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转简谱软件:读书贵存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23:06

读书贵存疑  

 文/红尘客

 

 

案头和书架上不敢称青山迭叠,但平素倒真的喜欢买书、读书。书读多了读久了,便有了几许疑惑疑虑。记不清那一位文坛前辈说过“读书贵存疑”,我以为此话甚为有理。存疑,不是蓄意挑剔,而是,思考、消化吸收的同时,析出的衍生的必然现象。      

 先民造字,据说是目睹龟甲裂纹或山川草木鸟兽之形而感发的。但就最能直接表达意境的象形、指事、会意字,恐怕也无法完整地体现出该字所应体现的全部内容。至于形声、转注、假借字则更是人们无可奈何拈来权宜表音达意的符号而已。因此文字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了先天的不准确性。这种时候人们一旦把感受诉诸于文字,就已经失去了准确完整而成为第二性的东西。如果再经他人、后人编辑加工润色,则更成为第三性的东西了。

文字写定,便成书册。一版、又版,修订再版,有好事者或解或释或注;书籍流传中遭风蚀虫蛀、兵祸战乱,再追记续录。由此时过境迁,鱼鲁豕亥,于是书籍流传愈久,愈失本真本旨。

但最可恨的还是人为地制造不真实。以史为例,据说清人昭梿读史,一日,拍案诘问自己:“前代正人君子名节隆重,而近时人才寥寥,为何古今不相及若此?”他向时人毕子筠请教个中三昧。毕氏告诉他,这是前人“史笔有所润饰”的缘故。其实不独毕氏,早在他们前面的前人便深明此理。宋时丁谓就说过“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不足信,乃史笔缘饰,欲为后世美谈耳!”此公言语虽有以偏盖全之谦,但史书中不可靠成分的存在于此可见一斑。再如历朝皇帝的《实录》,据说一待书成,草稿资料全部付之一炬。清朝诸帝即位伊始,便窜改先帝《实录》,直到满意为止。这样的《实录》实是一莫大讽刺。而那些民间私家的碑刻、墓志,则水分更大。



 至于今天所出的史书、志书、传记之类,不敢说讹谬满纸,但“缘饰”之风却是代不乏人。君不见,除却那些罪愆昭昭者,其劣行记录在案外,“正人君子”、“达官显贵”,英模先进的传记,如同常人百姓死后的悼词一样,无一不是尽善尽美、至善至美。各种名录、大全之类更是鱼目混珠。明明二三流的作家、艺术家,甚或流也不流者,编者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硬是也让他忝列国家、国际名人之列。满纸虚假,不忍卒读之余,深为后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为考证这些“文化垃圾”不知要耗去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扼腕三叹。由于这些主客观原因所致,我们在读书时(不仅是史书)不能不存疑,并且要把那些死啃书本的“书虫子”从书本中拉出来。据说作为佛教一宗的南禅,就主张“不立文字”。南禅历代宗师认为,佛家最高深处在于心悟神化后的世界、佛、我合为一体的绝妙境界。一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第二性的东西失去了意境。因此他们“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不过他们后来传宗世系还是需要文字记载,作为佛门弟子毕竟还要通过学习佛籍来修行悟道。看来不立文字是行不通,不通过读书这种形式来学习、认识,人类的文化遗传和接纳将是不可想象的。



 读书,在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仍不失为我们接纳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和主要通道。但同时我们也应足够的认识到书籍中的不可靠成分,那些历史的和现代的。从而提倡多实践、多存疑,在实践和存疑中廓清谬误。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曾把书籍比喻成“拐杖”。他说:若爬山历险,此杖必凭。若履平川,当弃杖而行。

人们生活中不能没有书,更多的人生活中不能不读书。但书籍无论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将是美味与垃圾并存,正品与次品俱来。人们既要读书明理,又要谨防污染。玫瑰可采,其刺可怕。如何才能汲取精华,虽谜团乃多,但存疑、解疑算得妙方之一。让我们在读书中认真“自性自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