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图标:普通高中新课程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40:29

普通高中新课程简介

 

    1. 关于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高中的性质: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关于普通高中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正确认识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新教育理念,这是新课程平稳进入,顺利实施的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人们对普通高中任务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双重任务”论即升学与就业。不能说它不对,但有很大片面性,在实际执行中往往被不少学校将“升学”视为自己的全部任务。双重任务论重视了教育的社会需求,而忽视了人的发展需求;重视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而忽视了教育人的本质功能。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同时又必须关注人的自然性和个性;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整个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⑴ 学习领域:共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⑵ 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科目。其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并规定必修学分,以确保学生的共同基础。

    ⑶ 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互相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模块课程能引发教学组织模式的变化,如将原来一个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教学,1周复习考试;多数模块通常为36学时,每周4学时,一个模块便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这样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3. 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称之为共同必修,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重在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共同基础。

    选修部分是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选修部分又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选修I和必修部分的课程标准由国家制定,使用的教材需经教育部审定;选修Ⅱ的课程标准则由学校自行研制,属校本课程。

    新课程方案一个亮点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学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学分,占全部必修学分(116学分)的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其中研究性学习高达15学分,可见它们在高中新课程中的地位。

    4. 关于学分管理

高中新课程的学习实行学分管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课程修习情况,这又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主要特征。

    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模式,它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学习应得的总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的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程度的标准。

    1个学分通常相当于18学时。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学科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l学分;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初步测算,高中三年学生通过学习和考核可获得189学分,其中必修为116学分,占总学分的61.4%,选修I为55学分,占总学分的29.1%,选修Ⅱ18学分,占总学分的9.5%。

    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选修I为22学分、选修Ⅱ为6学分),总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必修学习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共6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学分由学校认定。学分认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得到健康顺利发展。所以学校要依据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细则;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必要的制度,加强检查和监控,保证学分认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对于未能在某些学科、模块学习中获得最低毕业学分的学生,允许重考或补考。

    5. 关于班级管理

    新课程的实施,伴之而来的是班级管理的改革。改革班级管理,是课程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可以说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在管理观念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班级管理从“管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在管理主体上,由班主任负责制转向全员负责制。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学生的选课,使得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上的只属于某一行政班,而且也隶属于不同的教学班。原来只在固定的某一班级活动的“班级学生”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在行政班,在不同的教学班、社团组织中活动的“学校学生”。因而,班级管理不应只是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在管理模式上,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行政班仍是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应保持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相对固定,以保证学校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便于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效管理和指导。

    教学班重点负责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对学生参加学习、教学班的上课纪律等进行管理。任课教师成立管理小组,选出组长,指导、协助班委会的工作。同时,加强与行政班主任的联系,及时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学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教学班和行政班关系的处理和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6. 关于学校课程方案

高中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家课程方案能较好地转化为学校课程方案。这就要求学校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新课程方案赋予的课程自主权,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学校自己的有特色的课程方案。

按照“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的原则要求,合理而有序地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首先编制出高中三年课程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排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必修课表;开设选修课的,还要排出选修课表。基于学校师资、设备、教室以及经验学习积累等原因,选修课宜于高一年级第三学段开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第二学段开设。

    学校课程方案形成的两种方案。其一是部分选择方案,将必修课或主要必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统一学习;选修课则由学生在学校编排好的选修课表中自由选择。其二是全选方案,除了选修课由学生自由选择外,必修课的学习时间(不是学习内容)也由学生自由选择安排。

    7. 关于学生选课指导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就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必须承担起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的职能,这对学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重点是建立导师制和编写《学生指导手册》。导师的选定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由本年级所有任课教师来担任,每位教师指导一定数目(以不超过20名为宜,下同)的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基本保持三年不变;方案二,是全校高中教师参与,即在高一年级开设选修课前,便把该年级学生相对平衡地分配给全体高中教师指导,这样每一学年每个教师都要增加新的指导对象,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对象,从高一到高三,也是基本保持三年不变。

教师在学生选课指导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同时,要通过家长会或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合作。

 

          新课程实施问题解答

                      (陈夫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书记)

一、认识方面问题

    1. 如果在高一年级各学科的必修科目同时开设,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压力是不是会加大?

    答:不会。因为《方案》要求“学生每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并不要求每个科目每个学期都要修习获得学分,而且若每个模块按周4学时(艺、体、音、美则按周2学时)安排,不可能同时开设所有必修科目。相反,模块的引入“有可能解决在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因并行科目较多而带来的每一学科周学时少而分散的问题,有可能减少每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并学科目,而相对增加每一学科的周学时数,使学习相对集中而有效”。

    2. 个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某一模块不需要36学时,如果学生提出申请减少学时数,学校是否可以灵活处理?

    答: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因材施教,适当拓展(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第四次研讨会精神,模块的学时数不得随意增减。在实验阶段,每个模块的容量问题本身就是实验要验证的内容之一,如果容量不合适,可以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修订。

    3. 教学的方式方法该如何变,传统的讲授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如何对待原来的教法,哪些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强调的重心?

    答:教学方式的变革并不否定传统的讲授及其他在特定情境下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要解决的是“过于”问题,即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新课程强调的重心。

    4.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否作为我们的主导教学方式?

    答:由于过去过于偏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此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探究学习方式作为我们的主导学习方式。对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究竟适合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得从实际出发,不能一概而论。 

    5.许多教师不愿意从高水平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入低起点尚不成熟的新课程实施方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当中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否坚定改革的信心,保持持久的改革热情?

    答:的确,这对我们很多教师是一个挑战,它要求我们改变乃至放弃过去已经非常熟悉也可能有短期效益的教学方式,改成采用目前尚不熟悉但却更具持久效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这种改变当中教师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当舍弃的还得舍弃,当学习的还须学习,并要持之以恒。另外,在这种改变当中,也并非完全推倒重来,而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带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如讲授法若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注入式,则必定是机械学习;若以学生为主体,按启发式思想的要求运用讲授法,则学习就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6.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基础性与高考现实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答:《方案》对普通高中阶段的定位是“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则强调其“基础性”,即“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而过去除了法定课程本身偏难之外,由于评价制度过于强调其甄别和选拔功能,加上高考制度推波助澜,确实使广大师生疲于奔命,每年都要将过去几乎所有的高考题和模拟题型拿来训练一遍,年复一年,日积月累,逐年增多,使师生深陷入“题海战术”难以自拔。对于这个弊端,本次课程改革和相关的高考制度正力图加以解决。因此,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必须以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而不要随意拔高。

    7. 新课标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热热闹闹的课就是好课吗?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呢?

 答:很难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热热闹闹的课就一定是好课,但如果教学中完全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课就更难认定是好课,而如果继续停留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水平就肯定不是好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新课程对师生关系民主化的要求,肯定了师生和生生相互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也丰富了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掌握相关的教学技巧,适时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的目标。

    8. 模块课程下的教学活动可能会受制于高考。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在模块课程下学生选修的模块,如果高考不考试,就可能导致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流产。

    答:撇开高考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是不现实的,但完全受高考摆布的教育是悲哀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学校和每一位高中课程的实施者,都对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较完整地实施高中新课程,切不可片面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另一方面,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将相应进行评价和考试(包括高考)制度的改革,加大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的力度,以确保新课程得到正确地实施。

    9.模块课程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会否受到削弱?既然规定学生只要修满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那么学生是否可以不到学校来,而是在家里自学或通过媒体等形式修习,通过考核获得学分即可?这样一来,学校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答: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信息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小,但学校作为从事教育的专门场合,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替代,如知识传播的高效率、师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校的集体教育功能以及实验操作指导等,都是单纯的自学方式或媒体学习方式难以取代的。因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且要对其学习过程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只有两方面均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此外,修满相应的学分只是获得毕业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学生还必须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并且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评价合格等条件均具备方能毕业。

    10.能不能“洋为中用、中西合壁”,能不能借鉴国外课改的精髓,结合中国国情实施?有关“学分制”的教学体系,能不能引进美、日教育中一些成功的、真实的教学场景,以及“学分制”实施的一些细则,每位教师都观看,然后分析、综合、运用?

    答:《方案》只是以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生必须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更像是“学年学分制”),而且即使修满学分也不一定就能毕业,因此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分制”。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实行“学分制”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不断改进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

    11. 观念是多年认识的固化,经过有限的培训就能使观念转变过来吗?

    答:的确,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有些人来说,它也许将伴随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但要强调,不能因为观念转变困难就忽视观念的转变,更不能当课改的绊脚石。首先,教师需要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下决心抛弃那些陈腐过时的教育教学观念;其次,要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理解和消化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最后,要通过自觉的、创造性的改革实践,来不断丰富和充实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内涵。总之,人贵有恒,只要我们抱定一个宗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观念的转变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12.家长总想让学生“多做题,多练习”,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思想观念,争取家长对课改的支持?

    答:每位家长主观愿望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将心比心,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多做题,多练习”是否一定能使孩子的成绩优异?在教育的粗放式发展阶段,答案也许是肯定的,而用科学发展观来考察,结论未必正确。因此,家长观念的转变,有赖于我们广大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取得比传统方法更优异的成绩来向家长证明“多做题,多练习”不一定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而空洞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

    13. 家长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是密切关注的,他们习惯于学生沉溺于题海之中,乐于学生选修与高考有关的模块,而对于学生选修自身感兴趣(且对自己将来发展很有益处)的模块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可能不支持甚至可能有抵触情绪。

    答: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有些可能是想当然的看法。这里我们不妨看—份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来自调查的数字:“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比例:家长92 .2%;学生85. 8%;教师92. 2%。认为研究性学习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没有必要开设,对此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家长83. 1%;学生89.7%;教师89.4%。”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加强对家长和社会宣传新课程的同时,一方面开放学校,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新课程,去体验新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欢乐,去认识新课程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建设的有关决策、管理及实施,在参与中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程。

    14.就学科性质而言,政治学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政治课教育解释不了的现象比较多。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政治学科尚且不为学生所喜欢,新课程下的政治选修模块,学生能否乐意选修,其前景不容乐观。

    答:思想政治学科并非必然是板着面孔进行说教的学科,因此,把思想政治学科上得“不为学生所喜欢”是不正常的。事实上,无论我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都与之密不可分,因此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应尽可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前途命运联系起来,避免教条式的说教,这样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有所改观。

    15.家庭、社会、学生本人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思想观念认识不够,任课老师对于体育必修11学分,超过了语数外,很不能理解,当体育运动与文化课相冲突时,让道的多半是体育。现有的体制也限制了体育健康的生机和活力,如学生明显不愿意每天重复做广播操。

    答:语数外虽然各只有10个必修学分,但这可能是一个下限(还有选修课),而体育与健康虽然有11个学分,却可能是一个上限。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方案》做了这种安排。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一要依法实施《方案》,二要进一步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认识到健康的身体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操作方面问题

   1. 课程设置和有限的课时分配之间的问题。按理说,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同的课程,而且同一科目又有很多模块供学生选择,但却存在课程设置与有限的课时分配问题。

 答:在180余个学分的模块课程中,《方案》规定至少修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28个选修学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定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模块,并不要求学生选修全部模块,因此课时分配应不存在问题。

    2. 普通高中模块课程是继续提供现成的类似“教参”的样本?还是只组织大的框架,要老师依据实际去补充呢?

    答: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施后,除了有“一标多本”的教材供选用外,相信也还会有形形色色的“教参”出现。但值得指出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而非教材)是教材编写和审定、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我们现在强调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像过去常见的“教教材”,是否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补充和调整,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来确定。

    3. 课程资源的差异带来教学质量的差异将可能明显拉大。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共享?学校如果开不出某个模块,又有学生要求选修这个模块,可否请校外的或外地的教师来教,或利用校外的其他资源,如何建立这样的制度支持框架?

    答: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理想目标是只要有学生选修某门课程,学校就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但在现实条件下,特别在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理想需要一个过程。现实能够做也应该做的是,学校首先应该确保必修课程的开设,并在做好若干调研(包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利用校外资源能够开设哪些课程,经过开发校内外资源还能开设哪些课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偏重哪些课程等)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选修课的开设方案,这个方案中应该设定选修人数的上限和下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一定要摆脱过去闭关自守和“小而全”的格局,实现学校之间(包括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资源共享,并经过摸索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制度框架。比如临近的两所学校之间若均存在资源不足问题,又都有发挥效益不高的资源,那么对于那些具有互补性的课程资源,就可以签订共享协议,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德育基地等对中小学生开放实行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课程改革,为学校利用校外资源提供方便等。此外,还要尽可能利用网络资源,校外资源绝不要仅限于物质资源,师资(不一定是现职教师,也可以是符合要求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有某方面专长的人士)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特别要充分吸收那些符合基本资格条件的志愿者(充当志愿者的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员工、家长、校友、教师家属等资源值得挖掘)参加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以降低成本。

4.模块课程的考试如何进行?应对各地教学进度不一的实际,是否可以建立题库,或是实行网络考试?

 答:《方案》规定“学分由学校认定”。因此,学校要制定本校的学分认定和学业成绩测试办法。至于测试试题,省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建立题库,或者实行网络考试。

    5. 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选不同的课程,怎样用统一试卷测试?

  答:至少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用统一试卷测试:一是由有关机构提供考试服务和标准的测试试卷,学校和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某些模块的试卷(如果建立了题库,则可随机抽取);二是当学生学完全部必修模块后,接受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或教育质量监测)。

    6. 因一及格就得分,90分只得2分,60分也是得2分。都是116分的必修分,但其含金量不同。这样得来的学分如何在高考选拔中加以利用?

    答:学分主要用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反映了学生修习的课程门类和达到的基本水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状况,但不能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全部信息,如果要了解学生学业的实际水平,还须借助其他维度的指标比如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等。因此,如果要在高考选拔中加以利用,可以通过学分了解学生达到合格水准的课程修习门类,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个专业的入门水平。   

    7.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由于学分是由学校自己认定,可能出现不同的学校评价标准有差异,导致不同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有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因不同的学生选修不同的模块,可能因为评价标准的不可比性,导致获得相同学分的同学,其实际水平也不同。

   答: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客现存在的,即使在新课程实施之前,不同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也是有较大差别的。这里要再次强调,学分主要反映了学生修习的课程门类和达到的基本水准,不能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全部信息,如果硬要加以鉴别,还要借助学业水平的统一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等手段。

    8.学生在某门课程成绩特别优异或竞赛得奖是否可以免修、免考或奖励学分?

   答:新课程追求的是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各门课程相应的学习过程,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要方面,不可或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第四次研讨会精神,在新课程实施和学分管理过程当中,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免修、免考或奖励学分要从严掌握,不得随意开口子。

    9.新课程的实施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教学班与行政班之间如何协调好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彼此的作用?

    答:在原有的行政班为主的体制下,虽然每位教师都有“教书育人”的职责,但班级主要是由班主任负责管理的。新课程的实施确实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学生大量时间是在“教学班”上课的情况,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管理体制不变,是难以应对新课程实施要求的,甚至可能出现管理“真空”。在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的情况下,“科任教师”(或任课教师)需要比以往承担更多的班级(特别是教学班)管理职责(如对学生进行考勤是最基本职责),同时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习惯,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由班主任牵头,选课指导教师参与,协调行政班、教学班以及其他学生组织(如团组织、学生会、学生寝室单元等)的关系,多方协同,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10.在实行“教学班”和“走班制”的情况下,学生换班时间相对加长,加上点名时间,是否会冲击正常的教学?

    答:考虑到这种情况,新课程排课宜两节连排,并建议加大课间休息时间间隔。

    11. 在选课制度下,学生完全可能出现“空堂”的情况或者修满学分后不再选课,这部分学生如何进行管理?

    答:学校要将这类问题纳入管理制度重建和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管理范围。第一,学生的个性化课表不能出现“死角”,凡是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个性化课表上都必须作出相应的安排,即使“空堂”的情况也要作出是上阅览室、实验室、体育活动或社会调查等的安排,以便进行自习管理和监督,如果临时需要进行调整,必须事先取得班主任或其他学生管理者的同意。第二,学校要尽可能提供学生自习的空间如阅览室、实验室、体育活动场地等。第三,学生自习时间一般不宜留在宿舍,以免出现“睡懒觉”等失去监督的行为,影响

学校风气。第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一卡通”智能卡,为学生在校内持卡捎费、借阅和考勤提供方便,学校可通过查阅电脑记录随时了解学生所在位置和整个出勤记录。

    12.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是否继续分文理科?

    答:因为选课和“教学班”等制度已经解决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可以实现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发展方向,在文、理、工、艺、体等方面有所侧重,多选某方面的模块,这实际上已不仅仅只是限于文、理两方面,因此,在修满毕业学分之前,“行政班”再分文理科的必要性就大大弱化了。但是实施高中新课程之后,如果高考将来继续实行文、理分科甚至分得更细,在总复习阶段还是可以适当分科,以加强对学生的定向指导;如果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也可以加修某方面的职业课程,帮助学生适应就业

需要。

    13. 同一学科的不同模块、同一模块不同专题的教学工作,可能是由多个不同的教师完成的,那么,最终学校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如何进行评价呢?

    答:这涉及学校评价制度重建问题。过去一个教师担任某个班级某门课程持续的时间较长,对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相对比较容易。在新课程背景下,同一学科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甚至同一模块不同专题的教学工作,都有可能由多个不同的教师完成,这就要对不同模块和不同专题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地确定考查点,每个模块学习结束时要依据这些考查点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考查,命题工作可以由任课教师个人或集体完成,由教研组审定,学校可以不定时地单独命题抽查某些模块的教学情况,此外学生的评教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要防止某些不负责任者迎合学生“捞学分”的心理)。

    14. 新课程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自由选修,势必会出现有时选修某科目的学生不多,而一般中学的教室均为大间。为适应新的形势,学校的新教学楼建议采用框架式,可以灵活多变,或是增加适量的小间教室。

    答: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建议。有固定人数固定排列方式的班级授课制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也已经实行100余年了,它适应工业化时代批量“生产”劳动力的需要,却不利于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适应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社会)的各类人才,因此,对校舍的设计样式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加以改革和创新了。国外近些年出现的“走班制”值得我们参考,过去在“行政班”时代,同一学生上课的校舍相对固定,任课不同班级的教师在不同时间分别进入不同的班级上课,而“教学班”实施后,则是教师相对固定在某个课室,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育思想,对课室进行个性化的布置,形成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将多种教学功能(如讲授、互动研讨、表演、实验操作、合作学习等)在同一课室完成,学生上不同科目的课(甚至同一科目不同模块的课)在不同课室之间流动,上不同学科和模块的课在不同课室进行。适应这一变革,不同科目(或模块)的校舍空间大小可以不同,不必固守同一规格,根据学生选课情况、人数多少和空间需要大小采用框架式教学楼进行及时变通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15.数学学科有多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之间的联系,由哪个模块的执教老师来负责指导贯通?这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就算新课程标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对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把握还是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个任务该由谁在什么时候来完成呢?

    答:的确,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的梯状序列,而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数学学科的模块也不例外。解决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首先有赖于选课指导,要根据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阐明模块学习的先后顺序和可以并学的模块,以利于学生制定正确的选课“路线图”;其次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来负责模块之间的指导贯通,但一般说来,后学的模块的指导教师负有更大的责任,并学模块的指导教师则要注意相互照应;再次在学科之间,选课和指导贯通也要遵从上述要求。

   16.信息技术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信息技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教师要努力营造信息技术学习氖围和环境,这是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2)教师要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3)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4)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17.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数量不够,且亟待培训。

  答:这的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几条路径可走:对有一定通用技术基础的教师安排短期的学科培训;选拔虽无较好通用技术基础,但却相近且有志于从事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师范院校围绕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相关学科的学生当中挑选志愿者进行速成培训后进入学校担当该科教学,并在学科体系中增设相应的专业门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从职业学校师资和本区域技术人才中挑选合适的师资兼职担任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等等。

 

                   崔允漷教授答记者问

  (崔允漷教授:参与编制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的骨干专家、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记者:对于即将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心态很复杂,既盼望又焦虑,他们担心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就仓促上马,担心培训和现在的工作发生矛盾,老师们该怎样面对这样的焦虑状态?

崔允漷:我想,老师们也许要首先认识到,高中新课程实验,不是等就能等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课程改革不同于“工程模式”——照着设计好的图纸按部就班地施工就行。课程改革是先有个大的框架设计,借这个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框架是开放型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专家们经过大量调研,提出了课程的目标和方向,而具体怎么教、怎么做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了。对于课程改革,专家和教师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记者:那么,把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其中的“路”和“桥”在哪里呢?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培训,是否会降低课改的质量?

崔允漷:有没有准备好,这样的担心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到底什么才是“准备好”、什么是“没有准备好”,标准是什么,都难以界定。培训是一种准备,但也仅仅是对于课改框架的认识,更多的“路”和“桥”在教师自己。这就是——有效教学,开放、自主、参与、探究式的教学行为,但其底线是课程标准,这是前提和目标。“条条道路通罗马”,需要老师们思考的是:自己有哪些优势,能做什么,能走什么样的路?

  你刚才说到老师们的焦虑,这其实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他们内心普遍赞同新课程的理念,但在现实中的确受到多种制约,管理和评价就是最大的瓶颈。比如,评价到底听谁的,是听老师的老师——培训者的吗?是听老师的领导的吗?还是倾听老师自己的意见。多年来,中小学教师几乎是个弱势群体,缺少自己的专业话语权。而这也正是新课程的重要使命——重新理解教师发展,还灵魂于一线教师。

记者:高中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最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是什么?从哪里破解这些难点?
  崔允漷:在许多实验区,刚开始实验时,老师都会不停地问专家、问教研员到底怎么做。面对新课程,教师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他自己,要改变自己的认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专家等其他人,在此我想借用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送给实验新课程的教师们一句“我思故我教”,千万不能总是“你思故我教”,即专家或领导去思,然后叫我去教,这将会使“灵魂的工程师”失去“灵魂”。

  记者:如何“我思”?思考什么呢?

崔允漷:可能有四个着力点:

  其一,改变认识。包括对普通高中定位、性质、功能、目标的认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对课程本身的认识。比如对教材,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二度开发”如何做。这都需要老师在实践中改变认识。

  其二,解决知识难点。对于新课程中新增的学科知识,自己以前从未学过,有的老师在抱怨或发牢骚,这都于事无补,倒不如面对现实主动补课。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了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能很快补上所需要的新知识。

其三,解决技能难题。在技能上,许多老师的主要问题是课程技能严重不足:如何改造教学设计为课程设计,怎样撰写各个模块的《课程纲要》,怎样基于课程标准来设定叙写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开展合理地实施、设计评价方案这四大要素……这些技能在过去师范院校学习时都很少接触,现在必须依靠培训和自主学习来补习。让自己越早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就越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其四,独立思考。老师不是面对“流水线”上的物品,而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一个个独立的人,所有的判断和决策都需要自己决定。在新课程中,他是一个“设计者+施工者”的角色,要自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具备哪些条件和素质,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自己能做到什么,怎么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上出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

记者:高中新课程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和教学中,您刚才所提出对“有效教学”的定位,是开放、自主、参与、探究的,老师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有效”?

崔允漷:我在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示范校校长培训时,专门有一个6课时的专题研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这个参与式研修有四个目标:一是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与价值,澄清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二是理解并掌握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的关键点或策略,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改进、课堂教学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策略;三是分享提供的各种案例,并思考通过研修后“我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四是在与同伴学习的过程中,澄清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与互惠的教育意义。最终是让我们教师学会不断去追问“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逐步明晰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们经常用公开课来研究教学,甚至考评教师,而这样的课经常会要求我们的老师既是“书法家”,又是“演说家”,甚至是“表演家”,把上课变成了“作秀”,对老师过高的要求很不现实。老师都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这“家”那“家”照样也能当好老师上好课。其实,好课,就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课,做好课堂教学的底线就是好老师。

  我不提倡用这样那样的分数量化老师的课,提倡把“听课评课”改变成“观课议课”,这应该成为教师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与合作研究。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观课议课”的模式,它包括四个维度:一是学生学习,首先应关注学生想不想学、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二是教师教学,教师如何教,不是关注教师“如何表演”,重点关注教师如何基于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三是学科性质,追问这堂课是什么课,如何体现该学科的立场;四是课堂文化,由观课者陈述对一堂课的整体感觉,关注课堂行为背后的隐喻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传递还是思维,是关爱还是创新等等。让课堂的分析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帮助教师发现自己,这样才能提升听课评课的专业化水平。

记者:对于即将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教师,您最希望提出哪些建议?
  崔允漷:就提四点建议吧。

  第一,终身学习,主动学习,谁让我们吃这碗饭呢,教师行当就是这样的;第二,良好的专业心态,教师工作具有对象的生命性、任务的复杂性、情景的不确定性、自身发展的未完成性,因此对新课程的评价也需要专业,少一些牢骚和不满,多一些冷静和主动;第三,关注各地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以及高考的最新动态和方向,研究并寻求利用新课程的平台发展自身的路径;第四,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学得愉快、教得有效、考得满意”,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