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和马肉怎么区分:2012年3D电视“大笑江湖”吗(图) 立体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07:15

从2012年1月1日起,3D电视试验频道将正式开播,只要配备高清机顶盒和3D电视的用户便可免费观看3D频道。可以预见,2012年3D产业的发展将势如破竹。图为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一位参观者在“裸眼3D电视”前,忍不住伸手去触摸。

编者按

2012的接力棒就要传到我们手中了。

回首2011年的这段旅程,我们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斑斓魅力。“科技改变生活”,已成为无须论证的结论。

2011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热卖,移动互联网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移动互联网的增长速度是任何预测家都未曾预料到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创造怎样的神话?

2011年,人们似乎还是有些忧心忡忡。无论是走向“精加工”的地沟油,还是饮料中的塑化剂;无论是染色馒头,还是问题血燕,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民以食为天”,最关心“吃”的民族,却对食物失去了信心。何时,才能清除食品安全乱象?

带着憧憬,带着思考,我们接过2012的接力棒,继续奔跑。新的一年会有什么样的日子?我们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可以享受到生活之美、科技之妙,每个中国人都更加安全幸福。本版从今日起推出年终策划“猜想2012”,我们祝您新年快乐,相信您的2012会更美好。

观点集萃

3D频道的开播会对3D电视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认为需要五年时间,国内3D电视的发展才有可能进入成熟期。

其实我国的3D电视的起步一点都不晚,我们同国外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未来3D电视要普及的话,技术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裸眼3D电视的成熟。

内容制作方面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艺术制作本身的量能不能跟得上。

3D电视一定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它不断接近观众日常的视觉感受,但是3D电视的普及首先还要依赖于技术上的成熟。

虽然3D频道开播了,但是如何有一个正常的运营模式。在健康和舒适度问题上,需要结合眼科、心理学、神经性、人体工造学等学科,联合进行攻关,来推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3D电视能实现普及吗?

科技日报:

2012年3D电视的发展进程将会如何?

秦瑜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

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但是对于未来3D电视的发展前景,我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通过开办国家级3D电视频道的方式来创造特别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得我们在3D电视的起步阶段,能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它使我们在3D电视领域一开始就不落后,甚至有可能利用这种方式取得一个相对领先的位置。

唐斌(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秘书长):

对于2012年3D电视的发展,我们是比较看好的。这里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一个是市场上平板电视中具有3D功能的产品越来越多了,经过调查,2012年会有50%―80%的产品会标配3D显示图,消费3D电视的排名比例会很高。第二个方面,由于3D频道开播以后,极大地缓解了3D节目内容缺乏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带动一大批制作人和投资机构投入到3D电视行业中去,3D频道的开播会对3D电视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孙季川(新奥特视频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3D电视的推广跟下游的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据相关预测,裸眼3D电视技术的成熟需要两年,然后再推广到千家万户,也需要两三年时间,我认为需要五年时间,国内3D电视的发展才有可能进入成熟期。

科技日报:

2011年初,欧美已有22家电视机构开启3D电视服务,他们的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孙季川:

国外3D电视的开展,主要是投在体育赛事、大型晚会等娱乐性节目方面,从市场运作上,它可以筹集到比较多的资金,来维持3D节目的生产和运营,所以国外3D节目的发展跟国内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我国3D节目的发展是一种政府导向,这是市场的差异。

从技术上的差异来说,在制作这一块,拍摄3D节目的设备、终端电视的核心技术都是进口的。国外同行可能起步比我们稍微早一些,但是从现在我们制作出来的效果、功能来看,和他们差异不是很大。国外在3D电视的投入上也处于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当然他们在3D电影上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相关的软件、制作效果都做得比较好,国外用在电视上的技术和我们的差异不是很大。

秦瑜明:

我国的3D电视从目前开始,算是正式的起步,其实我国的3D电视的起步一点都不晚,我们同国外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从整个世界本身的发展来说,也不落后。

普及3D电视的难点在哪里?

科技日报:

目前国内3D电视技术的发展遭遇了哪些瓶颈问题?

孙季川:

国内3D电视技术发展瓶颈主要是一头一尾。尾巴就是家里的电视机,如果你看过《阿凡达》的话,一方面会觉得那种体验很好,一方面会觉得那种体验很累。很难想象一家老小大家都坐在电视机前戴着眼镜看3D节目,所以从技术上来讲这是一个瓶颈,当然这还是第一代基于平面的3D电视的技术。第二代是裸眼的,不戴眼镜的3D电视技术,这个技术从目前来讲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应该会发展很快。

另外一个就是头,头是制作,内容制作方面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艺术制作本身的量能不能跟得上。现在开播3D频道,实际上是6家电视台合在一块每天制作几个小时的节目,反映出3D节目制作的难度。所以,怎么构思,怎么创意,让做出来的3D节目让大家爱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至于中间的制作和传输,它有很大的技术问题要解决,这也是一个小瓶颈。

秦瑜明:

3D电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3D电视一定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它不断接近观众日常的视觉感受,但是3D电视的普及首先还要依赖于技术上的成熟。

未来3D电视要普及的话,技术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裸眼3D电视的成熟。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可能有条件实现看电影两三个小时,忍受眼镜的约束,这是由于电影的传播特点决定的,我们有这样的心理预期和心理约定。

看电视与看电影不一样,不会有观众在一定的视角内抛开所有的日常事情专心致志盯着电视屏幕看。所以在接收环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瓶颈。小屏幕的裸眼3D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目前消费者还需要大屏幕的裸眼3D技术的完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节目源,要有好的固定节目。

唐斌:

目前国内3D电视的发展和国外基本上是同步的,目前我国处于3D电视“戴眼镜”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裸眼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全息时代,就是看到的影像和真实世界的影像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个阶段源自于我们之前平板电视的发展,所以现在的3D技术是在平板技术的平台之上发展过来的。至于全息阶段,是不是要通过平板电视来显示,那就不一定了。目前3D电视的发展主要是戴眼镜的,分为主动开关式和被动偏振式。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内容的缺乏,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出现初期所会遭遇到的问题。

第二个瓶颈就是3D电视能否符合人们观看的习惯,这涉及到健康的问题和舒适的问题,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拍摄过程中和电视机的硬件设置中必须要符合人的双眼立体成像原理,不要过多地去强调特效。

第三个瓶颈是现有的整个技术体系需要重新组建,等相关技术体系稳定了之后,才能像工业化生产一样,生产出相应的电子产品出来。虽然3D频道开播了,但是如何有一个正常的运营模式。在健康和舒适度问题上,需要结合眼科、心理学、神经性、人体工造学等学科,联合进行攻关,来推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科技日报:

如何丰富制作内容,改变3D电视内容匮乏的现状?

孙季川:

想拍3D不难,想拍好3D非常难,看3D电视节目的时候,眼睛看得是否舒适,和你看得是否有震撼力,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因为如果你看到的3D景象都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这种情况你看20―3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因为你很累。但是如果你看得都很平淡,你可能看完3小时后觉得这根本就不是3D,所以从创意拍摄这个角度来说,就有很多功课要做,有很多实验要做,很多经验需要积累。包括后期制作,是非常花功夫的,这对于电视台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需要形成合力,用好的创意、花足心思去制作好3D节目。

秦瑜明:

3D电视在目前这个阶段推广很大一部分首先需要2D技术向3D技术转换。首先看到的是具有立体感的或者立体感不是那么鲜明那么强烈的2D节目转换成3D节目,然后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充实或者是拍摄出纯3D节目。

唐斌:

一方面需要国内相关机构进行投资,要靠投资拉动。另一方面是3D频道开播以后,很多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也会转向3D节目的制作,这个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技术体系的复制,让传统的2D节目制作团队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3D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