汉人师傅,人数多少不定,总管教学事务的称“总师傅”。学习儒家经典的方法是:师傅读一句,皇子读一句,如此反复诵读百遍后,与前几天所学内容合起来再读百遍,周而复始不间断。康熙皇帝自己回忆说,他5岁开始读书从不间断,累得咳血,仍然坚持。每日老师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之后再背诵一段新的内容,直至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背下来。

  由于清朝是“马上得天下”,因此对皇子、皇孙的骑射武功的训练也十分重视。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皇子们放学后,吃过晚饭,还得上一节“军事体育课”——骑马射箭,这部分教习师傅从满、蒙贵族中挑选,名为“谙达”。“谙达”又分为“外谙达”与“内谙达”:教弓箭、骑射的称“外谙达”,每位皇子配有5名,为其管理鞍马、弓箭;教满、蒙语文的为“内谙达”,一般有3人,他们轮流值班。再有,每个皇子还配有几名负责茶食等事的书童,这些书童,从八旗大员子弟中挑选,亦轮流值班,每天两人。

  除了满文、汉文、骑射之外,皇子教育的内容也会依情况调整,例如康熙帝喜欢带皇子出巡,增广见闻,也让皇子有各种办理政务的实习机会,德宗载湉在翁同龢的安排下读西学,太后也曾请身边的女官裕德龄教载湉英文。

  皇帝、皇子对上书房的师傅非常尊重。雍正帝命皇子们对总师傅张廷玉、鄂尔泰行拜见礼、作揖,张、鄂二人“立受之”。福建漳浦人蔡新入翰林院后,任总师傅30余年,“诸皇子皆敬惮之”。他退休后,乾隆帝对他很照顾,并多次将自己的诗文寄给他。嘉庆帝对他也很尊重,在他90岁生日时特赐匾额,亲笔题书“绿野恒春”四字。

  由此可知清朝对皇子的教育之严格,与前代“皇子出阁讲学片刻即归,徒以为饰观者,真不啻霄壤分也”。

TOP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603 
主题
96 
精华
98 
积分
175037 
龙币
12065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04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0-10-8 

论坛精英

 

帖子
8603 
精华
98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546# 发表于 2009-7-19 05:01 | 只看该作者

花信风

花信风,是指某种季气时开的花。

南朝《荆楚岁时说》里所记载的意思:

    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二一十四番是指小寒至谷雨。

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茶糜 三候柬花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

TOP

五色风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五色风 (五色风)当前离线

UID
1232402 
帖子
35349 
主题
31 
精华
60 
积分
709686 
龙币
37865 个 
竞猜积分
61 分 
威望
247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8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4 
最后登录
2010-10-15 

版主

帖子
35349 
精华
60 
竞猜积分
61 分 
在线时间
8374 小时 

547# 发表于 2009-7-19 09:28 | 只看该作者 花信风,第一次听说,不过这个跟地域有很大关系吧,不同的地方花开的时间也有差异,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TOP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603 
主题
96 
精华
98 
积分
175037 
龙币
12065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04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0-10-8 

论坛精英

 

帖子
8603 
精华
98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548# 发表于 2009-7-21 11: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而“左除”则是降级受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人士的提拔。 (10)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
  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 翰林院 钦天监 内务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 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部分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比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 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部长。
  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行政院长。
  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官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
  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编辑本段]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TOP

江南鲟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江南鲟 当前离线

UID
1505293 
帖子
258 
主题
精华
积分
5162 
龙币
27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1 点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27 
最后登录
2010-10-10 

初入江湖

帖子
258 
精华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32 小时 
549# 发表于 2009-7-25 11:1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 一个。

TOP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603 
主题
96 
精华
98 
积分
175037 
龙币
12065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04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0-10-8 

论坛精英

 

帖子
8603 
精华
98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550# 发表于 2009-10-6 12: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九大毒药



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番木鳖

就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边缘稍隆起,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宁)和马钱子碱(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据说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煎服,连续服4剂。


鹤顶红

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鹤顶红”不过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砒 石

天然砒霜化学成分As2 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 单晶晶形为八面体, 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 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 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 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砒石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责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金刚石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夹竹桃

夹竹桃又名柳叶桃,有毒,含有强心毒甙,夹竹桃作用与洋地黄同,干燥的3克就能使人死亡。

主要表现为洋地黄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律紊乱、心跳缓慢、不规则,最后出现室颤、晕厥、抽搐、昏迷、或心动过速、异位心律,死于循环衰竭。


乌头

乌头,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浙、赣、徽、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学上的名称。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乌头碱(aconitine) ---详解

东汉末年,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其毒即为乌头毒。乌头的有毒成分是二萜类生物碱,其中毒性最大的是乌头碱(aconitine),只要几毫克就可以让人丧命,而且,它和河豚毒素一样,都是神经毒素,吃下去之后会导致全身神经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紊乱,不痛的地方感到痛,痛的地方感到不痛,肌肉也不听使唤了,心脏也乱跳了,又流口水又拉肚子,最后的死因,不是呼吸中枢麻痹,就是严重心律失常。 www.6park.com

乌头碱(aconitine) Molecular formula

乌头属在全世界有约300种,我国就有160多种,遍布全国各地,乌头的花很美丽,有观赏品种。实乃杀人越货必备之良药。


见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古人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秒杀。原产东南亚。我国海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TOP

关闭侧边 论坛精华
  • ·【周末愉快】 猫 哥 大 (写真)
  • ·社区办活动,欢庆重阳节
  • ·自然之声
  • ·爱的呓语
  • ·俯瞰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 ·1950年深圳中英街的公安
  • ·来源于骨牌中的老北京话
  • ·重阳节,哪些老年人不宜登高!
  • ·新疆喀纳斯
  • ·红叶中的 长城——雄伟
  • ·我看余英坊
  • ·千岛湖掠影
  • ·狗狗也做环保小使者
  •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夫妻缘
  • ·史上最干净的爱情 -- 山楂树开满
版主推荐
  • ·儿子那点事(10月5日的故事)
  • ·长篇爱情时尚小说《网络恋歌》【
  • ·PDF下载:摄影构图之进阶指南
  • ·精美电子书下载——数码摄影入门
  • ·【九钻珠宝】十全石美!3EX顶级美
  • ·群星《Hi-Fi夜迷情 DTS》感性十足
  • ·长篇爱情小说《通吃岛演义》【9月
  • ·京华论坛2010世界杯“足球大猜想
  • ·磁性的嗓音吸附你心灵深处-陈瑞《
  • ·群星《丝丝入扣(柔情女声)》3C
  • ·杨曼莉《民歌红IV DSD》新世纪发
  • ·群星《金耳朵·烟雨江南》2CD 效
  • ·张蕊《语过添情》UP-DTS 独特的声
  • ·欢迎大家在此举报下载失效的帖子
  • ·雨帘心情小记(更新中)
精彩图片 最新关注
  • ·发现一个很赞的关于世博的活动
  • ·90后世博最美志愿者,有图有真相
  • ·国庆节七日自驾游感想
  • ·国庆节七日自驾游感想
  • ·给孩子买车
  • ·谁说女人只能开小车?
  • ·国庆节去海边烧烤
  • ·一辆车的感动
  • ·BH女上司唯独对我温柔似水
  • ·一辆车的感动
  • ·给孩子买车
  • ·国庆节去海边烧烤
  • ·谁说女人只能开小车?
  • ·准婆婆说,只有这些才能配上她家
  • ·BH女上司唯独对我温柔似水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 href="javascript:;">[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千龙网 |联系我们 |Archiver|WAP

GMT+8, 2010-10-15 09:24, Processed in 0.17376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Discuz! 7.2

京华论坛商务合作:010-84686905( 工作日 :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