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建立民主党派新成员教育培养机制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16:20
建立民主党派新成员教育培养机制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民主党派新成员、特别是青年成员的发展和培养,是关系到民主党派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和政治交接的重大问题,需要建立一套长期的、动态的、逐步完备的教育培养机制。

  一、民主党派新成员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一批知识层次较高、政治素养较好、有较强事业心和时代使命感的中青年人士加入了民主党派,使民主党派得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年龄和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成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普遍较好。近年来的新成员中,知识层次普遍较高,大多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知识面广,能力强,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对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关注。这些新成员大多比较关心时事政治,对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参政党的职能、作用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

  3、联系群众的渠道更加广泛。党派新成员分布的阶层和群体更加广泛,与各界群众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具备从不同角度洞察社会的自觉性和敏锐性,勇于反映群众的呼声和利益诉求,对党和政府的决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更加注重个性优势的发挥。普遍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得党派新成员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能力较强。

  但是,党派新成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如:个别成员加入党派的目的不明确,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还有些模糊;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的时间或精力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新成员流动性增强,也加大了组织管理难度等。这些不可回避的不足,更加凸显了建立和完善新成员教育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建立和完善新成员教育培养的“四个机制”

  清晰认识和把握民主党派新成员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在党派工作中,有针对性地、与时俱进地建立和完善各种教育管理机制和培养选拔机制,充分发挥新成员的优势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党派新成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进而巩固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形势和条件下,亟需建立和完善新成员教育培养方面的“四个机制”。

  (一)建立新成员的发展管理机制

  从近年来新成员的成长经历和我们的工作实践来看,新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前后一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把新成员的教育培养重点放在这一阶段,对新成员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1、在吸收加入前加强对发展对象思想品德的综合考察。

  规范新成员的发展程序,把好“入口关”,是保证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发展新成员工作中,要注意防止“两个片面”,即:防止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和年轻化,防止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要注重加强对发展对象入会前的综合考察。我们的做法是,组建“民建之友”,通过“民建之友”的各项活动观察和考察申请加入党派成员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生活品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同时与其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建立联系,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综合考察。期间,“民建之友”组织其成员开展会史传统教育、正确的入会动机教育和统战理论教育,在各项考察合格后才批准其入会,把好“入会关”。同时,积极依托区政府各条线渠道,对这些同志进行基本政治思想素质调查,确保发展质量。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加强民主党派新成员入会前的思想教育,端正部分新成员的入会动机,从而增强新成员的参政党意识和党派组织的严肃性、权威性,能有效规范发展程序。

  2、对入会初期的新成员强化组织管理措施。

  新成员的发展以及管理工作,不仅体现在“入门前”,也体现在“入门后”。在批准新成员加入党派后,组织管理工作也不能放松。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新成员的教育和培养,使新成员尽快成长起来,既是对党派事业负责,也是对新成员个人负责。

  我们在工作中通过设立新会员小组这个平台,把新会员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培训。新会员小组由区委主委亲自负责指导,挑选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新会员担任组长,让新入会的成员在其中得以培养、锻炼,逐步成长,融入民建这个大家庭。一年的“入会初期教育”期满后,再安排到各个支部中去。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不少新会员经过新会员小组的教育、锤炼,已成为党派组织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各个支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会员小组已经成为新会员迈向政治成熟的“孵化器”,这种组织形式对于开展党派新成员的教育培训非常有效。

  (二)健全新成员的思想教育机制

  思想教育工作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尤其要把新成员的思想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对党派成员、尤其是新成员的思想教育,使之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1、集体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教育上,民建有着比较好的传统和方法,也制定了一些学习制度和措施。比如,每年定期召开全会,传达“两会”精神和中央、市、区各级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按照民建中央和民建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结合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和以政治交接学习教育为主体的各项思想教育活动,民主党派区委层面建立学习制度,各基层支部定期举办组织生活。

  在加强学习中理应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带领新成员学习党的各项重要理论论述和新时期统战理论,学习所在民主党派的章程,针对个别新成员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坚定其信念,增强其信心。二是注重引导新成员以理论为指导,观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形成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为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自身的作用。三是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参政议政活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体现在参政议政之中,调动并保持新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四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创新,运用各种形式提高新成员对理论学习的热情。积极鼓励会员开展自学,引导和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学习最新的中央精神,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传统形式和创新手段相结合。在新形势新条件下,民主党派新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需要注重实际效果,既要坚持原有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不断创新。要牢牢把握住新成员的特点,坚持把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新成员入会后的第一课和必修课,加强民主党派发展历程教育,在传统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全体新会员的政治脚步更加坚定、扎实。同时,根据新成员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职业岗位等特点,因人、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新成员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在新成员中建立Email、MSN群、手机短信等新型交流平台,及时把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等传达到每个成员,使其能够及时准确地领会中共、政协以及党派自身各级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形势分析和当前任务的各项文件,互相交流学习内容和体会。还可通过举办茶话会、联欢会、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考察等活动,做到民主党派新成员活动有主题、成员有收获,组织有凝聚力。

  (三)拓展新成员参与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现实条件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渠道在不断延伸和拓展。随着社会政治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民主党派的新成员对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关注,对参政议政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尽管大部分新成员年纪比较轻,但是对社会政治、时事形势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见解,也更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应当充分激发新成员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整合新成员身上各自的才能,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发挥新成员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并且有目的的培养新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整体提升,促进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根据区情和工作重点,组建各种课题调研小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建参与各种课题调研小组,鼓励广大新成员积极参加,开展针对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经济金融形势影响以及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现状、矛盾和解决办法,发挥新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建言献策。

  二是结合新成员的行业和专业背景,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拓展和提升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界别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参政议政的内容受到局限,参与面也不广,客观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深度和广度。随着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界别的逐步拓宽,加之新成员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参政议政的局限性已经有所改善,参政议政的涉及面正在不断扩展,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正不断提高。

  三是引导和鼓励新成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政府建言献策,扩大参政议政的参与面。新成员联系群众的广泛性和对社会政治的敏锐性,使他们可以更多地听到群众呼声和利益诉求,并通过积极撰写社情民意反映到有关方面,帮助职能部门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可以有更多的新成员更直接的参政议政。

  此外,还要组织发动新成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从本质上说,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是各社会组织对政府已提供的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之一。从党派新成员的调查和分析中发现,他们更乐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因此,党派更要为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搭建平台,引导其为社会多做公益事务,从而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奉献社会。

  (四)完善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

  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能否长期坚持巩固、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在加强对民主党派新成员教育管理的同时,还亟需实现对青年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敏锐发现新成员中的突出人才。考察、发展青年同志加入民主党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人才、储备人才的过程。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应当根据本党派界别特点,并积极依靠基层中共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将政治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年轻知识分子吸收进来。

  2、及时在新成员人才中选拔后备干部。在党派新成员中选拔青年后备干部时,必须注重个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能力的统一。针对民主党派成员分布较为松散的特点,可以采用双轨平行考核法对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即由民主党派对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参加党派工作的热情与能力进行考察与测评,同时认真听取成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对其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的意见。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比较准确、客观地选拔出青年后备人才。

  3、不断地赋予新成员实践锻炼的机会。新成员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受各种考验和锻炼。要按照在工作中发现、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思路,把一些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参政议政工作的新成员选拔成为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一方面,及时推荐后备干部参加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对计划重点培养的新成员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创造各种条件,通过民主党派老一辈的传帮带、参加调研、撰写课题、参与党派工作等形式,有意识地为青年后备干部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让青年后备干部在党派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促使他们在锻炼中尽快成长起来,以使民主党派工作后继有人。

  随着民主党派队伍的不断扩大,民主党派新成员的教育培养已成为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培养新成员的工作中,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和制度,充分调动新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培养中发现人才,在发现中使用人才,促进新成员尽快成长、成熟。只有这样,民主党派才能不断发挥作用和优势,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才能后继有人,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