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输入法8.15去广告:魏都平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4:46:03
北魏帝国2011-11-13 10:50


    魏都平城
    
平城(今山西大同),内长城蜿蜒其南,外长城横卧其北,东连太行,西临黄河,天高云阔,山关相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塞北重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描绘出当时平城的秀丽风景: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澜,郁葱可冷。这是公元4世纪美丽云中郡的真实写照。说起古平城,熟知中国历史的人立刻会想到大汉与匈奴的第一场大会战———白登之围。平城古城始建于战国初年,是赵国的重要军事要塞。




    
公元398年七月,平城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风光的时刻,二十七岁的蒙古和华北征服者拓跋 决定迁都平城。平城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分界线,北魏国都的选择耐人寻味,拓跋鲜卑人到底想做些什么呢?

    
拓跋鲜卑联盟三十多万军队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大规模军事征服,以损失近乎三分之二兵力的代价终于占领后燕国的河北地区。这一场残酷的战争让所有拓跋鲜卑人陷入深思:战争到底该不该打?应不应该为进

入中原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
    
北魏国的军事行动陷入停滞,既没有乘胜追击逃到辽东地区、自身动荡不宁的后燕国,也没有攻打龟缩山东苟延残喘的慕容德集团。北魏帝国上层发生冲突,以张衮为代表的汉官集团和拓跋鲜卑贵族激烈交锋,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
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始自美国学者亨廷顿,然而文明冲突却不是20世纪的产物,数千年来,人们都在为文明而战。
    
为什么会有冲突?利益。司马迁《史记》中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有利益,人们都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利益就是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游牧民族要放牛牧马,农耕民族要耕田种地。北魏国的路应该怎么走?游牧,还是农耕?辽、金、元、清等游牧民族都曾经统治过北中国,他们似乎做得轻松自如,因为有个榜样———拓跋 。
    
雄才远略的拓跋 不会满足只做可汗,他要做皇帝,做天下人的皇帝。若要做中原地区的皇帝,靠武力征服是不可能的,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匈奴汉国、前赵,羯族后赵留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如果全盘汉化,植根大草原的拓跋贵族们肯吗?拓跋 想到一个折中办法,这个想法主导了北魏帝国都城的选择。都城继续定在盛乐,定在草原上,不利于接受先进文化,更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魏国控制的中原土地包括今天的河北和山西。若想效仿历代统治者,都城的选择不外乎两座城市,中山和邺城。
    
中山是后燕国的都城,邺城则是后赵和前燕国的都城。邺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著名的粮仓,水陆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又有前代皇朝经营。《魏书》记载魏军攻克邺城时,拓跋 曾亲自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拓跋 很快打消这一念头,拓跋鲜卑联盟各部落绝不会允许都城设在汉人势力强大的地区,诸部对南征作战意义早已产生怀疑。

军频繁对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发动掠夺战争,收获丰厚。南下中原,付出的代价高收益少,尤其对于主动投降的山西地区,可谓秋毫不犯,得到的土地仍然控制在汉人豪强手中。对于不熟悉农业生产的鲜卑人来说,让他们去一个不能带来财富的陌生领域很不现实。当时北魏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兵源靠拓跋部及其部落联盟供给,不可能把都城定在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
    
经过一年多的伐燕之战,魏军伤亡大半,鲜卑贵族普遍厌战,该休养生息了。拓跋 停止军事行动,不打击后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也不攻击山东的慕容德集团,为平息后秦皇帝姚兴的怒气,减少边境摩擦,毅然杀掉仅仅在书信称呼上对姚兴不够恭敬的亲信大将奚牧,可见根本不想在南方用兵。邺城靠近后秦、南燕和东晋三国,如果迁都邺城,必然受到来自三个国家的军事威胁。
    
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步来。不能迁都中原,也不能留在草原上。经过深思熟虑,兼顾鲜卑、汉两大集团的利益,拓跋 决定迁都平城。通过迁都,为北魏国定下发展基调,即游牧与农耕并重。从迁都平城后的一些做法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这仅仅是过渡,拓跋 真实想法,是使北魏国成为真正的中原强国。
    
以迁都为契机,拓跋 加紧汉化进程,按照中原国家习俗即皇帝位,改元天兴。改掉以前留发辫的习俗,命国人束发加帽。
    
按照北魏的旧习俗,每年夏初祭祀天神和宗祖庙;每年夏末率领部众去阴山做退霜祈祷;每年秋季刚开始时去西郊祭天。现在改了,完全依照中原国家的古制祭庙、朝会。
    
北魏国模仿古都洛阳、长安和邺城,在汉代平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营造新都。宫殿、园苑、庙台一应俱全。平城国都的建筑规模之巨、数目之繁多、布局之谨严、规划之完整前所未有。
    
平城分皇城、外城和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
    
北魏政府为改善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城内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唐代文人张嵩的《云中古城赋》描绘了平城昔日的壮丽: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拓跋 把各地官员、豪强尽数迁到平城充实人口。经过其后历代帝王努力,到公元494年孝文大帝迁都洛阳。北魏在平城建都九十七年,历经六帝七世,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