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stroop效应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22:56
心情:   天气:   类别:随便写写   查看:62137   评论:5
发表于:2008-04-10
stroop效应研究
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2005级第五组)
摘要:本实验采用中文为实验材料,进行Stroop效应的验证性研究。实验材料分为4种,(A)字色相同(B)字色矛盾(C)字色无关以及(D)色点。应用自动化理论可以得出(A)、(B)、(D)与(C)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因为被试加工字义是自动过程,而颜色加工需要人为注意控制,所以在相干扰时颜色命名的反应时会显著提高。
关键词:Stroop效应 、自动化理论
1导言:
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ey Stroop于1935年发现Stroop效应: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绿”和无意义刺激“××”的颜色时,会发现前者的颜色命名时间比后者要长的多。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红色)和词义信息(绿)相互发生干扰现象。
Stroop效应在最初没有受到心理学界的认同,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主流的阶段,次要原因是Stroop本人没有作后续研究。但是在现在心理学世界中,Stroop效应无疑是相当受欢迎的。
Macleod回顾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总结出18个主要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对stroop效应的实验材料、刺激呈现顺序、被试选择、对刺激的报告方式以及研究方法上都进行了多维的研究。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研究发现任何年龄的被试在Stroop干扰上没有性别差异,同时干扰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已经出现,随着阅读技能的提高,大约的二、三年级之间到达最高水平。随着阅读能力的继续发展,成年时期干扰逐年下降,直到接近60岁,此时干扰又重新升高。而对Stroop效应的电生理学研究则发现左半球通常比右半球显示出更多的干扰。
历史上对stroop效应的理论解释模式大致可以分为5种。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刺激的两个维度的加工是平行进行的,但加工速度不一样。但是相对加工理论不能解释刺激两个维度不同时呈现时发现的实验结果;知觉编码理论,现在一般认为,编码阶段以后的加工不可能不同Stroop效应有关;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它把Stroop效应看成是收集证据进行决策的过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PDP模型),这个模型综合了自动化理论和相对加工速度理论的优点,同时扩展了Logan模型的一些思想。
但是本实验侧重于自动化理论,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理论。它考虑了主意在加工中的作用。其基本思想是,自动加工快速,不需要注意,能随意发生;相反,控制加工相对较慢,需要注意,在有意控制下才能发生。这样,自动加工比控制加工更可能摆脱选择性注意的控制。在Stroop任务中,读词属于自动加工,颜色命名属控制加工,因此,将读词提升到有意识加工注意的层面上会影响颜色命名,反应在因变量上则是反应时的提高。
同时,Stroop效应可以分为促进效应和干扰效应。当字块意义与颜色相一致时,统计上可以得出显著降低反应时的结论;反之,当字块意义或者音义和颜色相干扰时,反应时会显著提高,但是音义对颜色命名的干扰没有语义干扰强烈。
所以在本实验中采用4套卡片,以C套字色无关卡片为标准刺激,比较被试在A、B、D套卡片的反应时与C之间的差异。如果差异显著,则说明Stroop效应中既存在促进也存在干扰。
实验目的:测定对三类色字念字于唱色的反应时
揭示念字和唱色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
2方法:
2.1被试
三位被试 ,一男二女,无任何眼疾和色盲
2.2实验仪器
刺激卡片4套
A套字色一致(红色的“红”字)
B套字色矛盾(红色的“绿”字)
C套字色无关(红色的无关字样)
D套字色语言无关、音义有关(红色的“蓝”字)
2.3实验程序
(1)被试坐在椅子上,随机念四张材料纸,每张材料纸念字与读色各一遍
(2)主试读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示意计时开始后从第一行开始从左向右念唱材料,要求尽可能快
(3)主试注意被试念字唱色有无错误,如有错及时纠正
(4)主试记录被试念字唱色所用时间
(5)三名被试依次完成试验
3结果:
3.1统计两被试实验结果,数据如表15—1及表15—2如下:
表15—1   三名被试stroop实验数据统计
试验条件
色点
字色一致
字色矛盾
字色无关
念字
唱色
念字
唱色
念字
唱色
平均反应时(ms)
被试甲
3870
2870
2730
3030
8000
2380
3740
被试乙
3900
3070
3010
3410
5740
2690
3600
被试丙
4770
3060
3030
3590
11180
3670
5700
表15—2   三名被试字色矛盾条件下实验数据统计
同时投上一票
Stroop效应
2007年01月06日 星期六 12:08
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男女共三名被试对色点、三类色字念字与唱色的反应时的方法,揭示了念字和唱色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通过对全班数据的分析,证实了Stroop效应的存在。
关键词 : 认知过程  条件反射 字色矛盾 唱色
1  前言
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它们的反应速度是不同的。J.R.Stroop于1935年设计了一种实验,使用的字与写这个字的颜色相矛盾,要求被试不念字而是念字的颜色,结果发现被试的反应时比说出色字颜色的反应时要长,对10张色纸颜色的反应时为63.3秒,说出与字有矛盾颜色的反应时间为116.3。后续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字色矛盾时,唱色的认知过程受到干扰。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对于念字和唱色的过程的加工过程是不同的。对于成人,念字可以说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而唱色要克服字义,单独对颜色进行加工,二者产生了冲突,造成念字对读色的干扰。而对于幼儿,对文字还没有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干扰的作用也不大。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男女共三名被试对色点、三类色字念字与唱色的反应时的方法,重复J.R.Stroop著名的实验。本次实验的假设是,在字色矛盾时,唱色的反应时间与念字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从而说明证明Stroop效应的存在。
2 方法
2.1 被试:三名被试,女性被试两名,男性被试一名,身体健康。
2.2 仪器和材料:四张有不同刺激的纸,内容分别是色点、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色无关,以及秒表
2.3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本次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刺激条件(色点、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色无关);本次实验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时。
2.4  实验程序 :
2.4.1被试坐在椅子上,随机念四张材料纸,每张材料纸念字和读色各一遍;
2.4.2一切准备好之后,主试对被试的指导语为:“这是一个测定你反应有多快的实验,实验时我喊‘开始’,你就从第一行开始,从左到右,请你一次大声读出每个圆点的颜色(念出每个字)。如果你有念错的要及时纠正再继续,我会看着你念完。”
2.4.3 主试注意被试念字或者唱色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2.4.4 念字或者唱色结束后主试记录时间;
2.4.5该被试完成后,换下一名被试,程序与上相同。
(同一张材料纸,两位被试一人先读色后念字,另一人先念字后读色)
3 结果
3.1本组实验数据
3.2对全班数据进行计算
3.3 被试的感受:字色矛盾时,感觉辨别最困难;
100个刺激,读到最后会感到很累。
4讨论
4.1本次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刺激条件(色点、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色无关);本次实验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时;
4.2三种字色条件下所念字和唱色之间的差异;
字色一致 t=-2.241,df=10,p=0.049>0.01,说明在字色一致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没有显著的差异;
字色矛盾 t=-11.191,df=10,p=0.000<0.01,说明在字色矛盾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有显著的差异;
字色无关 t=-6.178,df=10,p=0.000<0.01,说明在字色无关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有显著的差异;
字色一致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没有显著的差异,念字和命名两个过程可能同时进行,之间没有冲突,即没有什么干扰,因为一切“顺应自然”;而在字色矛盾条件下和字色无关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有显著的差异,说明这两个过程之间相互干扰。字色矛盾时,这个干扰是一定存在的,而且应该比较大;在字色无关的时候,反应时有显著差异,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可能是“命名”这个过程时,受到了字义的干扰,但是干扰程度肯定比字色矛盾时候小;二可能我觉得也可能是疲劳误差所致,根据被试所讲,做到最后就很累了;
4.3 色点和三种字色条件下唱色的反应时间的差异。
字色一致 t=8.983,df=10,p=0.000<0.01,说明在字色一致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
字色矛盾 t=-8.721,df=10,p=0.000<0.01,说明在字色矛盾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
字色无关 t=-2.757,df=10,p=0.020>0.01,说明在字色无关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字色一致条件和字色矛盾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在字色无关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刚刚开始,我觉得在字色一致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应该没有显著差异。被试均为大学生,条件反射早已经形成,字色一致时候,念字和唱色应该不会相互干扰。但是仔细观察了数据,发现是在字色条件下,唱色的反应时反而比念色点的反应时要小的多,平均为20s左右,而且本人作为被试之一,觉得此时唱色很简单,比单纯念色点要快,要轻松,我觉得这是因为两个过程同时对刺激进行加工,而且念字的速度更快,念字的过程帮助了命名的过程,加快了整个的进程。
4.4年龄上的差异可能会分成三个群体,即儿童,青年,老人;儿童因为条件反射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差异可能会不太明显;青年和老人应该都是存在St roop 效应的,但是年轻人应该比老年人的反应时间要短;
4.5如果使用的不是母语,那么结果我觉得应该和被试的外语水平密切相关。颜色是全世界通用的,但是单词却不一样。如果被试水平一般的话,那么被试就和儿童学习母语水平差不多,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结果应该和母语是差不多的
5结论
(1)本次实验证明了Stroop效应的存在,是成功的;
(2)儿童条件反射还没有完全建立,干扰作用不会很明显;
(3)本次实验还发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念字和命名可以相互干扰,但是也可以相互帮助,提高整个进程的速度。
6参考文献
1*p56;
思考题:
1字色矛盾时,念字和唱色的速度有无个体差异?
按唱色的反应时间分成快慢组(快5慢6),独立样本t检验,F=0.015,p=0.905>0.05,方差齐性,t=-3.322,df=9,p=0.009<0.05,说明唱色的速度有个体差异;
按念字的反应时间分成快慢组(快5慢6),独立样本t检验,F=1.582,p=0.240>0.05,方差齐性,t=-4.162,df=9,p=0.002<0.05,说明念字的速度有个体差异;
综上所述,念字和唱色在字色矛盾时候的速度均有个体差异。
2 在做实验之前,对四种材料的结果是怎么样估计的,实际结果是否与估计的一致?
在做实验之前,认为字色矛盾时念字和唱色的反应时肯定是显著差异的,字色一致和字色无关时候,念字和唱色之间的反应时间不会有显著差异;色点和字色矛盾时唱色反应时显著差异,其他两种情况下,色点和唱色反应时不会有显著差异。
实际结果是,字色一致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字色矛盾条件下和字色无关条件下,念字和唱色有显著的差异;在字色一致条件和字色矛盾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在字色无关条件下,色点和唱色的反应时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3字色矛盾时字意对唱色干扰作用是否会受到练习的影响?
不会受练习的影响。根据大多数被试讲,字色矛盾时(在其他条件下也是),唱色到最后,感觉很累,很疲劳,反应似乎没有那么灵敏了。所以从被试的感受来说,应该受到疲劳的影响,数据当中应该有疲劳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