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cip清洗系统:秋冬养阴 治疗慢性咽炎正当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12:47

秋冬养阴 治疗慢性咽炎正当时

核心提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在养生时须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夏两季认真护养体内的阳气,在秋冬两季认真护养体内的阴气。

  在秋冬季节,使用中药治疗在秋冬两季发作的慢性咽炎,会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如何看待慢性咽炎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虚火喉痹”的范畴,多是由于人体内出现气血郁结和瘀滞痹阻而引发的。此病患者在发病之前,往往因脏腑受损或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体内形成内伤,导致其体内的阴气亏虚。到了秋冬两季,干燥、寒冷的环境加重了其体内阴气亏虚的症状。这样一来,阴气便更加难以制约体内虚火上炎的症状。这些虚火一旦通过经络上达喉部并熏灼咽喉,就会引发喉痹。由此可知,此病患者若是能在秋冬两季悉心护养体内的阴气,就能有效地预防此病的发生。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咽炎

  1、穴位敷贴

  取穴:天突穴

  每次仅取1穴。用市售之伤湿止痛膏剪成直径2厘米之圆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贴敷。每日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2、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

  (1)百合固金汤加减

  此方剂适合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秋冬季养阴治病。

  方药组成:百合30克,熟地、生地各18克,白芍、茯苓各12克,麦冬、桔梗、玄参、知母、浙贝、竹茹、薄荷、丹皮、当归、蝉衣各9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患者每日服1剂,连续服用6日。1周后,此患者咽干、咽痛、咳嗽的症状明显减轻,并能咯出少量的稀痰,且其鼻腔干燥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再将此方剂中的白芍、五味子、蝉衣除去,并嘱其服用调整后的方剂6剂。1周后,该患者完全康复。

  (2)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

  (3)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

  (4)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3、气功疗法治疗咽炎

  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调理

  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加白糖做茶饮,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中医分型诊断

  1、肺肾阴虚

  咽部干痛不适,灼热感,异物感,或咽痒干咳,痰少而粘,症状朝轻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热、两颧潮红、虚烦失眠、大便干燥、腰膝酸软等症,检查咽部粘膜暗红、干燥,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辨析:

  ①辨证:本证以咽部干痛,灼热感、粘膜暗红、朝轻暮重、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肺肾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故咽干痛或异物感;阴虚则火旺,虚火上扰,则咽喉有灼热感、两颧潮红;虚火炼津成痰,燥痰粘于咽喉,则咽痒干咳、痰少而粘;上午阳气盛,下午阴气盛,阴虚则症状朝轻暮重,午后潮热;阴液不足则大便干燥,虚火扰心则虚烦失眠;肾虚则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2、脾肾阳虚

  咽喉微痛,哽哽不适,或干焮不思饮,饮则喜热汤,咽内不红不肿或略带淡白色,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纳谷不香,手足不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

  辨析:

  ①辨证:本证以咽部不适、咽干而不思饮、咽内不红不肿、精神下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等为辨证要点,可见于长期过用苦寒药物的患者。

  ②病机:真阳亏损,阴寒内盛,致阴盛格阳、浮阳上越,则有咽喉微痛不适或咽干等“上热”的假象,因其本质为阴寒内盛,非津液不足,故虽觉咽干而不思饮,饮则喜热汤,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长、手足不温皆阳气不足之象;纳呆、便溏为脾虚;腰酸腿软为肾虚: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为阳虚之征。

  3、痰火郁结

  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焮热感,或微痛,易恶心作呕,痰粘稠带黄,口臭,检查咽部色暗红,粘膜肥厚,咽后壁滤泡增多甚至融合成块,咽侧索肥厚,舌质偏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厚,脉细滑数。

  辨析:

  ①辨证:本证多在阴虚的基础上发生,缠绵难愈,以咽部种种不适感,易恶心作呕、咽后壁滤泡增多、粘膜肥厚等为辩证要点,即所谓“帘珠喉痹”。

  ②病机:阴虚喉痹长期不愈,虚火久蒸,灼津成痰,加之久病,心情不舒,肝气郁结,气滞痰凝,痰、火、瘀互结,则咽部肥厚、颗粒状滤泡增多,导致种种咽部不适感;痰阻则易恶心作呕;痰火互结则咯痰粘稠带黄、口臭;舌、脉为阴虚、痰火郁结之象。西医诊断:诊断慢性咽炎一般并不困难,但仍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除口咽部外,常规作间接喉镜检查,以了解喉咽及喉部有无病变,有时还需作食管钡剂X线检查或纤维眼镜检查,除外喉咽、喉、食管等处的良、恶性肿瘤。因病程发展缓慢,病变部位隐蔽,故往往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仔细检查咽部,对于咽反向敏感或不能配合检查的病人采用纤维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以明确诊断,排队鼻咽肿瘤。摄颅底X线片及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