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包括柴油吗:荷塘月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06:55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散文景与情的关系,认识准确生动的描摹及联想的作用,了解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
  2.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借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技能及从不同的立足点着笔,多方面描写景物的写法。
  4.体会作者高妙的审美情趣,品味散文的语言音乐美;并掌握运用贴切的比喻描写景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情趣。
  2.难点:如何把握“景语”与“情语”的契合点,识“景”会“情”。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揣摩语言的具体操作:
  1.做好记号、批注,寻找语言揣摩点。
       预习课文时,如果觉得哪个地方需要揣摩、值得揣摩,就做上记号,在空白处写上问题,写好心得。
  2.把准揣摩语言的角度。
        揣摩,就是反复思考推求。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深层含义、精神实质及感****彩。
        揣摩语言时,应抓住关键语句,不放过难句,注意句子的深层含义,在理解了句子的含义之后,还要进一步揣摩其感****彩。
  3.多作假设比较,深入揣摩语言。
        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文中“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一句,如果我们改说“安静地永远睡着了”或“停止呼吸了”或“逝世了”经过比较,就可以揣摩到文中这一语句的妙处。
  4.借助已有的赏析文章,提高自己的语言揣摩能力。
        同样,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自己揣摩,然后再学习刘世剑的《谈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两个问题》,凌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词语教学》和黄国荣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看看他们怎样分析,再对比看看自己有哪些差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怎样才能使语言揣摩更到位。

二、导语:
        同学们,美文总是令人陶醉的、难忘的。请听“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大家不会忘记这是出自哪位作家之笔吧──朱自清的《春》。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回忆吟诵这以后两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朱先生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它将把我们带入另一种佳境。

三、预习思考题:
  1.《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什么?
  3.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有什么景物特征?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字词正音:
       蓊 w‡ng    弥 mŠ 满   袅娜 niƒo nu? 柔美的样子   涩 sˆ 一种味道  梵f„n 清静、关于古代印度的、关于佛教的  婀  …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掬 j‘ 两手捧东西[笑容可掬: 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踱du?,不念d”   弄念n?ng   媛 yu‚n美女      
yŒ 水鸟            zh„o 通棹,划船的一种工具    裾 j‘  衣服的大襟
      多音多义:
     ⑴参差 c…n c‰;差别ch?;太差ch„;出差ch?i    ⑵脉脉 m? ;脉搏m„i   ⑶曲曲折折 q‘ ;西洲曲 q“    ⑷独处 ch“;妙处 ch” 

五、词语补释:
    幽僻:形容环境幽雅僻静。
    弥望:满眼。弥:mŠ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
    袅娜:niƒo nu?柔美的样子。P5注①
    宛然:仿佛。P5注②
    脉脉:m? m? 深含感情的样子。P5注③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涩sˆ
    渺茫:①因遥远而模糊不清。②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风致:美的姿态。P5注④
    倩影:美丽的影子。倩qi„n P5注⑥
    艳歌: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P5注⑩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P5注⑨
    参差:c…n c‰不整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凝碧:碧绿集中在一起,青翠欲滴的样子。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
    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式。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P4注④蓊w‡ng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采:精神、神色。

六、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第八中学,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江苏、浙江各地中学任教。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此后一直从事文学创作与教学、研究工作。他是现代抒情散文大师,散文成就很高,在“五四”时期的作家中是很突出的。他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著作有《朱自清文集》。

七、解题: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题目的中心词是月色,“荷塘”表示特定的环境,二者既不是简单的偏正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兼容互应的关系: 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文章的重点。本文是朱自清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八、《荷塘月色》的背景:
        朱自清写这篇散文时,正是“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了的时期”。“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摘自陈竹隐《忆佩弦》)
        这篇文章,就反映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想从幽冷凄清的月夜荷塘中找寻安宁而又不得的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那时,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我们可以从景物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不平静的心。
        朱自清在贫病中逝世,死前曾叮嘱家人,宁可饿死也不要买国民党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强烈的反帝情绪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清华园的荷塘,解放前夕,仅留下一湾死水,几树垂杨。解放后经过整修,又有一片碧荷,解放初期曾在塘边建草亭,名曰“荷塘月色”,后因破旧而拆除。

九、课文结构:
        本文按作者的行踪顺序记叙,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披衣出门。(1自然段)
        点明“不宁静”的心情,交代游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独踱小路。(2─3自然段)
        抒发独处的自由感,显示黑暗现实的不自由。
第三部分:荷塘月色(4─6自然段,重点、难点)
        观赏荷塘月色,描绘素淡朦胧的美景,反映了作者幻想超脱,对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
第四部分:怀念江南。(7─9自然段)
        美好生活难得,依然冷寂、苦闷。

十、整体把握,理解思路:
  1.心绪变化过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文章的主线:
        颇不宁静→寻求宁静→不得宁静
        注意:以上两个问题,可让学生在老师范读或学生自己朗读时思考并找出关键的句子。
  3.从上下文联系看,第一自然段较为细致地叙述月亮、墙外、妻儿的情景,有什么意图与作用?
        明确:渲染夜深人静的氛围,以环境之静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宁静”,为下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作了铺垫。
  4.第二自然段写了小路上“阴森”“怕人”,可我觉得“很好”,这是为什么?
        明确:“阴森”“怕人”是“静”的极致的一种境界,作者要寻求的正是极致的“宁静”,外境与内心默契,所以他觉得“很好”。
  5.第三自然段作者将白天与今晚作了对比,请捕捉一二个潜台词丰富的句子,说说作者究竟想表现什么?
        明确:以今晚的“自由”舒畅,反衬平日里的不自由与愤闷,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追求自由的向往。
  6.第四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色调是在什么背景下特有的?
        明确:依次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花、叶、波的色调都是朦胧月色笼罩下特有的,也就是说,作者笔下的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
  7.第五自然段的中心描写是什么?是从哪些侧面表现的? 这些景象的描写始终紧扣哪一个特定环境?
        明确:第五自然段描写的是月色,通过月光、月影及光影组合,从正侧两面突出月色的轻淡柔和,月色的描写始终扣住“荷塘”这一特定环境,也就是说作者笔下的月色是荷塘上特有的月色。
  8.第六自然段着重写树,意在描绘什么样的境地?写蝉用意何在?
        明确:写远远近近的树,意在描绘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写蝉意在通过静与动的对比,引发仍然摆脱不了为绵绵愁绪。
  9.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对故乡的惦念,这与写“荷塘月色”有何联系?
        明确:昔日采莲与今日荷塘同是“莲花过人头”的环境,这种同类联想,意在揭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感慨;采莲的美好情景在江南,作者的故乡正是江南,这种相关联想,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这两处联想,意在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0.《采莲赋》译文: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   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西洲曲》中的“莲子”暗谐“怜子”即爱你之意,全篇通过春夏秋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

第二课时

十一、本文特点──情景交融,意境高妙,结构精巧。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它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 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这是文章的开头,写出了作者夜深人静去荷塘欣赏月色的缘由。
        2─6自然段以作者漫步为线索写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沿着荷塘的小路(2节)→月下的荷塘(4节)→荷塘上的月色(5节)→荷塘周围的树木、月色(6节)。
        小路的特点:曲折、幽僻、多树──环境(2自然段)
        为什么写这条小路?(用行文线索来考虑)
        因为作者是以漫步为线索,是为写景的主体部分准备必要的环境气氛。
        这样的环境,正好成为他摆脱人世间的刺激、干扰,精神上暂时获得自由的地方。所以作者说,在月光下踱步就象“到了另一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3自然段)在这里作者流露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状况──独处心情。
        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来写景抒情(4─6自然段)
  1.月下的荷塘(写荷塘内部,4自然段)
        先写静态,从叶到花,并用比喻、拟人手法展现荷花的动人形象──月下荷花晶莹皎洁的静态美。
        后写动态,从花到叶,用比喻手法,以动写静,想象奇妙,变静态为动态。
        顺次写荷叶(形)、荷花(色)、荷香(香),没有一个字提到“月”,却处处抓住了“月下”的特点,勾画出荷塘在月色下素淡朦胧的景象。
  2.荷塘上的月色(5自然段)
        先从荷塘内部写,后从四周角度写(从内到外),写荷塘内部的月色,从光到影,从上到下,抓住它的特点: ⑴素淡朦胧(“月光如流水一般……小睡也别有风味”)⑵浓淡不均而又和谐有韵味(“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形成一种“静穆美”字里行间露出淡淡的喜悦。(这就是情景交融)
  3.荷塘四周的月色(6自然段)
        从近到远(树→蝉声→蛙声),扣住“素淡朦胧”的特点,突出它的冷清。蝉声与蛙声的对衬,显出环境的寂寞。末尾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轻轻一笔,再一次透露“宁静”的环境并未排除内心“不宁静”的哀愁。(情景交融)
        “宁静”──“不宁静”(心情反衬)    喜悦──哀愁(心情对比)
        顺着前段思绪,从眼前的荷塘联想到“采莲”,想到“江南的旧俗”,想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令人神往的描写,最后归结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乡愁乡思,在淡淡的哀愁中收扰全文。既是感慨,又回到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了。
        为什么写江南的采莲,有什么作用?
        散文贵形散而忌神散。作者的感受和心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中无论是写曲折的小路、寂静的夜晚,还是写美丽的荷塘、幽淡的月色,都与作者的心情有关。这样写,笔锋一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抒怀古思乡之情,恰是作者对现实不满,心情颇不宁静的流露。
        统观全文,叙述线索明晰而有变化,从而使景物的层次非常鲜明,内心的“不宁静”与环境的“静穆美”相反相成;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丝丝入扣,共同形成文章的诗情画意,反映作者艺术构思经营的巧妙。特别是“月色”,月色是空荡的、难写的,但作者从荷塘的角度来写,就把月光的朦胧、月色的美丽、月色的韵味,具体地勾画出来了,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月色→忆江南→回家门。

十二、欣赏品味:
  1.揣摩词语:
    ⑴叠词的音韵美
        AA式:田田、淡淡、悄悄、粒粒、亭亭、层层……
        AABB式:曲曲折折、高高低低、远远近近、蓊蓊郁郁、迷迷糊糊……
    ⑵拟态的意韵美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点缀”一词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满地绿叶、荷花却零星稀少的景象,而且写出了绿叶白花相映的情趣。(“出现”未表达互相映衬)
       “袅娜”形容少女妩媚,用拟人手法写出荷花盛开的情态,柔美细长,姿态优美。(“已经盛开”仅表达时间过去,无修饰作用)
       “羞涩”形容人的羞容,用拟人手法写出花蕾含苞的情态,半遮半掩,娇羞可爱。(“含苞欲放”写不出那种姿态)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从流水一般来,非常精确,又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静穆景象。(“照”照射,不能与“流水”相应)
    ③“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浮”飘荡貌,写出了雾的轻淡朦胧和飘动中略有稳定的特征,与“薄薄”相应。(“升”上升,也能写出雾的轻,但表达不出雾的位置,因“升”有离开地面腾空而起的意思。)
    ④“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多,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乱七八糟)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印)在荷叶上。”
        “参差、斑驳”月光透过树丛,投影长短不一、浓淡相间,景象逼真。(“乱七八糟”,不能表达出月色投影疏密有至的美,贬义词) “画”有如运用艺术家的匠心,构成和谐的色彩,加强了美的表达效果。(“印”机械的翻版,没有诗情画意的魅力。)
    ⑤“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了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漏”字从重重围住来,但白天绝无这样的情景,因此又用“特”字点出这是月光下的景象。
        作者爱用叠字的形容词,如“田田”、“脉脉”、“静静”、“滑滑”等,既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特别是配合使用时,这种加强语意和增强语言音乐美的作用就更加鲜明。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
  2.揣摩句子:
    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分析:“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以动态的人美写静态的物美,使无生命之物有了人的舒展洒脱的情态美。
    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分析:在朦胧月光的照射下,白色荷花的光泽如明珠闪耀,在大片绿丛中点缀着的白花其亮闪的色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仿,而荷花质地的白嫩丰润与洗浴一新的美女肌肤相似。前两句以物喻花,后一句以人喻花,从光、亮、质多角度写出了荷花的美;同时又侧写了月色的朦胧,如果没有月光的投射,“明珠”、“星星”、“美人”的感觉都不复存在。
    ⑶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分析:经过“牛乳洗过”的东西,表面会裹上一层乳白色,显得清新欲滴,以此喻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花叶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侧写了月光特有的亮色。“梦”是虚拟飘忽的幻境,这是由朦胧月光照射下“青雾”升腾、花色似乳的特定情境引发的,所以是“笼着轻纱的梦”。前一比喻是实写,后一比喻是虚拟,以“梦”设喻非常形象而深刻地写出了月光下荷花亦真亦幻,能把读者带入神奇梦境的飘忽姿态,也间接传递出作者身临其境的无限惬意与陶醉。
    ⑷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分析:“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感觉相似。这个比喻把视觉(花)、嗅觉(香)、听觉(歌)交织在一起,调动读者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作者要突出的意趣。由于各个感官的感觉具有互补性,所以这种比喻具有强化印象、加深感悟的特殊功效,且组合具有新奇的特点。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修辞学上称为“通感”。
    ⑸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光影组合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相似。比喻将视觉听觉沟通起来,把眼前的景物升华为音乐般的意境,使人沉醉留连,既强化了事物的韵致又充实了读者的感觉,增添了艺术魅力。此例同样是通感的绝妙使用。

十三、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1、明喻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相似点:形态都自然舒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相似点:静静地下泻)
  2、博喻──比喻的连用,称作博喻。(连用有所递进,有所变化)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相似点:⑴晶莹闪亮,⑵隐约闪烁)
  3、通感──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一般称它作通感或移觉。
        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分析:“清香”属嗅觉,“歌声”属听觉。相似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捉摸不定。
        “荷塘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月色”属视觉,“名曲”属听觉。相似点:变化而和谐。
  4、比喻的作用
        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事物的优美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抒发了作者的感受。

十四、作业:
        [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