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案件信息公开网:常用中药 补充部分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18:03

 (《梅师集验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阿米巴痢疾据46例观察,用药3~9天后,有43例获愈,2例进步,1例无效。
   治愈者绝大多数在3天左右临床症状即基本消失。
   平均腹痛消失时间为3.8天,大便成形、粘液血便消失为2.7天,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为3.2天,里急后重消失为3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为4.5天。
   但对阿米巴原虫是否有杀灭作用,尚待证实。
   治后有2例复发,仍以原法治愈。
   用法: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毫升(相当于生药2钱),每日2次。
   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副作用:少数患者有轻微耳鸣及便秘,不影响治疗。
    ②用于制止针麻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鼓肠现象试用厚朴粉于术前12小时1次吞服,体重50公开以下者5~7.5克,50公斤以上者7.5~10克
   按此剂量用于36例手术,结果仅1例在手术过程中肠曲鼓出,使手术无法进行而改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在切开腹膜后肠曲不鼓,少数轻度鼓起,但轻轻一推即可将肠曲推上。
   术后一般在24~36小时间有肛门排气现象出现,自诉无其他不适。
    
【名家论述】①李杲:厚朴,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湿满。
    ②《汤液本草》:《本经》云厚朴治中风、伤寒头痛,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厚肠胃,去腹胀满。
   果泄气乎?果益气乎?若与枳实、大黄同用,则能泄实满,《本经》谓消痰下气者是也。
   若与橘皮、苍术同用,则能除湿满,《本经》谓温中益气者是也。
   与解利药同用,则治伤寒头痛。
   与治痢药同用,则厚肠胃。
   大抵苦温,用苦则泄,用温则补。
    ③朱震亨:厚朴,气药也。
   温而能散,消胃中之实也。
   厚朴能治腹胀,因其味辛以提其气。
    ④《本草经疏》: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气血痹死肌者,盖以风寒外邪,伤于阳分,则为寒热头痛;风寒湿入腠理,则气血凝涩而成痹,甚则肌肉不仁,此药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热能祛风寒,故悉主之也。
   《别录》又主温中、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痢心烦满者,何莫非肠胃气逆壅滞,及痰饮留结,饮食生冷所致?得此下泄开通,温热暖肾,则诸证不求其止而止矣。
   至于淋露,虽属下焦为病,然多因胃家湿热下流;三虫亦肠胃湿热所生,苦能燥湿杀虫,故亦主之也。
   《本经》又主惊悸,及《别录》除惊去留热者,皆非其所宜。
   惊悸属心虚,于脾胃绝无相干,气味大温之药,又岂能去留热哉。
   至益气厚肠胃,盖亦指邪气去正气自益之谓,积滞消肠胃自厚之意耳,非消散之外,复有补益之功也,用者详之。
   厚朴气味辛温,性复大热,其功长于泄结散满,温暖脾胃。
   一切饮食停积,气壅暴胀,与夫冷气、逆气、积年冷气入腹,肠鸣,虚吼,痰饮吐沫,胃冷呕逆,腹痛泄泻及脾胃壮实之人,偶感风寒,气实人误服参、耆致成喘胀,诚为要药。
   然而性专消导,散而不收,略无补益之功。
    ⑤《本草汇言》: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
   故前古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呕逆泻利,虫积痞积,或肺气胀满,痰涎喘嗽,或胃气壅滞,水谷不行,用此消食化痰,去湿散胀,平土、金二脏,以致于中和也。
   沈孔庭云:厚朴辛苦温燥,入脾胃二经,散滞调中,推为首剂。
   然配他药,无往不可,与枳实、大黄同用,则泄实满,故大柴胡汤用之:与陈皮、苍术同用,则除湿满,故平胃散用之;与人参、白术、麦蘖同用,则治虚满,故调中汤用之;又同半夏、胆星,能燥湿清痰;同甘草、白术,能和中健胃;同枳壳、莱卜子能下气宽肠:同紫苏、前胡能发散风寒;同山查、枳实能疏气消食;同吴萸、肉桂能行湿燥阴,实有理气行气之功。
   但气之盛者,用无不验,气之弱者,宜少用之。
    ⑥《本草经读》:厚朴,气味厚而主降,降则温而专于散,苦而专于泄,故所主皆为实症。
   中风有便溺阻隔症,伤寒有下之微喘症,有发汗后腹胀满症,大便鞭症,头痛有浊气上冲症,俱宜主以厚朴也。
   至于温能散寒,苦能泄热,能散能泄,则可以解气逆之惊悸。
   能散则气行,能泄则血行,故可以治气血痹及死肌也。
   宽胀下气,《经》无明文,仲景因其气味苦温而取用之,得《本经》言外之旨也。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厚朴,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胃气郁结胀满疼痛,为温中下气之要药。
   为其性温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故《本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金匮》厚朴麻黄汤用治咳而脉浮。
   与橘、夏并用,善除湿满;与姜、术并用,善开寒痰凝结;与硝、黄并用,善通大便燥结;与乌药并用,善治小便因寒白浊。
   味之辛者,又能入肺以治外感咳逆;且能入肝,平肝之横恣,以愈胁下掀疼。
   ……兼入血分,甄权谓其破宿血,古方治月闭亦有单用之者。
   诸家多谓其误服能脱元气,独叶香岩谓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诚为确当之论。

36.白豆蔻
白豆蔻 (《本草拾遗》) 
【异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
    
【植物形态】白豆蔻多年生草本。
   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
   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
   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两面光滑,叶舌长达7毫米,先端2裂,被长硬毛。
   穗状花序生于根茎上,花茎连花梗长达8厘米;有卵圆形的鳞片,鳞片先端急尖,基部被短密绢毛;苞片卵圆形,先端急尖,被纤毛,灰色,长达3厘米;小苞片管状,3齿裂,稍被绢毛,长15毫米;花萼管状,3裂,被长柔毛,裂片刷状;花冠透明黄色,管部狭,长2厘米,喉部被小柔毛。
   裂片钝,长约1厘米,唇瓣倒卵形,长1.6厘米,先端微呈3裂状,中间厚,被微柔毛,黄色或带赤色条纹;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3毫米;花丝宽而有沟,长5毫米,花药长3毫米,药隔附属物3裂,3裂片等长,长方形反折;蜜腺2枚,半圆柱状,长2毫米;子房下位,被绢毛,3室,胚珠多数。
   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灰白色,3爿裂。
    栽培于热带地区。
   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木植物的花(豆蔻花)、果壳(白豆蔻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商品即称豆蔻。
   略呈圆球形,具不显著的钝三棱,直径约1.2~1.7厘米。
   外皮黄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纵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黄色毛茸。
   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
   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
   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
   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
   气芳香,味辛凉。
   以个人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
    主产越南、泰国等地。
    另有一种小豆蔻,系姜科植物小豆蔻的干燥果实,呈长卵形,两端尖,具3钝棱,长1~1.5厘米,径约1厘米,表面乳白色至淡黄棕色。
   种子团3瓣,每瓣5~9粒,每粒种子长卵形或3~4面形,表面淡橙色至暗红棕色。
   断面白色。
   气芳香,味辣、微苦。
    产越南、斯里兰卡、印度等地。
   这种豆蔻,市场上亦有作白豆蔻使用者,但品质较差。
    
【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其中有d-龙脑、d-樟脑、葎草烯及其环氧化物、1,8-桉叶素、α-及δ-拍帕烯、α-及β-蒎烯、石竹烯、月桂烯、桃金娘醛、葛缕酮、松油烯-4-醇、香桧烯等。
    
【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皮屑,打碎,或剥去果壳,取仁打碎用。
    《纲目》:白豆蔻入药去皮炒用。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归经】入肺、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功用主治-白豆蔻的功效】行气,暖胃,消食,宽中。
   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①《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②《本草图经》:主胃冷。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④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⑤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⑥《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⑦《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②《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③《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④《本经逢原》:忌见火。
    
【选方】①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
   为末,酒送下。
   (《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②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
   (《随身备急方》) ③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
   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
   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
   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
   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
   (《博济方》白豆蔻散) ④治气膈脾胃,全不进食:白豆蔻仁、缩砂各二两,陈米一升(淘洗,略燕过,铫内炒),丁香半两(不见火)。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
   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饮下。
   (《魏氏家藏方》太仓丸) ⑤治妊娠呕吐:白豆蔻一钱,竹茹三钱,大枣三枚,鲜姜一钱。
   将生姜捣碎取汁,前三药煎取一茶杯(约50~60毫升)过滤,冲姜汁服。
   (《武汉医药卫生》(3):288,1959) ⑥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
   (《世医得效方》) ⑦治呕吐哕: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
   水煎服。
   (《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 ⑧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
   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
   (《乾坤生意》)

 

 

 

 

 

 

 

 

 

 

 


37.藿香
藿香 (《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广藿香,又名:枝香。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揉之有香气。
   茎直立,粗壮,四棱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上部多分枝。
   叶对生,阔卵形、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下部的叶较小,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锯齿,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沿叶脉处最多;叶柄长2~3厘米,密被灰黄色柔毛。
   轮伞花序密集成穗状,顶生或腋生,长2~8厘米,直径1~2厘米;萼5裂,萼筒长6~8毫米,较苞片为长:花冠唇形,淡紫红色,长约8毫米,裂片4(下唇3裂),近等长,先端钝,全缘;雄蕊4,突出,花丝有髯毛;子房上位,柱头2裂。
   小坚果椭圆形,平滑。
   花期1~2月。
   但很少开花。
    广东、云南有栽培。
    ②藿香,又名:排香草、野藿香。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40~110厘米。
   茎直立,四棱形,略带红色,稀被微柔毛及腺体。
   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锯齿,齿圆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散生透明腺点,下面被短柔毛;叶柄长1~4厘米。
   轮伞花序聚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大,阔线形或披针形,被微柔毛;萼5裂,裂片三角形,具纵脉及腺点;花冠唇形,紫色或白色,长约8毫米,上唇四方形或卵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两侧裂片短,中间裂片扇形,边缘有波状细齿,花冠外被细柔毛;雄蕊4,2强,伸出花冠管外;子房4深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底部中央,伸出花外,柱头2裂。
   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
   花期6~7月。
   果期10~11月。
    生长于山坡或路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藿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
   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
   采后晒干或阴干。
   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药材】①广藿香干燥全草长30~60厘米,分枝对生。
   老茎略呈四方柱形,四角钝圆,直径约4~10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毛茸较少,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粗糙,黄绿色,中央有白色髓。
   嫩茎略呈方形,密被毛茸,质脆易断,断面灰绿色。
   叶片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多皱缩或破碎,两面均密生毛茸,质柔而厚。
   气香,浓郁,昧微苦而辛。
   以茎粗、结实、断面发绿、叶厚柔软、香气浓厚者为佳。
    产广东。
   一般认为本种的品质较优。
    ②藿香又名:土藿香(《滇南本草》),杜藿香。
   干燥全草长约60~90厘米。
   茎呈四方柱形,四角有棱脊,直径约3~10毫米,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毛茸稀少,或近于无毛;质轻脆,断面中央有白色髓。
   老茎坚硬,木质化,断面中空。
   叶多已脱落,剩余的叶灰绿色,皱缩或破碎,两面微具毛;薄而脆。
   有时枝端有圆柱形的花序,土棕色,小花具短柄,花冠多脱落,小坚果藏于萼内。
   气清香,味淡。
   以茎枝青绿、叶多、香浓者为佳。
    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北、云南、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广藿香含挥发油约1.5%,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约占52~57%;其他成分有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醛广藿香薁醇、广藿香吡啶、表愈创吡啶;另有多种其他倍半萜如石竹烯、β-榄香烯、别香橙烯、γ-广藿香烯、β-古芸烯、α-愈创木烯、瓦伦烯、α-古芸烯、γ-毕澄茄烯、δ-愈创木烯、α-广藿香烯、二氢白菖考烯等。
    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
   并含有茴香醚、茴香醛、d-柠檬烯,以及对-甲氧基桂皮醛、α-蒎烯、β-蒎烯、辛酮-3、辛醇-3、对-聚伞花素、辛烯-1-醇-3、芳樟醇、l-石竹烯、β-榄香烯、β-葎草烯、α-衣兰烯、β-金合欢烯、γ-毕澄茄烯、二氢白菖考烯等。
   我国东北产藿香风干材料,全草含挥发油0.54%,并含微量鞣质及苦味质。
    
【药理作用】①抗真菌作用试管实验藿香煎剂(8~15%)对许兰氏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蕾香乙醚浸出液(3%)及醇浸出液(1%)亦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水浸出液的抗真菌效力与煎剂相似;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在煎剂15%对方出现抑制,而乙醚浸出液于3%、醇浸出液于5%及水浸出液于10%等浓度时均呈抑菌作用,因此藿香的浸出液比煎剂抗菌力强。
    ②抗螺旋休作用藿香水煎剂(15毫克/毫升)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但必须将浓度增至31毫克/毫升时,方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③对胆囊的影响口服藿香煎剂,利用X线胆囊造影术,证明藿香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炮制】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微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别录》:微温。
    ③《珍珠囊》:甘苦。
    
【归经】入肺、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藿香的功效】快气,和中,辟秽,祛湿。
   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
   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
   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
   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
   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①《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②《本经逢原》:其茎能耗气,用者审之。
    
【选方】①治伤寒头疼,寒热,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产前、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
   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局方》藿香正气散) ②治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
   为末,每服一、二钱,淅米泔调服。
   (《禹讲师经验方》) ③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
   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百一选方》回生散) ④治疟:高良姜、藿香各半两。
   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
   (《鸡峰普济方》藿香散) ⑤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
   (《摘元方》) ⑥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
   (《滇南本草》) ⑦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
   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
   (《圣惠方》) ⑧治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
   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
   (《包会应验方》) ⑨治刀伤流血:土藿香、龙骨,少许为末,外敷。
   (《滇南本草》) 
【名家论述】①《药品化义》: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
   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
   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
   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
   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
    ②《本草正义》: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
   《别录》治风水毒肿者,祛除湿浊,自能清理水道也。
   去恶气者,湿漫中宫之浊气也。
   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病,芳香能助中州消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然性极和平,力量亦缓,止可以治霍乱轻症,而猝然大痛,吐泻并作,肢冷脉绝者,非大剂四逆不为功,断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独当大任。
   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
   盖疠疫以气染人,无非湿浊秽腐之熏蒸,感之者由口鼻吸入,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气之正,而藿香气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无流弊。
   但必以广产为佳,虽以气胜,而冲和可爱,今江浙间遍地产之,则味苦涩而气亦恶劣。
   石顽谓伐胃消食,且能耗气,而世俗以为能解暮气,瀹茶多饮,未尽善也。
   仲醇谓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者弗用。
   按藿香虽不燥烈,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最佳。
   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
   凡芳香行气,醒脾胜湿诸芳草,皆有同情,不仅藿香、木香一类为然也。

 

 

 

 

 

 

 

 

 

 

 


38.海金沙
海金沙 (《嘉祐本草》)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
   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药材】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质极轻,手捻之有光滑感。
   置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易着火燃烧而发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黄棕色、质轻光滑、能浮于水、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者为佳。
    主产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
   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
    
【性味】甘淡,寒。
    ⑦《品汇精要》:味淡,性平,无毒。
    ②《纲目》:甘,寒,无毒。
    
【归经】入小肠、膀胱经。
    ①《纲目》:小肠,膀胱血分。
    ②《本草汇言》:入足少阴,手、足太阳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海金沙的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①《嘉祐本草》:主通利小肠。
   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②《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③《本草正义》:利水通淋。
   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④《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⑤《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
    ⑥《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
   治小儿食积。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⑧《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
   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8钱;或研末服。
    
【宜忌】①《本草经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②《本经逢原》: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选方】①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
   二味捣研令细。
   每服三戗,生姜、甘草汤调下。
   (《本草图经》) ②治热淋急痛: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
   (《泉州本草》) ③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
   上研匀。
   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
   (《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 ④治尿酸结石症: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
   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
   (《广西中药志》) ⑤治小便出血: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
   一方用砂糖水调下。
   (《普济方》) ⑥治肝炎:海金砂五钱,阴行草一两,车前六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江西草药》) ⑦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牵牛一两(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半两。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煎水一盏,食前调下,得利止后服。
   (《医学发明》海金沙散) ⑧治脾湿胀满:海金沙一两,白术二钱,甘草五分,黑丑一钱五分,水煎服。
   (《泉州本草》)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海金沙,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
   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
    ②《本草述》:海金沙,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症,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耳,岂可徒取责于行水之脏腑乎?试观东垣治脾湿方,更如续随子丸之亦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矣。

39.茯苓
茯苓 (《本经》) 
【异名】茯菟(《本经》),茯灵(《史记》),茯蕶(《广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兔(《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植物形态】茯苓常见者为其菌核体。
   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
   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成。
   子实体伞形,直径0.5~2毫米,口缘稍有齿;有性世代不易见到,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无色。
   有特殊臭气。
    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本菌核的外皮部(茯苓皮)、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赤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茯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
   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㈠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㈡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状);㈢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线裂口;㈣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
   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种后第二、三年采收,以立秋后采收的质量最好,过早则影响质量和产量。
   加工: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亦可贮放于瓦缸内,下面先铺衬松毛或稻草一层,并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迭,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
   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
   如此反复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为茯苓个。
   切制:于发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
   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
   切制后的各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
    
【药材】茯苓个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两至十斤以上。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
   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
   气味无,嚼之粘牙。
   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
   质松脆,易折断破碎,有时边缘呈黄棕色。
    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
   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
   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化学成分】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
   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药理作用】①利尿作用茯苓煎剂3克或临床常用量对健康人并无利尿作用,犬静脉注射煎剂0.048克/公斤亦不使尿量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很弱,兔口服煎剂(接近临床人的用量)亦不增加尿量。
   但有用其醇提取液注射于家兔腹腔,或用水提取物于兔慢性实验,谓有利尿作用,煎剂对切除肾上腺大鼠单用或与去氧皮质酮合用能促进钠排泄,因此茯苓的利尿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茯苓含钾97.5毫克%,以30%水煎剂计算,含钠0.186毫克/毫升、钾11.2毫克/毫升,故茯苓促进钠排泄与其中含钠量无关(因钠含量太低),而增加钾排泄则与其所含大量钾盐有关。
    五苓散在慢性输尿管瘘犬(静脉注射)、健康人及兔(口服煎剂),大鼠口服醇提溶液均表现明显的利尿作用,在犬的实验中可使钠、钾、氯排出增加,但五苓散中主要利尿药物为桂枝、泽泻、白术。
   也有报道,五苓散煎剂给大鼠口服,剂量增至1克/100克亦未能证明有利尿作用。
    ②抗菌作用试管内未发现茯苓有抑菌作用。
   乙醇提取物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煎剂则无效。
    ③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低胃酸。
    ④其他作用茯苓能降低血糖,酊剂、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
   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
    
【炮制】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
   (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 
【性味】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归经】入心、脾、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茯苓的功效】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壅。
   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
   治溺黄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
   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宜忌】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
   恶白敛。
   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药性论》:忌米醋。
    ③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
   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④《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选方】①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
   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论》五苓散) ②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稀米饮调服之。
   (《儒门事亲》) ③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
   加生姜汁煎。
   (《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④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⑦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
   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
   (《百一选方》) ⑧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
   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
   (《原病式》获苓汤) ⑨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⑩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
   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
   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
   (《局方》威喜丸) ⑾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
   米汤调下,日二服。
   (《仁斋直指方》) ⑿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
   (《证治要诀》) ⒀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
   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
   每温汤下五十丸。
   (《德生堂经验方》) ⒁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
   (《纲目》茯苓酒) ⒂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
   (《补缺肘后方》) 
【名家论述】①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②《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③《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④《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
   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⑤《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⑥《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
   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
   小便多,其源亦异。
   《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
   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
   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
   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
   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入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
   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⑦《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
   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
   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
   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
   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
   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⑧《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
   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⑨《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
   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
   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
   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
   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
   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⑩《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
   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
   ……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
   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⑾《本经疏证》: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
   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请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


40.小茴香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英)Fennel   
【别名】 谷茴香、谷茴。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
   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
   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
   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有特异芳香气。
   花期6~7月,果期10月。
      各地有栽培。
   主产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
   有时盐炒用。
      
【性状】 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
   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
   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
   悬果瓣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分】 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41.吴茱萸
【中文名】吴茱萸(《本经》) 
【类 别】果实类 
【异名】吴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宁市蓟物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吴茱萸,又名:辣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茶辣。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
   幼枝、叶轴、小叶柄均密被黄褐色长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4对,椭圆形至卵形,长5~1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急尖,少有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罕有不明显的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厚纸质或纸质,有油点。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偶成圆锥状,顶生;花轴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鳞片状;花小,黄白色.萼片5,广卵形,外侧密披淡黄色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内侧密被白色长柔毛;雄花有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被毛,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较大,具退化雄蕊5枚,鳞片状,子房上位,圆球形,心皮通常5枚,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6毫米,熟时紫红色,表面有腺点,每心皮有种子1枚,卵圆形,黑色,有光泽。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野生于山地、路旁或疏林下。
   分布于长扛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吴茱萸根)、叶(吴茱萸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
   摘下晒干,除去杂质。
   如遇阴雨,用微火炕干。
    
【药材】干燥果实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
   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油室);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
   横切面,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
   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
   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
   以色绿、饱满者为佳。
    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石虎及毛脉吴茱萸等的未成熟果实,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吴茱萸果实含挥发油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
   还含吴茱萸酸。
   又含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
   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
   还含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吴茱萸啶酮和吴茱萸精。
   又含吴茱萸苦素。
    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
   尚含不饱和的酮,暂称石虎甲素、挥发油、花色甙和甾体化合物。
    
【药理作用】①驱蛔作用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②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
   10%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③中枢作用大量吴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
   日本产吴茱萸醇提物有镇痛作用,用兔齿髓电刺激法证明,10%醇提物静脉注射0.1~0.5毫升/公斤有镇痛作用。
   静注0.2毫升,镇痛效力和安替匹林或氨基比林(各用1%2毫升)大致相等。
   而在寒冷时,比此二药为强。
   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1~0.5毫升/公斤,对家兔亦有镇痛作用;1~2毫升/公斤可使兔体温轻度升高。
   单用10%吴茱萸属植物醇提物0.5~2.0毫升,也能使兔体温上升。
   从另一种吴茱萸属植物Evodia xanthoxyloides F.Muell提出生物碱,其盐酸盐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可使大鼠体温下降,还能对抗樟脑等对大鼠或小鼠所致的惊厥作用。
    ④其他作用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0.5~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0.5毫升/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0.02~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暂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
   Evoxine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公斤。
   吴茱萸的成分,如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
   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
   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SK病毒作用。
    从E.xanthoxyJ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茵芋碱相似,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兴奋性,松弛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
    
【炮制】炙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
   (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 ①《本草通玄》:吴茱萸,咸汤浸去烈汁,焙干水。
    ②《本草求真》:吴茱萸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
   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大热,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功用主治-吴茱萸的功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③《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选方】①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仁存堂经验方》) ②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兵部手祭方》) ③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一钱。
   (《圣惠方》) ④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⑤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⑥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
   根。
   (《干金翼方》) ⑦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⑧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仁存堂经验方》) ⑨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局方》戊己丸) ⑩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⑾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证治准绳》鸡鸣散) ⑿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局方》夺命丹) ⒀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圣惠方》) ⒁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濒湖集简方》) ⒂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食疗本草》) ⒃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全展选编·皮肤科》) ⒄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古今录验方》) ⒅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
   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
   一天服三次。
   微汗即愈。
    ⒆全身发痒。
   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⒇冬月感寒。
   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21)呕吐、胸满、头痛。
   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
   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
   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
   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
   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
   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
   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
   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
   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
   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
   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
   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三十丸。
   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
   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
   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五十丸。
   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
   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
   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
   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30)牙齿疼痛。
   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风疹。
   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
   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
   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
   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
   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②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畅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③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
   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
   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④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42.花椒
【中文名】花椒(《日用本草》) 
【类 别】果实类 
【异名】大椒(《尔雅》),秦椒、蜀椒(《本经》),南椒(《雷公炮炙论》),巴椒、蓎藙(《别录》),汗椒(陶弘景),陆拨(《药性论》),汉椒(《日华子本草》),川椒(《圣惠方》),点椒(《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
    
【植物形态】花椒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6米
   茎枝疏生略向上斜的皮刺,基部侧扁;嫩枝被短柔毛。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8~14厘米,叶轴具狭窄的翼,小叶通常5~9片,对生,几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至广卵形,长2~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通常微凹,基部为不等的楔形,边缘钝锯齿状,齿间具腺点,下面在中脉基部有丛生的长柔毛。
   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轴被短柔毛;花被片4~8,三角状披针形:雄花具雄蕊5~7,花药矩圆形,药隔近顶端具腺点,花丝线形,退化心皮2,先端2叉裂;雌花心皮通常3~4,子房背脊上部有凸出的腺点,花柱略外弯,柱头头状,子房无柄。
   成熟心皮通常2~3。
   果实红色至紫红色,密生疣状突起的腺点。
   种子1,黑色,有光泽。
   花期3~5月。
   果期7~10月。
    野生于路旁、山坡的灌木丛中,或为栽培。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花椒根)、叶(花椒叶)、种子(椒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10月果实成熟后,剪取果枝,晒干,除净枝叶杂质,分出种子(椒目),取用果皮。
    
【药材】干燥果皮(又名:红花椒、红椒、大红袍)腹面开裂或背面亦稍开裂,呈两瓣状,形如切开之皮球,而基部相连,直径4~5毫米;表面红紫色至红棕色,粗糙,顶端有柱头残迹,基部常有小果柄及1~2个未发育的心皮,呈颗粒状,偶有2~3个小蓇葖果并生于果柄尖端。
   外果皮表面极皱缩,可见许多呈疣状突起的油腺,油腺直径0.5~1毫米;内果皮光滑,淡黄色,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而向内反卷。
   有时可见残留的黑色种子。
   果皮革质,具特殊的强烈香气,味麻辣而持久。
   以鲜红、光艳、皮细、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
   此外黑龙江、四川、湖北、青海、湖南、广西等地亦产。
    此外,同属植物香椒子的干燥果皮,亦作花椒使用。
   习称青花椒,其果实多为2~3个小蓇葖果集生于一果柄上,只有一个蓇葖果的较少;直径3~4毫米,顶端开裂,具短小的喙尖。
   外果皮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少有暗绿色,有细皱纹,油腺呈深色点状,不甚隆起。
   内果皮灰白色,常与外果皮分离,两层果皮都向内反卷。
   残留的种子黑色,光亮,卵圆形。
   气香,味麻辣。
    主产于辽宁、江苏、河北等地。
    各地所产的土花椒,主要为同属植物野花椒(参见野花椒叶条)、竹叶椒(参见竹叶椒叶条)、勒欓(参见鹰不泊条)、柄果花椒(参见麻口皮子药条)等的果皮,亦作花椒之代用品。
    
【化学成分】花椒果实含挥发油0.7%(贵州产)、2~4%(甘肃产)、4~9%(广东产)。
   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
   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香椒子(东北产)的果实含爱草脑、佛手柑内酯。
   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爱草脑,约占90%。
   果皮含佛手柑内酯及苯甲酸。
    
【药理作用】所含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
   对离体兔小肠,低浓度时作用不恒定。
   有时有轻度但较久的运动亢进,大剂量则抑制肠运动。
   给大鼠口服后,能抑制胃肠运动(食糜的通过速度减慢),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
   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
   小量口服,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大量可抑制排泄。
   给兔静脉注射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8克/公斤,兔静脉注射则为50毫克/公斤。
   动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
   死后解剖,呼吸道有牻牛儿醇特有的香气,且有多量血性渗出液,肺及支气管有许多出血斑,因此死亡原因乃由于呼吸极度困难所致。
   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有驱虫作用。
   另据报道,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角膜之表面麻醉,效力较地卡因稍弱;在豚鼠之浸润麻醉中,效力强于普鲁卡因。
   应该指出,日本所产花椒,实为山椒,我国不产;其中含中枢麻痹成分,又能兴奋延髓,产生痉挛。
    
【炮制】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
   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蜀椒,须去目及闭口者,不用其椒子。
   先须酒拌令湿,蒸,从巳至午,放冷,密盖,四畔无气后取出,便入磁器中,勿令伤风。
    ②《本草衍义》:蜀椒须微炒,使汗出,又须去附红黄壳。
   去壳之法,先微炒,乘热入竹筒中,以梗舂之,播取红,如未尽,更拣、更舂,以尽为度。
   凡用椒须如此。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生温,热寒,有毒。
   太热,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兼入手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经。
    ④《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功用主治-花椒的功效】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
   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①《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②《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
   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
   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
   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
   畏款冬。
   恶栝楼、防葵。
   畏雌黄。
    ②《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 ④《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⑤《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⑥《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选方】①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
   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②治冷虫心痛:川椒四两。
   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
   (《寿域神方》) ③治呃噫不止:川椒四两。
   炒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汤下。
   (《秘传经验方》) ④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一两(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熟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
   每服十粒,米饮下,无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椒丸) ⑤治飧泄: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去口。
   炒)。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
   恶痢久不愈者,弥佳。
   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
   (《普济方》椒术丸) ⑥治齿痛:蜀椒醋煎含之。
   (《食疗本草》) ⑦治齿疼:川椒一两(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
   (《圣惠方》) ⑧治伤寒呕血,继而齿缝皆流血不止:开口川椒四十九粒,用醋同煎,临熟入白矾少许,漱口含在口中,少顷吐出,再啜漱而含。
   (《仁斋直指方》) ⑨治寒湿脚气: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脚。
   (《妇人良方》) ⑩治肾风囊痒:川椒、杏仁。
   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
   (《仁斋直指方》) ⑾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抱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吴萸、蛇床各一两,藜芦五钱,陈茶一撮,烧盐二两。
   水煎熏洗。
   (《医级》椒茱汤) ⑿治手脚心风毒肿:生(花)椒末、盐末等分。
   以醋和敷。
   (《补缺肘后方》) ⒀治久患口疮:蜀椒去闭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饭压下,重者可再服,以瘥为度。
   (《食疗本草》) ⒁治头上白秃:花椒末,猪脂调敷。
   (《普济方》) ⒂治手足皴裂:(花)椒四合,水煮之,去滓。
   渍之半食顷,出令燥,须臾复浸,干涂羊、猪髓脑。
   (《僧深集方》) ⒃治漆疮:汉椒汤洗之。
   (《谭氏小儿方》) ⒄治元藏伤惫,耳聋目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暴干捣罗取红秤一斤,再捣为末),生地黄七斤(肥嫩者)。
   上二味,先将地黄搀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一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⒅治好食生茶:(花)椒末不限多少,以糊丸如梧子大,茶下十丸。
   (《胜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蛔虫性肠梗阻用麻油2~4两,置锅中煎熬,投入花椒3~4钱,至微焦即捞出弃去;待花椒油微温时1次服完。
   治疗8例儿童患者,均于服药后15~30分钟腹痛停止,随后排便,有的同时排出蛔虫。
   如梗阻时间过长,中毒症状明显,有肠坏死或有阑尾蛔虫可能者,则不宜服用。
    ②治疗血吸虫病试用于早、中期血吸虫病,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服药后食欲增加,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用法:花椒炒研成粉装胶囊,成人每天5克,分3次服。
   20~25天为一疗程。
    ③治疗蛲虫病花椒1两,加水2市斤,煮沸40~50分钟,过滤。
   取微温滤液25~3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3~4次。
   治疗108例小儿蛲虫病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粪检3次虫卵皆为阴性。
    ④用于止痛取花椒果皮制成50%的注射液,痛时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
   共观察266例,其中腹痛(溃疡痛、肠痉挛、胆绞痛)246例,有效240例;肝区痛4例均有效;腰痛3例,有效2例;其它疼痛(头痛、心绞痛等)13例。
   有效5例。
   266例中疼癌完全缓解者186例,部分缓解者68例,无效12例。
   注射后一般10~15分钟疼痛缓解,可持续2~4小时。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⑤用于回乳花椒2~5钱,加水400~500毫升,浸泡后煎煮浓缩成250毫升,然后加入红糖(白糖效果不佳)1~2两,于断奶当天趁热1次服下,日服1次,约1~3次即可回乳。
   绝大多数于服药后6小时乳汁即显著减少,第2天乳胀消失或胀痛缓解。

43.陈皮
陈皮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英)Tangerine Peel   
【别名】 红橘、大红袍、川橘。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叶互生,单身复叶;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全缘或为波状钝锯齿,具半透明油点。
   花单生或数朵生于枝端和叶腋,白色或带淡红色;花萼杯状,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5~25;雌蕊1。
   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红色、朱红色、黄色或橙黄色,囊瓣7~12。
   种子卵圆形,白色。
   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全国各产橘区均产。
      
【采制】 果实成熟时制取果皮,晒干。
      
【性状】 果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
   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味辛、苦。
      
【化学成分】 含橙皮甙(hesperidin)、川陈皮素(nobiletin)、柠檬烯、a-蒎烯、B-蒎烯、B-水芹烯(B-phellandrene)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附注】 橘的栽培变种的果皮亦作陈皮入药;其未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亦入药,药材称为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44.枳实
【中文名】枳实(《本经》) 
【类 别】果实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
    
【植物形态】①枸橘,详枸橘条。
    ②酸橙小乔木。
   茎枝三棱形,光滑,有长刺,长5~20毫米。
   叶退化成单叶状,互生,革质;叶柄有狭长形或倒心脏形的翼,长0.8~1.5厘米,宽3~6毫米;叶片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而钝,渐尖,或微凹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而有油点,背脉明显。
   花排列成总状花序,亦有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内;花萼皿状,5裂,裂片阔三角状,外面疏被短毛;花瓣5,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8厘米,宽6~7毫米,略反卷;雄蕊多数,在20以上,花丝分离,长出于柱头;子房上位,球形,约12室,每室内含胚珠多数,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
   柑果圆形而稍扁,成熟时橙黄色,果皮粗糙,花期4~5月。
   11月果熟。
    野生或栽培。
   分布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本植物的将近成熟果实(枳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香圆,详香橼条。
    
【采集】5~6月间摘取,晒干;略大者横切成两半,晒干。
    
【药材】①绿衣枳实为植物枸橘的幼果,呈圆球形,直径2~3厘米,商品多横切成半球形。
   果实表面绿黄色,散有众多小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被有细柔毛。
   顶端有明显的花柱基,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脱落后的痕迹。
   横断面果皮厚3~6毫米,边缘外侧散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6~8瓣,囊内汁胞干缩,呈棕褐色:近成熟的果实内每瓤内有种子数粒,呈长椭圆形;中心柱坚实,宽4~6毫米,约占断面直径的1/6。
   气香,汁胞味微酸苦。
    产福建、陕西、广西等地。
    ②酸橙枳实为植物酸橙的幼果,完整者呈圆球形,直径0.3~3厘米。
   外表灰绿色或黑绿色,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并散有少数不规则的黄白色小斑点。
   顶端微凸出,基部有环状果柄的痕迹。
   横切面中果皮光滑,淡黄棕色,厚3~7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褐色,有7~12瓤囊,每瓤内含种子约10粒:中心柱径宽2~3毫米。
   有强烈的香气,味苦而后微酸。
    主产四川、江西、浙江。
   此外,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产四川者称川枳实,产江西者称江枳实。
    ③香圆枳实为植物香圆的幼果,呈球形、矩圆形或倒卵球形,商品多剖成二半,直径0.5~3厘米。
   较小的幼果表面密被黄白色的绒毛,渐大则渐秃净而粗糙,灰红棕色或暗棕绿色,有时可见不规则的黄白龟斑点,并密生多数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
   大的果实顶端有环状的金钱环,基部有环状的果柄痕迹。
   横切面中果皮粗糙,黄白色,厚4~8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的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棕褐色,有10~12瓤囊,每瓤内有种子数枚;中心柱径宽2~5毫米。
   有强烈的香气,味酸而后苦。
   主产江西、四川等地。
   商品枳实除上述三种外,尚有以甜橙(福建);枸橼(云南);柚(广西、陕西、四川、江西)等的幼果作枳实用。
   参见甜橙、香橼、柚条。
    
【化学成分】枸橘和橘属植物的果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
   川枳实含生物碱0.09%、甙类20.49%,皂甙5.86%。
   酸橙幼果中含维生素C-23.2~60.3毫克%;其未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新橙皮甙5.6~14.18%、柚皮甙1.5~4.0%、野漆树甙和忍冬甙等黄酮甙(当果实成熟时新橙皮甙消失)。
    
【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用三个不同产地(四川、江西、湖南)的枳壳和枳实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呈抑制作用;对兔在体和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为兴奋。
   对兔子宫瘘亦证明能使子宫收缩有力,张力增加,甚至出现强直收缩。
   枳壳酊和枳壳流浸膏,对兔子宫(在体和离体)也有兴奋作用;对小鼠子宫(离体)则抑制。
   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样物质,对兔离体子宫也有一定收缩作用,尤以垂体后叶素兴奋过的子宫肌更显著:除去生物碱的部分,对兔离体子宫却有松弛作用,经垂体后叶素兴奋后,子宫的弛缓作用更明显。
   从枳实果皮中分离出的Cirantin,能抑制卵巢周围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这可能与其避孕作用有关(阻止受精)。
    ②对肠管的影响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枳实,对小鼠和兔的离体肠管皆呈抑制;兔在体肠管多数为抑制,少数无变化。
   枳壳酊及其流浸膏,对小鼠(离体)、兔(在体和离体)肠管均抑制。
   高浓度(1:1000)对离体兔、豚鼠小肠均呈抑制,且能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之作用;低浓度(1:10000)则在短暂抑制后,可呈现兴奋作用,振幅加大,频率加快。
   麻醉犬的在位肠,用煎剂也有明显抑制;但对胃肠造瘘的犬,则呈一定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有力。
    ③对心、血管的作用对蟾蜍离体心是小量兴奋,大量抑制。
   枳壳和枳实水煎液,枳壳酊与流浸膏皆如此。
   用枳壳煎液或醇提液给犬静脉注射,可致显著升压作用。
   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枫实煎液,用蟾蜍全身血管灌溉法证明,有轻度收缩血管的作用;对麻醉犬,有显著而迅速的升压作用,它没有肾上腺素升压时引起的呼吸抑制、后降压现象,心率亦无明显增快。
   升压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㈠兴奋α受体,致部分器官血管收缩(苯胺唑啉可将升压翻转为降压反应);㈡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及心肺制备)。
   利血平化后,枳实的升压作用更加显著。
   对麻醉狗枳实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气泡流量计,冠脉流量可增加289.4%),脑、肾血流量亦平均增加86.4%及64.5%,与去甲肾上脓素有显著不同;股动脉血流量则有减少,心肌耗氧量略有增加,但不明显,与冠脉流量的显著增加不相平行。
   在犬及豚鼠的心电图试验中,大剂量枳实引起的心律紊乱(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并不严重,根据以上作用特点,有人建议可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
   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的生物碱亦能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有短暂增强,尤其当垂体后叶素作用后更明显。
    ④其他作用柑橙属植物粘胶质能使大鼠(用含胆甾醇的饲料喂养)的血清及肝中胆甾醇含量降低。
   枳实的醇浸液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27Rv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1:1000。
   其水煎剂对豚鼠灾气管无影响。
   有人报告,柑柚属的果汁能促进(面包)酵母菌之发酵速度,煮沸后活性并不下降,故非酶成分橘汁主要之医疗用途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并含相当量的维生素A、B,皮则不含维生素C,而富于维生素A,味苦,可健胃。
   小儿如服入大量果皮,可致中毒(腹痛、痉挛)。
    
【炮制】枳实: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无硬心,切片,晾干。
   炒枳实:先将麸皮撒匀于加热的锅内,俟烟冒出时,加入枳实片,拌炒至微呈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枳实片100斤,用麸皮10斤)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雷公:酸,无毒。
   李当之:大寒。
    ③《别录》:酸,微寒,无毒。
    ④《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枳实的功效】破气,散痞,泻痰,消积。
   治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①《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
    ②《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③《药性论》: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
   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
    ④《珍珠囊》:去胃中湿热。
    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主心痞,化心胸痰,消食,散败血,破积坚。
    ⑥《本草再新》:破气,化痰,消食宽肠,杀虫,败毒。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及脱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宜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①《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惧服。
    ②《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③《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选方】①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黄色,去瓤)一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炒,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内外伤辨》枳术丸) ②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 ③治卒患胸痹痛:枳实捣(末),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补缺肘后方》) ④治伤寒后,卒胸膈闭痛:枳实,麸炒为末。
   米饮服二钱,日二服。
   (《简要济众方》) ⑤治大便不通:枳实、皂荚等分。
   为末,饭丸,米饮下。
   (《世医得效方》) ⑥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大黄一两,枳实(麸炒,去瓤)、神曲(炒)各五钱,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三钱,泽泻二钱。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九温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
   (《内外伤辨》枳实导滞丸) ⑦治少小久痢淋沥,水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枳实二两。
   治下筛。
   三岁已上饮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服,日三。
   (《千金方》枳实散) ⑧治肠风下血:枳实半斤(麸炒,去瓤),绵黄耆半斤(洗,锉,为末),米饮非时下二钱匕,若难服,以糊丸,汤下三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