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成就梦想:图说中国皇帝大全321清朝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幼天王洪天贵福(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36:40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断粮。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至今史学界仍褒贬不一,存在广泛争议。
洪秀全-基本资料
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又封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他的法律思想,是以平均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掺杂封建主义和宗教迷信的内容,集中反映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中。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曾国藩带领湘军听命于清廷,镇压了这场农民运动。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至今史学界仍褒贬不一,存在广泛争议。[1]
太平军北伐之战
洪秀全-生平简介
   
1、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
2、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翌年到广西贵县 (今贵港) 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金田起义
3、1847年8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
4、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2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3日,在武宣“登极”,称“天王”;12月,在永安(今蒙山)分封诸王。翌年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
5、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再分兵北伐、西征,结果北伐失利而西征胜利。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解围天京
6、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2万多。
7、1857年,石达开率20万精兵出走后,只得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以扭转局势。
8、1859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清廷联合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落,天京被围。
9、1864年,天京陷落前病死。
陈玉成
洪秀全-人物生平
   
早年洪秀全
《劝世良言》
洪秀全祖籍广东,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当时把出生之时当作1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翼王石达开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
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尊耶和华为天父,基督为天兄,不过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跟主流的基督教在教义上相差甚大,洪秀全自称耶稣之弟,天父之次子,下到人间来替天行道。太平军进军岳州太平天国天王玉玺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而拒绝了。洪其后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在1851年1月正式宣布起义,揭竿而起。
创建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军奇袭天津城
1851年初,洪秀全称天王,建太平天国。1852年太平军离开广西进入湖南,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冯云山、萧朝贵已死,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后者只好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然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仍未曾刊行。后来洪秀全又修改《圣经》,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个人喜恶改动内容,在太平天国内颁行。
太平天國天王大殿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在1856年密诏三人诛杀东王,9月发生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与燕王先后被诛。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主政一段时间,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1857年石带领大军出走,脱离天王指挥。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2]
晚年洪秀全
李秀成
清军开始进迫天京,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撑下,太平军在数年间阻止了清军的很多攻势。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为军师、干王,名义上总理天国朝政,却不肯把军师的权力交给他。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为王。后来洪秀全为了笼络人心及分散诸王权力,开始滥封王爵,末年封王者竟达二千多人。
南京市天王府遗址内的天王宝座
1861年12月间,英国海军提督何伯与参赞巴夏礼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后平分中国为条件,协助太平天国打败清朝。洪秀全与群臣商议后,决定不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并且说:“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1862年,陈玉成被清军杀害后,形势急转直下,天京附近据点逐一陷落。洪秀全晚年,不仅思想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一度改国号为“上帝天国”,在众人反对下,才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反被洪秀全斥责。面对困境,洪秀全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却向将士宣称将有天兵下凡,驱走清兵。
洪秀全死因之谜太平天國侍王府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方记载称自杀),清军在城陷后将他的遗体毁掉。
另一说法,洪秀全死于自杀。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人认为洪秀全死于自杀。
《李秀成自述》手稿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太平天国的对手、湘军首领曾国藩在一八六四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称:“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杨秀清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6.1)服毒逝世”。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洪秀全-个人业绩
   
金田起义
1、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其后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2、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后期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
3、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
4、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
5、洪秀全所著诗文《诫曾玉璟》、《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定乾坤诗》、《金鸟诗》、《述志诗》、《吟剑诗》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洪仁玕
洪秀全-人物性格
   
据洪仁玕回忆,洪秀全少年时“两兄助其父耕田,又种些瓜菜,全家食粮由此供给。”家庭出身的寒微,使洪秀全青少年时代就饱受生活磨难,渐渐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其发动起义后,低微的出身又常为统治阶级所攻击,“所谓伪天王者,姓洪,深居不出,本广西乞丐。”于是,洪秀全就不断采取措施抬高自己及整个洪氏家族的地位,甚至依靠一个自创的宗教,把自己神化。洪秀全自比为太阳,他的妻子则为太阴月亮。同时,在太平天国内部实行一套严格的“分贵贱”、“判尊卑”的等级制度。1853年,太平军刚刚攻下南京,他就开始大兴土木,营造比明清故宫还要大得多的“侈丽无比”的天王府,并广选民间秀女入宫。天王进膳,也要放炮奏乐,鼓声、锣声、钹声与炮声交作,膳毕始停。御膳用品也多是金制的。
洪秀全画像
洪秀全自幼“熟诵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其后更遍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受的是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渴望由士而仕,一举成名,完成由“田舍郎”到“登天子堂”的转变,其家人和族人都对洪秀全抱有极高的期望,洪秀全自己也希望通过科举,谋取功名,光宗耀祖。他曾先后四次(1828年、1836年、1837年、1843年)赴花县、广州应试,然而“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及复考则又落第。”洪秀全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自己来开科取士”。从洪秀全发动起义后,采取种种严厉的排孔斥儒活动中,宣称“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太平军进军途中,废偶像、捣孔庙、烧经书,所谓“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据张德坚在天京目击所述:“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用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这些举措,正是洪秀全由科举不第而产生严重自卑心理的绝好注脚。给予洪仁玕很大影响的理雅各
杨秀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天父附体”的特权,所以在广大太平军将士中享有崇高威望。而且,随着地位的稳固,他开始热衷于个人权威,“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直至发生“逼封万岁”的事件。对东王的飞扬跋扈,洪秀全显得虚弱无力。史学界一部分人否认天京事变中洪密诏召韦进京杀杨的事实。实际上,从当时客观形势分析,如果没有洪的密令,韦是不敢也不能杀杨的。屠杀事件发生之后,洪也没有出面制止和马上追查韦的反叛行为。石达开回京,指责韦的擅杀,却遭韦威胁被迫逃出天京,韦杀其全家。长期以来,他时时刻刻感到杨秀清对于自己地位和宝座的威胁,感到自己是在杨的阴影下生存。借韦之手杀杨,对他来说,是解除了一个心头大患,对其自卑心理当是一种很好的补偿。洪仁玕好友容闳
性情暴烈是洪秀全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如“亮(火)冲起来谁人受,亮(火)不救开烧死该!”“亮(火)起跪求要虔诚,亮(火)未救缩莫起身。”诸如此类的句子,《天父诗》中随处可见。杨秀清也曾借“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性气太烈”。洪秀全一旦火起,就会严厉地责罚人,轻则斥责、饿饭、杖责,重则斩手斩脚、杀头甚至更为惨酷。而且洪秀全性情固执,脾气暴烈如火,根本不给人分辩的机会,他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他力图通过严酷的刑罚维持其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洪仁玕选集
洪秀全缺乏自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日益迷信自创的“上帝”而不能自拔。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他信天不信人。广大将士出生入死,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胜利,在他那里变成了“天灵”的结果。因而士气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越到后来,他越发迷信,甚至到了丧失理性的境地。天京被困,危在旦夕,李秀成指出城中兵少将寡 ,提出“让城别走” ,他却说“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不自信的另一表现是滥封王爵。从1862年初,封陈坤书为护王始,到10月,封王30余人。1863年4月,封王达90多人。到太平天国失败时,封王达2700余人。曾国藩
洪秀全无远虑、难把全局,战略、战术上的目光短浅显而易见。起义之初,面对清军的围剿,洪秀全消极防御,不能有效的打破清军的包围和封锁。永安突围后,局面虽有所改观,但太平军仍然是流动作战,毫无定止。攻克武昌后,太平军不是乘胜打击尾随而来的清军江忠源部,而是忙于在武昌搜刮财物、美女,终使之成为太平军的肘腋之患,长期摆脱不掉,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发展。
洪秀全-人物轶事
   
洪秀全雕像
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洪秀全定都南京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虽然反映出他的战略目光短浅,但也和他们自身的人格缺陷有一定的关联。进入南京后的洪秀全和李自成有异曲同工之妙。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行为,断送了太平天国将士们历经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消磨了将士们的进取心和意志。其实,这种思想在攻占武昌时就已经暴露无疑。李秀成在武昌,洪秀全和他的高级将领们不是致力于考虑如何打破清军的围困,而是派出士兵在武昌大肆搜求财宝美女,供自己享用;进入南京后,他们不顾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南京的威胁,而是在南京城内大肆搜刮,名为充实圣库,实则为自己的荒淫生活服务。
在南京和周围的一些城镇,洪秀全和他的兄弟们大兴土木,建造供自己享乐的宫殿和府第。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也对其奢华的生活和府邸吃惊不已。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占领区大肆搜求美女供自己享用,仅仅洪秀全自己就占有了108位青春少女,其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忠王李秀成召集军事会议
而且,由于高级领袖之间的争风吃醋,相互攀比加剧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追求享乐盛行,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成风,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丧失了军心、民心,减轻了清王朝的压力,客观上帮了清王朝的大忙。如1856年,杨秀清和清王朝江南大营的向荣激战正酣时,向荣病死。此时的杨秀清不是去乘势攻破江南大营,而是把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部下,而自己却回到南京去实施自己的篡权计划。终于酿成了促使太平天国走上了下坡路的天京事变。
忠王的宝剑一、江山争半壁美人占一群
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洪秀全,从1843年6月创立拜上帝教起,即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作号召,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劳动妇女参加,在拜上帝教主要发源地广西桂平县鹏隘山区曾经涌现出以杨云娇为首的许多妇女积极分子,与启蒙者冯云山并肩活动,流传有“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的民谣。由于通过妇女深入广泛地发动群众,仅用七年半时间即于1851年1月胜利地发动了势成燎原的金田起义。起义时有一首民谣形容妇女参加运动的盛况:“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
李秀成给上海、松江军民的谆谕在起义初期,太平军有妇女单独组成的女军,与男军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前线,遵从天王洪秀全“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的旨令,奋勇作战。直到武汉仍然男女同职同官:“贼妇亦有伪职,与伪官相等,间尝出战,红绡抹额,颇矫健。”攻克南京以后东征时,女军仍充前锋,女将苏三娘率领女军首先攀登占领镇江城。当时,有人作诗咏赞苏三娘和她从广西带来的赤脚女兵英姿:“绿旗黄,女元戎,珠帽无龙结束工;八百女兵都赤脚,蛮衿扎裤走如风!”更有甚者,天朝举行第一次考试时,有史以来特为妇女参加考试设立女科,拔取了女状元、女进士等,把妇女地位推上顶峰。
二、不问朝政耽于女色十一年“洋枪队”的头子华尔在胜利中,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认为大局已定,要关门当太平天子,把同打江山的妇女转为供自己淫乐。在攻克南京前17天,天王即从芜湖江面龙舟上突然颁发一道严分男女界限的诏令:“女理内事,外事非宜所闻”。并用四个“斩不赦”限制身边妇女与外界联系。攻克南京后入城时,跟随天王的妇女都纱巾蒙面,进入天王府即被禁锢,与外界完全隔绝。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
洪秀全早就梦求后妃成群的帝王宫廷生活。他创立拜上帝教时就自言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宫娘娘,把他的妻子称为又正月宫;金田起义时,他即选美纳妃15人;一年后,在广西永安围城中:“洪秀全耽于女色,有三十六个女人。”随军打出广西后,虽经蓑衣渡大败仗,但到湖南道州又纳何贡生“进献美女四人”;占湖北武昌后,“首逆称选妃,使民间女子往阅马厂听讲,至则选十余龄有殊色者六十人”;进入天京小天堂后又征选更多美女。
《忠王李秀成自述》据史载,天京天王府“其中约有妇女千百,男贼仅洪逆一人,其中淫恶可知也”。至于具体人数,《江南春梦笔记》中分类评列,讲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208人;24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两类共计1168人属妃嫔;另有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60人各辖女司20人,合计为1200人。各项人数加起来,总计有2300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天王。
冯云山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自尽,在美女丛中生活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这时,他正值壮盛之年,并且体格健壮,但11年仅颁发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1858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诏。连曾国藩也感到奇怪:“洪逆深居简出,从无出令之事。”“杨逆具奏请朝觐,洪逆每批:勤理天事便是朝允也。”
冯云山洪秀全一方面不问朝政,一方面则费尽心计与后妃娘娘们作文字游戏。从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父诗》看,所收选的500首诗文,除起义初期杨秀清假托天父帮助洪秀全排解后妃纠纷的24首口述诗文外,另外476首,都是洪秀全进入天京初期三年中写给后妃的夫权独白。他对朝政不发令旨,对美人却平均三四天写一首诗,可见其爱美人胜过江山。
        
这些妇女陷入后宫,早晨为天王“洗身穿袍统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向天王参拜:“朝朝穿袍钟锣响,响开钟锣尽朝阳,后殿此时齐呼拜,前殿门开来接光!”拉着金辇陪天王游御苑:“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给天王按摩肚子却不得碰着胡须:“小心弯远须顾须,悠悠轻轻摸挨脐!”拨扇驱蚊:“日夜拨扇扇莫停,莫拨榻底要记清!”捧茶拿痰桶:“捧茶不正难企高,拿涎不正难轻饶!”从这些诗可以看出天王小朝廷的威严和荒淫。

三、从姊妹群到王家奴
生活在千百个美女丛中的天王洪秀全,嫌那些从广西跟来征尘未净的老姊妹们粗鲁、脏污。听见有人高声说话,他便写诗斥责:“娇娥美女娇声贵,因何似狗吠城边?”看见有人束手缩脚,他训斥:“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人物好威仪,尔们想做真月亮,到今还不晓提理!”见有人不会刷牙、敷粉、洒香水,他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跟主不上永不上,永远不得见太阳!面突乌骚身腥臭,嘴饿臭化烧硫磺!”

洪秀全毫不掩饰喜新厌旧的情绪:“一眼看见心花开,大福娘娘天上来;一眼看见心火起,薄福娘娘该打死!”他为那些可怜的薄福娘娘们规定了几项杖责戒律:“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夫主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说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还有一项特别奇怪的规定:“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后宫妇女失掉了所有人格尊严,一言一行随时都有招致责罚的可能。由于天王宣布过:“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所以,妇女们受到责罚时,即使冤枉也不得辩解,只许认错领打,否则便会受到加罪处罚:“打开知错是单重,打不知错是双重,单重打过罪消融,双重雪下罪难容!”“雪下”是太平军“刀下”的代称,至少有3个女人因为挨打时喊冤不认错而被杀。被杀的人当中,有人至死不认错并且顶撞了天王,受到五马分尸的酷刑。
洪秀全铜像
四、天王府外也是妇女嗟怨声 太平军入城后,最初奉东王杨秀清严令,居民“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北王韦昌辉代替生病的杨秀清主政后,改行没收一切工商业及强迫男女分离集中住居的“百行条例”,男人入营当兵,妇女住女馆参加劳动。当时天京大兴土木,妇女参加天王府建设:“周围加砌高墙,二丈高四尺宽,墙头加砌碎瓷瓦筑,墙外令掳得妇女挑挖濠沟。”“其凤门以内,皆系贼妇在内,以供洪逆役使。贼妇中并有能造房屋者,洪逆住处失火,烧去楼房数间,旋经贼令木匠将房架造成送入,贼妇即在内盖成房屋。”另有一道咏叹老年妇女从明故宫拆城取砖石运料苦况的乐府诗:“老人城上摇,旋向城下抛;女人城里拾,旋向城外挑。老人一失足,翻身身必坏;女人一失手,触头头必碎。”太平天国起义后洪仁玕逃到香港避难,与一些外国传教士有来往。1860年6月,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等五人前去苏州拜会了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听说此事后赶赴苏州,并写信邀请艾约瑟到苏州面晤。洪仁玕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书信,黄绢墨书。高41.9厘米,宽36.6厘米。年月日上盖长方形硃印,印文不清。

太平军从得民心望风披靡占得南京,到失民心危机四伏,民众大批逃亡,前后仅几个月工夫。太平军进城前,南京原有人口26万人,春季进城后仅九个月,到当年年底,天朝顶天侯衙核查登记人口时只剩15万人,其中老弱男子4万人,妇女11万人。而妇女减员之快尤为惊人,10月份全城女馆尚有23万人,到年底核查登记的人口,两个月中妇女即减少12万人。与金田起义时“姊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的妇女参军盛况相比,自称小天堂的天京简直像人间地狱,妇女们非死即逃,甚至参加暗杀和组织暴乱的行列。妇女们的境遇,直接动摇了民心、军心。
在太平天国境内,凡开商店,须先领印照,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营业许可证。领到了印照,就可以先行开张,随后再用印照去换商凭,即营业执照。在给发商凭前,需要查验该店资本等,在商凭上载明应守法令:“一切货物,务须公平交易,既不得奇货可居,亦不得高抬市价”;“无论大小贸易,概须至公至正”,“如敢垄断渔利,有害民生者,准尔铺户指明禀究”。其目的是要“从此百货流通,万商辐辏,将见家给人足,同历光天化日之中,攘往熙来,永昭一道同风之盛”。1861年12月18日求天义陈坤书等发金匮县荡口镇黄兴和头绳花布店商凭,高30.9厘米,宽33.1厘米,白纸墨刷,墨笔填写,在商凭两字中间,盖有“荡口镇官卡查过”长方形回纹边硃戳,年月日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勳臣殿前户部正地官陈潘武”长方形硃印。此商凭在荡口镇人家所藏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内发现。它对研究太平天国的商业制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五、驱使千万妇女服劳役实行消灭家庭的女馆制
当时朝野上下,群众反映最为强烈、影响政局稳定最迫切的是妇女问题。由于洪秀全驱使成千上万妇女建房、挖濠、砌墙,由天王亲自监工督迫,风雨寒雪不停,并有打人杀人情事发生,引得民怨沸腾,成为影响政局稳定的重大因素。所以,在金殿君臣恳谈中,杨秀清首先向天王提出这个问题:“女官若有小过,暂且宽恕,即使教导亦要悠然,使其无惊恐之心。譬如凿池挖塘而论,不比筑城作营,若遇天时雨雪霏霏,即令其暂且休息,以待来日。现下雨雪寒冻,勿用紧挖!如此安慰,彼必宽意乐心,知恩感德,勇于从事,事必有成。”

当时天京城内,从侯以下所有军政官员至平民百姓,全部家人离散,分居在男营女馆,一部分被选征到各王府,主要到天王府服役,久久分离,了无期限,十分悲惨。所以,杨秀清要求把他妹妹等四女官调出天王府的同时,也呼吁允许这些人回家团聚,说:“女官理天事者甚苦,且不是功臣(伤残者)、忠臣(烈士)之妻,即是功臣、忠臣之母,或则有稚子,或则有立功之丈夫,彼为臣者既能舍家而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则为君者自当体彼一念之忠忱,或准其一月而半归其家省视,或准其三十日或二十日归其家省视,或准其一二礼拜日排班轮流而归其家省视,以哺其稚子,以侍其衰姑,或以事其丈夫,使彼亦得尽其先顾国后顾家之谊。”这是想变相地恢复家庭。但因实行得不好,又过了九个月,杨秀清于1854年9月29日假托天父下凡,正式要求“排铺尔一班小弟小妹团聚成家”,才把实行了一年半、丧尽人心的女馆解散,恢复了臣民的家庭,但已付出惨重的代价。

六、沉湎女色至死不悟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生活在娇娘美女中,生活更加颓废。在1861年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洪秀全又从李秀成选送到天京的3000美女中挑出180人收入天王府,当时即有人写诗讽刺:“三千怨女如花貌,百八佳人堕溷愁。”
洪秀全从1856年天京事变到1864年自杀,由于深居宫中,消沉丧志,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他的诏书都像李秀成所说“言天说地”的梦话,诸如《赐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诏》,说什么“万国扶朕在天台”;听到太平军克复苏州的捷报后,他竟降诏说:“朕睡紧都做得王,坐得江山”;在《打死六兽梦兆诏》中,他并不脸红地说,他拐引着两个陌生女子,又打死四只黄虎、两只黑狗,是“天朝江山万万年”的兆征,等等。后来,他连这种虚无缥缈的诏书也懒得写,于1861年7月颁发了最后一道“朕命幼主写诏书”的诏旨,索性把权力交给他的年方13岁、且已学会荒淫的儿子幼主,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太平天国定都后,每克一城一地,即设官编查户口,发给良民牌或门牌悬于门首, 以便稽查而杜奸宄。1861年认天义陆顺得发浙江会稽县丁大齐门牌,上列丁大齐祖孙三代和旁系近亲的姓名、年龄、生故情况及与户主关系等,年月日上盖“太平天国九门御林殿前南破忾军主将认天义陆顺得”长方形硃印。这张门牌形制完整,印文清晰,内容丰富,为研究太平天国后期门牌制度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洪秀全在小天堂美女群中享受了11年的帝王生活。1864年6月,他活到52岁,在曾国藩湘军的隆隆炮声和后宫女子的嗟怨声中,不得不丢下他那千百个娇娘粉黛,自尽身亡。他死后48天,天京沦陷,天国灭亡,他的宝贝儿子也当了俘虏上了断头台。那座由天王亲自监工和千万妇女用血泪建造了十年、周围十余里的巍峨天王府宫殿,在清军挖出来焚烧的天王尸体的烟焰中,化作“十年壮丽天王府,空余荒蒿野鸽飞”的废墟。
洪秀全-人物评价
   
洪秀全和《天朝田亩制度》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孙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说:“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4人(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

30年后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引起深入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不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说。杜经国认为:西方的真理就是资产阶段民主主义,洪秀全开始向西方只找到了一个“皇上帝”,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毫不相干。到后期,他越来越倾向于宗教迷信与封建特权,因而更不能转向资本主义。王凡也认为:洪秀全不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他“发动革命所采取的舆论说教是农民意识的反映”,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并不是随着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典经史上早有记述”,它“同西方的平等思想有本质的区别”,洪秀全在政权建制及政治观念方面也是与近代西方背道而弛的。
二、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说。苏双碧认为:洪秀全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尽管“在洪秀全的思想领域中,既有新的资本主义的思想因素,又有浓厚的、传统的封建色彩”,但“他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崭新的农民革命纲领,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不承认这些,就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赞成洪仁玕指出的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的事实。”
洪秀全-洪秀全与曾国藩
   

洪秀全画像
1、洪秀全吸取西方基督教、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思想资料基础上创立的上帝教,目的是为了“开创新朝”,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的“公平正直之世”——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曾国藩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打着捍卫孔孟儒学的旗帜,写了《讨粤匪檄》,号召动员将士“忠君谋国,不折不回,勇敢赴敌,视死如归”,与太平军战斗。

2、洪秀全把维护皇帝制度的儒学斥为异端“邪说”,说“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把反孔与反皇帝斗争结合起来。为了捍卫孔孟为代表的旧道统及清朝君主专制政制,曾国藩则把反孔反清朝皇帝的上帝教贬为异端邪教。
3、太平天国后期同清朝政权的对抗,实际上也是洪秀全与曾国藩的斗争。正如陈旭麓教授所说:“两者对比,洪秀全似乎更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的理想在现实中(中世纪)是一种异端。曾国藩则更懂得中国社会,并因此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社会。前者用理想汇聚力量,后者用传统汇聚力量”。
4、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否定太平天国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冯友兰认为曾国藩和洪秀全的斗争,是“从中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即有西方宗教斗争中所谓‘圣战’的意义,这就曾国藩和太平天国斗争的意义”。
洪秀全-家庭成员
   
洪天贵福囚室
幼天王洪天贵福洪天贵福(1819-1864)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登极后,玉玺于名下横刻有“真主”二字,清方又误称为“福瑱”。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起,以幼主名义发布诏旨。1864年6月6日(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同治三年五月三日)继位登极称“幼天王”(即幼主)。
明王洪天明
洪天明,天王洪秀全第四子,生甲寅四年九月廿四日,母吴氏,天王第十九妻。年渐长,封明王,戊午八年,定尊号为明王王四殿下永岁。
光王洪天光
洪天光,天王洪秀全第三子,与天明同岁生而稍长,母为天王第十二妻,姓氏不可考。后与天明同封,爵光王,戊午八年,定尊号为光王王三殿下永岁。
洪仁发
洪仁发(?-1864)太平天国官员。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兄。早年在家种田。1850年全家赴广西参加金田团营,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初封国宗。1856年,杨韦内讧后,洪秀全疑忌异姓诸王,封为安王,与其弟洪仁达参与政事,挟制石达开。石达开出走后,削去王爵,改封天安。后又封为信王。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死于乱军之中。
洪仁达
洪仁达(?-1864)太平天国官员。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兄。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封国宗。一度被洪秀全革职,后改封勇王。1862年12月曾与洪仁发率军进攻镇江,寻退。1864年7月天京陷落,为清军所俘。8月5日被杀。
族弟洪仁玕
洪仁玕,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洪秀全族弟。执政之年,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革新方案。因与洪秀全的观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虽辅佐幼天王,却已无力回天。
洪秀全-洪秀全故居与纪念馆
   
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洪秀全故居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大怖乡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建筑为泥砖瓦木结构,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为“五龙过脊”;坐北向南,东西宽16.5米、南北深5.5米,每间房子约13平方米。西端第一间为洪秀全夫妇住房,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仿客家样式的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间房子正面挂洪秀全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画像有洪秀全的亲笔题诗。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周围环境优雅,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游客除可了解这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还可感受到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和浓郁的田园乡土气息。
洪秀全纪念馆
洪秀全纪念馆
洪秀全纪念馆是为纪念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新华路52号。1991年11月对外开放。纪念馆为青砖琉璃瓦仿古建筑,主体馆为二层半楼,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5平方米。
纪念馆前广场、展馆序厅分别安置洪秀全全身汉白玉半身铸铜像。馆内的陈列是在原故居纪念馆辅助陈列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共分4个展室,以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为重点,辅以花都天平天国其他诸英烈的史迹。展品中有洪秀全早年用过的书桌等,在“书房阁”出土的石狮子等文物70余件,图片238张。陈列采用场景造型、木刻浮雕、大幅油画等形式,重现洪秀全早年在故乡的生活和革命活动以及领导太平天国的史实。
洪秀全-洪秀全银币
   
洪秀全银币
洪秀全银币是纪念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中的一枚。
1991年,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发行,银币“洪秀全”表现的是他率军金田起义的场景,画面上,洪秀全大手一挥,后面跟上了无数幻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起义军。
洪秀全银币
面额:5元;重量:22克; 成色:90%; 发行量:30000枚 。
洪秀全-诗选
   
南京市天王府遗址内的洪秀全像
金 鸟 诗
鸟向晓兮必如我,太平天子事事可;身照金鸟灾尽消,龙虎将军都辅佐。
定乾坤诗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
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只为本心浑天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诫曾玉璟
迷途既返速加鞭,振起雄心赶向前。尽把凡情丢却去,方能直上九重天。
吟 剑 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述 志 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洪秀全-相关影视作品及书籍
   
电视剧《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 主演:王诗槐 孙飞虎 等 该剧全方位展现了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天京失陷十三年的历史。全剧在战争气势格杀场面之惨烈、在天朝王相戕害手段之残忍、在天国英雄视死如归之悲壮中,成功地塑造了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洪宣娇、陈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国英雄群像。 2、影片《清朝将帅:杨秀清》及《清朝将帅:石达开》导演:郭崇年 高小林
3、《洪秀全演义》黄小配 著 共五十四回
洪秀全-造反有理
   
洪秀全的龙袍
无论如何, 洪秀全也算得上晚清衰世中为数不多的大人物, 只不过因为是个令人怀疑的造反者,所以备受争议。一个取得半壁江山的人物、一个导致数千万生灵涂炭的人物,其行为的根源当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有意无意的大病之后的幻觉,或者某个类似《劝世良言》的小册子的“神启”。社会根源和个人的成熟愿望,都是导致造反的重大理由。

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给洪秀全提供了起义或者造反的理由。洪杨起事前20 年,龚自珍即已预言“ 起视其世, 乱亦竟不远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南方局势, 的确如时人夏燮所言:“ 官怕洋鬼, 洋鬼怕百姓。夫至于能怕其官之所怕, 则粤东之民……乎玩大府于股掌间矣。” 两次鸦片战争中都被推到前沿的倒霉的钦差大臣耆英( 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因为在天津谈判时擅自回京被赐自尽)在签订《南京条约》后一年奏称:“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吏治日坏,民生日困,民皆疾视其长上,一旦有事,不独官民不能相顾,且将相防。困苦无告者,因而思乱。” 反压迫、均贫富、杀清妖等等目标, 都可以成为历史性的理由。而太平天国的理想,给意欲谋反的民众以一种宗教的狂热,如烈火般点燃广西以及南方半壁江山的干柴。

单从广西等地的平等主义诉求来看,当时的起义,无疑是具有相当的正当性的。比如妇女们即响应“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号召,在拜上帝教主要发源地广西桂平县就流传有“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的民谣。而“ 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的豪迈激情,更是显示当时的起义是何其壮观!

造反也是需要领袖人物的激情的。洪秀全的激情来自科举失意,而出自个人欲望的激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的目标和宣称的天国的目标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难以吻合的矛盾。1860年10 月, 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人士容闳曾往天京拜访天王,但不被所用。后来容闳投靠李鸿章,协助购回百多部机器而建成江南制造总局。容闳可能当时也看出了洪秀全的本质,所以后来称“洪秀全于应试落第后,得失心盛,殆成一种神经病”。

考不上“ 大学” , 造就洪秀全自己开科取士的逆反心理, 这是激情的来源。洪秀全7岁入本地私塾读书,14虚岁考为童生。此后四次应府试考秀才,分别在1828年、1836年、1837年、1843年,皆落第,前后一共经历17年,未能考上生员(秀才)。应该是从1837年科场失意后异梦升天开始,洪秀全就已经慢慢萌生造反念头。当时他已经自居“真命天子”。而直到晚年,他仍然是梦想实现“父子公孙坐天下”的王朝。录一首其早期的诗如下,以明其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玺剑光荣存帝赐, 诗章凭据诵爷前, 太平一统光世界, 威风快乐万千年。”(《斩邪留正诗》,1837年) 从现在所见洪秀全的诗文,他有些许才气。不过,也许他的诗文还谈不上俚俗不堪,但是打油诗居多确是事实,以这种水平,也难怪青年农民洪秀全考不上秀才。而其对手“刽子手”曾国藩的诗文则为一时之冠,书法自成一体,其立德、立功、立言几为圣人。此论绝非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逻辑,实在是洪秀全不争气。即使拿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而言,他早年那“五千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气远非天王所能及也!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的洪秀全大约在创拜上帝会(1843年)后自行改名秀全。秀全拆开,是“禾(吾)乃人王”。靠这种迷信和自我暗示加强政治激情,符合落第书生的水平。
以洪秀全个人的能力,无法真正承担造反领袖的重任。所以,早起的准备活动,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冯云山。冯云山在永安封为南王,称七千岁,不仅居洪天王之下,还居他发展的应该是弟子的杨秀清和萧朝贵之下。但是,据《李秀成自述》所言,“谋立创国者出南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冯云山是太平天国起义前真正的领袖人物。但冯云山又是洪秀全最早的支持者,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他的能力从传教时已经体现出来。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深入广西传教,洪秀全显然缺乏领袖魅力,只发展了非常有限的几个人。洪秀全的表兄李敬芳是因为看到洪秀全藏的《劝世良言》,才鼓励病歪歪的表弟仔细研读,从而创立拜上帝教。而洪秀全没有能够团结这个人才,并且对于和他一起创业的洪仁玕也不能吸引住。他们均在入教不久就与洪秀全分手。而冯云山在桂平紫荆山区,靠拾牛粪、打短工已接触大量的底层人民,并以个人的卓绝努力,竟使拜上帝教发展成为拥有二三千人的组织。
冯云山是个忠诚的斗士,有勇有谋。可惜他于1852年在攻打全州时被清军炮火致伤而亡。不过,冯云山对洪秀全的动员和推崇,居然是建立在相面术的基础上。即他认为洪秀全“多异相”、“有王者风”,当贵为“九五之尊”,从而加重了洪秀全对自己的幻想症。这可能就是太平天国一开始就埋下的失败之伏笔吧。
洪秀全从一开始的激情、幻想和朋友的推动(或者裹胁)中,踉踉跄跄地扯起了大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个因为不能自拔而干脆自我陶醉的过程。作为领袖,他应该对起义的目的和方向有个战略性的基本设想。从金田到永安,到全州,到武昌,直到南京,洪秀全都在一种迷糊的状态中领导着数十万至上百万人, 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后来的北伐和西征,都是在犹豫不决中推行的。而随着封王、进军、定都和内讧,洪秀全本人的性格缺点都一一暴露出来:懦弱、多疑、自负,甚至癫狂。真可怜这起义大军了。
中国历史走到1 9 世纪中期, 面临“ 内忧外患”, 时代提出的使命是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否则无以自存。如果重复改朝换代的历史,又何以正当回应历史的召唤?

《李秀成自述》列出了太平天国十大失误导致其最终的败北。除去战事不利外,其余各条都是和洪秀全本人有直接关系,他占了“五条半”。李秀成所列出的十大失误包括:
一、( 原文用此字) 国之首, 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
二、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後, 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青(清)州之败。
三、因曾立昌等由临青( 清) 败回, 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 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 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杨家店清将, 现今日久,不能记得姓名。
四、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 湘潭) , 此时林绍璋在相谭( 湘潭)全军败尽。
五、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
六、翼王与主不和, 君臣而忌, 翼起狈心, 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至大。
六、主不信外臣, 用其长兄次兄为辅, 此人未有才情, 不能保国而。
七、主不问政事。
八、封王太多,此之大。
九、国不用贤才。
十、立政无章。

国命者,因十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洪秀全-造神
   
洪秀全
基督教不能不为洪秀全以其名义进行的破坏运动感到羞耻, 甚至恼怒。《圣经》开篇“创世纪”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此后,神创造了一切。

《圣经》最后一章“ 启示录” 又说:“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些什么,上帝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上帝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
拜上帝教完全违反基督教教义,从头至尾违反基督教教义。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创造一切。而天王他们用迷信的手法, 大肆宣称 “下凡”和“附体”。天王自称上帝亲子、基督胞弟下凡,杨秀清、萧朝贵则自称天父天兄下凡。至于在天国后期,洪秀全一心一意修改《圣经》,处处暗示天王的政治地位“万国独一真主”的至高无上,更是叫基督徒震惊。英国传教士不得不说:“若在天主教时代,罗马教皇早就把他烧死了。”
造神问题导致天国内部的权力纠纷, 尤其是杨秀清和洪秀全。1855年8月一个晚上,“天父”突然下凡,半夜来到天王府。天王迎接稍迟,“天父”大发雷霆,称“甘久不开朝门,真是该打”。类似这样的事件,日积月累,洪秀全遂产生除掉杨秀清的歹心。天京事变其实从第一次附体下凡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定都天京初期, 出于宗教上的相似性和政治上的某种企图, 洋人也曾拉拢过太平天国。据李秀成自述说,外国人提议共同反清,平分中国。天王说,“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定,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这倒是无意中成为天王抵制帝国主义阴谋的证据。

但是, 洋人在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多次观察后, 均认为太平天国对基督教是一种亵渎;认为太平天国对西方国家来说还不如清朝。早年和洪秀全有过接触的美国牧师罗孝全在天京居住一年多后,终于无法忍受这种邪教的折磨,仓惶逃离。他认为洪秀全是“一个狂人,完全不适宜做一个统治者,建立不了任何有组织的政府”。

1854年6月,英国公使包令(J.Bowring)来到天京,向太平天国提出31个问题。杨秀清“闭户三日”,起草了《答复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首先表达了天下共主的宗旨,所谓“我主天王,奉行天道,凡事秉乎至公,视天下为一家,胞与为怀,情同手足”。 “天下之内,兄弟也”。不过,这个兄弟关系很奇特。面对英国人对天国宗教的质疑,东王杨秀清在诰谕中就上帝问题对洋人提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质问。比如:尔西洋人有人识得上帝多高?面孔何样颜色,腹多大?长着怎样的多长的胡须?戴什么样的帽子?穿什么样的袍子?会题诗吗?题诗有多快捷?了解他的脾性、气量吗?等等。

有论者认为洪秀全面临中国造一元神的千古机遇,但他错过了。其实,造神的人,其身不正,其神也就不神了。
《李秀成自述》中对洪秀全凭造神搞个人崇拜甚为不满。其中有一段说道:“天王改政,要闪(合)内外大小军营将相,民间亦然,凡出示以及印内,具(俱)要刻‘天父天兄天王’字样安入,不遵者五马分尸。军称天军,民称天民,国称天国,营(称)天营,兵称御林兵。

那时人人遵称,独我与李世贤不服声称,李世贤现今亦未肯称此也。言(然)後天王见李世贤不写此等字样,即而革职,现今李世贤之职上(尚)未复回。天王号为天父天兄天王之国,此是天王之计,将此来情,云天上有此之事,瞒及世人。天王之事,具(俱)是那天话责人,我等为其臣,不敢与其驳,任其称也。称天朝、天军、天民、天官、天将、天兵、御林兵者,皆算其一人之兵,免我等称为我队之兵!我为我队我兵者,其责之云‘尔有奸心’之意,天军、天官、天兵、天国那有尔兵不称天兵、天国、天官者,恐人霸占其国,此之实言也。”奇特的方式,血腥的试验,无法控制的言行,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但是,众好汉倒也算享受了人生。
洪秀全-对外
   

《洪秀全演义》六套全集
对于洪秀全等领袖而言,当时处于三方势力争夺的三角关系中。对于清廷,他们是要彻底取而代之的。而对于洋人,则存在一个难题:一方面,如果洪秀全拉拢洋人(这也是洋人在太平天国初期持观察态度的原因),那么他会成为“引鬼入邦”的罪人;另一方面,如果洪秀全对洋人完全自我封闭,持抵制的态度,那么他们的事业会受到洋人和朝廷的联合镇压。
在这种矛盾之中,太平天国首先选择了一种比较中间的立场,即对洋人采取宽容的态度,试探其底线,同时防范洋人与朝廷联合。

太平天国在对外关系的观念上没有做到创新,而是坚持了万国一家的大同理想。洪秀全要洋人承认其“天下万国真主”的地位。比如,1853年,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太平天国以“谒王”的礼节接纳之,“特颁谕抚慰”,并称“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号令各国“齐会天国,扶尔主,朝尔主,同尊上帝”,“敬天从主”;各国必须“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这朝贡的礼节是必须遵守的。1853年,英使翻译官拜访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四周士兵“喊跪之声,不绝于耳”。此外,在各种诏书上,太平天国也是以天朝上国的格式行文。
在具体的对外政策上,太平天国还是坚持了主权原则,尽管他们不懂真正的主权意义,但是其行动证明了太平天国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注。比如,当外国船只闯入镇江、南京江面时,他们予以炮击。当英美公使询问太平天国对待《南京条约》和1844年诸条约的态度时,天国不予理睬,实际等于否认了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对于条约口岸的租界,太平天国断然拒绝洋人的特权,表示这些地方绝对受太平军的管辖。太平军克攻宁波后,英军要求太平军撤走炮台,洪秀全提出“逐出宁波外人”,并称炮台是“自卫所必需,断不能自弃也”。

太平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突出表现在禁止贩卖鸦片上,凡是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一律斩首不留。同时,出于经济发展的初步考虑,天国答应英国“惠外和中,商旅不禁,关市不征”(1860年以后开始征税),“万国皆通商”。为了加强军事实力,太平天国采取了用茶叶换军火的政策。

随着太平天国内讧后势力的减弱,他们也逐渐倾向于拉拢洋人的做法。比如,在1862年致宁波法国领事的照会中,承认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清廷处理外事不当造成的。即所谓“胡妖反复无常,去岁天津叛议,以致复劳征伐”。而洪秀全比较尊敬的美国新教传教士罗孝全也得到热情的邀请,并在1861年被任命为太平天国的洋务丞相,罗孝全还取得了传教自由的诏书。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终结,洋人从清政府那里得到了全部的侵略利益,这导致太平天国和洋人成为死对头。1862年2月,清廷的“借师助剿”政策开始实施。在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的时候,清廷发布 “上谕”说道:“上海为通商要地,自宜中外同为保卫……所有借师助剿,即着薛焕……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接着,由美国流氓华尔组织的“洋枪队”改名“常胜军”,拥有5000多发誓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洋人。清政府授予华尔参将军衔。当年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

1863年3月,英国少校戈登继任管带,统领“常胜军”,数月后获得总兵头衔。至1864年5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成功后,“常胜军”解散。据戈登自述,100名外籍军官中伤亡48人,3500名士兵中,战死1000人。这也是太平天国的功绩。

太平天国没有能够取得全部的政权,也就丧失了和洋人讨价还价的资本。而清政府的对外妥协,直接获得了洋人的支持。在三方的对局中,太平天国成为最后的牺牲者。

洪天贵福(1819-1864)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广东花县人。初名天贵,后加“福”字。登极后,玉玺于名下横刻有“真主”二字,清方又误称为“福瑱”。从小诵习“拜上帝会,经籍。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起,以幼主名义发布诏旨。1864年6月6日(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同治三年五月三日)继位登极称“幼天王”(即幼主)。7月19日天京失陷。次日凌晨为李秀成等护送出城,寻由洪仁玕等送至安徽广德(位皖东南宁国县东北),继被黄文金等迎入浙江湖州(今湖州市)。拟往江西会合李世贤、汪海洋等入湖北,再合陈得才、赖文光等部据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位沙市市西北)、襄阳(今襄樊市)以图中原。8月复回广德,趋宁国县,旋走浙江昌化(原县于1960年并入浙江省临安县,位今临安县西,现属镇)、开化(位衢州市西北)、常山(位衢州市西),转入江西玉山(位上饶市东北)、广丰(位上饶市东)铅山(今位上饶市西南)、新城(今黎川县,位南城县东南)、广昌(位石城县北)。10月9日夜,在石城杨家牌为清军所袭,队伍溃散。25日被俘。11月18日在南昌(今南昌市)殉难。有供词(即《洪福瑱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