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分弘树图书馆play:第十四章 掌握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3:32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搏3之不得,名曰微4。此三者不可致诘5,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6,其下不昧7。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8

【译文】想看而看不见的就称之为宇宙的常法、常道;想听而听不到的就称之为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想获取和捕捉而又得不到的就称之为宇宙的非常微小的道。这三种情况不可追究询问,因为它们本来是混为一体的。它的上面不光亮,它的下面不昏暗,绵绵不绝表述不清,最后还是归结到无形无象的境况中。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现象,这就称之为似有若无的惚恍状态。迎面对着它而看不见它的头部,尾随着它而看不见它的后部。掌握着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就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也就知道了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不能给人民那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贵难得之货等,也不能宠爱和侮辱人民,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子便在本章对“道”进行了描述。因为不能从根本上懂得“道”的原理和法则,就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天下。而宇宙、天地、万物、人类都有各自独特的道路,都是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而生成而存在而又走向毁灭的。然而这个道路不是我们平常看得见的大地上的道路,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无头无尾、无形无象、无始无终、似有若无、无法获取的东西。虽然如此,但是它却是存在着的,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就象大自然的情况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

老子在这里描述的三种状况:夷、希、微,是形容宇宙大道的三种表述方法,老子认为,虽然这个“道”是处于“无”的状态,然而它却是“有”的,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虽然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自古以来就有了。在《易·明夷》卦中,周文王通过“明入于地”之“明夷”,阐述了他对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的正确认识,实际上他这就是打破了殷商王朝几百年来的“天命观”。明夷者,明白也,明了那无象无形无声之常法、常道也。如果大家都能明了明白这个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有目标、有方向地努力奋斗,则能打破这个黑暗的统治,迎来新的光明。他这种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对殷商王朝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开拓了人民百姓的视野、思路,不再盲目相信“天命”之“天子”,从而敢于为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利而起来斗争。这个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也为人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就是说,“明入于地”是天地运行变化之规律,有光明就必然有黑暗,有黑暗也就必然有光明。

“微”,就相当于现在的“微米”,一微米就等于一米的万分之一。在同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Leukippos)就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万物都由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结合而成。世界按其必然性产生、成长和毁灭。稍后几十年的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也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在虚空中作急剧而凌乱的运动,相互碰撞,形成旋涡,产生世界万物。他们二人的“原子论”中的原子就与老子的“微”异名而同义。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对立的统一。因此老子以为,只有从最原始的微观世界来掌握宇宙大道,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原因,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纲领、头绪和要领,才能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才能真正懂得“爱民治国”的道理。

老子也就是继承了周文王的思想体系,才在这个“道”的基础上作了详尽而广泛的发挥。由于这个“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靠人类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历来的哲学家们把这个本体或是本原之道规定为无形、无声、无体的形而上之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的,万物和人类也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的,而且还有一条无形的然而却是很有作用的生物链,使谁也离不开谁,一旦这个链条的某一部分断开,这个世界就会起变化,就会不利于万物的生长,人类的道路就会被扭曲或截断,尤其是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么人类是不是就必须要听天由命呢?必须要顺从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而再也不努力、不奋斗了呢?不是!人类在创造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应该懂得遵循和尊重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并且利用这个宇宙大道的原理和法则,尊重万物各自独特的道路和作用,也就是说,要爱护并保护万物的生存作用,也利用万物的生存作用,来使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逐渐更好。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私欲而不惜糟践和破坏万物的道路,那么整个宇宙大道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反过来会影响人类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此,掌握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就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也就知道了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也就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

——————————————————

【注释】1.夷:《易·明夷·辞》:“明夷,利,艰贞。”《诗·小雅·节南山》:“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诗·大雅·瞻卬》:“蟊贼蟊疾,靡有夷届。”毛传:“夷,常也。”郑玄笺:“天下骚扰……於民如蟊贼之害禾稼然,为之无常,亦无止息。”《老子·十四章》王弼注:“无状无象无声,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逸周书·武穆》:“昭天之道,熙帝之载,揆民之任,夷德之用。”孔晁注:“夷,常。”《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经》作:“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史记·宋微子世家》:“王极之传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这里用为形容无状无象无声之“道”之平常、常法、常道之意。

2.希:《老子·二十二章》:“希言自然。”《易·系辞上传》:“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雅·释诂三》:“希,磨也。”《方言》卷七:“希,摩也。燕齐摩铝谓之希。”这里用为相摩相荡运动着的宇宙之道之意。

3.博:《周礼·夏宫·环人》:“搏谍贼。”《老子·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庄子·山水》:“螳螂执翳而搏之。”张衡《西京赋》:“摭紫贝,搏耆龟。”这里用为获取、捕捉之意。

4.微: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书·洪范》:“俊民用微,家用不宁。”《管子·七臣七主》:“是以谄臣贵而法臣贱,此之谓微孤。”《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广雅·释诂二》:“微,小也。”《察微算经》:“忽,十微。微,十纤。”这里用为微小之意。

5.诘:《书·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书·吕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周礼·大宰》:“度作刑以诘四方。”《管子·宙合》:“若晦明,言渊色以自诘也。”《说文》:“诘,问也。”这里用为询问、追问之意。

6.皦:《诗·王风·大车》:“有如皦日。”《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说文》:“皦,玉石之白也。”《方言·十二》:“皦,明也。”《汉书·高闾传》:“譬如玉石,皦然可知。”这里用为清晰分明、光亮洁白之意。

7.昧:《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书·牧誓》:“时甲子昧爽。”《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管子·幼官》:“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绝。”《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这里用为昏暗之意。

8.纪:《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散无友纪。”《管子·问》:“凡立朝迁,问有本纪。”《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礼记·乐记》:“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吕氏春秋》:“义也者,万事之纪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这里用为纲领、头绪、要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