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坏了能修好吗:徽州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55:54

第一集  寻梦徽州

第二集  神奇山水

第三集  民居建筑

第四集  村落风水

第五集  田园梦想

第六集  儒学沃土

第七集  家族背影

第八集  尴尬人杰

第九集  三雕艺术

第十集  民间光华

第十一集  文房四宝

第十二集  教育启蒙

第十三集  书院春秋

第十四集  文化先锋

第十五集  中华楷模

第十六集  智慧之光

第十七集  不朽丹青

第十八集  不朽丹青

第十九集  纵横徽商

第二十集  纵横徽商

第一集  寻梦徽州 

  乡愁就象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上世纪60年代初,漂泊了近半个世纪的胡适,总是常常叨念着自己的家乡徽州,在那本《胡适口述自传》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故乡和家庭”,接下来的第一句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在书中,胡适描述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故事,对于徽州的山山水水,这位儒雅的徽州人,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徽州,位于安徽省的南部,从历史行政区划上来看,他长期领有:歙、休宁、黟、祁门、绩溪以及婺源六县。 安徽省名就是清初有安庆、徽州两府名各取首字合成。现在作为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徽州已不存在了,但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他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六府一县,而且还应该包含徽州文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些地方。北宋年间,极富有艺术气质的宋徽宗赵佶 将歙州改为徽州,他希望这一块地方可以享受太平安宁,甚至能体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徽州北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还有称为五大道家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群山环绕中,秀美的新安江穿流而下,峰峦叠翠、村落绵延,如诗如画。由于数百年较少战火和兵燹,这里遗留着相当完好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景观,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粉墙、黛瓦、马头墙,更显清幽静谧。

  早在南宋淳熙年代,《新安志》上就对徽州有“山限壌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正是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徽州不受干扰地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文化。这个看起来比较封闭的地方,曾经相当开放,因为河流,徽州人很便捷地走出了大山,他们远贾异乡,奋战商场,在很长时间里创造了经济上的繁荣,也造就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徽商现象,因为徽商经济的发展,徽州变成了财富的聚集地。

  在明清时代,徽州曾有“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说法。正因为相对发达的经济背景,徽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状态,形成了自己在建筑、文化、艺术、哲学、数学、医药等方面的辉煌,从而拥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称。曾有人在看过徽州地图以后,形象的比喻说:徽州看起来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黄山是伞轴,徽州文化则是伞骨,而徽州美丽的风光以及散落在自然之中的文化现象则是伞面。

【(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张脉贤):当时我提出一个众星捧月,就是许多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烘托黄山这个月亮,这才是一个美妙的天体,这就是我们的精华旅游产品。而这个旅游产品的旅游结构方法上,是这么个产品结构,而要把他结构好,怎么结构呢?那就是把黄山当作伞尖,以黄山为中心,然后伞把它拉开,四边这么多人文景观,以黄山为伞尖,疏通渠道,形成网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年的胡适博士,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片曾经沉寂的土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突然间变得炙手可热。研究徽州文化的徽学一下子成为于敦煌学、藏学相提并论的地域文化研究的三大显学之一。每天有无数游客以及文人学者涌向徽州,为这里钟灵毓秀的山川河流所陶醉,叹服这里博大精深文化,迷恋当地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寻找徽州的真正内核,寻找她的精神和历史内涵,寻找她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张脉贤):徽州文化引起了这么广泛的兴趣,是因为徽州文化它本身的丰富性、生动行、全面性,还有它的传承性,在一定程度上讲,有一定的经典性的内容,所以这样子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徽州文化在徽州这地方形成,又随州徽州人走向全国各地,徽州人的特点是面向全国的,而且是走向世界的,所以徽州文化吸取了中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积累了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又不断的吸取各方面有积极性有影响的文化,而形成了一种中华文化中具有综合性的文化。在一定时期里面来讲,他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先进的思想,所以更加引起了各方面研讨的兴趣。当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徽州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古建筑存在,就在徽州这个地区古代留下的建筑:古桥、古塔、古牌坊、古民居等等,这些建筑将近两万多处,这个两万多处建筑都是非常鲜明的、具体的、可见的徽州文化的教材。】

  这里有着优美无比的自然风貌,有着风格独特的民居村落,有着影响中国思想界上千年的程朱理学,有着在近现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江戴朴学,有着曾经称雄中国经济界五百年的徽商,有着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文房四宝、徽派盆景……

  可以说:徽州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个保存完好的近古历史博物馆,它闪烁着文明的光晕,体现着岁月的痕迹,蕴含着曾经的田园理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徽州的一切就像是一个梦,只有在梦里,才会见到那么美丽的山水,见到那么灿烂的文化。

  徽州文化又好像是一面有着岁月的铜镜,虽然布满绿色斑点、破败衰落,但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人们能发现一种独特的美丽。

第二集  神奇山水

  徽州是异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种美丽,宁静,神秘,自然和天籁,的确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在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黄山,有重峦叠翠的齐云山,有烟雨迷朦的新安江水,还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

  雄伟的黄山是群山之首,有人把黄山的精华归结于: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棵棵奇松破石而出,这里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横空飘落,匪夷所思。云来时,波涛滚滚,弥漫无际,群峰忽隐忽现。至于温泉已不仅是温泉,黄山的名泉,名溪,名瀑都是奇观。

  “山中一夜雨,遍地是飞泉。”曾有人这么评价说“很多山都是在外面看起来美,进山之后觉得不过如此,而黄山却不是这样的。黄山是山外看着美,进得山后,会越发觉得美。黄山的美不是禁止的,而是运动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瞬息万变的”。

  春夏秋冬, 黄山是不一样的;晴雨日月,黄山仍是不一样的。纵使一千次来黄山,也会有一千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发现。初春,黄山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黄山层峦叠翠,飞瀑鸣泉;金秋,黄山枫林似火,山花烂漫;严冬,黄山银装素裹,玉砌冰峰。

  唐朝诗人李白在游览这片壮丽山川之后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笝金芙蓉的诗章。把黄山描绘得象金色莲花般的美妙。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走遍中国,在游览了黄山之后,他深深的感叹到:薄海内,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山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许世英先生进一步把徐霞客的意思阐述得更加明确: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对于很多人来说,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奇迹,到过黄山,发现黄山是许多奇迹;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谜,到过黄山,觉得黄山是永远的谜。黄山是徽州群山的一个极致。徽州其实每一座山又都有独特的风景,独特的美丽,比如奇崛的齐云山,神秘的清凉峰,寂寞的牯牛降,峻峭的小九华,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山峦,也都有着不同反响的秀美之处。

  徽州的水是有灵性的,在这片土地上有静谧美丽的太平湖,更有承载了徽州人文内容的新安江,新安江是徽州人的母亲河,也是徽州文明的月亮河。徽州地处深山,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正是由于新安江,才使得新安江四通八达,新安江把大量的徽州产品运出,又把大量的钱财以及山外的东西运回徽州。清丽的新安江水如绸如镜更如诗,她即湍急,也静谧,碧波荡漾,细浪如纱。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新安江一见钟情:清溪青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而歙县籍诗人汪洪度的一首诗记载了送别亲人的一番感触:渔火半明媚灭,海月上山背,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

  新安江在人们的颂咏中默默的流淌着,在她的两边有着无数村庄,也有着无数小码头。正是由于新安江串起了整个徽州,给徽州带来了繁荣、希望,和不断更新的内容。徽州人从河边的小码头走出去,那往往是黎明或者傍晚,天穹之上一弯冷月,水面上雾霭朦胧,小舟缓缓撑离岸边,游子含泪惜别,走向山外的世界。

  徽州四季分明,气候适中,非常适合万物生长,竹、木、茶、麻、漆、果、桑各种农林作物一应俱全,古徽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与山水相依的丰厚绿色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区经济,才培育起淳朴厚重的山区地域文化。

  也许有人会问:要是徽州没有蛛网密布的水系,将会如何,徽州的历史会改变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假如没有水的流动,徽州必将是一个封闭的没有生机的世界,而最大的影响将是心理上的,徽州人将失去温柔、失去细腻、失去智慧和诗情。

  有人说: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到他成长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水。我们也只有了解徽州的山水,才会明白徽州的历史,明白徽州的文化。徽州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这片绮丽的山水所赋予的。

第三集  民居建筑

  曾有人比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固体的文化。的确是这样,走进徽州,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下徽州的建筑。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在青山绿水花丛中,总有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蹲伏在那里。以黑白为底色的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桥吐新月,塔摩苍穹。徽州就像一副宁静自得的桃花源画卷,也像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徽州的古建筑代表着历史,她饱经沧桑,又平静自得,有时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者就是历史本身。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房子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梦想和性格,更有着属于各自的神秘,徽州老房子给人总的印象是封闭的,虽然它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明快淡雅,徽州民居的外墙都是用砖砌成,表面涂抹白石灰,室内的间壁大都以木板构成,整个房屋是框架结构,很坚硬也很牢固。徽州的老房子从不给人以华丽之感,它一概以用小青瓦而几乎从不用琉璃瓦,门楼和屋内的石、砖、木绝少用五色勾画,隔扇、梁栋等也不施髹漆。徽州就是这样的崇尚本色,大气而朴实,不动声色坚持着自己的审美观念。

  从整体风格上,徽民居显得殷实和精巧,有点儒雅,更有点莫测高深。除了粉墙黛瓦外,在当地被称作“五岳朝天”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民居的独特韵律,这样的感觉就像由萧或者是由古筝奏出的曲子,余韵悠远。

  老房子屋角上的饰物也很多,总是有一些带点抽象意义的画,代表着吉祥和丰收,体现了农业社会人们的共同愿望,虽然每个村落基本上是同祖同宗,但在建房时依然不与邻共墙,这就形成了狭窄的小巷,仅容一人通行的一人巷也到处可见。曲曲弯弯的小巷,纵横交错,相互连通,把徽州的村落编织成形形色色的迷宫。

  民居的内部与“五岳朝天”并称的是“四岁规堂”,这也是徽州民居的主要特征。徽州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天井居中组成了整个房屋的结构。天井不仅仅有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意味,更多的还是一种上古之风,也可能来源于中原一带原始人类的穴居方式。

  徽民居的特点当然是徽州人意识和思想的体现,从建筑学的一般角度来说,通常把徽州的古民居分为七个部分:庭院,大门,门厅,天井,厅堂、厢房,格门、格窗,屋顶、火巷。这样形式上的分类可以让人们一目了然。

  “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这算是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井”指的的是天井,而“雕花”则是指的徽州民居无所不在的“三雕艺术”了。跨进居室目之所见,那华板、柱棋、莲花门、天井四周、上方檐条、沿口、下方石墙裙、屏门隔扇等等,都是一些精美无比的砖、木、石雕构件。徽州古建筑中剔透玲珑的砖、木、石三雕可以称作民居中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是民居中的眼睛。三雕的内涵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戏文故事等等,还有一些几何形图案。有写实记像的,也有写意变性抽象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些三雕艺术是当地人生活的写实,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体现了强烈的艺术创造力。

  徽州人不爱露富,不张扬,从民居中也可以看出,徽民居从外面看平淡无奇,但却极重视内部建设,那些精美艺术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都是建在屋内,愿意“锁在深闺人不识”,独自欣赏,独自品玩。这当中除了具有一种审美意识之外,应该还有着一种狭隘的提防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徽州民居的厅堂庄重而严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曾有人说:中国人的厅堂就是西方人的教堂。这是指的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徽州民居简洁的陈设,书卷气十足的布置,宁静而不失庄严的氛围,包括各种各样的对联,都在传达着徽州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人们对于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四集  村落风水

  清代尚书、徽州人曹文埴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家乡:“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诗情画意中,道出了古徽州村落的优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徽州村落美景长卷图.

  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调,构成了古徽州村落的鲜明特色。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徽州古村落,一个首要的支撑点就是风水。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人更注重从文化甚至“天理”上去寻找并赋予自己的居所以哲学意义,在村落的选址上,格外注重地势、天时和风水,甚至连房屋的朝向、树木的选择,徽州人都异常谨慎,此所谓“无村不卜”。这样刻意的结果,使得徽州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着近乎天成的框架结构,使得徽州建筑有着很强的概念性。

  这里是黟县屏山村,在这个村落中的数百间民居中,只有一幢房子朝着正南,其它的则稍有偏向,有的干脆就是朝北!这种情况在徽州古民居中比比皆是。古代把南称为至尊,皇宫庙宇都座北朝南,民居朝南有欺君之意。从风水理论看,住宅选址要求“巽山乾向”,根据《周易》八卦推算,巽为东南,乾为西北,住房以座西北朝东南为好,风水理论甚至认为,南方“主火,火克金”没有财运,就谐音来说“出门南(难)不可取”。

  对于风水的笃信与不同的理解,常常左右着徽州民居以及村落所具有的风格和特点。由于出外经商的人很多,徽州民居中有不少反映了商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很多民居的大门像是一个“商”字,暗藏着浓厚的敛财心理;而徽州民居中的卧房,光线暗淡,不重视采光,幽暗迷离,除了防盗,还有所谓暗室生财的迷信。

  这是黟县宏村,这个古老的村落在整体结构上构思巧妙,可以说是徽州村落建设的典范。它依山傍水而建,最令人惊叹的重要环节,是抓住了“水口”,截流河水,让山涧之水顺坡而下,然后沿着每家房屋修建水渠,清澈见底的山水可以从每家的门口经过,不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而且有利于民宅的防火。宏村在整个结构上有点像“牛”,它有着“牛胃”“牛腹”“牛肚”,这里指的是蓄水的池塘;还有牛肠,那指的是涓涓流向住户的水道。这样的建筑意识,除了是对农业社会图腾“牛”的崇敬之外,还有着一种仿生的建筑方式:村落的布置巧妙地借鉴了牛的生理结构。浑然天成,精妙无比!这样重视风水的村落当然不止宏村一家:黟县西递村的严谨、歙县唐模村的浪漫、洪村的精巧都可以说是徽州古村落在建筑上的代表和典范。

  徽州人爱山爱水,视绿水青山为生命。他们说新安江是自己的母亲河,太平湖是黄山的情侣湖。进村的水流称为龙脉,格外珍惜。休宁县的陈霞村,是一座绿水环绕的古堡,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俨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祖上就贴过维护河水洁净的告示,乡规民约保护了龙脉,才有了人们在家门口的水圳里淘米洗菜涮手巾的民俗风景。黟县卢村还有一户人家,客堂里有一口水井,井口只有碗大,打上来的水清亮甘甜,仿佛是一杯冷饮。

  枕山、环水、面屏,是徽州古村落的整体要求,徽州古村落在总体上更强调人居与自然的紧密结合。除此之外,在村落与乡野之中,与民居相映成辉的还有高高矗起的祠堂、伟岸恢宏的庙宇、飞檐翘壁的楼阁、参天屹立的宝塔、肃穆庄严的牌坊以及飞跨两岸的桥梁等,甚至有着浪漫宁静的廊桥!它们都是村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与道路、河流、田地、山川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风貌。

  徽州古村落就是这样与山水自然亲切拥抱,宛如城郭,宛如园林,体现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曾有人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徽州的自然和村落面貌为蓝本的,并且在现在的黟县,还发现了陶氏的宗谱,并居住着陶氏的后人。在陶老先生的那篇著名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景观在徽州随处可见,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就景色与民俗而言,徽州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似,徽州就是一个放大了的“桃花源”。

第五集  田园梦想 

  走进徽州,如同走进一幅幅中国画。青山绿水间,群鸭戏水,渔舟唱晚,土坡田野上,桑林滴翠,牧人归迟,炊烟袅袅处,隐现着小桥流水人家。

  而作,日落而息,躬耕陇亩。这是徽州人的一种长期田园生活方式,但徽州人并不完全满足于如梦田园。祖上有训,株守不可取也,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走出去的目标是什么?有人把人仕作为首选,“庶民之业,唯仕为尊”。

  【(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三间草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徽州人)都有这种积极的思想,就是一边在劳动,只要创造一点条件,只要有考试的机会,那就要去考,考官。所以,考官在徽州来讲,是一种普遍性的,具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共同性的这个要求。考不了官就要“入贾”,有人甚至把“入贾”当作第一等生业,恬静的乡村生活是好梦,坐贾行商同样是好梦。圆一切梦都必须知书达理。】

  这是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村,西递的兴旺是数十代人艰苦创业才圆的梦,当年靠经营典当铺和钱庄,而成为江南六大富豪之一的胡贯三,和另外一些胡姓人物,如南飞的燕子回归后,在这个当时非常优美但又非常闭塞的地方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这块地方建设得舒适、气派、堂皇,圆了一个“从商敛财,归隐行善”的美梦,他这样做是荣归故里,追求风光,更重要的是,他真正喜欢乡村生活,因而极其隆重的打造着自己的家园,从民居的对联上,便能看出他们寻梦的指导思想。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和风雨的侵蚀,虽然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经毁坏,但目前西递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在青山绿水中,显得十分安静而悠闲。有人说,中国人在文化思想上是亦儒亦道。这是说的,中国人一方面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又是说,中国人在骨子里是喜欢逍遥,喜欢田园风光。从徽商的人生走向来看,这种说法相当有道理,徽商精心构筑自己的家园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钱财难寻去处,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孝”,对父母尽孝,对长辈重礼节,这是完美人生孝弟家风不可或缺的,自然也是田园梦想所不可少的内容。

  这个小村庄名叫唐模,它是一个沿溪水而建的,非常美丽的村落,唐模的整体布局匠心独运,在村口,有一座八角亭,作为唐模村的水口,八角亭之后,是一座表彰该村进士许承宣、许承家的“同胞翰林”坊。再往里走不远,则有一片人工湖泊,这就是在徽州相当有名的“檀干园”了。据说清代初期,唐模有一姓许的外出经商,在江南各地经营几十家当铺,但他的老母一直在家乡,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孝顺的儿子,便想将天下绝美的西湖搬到唐模,供老母游玩。于是便斥巨资挖塘成湖,垒坝成堤,叠石栽花,并模仿着西湖,修白堤、玉带桥、湖心亭和三潭印月等名胜。“小西湖”终于建成了,伫立堤畔塘隈,便可见湖中荷叶亭亭玉立,小桥曲径通幽,亭榭池沼,药栏花径。老母因为有美景相伴,自然心旷神怡。唐模村在结构上异常精巧,这显然是徽商们为了田园梦想而精心打造的,在当时那个农村社会里,从伦理上和心理上,人们都会表现出对土地的根本性依恋,只不过徽州人有足够的财富成为这种理想的身体力行者。

  休宁县秀阳乡溪头村的“三槐堂”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今天看来,已经破败不堪,可当初,却是仿着皇宫里的金銮殿兴建的。据当地人介绍,当时工程未了,便有人告状,说此处有人犯上,胆敢私自建金銮殿,房子的主人赶紧在大殿左右,隔出了两间房子,说是厕所,金銮殿也就从此便名叫“茅厕厅”,个中原因,意味深长。从慈母尽孝,对皇帝尽忠,“三槐堂”的主子花了大把银子树起了99根柱子,尴尬地圆着忠孝两全的梦。

  曾经有人批评徽商有浓厚的腐朽性,因为他们没有将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只是用于修宅买地,建造家园,这实际上是对徽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其实,要指望一种经济现象,超越社会背景是不适合的,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徽商在赚得一笔钱后,选择隐逸是可以理解的。而家乡徽州,无疑是与山水对话的最佳所在。

  徽州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做着田园美梦。梦,并不是永恒的,当历史走向工业革命的轨道上时,天翻地覆,徽州的梦破碎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走近徽州时,一种印象怎么也抹不掉,那就是,徽州的美,是永恒的。

第六集  儒学沃土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据考证,明清时代,徽州一共有数千座牌坊,直到现在,仍存有104座,牌坊的意义有点类似西方的纪念碑,它用来旌表那些用传统价值观所判定的优秀人物。透过一座座貌似凯旋门的牌坊,能够透视徽州人的内心世界,洞彻他们的精神目标,从又一个侧面,清楚地认识徽州文化。

  在东距歙县县城12华里的堂樾村的大道上,屹立着明清时代的七座牌坊。他们都属于居住于堂樾村的鲍氏,三座建于明代,四座建于清代,无非表彰父慈、子孝、妻节,其中有两座是为女人而立的节字坊。歙县妇女节烈之风特甚,据《民国歙志》记载,明清两代仅堂樾鲍氏家族就有节妇烈女59人,在堂樾村,甚至建有一座国内绝无仅有的规模比男祠还要宏伟的女祠,女祠取名“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祠堂中,将堂樾鲍氏节妇烈女按世系顺序排列,让族中女性四时祭祀并奉为楷模。

  徽州,不仅是财富的聚焦地,而且有坚定信奉儒学准则、身体力行的群体,因为徽州正是程朱理学的故土。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他生长在福建武夷山区,5岁时跟随父亲回到徽州,一直到14岁才重回武夷山。

  这是歙县的紫阳书院,当年,朱熹的父亲就在这里读书。婺源县的文公山,原名叫“九老芙蓉尖”,在山林深处,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朱熹第四世祖朱维甫妻程氏之墓,墓碑上的字是朱熹题写的,南宋淳熙三年,时年47岁的朱熹,率族人登山扫墓,亲手栽下象征24孝的24棵杉树苗,呈阴阳八卦形,借此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大孝之心。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尚存16棵,这16棵参天大树,如今已被誉为江南杉王群。朱熹的祖墓有好几处,而惟独此处的这些参天大树,是朱熹留下的有生命的遗物。

  朱熹在琢磨和探索自然的规律之后,真诚而旗帜鲜明的将一些社会的伦理,定义为“天道”、“天理”,人们应该“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在更大程度上与徽州的民风是极其合拍的,也符合徽州人的人生标准和心态。朱熹曾两度回徽州省亲,在徽州讲学,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走红了600多年,对徽州文化以及社会习气产生了很大影响。徽州人喜欢读书,徽商“贾而好儒”讲诚信的风气,都可以说是来自朱熹理学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道德标准的过分使用,必然造成了人心和情感的萎缩和坚硬,在徽州,对于义理的近乎变态的迷信,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残酷的非人道标准,这样的结果,使大批“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献身。当一种思想变为一种绝对的标准,用来强制执行时,实际上,已经意味着真理已经踅身而走了。

  这是位于屯溪隆阜的戴震故居,在喧嚣的城市边上,它显得冷清静谧,不带尘烟。(戴震纪念馆馆长 李明说)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考据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一生,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

  戴震,字东原,徽州休宁人,自幼生长在家乡,作为中国近古的一个大思想家,他的一生很是落魄,直到51岁时,经《四库全书》总纂纪昀的推荐,入《四库全书》馆为专职纂修。53岁那年,又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不久,因积劳成疾,戴震死在任上,灵柩由夫人率子运回家乡,葬于屯溪城郊8公里处的休宁县商山乡孝敬村山头。在墓碑上横镌“隆阜戴氏”,中主刻“皇清特赐进士出身 文林郎 林院庶吉士 考东原府君 妣朱氏孺人合墓”,碑文是戴震的弟子,段玉裁的女婿,清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所题书。墓地周围,山清水秀,阡陌连绵,墓后层峦叠嶂,苍松滴翠。如今,为了方便游人参观,当地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出工出钱,修了一条通往墓地的山路。

  作为徽州骄子的朱熹和戴震,各自的时代里代表着时代思想的高峰。(李明说)在天理和人欲这一方面,朱熹呢,他是主张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天理和人欲呢,也就是社会道德伦理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戴震主张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社会道德伦理不能分开。

  他们之间的思想交锋,与其看作是一种思想的分歧,还不如看作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而且他们的思想还有大同之处,都是希望人们有来自义利与理欲恰如其分的幸福。从朱熹到戴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历史的趋势,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第七集  家族背影 

  这是一套似乎很普通的家谱,它的生长之地是旌德县的江村,1917年,清未翰林江志伊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始编修,直到1926年才得以完成。这套《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清晰翔实,从地理、人物、世系、志传、墓志表等多方面记载了江姓的延脉。上个世纪20年代,巴拿马万国谱牒大会上,《江氏宗谱》曾经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现象,和爱新觉罗家谱、曲阜孔姓家谱一道被会议代表研究,江村人江亢虎博士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会议。有谱在手,江氏家族的支脉分叶可谓一目了然:吾江氏系出颛帝玄孙伯益子玄仲,受封于江,今信阳东南有安阳故城,即其地也。”公元前623年,江国为楚国所灭,族人以江为姓,举族迁居济阳,又自济阳而临淄,自临淄而河南考城,自考城而汝宁江家宅自江家宅而处州,而山阴,而宣城,而金鳌里,而歙州,而婺源,而浮梁,而贵溪等处,其居族迁移不一也。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人的家族制度,在某种精神意义上相当于宗教,的确是这样。一个家族的形成和发展,就象是一棵蓬勃生长的树,先是发芽,然后是分杈,再分杈。树枝与树枝之间,叶子与叶子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徽州,几乎每一个姓氏都拥有清楚的脉络。徽州当地,历来就有“徽州八大姓”和“新安十五姓”的说法。所谓八大姓,是指的“程、汪、吴、黄、胡、王、李、方”诸大姓,再加上洪、余、鲍、戴、曹、江和孙诸姓,则称为新安十五姓。这些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都有一部甚至数部家谱。每个徽州人,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几乎都能对自己的来历如数家珍。

  这个村庄叫呈坎,位于歙县的西南部,这是徽州罗姓的栖集地,它同样也拥有着罗姓的家谱。当年,全体罗姓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把自己的家族分为好几支,即一甲、二甲、三甲......,每一甲设置一个祠堂,即一甲祠、二甲祠......,每个祠堂设立一个族长,由各甲人员推选而成。族长对全甲人员的教育、伦理、生产、生活之事负责。在此之上又设立一个部族长,对各祠堂之间的所有事情进行协调和总管。

  祠堂,可以说是徽州宗法制度的集中体现。祠堂是祭祀的圣坛,又是维系宗族团聚的纽带,是正俗教化,宣传农业社会道德观人生观的地方,也是规矩行为、激励后进的场所。

  同期声(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祠堂应该是五大作用,我们徽州的祠堂,当然全国的祠堂也应该是。一个作用是祭祖,当然祭祖,不忘记祖先,现在我们还要祭黄帝陵;第二个,誉祖,这个是一致的,你们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了,不要忘记祖宗作出的贡献,现在我们致富也要思源,是吧;还有,励学,这个很多人不太熟悉,他(族长)把各家的子弟叫到祠堂来考试,考得不好,打你父亲的板子,子不教,父之过。使得我们这个家族都有一种好学上进的气氛,这也是好事;还有(一个作用)是议事,它也是一个议事厅;还有(一个作用)是执法,这个执法,过去老百姓自我执法,自我怎么执法呢?你这个子孙不孝,赌博,拉到祠堂打他屁股:为什么赌博?

  象这种群众自我管理的方法,我们现在很可以学习的,把乡规民约,村规村约搞起来之后,我们政府这个基础就好了,管理基础就好了,是吧,我们这个德治基础也好了,法治基础也好了。要使大家都知道,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是不违法的。把乡民公约搞好,把基层搞好不就起来了吗?那么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引到现在来讲,就是加强我们基层的建设,来更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的稳定,是很起作用的。

  这座庞大的胡氏宗祠相当有名,它座落在位于绩溪县瀛州乡的一片开阔地上。环山抱水,座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它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主持修缮的,就是当时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这样的宗祠足以显出家族的辉煌,也足以让子孙们产生一种荣耀感。跟所有家族祠堂一样,胡氏宗祠也有着天井,喻意还是“四水归堂”。但天井在祠堂里,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那是象征着人丁兴旺,家族源远流长,如天水一样长流不息。

  曾有人认为,汉民族经历了很多次外族的入侵之后,不仅没有分裂崩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从文化上化解了这种入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拥有一种严谨而周密的宗法制度。不管这种理论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宗法制度所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那是外部暴力和打击很难割裂的!

  在徽州,可以说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祠堂,有祠堂的地方就有族谱。有人说,徽州,是中国近古农业社会最有秩序的一个地方。这秩序,一方面是因为徽商积累的财富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徽州所拥有的严谨的家族制度。正是因为这种秩序的力量,使得徽州人有着格外浓烈的“乡土之恋”,它将浪迹天涯的游子与自己的故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八集  尴尬人杰

  从歙县的郑村东行,有一个汪氏忠烈祠坊,这座牌坊以及坊后的忠烈祠,是用来崇祀徽州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也是有着某种地方神灵意味的人物,那就是隋代的“护国公”汪华。一位徽学研究专家说“汪华是古徽州第一伟人”,把他名列徽州伟人之首,是因为他是公元一世纪的人,是一个对于徽州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物。

  公元587年正月十八日,汪华出生于绩溪登源,他三岁丧父八岁丧母,十四岁拜南山和尚为师。隋唐之际,隋末兵燹,天下动荡,他被众人拥戴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自称吴王,却于武德4年自动放弃王位归顺大唐,促进了全国的统一。此后他被唐朝授予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事。

  公元628年,汪华奉命进京为官,官至“九宫留守”,公元648年病逝于长安,被封为“忠烈王”。按照他的遗嘱,尸体运送到了歙州安葬。由于相距的时代较远,在徽州汪华更多地是以一种传说和偶像的形式影响着徽州文化。在休宁的万安镇古宁城岩上就有过汪华的驻兵处,后来建有吴王宫。而在绩溪县登源河畔则有建于公元980年的汪公庙,旧时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在庙前都要举行花朝会,舞弄舞狮湾花灯,唱大戏放花炮以示纪念。

  徽州人对于汪华的崇敬徽州人有着浓郁的英雄情结和功名思想,而在徽州的历史上还有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却未能引起人们对他的更多的兴趣,他就是方腊。方腊这位北宋末年的歙县人,曾在1120年十月率众在歙县的七贤村起义,义军战火曾席卷江浙皖赣六州52县,他建立了“永乐政权”,自号“圣公”。1121年夏被俘遇害。方腊为正统思想所不容,因而在徽州的书籍中并没有给足地位,显然徽州是在竭力回避着这个人物。今天看来,对于方腊,既要肯定他的反对封建王朝正面贡献,也要否定他干扰了当时的抗金战争和伤害平民的生产与生活的负面客官效果。

  除了方腊之外另一个赫赫有名大逆不道的人物王直也曾经让徽州尴尬,这是歙县柘林的王直墓,他建于2000年,是由日本福江市王直的后人修建的,这些王直的后人们同时还对柘林中心小学进行了助学捐赠。王直是歙县人,曾经是一个徽商,明嘉靖十九年,王直率一帮人带着明王朝严禁出海的硝磺丝棉等商品驶抵日本、暹罗以及西洋国进行贸易,很明显的触犯了明代的海禁政策,明王朝把他定为倭寇予以打击,从而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王直才被他的徽州老乡浙江巡按御使胡宗宪以诱降的方式捉住。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卞利』:作为胡宗宪来自徽商故里,因为他也深深的知道,徽商的经营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无论是从老乡的情谊,还是从明王朝政策来说,他是希望这种海外贸易最后能够合法化,希望王直能够从事一个正常的海外贸易。】

  由于明世宗和部分朝臣力主治王直以死罪,在杭州官港口法场上被处以极刑。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卞利』:因为明朝所实行的这种海禁政策,那么今天看来应当说是违背了时代的潮流的,所以在他(王直)的前半期,我觉得他所从事的海外贸易作为徽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给他一个充分的肯定,但是他在建立宋政权称徽王之后,勾结当时的日本武士、商人来对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疯狂的劫掠,使中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的人民的生命财产收到极达的威胁。我觉得王直作为一个徽州商人的性质以及发生了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门的打开,秩序森严伦理坚固的徽州开始了全方位的裂变,在清末徽州又出现了一个让徽州尴尬的人物,那就是在民间传言曾阻止八国联军屠城的妓女赛金花。

【安徽省黟县地方志办公室『叶荫藩』:赛金花原名赠彩云,12岁离开家乡黟县苏州去找祖母,祖母当时在苏州开当铺,家道衰落了,被后母卖到妓院里,所以改名傅彩云。】

  1887年,15岁的赛金花于48岁的前科状元洪钧一见钟情,被洪钧纳为妾,并随之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后来洪钧归国病死之后,赛金花重操旧业,才改名傅彩云为“赛金花”。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赛金花当时居住在北京石头胡同开设的“赛金花书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而有关“妓女救驾”阻止八国联军的暴行传言就产生于那个时候。

【黟县政协副主席、剧作家『余治漼』:应该说,这种说法当时是颇为流传的,这中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能是刘半农先生的《赛金花本事》,因为在这个作品中就介绍了:“赛金花时而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妓女,时而又是活跃在那些贵族阶层中的公使夫人,她时而是一个贫病交加的老妇人,时而又是调解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斡旋人。”所以赛金花这一生应该说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传说还是让徽州尴尬无比,徽州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愿提及赛金花,也可能是因为无颜面对“程朱阙里”的徽州人吧。赛金花也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徽州人。

第九集  三雕艺术

  黟县洪村的著名古建筑承志堂是清末徽商汪定贵于清咸丰五年前后营造的宅邸,据传,当时建造承志堂花去了白银60万两,木雕上镀黄金100两,徽商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往往表现得对自己的住所格外精心。毕竟“兼济天下”的愿望不能实现,只好将满腔心血倾注在自己落根之处,算是独善其身了。

  承志堂享誉天下的就算是它的木雕艺术了,据说屋内的木雕由20个工匠整整雕刻了4年。由此可见整个房屋木雕的精美程度。这副“唐肃宗宴客图”座落在正对中门的前厅横梁上,精美绝伦,层次分明。而中门上方面临厅堂处雕刻的“百子闹元宵”图场面壮观,线条清晰,人物神态惟妙惟肖。还有分布各处的“渔樵耕读”、“金钩垂鱼”、及“董卓进京”、“长坂坡”、“三英战吕布”等戏剧图案,构图丰富,雕刻精巧,让人叹为观止。  

【休宁县文化馆 研究馆员『张国标』:徽州商人很有钱,房子不允许盖大,那怎么办呢?要在房子上来体现他的经济实力,怎么体现法呢?只有搞雕刻,在门楼上面用砖雕,在房子上面用木雕,在四周围墙那地方用石雕,在三雕上面下功夫。这样一来,他的工时自然就多了。】

  不仅仅是承志堂,实际上在徽州每一座古建筑,都充分体现了徽州民间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这是民居大门上的砖雕,这些砖雕精美异常,在薄薄的砖面上,甚至能刻出七八个层次来,里面的人物呼之欲出。

  在黟县卢村,这座叫志诚堂的木雕楼更是满目芳华,志诚堂为当年的徽商卢百万所建,整座房子似乎都是三雕工艺品,登堂入室,到处都是精雕细刻的砖、木、石雕构件,琳琅满目,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更有一种芳华绝代的味道。在这些精美的木雕中,有描写帝王将相与先贤事迹的,有描写民间传说与戏文故事的。这一幅木雕就是反映了当年陶渊明隐居的悠然生活,以荷叶作酒盏;这幅呢,描写的是当年伯乐相马的故事,不识千里马的人举起了鞭子,只有伯乐才能真正的懂得千里马爱护千里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西厢记》里的故事;这一幅呢,则是西天取经图,木雕中的师徒四人形象生动,仿佛随时都可以从木雕中跳出来似的。

  这样的建筑在徽州并不少见,内敛的徽州人总是习惯于将最好的东西藏匿在家中,然后幽闭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品位着三雕里的芳华和故事,做着名成功就的梦。三分追求,七分无奈,在绝大多数徽州人的一生中,这样的抱负只能于自己面面相觑,然后消失在逝水年华中。

  这是绩溪县城内的周氏宗祠,周家祠堂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曾经扩建大修,现存面积为1200平方米,由影壁、门楼、回廊、庭院、正厅、厢房以及后进奉先楼7大部分组成。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法式,脊部花砖透雕竖砌,无数脊兽昂首站立。周家祠堂本身就是三雕艺术的代表建筑,所以当地政府为了弘扬徽州的三雕艺术,在这里建立了一座三雕博物馆。在这里更能系统的看到徽州三雕的全貌,见到一些徽州明清时代砖、木石雕的精品。

  这些三雕精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有以各种几何形体为内容的;有以动物来表示生趣的;也有以谐音字来表示吉祥如意的。比如用喜鹊、鹿、蜜蜂以及猴子来表示“喜禄封候”,还有“喜事连(莲)年”、“鹿鹤同春”、“三羊开泰”、“五福(蝠)捧寿”、“喜鹊登梅”、“岁寒三友”等。还有以石榴象征多子,以桃子象征长寿,以牡丹代表富贵。

  在徽州从事三雕艺术的民间艺术家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虽然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他们的姓名却无从稽考,他们的高超手艺,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们的热情,以及他们所表现的才智和创造力,都只能隐藏在这些三雕艺术中,而他们的价值,只有在后人的评价中才能得到承认。

  徽州三雕艺术是徽州民间艺术的奇葩,时间越长越将显得鲜艳。

第十集  民间光华

  这是安徽省休宁县的万安镇,是徽州罗盘的故乡,不要小看这些罗盘,它就是最初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初罗盘是用于航海以及地理风水的测试上,在明代徽商兴盛的时期,曾诞生过大批海商,航行在东南沿海一带。因为徽商的发展,航海业以及建筑业的兴盛,徽州民间罗盘的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这家罗盘店的祖先在明代就以及从事罗盘的制作了,然后时代相传,到现在已是第七代了,这样继承和发扬祖业,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徽州民间似乎很多。他们散落于青山绿水中,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但他们丰富的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民间文化决定了徽州文化在整体上不单一浅薄,更像是一座埋藏着无限矿藏的宝库,博大精深,深不可测。

  祁门县新安乡株林存余庆堂宗祠,祠的内部就是一座完整的室内剧场,祠的一端是高出地面两米的镜框式舞台,舞台的两侧是封闭的副台,表演区的后面有化妆室,观众厅分为前低后高的两层,高层仿佛是楼座,两侧还有类似西式剧场的包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藻井式彩绘,天花板妆饰把剧场装扮成花戏楼。

  这座砖木结构的戏台建于清同治年间,中西合壁的建筑样式,自然与祁门商人的见识有关。清光绪以前,“祁红”在东南亚、在日本已经走红,祈商“贩茶浔沪”、“远客粤东”人数众多,于是把镜框式舞台、侧翼包厢、封闭式剧场这样洋讲究,搬进了深山老林的村落中。于是徽州在静谧地向前发展时,总是时不时地在某一个旮旯里响起快乐的清唱和锣鼓声。

  古戏台在“一府六县”的城乡里,还能见到不只一处。古徽州是中国的戏曲之乡,徽戏流行于安庆和这里。乾隆年间,徽商把家乡的徽班带到了扬州,户部尚书徽州人曹文埴数次亲自操办了乾隆皇帝南巡。乾隆对于徽商迎驾的徽班和徽园喜爱有加,当乾隆八十大寿时,四大徽班抓住了发展的好时机,从扬州北上进京贺寿演出不仅红极一时,还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张脉贤』:四大徽班进京就是从扬州进京的,不是从我们徽州进京的,我在和扬州人开玩笑说:'为什么不叫扬班而叫徽班,就是因为以徽州的戏曲为基础,而徽州人把它培育起来的,在徽商家里把他培育起来的。'所以皇帝下江南,徽商一次一次的接驾,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就看过徽剧。】

  同治年间,皖南的正规徽商和业余的“鬼火班”依然很活跃,“同庆”、“阳春”、“庆升”、“彩庆”是四大名班,百姓称它们为京外四大徽班。“庆升班”就是曹文埴的儿子军机大臣曹振镛的家班子。更值得称道的是祁门县还保存着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目莲戏。在2002年黄山市民间艺术文化周上,祁门县代表队就曾演出目莲戏《起猖》。明朝祁门人郑之珍编撰了目莲戏的剧本《目莲救母劝善戏文》。

  台上演出的是最有刺激的“跑五猖”的场面,人鬼同台喷火烧冥钱。祁门县栗木村依然保存着目莲戏的剧本、戏箱,这些演员都是村民,使他们引以只好的是如今还能上演这出古老戏剧中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徽州还保留着明清乃至唐宋之前的很多遗风和古俗,这表现在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各个方面。形式有歌谣俚语、竞技游艺,以及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

  在这些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徽州民风富有情趣的一面。得胜鼓长期流传在徽州的民间,起源于古代战争的击鼓助威,欢庆胜利,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为在祭祀、庙会时的习俗。每逢一些庆典活动都要打起鼓跳起舞来。跳钟馗是舞的一种,徽州民间端午时往往都借助于“跳钟馗”来驱邪祈福。徽州的民间艺术还有手龙舞、花轿、布龙、游太阳、十番锣鼓等等。这些民间艺术都是徽州民众真性情的流露,暗藏着古代徽州民众的生活理想,有着一种超越道德伦理正统文化之上的音容笑貌。

  徽州就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在正统文化之外,在青山绿水之中,还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东西像流水一样生动活泼,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绩溪县伏岭下这里原本也是徽戏之乡,清道光年间这里就有徽戏童子班,沿袭了一百多年,如今徽戏没有人会唱了,但人们常聚在一起唱唱京剧和黄梅戏,渴望找回戏乡的欢乐。这些民间文化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就像是夹杂在主旋律里面的欢乐笑语,它增添了这个块乐土的灵秀,使得徽州有着更广意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十一集  文房四宝

  伴随着徽州经济的辉煌,徽州文化也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流光溢彩,这当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的向前发展。徽州在文房四宝上所作的贡献,就足以让世人注目。

  徽墨的诞生地就是徽州,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定居下来之后,重操制墨旧业,而后,奚家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圭为“墨务官”,并赐姓李,徽墨顿时名扬天下。

  自此以后,徽墨制造变成了传统工艺,各朝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徽墨不断推陈出新,到了清代,徽墨制作出现了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这是绩溪县上庄镇胡开文故居,胡开文本名胡天柱,生于1742年,乾隆20年,胡开文到了当时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干活勤快,不怕吃苦,不久被汪启茂招为上门女婿。乾隆47年,胡开文承继了汪启茂墨店,后来将“汪启茂墨店”改名为“胡开文墨庄”,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之路。胡开文自立旗号之后,精益求精,在创新上更是下了大功夫,他摸索出了一套“岭耀彩”墨模,用它制出的墨,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自此之后,他的后人将制墨业不断发扬光大。1915年所制的“地球墨”,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徽墨开始享誉世界。

  歙砚的兴起和徽墨很相似,唐朝时山西人移民至徽州后发现徽州一些地方的石头质地坚硬漂亮,于是,尝试着用这种石头刻制砚台,据说,曾经有一方金星砚台,传到了南唐皇帝李璟的手中,李璟一时惊叹,赞不绝口,连称“歙砚甲天下”,歙砚也因此名声大噪。

  歙砚的原料产于婺源县龙尾山,龙尾山位于高山峻岭之中,交通闭塞,采石工人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靠一锤一锤的凿,一镐一镐地挖,起早摸黑,采石的艰难愈显出砚石的珍贵。歙砚发墨而不耗墨,贮水而不吸水,润笔而不损毛,经久耐用,还有着质地细蜜、纹饰精美的特点。按天然纹理的不同,可将歙砚分为金星、银星、金晕、银晕、罗纹、眉子、眉纹以及玉带、紫心、枣心、豆斑、锦簇等名贵砚石品种。

歙砚对雕刻的要求也相当高,它要求雕刻者既是雕刻家又是画家。

【中国歙砚雕刻艺术研究所所长 张建说:在刻画人物上,能够把刻画人物的形态和特殊的那种人物的感情能够栩栩如生地刻出来,所以有神似而不是形似,这是雕刻家最重要的一点,能够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刻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

  因为雕刻的眼上功夫最重,谋篇布局,就如同在画一幅精美的画一样,而且只能一次成型,不能有丝毫闪失。

【三百砚斋主人『周小林』说:这个是一百五十八朵眉再加上它这种飞瀑流泉高山流水,它也是目前存世的歙砚老坑存世的最好最大的一块,这个世界上的最好最大的一块,它(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到我和我的一些砚雕大师们不敢动刀,怎么去雕它呀,隔一阶段(时间)慢慢看吧,一定要有一个很完美的构图,然后才能请一些艺术家们来雕刻它。】

  砚雕的功夫主要在手上,手劲要匀,持刀要稳,下刀要准,推刀要狠,同时在布局上要掩疵显美,不留刀痕。徽州历代都出现过一批雕刻大师,他们的雕刻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图案均匀饱满,刀法刚健,体现了徽州版画的风格。它们中的精品,鬼斧神工,师法自然、堪称国宝。

  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就产在徽州附近的泾县,在民风民俗民情以及文化传统上,这里与徽州基本一致,宣纸的生产过程体现了相当的创造性和手工技能,至今,徽州附近及泾县的宣纸仍是全世界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地方。徽州在南唐时,也曾生产过著名的澄心堂纸。

  至于文房四宝中的笔,在徽州以及附近一带自古也有着制作传统。韩愈所著《毛颖传》记载,秦时大将蒙恬和王翦,在中山地区以竹为管,兔毛为柱,制作第一批改良的毛笔,而中山地区正是指的皖南一带的泾县,自此之后,这一带的制笔工艺,慢慢流传到不远处的浙江湖州,而湖州同样也是徽商聚集的地方,因为有着广泛的买方市场,这才使得湖笔大为兴盛。

  中国的文房四宝,作为产地,徽州可以说占有“半壁江山”,另外半壁与徽州或者徽州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徽州包括徽州附近的文房四宝的崛起和时兴,与徽商的“贾而好儒”有着相当大的关联。

  文房四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在徽州有着广阔的买方市场,有着雄厚的资金,和舞文弄墨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徽商漫走全国的过程中,他们又将文房四宝作为随身物件或者馈赠礼品,这样也使徽州的文房四宝享誉全国。徽州墨砚笔纸所代表的成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徽州文化的辉煌,也意味着这块土地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十二集  教育启蒙

清代三朝军机大臣曹振镛在《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序中写道“山川清淑,风气淳古,弦诵之声,比舍问答,其人类无凉薄之心,而有士君子之行。”这么好的民风习尚,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文化的积淀,教育的成果。

徽州教育源远流长崇尚教育遍及城乡,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无不有师有学”正是这种风尚的真实写照。“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副对联似乎已成为徽州人世世代代的家训。而现实也正是如此。

唐模村,是一座始建于隋唐,文化氛围浓郁的古村落。现在的全国文明村,这里的许多孩子,从小就诵读三字经,古诗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人们生活往往是很艰苦的,难能可贵的是,许许多多家长非常理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意义。因此,对孩子的生活和读书是竭尽心力的。朝廷废除科举,倡办新学。徽州的一些开明儒商以及他们受过西洋教育的后人,积极响应,竭力支持。回程成了安徽省办新学建洋学堂最早最积极的地方。

  这是绩溪县仁里村希望小学,它的前身是建于1904年的思诚小学堂。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开明的富商程序东,程松堂等兄弟四人认识到培养近代化人才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作用。不惜巨资率先在家乡创建了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安徽第一所洋式的小学堂。小学为三层楼房,四周种植了名花珍树,聘请了著名教育家胡晋接为堂长,并掌管教务,教授国文。还邀请了一批留学生教数学和外语,他们的薪金,竟然等同于当时的国立大学堂的教授,由此可见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在“思诚”的感召下,至1910年,绩溪县兴办了新学堂24所,为安徽省各县之冠。1905年,汪瑞英又在绩溪县城创办了城西女子学校,开启了徽州女性学校教育的先河。岁月沧桑,一个世纪过去了,思诚小学堂的校园里只有这棵保护起来的桂花古树,昭示着那段改旧学为新学的历史。

  这是绩溪县上庄小学,师生们正在举行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是有限的,然而有着传统读书风气的地方各界,都力所能及地争取着办学的规范化。上庄小学的原名叫毓英小学,当年胡适先生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亲自劝募基金创办并担任名誉校长。聘请了名士胡近仁为执事校长,留学日本的鲍剑奴等人为教员。胡适每年从个人年俸中拿出100元大样馈赠学校以充经费,知道1938年他赴美国留学为止。胡适对自己家乡的新学教育尤其关心,而他自己却是徽州旧学培养出来的。私塾,就称蒙童馆,古来有之。

  明清以后,由于徽商的青睐,私塾盛极城乡。上庄村先后有七所私塾,如今早已荡然无存。上庄人胡介如,胡禹臣先后担任过胡适的塾师。当年胡适在胡禹臣门下读书时,别人家交先生两块银洋的学费,而胡适的母亲总要多交些,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记录的了。就是想让先生教胡适多学点知识。胡传,胡适的父亲,也是胡适的第一位老师。他亲自为胡适编写了《学为人诗》的教科书。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作圣。从一开始就教胡适做人的道理。

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对家乡乃至全国的新学教育,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他的童年也是在徽州读的私塾,6岁时,陶行知被邻村的塾师方庶咸相中收为弟子,9岁时,陶行知被父亲带到万安。就读于吴尔宽经馆,现在的陶行知纪念馆,是陶行知15岁后就读的崇一学堂旧址。这是歙县最早的洋学堂了。进入崇一洋学堂,是陶行知一生中的关键一步。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着浓郁的宗教成分。二年的学堂生活,可以说,是陶行知命运和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据史书记载,徽州州学,祁门县学,是徽州出现最早的地方官学。村塾私学十分发达,文风鼎盛。人们对文字书画的爱惜非同一般。这是一副“惜画图”,画面要告诉人们的是凡是写了字画了画的纸张都不能污秽。废气的,破损的要捡起来烧掉,绝对不能挪作它用。这些田契,状纸,契约,书籍,地图,已是几百年前的文墨了,居然还这么完好。私塾与洋学堂的启蒙教育,直接关系到书院科举和近现代人才的培养。而私塾以及洋学堂的兴旺,则充分表达了徽州人崇尚大众心理和文化风气。在徽州人的观念里,只有重视教育,徽州才有希望。只有重视教育,徽州这条河流,才会源源不断生生长流。

第十三集  书院春秋

清光绪29年,废除科举,徽州开创了新学。不仅建立了初等教育,也开创了中等教育。尤其是民国之初,中等师范,初级中学应运而生。到20世纪末,徽州几所老资格的中学,已经度过八十岁生日。这些老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然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中潜在的教育力量,无形地影响着徽州的莘莘学子,那就是徽州一脉相传的教育传统。

在休宁中学的校史馆里,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有四个大字“斯文正脉”。这是休宁还古书院的遗物。休宁中学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胡晋接先生亲自题款,把它当作校训保护下来。在胡校长的苦心经营下,学校曾获得“安徽学府”的美誉,蜚声海内外。

黟县中学有一座碧阳书院,碧阳书院始建于明嘉靖42年,也就是公元1563年。老教师们说,这里原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书院只是其中一小块。在这方石碑上,镌刻了当年建造这座书院的意旨和规条。书院右侧的宠教祠,以及镌刻在墙桓门额上的“源头活水”四个字,都表达了徽州人尊师重教的大众心理。表达了徽州人对于家乡弟子的希冀。

歙县中学的校门口矗立着一座牌坊,这是乾隆年间建造的甲第坊。历代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解元的名字都镌刻在上面。这些曾经的光耀自然与书院有关。而校园另一端的林荫处,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紫阳书院的遗志。朱熹的父亲曾在这里读书学习,校内的明伦堂,还有着乾隆御书的“百世经师”和康熙御书的“学达性天”两块匾额。这些保存完好的文物,都显示了这个地方不同寻常的光辉业绩。

歙县雄村竹山书院的建造同样起源于徽商。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富甲天下,但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曹堇饴再三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由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资建造的竹山书院终于建成了。族人立下规矩,中举的人,可以在院被种植桂花一株以示嘉勉。从建成到现在,园内桂树已有几十株。平日里郁郁葱葱,到初秋之时满庭桂花香飘数十里。这香气无形中也成了激发子弟的一种动力。“文昌阁”飞檐画栋,八面玲珑。阁高三层,每层每角都悬有铜铃,微风吹动铃音回响不绝于耳。竹山书院在此之后果然出了不少人才,这当中最有名的,当首推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尚书。曹文埴曾官至户部尚书,而曹振镛则官至军机大臣。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雄村曹姓学子中举者就多大52人之多,其中还有状元1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村落,就因为有着书院,英才辈出,人文荟粹了。

当然在徽州竹山书院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明清两带徽属六县共有书院54所。这是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桂枝书院的遗址。据考证,桂枝书院建于宋景德4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是安徽省建立最早的书院。桂枝书院曾为胡氏宗族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儒学人才。据统计,出现过20多位著书立说的人,有40多人中举人中进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著名学者胡适,从小也在这个书院里苦度过。

书院,作为府学,县学以外的私立教育机构。它最耀眼的作用就是向科举输送考生。一旦金榜题名,那将是人生命运的大转折。矗立在歙县大街上的八角牌坊,就是为了旌表大学士许国而建的。许国就是科举出身的佼佼者,后来当上了皇帝的老师。这同样也是两座古旧牌坊,他们位于旌德县江村。这是一对父子进士牌坊。

  这两座牌坊建于明代,是为了旌表江氏48代江汉和49代江文敏父子而兴建的。横梁一面书“青云直上”,另一面书“金榜传芳”,都代表着徽州教育史上的一段辉煌。在徽州,“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或者“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类的科举故事不胜枚举。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徽州,书院与地方文化,以及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书院所代表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地方的社会风气。同时这种教育本身还给徽州带来了很大的文化积累。不仅仅是人才,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地方积淀着底气,为这个灵秀之地,培养着一种人文力量以及地域灵魂。

第十四集  文化先锋

徽州给人呈现了一个矛盾统一体,它长期在崇尚儒学的背景下,不仅人才辈出而且还造就了和谐安宁,理性平和的社会秩序,以及重视人伦传统,但却封闭保守的心灵结构。在很长时间内,徽州都是在延续着传统,缓缓地踱步向前。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轰开,中国早熟的农业文明,突遇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在新旧交替,传统尴尬异常的背景下,一些跨时代的人物挺身而出,徽州也不例外。它没有被时代扔在背后,在这片土地上,由于裂变而诞生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8911217日出生于上海。1895年回到家乡绩溪县上庄。胡适乳名嗣糜,学名洪驿,字适之。他父亲胡传,曾经担任过台湾的知州和统领。胡适幼年在徽州接受了九年的启蒙教育,传统的程朱理学在他身上有着深深的烙印。1904年,跟许多徽州子弟一样,胡适从故乡前往上海求学。在那里,胡适接触到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思想。1910年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求学。1914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以下引自安徽省徽学会顾问,研究员:郭因)“胡适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这个记录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

19171月,胡适尚在美国时,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胡适毕业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

(引郭因语)“他做学问的主要兴趣和主要成就,是在人类思想史方面。他早年写的中国哲学史,尽管只有上卷,但是,他运用了当时较为新颖的较为合理的方法来做学问。这一点是划时代的。”

1918年胡适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宣传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文学运动。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

(引郭因语)“对文学来说,他最大的贡献是首倡白话文,首倡文学革命,并且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个要点。由于他的这种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因此当时的文学革命很快就在全国普及了。”

胡适幼时由母亲作主,与邻近的旌德县江村女子江冬秀订婚。1917年,胡适的母亲怕婚姻有变,假装有病,急电召回在美国留学的胡适。胡适是一个孝子,当他回家得知事情真相后,虽然心中极不愿意,但也立即遵循母命,步行20来里山路迎娶了江冬秀。洞房花烛夜,胡适只是自我解嘲地作了一副婚联。“三十晚上大月亮,二十八岁老新郎”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与江冬秀这段旧式婚姻,虽一度出现波浪,但由于胡适性格宽厚,有能遵循传统道德,所以一直维持着这个旧式的婚姻。一直到1962年胡适在台湾逝世。从这一点看来,胡适的确堪称新文化的闯将,旧礼教的楷模。

胡适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矛盾的人,他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婚姻上,还更多的体现在他的一些文化主张,甚至是政治主张上。这些决定了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无党派人士,一个诗人,一个教授,一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一个谦谦君子。这个徽州人,的确继承了徽州的很多传统,读书勤奋,明白事理,温文尔雅,做事认真。

(引郭因语)“当然,胡适也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不是没有可以非议之处,不是没有可以批评之处。任何人都应该是一分为二的,对胡适也不能例外。”

现在,胡适的故居已按原貌修复,(绩溪县政协副主席 罗晓锦)“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绩溪县委县政府积极努力,修复修缮胡适故居。这几年来,前来胡适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欢迎海内外各地的朋友,来胡适故居参观指导。”

胡适一生写了很多诗,在这些诗中,表达了对于爱情以及友情的歌唱,当然还有对故土徽州的眷念。

可能是因为胡适以及家人,格外的喜欢兰花吧。胡适故居中的很多木雕,都精致的雕上了兰花。在1922年的《新青年》上,胡适曾写过一首题为《希望》的诗。“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胡适,就似乎带者徽州的兰花草,走向世界的。他对于兰花草的思念之情,实际上就是拳拳的思乡之情。

第十五集  中华楷模

  这座小山村是距离黟县县城数十公里的九都屏山村,它座落在重重大山之中,安详而宁静,就在这里,诞生了一位在现代史上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舒绣文。19157月,舒绣文出生在这里,一直到七八岁,她才随父母亲离开这座小山村,来到了当时的北平上学,青少年时,她就参加了进步的戏剧活动,主演了话剧《棠塛之花》,1932年进入电影界,主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与白扬、张瑞芳、秦怡一同被誉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四大名旦”。抗战爆发后,舒绣文一腔热血追求光明和进步的文艺战士行列中。

  徽州虽然地处偏隅,但她的目光一直敏锐地关注着山外的世界,她的心跳似乎一直与山外的世界同步,在动荡不断的上个世纪前50年代,从这里走出的一系列人物,似乎都在中国现代史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值得缅怀,也值得追忆。

  在徽州,还诞生了一位一直静静地做着惊天动地事情的伟人,他就是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这是一个无私的人,他所致力的一直是推进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以自己的人格和爱心,在这个世界不懈地努力着,他所做的一切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最平凡的,也是最高尚的。

  陶行知1891年出生在歙县黄潭村一个贫民家庭里,先在本村后到休宁县万安镇上了私塾,学习异常刻苦,由于贫穷,十来岁就不得不靠半工半读来继续学业,每天他从十几里地以外的黄潭源村挑菜挑柴进城,卖完以后才能到先生家上课。1906年进入崇一洋学堂,是陶行知一生中关键的一步,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着浓郁的宗教成分,少年时的贫苦经历,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使得陶行知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的思想中,始终将人的价值作为核心。两年学堂生活可以说是陶行知命运和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 左和平】:在这里,应该说三年的课程他两年就学完了,从这读完了这个学堂应学的课程以后,考入杭州,从杭州又到了南京,最后修业完毕以后,大学毕业以后到美国留学,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思想。

  1914年,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育家杜威门下攻读教育,遇到了徽州老乡胡适,成为同窗好友。1917年,陶行知返回祖国,在归国的海轮中,他踌躇满志地向好友表示:“我要使全中国人都要受到教育!”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 左和平】:那么他在美国辛苦这么留学下来以后,美国(人)正式发现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就用高薪的待遇聘用他在美国任教。那么对于陶行知来讲,他知道,中国也需要人才,他毅然婉言谢绝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向他提出了高厚待遇的这么一个要求。毅然谢绝了,回来以后,穿上布衣,套上草鞋,开始了我国的乡村教育。首先创办了晓庄师范,继而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创办了新安旅行团,创办了重庆的育才学校,创办了社会大学,开展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抗战教育、战时教育,民族教育等等。

  经过几年时间的四处奔走,他把平民教育推广到20个省区,《平民千字课》一书发行了300多万册,他在课本上写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在多年的平民教育实践中,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纠正了杜威教授的一个观点。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 左和平】:杜威有这么两句话:“学校即社会,社会即生活。”那么陶行知呢将他的这一思想推翻了,他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他在后面加了一句:“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里面一个闪光的地方。

  陶行知走上了一条艰难而快乐的道路,他以教育改造国民的道路任重道远,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乐此不疲。陶行知推崇博爱,“爱满天下”是他的人生信条,并且终身恪守不渝。陶行知后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仍是博爱,可以说,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陶行知的一生正是努力描绘爱,歌颂爱,实践爱,创造爱的一生。

  1946725日,因教育事业与民主运动,劳累过度,陶行知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陶行知先生,就这样为着实现他的理想而忘我奋斗一生,他想用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来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改变中国人的心灵状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徽州人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他宅心仁厚,充满爱心,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矢志不移,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人民教育家”,更称得上“万世师表”。

第十六集  智慧之光

  这是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一座普通的徽州民居,就是在这里,一位名叫程大位的徽州小商人,发明了珠算的运算法则,这个一生未戴过乌纱的布衣,将中国的数学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据《程氏宗谱》记载,程大位精于卜算,擅算术,他少年时随父经商,足迹遍及吴楚地域,在商务往来中,程大位切身感到传统筹码计算的不便,决心编纂一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40岁以后,程大位带着满脑子的数学问题回到了故里,20年以后,程大位终于完成了影响深远的《算法统宗》一书,计17卷。

  1598年,程大位又刊行了《算法统宗》的简明本《算法纂要》4卷,成为后世民间算家最基本的读物。程大位在著作中所叙述的整数、分数及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基本知识在当时都有着领先的作用,尤其是书中全面介绍了珠算的各种方法和归除口诀,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走进珠算资料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形态各异的算盘了。置身其间,会惊喜地发现,一个小小的算盘居然有如此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算盘不仅仅是计算的工具,更可以作为徽州经济发展的一个见证物。这些算盘都诞生于程大位之后,它们的产生显然得益于程大位的珠算理论,同时也将程大位的珠算理论向前发展了一步。在徽州民间,似乎“高人”总是层出不穷,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徽州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程大位故居所在的小巷,被命名为大位巷,故居附近的小学命名为大位小学,这座小学的学生运算能力之强,已名扬海内外,这是四年级的学生在上算术课,这样的算术水平真叫人惊叹不已,不愧为程大位故乡的孩子。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先后传到了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日本人把《统宗》作为国家珠算的奠基石,程大位被日本人推为“算神”。

  在与算术紧密相关的经济领域,徽州还有一位人物,在济世措施上所表现出的睿智引起国外经济学家的注目,他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上所提及的唯一中国--王茂荫,王茂荫1798年诞生在歙县南乡屺梓里的一个徽商家庭,义成村这套房子是他暮年返乡时买下的。

  王茂荫少年入私塾,曾就读于歙县城紫阳书院,先后中了举人与进士之后一直在户部任职,直到50岁以后才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成为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官员之一。王茂荫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不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徽州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孙树霖】:王茂荫做官很清廉,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一直住在北京的歙县会馆,后来有一段时间住在什么庙里,但他没有带家眷,吃饭就在会馆里面吃的大众的伙食,所以他一直到最后去世的时候,他家里没有任何东西,除了买了一栋房子以外。那幢房子是他私人买下来以外,没有任何更多的财产,为官是很清廉的。

  关于王茂荫,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王茂荫在当时已经有了强烈的现代经济和货币观点。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孙树霖】:他在纸币和金属货币之间的联系,他虽然没有达到科学认识的程度,但是他已经在这个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王茂荫,虽然他也是属于货币金属论(思想),但是他没有被货币金属论这个框框所限制,他前进了一步,他已经感觉到或者是模糊的猜测到金属货币跟纸币之间有某种联系,所以他一再主张纸币发行要限制数量,而且到了不限制数量造成通货膨胀以后,他主张兑现。

  在清咸丰年间,王茂荫旗帜鲜明地表达过自己建设性的意见。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孙树霖】:他有很重要的两句话:官能定钱之值,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难以为千。这句话就击中了货币名目论一个很重要的要害,货币名目论的要害就是混淆了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的这一关系,这个批判是非常精彩的。

  从对于经济以及货币的理解上可以看出,王茂荫已经具备当时世界先进的货币和经济观念,王茂荫就这样荣幸地走进了不朽的恢弘巨著,这是徽州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光荣。 

  对于这些影响着中国历史的人物,徽州人一直是有着浓重的感情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这两句诗用来形容徽州再确切不过了,从朱熹到戴震,从程大位到王茂荫,可以看出,弹丸之地的徽州,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她甚至在某些方面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势,这是徽州不可磨灭的荣光。

第十七集  不朽丹青

在古徽州,寺庙宗祠,楼台歌榭,官邸民宅,商铺酒肆,到处都有字画。三雕艺术的形成,也是在书画发展的基础上。琳琅满目的妙笔丹青与金石雕镂,透彻的反映了徽州文化的灿烂辉煌。当然书画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归功于徽商。是徽商为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为书画艺术打开了通往山外的大门。徽州的确给无数人以梦想,而梦想测试文学艺术的原动力。在瑰丽山水的映照下,徽州历代文学家和画家层出不穷。尤其是画家,更如过江之鲫。有人曾统计过,仅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初年,在新安区域就曾涌现出300多位画家。不单单在数量上,徽州所产生的一些画家或者与徽州有着关联的一些画家,应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徽州本地画家比较著名的是新安画派。

(以下引自黄山市书画院副院长 俞宏理):“新安画派是清初的一个重要画派,新安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应该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

新安画派出现在明末清初,以徽州本地画家为主体,以黄山白岳及徽州山水为创作的主要题材。画风追求清逸简淡,意境崇尚幽远冷峻。关于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后人比较认同僧人渐江。

渐江,俗名江韬,出家后法号弘仁。明万历36年,也就是公元1610年,出生于歙县桃源坞。在歙县中学的运动场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僧渐江宅若米舫遗址”。若米舫是渐江的族弟,也是他的学生江注的画室,江注的家就在歙县东关桃源坞。渐江自幼爱好书画,一直不婚不宦,潜心于作画。20多岁就颇见功力,已在文友间作画酬答了。38岁出家,其原因一半是对时政的鄙视,一半是为了云游山水,可以更清静的作画。这是歙县城西的西干山,早在唐朝,披云山麓建有寺院24座,香火甚旺,名太平兴国寺。太白楼记载了诗仙对披云山麓的游访。李白有诗曰:“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清初,渐江入住时,尚存寺院10座,渐江住在五明寺。他为自己的画室命名为“澄观轩”。其意在“澄清自己的怀抱,以观圣人之道。”现在岁月沧桑,寺院已经消失了,但五明寺泉的泉眼还在。太平兴国寺有两处重要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一处是长庆塔,另一处便是渐江墓。想当年练江江畔,碎月滩中。渐江携友人欢聚,泛舟江上,饮酒作画,洒脱飘逸,别有情趣。练江,留下了大画家无数的欢乐和忧愁。

(俞宏理语)“渐江,在清初的画家中间,他是被作为一个创新派的画家,不光是新安话派的奠基人,同时,他又是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他不是另起炉灶,不是那种蔑视传统否认传统,然后来创新的。他是借传统来创新的,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创造的。他的绘画的特点,主要是吸收了宋元(代画家)的东西,而且特别是倪瓒的东西。他对倪瓒的推崇,一直是贯穿他整个创作过程。他曾经有一首诗就讲到‘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

渐江是画黄山的第一人,有画黄山的作品60幅。《黄海蟠龙松图轴》是他的代表作。构图中,用干笔勾勒的矶市石状石块形成危峰孤峭,空阔孤幽。半株受尽风雨摧残的虬松,断臂残忮地盘绕倒挂而下。这痕迹累累,却不失倔强的拗怒,欲腾欲飞,犹如得气而生。整个画面洁净无尘,静穆超然。渐江的画作一直呈现出一种冷逸和静寂的风格,这也是渐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俞宏理语)“明代是不重视写生的,一直到清初很多画家象“四王”的画,他就是注重临摹,渐江是第一个提出写生的,而且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就是:‘敢言天地是吾师’--敢说这个天地是我的老师‘万壑千岩独仗藤’。”

渐江以山水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将中国的山水画推到极至致。他将山水与画,与自己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在这种交融中,渐江也找到了生命的新况味。与渐江并称为“新安四大家”的,还有查世标、孙逸、汪之瑞。另外,被后人看作新安派杰出的画家,则有程遂、郑慕倩、戴本孝等。此外“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罗聘也都是徽州人其他如萧云从、石涛、梅清等,都与徽州与新安画派有着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徽州人也好,或者与徽州有密切关系也好,这些画家的足迹遍及徽州的山山水水。可以说,正是徽州奇妙的山水,赋予了他们以创作的灵感,赋予了他们生命的激情。

第十八集  不朽丹青

中国的哲学思想一向视田地自然为一大生命。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来说,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寻求自我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新安话派对此理念的信奉,可以说是坚定不移。渐江毕生都以“家在黄山白岳间”而自豪。他一再吟颂“敢言天地是吾师,黄山影里是吾栖”,以此表达自己对于灵秀的徽山徽水的感激和虔诚。

  黄山白岳,壁立千仞,巍峨奇秀;新安山水,清潭浅滩,萦回明丽。山环水绕,岩壑幽邃。的确是一幅美丽无比的图画。 到了近代,徽州画家更是层出不穷 ,他们活跃在徽州,也活跃在浙江上海等地。当时沪上知名的画家中,仅歙县籍的就有虚谷、吴鸿勋、黄宾虹、汪律本、吴淑鹃、汪声远等。对海上画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这些画家当中,堪称一代宗师的当属二人,一个是虚谷,“海上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个则是被称为“北齐南黄”的黄宾虹。

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名质,字扑存。后根据原籍安徽歙县县西乡潭渡村有座滨虹亭而易名宾虹。黄宾虹6岁学画,7岁能识千字,8岁开始诵读四书五经,11岁临刻邓石如篆刻石多方。他的聪明好学深得父母喜爱。宾虹后来写下了“幼承宗族贤,修业父母喜”的诗句,真切的表达了童年的幸运。为了应童子试,13岁的黄宾虹,第一次踏上了回老家潭渡的里程。父亲领着他,乘船北上。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秀丽的新安江。虽是第一次回到老家,但他一下子喜欢上了徽州。尔后的数年他异常刻苦攻读。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三岁考中贡生。同时,他开始了绘画的实地写生。

这里是歙县潭渡黄宾虹故居。当年“怀德堂”和“铸园”留下了他年轻时的人生轨迹。1883年,18岁的黄宾虹首次上黄山。黄山的美丽使他豁然开朗,黄宾虹立志要当一名画家,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完成生命与自然的交流。从18岁到71岁,黄宾虹9上黄山。他心系黄山情注黄山,作了许许多多的描绘黄山的诗和画。他自拟了这样一幅长联“九次上黄山,钩奇峰,钩古木,作画作狂草,洋洋洒洒,浑浑噩噩;一生堕墨池,写金文,写大籀,以斜为正则,点点斑斑,淋淋漓漓”这里有诗人的理想,画家的追求,也深深的蕴涵着大师对家乡的依恋。

  黄宾虹一生在许多地方留下足迹,188621岁的黄宾虹抵达扬州,广泛接触扬州名画,并师从扬州老画家郑珊,陈若木等。196041岁的黄宾虹在歙县新安中学教书,与当地的一些书画名流切磋书画艺术。这一段时间,对于“新安画派”的理解大有精进。19071937年,整整30年,黄宾虹一直居住在上海。期间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他曾一度担任校长。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游历徽州,并跑遍全国的名山大川。他的画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9375月,黄宾虹受聘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为该笑教授中国文学和美术史。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之后这10年,是他绘画中最为灿烂的阶段。曾有人赞叹说“先生七十后,夺得造化的精英,图写自然,千笔万笔无一笔不是;年过八十,尤见精神。”

(以下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王伯敏语)“都知道黄先生有学问,黄先生的根底非常好,可是没怎么表现出来,你七十岁了么?就无非就是一个画家。到了七十岁之后,到了七十五岁,到八十岁差不多。嗨哟,从他自己的思想上讲,他有体悟,有所悟,从变法的上面来将叫晚年变法。许多的有名的有研究的山水画家,对黄先生都是非常尊重他,推动他在晚年的变法。在晚年能够这么个变法,变得出来,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根基打得好。”

有人曾这样评价黄宾虹的画:“若论才情之旺盛,黄宾虹不如齐白石;若论思想之谨严,黄宾虹不如潘天寿;然后,要论体悟之深邃,则谁也不如黄宾虹。”他混迹于笔墨意象,会心于艺术真谛,而不知老之将至的个体特质。寓含着人在不断追求美时,所焕发出来的灵性之光。有了这种灵性之光,作画便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达到了一种天地之境了。当然,这一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高层次的文化背景正是徽州所给予的。徽州一直有着感悟自然的传统。因为它直接地面对自然,它美丽绝伦的自然环境,更容易让人悟到自然的精神。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黄宾虹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也就会理解大师画作的一脉渊源了。 

第十九集  纵横徽商

  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对于徽州来说也不列外,正是因为近代徽商的崛起,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辉煌!徽商的兴起仍是时势的产物。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明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大量的作坊出现,大量的交换出现,所以经商就随着这个形势的发展而兴起。徽商正是适应了这么一个形势而兴起,所以他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先进性。他(如果)不是一个先进性的代表,他是不可能这样发展起来的。所以从社会发展(方面)来讲,他是好的,他是适应潮流的。】

  从明朝中叶起,徽商的兴盛一直持续了300多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关于徽商的兴起原因,曾有着各式各样的推论。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为什么要出去?这也是徽州人引起很多争论的,徽州文化中,引起许多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徽州这地方山多,太穷了,要出去,这样讲,可以说不是不是个原因,他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徽州这地方大部分人来自中原,他本来或是他自己或是他祖上,就知道外面有一个很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有这么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的这种要求,要打出去。】

  徽商的去路主要有四条,一是东进杭州,入上海,苏扬,南京,渗透苏浙全境,而是抢滩芜湖,控制横贯东西的长江商道和淮河两岸。进而入湘,入蜀,入云贵,三是从大运河北上,往来于京,晋,冀,鲁,豫之间,并远涉西北,东北等地,四是西进江西,沿东南进闽,粤,有的还以次为跳板,扬帆入海去日本从事对外贸易。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最早做生意是做木材生意,做茶叶生意,以后做蚕丝生意,以后再做的生意就多了,包括各种工厂都开。开工厂,开票号,开当铺,一直到办学校都有了,办出版社都有了。】

  【扬州学学会会长 韦明烨说:那么徽商在明代的时候,它拥有的财富很多,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以上,到了清代的时候,凡是一般家产,在百万以下的都算是小商人了,他的财富基本上和当时国库里面的基金相等。】

  徽商现象,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在文化上,徽商也有一整套理念,在架构上,徽商普遍带有一种血缘和地缘关系,外出闯荡,往往是父带子,兄带弟,亲帮亲,邻帮邻。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当然有大部分人都是和自己亲戚一块出去的,那么就给你一点基金,你自己另开商店,好多店面就重新开开了,一个行业也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行业,一个家族变成了很大一个财团,所以这个群体性,宗族性构成了徽商的一些特点】

  在经营中,徽商尤其注意商业道德,讲究以诚待人,以信接物,奉行以儒为体,以贾为用的信条,因而形成了贾尔好儒,弃儒为贾,亦贾亦儒的重要特色。

  今年76岁的罗时雨老人,可以称之为“最后一代老徽商”了。

  【老徽商 罗时雨说:我是16岁从鱼梁坝做船到金华的,到了金华以后呢,就在金华梨花井一个百货店里做学徒。】

  记得当年走的时候,周围邻居以及亲友对他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他在外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希望并不是奢望,因为左右的乡邻们都有着这样的榜样,而他在背着行囊上路时,也背着沉重的无形的压力,他在外面兢兢业业的当着一名伙计,忘我的进行着积累,然而,就在他即将实现发家致富的愿望的时候。

  【老徽商 罗时雨说:抗战了,日本人打到金华来了,我就跑了,跑了之后呢,我就从金华白山翻(山)到了旌德,翻(山)到旌德以后我就回家了,回家以后呢,第二年我又到浙江临安县,做伙计了吧,那个时间要长一些,做到抗战胜利,我又到了杭州,杭州自从解放以后再回来的,回来后在歙县的百货公司,一直工作到9065岁才退休。】

  公有制实行后,罗时雨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老板梦,当了一名小职员,罗时雨一直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可以说,做为最后一代老徽商,他奋斗了,但由于时也势也运也的缘故,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当年徽州人到江浙地区谋生,主要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新安江到达浙江省建德,淳安,然后在到达杭州,在转到苏州,上海,一条则是走的陆路,即所谓“徽杭古道”,翻山越岭,从现在的绩溪县逍遥乡境内到达浙江的临安县,然后再走向浙江的其他地区。

  这是当年的徽杭古道,是徽商外出的一条重要的道路,现在,这条山路显得寂寞而冷清,当年,很多徽州人就是从这里步行上百公里走到浙江杭州的,徽杭古道的关口就是“江南第一关”,只要过了这一关,就算是离乡背井,飘落他乡了,想当年外出的徽州人行走到此地,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今天,这些杭州的年轻人,翻山越岭,徒步旅行,只能体验当年徽商出门的艰难,却难以体会当年徽州人外出时,背井离乡的心境了。

  这是当年徽商从水路下江浙的一个重要的码头--渔梁!当年徽州有八景,“渔梁送别”就曾被列为一景,时人有诗描绘道,欲落不落晚日黄,归雁写遍遥天长,数声渔笛起何处,孤舟下漱如龙骧。诗中所用的意向,真实的记载了当年徽州人,下江浙谋生的悲壮心境。

  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民谣,就是徽州人出外经商的真实写照。

第二十集  纵横徽商

  对于绝大多数徽商来说,家乡徽州既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他们的终点,而他们的漫漫经商路,却是在外面的世界里进行的。这是绩溪县的湖里村,这座现今破败的小村落,毫不引人注目,但“一代巨贾”胡雪岩就出生在这里,胡雪岩很小的时候就到了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由于他勤奋,肯吃苦,慢慢的擢升为“跑街”,并于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继承了无有子女的店主遗赠的产业,并有了后来的发展。

  在杭州,还有另外一个徽州人也很有名,他曾创立了闻名全国的张小泉剪刀,张小泉是黟县人,小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杭州,最初干的是打铁的苦力活,日子过的拮据惨淡,但他努力钻研靠着勤奋,精益求精,以及苦心经营获得了的成功!

  徽商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自己的发家史。晚年的胡适,在给台湾[[集溪县志]]题辞时,曾极富感情的写下“努力做徽骆驼”几个字,艰难跋涉的“沙漠之舟”算是对徽商的最好比喻,无论是从最开始的打工,还是到后来的自己当老板,徽商都恪守着一些重要原则,一是勤劳,二是诚信,三是节俭,这些都是老徽商重要的品质。

  这位老人名叫方念裕,出身徽商世家,上世纪50年代曾任浙江兰溪祝裕隆布庄末代副经理。

  【浙江兰溪市工商联副秘书长 方念裕说:我的祖父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到兰溪来经商了,我的父亲后来也在兰溪经商,当上了布店经理,据我所知,祝裕隆布店所雇用的员工,除炊事员以外,都徽州人,那时在祝裕隆布店里面,都是讲徽州话的,那么祝裕隆布店近两百年,雇佣徽州员工没有一个贪污渎职的,对老板忠心耿耿。】

  在杭州胡庆余堂,店堂内高高悬挂着两块巨大的金匾,一为对外的宣言“真不二价”,另一为对内的警戒“戒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是胡雪岩的办店宗旨,胡雪岩的从商思想,代表着徽商的“商业理想”,这哪里是商人,分明是一群文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有着自己的梦想。清朝初期,扬州曾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创造扬州辉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徽商,当时在扬州,徽州盐商名列八大商种之首。

  【扬州学研究会会长 韦明烨说:从历史上看徽商来扬州经商,一共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明代中叶以后,一次是在清代的中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扬州盐商,主要就是指的徽商。】

  那么,徽商在明代的时候,拥有财富很多,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以上,今天我们看到的扬州文化,在建筑,在文化,在艺术,在戏剧,在书画以及工艺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都离不开历史上徽商的贡献。

  这是扬州瘦西湖畔的白塔,整体造型优美,雄伟古朴,酷似北京北海公园的喇嘛塔,相传,此塔是一名叫江春的徽州盐商所建,由此可见,当时徽商财力的丰厚,徽商,在扬州留下了很多家乡的痕迹,许多保存下来的盐商故居,都有明显徽派建筑的特色,著名的康山草堂和小玲珑山馆,虽然觅不到踪迹了,但平山堂“新安汪应庚”的石刻大字仍然在那里昭示着,曾经有过的历史。小玲珑山馆因玲珑石而得名,而这块石头,如今仍被完好的保存着,扬州的古巷就象是悠久的历史,曲曲折折,幽密深邃,隐藏着无数苍茫而寂寞的故事。

  这座小苑的主人姓汪,曾是当年的徽商,现在看来这座小苑仍显得相当精致漂亮,小苑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80平方米,存有老房近百间,横为三路,纵为三进,中轴相贯,两厢相对,有供小孩读书的春晖室,有供长辈活动的树德堂,还有正房,耳房,船厅,边廊,浴室,仓库等。清朝后期,旌德地区饱受兵燹,汪氏的曾祖父曾祖母无奈只好来到扬州,当时他们才20岁左右,与他们一道前来的还有大批旌德人。

  【扬州学研究会会长 韦明烨说:在扬州的徽商当中,来自旌德的商人力量最强,扬州人称他们为旌德帮,现在扬州还存在两所,旌德会馆的遗址,让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旌德人在扬州的气势。】

  然而,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已决定徽商的风光不在,扬州徽商的辉煌,在皇权取消了盐商对盐业的控制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久,鸦片战争爆发,经济的重心从内地转向沿海,慢慢地,徽商沉沦了,消失了,但是老徽商的经营理念和创业精神却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如今,新一代的徽商正在把它发扬光大。

  【安徽徽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文龙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新徽商继承了古徽商的文化历史底蕴,弘扬了古徽商这种经营理念和奋斗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徽商人。为我们安徽的振兴,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我想这是我们作为新徽商人,应该为之奋斗不止的伟大事业。我们应该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