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kits:章草的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31:35
章草的魅力
临习章草随想
罗小平
我初习书法时就喜欢上了古雅的章草,林志钧《章草考序》说:“予谓章草有四美:笔下有来历,而结体变化皆有法度,一美也;向背分明,起止易辨,使转随意而不狂蔓,二美也;为隶楷蜕化之中枢,而笔画视隶与楷皆简,平正流速,兼而有之,三美也。”其质朴率真,苍茫简远的格调气息无不扣动着我的情思,使人能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受。浸淫期间如面晤古贤,铅华落尽,质而不野,文而不华,穿越时光的隧道,深切感受到先民之
有书友问入门以何家为宗,简述其流变自可选择。章草萌于秦,兴于西汉,盛于东汉。而史载的张芝、皇象、索靖等名家墨迹唐时已不复存,所传碑刻几经翻摹,加之自然的浸蚀而残泐,用笔精妙处难以体会。章草的命名及来历非此小文所及。我以为章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法为隶书与草书兼而有之,中锋为主,提按、转折的节律及发力的速度感流淌的是汉隶的血液。风格多样,有较为原始草法不稳定的简类;典范之作笔意简率,显见隶书底蕴,如皇象、索靖的碑刻;以章草的古体笔法为基调参以今草笔意者等,不一而论。到底如何选帖,因个人审美意趣的不同可任选,似无定法。我初临取法以今人墨迹入手,复追汉晋经典法帖。
临摹我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记草法,因章草的用笔、结字与今草差异较大,王遽常认为:“凡作草书力求有来历,不敢有一笔杜撰,因书法的约定俗成,而杜撰不等于创作。”故习草时,务于识草上先下功夫。无奈就死记硬背,为加强记忆,我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用便于携带的硬笔反复摹写。实临阶段,对照原帖尽最大能力临像,汲取法帖所有技术元素的精华,即使非常细微的提按、使转都力求微妙维肖。这是临习任何书体,丰富笔下语言的基础。以为有重波捺就是章草,这是对其笔法的误读。不以表象的感性认识而浅尝辄止。有一定基础后可尝试意临、背临,参以己意,感悟其率真、纵逸、灵动、奇变的多项审美旨趣。抄帖、出帖较难,先精一家,然后博取,通会之际,打破势为笔遏的狭促体势,以范本为依据,加入更多的主观审美意识,不过分注重字形的得失而求神似,表现古朴、沉着、痛快地书写情怀,体现两时代的气息脉络,是其草法美的本质和根源。任何人都可以超越他人和自己,其风貌却深深地打上时代的印痕。如观徐悲鸿的奔马图,不是毛发如何地美,而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大无畏民族精神。抄帖与临帖交替练习,未有偏废,因其草法由隶省变而来,为强骨势,使线质更为朴厚,注重隶书的临习。黄宾虹的“笔法五字诀”中提到一“重”字,指提按、绞转之法要达到重力程度。没有厚重的线条,笔画显得浮滑软弱。重力不够,何谈张力?锤炼线质,隶书的临习不可或缺。
不断的学习中我想通了以前对章草的误读。1、历来对章草的认识是字与字间,断而不连。《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卓定谋《章草考》亦说:“章草字字有区别,字字不相连。”易使人误解字与字是孤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急就章》,内容是古时“小学”的识字教材,后之书家将其较规整的抄写,也许是为使后人易识、易学、或意欲将此书体光大之故吧。观其碑刻,确为不相连属,字大小基本一致,岂敢妄言若算子乎?《月仪帖》开章草流变之先河,字虽独立但不孤立,并非形相陌路,互无顾盼之姿,笔断而势连。整篇少有飞扬之笔,但有神采飞扬之气,字与字有无形之力串在一起,看似松散而神不散,字不相连而气不断,流畅脸面节奏充满,这是草书的本意。气势不失“奔蛇走虬骤雨旋风之神采。”2、章草有波捺是总体特征,收笔沉着。卫恒言杜度的字谓“结字甚安”,说的正是这一点。其捺笔燕尾并非字字都有,亦非凡可波捺者皆燕尾。所忌者草法概念化,它是任何艺术形式走向衰微的天敌。3、抒性,王僧虔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入眼人,芫荽大而无神,和煤质优。草书是最能体现情感的艺术,线条的奔腾狂放,或含蓄悠远,最大限度地诠释了抽象艺术的内涵,囊括了书法所有元素的精华,章草依然。书写时有意制造矛盾,据文理及章法而有高潮,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抒情是进入自由书写的基本理念。
临写中我做的还不到位,创作中远不及所相纸情境。以上是我在临习中对章草的粗识拙见,以望方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