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风格女生穿衣:教育锐评:补课“有害”,谁来“除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8:28

教育锐评:补课“有害”,谁来“除害”?

2012年02月07日08:41 来源:人民网   据报道,2月1日,沈阳某中学初三年级全体师生乘坐10辆大客车,在路途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后,抵达位于鞍山南郊的一所大学。学校如此大费周章地折腾,竟然是为了补课。而之所以选择去鞍山补课,是因为如此一来,沈阳的教育管理部门就够不着了。

  这则消息说明了当下补课现象存在的复杂性。“补课”一词原本是指学生因病、因事耽误正常上课之后补上功课。然而,这个词的含义正在被社会改写,转变成了学生在平时正常上课的情况下,还未达到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于是找教师有偿进行教学。

  由于每个人对学习成绩的期待都是没有止境的,于是在相互攀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滚进了补课这个大“雪球”,以致课内课外补课非常普遍,中小学生苦不堪言,给家庭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对它的深层危害有明智判断的人越来越少。

  滚大补课“雪球”的原因,首先是以分数作为学生评价标准的单一评价机制,它使增加考试分数成为学生选拔中的华山路一条,学生自主发展的十八般武艺都不能替代考试分数。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便因升学竞争中的提高分数而兴盛起来。

  此外,家长和学生对提高学业成绩的期望、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部分学校和教师从补课中获利的动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被逼进不敢不补课的行列。

  大面积的实地调查表明,当一个学生在正常上课之外,每周补课时间在两小时之内,补课有助于他的成绩提高。当每周补课超过两小时,补课不但不会提高成绩,反而会降低学习成绩,主要是因为这种补课增强了疲劳,降低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兴趣,降低了对所学内容的新鲜感和敏锐度,从而降低了整体学习效率。因此,如果某个学生确实某门课缺得太多,可以适当补一补;若花更多的钱进行每周超过两小时的补课效果则适得其反。

  围绕考试的过量补课,除了在有限范围内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正常健康成长有着多种害处。第一个害处就是毁损孩子的自主性。教学实践表明:真正的好学生不是补课补出来的,而是靠自主学习学出来的。补课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的被动型人格,一旦这种人格形成就不知道主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导致终生碌碌无为。

  第二个害处是损害孩子兴趣的生成。调查表明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在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直线下滑,如果再增加补课,所学内容更加缺乏新奇性,学习兴趣必将进一步下滑,后续的学习动力与效果必然下降。第三个害处是损害学生身心的正常发育。

  大面积的调查证实,人的智力与遗传基因有68%的相关性,与包括从一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所受的各种教育及生活经历这些外部环境的相关性仅有32%的相关性,当然这两方面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互体现的关系,先天的遗传好,加上后天的教育良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对于一定智力的某个学生来说,上哪一所学校对他上学期间及毕业后的较短时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对他数十年终生发展的差异是不显著的。这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名校学生也有一生无所成就者,普通学校也可以走出杰出人才。既然上两所差别较大的学校之间的人生差别都是如此之小,所谓的超前学习、补课所能得到的区区几分对人生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还不如按部就班、各得其所更踏实。

  明白了基本道理,解决过量补课问题还应该有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政府要真正负起责任,保障学校均衡发展,改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教师课上留有余地的现象发生,公立学校教师不得参与有偿补课。

  其次,对于家长而言,要理性对待补课。是否补课,请家长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若不同意就不要勉强孩子。

  再就是补习班的举办者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寻求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个性化成长服务上,建立自己长久的信誉和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业绩,社会上要建立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最后,建立健全的举报监测制度,发现超时、违规补课现象,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及时处罚。(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