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祗怎么读音是什么:字词辨析(续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9:39:35


字词辨析(续1)

 

目  

26、“吗”与“嘛” 

27、“每”与“各”

28、“秘”与“密” 

29、“朋”与“友”

30、“商”与“贾” 

31、“史”与“志” 

32、“未”与“无”

33、“信”与“仰” 

34、“须”与“需”

35、“牙”与“齿” 

36、“奕”与“弈”

37、“依”与“倚” 

38、“印“与“玺”

39、“愈”与“越” 

40、“帐”与“账”

41、“胀”与“涨” 

42、“只”与“个” 

43、“忠”与“恕” 

44、“坐”与“座” 

45、“作”与“做” 

46、“尝”、“偿”与“赏” 

47、“淳”、“纯”与“醇”

48、“维”、“唯”与“惟”  

49、“黏”、“粘”与“沾”

 

 

    26、“吗”与“嘛”

    “吗”、“嘛”二字,一般人都很熟,以为正确使用都不在话下,其实经常有人会张冠李戴,如“开句玩笑吗!”“我赔得起嘛?”都用错了,应该互换才对。

    “吗”、“嘛”均可作为译音用字,如“吗啡”、“喇嘛”。“吗”、“嘛”均可用作疑问代词,“吗”、“嘛”的意思是“什么”。“干吗”即“干什么”,也可写作“干嘛”。但现在辞书多倾向于以“吗”字为规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提示:“干吗”不宜写作“干嘛”。

    “吗”、“嘛”还可作为助词,用在句子当中,使句子出现较为明显的停顿,达到提出话题、引起注意作用,如“广告问题吗,我们留到下回再讨论”、“你若一定要去嘛,别人是不便阻拦的。”这两个句子中,即可以用“吗”,也可以用“嘛”,还可以用“么”,三个字的作用是一样的。

    上面是“吗”、“嘛”的同,下面是“吗”、“嘛”的异。作为语气助词,“吗”、“嘛”用在句末时,语气是明显不同的。

    “吗”可用于是非问句句末,表达的是疑问语气。用“吗”其语气是上扬的,如“元宵节去看灯吗?”这里,用“吗”重点在问,不用“吗”重点在疑。“吗”也可用于反问句句末,表达的是诘问语气,如“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吗”还可用于祈使句句末,表达的是商量语气,如“带上孩子一起来好吗?”

    “嘛”不表示疑问语气,这是和“吗”的最大区别。“嘛”只能用于疑问句或祈使句,其语调是平直的。用于陈述句,表示事情本来如此或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如前面提到的“开句玩笑嘛”,用“嘛”意在强调自己没有别的意思,别人一眼便能看出不过是个玩笑。用于祈使句,表示建议或期望,如“有话你就好好说嘛。”

 

27、“每”与“各”

    “每”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也指反复动作中的任何一次或一组,侧重于个体之间的共性,因此常与“都”一块儿用,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学院每周二下午都有一个例会”、“每支歌都是用英语唱的”、“每一位来宾都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礼物”等。当“每”与名词连用时,名词前一般要加上量词或数量词(时间名词除外),如“每个队、每场戏、每股线、每一份材料、每一分钱、每一步路、每秒、每天等。“每”还有“每每”之意,与“往往”用法相同,表示同样的事情不止发生一次,如“挚友相聚,每谈至深夜,仍意犹未尽”。

    “各”表示不止一个,侧重于这些“不止一个”之间的不同个性,如“各机构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各班先进行初赛”、“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特点发展生产”等。“各”可直接与名词连用,一般不必加上量词或数量词,如“各区、各级、各人、各方、各宾馆、各党派、各中心、各事务所、各试验室”等。“各”也可以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如“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28、“秘”与“密”

    《说文》对“密”字的解释是:“山如堂者。”即山形如堂屋,三面高,一面低,中间平坦,故其字从“山”。但段玉裁注《说文》时说:“密,主谓山,假为精密字而本义废矣。”

    现代汉语中,“密”常和“疏”相对,可指空间距离近,如“乌云密布”,也可指时间的间隙短,如“紧锣密鼓”。“密”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与外界隔绝联系,由此“密”又引申出一个新的义项:隐蔽。“密电”“密码”“密谋”等等,其中的“密”字,都和这一义项有关。“密”的这一义项与“秘”字有点纠缠不清。

    “秘”字本应写作“祕”,从“示”。在汉字系统中凡是“示”旁的,几乎都和鬼神有关。《说文》关于“祕”字的解释,干脆就是“神也”。鬼神之事变幻莫测,故“秘”字的主要义项便是深奥难辨。

    秘、密二字在指隐蔽性上,意义是相近的,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秘”是神鬼之事,强调的是不可知;“密”是环境使然,强调的是不让知。这就是说,“秘”的内容本身有着神秘性,别人不易发觉,不易洞察;而“密”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为的,是有意隐蔽,有意遮盖。总之,“秘”是内容隐蔽,“密”是隐蔽内容;“秘”是客观的,“密”是主观的。凡是高深莫测的、罕闻稀见的,皆应用“秘”,如秘本、秘方、秘史、秘闻、奥秘、诡秘、神秘、控秘等;凡是故意遮掩的、严加控制的,皆应用“密”,如密封、密告、密谈、密约、保密、告密、机密、绝密等。

    实际使用中,常常对“揭秘”和“揭密”、“泄秘”和“泄密”分不清谁对谁错。“揭秘”是指揭开秘密。“揭”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这种“秘”或者是指自然隐藏的奥妙,或者是指历史布下的疑云,因为全社会都不甚了然,所以要致力于“揭”。而“泄密”则不然,这个“密”其实是已知的,只不过保密者不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而已。“解密”是自觉地揭开秘密,“泄密”则是无意地泄露秘密。所以“揭秘”一词应用“秘”,“泄密”一词应用“密”。

 

29、“朋”与“友”

    在古代,“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而现在,“朋友”则成了一种泛指,包括志同道合的人,也包括相互要好的人。在民间,对“朋友”一词有一种有趣的解释:

    有一次,阿友进山砍柴,天色已晚还没回来,阿朋放心不下,急忙上山寻找。原来两只恶狼一前一后将阿友截住,他前冲后退怎么也摆脱不了。正在危急万分的时候,阿朋及时赶到,两人奋力拼搏,打跑了恶狼,阿友得救了。

    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突然起了一阵龙卷风,把阿朋的房子卷得片瓦无存,屋里的东西也都给卷走了。阿友的房子恰好在风力之外才幸免于难。于是,阿友就把阿朋叫到自己家里,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又用自己劳力和阿朋一起重建家园,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拿出来帮阿朋安排新居,阿朋十分感激。两人的感情更深了。

    阿朋、阿友两人同甘共苦、情同手足的佳话为人们所称道。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样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关系称为“朋友”。

 

30、“商”与“贾”

    “富商巨贾”、“殷商巨贾”都是说非常富有的商人。

    “商”、“贾”同指做买卖的人,但所指不同。“行商坐贾”、“通物曰商,居卖曰贾”。

    古代把商人分为两类:“贾(读“古”)即坐商---有固定营业地点的商户;“商”指行商---无固定商铺、往来贩运货物的商人,所以“商贾”包括了“坐商”和“行商”两类商人。

 

31、“史”与“志”

    志也叫方志或称地方志,方志发展中虽具有亦志亦史的性质,但志与史不仅内容不同,其成书方法、社会功用也不同:

    一是史远而志近(有隔代编史、当代修志之说);

    二是史专而志广(有史主论述、志著广徵云云);

    三是史以时系事而志以类系事(有史明其纲、志明其目之言);

    四是史以议论为主而志以记叙为主(所谓史重探索历史规律、而志只反映历史规律)。

 

32、“未”与“无”

    “未”与“无”都可作“没有”解释。当我们需要表示“没有”时,似乎随便用“未”与“无”都行,无须区别。但并非全同。

    “未”与“已、曾”相对,表示未然,并非已然,是副词;“无”与“有”相对,作动词用。“无”可以带宾语,“未”则不能。

    如“尚未结论”,换成白话就是“还不曾结论”,“结论”是名词,应当与动词配合,“不曾”并非动词,因而不能搭配,倘改成“尚无结论”,“无”是动词(“尚”为副词,用以修饰动词“无”)就可以带宾语“结论”。因此写“尚无结论”或“尚未作出结论”才规范。

    如“并无讲错”,“无”应作“未”;“讲错”是动词,宜用副词未修饰,以示未曾如此。假如一定要用“无”,则须改作“并无错语”,“错语”是名词,可用“无”修饰,“讲错”是动词,只能用副词“未”修饰。因此写“并未讲错”或“并无错语”才规范。

 

33、“信”与“仰”

    “信”字回答说:“人言为信,信誉如命,信音通心,心通神明。”信仰是从人言做起的,人人讲信誉,个个守诺言,大家说话都发自内心,讲心里话,那还有骗子说假话的余地存在吗?还有什么不可信的呢?

    “仰”字回答说:“人把头昂,抬头仰望。仰音通阳,若迎阳光。”世界上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信仰呢?真正能够信仰的对象是能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为什么有人信仰释迦牟尼和孔子?那是因为他们说的话成了照亮人们心灵深处的太阳。达到了这种程度,他自然就有了信仰。对于一个不明事理的人来说,不会有什么信仰。

 

34、“须”与“需”

    “须”和“需”是同音近义词,可构成相同的词组,如“须要”和“需要”,“必须”和“必需”,意义极其接近,用时常下笔艰难。

    “须”是指事字,从页从彡。页是象形字,本义是“头”,是“首”的本义,在合体字中做偏旁表示“头”义;彡是毛的象形符号;长在头侧的毛则“须”。后将须假借表示“要”、“应”、等义。如“必须”、“须要”、“务须”、“须知”、等。

    “需”是形声字,从雨而声,本义“少待”,因为遇雨暂止少待。后被假借用以表达“给用”和“必不可少”等义,便出现了“需用”、“需求”、“必需”、“需要”等词。

    “必须”指事理上和情理上一定得如此做,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必要性,在语法上作为能愿动词,一般只作状语,不作谓语或定语,使用时后面要跟上动词,还往往含有命令口气,如“措施必须落实”、“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你们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等,“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须要”的意思同“必须”,指“一定要”。“必需”的意思是一定要有的、一定不可缺少的,在语法上多做定语,也可以跟别的词语结合使用,如“这些都是必需的用品”、“日用必需品”等,“必需”的否定是“不需”。“需要”与“必需”意思接近,是“应该有、一定得有”的意思。

    “必需”、“需要”与“必须”、“须要”含义接近,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必不可少”,后者是“一定要”。如说:“教师必须诲人不倦。”“教师是教育工作必需人才。”前句中的“必须”指“一定要”,后句中的“必需”指“必不可少”。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四化建设需要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前句指“一定要”,后句指“必不可少”。

 

35、“牙”与“齿”

    “牙”与“齿”是同义词,但两旁臼牙为“牙”,对着嘴唇门齿为“齿”。

    “牙”与“齿”在成语和普通词语中不可互替,如“唇亡齿寒”不可说成“齿亡唇寒”,“以牙还牙”不可说成“以齿还齿”,“牙齿”不可说成“齿牙”,“齿轮”不可说成“牙轮”等。

    一般来说,用“牙”组词较通俗,用“齿”组词偏重书面或专业用语。比如“门牙”、“上牙”是口语通俗讲法,“门齿”、“上齿”是书刊中正规写法或是医生用语。

    这种俗雅习惯也反映在两字其他组词中,如“牙医、拔牙、镶牙、牙膏、以牙还牙、咬紧牙关”等是常用通俗词语;“齿冷(指耻笑,意思是嘲讽而笑,因张口笑得太久,牙齿都感觉冷了)、何足挂齿、唇齿相依”等,明显是雅而不俗的说法了。

 

36、“奕”与“弈”

    奕与弈,形似音同,在古汉语中通用,所以容易混淆。

    奕,会意兼形声字,从大从亦,亦兼声符。亦,在奕字中表示“大”,两大相合,会意盛大。这就是“奕”字的本义。

    奕字还有别义。别义之一:美貌。别义之二:娴熟。别义之三:精神饱满。现代汉语只用别义之三,如“神采奕奕”。

    弈,形声字,从廾(双手)亦声,本义“围棋”。“对弈”即下围棋。

在古汉语里,奕通弈,弈也通奕。在现代汉语里,奕、弈不再通用。表“精神饱满”义,用奕;表围棋义,用弈。

 

37、“依”与“倚”

    依、倚都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依,倚也。倚,依也。说明这两个字本义是相同的。依、倚二字本义都是“靠着”、“依赖”,“依靠”、“依赖”也可用“倚靠”、“倚赖”。但是除这两词儿以外,即使是表示“靠着”的意思,两个字也不能通用。例如,“倚门而望”,“倚马可待”,“倚天剑”,都有“靠着”的意思,却不可以把“倚”写作“依”。

    依、倚二字本义相同,引申义却不同。

    “依”的引申义主要有:傍着,如“依傍”;从,附,如“依从”、“依附”;仍旧,如“依然”、“依旧”;模仿,如“依样画葫芦”;眷恋,如“依恋”、“依依不舍”。

    “倚”的引申义主要有:仗着,如“倚仗”、“倚老卖老”;偏于一边,如“不偏不倚”;依托,如“福兮祸所倚”。

    另外,依字可以叠用,“依依”表示轻柔。如唐代诗人王维名诗《渭川田家》中有“相见语依依”。而倚字是不可以叠用的。

 

38、“印”与“玺”

    “印”即“印章”,和“玺”字本来意思相同。古代“玺”就是图章。直到秦代时,朝廷明文规定,“玺”是皇帝专用之“印”,而且是用上等美玉为材料,称为“玉玺”,他人不可擅用,官员所用称“印”,此习一直延续至明、清。官员以及百姓不得用玉刻印章,故宰相大臣多刻金章,黎民百姓则多用其他金属或石木为章了。现在,有人喜欢用“玉玺”、“国玺”为孩子起名,类似“栋梁”的取义,是以象征权力威望之“玺”,图日后望子成龙。

    我国最著名的“玉玺”,当推秦始皇的大印。据说在秦统一中国前,他从赵国夺得一块国宝---蓝田美玉,秦始皇把它做成了举世无双的传国玺。后来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精美“玉玺”,不过,保存至今完好的已然不多了。反而是各代的官印,后来出土甚多,原因是文官武将死后,可将印章随身下葬。

    印章在古代作用极大,皇帝圣旨、作战军令必须有玉玺印章才可生效。谁人夺得大印,便可篡权称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明令,刻章全用当时流行的正规篆体文字,所以称“篆刻”。至今为求古朴,人们还喜刻个篆书图章。私人印章现在虽还使用,但将它当作把玩纪念的工艺收藏比例在增大,远比古代和旧时的实用价值为低了。

 

39、“愈”与“越”

    据《现代汉语词典》:“越,叠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跟‘愈……愈……’相同”。因此,“越”和“愈”只是语音不同,意义和用法相同。

    《现代汉语八百词》:“‘愈……愈……’同‘越……越……’,多用于书面”。因此,这两个格式在语体风格上有差异,“愈……愈……多用于书面,“越……越……”多用于口语。

    现代汉语书面语应该和口语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取得的重大胜利,既然口语中多说“越……越……”,那么现代书面语中就应该写“越……越……”。所以“越……越……”用得越来越多,而“愈……愈……”用得越来越少,除“愈演愈烈”以外,其他较少见。

 

40、“帐”与“账”

    “帐”字本义为床帐,《说文》:“帐,张也,从巾,长声。”其货币、货物出入记载等意义是后代在使用中的逐步引申。由于古代游牧民族每户住一顶帐篷,因而“帐”字便引申出“计算人户的单位。”后引申出“关于钱财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意义。

    “账”字产生得较晚,《说文》中未见,《中华大字典》和《辞源》收入,解释为“登记出入款数的簿册。”后人因避免与“帐”之义相混,另造以代之,一般都与钱财出入有关,如“账单、账簿、账本、账户、账目、查账、记账、结账、算账、转账、赖账、流水账、秋后算账”等。

    自从“账”字出现后,“帐”字其中与钱财有关的意义完全让给“账”字承担,“帐”字本身只用来表示“帐子”、“帐篷”等意义,如幔帐、蚊帐、青纱帐等。

    “混账”与“混帐”,正误难辨,常有错用。《现代汉语词典》释混账:“言语行动无理无耻(骂人的话)。”其实按字义分析,“混账”应为“混帐”。因为把账目弄得混淆不清,虽说也该挨批,但提到“无理无耻”的高度似乎有点过分。再说,中国骂人的粗话,尤其是最恶毒、最粗俗的骂法,大都与性行为或生殖器有关。比如最著名的国骂“妈的”,其实后边已隐去了一个与生殖器有关的字,许多文学作品中常用“×”来代替。还比如“王八蛋、龟儿子、混蛋”等。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过去没有空调,人们晚上只好睡炕,因为拥挤和为了节约,农村人家只烧一盘炕,全家几代人都睡在大炕通铺上。为避免老两口、小两口、儿子、女儿之间的尴尬,分别用帐帏遮蔽,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小空间,草原上的牧民更是以帐逢为家。“混帐”为何成了骂人的话也就不言自明了。

    弄混了帐帏和帐篷,即成为乱伦或乱性的代名词,在国人心目中,这才是“无理无耻”的丑事儿。

 

41、“胀”与“涨”

    “胀”与“涨(读“丈”)”发音相同,都有体积增大的意思。

    “胀”即膨胀,指物体因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长度增加或体积变大。和“膨胀”有关的组合,都用“胀”,如“肿胀、热胀冷缩、胀库、自行车胀闸”等。可是,并非所有物体体积变大的时候都用这个“胀”字。固体吸收液体之后体积增大,就不是用“胀”,而用“涨”,如“豆子泡涨了”。

    胃不好的人常常感到胃发胀。这个“胀”表示内脏器官受到压迫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又如“肚子发胀、小腿发胀、腹部发胀、太阳穴发胀”等。可是也并非所有身体不舒服的感觉都是“胀”。由充血引起的头部的不舒服叫做“涨”,如“头昏脑涨”、“脸都涨红了”。这或许是因为血也是一种液体的关系。

    另外还有“上涨、水涨船高、涨潮、河水暴涨、涨价、涨工资、涨奖金、涨学费、涨幅、股票涨跌”等说法,这里的“涨”字都读为“掌”,意思是水位升高或价格提高。

 

42、“只”与“个”

    量词“只”与“个”有相通之处,如作蛋类、瓜果、家具及一些小器物的量词时可以互用,但“只”的使用范围比“个”狭,仅适用于有形的一些实物。

    禽、兽、虫类用“只”或其它如“条”、“头”、“尾”,不用“个”。成双使用的器物的一半用“只”不用“个”,如一只鞋;凡用来表示人的用“个”不用“只”,如一个孩子、几个人;表示特大型实物或空间地域用“个”不用“只”,如一个市;表示抽象名词的用“个”不用“只”,如一个组织;和动作有关的用“个”不用“只”,如一个耳光;文章和乐曲的组成部分用“个”不用“只”,如一个字。

 

43、“忠”与“恕”

    做人当务之急是走好脚下的路。古时强调做人做事一是要“忠”、二是要“恕”,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谓忠恕? 中心曰忠,如心曰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这两个字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为人做事、对人对己的基本道理和原则。

    古人造字讲究给人警示,你看,心上放个中叫“忠”,意思是告诫人凡事心要放正,正正中中,一个中心,未有不成功的,两个中心就成“患”了。此外,人还要善于剪裁、设计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事去做,然后就追求到底,这就是如心----“恕”的本意。有人说,发财升官,那里面有些偶然性,个人不好把握,奋斗了也未必成功,不像读书、做人、做学问,只要努力,总会有所成就,不会一无所获。言之有理。

 

44、“坐”与“座”

    “坐”、“座”读音相同,用法有关联,主要分别是“坐”常为动词;“座”多做名词。

坐,会意字,二人对坐在地(土)上。动词,本意是指臀部着物之动作。如“坐下、坐堂、坐冷板凳、如坐针毡”等,引申出不思其他、不劳不做的意思,如“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坐井观天、坐失良机、坐以待毙”等;还引申出驻守和乘搭之意,如“坐镇、坐船、坐车、坐飞机”等。汉代以前,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肢跟上。现在日本人还是这种坐姿,是他们的祖先从唐代学过去的,倒是我们中国人没有继承祖先的传统。这个“坐”字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坐姿。

    坐,相对于走是静态,因此引申出房屋位置的“坐落”,能确定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坐标”,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坐地”,对别人的成败采取静观态度的“坐观”等义。

座,是汉代以后造的字,会意字,从广(音罕)从坐,表示在屋里就坐,含义是“坐具”。“座位、座右铭、座上客”的“座”,都是坐具的意思,都是名词。由“坐具”引申出器物的托,如“瓶座、炉座、插座、钟座”等。又由器物之托引申为器物的量词,如“一座台灯、一座建筑物、三座山”等。还可指方向地点如“座北朝南”。

在古汉语里,坐、座通用。例如《魏志·王粲传》:“车骑填巷,宾客满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现代汉语对这两个字重新作了规范:坐、座不再通用,“满座”不能写作“满坐”,只有“坐位”和“座位”因含义相同可以通用是个例外。“坐位”是偏正结构,可解为“坐的位子”;“座位”属联合结构,亦即解作“座次和位子”,皆可说通。

    常见的错误是:将“坐落”错作“座落”,将“坐标”错作“座标”,将“满座”错作“满坐”。

 

45、“作”与“做”

    “作”与“做”音同,有时候通用,组词能力都很强,说话时因为发音完全相同,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书写时不免犹豫。

    “作”是个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由“乍”演变而成。它的字义大抵有两个,一是“造”(制作);一是“起”(兴起、发生)。《说文解字》:“作,起也。”如“振作”、“枪声大作”等,这里不能换成“做”。演变成“作”后,增加了一个含义:工作,即制造、充当、从事、行为等义,可“乍”却表“起初”、“忽然”等义。

    表“从事”义、“制作”义时、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时用“作”,如“作案、作对、作怪、作孽、作假、作梗、作乱等。合成词一般用“作”,成语或四字结构里都用“作”,如“装模作样、认贼作父、自作自受等。后面带双音节动词时一般用“作”。表“身份”、“成绩”、“作为”等义时用“作”不用“做”。“作”还有名词性质,意思是作品,如“著作、大作、佳作、拙作、力作、惊世之作、处女作”等,这也是“做”不具备的。

    “做”是后起字,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后作为“作”的俗字,只表工作及其引申义。涉及比较具体的活动,如制造物品、书写文字材料、担任某种性质工作、从事具体的事务和单音节动词,习惯上用“做”,如“做鞋子、做椅子、做文章、做老师、做戏、做活、做媒”等。

    另外,有很多口语色彩比较浓的词,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人与人之间成为某种关系,描写人和事物的某种状态时,也写作“做”,如“做工、做买卖、做生日、做寿、做朋友、做夫妻、做对头、做鬼脸、做样子”等。

 

46尝”、“偿”与“赏”

    “尝”字解作以口辨别味道时,本来写作“嚐”,但因两字可以通用,人们有时在使用时省去了口字偏旁,作为“尝”的繁体字。

    “尝”字的本义是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如“尝尝咸淡”、“品尝”、“尝鲜”、“尝新”等。引申为经历、体验,如“卧薪尝胆”、“浅尝辄止”、“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尝试”等。“尝”还有曾经之解,如“未尝”、“何尝”。

    “偿”则不同了,可解作归还、满足、抵补的意思,分别如“偿还贷款”、“如愿以偿”、“得不偿失”。

“赏”字是赏赐、奖赏、欣赏的意思。“赏”字组词颇多,如“赏罚、赏脸、赏识、赏阅、赞赏、犒赏、观赏、鉴赏、玩赏、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等等不可尽列。

    “赏”字同“尝”、“偿”,无论讲解和发音都有不同,但是偏偏常被错用误写。一位老兄餐厅开张,把“敬请赏光”的请谏错写成“敬请尝光”。这可不得了,自请大批亲朋戚友,要把餐厅品尝干净,吃个净光,生意还做不做?

 

47、“淳”、“纯”与“醇”

    “淳”、“纯”与“醇”三字同音,意思却有差别。

    “淳”的本义是山清的意思,引申为质朴、敦厚,如“淳朴、淳美、淳厚”。“淳厚”也可写作“醇厚”。

“纯”的本义是成分单一,不含杂质,如“纯净、纯正、纯洁、纯粹、纯一”等。“纯度”表示物质含杂质多少的程度;“纯良”意为纯洁善良;“纯美”意为纯正美好;“纯情”意为纯洁的感情;“纯熟”意为技术很熟练;“纯贞”意为纯洁忠贞;“纯真”意为纯洁真诚;“纯利”意为企业总收入中除去一切消耗费用后所剩下利润。

    “醇”的本义为不掺水的酒,多用来形容某种物品的气味、滋味,如“醇香、醇美、醇厚、醇和”等。“醇厚”也可写作“淳厚”。

    “纯朴”意思同“淳朴”,但在形容人的气质时可以通用,而在形容民风时,只能写作“淳朴”。

 

48、“维”、“唯”与“惟”

    “维”、“唯”、“惟”都是形声字,语音相同,在古文中通用,其区别在于表义形符的不同。

维从丝,说明跟丝有关系,本义“系车盖的绳子”,即“维系”,引申出支持、保护,如“维持”、“维修”、“维护”。

    唯从口,说明跟口有关系,本义作“诺”解,诺,即应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唯唯诺诺”,引申为“只有”、“只是”,如“唯一”、“唯独”。

    惟从心,说明跟思有关系,本义作“凡是”解。“凡是”即广泛而综合的思考,思考是心的功能,“思维”作“维”不作“惟”,纯属约定俗成,跟“维”字的本义无关。“唯物论”专用哲学名词,只能用唯。“惟妙惟肖”语气词,按现代汉语规范应用“惟”,而不作“维”。

    用作语肋词,无论用“维”、用“唯”、还是用“惟”,都没有意义。用作副词表“只有”、“只是”,惟、唯通用。表“思考”、“想”,惟、维通用。

 

    49、“黏”、“粘”与“沾”

    “黏”读“年”,本义是橡胶或襁糊所具有的那种特性,能使一物附着在另一物上,比如“黏合、黏结”等词即体现这种意思。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常用此字定名,如“黏米、黏土、黏膜、黏液”等。甚至可以用“黏”的胶着属性形容人不果断的毛病,如“这老兄黏黏糊糊的,没一点儿干脆劲儿!”

    “粘”字有两个读音,读作“黏”时,它同“黏”的用法基本一样,所以有的词典标明“通用”。不过,习惯上做动词用时常可通用,如“黏在一起”可写成“粘在一起”;而组合成名词时,则少用“粘”字了,比如“黏土、黏膜、黏液”,通常不写成“粘土、粘膜、粘液”。“粘”字还读“詹”。此时的“粘”是指某物附着在其他东西上,或互相连结在一起了,如“粘连、粘贴”等。“黏”字则不可读为“詹”音。

    “沾”字也读“詹”。它有连在一起的含意,不过,要注意不指黏合或是粘连了。如“沾光、沾染”的“沾”字包含得到(好处)或接触靠近(而感染);“沾亲带故”当然不是把亲朋粘贴在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